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6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挑戰嚴峻 台灣當自強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台灣慎勿在美中科貿大戰扮演馬前卒
◆  聯合報黑白集/吳乃仁忘了照後面
◆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挑戰嚴峻 台灣當自強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挑戰嚴峻 台灣當自強


2018-12-16 02:1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大陸今年前三季經濟成長率為6.7%,各季成長率則分別為6.8%、6.7%及6.5%;其中第3季是近十年來最低水準。中國大陸內部需面對產業結構調整以及金融問題,對外則面臨咄咄逼人的美國貿易制裁,以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興起,第3季仍可維持6..5%左右的成長率,表現並不算差;但是中國大陸經濟仍面臨不少挑戰,對台灣影響更不容輕忽。
首先是金融體系的風險,中國大陸在民國104年(2015年)大力進行金融改革,主要是降低金融債務危機的去槓桿措施,相當程度控制了債務風險。但是由於美國持續升息,使美元走強且資金回流美國,進而導致中國大陸面臨資金外流壓力;另外自民國107年(2018年)美中貿易戰爆發後,中國大陸為了維持經濟穩定,去槓桿政策開始轉向,由原本防止風險擴大轉為穩定經濟成長,而改採較為寬鬆的做法,增加金融體系投資流動性,以降低企業融資的困難。自民國107年(2018年)4月起中國人民銀行已連續四次降低存款準備率,即所謂定向降準,企業融資金額再度攀升。
除了定向降準外,中國大陸一反過去對地方發行債券的保守態度,反而要求地方政府加速發行,此舉也加深了金融體系的不確定性;而中國國內信用違約的情況也開始惡化,債務風險也因而增高。
台灣金融業對中國大陸的曝險僅次於美國,如果中國大陸一旦因債務風險造成金融局勢動盪,必會衝擊到台灣金融市場之穩定,應事先預防。
其次金融面也需注意匯率問題,美國雖然在今年10月財政部報告中,沒有將中國大陸升級,而持續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暫時排除全面匯率戰的風險。但是美國一直認為中國大陸刻意壓低人民幣匯率,是造成美中貿易逆差的重要原因。
所以人民幣目前雖走低,但有不小的升值壓力;連帶使包括台灣等其他對美貿易順差國家,亦會有升值壓力,未來需注意匯率變動對實質面的衝擊。
另外也需評估美中貿易戰的後續影響。雖然在G20高峰會中,美國與中國大陸達成暫時休兵90天,彼此不課徵額外關稅的協議,但近日發生華為事件,讓美中兩國的互信面臨挑戰。由於中國大陸可運用籌碼不及美國,中國大陸內部改革壓力大,以及中國經濟成長有下滑的可能;所以未來中國大陸除了就目前對美國的承諾外,未來會採取更強烈的態度,或釋放出更多善意,以降低美中貿易戰的衝擊,還有待觀察。
美國期中選舉後貿易政策方向並未改變,民主黨雖贏得眾議院多數,但對川普對外貿易政策影響不大;美國兩黨均主張對中國大陸採取強硬態度,只是在制裁力道上有些差別。美中短期不可能全面休兵,回歸正常貿易體制。
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美國最關切的是中國大陸的技術。在官方聲明中也直指要抑制「中國製造民國114年(2025)」成長,中國大陸雖然重申會繼續執行「中國製造民國114年(2025)」;但是在美方的壓力下,中國未來可能做一些調整,並降低政府補貼力道,這對於台灣有影響也有機會。政府應擺脫一味防堵的心態,針對目前兩岸產業競爭態勢,作一整體性的盤點,特別在高科技領域方面的項目,更應該充分掌握兩岸目前的優劣勢,以尋求利基。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九合一選舉結束後,中國大陸國台辦立即回應將強化城市對城市的交流,未來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地方政府會釋出利多,兩岸貿易以及大陸旅客來台人數可望成長。政府更應擺脫意識型態,不要再處處設限,而應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另外除了追求貿易量與人數成長外,中央與地方也要有效整合資源,共同合作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及旅遊品質,才有助於提振地方經濟。






聯合報黑白集/吳乃仁忘了照後面


2018-12-16 00:0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新系大老吳乃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系大老吳乃仁宣布「退流退黨」,看似為黨主席人選之爭,但恰在其子女被爆坐領台苯三千五百萬元高薪及市場派倒戈奪權之後,外界觀感複雜。黨主席推舉大戲固然難看,吳乃仁的台苯爭奪演出又有多美觀?
吳乃仁雖已退出第一線,但影響力仍不小。他不滿鄭文燦支持卓榮泰,更對民進黨搞「封建八股」感到憤怒,退黨之舉看似展現大老高度,鏗鏘有聲。但是,賴系和花媽人馬競相進入中央卡位時,吳乃仁說過一句期期以為不可的話嗎?既然如此,今天他為卓榮泰退黨退系,豈不小題大作?
照鏡子,要照兩面,照完前面、照後面。幾個中生代在總統同意下共推卓榮泰,真的夠八股,吳乃仁這頓肝火發得有理。但話說回來,吳乃仁趁上次政黨輪替入主原屬國民黨黨營事業的台苯,後又趁民進黨二度執政將自己一對子女送進台苯董事會最高層,又展現了什麼公理?一邊討黨產、一邊把別人的黨產變自己家產,這手法是「轉型正義」嗎尤其最近台苯之爭還扯上中資買股,政治上動輒將中資說成萬惡的綠營人士,若竟引入中資奪權,不讓人反胃嗎
在內部,是辭職的黨主席暗喬自己的接班人,上演宮廷八股。在外面,則前有年薪二五○萬的「高薪實習生」吳音寧,後有總統表姊林美珠的一日台灣金聯董座,還有吳乃仁家族對台苯的鯨吞蠶食。民進黨吃相難看,裡外一個樣,就看人民要忍耐到何時了






聯合報社論/台灣慎勿在美中科貿大戰扮演馬前卒


2018-12-15 23:5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遭加拿大逮捕的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右)。 (美聯社)

加拿大應美國要求拘捕了在該國轉機的華為接班人孟晚舟,加國法院正決定是否同意讓她引渡赴美受審。美國原宣稱引渡孟晚舟是因華為違反了美國制裁伊朗的禁運措施,但從近日曝光的訊息看,孟晚舟其實是美國與中國大陸貿易與科技大戰的談判籌碼台商會會長韓儒伯日昨更語帶威脅說,如果台灣採購華為網路設備,對美台合作將有負面影響
美國選在「川習會」當天對中國最大的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下手,顯示這場戰爭已從「貿易戰」升級為「科技戰」,主要目的是為打擊華為在5G通信上的進展。加國總理杜魯多原本強調,這次逮捕行動並未受到政治干預;但數日後川普評論此案,卻讓他吃了一記悶棍。川普說,如果孟晚舟案有助美中達成貿易協議,他考慮介入。
加拿大協助逮捕孟晚舟,不僅讓杜魯多落入變成川普「馬前卒」的窘境,其後北京當局拘捕兩名在大陸的加拿大公民作為報復,更使他變成夾心餅。其中一人,還是加國的前外交官。與此同時,加拿大內部也出現一股反對的聲音,質疑加國政府為了美國的利益而拘捕孟晚舟,對加國司法的獨立性與法治精神是一種傷害
加拿大因孟晚舟案捲入美中貿易與科技大戰,短期內恐難全身而退。台灣必須警惕的是,我國政府是否可能步上加拿大後塵,成為美中貿易戰被利用的棋子。尤其,以兩岸的產業關聯,我們的處境可能比加拿大還棘手。今年稍早,美國司法部起訴了台灣聯電、大陸晉華和三名台灣科技主管,理由是這兩家公司與三名台灣人竊取美光技術此案去年由我地檢署起訴,美國司法部今年跟進起訴,美國商業部也宣布禁止美國企業出口商品與服務給晉華,立刻重挫了晉華量產的計畫
今年以來,美國先是制裁大陸的中興通訊,繼則起訴晉華間諜案,然後發動華為案,背後脈絡其實是一貫的美國要藉此箝制大陸科技業發展,並提高與中國貿易談判的聲量。對比中興通訊因違反出口禁令而遭美國制裁,晉華案與孟晚舟案更受市場矚目,因為晉華與華為的技術含量較中興通訊更高,美國企業已感受威脅。加上美中貿易談判已進入關鍵時刻,美方對大型中資企業下重手,可累積其談判籌碼。
稍早的晉華案,是美國和我國司法單位首度合作偵辦的大陸商業間諜案。雙方透過司法互助防堵商業間諜以保護智慧財產權,應正面看待;但蔡政府必須謹守司法獨立原則,不能讓台灣變成美方打擊大陸科技的馬前卒。去年台灣宣布起訴聯電盜用美光技術後,美光隨即宣布擴大在台投資,時間上的契合,讓外界猜測我國與美國官方已有一定默契事後業界更傳出,我司法單位查獲的相關資料,輾轉流入美光手中
不少綠營人士認為,台灣可以在美中貿易大戰中獲取漁利,這樣的思維其實忽略了台灣產業可能遭遇的池魚之殃。美國偵辦晉華案,不僅導致晉華的產線停擺,聯電股價一度受到衝擊。聯電擁有七十萬名股東,是台灣上市公司股東人數第二多的企業,衝擊不可小覷。華為案的影響更廣,台灣三家指標企業台積電、大立光與鴻海均與華為有業務往來,台灣另有不少企業是華為的供應商。孟晚舟遭捕消息揭露後,這些公司的股價下挫,反映投資人對美中科技大戰的不安。
美中科貿大戰仍在升溫,任何越線行為即可能遭到類似華為與晉華案的嚴厲打擊,這是台商與陸企合作時必須考量的風險。政府處理類似案件,也應秉持司法獨立原則,以保護我企業智財權為優先任務。對於美中科貿大戰,政府不該見獵心喜,而須以我國產業受到的衝擊為念。在美中大戰中扮演馬前卒的不良下場,加拿大正是前車之鑑

名家縱論/梁啓源:公投後台灣可以有的能源政策\星期透視/四十年前的今天

udn 論壇報

◆  前瞻軌道建設 該攤開檢驗了
◆  同志紛走避 蔡英文如何補破網?
◆  星期透視/四十年前的今天
◆  名家縱論/梁啓源:公投後台灣可以有的能源政策
◆  優秀的炎黃子孫 別陷「中國人」迷障
◆  管案解套一步之遙 葉俊榮還在躲
◆  台大無校長…看見蔡政府的傲慢與偏見
◆  病急亂投醫 蔡總統步步錯
◆  漫畫/站上第一線…然後呢?
◆  畫中有話/風電競價大風吹
◆  台灣風電標售 錯誤的起手式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梁啓源:公投後台灣可以有的能源政策


2018-12-15 23:51    聯合報        梁啓源(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
「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後,我國再度啟用核電機率增加,目前僅核三廠符合除役前5年提出延役申請之規範。圖為核一核廢料乾式貯存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此次九合一大選,能源政策相關的公投案共有三案獲得通過,包括廢除電業法有關民國114年(二○二五年)廢核的「以核養綠」、每年減少一%火力發電及不新建燃煤電廠等;反映國人對於近年缺電及汙染問題的不滿,以及對於政府推動能源轉型政策的疑慮。除缺電、汙染外,能源轉型政策也會造成北部嚴重的區域供電失衡、電價上漲及能源安全問題。政府宜順應民意,順勢修改能源轉型政策
根據能源轉型政策規劃,民國106年至114年(二○一七至二五年)間核能占比將由八點三%降為○,再生能源由四點六%提高為廿%,燃煤電力雖由四十六點六%降為卅%,但燃氣發電則由卅四點六%提高為五十%,故至民國114年(二五年)燃煤及燃氣合計的火力發電比重為八十%,和民國106年(一七年)相近。
由於民國105年(一六年)立法院杯葛核一1號機及核二2號機在大修後重新併聯,核電占比由民國103年(一四年)的十六%,降為民國106年(一七年)的八點三%,同時期系統備用容量率也幾近同減八個百分點,由民國103年(一四年)的十四點七%,降為民國106年(一七年)的七點一%,遠低於十五%合理備用容量率;民國106年(一七年)各種供電吃緊燈號大幅成長,八月十五日更因電源不足加上供氣問題更發生大停電。目前備用電源不足情況,已接近民國79年85至年(一九九○至九六年)期的窘境,當時曾發生停限電四十三次。
政府預期民國108年至114年(一九至二五年),備用容量率可提高到法定的十五%以上,實立基於政府對民國106年至114年(一七至二五年)過度樂觀的電力供需的預測。在電力需求預測方面,係假設民國106年至114年(一七至二五年)均成長率為一點三七%,但由近兩年實績來看,預測實屬偏低。民國107年(一八年)實績比上年成長三%,並已接近二○年預測值。
在供給方面,政府已宣布放棄深澳電廠,觀塘接收站又因環差延擱,未來還將面臨環保抗爭,將影響大潭對八、九號發電機供電,無法如期商轉。而再生能源發展,除可掌握土地嚴重不足外,執行上更困難重重。以太陽光電為例,民國106年(一七年)實際僅年增五十二點三萬瓩,民國114年(二五年)目標需再增一千八百廿三萬瓩,進度嚴重落後,加上民國109年至114年(二○二○至二五年)間核二及核三將陸續除役,未來缺電壓力極大。
也因快速減核,需增加燃煤及燃氣替代,我國碳排放量不減反增以發電業為主的能源部門,民國96年至102年(二○○七至一三年)之間排碳量減少三百萬噸或九%,民國106年(一七年)則比一三年反向增加三百廿九公噸,成長十一%。
北部供電失衡方面,預計民國114年(二五年)北部尖峰負載將比民國106年(一七年)增加二百零四點六萬瓩,隨著核一、核二及協和電廠除役而深澳也不興建,即令有新增機組(大潭八及九號發電機),北部供電缺口將由民國106年(一七年)的五十七點三萬瓩擴大到二百八十八點一萬瓩以上,超過中|北輸電幹線可靠輸電能力(二百至三百萬瓩),由中到北若有一電塔倒塌,北部地區將會大停電。
電價影響方面,根據台電民國102年(一三年)火力發電成本資料,並考慮未來再生能源價格變動趨勢,筆者估算民國114年(二五年)電價將比民國106年(一七年)上漲五十%以上。
在國家能源安全方面,天然氣目前占發電比率為卅四點六%,但儲槽容量不足,儲槽運轉天數全年目前平均只有十三天,夏天更低於七天,實際安全存量更低,夏天颱風若肆虐超過一周,燃氣電廠將停擺,且未來燃氣占比將增為五十%,國家能源安全堪慮。
至於合適的電源配比建議,筆者依各種電廠的運轉特性,從經濟及環保角度出發,曾提出民國114年(二五年)我國合理電源配比,即燃煤發電卅二點五%、燃氣發電四十%、再生能源發電十%、核能發電十七點五%。
以上電源配比,火力發電配比(燃煤發電加燃氣發電)為七十二點五%,比民國106年(一七年)減少近九個百分點,年減超過一%,再生能源由低於五%倍增,十七點五%核電則可彌補原能源轉型計畫中,火力發電和再生能源不足之數。此應可滿足上述以核養綠等三公投案,並可避免上述政府能源轉型政策所造成的五大問題,或可作為政府重新擬定新能源政策之參考。





星期透視/四十年前的今天


2018-12-15 23:55    聯合報        沈呂巡/我駐美前代表
美國宣布與中共建交前一年多,國務卿范錫曾訪問大陸,鄧小平事後公開范錫的提議,即把在台北的大使館跟在北京的聯絡處互換,並稱已拒絕。但美方否認。這是范錫攝於一九九0年的檔案照,當時他正參加國會的聽證會。 (美聯社資料照)

四十年前的今天清晨二時許,美駐華大使拜會蔣經國總統,告訴他卡特總統將於七小時後宣布,翌年元旦開始承認北京政府,對中華民國斷交(包括撤銷承認)、廢除防禦條約(但經一年通知)及自台撤軍,之後僅保持非官方關係。
我正在賓州大學攻讀國際關係,平日就注意這方面資訊,故並不震驚。光從國務院對台保證多只強調台灣安全不受影響,思過半。就在一年多前,美國務卿范錫訪問大陸,跟他會談的鄧小平違反外交常例,事後公開范錫提議,即把在台北大使館跟北京聯絡處互換,並稱已拒絕。美方雖否認,但明眼人大概都知只剩下最糟的非官方模式。
相關文件發布時,我首先就注意美國有沒有承認中共對台主權。還好,美國的用字是認知(acknowledges)「中國的立場,只有一個中國,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大陸把「認知」硬譯作「承認」。美方解釋「中國的立場」時,也特別指出非單指大陸,而是指台海兩岸相同立場
除建交公報外,還有一個美國單方面聲明,其中才表示美國對台灣安全關切,及對台灣問題盼由「中國人自行和平解決」。聲明中首謂民國68年(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美國開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同樣承認美利堅合眾國」。這句話頗令當年的我及美國師生玩味,美國立國兩百多年,還需要不滿三十齡的人民共和國承認?
民國2年(一九一三年)美國承認中華民國時,我們並沒有聲明相對承認美國,世界之例也少有。此句實來自中共就對等原則的堅持,也反映它自認是一個全新國家,不願繼承原中華民國的外債及條約義務,故反予我相當多法理空間,使斷交後的中華民國,仍擁有相當國際法人資格。後來台灣關係法規定,美國斷交前與我所訂的條約協定,除依法終止者外繼續有效(迄今似還有四十餘件)。該法第十五條定義「台灣」,也明列包括「民國68年(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以前美國承認為中華民國的台灣統治當局」。
故而中華民國是一個遠大於台灣的概念,即使不論大陸主權,至少還包括澎湖金馬,東沙南沙,相關海空域,民國2年至38年(一九一二到四九)間全中國的歷史話語權,法律典章、司法判例,文物檔案、外匯存金、境外財產(如雙橡園)等所有權,及當年對外條約的剩餘權利義務等。
故而作為中華民國主權守護者外交部,突出「台灣」之際不可無視根本,又統稱對岸「中國」,而當四十四家國際航空公司使用「中國台灣」稱我時又一無對策。若學別國把外館臉書名為「Taiwan in某國」時,看看人家也同時放主權象徵的國旗或國徽。
蔡政府既然反中去中,又自詡跟美國關係佳,但從未見去跟美國爭取,推翻三公報中「兩岸同屬一中、都是中國人」概念。馬政府任內,駐美各處已拿到外交車牌,並列入美國「外國使團法」定義下館處。最近AIT台北新館升起美國國旗,並在大門上放置美國國徽。如果我外交當局多努力實事,使我們駐美各處也有旗徽對等待遇,則跟當年范錫提議,豈不庶幾近之?






畫中有話/風電競價大風吹


2018-12-16 00:08    聯合報        文/黃仲裕
圖/黃仲裕
經濟部為了踐履蔡總統綠色能源政策,今年傾全力推動離岸風電發展,採「先遴選、後競價」方式增加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只是離岸風電躉購費率過高,又約定綁約廿年,遭監院糾正
不想,國際離岸風電場競標價格近日大跌,引發專家與民眾物議,亦凸顯政府為達到民國114年(二○二五)非核家園目標病急亂投醫。最近又傳出政府為協助供電業者取得籌設許可、簽約,以獲得較高價格。上月底「以核養綠公投過關,是否應重新檢討能源配比;如此綠能設置顯然不需如此「趕進度」,不但債留子孫,甚至是「先畫靶, 再射箭」。

王健壯/不一樣的蔡英文不如維持原樣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健壯/不一樣的蔡英文不如維持原樣
◆  陳亮恭/一線之隔的理念與偏執
◆  洪蘭/成功的關鍵:必備熱情與毅力
◆  葉銀華/如何解決企業傳承困擾?
◆  方祖涵/明星游擊手的家暴治療
◆  周行一/好台灣+好文化、好文明、好安全
◆  楊志良/一個問了三十年的問題

◆  盛治仁/勝利站後面 危險站前面
◆  王文華/如果你犧牲一切照顧的配偶愛上別人…
◆  謝哲青/一心多用 反降低工作效率
◆  楊渡/務實的台灣人,才是選舉的贏家
◆  馬凱/當白馬王子親吻睡美人
◆  趙春山/兩岸「關鍵時刻」
◆  劉憶如/「川習會」美中貿易戰暫時休兵

◆  王健壯/蔡英文又一句文青囈語
◆  方祖涵/球場上的戰爭英雄







王健壯/不一樣的蔡英文不如維持原樣


2018-12-16 00:24 聯合報  王健壯(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日前「蔡柯會」,柯文哲從頭到尾冷淡回應,實在有損蔡英文顏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敗選後,黨內一片愁雲慘霧,唯獨蔡英文愈挫愈勇,先是走了趟傾聽之旅,接著在短短幾天內連辦了兩次迴廊談話,最近又跟柯文哲見面,未來還與五位院轄市長有約。
傾聽之旅是為了安撫黨內同志的失敗情緒,迴廊談話是為了強化總統的話語權,與六都市長有約是為了凸顯總統的高度,這三件事都有一個共同目的:蔡英文要告訴所有人,我沒跛腳,當家管事的仍然是我這個總統。
以迴廊談話為例。蔡英文的敗選反省中,有一項是「我忽略了總統應該成為這個國家的主要溝通者」,迴廊談話就是這項反省的產物。她要利用這個bully pulpit(喬志高譯為「大好講壇」)跟人民直接溝通,她要當這個政府的首席發言人。
但在總統府的迴廊上,談民進黨的家務事,談機車應否加裝ABS,卻顯然是誤用了這個大好講壇。沒有人會反對「人民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這句話,但蔡英文若連機車加裝ABS這種事也要公開插手過問,卻顯然犯了「瑣瑣以為能」的錯誤。私下打給行政院長一通電話就可以解決的事,卻非要拿到總統府迴廊上公開宣示,其目的雖然是展現總統如何關心民瘼,卻未免太過刻意矯情而且功勞都是總統的,又置行政院長於何地蔡英文想做個很不一樣的總統,卻忘了權力分際之所在
換個角度說,總統的話語權雖有至高無上的說服與溝通功能,但總統話語權與其他總統權力一樣,都必須知所節制,類似總統公開過問機車ABS與平價菸這種事若變成常態,幾十年的非人治民主路,豈非白走一遭?總統以破壞權力分際的非民主方式去行使她的話語權,也許替她個人贏得了掌聲,卻傷害了制度,稍有權力分際意識的領導人都應有所警覺
再談與市長會面一事。新當選的六都市長,其中一白二綠三藍,蔡英文主動邀約他們,一則是向這些藩鎮諸侯表現善意,再則是實踐她站上第一線的敗選反省承諾,並藉此展現她才是這個國家最高與最後的決策者地位;君王會諸侯與總統見市長,都有同樣的政治意涵
但若以蔡英文與柯文哲的「北門會談」為例,這種形式的會面不但讓蔡英文的期望落空,也證明這樣的會面其實根本不辦也罷。蔡英文為表現善意,對柯文哲始終是笑臉以對,但柯文哲卻從頭到尾以冷漠冷淡回應,講句難聽話,這是熱面孔貼冷屁股,有損總統顏面,太不值得
而且,總統帶著一個政務委員與市長見面,也不成體統政務委員隸屬行政院,扮演的應是幕後角色,總統把這樣一個人帶到鎂光燈下,讓他在眾目睽睽之下比手劃腳指點江山,置不在場的相關部會首長於何地何況,把原本應在機關內部進行的會商協調搬到北門公開上演,變成政治秀場,這不叫決策透明化,而是決策劇場化,有違民主體制運作法則
況且,總統與市長見面,過程中難免有指示,也必然有承諾,但不在場的行政院長與機關首長,難道非照單全收不可?不收,得罪了總統,全收,卻未必盡符己意,總統單線領導六都市政,也顯然與雙首長制有違,賴清德若不是已堅定求去,一場憲政風暴很可能難以避免
蔡英文的「很不一樣」,如果是以擴張總統的權力角色來表現,這樣的不一樣比原樣更糟,倒不如維持原樣還好,免得讓人天天提心吊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