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振興國產車市 電動車是關鍵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又一個搶錢、搶權、卡位的法案
.聯合報黑白集/人牆裡發紅包
.經濟日報社論/振興國產車市 電動車是關鍵







經濟日報社論/振興國產車市 電動車是關鍵


2018-02-20 00:0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報系資料照


去年台灣汽車掛牌逾44萬輛,不但較前年增加1.1%,並超出業界原先預估的掛牌量,更寫下2006年以來新高,但在這亮麗的數字背後,卻隱藏著危機。去年我國國產車的全年市占率首度跌破六成,業界預期今年很快就會見到單月進口車比重突破五成的新局面,近年國內車市掛牌數表現平穩,但國產車的占比卻持續走跌,顯露出本土汽車業者發展正面臨艱巨的挑戰。
2004年國產車的市占率高達87%,我國車輛工業產值在2005年時達到最高峰,當年的年產值2,309億元。隨著國產車市占率持續下滑,我國車輛工業產值也跟隨走低,近年常在2,000億元以下遊走,前年為1,906億元,年衰退8.4%,去年前六月產值亦較前年同期衰退8.33%。反映在國內的相關產業供應鏈表現上,十多年間,我國車輛產業的就業人口減少了2.1萬人
國產車發展走到今天的困境,可從供給與需求兩方面來看。在供給面上,過去在國產車發展達到顛峰時,年產量逾44萬輛,但近年只剩下20餘萬輛,遠低於國內業者每年70餘萬輛的產能。在規模經濟逐漸流失下,國產車與進口車的售價逐漸拉近,加上國產車推出新車款的速度偏慢,在進口車的快速壓境下,不少消費者因此轉向選擇進口車。不少汽車業者近年陸續放棄國產,改為直接從國外引進新車款,進一步加速了國產車市占率的崩跌。
對消費者來說,能以與國產車相差不遠的價格購買進口車,改投進口車的懷抱,是合理的消費選擇,尤其近年來消費者愈來愈重視車輛安全,在包括氣囊等主、被動安全配備上,進口車的配置往往更容易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加上進口車在國外的撞擊測試影片、成績與安全評比,較國產車擁有更高的透明度,這些都是進口車市占節節上升的原因。
在上述原因影響下,部分消費者以國「慘」車來揶揄車商,反映出近年國產車愈來愈弱勢的消費文化。對於國產車的市占持續走跌,政府與業界均不能等閒視之,因為這牽涉到數千億元產值的供應鏈發展,也影響了國內的就業市場。振興國產車市除了要能維持國產汽車供應鏈的發展,也必須讓消費者願意埋單,買到價廉物美的國產車。
振興國產車市,電動車勢必是要角。國產車即將迎來從傳統燃油車轉向電動車的新挑戰,政府已訂出2040年汽車產業全面電動化的政策目標,但實施細節卻付之闕如,相較於法國、挪威、荷蘭、英國等國家推動電動車上路,已從基礎建設、立法、稅負等方面著手,我國對於推動電動車仍停留在政策宣示階段,不但步調過慢,也缺乏明確的推動方向。
我國電動車產業發展速度雖慢,但潛力無窮,除了已擁有多家世界級的電動車零組件廠商,加上電動車需要充電站等後勤建置配套,國內業者有實力也有機會和國外廠商一搏。發展電動車不僅有助產業發展,也能改善空汙問題,政府必須儘速公布電動車產業發展的配套細節,讓廠商依循明確的遊戲規則加速投資與布局。
除了政府的支持,國產車要贏回市占,業者必須在品質與後勤支援上,端出更能吸引消費者目光的牛肉。舉例來說,國人關心汽車的安全性,國產車在安全配備上必須讓消費者擁有完整的選擇空間,國產車的撞擊等安全測試,要能與歐、美、日等市場擁有相近甚至更好的測試標準,相關資訊也應更公開透明,讓消費者能判別比較。
汽車與相關供應鏈是製造業的重要一環,對我國外銷與內需市場均有貢獻,亦能幫助國內的就業市場。振興國產車市,業者寄望政府伸援手的同時,也應同步提升自身的產品競爭力。自助加上人助,國產車仍有可為。


聯合報黑白集/人牆裡發紅包


2018-02-19 23:0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維安人員擔心民眾陳抗,不僅將蔡英文層層包圍,並隨時拉住可疑的排隊民眾。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不知從何時起,政治人物發紅包給民眾變成了春節例行公事,連柯文哲也無法免俗。近幾年,發紅包的流程經不斷「改良」,越來越「生產線」化,情味也越來越淡薄。
今年春節,蔡總統發紅包的行程滿檔,一天有時連跑五個宮廟。為了應付繁重的作業,維安人員設計出一個「三不原則」——不拍照、不握手、不簽名,務求在最短時間完成發放工作。據說,如此一來,蔡總統可在半小時內將一千五百個紅包全部發完,效率奇高。
這樣的設計,當然也不全只是為了求快,另外還有一層安全考量。今年的景象是,維安人員排成兩道人牆,讓民眾從中間通過;如此一來,不僅可近身保護總統,有任何異狀也可當即出手阻擋。俟民眾拿完紅包,維安人員順手從後方推一把,還可加速發紅包流程的順暢。更特別的是,今年還有維安人員假冒民眾循環排入隊伍,務求做到阻絕意外萬無一失,真是費煞苦心。
當然,一弄到這麼機械化與諜報化,總統發紅包親近民眾的立意也就大打折扣。尤其,領紅包的民眾還來不及看總統一眼,就被維安人員推開;在旁觀者看來,也不免覺得情味盡失。偶有少數民眾夾在隊伍中,突然尖聲高喊抗議口號,立即遭周遭人員團團包圍擒拿。維安部署固然萬無一失,但其密度之高,也令人咋舌。
一直有人主張,政治人物發紅包是「封建」心態,應該革除。蔡總統在人牆中發紅包的情景,是令人不忍卒睹。



聯合報社論/又一個搶錢、搶權、卡位的法案


2018-02-19 23:1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民進黨政府力推「財團法人法草案」,引發爭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過完春節,立法院新會期即將開議,《財團法人法》草案已列優先法案。表面上,民進黨政府說得好聽,稱這是為了完備財團法人監督管理的「法制化」;實質上,這將是蔡政府繼「追討黨產」之後,又一假藉「追討公產」之名向民間團體搶錢卡位的暴行。一旦法案通過,許多法人團體將遭到政府濫權洗劫之災。
我國有十萬個財團法人,卻一直缺乏專法規範;因此,近年國內要求制定《財團法人法》的呼聲不斷。然而,蔡政府制訂的《財團法人法》草案卻別有用心,在其中埋設了幾項條文,意圖以其處理國民黨黨產的一貫手法,對曾經接受過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採取追討、改組、或收回管理的強迫行動。如此一來,一些原本運作正常的財團法人,勢必陷入經營權易手的爭端,或因被迫整頓而無法維持既有功能。也因此,任內曾推動《財團法人法》立法的前行政院長陳冲憂心忡忡,認為蔡政府這項草案既不符體制又違憲,有濫權剝奪人民財產之虞。
對此,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的解釋避重就輕。他說,制訂此法是為了避免有心人士利用財團法人洗錢,民進黨將搭配《洗錢防制法》,形成洗錢防制的配套法案,外界不必過度聯想。這種說法,不免掩耳盜鈴。原因是,《財團法人法》難以承載的,正是蔡英文賦予過多的政治任務,而非外界的政治聯想。《洗錢防制法》需要搭配的,是對財團法人財務與金流透明的規範,而不是對財團法人資產的掠奪與職位的強占。
在「追討公產」的目標下,《財團法人法》草案除追溯過去接收日產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均須回復政府掌控、納為國有外,只要過去曾有公部門捐助廿%以上的民間財團法人,蔡政府皆可溯及既往加強監督,並依比率遴派董事。對於過去政府曾捐助五十%以上、後由民間持續捐助而轉為民間財團法人者,政府也都將依比率遴派官方董事。甚至,有的在「補足差額」後,須回復為政府法人,則如同另一種形式的沒入充公。
目前在立法院待審的《財團法人法》草案,就是蔡英文在二○一六年底召開有違憲爭議的「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時裁示制訂的。當時,蔡英文不僅要求行政院各部會一個月內清查所屬財團法人,並指出積極追討公產、制訂《財團法人法》、規畫整併退場、避免酬庸等四大方向。在那個會議上,只聽說蔡英文急急如律令「追討公產」,並未聞她關切過什麼「洗錢防制」。
事實上,《財團法人法》的研擬,已歷扁、馬、蔡三朝。馬政府時代曾二度推動立法未成:二○一○年立委不續審,二○一六年則因改朝換代蔡政府撤案。但二○一七年四月蔡政府重擬新案再送進立法院時,外界卻發現,蔡政府增添了幾項條文,完全以蔡英文指示「追討公產」為目標,也使這項立法的旨趣大受扭曲。簡言之,馬政府和蔡政府推動《財團法人法》,都有防止酬庸、禁止利益衝突、要求財務透明等目標但最大的不同是,蔡英文與民進黨「染指」財團法人的意圖昭然若揭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去年即曾直接點名,由國家捐助成立的「蔣經國基金會」,政府已經對其沒有影響力;「中技社」民間董監事席次也比政府還多,政府沒有辦法掌握,未來都要積極處理。其他如郵政協會、電信協會等,也都將是《財團法人法》規範的對象。只要看蔡政府追討黨產、處理婦聯會、沒收水利會的粗暴態度和蠻橫手段,各類財團法人未來將遭到民進黨踐踏和奪取,則是可以預見的命運。
對民進黨而言,再多的官職也不夠分;因此,把矛頭轉向半公半民的財團法人是最簡便的途徑。然而,搶位子容易,但他們拿得出治理的本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