2018年3月31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從美中賽局 找出生存之道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5141/web/

.聯合報社論/施政只顧政黨利益 ,將把台灣做小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的不明智護航
.經濟日報社論/從美中賽局 找出生存之道





經濟日報社論/從美中賽局 找出生存之道


2018-03-31 00:2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22日簽署貿易備忘錄,將對中國大陸銷往美國的貨品,課徵高達600億美元的關稅,讓中國氣得跳腳,反控美國「得了便宜還反咬」。 路透資料照片


一觸即發的美中貿易戰,日前卻在華府與北京間的一通電話後急轉直下,出現新的發展局面,這也讓人再次見識到美國總統川普有別於過去傳統政客的決策模式。從川普上任以來的種種作為,充分顯示在他耍弄下的全球賽局,不斷地以出人意外的策略性出擊,打破原有的均衡狀態及遊戲規則,以創造出新的談判空間,為美國謀取更多的國家利益。
這波貿易戰源起於川普之前簽署備忘錄,將對來自中國大陸進口、總值估達600億美元產品開徵25%的關稅,北京快速回應及隔空喊話,一時之間貿易大戰硝煙瀰漫,也衝擊國際金融市場。不過,負責國際經貿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財政部長米努勤等主管官員直接以電話討論後,情勢立即降溫,全球股市隨之翻揚
類似這種鬥而不破的情境,在川普上任後不斷出現,前不久美國與北韓之間才演出彼此武力恫嚇大戲,朝鮮半島情勢劍拔弩張。就在金融市場驚魂未定之際,美國卻突然宣布川普同意在5月底前與北韓領袖金正恩會晤,這是自韓戰爆發來兩國間敵對關係的空前突破,看得市場傻眼。接著又見轉折,「中國好朋友」金正恩本周突然神秘造訪北京,大談朝鮮半島的非核化,使得美中角力更為撲朔迷離。
觀察這些國際經貿或政治的談判操作,充滿爾虞我詐的博弈應用,通常是一方先出招,打破既有的遊戲規則,掀起狀似必須你輸我贏的零和賽局;一次出招未果,接著再演變成競相飆車般升高緊張情勢的懦夫(膽小鬼)賽局,比誰話講得狠、事做得絕,看看誰會先示弱退讓。但最後通常還是又回到談判桌上,秤斤論兩,各取所需,再演變成為共同瓜分利益的合作賽局
賽局理論經過多年來的發展,被廣泛運用在國際關係及軍事戰略的談判之中,早在古巴危機時代就曾被納入美國的決策思考上,這些年來很多國際間的經貿談判也都循此在最後謀取合作解決。早先即有賽局專家開始觀察川普的決策模式,企業家出身的川普顯然深黯此道,因而每每在國際事務上演出峰迴路轉的驚異奇航,朝鮮半島危機的演變如此,美中貿易大戰的發展也是一例,只要川普當政,未來將不乏更多的演出。
身處列強間的大爭之世,台灣須從國際間的賽局操弄中找到更多有助生存的啟示。首先,美中之間爆發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不高,今年包括全球及台灣的經濟都處於穩定成長階段,但川普的強勢貿易思維及策略不會就此改變,我們必須看清,美國保護主義抬頭,已成為影響全球經濟成長最大的變數,尤其是川普慣用比狠的懦夫賽局,經常潛存兩敗俱傷的風險,萬一失控,即可能帶來重大或毀滅性危機。
其次,金融市場今年必須有因應雲霄飛車般動盪的心理準備,包括個人或機構投資人、乃至企業財務管理,都必須做好風險控管及避險措施。同時,台灣是全球供應鏈重要的一環,包括半導體、鋼鐵等很多產業都容易受到貿易磨擦波及,稍有差池,即是災難,不可不慎。
最後,賽局是動態的,一方出招後即會帶來連鎖性的競爭態勢改變,國際政治如此,兩岸關係亦然。中共19大及兩會之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集大權於一身,中共宣布31條惠台措施,基本上就是一個調整兩岸關係的破局之舉,也是新一回合兩岸賽局過招的起手式,後續只怕還有配套及狠招。
不論是面對國際詭譎局勢或是兩岸關係新的發展,我們希望政府有所警覺,並預先思考策略性的因應之道,尤其在大陸惠台措施出台後,川普旋即簽署了「台灣旅行法」,無異是把台灣也捲入美中新一輪的博弈之中,當局務必小心以對,不要讓台灣成了檯面下被川普算計的一枚棋子。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的不明智護航


2018-03-31 00:0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吳音寧保住北農總經理職位,讓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受到不少議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青年節這天,北市副市長陳景峻出手護駕,擋下北農董事要求撤換總經理的提案,保住吳音寧的總座職位。同一天,傳出北檢將就赴陸兼課案約談管中閔,管就任台大校長繼續卡關。網民將此「吳音寧下不來,管中閔上不去」現象,形容為台灣三月的兩樁奇案
蔡英文曾說「不要小看總統的意志」,看來此話不假。由此衍生來看,凡綠營所喜,絕對護航到底;凡綠營所惡,誓必打倒。無論如何,兩案相比,護航吳音寧畢竟比擊垮管中閔容易得多。前者,只要在幕後稍加點撥即可;後者,在教育部施壓台大校務會議變更決議不成後,檢察官也動手了。如此一來,也就顧不得斯文了。
保住吳音寧,被視為柯文哲向蔡英文「交心」之舉,以示年底選舉雙方繼續在北市「合作」的空間。雖只是假手陳景峻護航,但柯文哲此舉並非沒有風險。原因是,吳音寧平步青雲,從月薪二萬元變成二十萬元,有多少人是憑藉父蔭及政治關係?柯文哲先前將她送上北農總座,已經讓人不解;如今鬧出風波又不問青紅皂白為她護航,勢必讓支持他的年輕人感到失望。
陳景峻護航吳音寧時說,「要給年輕人一個機會」,這話有理。問題是,為什麼獨獨厚愛「這個年輕人」,卻不顧其他年輕人的感受?
「吳音寧下不來,管中閔上不去」,說明蔡政府坐擁權力的傲慢,卻少服務公眾之心。遺憾的是,柯文哲卻去蹚了渾水。





聯合報社論/施政只顧政黨利益 ,將把台灣做小


2018-03-31 00:1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灣經濟最值得擔心的不只是低薪,而是「對前景沒信心」與投資不振形成惡性循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薪資水準跟墨西哥一樣低」,外媒這則報導引發軒然大波,民眾心有戚戚焉大吐苦水。政府當然不願承認,指責對方引用數據有誤,未把台灣的「加班及紅利等非經常性薪資」算進去,外交部並鄭重其事去函要求更正道歉。
刊此報導的《富比士》雜誌指台灣居亞洲四小龍之末,客觀分析俱在,並非一味對台訕笑謾罵。外交部以官方高度回應一國外媒體,除了反映心虛,拿「非經常性薪資」反駁也可謂強弩之末,有氣無力。不可諱言,低薪已經是台灣人民共同的痛,除影響國民信心,亦牽連深遠影響到整個未來世代的發展前途。
台灣經濟前景最值得擔心的,還不只是低薪這因素,而是「對前景沒信心」與投資不振形成惡性循環。事實上,在「國內投資」和「外資來台」兩項指標上都長期疲弱,彷彿經濟引擎快失掉動力般,只能勉強靠官方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之類的空中藍圖來強撐場面。最近傳出,不動產市場的廠房、商辦、旅館等商用投資市場持續探底,今年第一季交易額較去年同期衰退近七成,業者形容是「入行以來前所未見」。
「前所未見」這四字,能不叫人心驚?台灣不是沒經歷過外交動盪和政治飄搖,「處變不驚」、「風雨生信心」之類的口號,民眾都記憶猶新。但目前的關鍵問題是:當民眾漸漸失去信心,失去對前途的希望時,政府心態卻似無交集的平行線般依然自我感覺良好。蔡英文從總統就職演說到對媒體、對民進黨內演講,三番兩次提出:「帶領台灣完成新時代」,「帶領台灣邁向高峰」,「相信我們會把國家帶到更好的方向」,包括強調自己做到了「帶領民進黨從廢墟中站起來」。
事實上,蔡英文對民進黨全面執政的功過,無法映射出全體國民福祉的增減,反而添加許多人的不安。原因是,每當總統提到「帶領台灣變更好」的時候,通常缺乏具體的實踐計畫,反而多伴隨著「實現世代正義」、「處理不當黨產讓台灣民主更公平」、「往公義方向前進」等政治話術。而這些和正義、公平相關議題的執行手段,幾乎完全鎖定於鬥爭異己,醜化其他政黨或社團,重新分配資源,壟斷自己的利益,也正是眾人眼睜睜所見的年金改革、黨產會、促轉條例的重點所在。這些未嘗不是民眾曾寄予期望的改革理想,然而,民進黨政府無視憲法爭議而採取的蠻橫手段,和藉機進行資源移轉和重新壟斷的徇私企圖,皆毫不掩飾,也把台灣帶進更加分裂、對立的狀態。這種由官方帶頭對內鬥爭的情勢,才是國人對前途失去信心的根本因素。
政府勇於內鬥,並同步加速反中政策,關起門來寧把台灣一步一步「做小」。在兩岸事務上,例如M503航路事件,陸委會和交通部無計可施,以懲罰台商和台生的代價作為應對。中共祭出卅一項惠台措施,政府同樣馬上揮鞭對付自己的人民。如今推波助瀾的出走潮,反而從台商蔓延至學界、科技人才、乃至年輕世代。在內政方面,以台大校長事件為例,高層放任教育部濫權違反依法行政,現在連北檢都出手,寧可僵下去製造「以拖待變」的機會,卻對台大好不容易累積出的一點國際聲譽毫無珍視之意。凡此種種,哪一項不是只見鞏固一己政黨利益,不計國家得失?哪一項不是因此導致讓台灣變小變弱的困境?哪一項不是自作孽剝奪了老百姓對政府施政的信心?
台灣實施關門政策,經濟規模日益變小,區域影響力日漸變弱。執政高層把最猛烈的火力都用於對付異己;請問,府院說得出來哪一項施政具有全民共濟、族群和解的用心或成果嗎?關起門來作皇帝何難之有,只嘆「把更好的國家交到下一代手中」的承諾,已如鏡花水月。

【即時短評】蔡英文下指導棋 中監敢撤扁保外就醫嗎?

.【即時短評】蔡英文下指導棋 中監敢撤扁保外就醫嗎?

.【重磅快評】把「去學校開槍」真當玩笑 才是最大玩笑
.【重磅快評】俄報復驅逐美外交官 新冷戰開打?
.【重磅快評】誰把花木蘭變成攬客妹?
.【重磅快評】誰頭腦怪怪的?柯P可以怎樣引用甘迺迪?
.【重磅快評】柯P救吳音寧 蔡英文出的答卷也作完了
.【重磅快評】見了劉結一 朱立倫就會賣台嗎?
.【即時短評】習金會 北京重拾東北亞主導權
.【重磅快評】要查林姿妙的帳 陳金德在盤算什麼?
.【即時短評】深澳非蓋不可? 因為民進黨跳票比跳電好
.【重磅快評】金正恩送來秋波 正是習大反制川普的籌碼
.【重磅快評】核二重啟併聯 蔡政府轉進「非非核家園」
.【重磅快評】反正我過半 漲你電價又怎樣?
.【重磅快評】急修廣電法 會是安倍下台前的迴光返照?
.【即時短評】培育運動人才不單靠硬體 也該兼具軟實力
.【重磅快評】管中閔、吳音寧 台灣三月的兩樁政治奇案
.【即時短評】朱劉會 劉結一首秀堅定反「台獨」
.【即時短評】九二共識是通關密語 朱立倫搶灘試水溫
.【重磅快評】空汙PM1更難治 日本60年還搞不定它







【即時短評】蔡英文下指導棋 中監敢撤扁保外就醫嗎?


2018-03-31 11:20 聯合報  記者何祥裕╱即時報導
前總統陳水扁日前參加兒子陳致中高市議員黨內初選造勢晚會,因上台送好彩頭,被中監認定違反「不上台」規定。 聯合報系資料照



儘管因病保外就醫,但前總統陳水扁仍不甘寂寞,四處趴趴走,不斷試探、踩中監的保外就醫紅線,甚至透過通訊群組針貶時政,還對執政者開砲,今天總統蔡英文總算回應了,她一句「對陳水扁的保外就醫也不會是好事情」,雖然語氣平淡,不過對法務部甚至台中監獄,可說是震撼彈,中監,「你敢撤銷阿扁的保外就醫嗎?」
司法機關雖然偵審獨立,不受行政干預,但在人事升遷、績效管考之下,難免遭受汙染,過去最常見的例子,以檢察體系為例,當檢察長對於檢察官結案方向有意見,甚至想導引檢察官朝特定方向結案,總會說一句「案子這樣處理是沒錯,不過如果是我來辦的話,會........。」
這就是暗示法,腦袋清楚的人就知道該怎麼做了;今天,蔡總統跟媒體茶敘時,對於陳水扁不斷透過朋友LINE群組發表「新勇哥物語」,發表了她的個人意見,甚至明講「對陳水扁的保外就醫也不會是好事情」,這可分為兩個層面討論。
往好的想,蔡英文真的很關心陳水扁,希望扁能夠繼續保外就醫,起碼保有一定人身自由,因此「語重心長」的善意提醒阿扁;往壞的想,會不會是蔡英文透過隔空放話,對中監下指導棋,暗示未來若再踩一次,就撤銷他的保外就醫。
阿扁在外趴趴走,藍綠各自解讀不同,藍營認為「扁維拉」四處跑,對藍營有加分效果,綠營認為扁可能是不定時炸彈,恐引起綠營分裂;今天蔡英文講話了,法務部長邱太三聽到了嗎?知道該怎麼做了嗎?大家都等著看你怎麼回應。

聯合筆記/誰幫台灣在華府刷存在感

.觀光,就是生活感的交換
.長照預算花不完/被退貨的長照2.0
.長照預算花不完/照護需求難對準 雇傭都不利
.ABC級霧煞煞… 給我「長照極簡主義」
.聯合筆記/誰幫台灣在華府刷存在感
.石油禁運 連核武狂人也低頭
.會川普前 金正恩鞏固朝中同盟
.星二代揚言開槍/生命豈能拿來開玩笑
.星二代揚言開槍/我們怎樣教出無感的孩子
.漫畫/用愛發電的鼻子






聯合筆記/誰幫台灣在華府刷存在感


2018-03-30 23:49 聯合報  賴昭穎
美國台海問題專家容安瀾(Alan Romberg)傳出辭世。圖/史汀生中心提供



美國國務院前副發言人、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東亞計畫主任容安瀾日前辭世,也是繼唐耐心之後,另一位告別人生舞台的兩岸問題專家。隨著老一輩知台派學者逐漸凋零,以及迥異於過去的內外環境,如何維持台灣在華府的存在感,是我方必須面對的。
在華府,智庫密度應該是全世界最高的,布魯金斯、卡內基、CSIS等,是國人較為熟悉的。華府作為全世界政治中心,智庫學者一向被認為是華府決策圈的一環,除了是卸任官員棲身之處,也是政府部門人才庫,因此和智庫維持良好關係,成為各國外交官在華府經營關係不可或缺的工作之一。
對台灣而言,由於和美國沒有官方關係,加上美國在兩岸關係乃至全球事務扮演關鍵角色,智庫更是台灣在華府維持議題能見度、強化對美影響力的重要管道之一。因此台北願意投入相當資源,透過舉辦研討會、成立講座、撰寫研究報告等方式,維繫和智庫關係;而這些學者遊走於兩岸間「做研究」,來台北時都能獲得政府超規格禮遇。
以美中台議題為例,華府兩岸學者在重大議題上多半是官員諮詢對象、甚至被認為是幫政府傳話,因此相關發言會受關注。此外,隨著政黨輪替,這些人在學、官之間的角色變換所在多有,例如國務院前亞太助卿坎伯、白宮國安會前亞太資深主任麥艾文、現任國防部亞太助理部長薛瑞福等都是,因此成為我方拉攏對象。
不過,容安瀾辭世令人惋惜,不僅在於華府少了一個「台灣通」,還包括隨著中國大陸在全球事務影響力遽增,及川普上台後決策風格改變,都讓人擔心台灣在華府的聲量會日漸微弱。
觀察美中關係,不論是歐巴馬政府「偏鴿」,或是川普政府「偏鷹」,不可否認的是,過去幾年以來,大陸在華府智庫成為顯學,關注度和被討論度只增不減,正反面皆然;台灣的能見度雖不至於完全消失,但如何在與大陸資源和影響力不對等情況下,讓台灣被看見或聽見,而不僅是附屬大陸議題,是挑戰之一。
其次,川普當選前揚言要「排乾(華府)沼澤」,他入主白宮後和過去政府決策風格的最大不同,就是將他口中的「建制派」排除在決策圈外,而智庫學者也是「建制派」之一。因此智庫學者在川普政府決策形成功能相對被弱化,面對這樣的新常態,台灣對美工作在「固本」之餘,也不能不調整作法因應新局。






觀光,就是生活感的交換


2018-03-31 00:40 聯合報  吳怡彥/東南科大觀光系副教授
花蓮地震後觀光業受創,蔡英文總統邀媒體到花蓮2天1夜「拚觀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十餘載來,觀光」被視為是振興地方經濟的重要引擎,更是災後復甦的動力,而日本近年來吸引絡繹不絕的觀光客到訪,其要訣是什麼?同樣受到地震災損嚴重的九州熊本縣,又如何快速地重新展現觀光魅力?在思考這些提問前,先說說兩個日劇、日本電影中講述的故事。
拿破崙之村」日劇中提及,日本數一數二窮困的神子原地區,因為一位公務員的創意發想,將米送給教宗,讓世界認識到這個小村的美好環境與風景。
來觀光吧!縣廳款待課」這部改編自小說的電影,則描述高知縣原欲引進貓熊,吸引人潮推升觀光,後來貓熊落腳他處,高知則在觀光不振下成立款待課,透過回顧高知因地形限制而保留的自然風貌,以山岳、河流等資源連結觀光休閒活動,兩個故事的結局都是美好的。
「來觀光吧!縣廳款待課」提及,要招待人的一方必須發自內心瞭解家鄉的美好。換句話說,「觀光」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感的交換
作為台灣觀光大縣的花蓮,因地震讓觀光客卻步,蔡英文總統與新北市長朱立倫同日到花蓮「救」觀光。以國家元首、政治人物之地位,帶領媒體或市府團隊親赴花蓮觀光,動見觀瞻有其宣示與行銷之效,如同教宗為神子原米代言般,其意義不容抹煞
相較於熊本縣的地震災情,花蓮局部性的大樓毀損,對於縣內各觀光景點著實影響不大;然因媒體渲染讓大眾裹足不前,無怪乎蔡英文總統受訪時表示,希望透過媒體報導讓全台的人可以一起體驗台灣的美跟好。
近年來,國際間的重大災害,不管是法國恐攻、南亞海嘯,乃至峇里島火山噴發,皆衝擊地方觀光頗深,然而這樣的震盪,透過時間也多能逐漸回穩。
以總統之尊或百里侯代言花蓮觀光,能達到安定民心宣導觀光之效,然而,這些僅在行銷面向,屬於短期效益長遠而言,「觀光」的本質與所謂生活感的交換,更為重要
日本社區營造學者西村幸夫提及,打造觀光城鄉需要從城市最引以為傲的地方,開始地方管理,進而跨越「生活」和「觀光」兩項構圖,讓生活本身變成觀光,這就是前述生活感的交換
災後的熊本,確實也透過補貼旅遊的方式推展觀光,但透過夏目漱石小說文化力的號召與共鳴,重塑熊本的故事旅程魅力,重建熊本城並迎入熊本熊,讓這些在地特徵成為熊本縣居民共同的生活印記,這樣的觀光振興才能走得久遠。







長照預算花不完/被退貨的長照2.0


2018-03-31 00:30 聯合報  沈政男/醫師(台中市)
民眾抱怨長照服務不好用、甚至不知道要申請服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長照2.0」編列大筆預算,不少縣市執行率卻不高,主要原因恐怕出在目前提供的居家服務與日間照顧還不夠好用。
居家服務乃到府為老人家提供日常生活協助,比如食衣住行、個人衛生、家事處理等事項;但假如老人家一天須吃四次藥,現行「長照2.0」有辦法讓照服員到案家督促服藥,一天四次嗎?照服人力與自費額度都是問題此外,目前居家服務仍以日間為主,但失智失能老人家常在夜間出現情緒與行為干擾,造成家屬照顧困難,卻求助無門
有縣市提供日間照顧,竟然利用率不高,最後退回四成長照預算,不免讓人質疑:這些日照中心提供了什麼治療活動?有沒有針對失智失能長者設計?舉例來說,懷舊治療是最適合長者的治療活動,但大部分日照中心,擺幾張老家具,貼些舊電影海報,就叫懷舊了,其實遠遠不足。
也有人知道應提供個別化懷舊活動,比如對於大陸來台的老奶奶,可以請她在KTV時間唱首〈夜上海〉,但這也還不夠,而是必須鉅細靡遺回顧老人家的生命故事,才能找出即使重度失智,仍然可以吟唱的〈滿州娘〉。
如果沒有提供夠好的居家服務與日間照顧,當然大部分家屬寧願每月花兩萬多元聘雇外籍看護。台灣社會對外籍看護已經形成倚賴,許多家庭一有長者需要照顧,就直接聯想到外籍看護,這絕非台灣長照的長遠之計,而要改變這樣的習慣,一定要有夠好的長照服務,才能吸引長者與家屬前來接受照顧。
長照執行率不高,縣市政府把部分預算退回中央的結果,就是民進黨政府又會說:「可見長照財源不需那麼多!」這是倒果為因的推論,須知「長照2.0」雖已增加財源,但還是遠遠不足。長照執行率不高,反而應該拿出更多錢,把長照服務辦得更好。






長照預算花不完/照護需求難對準 雇傭都不利


2018-03-31 00:33 聯合報  吳一忠/自由業(嘉縣水上)
去年衛福部增加補助地方政府長照預算,卻「看得到用不到」,多數縣市的執行率並不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長照2.0新制上路,數據顯示長照政策仍有盲點。全國需要長照的老者約七十六萬人,因國人對政策不熟,僅一成五使用長照服務,看得到卻用不到,原因在於民眾不知、服務不足、分配不均。
家母耄耋之年,前陣子身體違和,行動不便,梳洗成了大問題。透過友人向縣政社會局申請居家服務,每次補助一四○元,自費六十元,但因人手不足,時間難以調配,只好找其他社福機構援助,每次自費二百元。
舊制規定照護員時薪二百元,照護員在一小時內,幫忙案主洗澡、修剪指甲、陪散步,時間充裕自費低,雖是先支付後請款,多數民眾還付得起。
新制是按件計酬,同樣的照護模式,必須自付一二七元,而且不限一小時,只要完成即可離開。換言之,民眾付更多的錢,沒得到相對的服務;若加上外籍看護的費用,將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對於政府來說,給照護員更彈性的工作時間和更高的收入,是理想德政。但希望政府「苦民所苦」,讓民眾找得到、看得到、用得到、付得起。






ABC級霧煞煞… 給我「長照極簡主義」


2018-03-31 00:35 聯合報  劉競明/醫師(台北市)
許多縣市去年長照預算花不完,專家認為,不少民眾根本不知道長照資源有那些,而照顧服務員缺人,長照服務派不出去,形成惡性循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沒人、沒錢之下,政府要擬定長照政策,往往是看得到卻吃不到;結果各縣市去年的長照預算未用完,光是台北、高雄、桃園加起來就繳回國庫十億。
長照需求分A、B、C級,又不是在上英文班;長照有了需求,不是像外籍看護一樣「統包」,還得區分理髮、洗澡,外出購物,照服員滿八小時準時下班,其他時間怎麼辦?看報導還有失智學員日間照護要上課,要是能夠走路去上課,又何需長照?
在長照失能人口中,許多是癌症開刀後復發,又在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及其家庭,免疫治療藥物注射費用,動輒新台幣十萬,甚至更多!筆者認為,繳庫的錢,不如於每戶年度長照費用中,平均發放給花大錢聘用外籍看護的家庭,雖然不可能全額補助,但是讓每戶沒有使用到現階段資源的長照人口,至少補助兩、三成,也算是盡國家責任。
青年低薪浪潮已漸次瀰漫至尚未退休的中老年,若家中還有需要長照的失能人口,照顧者身心匱乏,加上職場財務支援又「雨天收傘」之下,更是情何以堪!
國家的長照政策雜亂無章、片段給付、朝令夕改、缺人缺錢,雖現時慶幸自己還能夠健康上班,只是將來當自己真正需要長照時,吾人寧可聘請外籍看護全天照顧,反而彈性、價廉、簡單。
筆者期盼長照實務推展,應朝「長期照護極簡主義」改善;搞一些華而不實、毫無配套的給付制度,不如一位盡職的外籍看護






石油禁運 連核武狂人也低頭


2018-03-31 00:08 聯合報  楊之遠/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教授兼主任(台北市)
習近平(右二)夫婦為金正恩(左二)夫婦在釣魚台國賓館舉行歡迎宴會。(北韓朝中社)


北韓金正恩突於廿五日訪問北京,態度轉變,引起各方評論;有認為北韓以小博大,手段靈活;或中朝關係山水相依,唇齒相連;或懾於美國壓力。
北韓去年多次發射導彈、舉行核試爆。聯合國於去年十二月進行第十輪制裁,決議將北韓石油製品進口量限制在五○萬桶,約降低百分之九十,此決議獲得主要供應者中國支持,筆者認為這是致命一擊
今年二月北韓金正恩表示願與川普對話,並秘訪北京,同意協商半島無核化,態度明顯軟化,無論金如何算計,都無法掩飾北韓資源缺乏,及中國在掌控北韓石油之關鍵角色。
另一類似制裁案例為伊朗。針對伊朗發展核武,安理會於二○○六年決議禁止提供核材料和技術。由於伊朗態度強勢,隨後聯合國不斷加嚴制裁範圍,呼籲各國禁止提供用於核試驗的金融服務,加強武器禁運,凍結伊朗國有輪船公司資金與資產。最後歐盟於一二年十二月,禁止歐盟成員國從伊朗進口石油和天然氣,實施嚴格金融制裁,導致伊朗石油收入減少二成,幣值大貶八成。一五年七月,伊朗與美、中、俄、英、德、法六大國,達成停止核試協議。聯合國於一六年一月十六日解除制裁,耗時約十年才達目的。
另外俄羅斯於一四年二月入侵克里米亞,初期僅決議對少數俄羅斯和烏克蘭官員實施旅行禁令,凍結其海外財產。其後歐巴馬將俄羅斯主要銀行、能源公司、軍工企業列為制裁目標。使得外國對俄羅斯直接投資,從一三年六百九十億美元,降低至一五年的六十八億美元,明顯打擊俄羅斯經濟。復由於油價持續低迷,俄石油出口收入曾暴跌百分之六十,造成盧布貶值,物價飆漲。
由於俄羅斯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美國和歐盟無法以聯合國決議制裁,同時歐盟國家多仰賴俄羅斯油氣供應,惟恐類似伊朗過嚴制裁方式會傷及歐盟的能源安全。最近普亭再度連任總統,顯示民意仍予支持。
前述制裁案例,北韓缺乏油氣,中國支持聯合國決議大幅緊縮其進口量;而伊朗依靠油氣輸出,歐盟則停止向其進口,均被扣住罩門。俄羅斯掌控歐盟油氣供給,使其投鼠忌器不敢擴大制裁,顯示最有效的抵制手段就是能源阻絕。這也是中國近年全力推動一帶一路的最主要原因
我國能源靠進口,能源供應是最大短板,能源政策不僅不能拘於意識形態,圈地自限,而且國安單位亦應評估能源阻絕的風險及因應,否則不僅危及能源安全,空汙議題亦屬奢談。






會川普前 金正恩鞏固朝中同盟


2018-03-31 00:13 聯合報  張漢平/陸軍備役上校(高雄市)
金正恩(左三)夫婦訪中,與習近平(右二)夫婦會面。(北韓朝中社)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北京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面,這不僅是金正恩上台以來的首次出訪,其中動機更隱含極大的政治目的與意圖。

一、重修朝中同盟的關係。

自從金正恩主政後,朝鮮多次執意推動核武進程發展的企圖與行動,導致雙方關係逐漸疏遠。北韓基於長遠安全利益的考量,必須找機會化解、修補彼此關係,才是生存法則的上策。

二、為可能的「川金峰會」創造有利籌碼與周邊態勢。

預定五月舉行的朝美峰會,金正恩面對的是當前超級強權的美國,也是狂人總統的川普,如何確保在這次國力完全不對等的條件下,雙方領導人會晤時,能從中取得設想的政治目的,似乎必須仰賴中國大陸的支持與保證。

三、實現金正恩的安全體認。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其實是經過近年來美國主導聯合國高壓經濟制裁後,才體認到金氏政權的維繫和國家的安全與發展,中國大陸始終扮演地緣政治上關鍵性角色,只有選擇保持友好、密切的朝中同盟關係,才能立足東亞,前進世界。
從平昌冬奧開始,北韓所展現願意放棄核武追求和平的種種作為看,朝鮮半島正朝向區域與國際所期望的和平方向邁進,期待這次和平的曙光能夠真正實現。






星二代揚言開槍/生命豈能拿來開玩笑


2018-03-31 00:45 聯合報  張勳慶/文字工作者(新北市)
台灣藝人狄鶯與孫鵬的兒子孫安佐涉嫌威脅校園在美被捕,孫安佐在臉書上傳多張自己頭戴面具、手持噴火器照片。圖/翻攝自孫安佐臉書


藝人子孫安佐,在美國因揚言到校槍擊,經同學舉發遭逮捕。孫安佐是否因此遭判刑,意見紛雜;但無法否認的一個事實,那就是生命無價,不是任何人可以拿來開玩笑,因為這不是玩具。
退一步論,喜愛軍武,如同愛車,在男性文化中雖不算少見,但若把個人喜好用以威嚇或使人心生恐懼,特別是在如今美國的敏感時間點,這就是成長過程的教育和個人認知,出現失職和空洞貧乏,又或者因溺愛成媽寶而自大妄為。
此事若發生在台灣,社會和司法會像美國一樣正經看待嗎?又譬如讓人身心受創的霸凌,或是自以為社會如電玩世界和電影劇情等幼稚言行,師長和惡行學生、父母有認真當一回事嗎?
星二代應視此為當頭棒喝,美國警方表現出應有擔當,更提醒社會,拿他人生命開玩笑,是失敗的家庭教育。





星二代揚言開槍/我們怎樣教出無感的孩子


2018-03-31 00:43 聯合報  溫俊維/補教業者(竹縣竹北)
狄鶯(左)和孫鵬兒子孫安佐(右)揚言攻擊學校,在美國遭警方逮捕。圖/擷自狄鶯臉書


台灣藝人之子孫安佐在美國讀書,揚言要在學校發動槍擊,警方認定孫安佐有策畫攻擊之嫌逮捕;其母狄鶯澄清這只是兒子跟同學的「玩笑話」。第一時間選擇偏袒兒子或許護子心切,可是「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從家庭、學校乃至整個教育體系,我們都得為一個孩子未能擔起責任而負責。
事實上,知識的內涵是多向度且高乘載的。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中,台灣學生不但只能單向度的吸收課程知識,甚至也被掏空了對知識所乘載的情感,和對社會所應承擔的責任。以至於在學習過程中,台灣同學最在乎的是訊息接收並機械複製的效率,其效標就是考試分數。對於與分數無關的人間悲歡離合、愛恨情仇則毫無感受,甚至顯得冷漠,如過去高中生以納粹扮裝遊行,很多僅是出於團體氛圍或一時興起,未做深層思考。
台灣政府若未能從此事件,反思我們的教育、司法的盲點,僅選擇站在父母一方來偏袒子女,亦不過凸顯執政者是如何理盲濫情。

劉維公/當「屏讀」變成貧讀?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劉維公/當「屏讀」變成貧讀?
.葉銀華/李嘉誠如何做好傳承規畫?
.葉丙成/大學徒有世界排名 不足以稱一流
.林祖嘉/美中貿易戰開打 大家都是輸家
.嚴震生/為何非洲領導人不斷提前下台?
.范疇/當軟磨遇上硬攻:美中台大盤解讀

.王健壯/陳主委別忘了陳教授的感慨
.蘇蘅/當新世代只在網路偶遇新聞
.朱宗慶/團體動力學
.李清志/後車站的魅力
.陳立恆/我們的過去未過.他們的未來已來
.方祖涵/禁令帶來的美國韓流
.王正方/誰最不贊成統一

.薛承泰/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了!
.盛治仁/不一樣的米其林光環
.葉銀華/企業為何要盡社會責任?
.黃介正/今年兩岸關係的外部變因
.林中斌/北京對台 軟手為實 硬手為虛
.嚴震生/從非洲實例看習近平任期制爭議
.趙春山/習近平決定走自己的路

.王健壯/總統對仇恨言論不能置若罔聞
.周行一/台灣,妳為什麼這麼焦慮?
.馬凱/膜拜通縮的萬凍之國
.施振榮/從王道談醫療品質
.洪蘭/以色列能,我們怎麼不能?
.盛治仁/把時間放在最重要的事上
.方祖涵/喬治王子的大學夢

.劉維公/誰在秀下限?
.范疇/國民黨黨產處置的公義
.王文華/如果讓你決定衛生紙的價錢
.黃介正/應對意外奇襲 多算不殆







劉維公/當「屏讀」變成貧讀?


2018-03-30 23:41 聯合報  劉維公(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有調查發現,台灣民眾每天使用3C時數長達8.7小時,更有6成以上民眾是同時使用手機、電腦或電視「多螢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現代人離不開螢幕。不管從口袋或包包拿出螢幕,還是在桌上、車上、或牆上打開螢幕,人們總是習慣性的,甚至帶有強迫症的傾向,要與螢幕互動。趨勢專家凱文.凱利在《必然》這本趨勢著作中,用「螢幕的子民」來形容現代人
「螢幕的子民」人數不斷在成長中。根據We are social與Hootsuite兩家公司一月剛聯合發表的年度調查報告「Digital in 2018」,全球網際網路的使用者正式突破四十億人,占全球七十六億人的百分之五十三;全球社群媒體的活躍使用者人數將近卅二億人,占百分之四十二;全球手機的使用人數則更是超過五十一億人,占百分之六十八。
螢幕的子民每一天每一分鐘在Instagram張貼四萬六千張照片,在Tumblr上傳七萬四千篇文章,在谷歌上進行三百六十萬次搜尋,在YouTube上觀看四百一十四萬部影片。螢幕子民每一分鐘發送出去的簡訊,總數更是高達一千五百廿萬則(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讀者可以上網搜尋Domo公司所發表的資訊視覺圖)。
凱利稱現代人這種密集使用螢幕的方式為「屏讀」(screening),人們主要不再是用紙本,而是用螢幕當作載體,從事閱讀、書寫、或溝通等活動。人們在屏讀時,不僅眼球不停轉動,同時更有許多手部的動作。紙本的閱讀當然也有手部的動作,會在書本上畫重點與做筆記。但在屏讀時,人們的手比眼珠更忙碌,忙著按讚、發文、以及連結。
屏讀正在實現人類烏托邦的理想,打造一座傳說中能夠收藏所有知識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必然》一書指出,從蘇美古文明的泥板到今日,人類知識的產出至少有三億一千萬本書、十四億篇文章與論文、一億八千萬首歌、三兆五千億張圖片、卅三萬部電影、十億小時影片與電視節目、以及六十兆個公開網頁。將這些知識產出加以數位化,其規模達到五十千兆位元組。這麼龐大的知識量,未來卻只需要一個螢幕就可以掌握。
凱利是樂觀的科技理想主義者,相信數位科技將為人類帶來終極的福祉。科技理想主義者喜歡歌頌屏讀的互動與連結,兩者讓知識的取得與學習越來越容易。對他們而言,屏讀將改變一切,先從書本、圖書館、再到教育以及所有一切。
然而,請不要忘了二○一一年普立茲獎決選書《網路讓我們變笨?》的論證。同時還有不少研究證明,屏讀的人在理解力上的表現,比紙本閱讀的人來得差。屏讀的後果是弱智化的「貧」讀
屏讀或紙本閱讀孰優孰劣的爭辯,其實並非重點。這種辯論就像是近日臉書發生洩漏個資醜聞後,發起刪除臉書運動,並非解決問題的方法。如何提高理解力,才是關鍵所在。缺乏理解力,就算不用臉書,人們還是會在網路上輕易被操縱,相信假新聞,自己還跟著散播假新聞。
有互動有連結並不會自動產生理解力。同樣,光是會念書考試也不會。在高唱人工智慧的時代,也許我們應該好好思考一下哲學家康德的問題:什麼是啟蒙?
(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2月
.嚴震生/受益者不是受害者的轉型正義
.趙春山/面對習近平的強人政治
.薛承泰/杜鵑泣血,椰林落葉… 看台灣高教問題

.王健壯/行政院怎可讓教育部為所欲為?
.李清志/京都咖啡館
.朱宗慶/當創作展演遇上古厝節慶
.陳立恆/我拿什麼奉獻給你,台灣價值?
.蘇蘅/2018假新聞的邪靈仍在滋長

.黃介正/又逢戊戌 再思維新
.方祖涵/賽車女郎的工作權
.王正方/台灣不能只在重複、輪迴
.王文華/機器人還不能幫你擦眼淚

.王健壯/大法官應該選擇釋憲時刻
.葉銀華/博通再次收購高通的啟示
.周行一/666是空頭之兆嗎?
.林中斌/美若仍軍事優先 恐步蘇聯後塵
.葉丙成/以教育科技弭平教育落差
.洪蘭/生死關頭 你會搶救什麼

.嚴震生/農曆年攻勢50年後,美航母重返越南
.盛治仁/為政者的「對的順序」
.方祖涵/分享機密的運動手環
.薛承泰/管他七爺八爺!



元月
.劉維公/從「新零售」看「新高教」
.劉憶如/美國稅改政策評估
.黃介正/「新時代」的兩岸關係

.王健壯/不必謙卑,因為你沒那麼偉大
.葉銀華/大學生你出國進修了?
.范疇/平論管中閔的台大校長風波
.馬凱/以「萬元育兒」救「稅改」原罪
.薛承泰/人口紅利未消失,台灣還有機會嗎?
.施振榮/推動公視釋股 讓華視民營化
.朱宗慶/心念轉,情勢轉

.蘇蘅/公視 真要走向黑暗時刻嗎?
.嚴震生/美國政治的蝴蝶效應
.陳立恆/不識高山青,台灣如何長青?
.盛治仁/那一張阿諾睡覺照片,你也傳了嗎?
.方祖涵/沒有被遺忘的33勝投手
.王正方/燃煤電廠不是空汙的主因?
.黃介正/美台關係正能量的隱喻

.王健壯/台灣民主正在倒退走
.李清志/老屋新生 感受年輕的好
.洪蘭/讓每個人都期待明天的太陽
.薛承泰/人工智慧紀元已到來!
.葉銀華/大陸系統性金融風險會形成?
.周行一/凍漲大學學雜費 台灣恐永遠落後韓國
.林中斌/川普可能連任

.嚴震生/足球先生成為賴比瑞亞總統
.薛琦/創新就是解決問題
.馬凱/救低薪要這樣做!
.劉維公/光榮城市的神話
.方祖涵/一年一度的海陸大戰
.范疇/指紋、聲紋、臉紋、思紋
.盛治仁/2018,活得YOLO!

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強化金融業治理 應公平對待股東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台電難辭其咎,但誰能執行不可能的任務?
.聯合報黑白集/「藍綠都接受」有幾人?
.經濟日報社論/強化金融業治理 應公平對待股東







經濟日報社論/強化金融業治理 應公平對待股東


2018-03-30 00:5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金管會顧立雄主委上任以來,將強化公司治理列為主要政策,特別是針對金融機構。除了擬增加金融機構罰款上限與導入吹哨者保護制度之外,近來更規劃限縮金融機構之委託書徵求、增加自然人董事與執行金金分離政策。上述政策原本立意良好,但是顧主委之後的說明,又讓大家解讀委託書新制不適用於財政部或政府持股,而只適用民股。此種假設「公股一定是良善的、民股有可能是非良善」的思維,明顯違反公平對待所有股東的基本原則
去年樺福遠航集團僅持有4%三信商銀股權,卻透過徵求委託書,總共控制三信商銀近18%股權,以及在他人的支持下,取得三信商銀五席董事,占有三分之一的董事比率,讓銀行法對持股10%以上大股東適格性的審查形同虛設,因此金管會擬限縮銀行、金控與保險業的委託書徵求
根據公開發行公司出席股東會使用委託書規則,繼續一年以上持有金控、銀行、保險公司股份80萬股或0.2%以上者,其代理的股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3%。樺福遠航集團董事長透過多個轉投資公司持有三信商銀持股,讓每一徵求戶符合規定,最高徵求3%股份的委託書;而在多個徵求戶的運作下,使其總共徵求的股份,超出金管會對大股東適格性審查門檻10%甚多,但這些投資公司持股遠低於10%,完全不須金管會核准。
但在金控、銀行與保險三法,皆規定同一人或同一關係人單獨、共同持有同一金融機構超過10%、25%、50%股權者,均應分別事先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准。而所謂同一關係人包含本人、配偶、二親等以內的血親,及以本人或配偶為負責人的企業。
金融機構是高槓桿行業,股東出資占資產大約在6%至7%,若是透過收委託書取得多席董事,甚至取得經營權,這在公司治理是有問題的。為了彌補上述法規漏洞,金管會擬修正委託書規則,在有限徵求方面,要求以同一人或同一關係人合併規範,最高只能徵求3%股權的委託書,藉以與銀行法、金控法、保險法一致。
同時,我們認為委託書規則第6條之無限徵求也應跟著修正。第6條為繼續一年以上持有金控、銀行、保險公司股權12%以上者,當股東會有選舉董事議案,其可以委託信託事業或股務代理機構擔任徵求人,不受限制地徵求委託書。
而上述徵求的持股門檻,原本是指同一人與他人在股東會議案有相同意見者合併計算,此也應改以同一人或同一關係人為規範,藉以增加這些可無限徵求人(通常是公司派)對公司的持股,這在公司治理才算是進步作法。
然而顧主委又表示,各家公股金融機構不會因為有財政部或政府持股,而讓各家公股銀行成為同一關係人。因此政府將可繼續經由公股銀行透過徵求委託書方式維持公股或泛金融機構的經營權。政府在一些泛公股金控或銀行持股低,現在又有特權可以收委託書,的確引人爭議。
其次,增強金融機構董事會的專業性,以及提高自然人身分擔任比率,也是強化公司治理的做法。專業董事是指具備一定的銀行高階主管、金融行政或管理工作經驗者。金管會目前推動的「金金分離」,企業集團不能持有多家金融業董事席次,卻排除政府持股,財政部持有的公股銀行,仍可由財政部指派代表,但宜由外部人擔任。
再者,金管會擬規定資產1兆元以上的銀行或金控的專業董事比率要增加,且不能用法人董事方式來當選。只是上述金金分離排除政府持股的適用,而專業董事由自然人擔任,有可能因財政部反對,又排除公股或泛公股金融機構,將違反公平對待所有股東而受到外界質疑。





聯合報黑白集/「藍綠都接受」有幾人?


2018-03-29 23:4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宣布前監委黃煌雄(圖)將出任促轉會主委。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將提名黃煌雄出任促轉會首任主委,據聞府院高層考量人選的條件之一是「藍綠都可接受」。這可謂不是條件的條件,因很多榮譽職務的基本要求就是由「社會公正人士」出任,本來就應超越黨派色彩。但另方面,當前政治氣氛中,這卻又是形同「不可能的任務」。藍綠陣營若各自思考一下:夠歷練的政治人物,「藍綠都可接受」的尚餘幾人?
黃煌雄在民進黨內堪稱元老,從事民主運動始終如一,絕非「凡綠必挺」。例如,他任監委時反對彈劾當時檢察總長黃世銘,讓民進黨「自己人」很不諒解。這種對事不對人的風格,讓他成為「藍綠都可接受」的人選。
「只問黑白,不問藍綠」,本屬是非底線,但檯面上有幾人能如此把持?民進黨全面執政,本來大可全力衝刺向全民負責,卻反而「一心向綠」。從台大校長事件、公廣集團陳郁秀風波、到吳音寧風波,鬧得如此不堪,全是「看顏色做事」的結果
當年吳豐山任公視董事長時,其出身背景不能說全無個人政治偏向,但他任內堅拒立委干預公視人事,兼任故宮指導委員亦反對出於政治考量而搞嘉義南院。這都是對事不對人,因而被馬英九提名出任監委,同屬「藍綠都可接受」的範例。
蔡英文轉型正義,口不離「和解」二字,但至今所作所為全然加速社會分裂。黃煌雄若執掌促轉會,但望台灣真能往「藍綠都可接受」的正義前進。





聯合報社論/台電難辭其咎,但誰能執行不可能的任務?


2018-03-29 23:5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核二廠2號機併聯發電一天就跳機,經濟部長沈榮津(右)、台電董事長楊偉甫(左)昨天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報告。 記者高彬原/攝影


行政院火速批准核二廠二號機重啟,以為可解今夏缺電危機;誰知,機組併聯發電第一天就發生跳機。原本台電估計這部機組昨天滿載發電,可貢獻三%的備轉容量率,結果僅一天希望就告破滅。少了這九八.五萬瓩的電力,電力供應更捉襟見肘,全台民眾這個夏天頭殼都要抱咧燒。
核二二號機命運乖舛。二○一六年五月它在大修後重啟,僅併聯發電半小時就跳機,遭立委圍剿要求停機。那次意外,不僅讓核電廠的安全性飽受質疑,也愈發確定了民進黨「非核」的決心。孰料,六百多天之後,民進黨政府因電力短缺,不得不將它重啟。但這次重新併聯,僅維持了一天,便告跳機。
儘管前後兩次跳機的原因不同,上次是「保護電驛跳脫」,這次是「蒸汽旁通閥靈敏度測試調整」,引發反應爐的保護機制;但接連兩次意外,彷彿一場悲劇,恐怕將使這部機組的安全性受到難以洗刷的懷疑。而首當其衝的,是台電、原能會和經濟部處理供電問題的能力都受到譴責,台電董事長楊偉甫、原能會主委謝曉星、經濟部長沈榮津均遭立委點名下台
不可否認,這些首長無論如何推託,都難以推卸自己的責任。尤其,回顧他們連日來為二號機護航時誇下的海口,沈榮津說過如果跳機就「直接辦人」,楊偉甫和謝曉星也都說過「會負起該負的責任」。話說得很滿,但一旦出了問題,他們所能「負責」的最大資本,充其量只是辭職下台了事,又能如何?至於爛攤子要如何收拾,核二二號機留下的近百萬瓩電力缺口,要從哪裡尋找替補?
最近台灣電力的問題一環接著一環。蔡政府剛剛調漲了電價,自毀承諾;深澳要興建燃煤電廠,北台灣民眾的反對聲浪四起。同一時間,台電決定將核四燃料棒運回美國拆解或出售,廢核四廠必須付出的三千億元代價也將納入電費,由全民承受。至今,核二廠二號機剛重啟就跳機,不僅安全疑慮重重,留下的電力缺口更預告全台將面臨一個難捱的夏天,隨時有停電、跳電的危機。這些問題環環相扣,政府一貫都把責任推給台電;但是,政府高層能源政策的目標設定及期程不當,又豈能逃脫責任?
任何決策,都必須兼顧決策面和執行面的可行性。但無論蔡政府的二○二五非核家園或者新能源轉型政策,卻都是先從尾端做起:先決定廢核,再設想電力應如何供應;結果當然顛躓難行。台灣為何會淪落到今天供電緊張的地步?原因無他,民進黨近十年來不時指責台電「發太多電」,把「備轉容量」視為台電員工上下交征利的黑箱;因此不斷杯葛其電廠計畫,又不時因應社運團體要求關閉某些電廠;如此,連同廢核四在內,終於把供電的餘裕壓榨到鋼索邊緣。
直到去年八一五發生大停電,蔡政府才驚覺到問題的嚴重;因此,才會有核二二號機的重啟,及深澳燃煤電廠的重建等計畫出爐。今天核二二號機跳機,立委責怪原能會在審查核二二號機重啟的安全性時未做好把關;但試想,決定重啟是府院高層拍板,原能會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審查,它敢做出「不可重啟」的決定嗎?台電人員就算覺得不宜,他們的意見能被政府高層聽見嗎?
賴清德曾說台電「電太多」,備轉容量太高,但今天他卻發覺電力已不敷使用。以深澳電廠為例,新建一個電廠長達七、八年,並不像速食麵泡一下就可以吃;若再遇上環保爭議,民眾一杯葛,不確定性就更高。何況,既有電廠又要歲修,還要大修;但蔡政府把這些餘裕壓榨到底,最後只能把電力危機丟給人民
懲罰台電容易,解決供電艱難當能源問題被摻進這麼多政治口號,看不到自己決策盲點的府院高層,要叫誰完成不可能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