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重難罕醫師 勞逸不均又過勞
◆ 流感高峰期 開放藥局販售快篩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我國工業的多元化(十五,元宵)
◆ 美占便宜 川普還賣乖
◆ 利用AI助生醫業開發新藥
◆ 虛偽院際調解秀 挖坑給韓跳
◆ 小兩會與踩線團 可同步
◆ 用腳投票!是誰綁住外送員的雙腳?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我國工業的多元化
2025-02-12 05:05 聯合報/ 李家同(作者為清大榮譽教授、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很多韓國人非常羨慕我們,因為我國的工業相當多元化,有很多性質完全不同的公司,也都很有競爭力。他們可以互通有無,舉例來說,我知道有一家化學公司要發展一個新的產品,需要很多化學材料;他們的工程師知道要用哪一種材料,但是單單一種材料又有很多不同的類別,用錯了是不會有好結果的。虧得我國有很多化學材料公司,這種材料公司的工程師會建議他們用哪一類的材料。如果台灣沒有這種化學材料公司,即使有傑出的化工工程師,也很難發展出新的產品。
再舉一個例子,有一家公司要做一個設備,但是他們希望設備主體要一體成形;一體成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牽涉到很多機械工程的問題,但這家公司也找到了會做一體成形機械的公司。我也親自看過這個設備,是一個很大的設備;一體成形是很難的技術,幸虧我國有這種公司。
很多科技公司都需要有研磨的能力,研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可是我國有相當不錯的研磨公司,可以提供各種研磨方法。科技公司也往往需要焊接,焊接得不好,真空就會失效;我國也有公司可以完成相當特別的焊接工作,有時焊接工程師會建議別的公司改良他們的設計,這也是互相合作的例子。
就以半導體工業而言,半導體工業需要無塵室,無塵室不僅牽涉到土木工程,也牽涉到很多過濾器。我國不僅有好的土木工程師,也有科技公司提供一些過濾器。半導體工業需要液體和氣體的管線,這些管線也要和半導體製程密切配合,並不是容易的事。我國也有公司專門提供這種設備。
我國的工業多元化是一個很大的優點,任何一個科技公司要在台灣生存,都要擁有關鍵性技術,而這種技術都是要自行研發才能得到的。好的技術來之不易,需要花上很長的時間。在這一段研發的時間裡,公司必須投入很多資金。值得我們慶幸的是,很多公司的老闆都肯投入資金,也有耐心等候工程師做研發。這是很不容易的事。
我國工業的多元化,也顯示了國家的大學教育培養了很多不同的科技人才,希望政府知道,任何一個產業的供應鏈,其實是相當多元化的。我國現在有生化公司,這些公司所需要的工程師也是相當多元化的,他們必須懂得醫學、化學、電學、半導體、物理等等。很多生化公司要用到半導體技術,他們的工程師雖然當初是學化學和醫學的,也要懂基本的半導體物理。我國有這種人才,乃是一件相當幸運的事。
希望政府知道工業的多元化是我國工業的優點,政府應該好好維持住這種工業發展的優勢,絕對不要獨尊任何產業。
急重難罕醫師 勞逸不均又過勞
2025-02-12 05:05 聯合報/ 林軺/教(台北市)
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談到,台大新竹分院一年內有四名神經外科醫離職,有人被月薪七十萬挖角,引發熱議。他在接受聯合報專訪時更憂心,若健保不改,持續以論量計酬方式,不保障「急、重、難、罕」科別,未來台灣醫療的救命科別恐會消失。
以世俗眼光看,如果有人以這高薪來挖角我的孩子,筆者一定會力勸他快快離開「工作重且收入相對低」的胸腔內科暨重症加護病房。
在醫學中心胸腔內科挺過三年新冠肺炎疫情後,兒子轉往一間準醫學中心擔任「重症加護病房」主治。此外,這兩年來,他還得負責胸腔科一天上午診以及支援「支氣管鏡檢查」。
他說,目前一次支氣管鏡檢查的健保點數是一,六八○點,全程需局部麻醉、監控患者呼吸狀況,時間超過半小時,是操作相對簡易、難度較低的胃鏡檢查時間的數倍,但健保點數僅差一百元。這種「論量計酬」的方式正是醫界典型「勞逸不均、報酬雷同」的不公現象。
另一嚴重現象則是主治醫師「過勞問題」,以筆者孩子為例,除每天處在搶救病患生命的高壓環境外,他任職的「重症加護病房」主治一個月至少還得值班五天;加上因未滿四十歲,屬不到一成五的少數青壯醫師,且胸腔科新進醫師人數雪崩式下降,導致人力不足,他每月的值班數往往高達六、七天。過年前這兩、三個月,更因有一位主治離職而值班達九天。
更辛苦的是,平常日值班代表白天工作,下午五、六點開始值夜班到隔天早上八點,接著上白天班、看完診,一直到下午五、六點,總共超過三十二小時才能回家休息。周六值班算最輕鬆,僅二十四小時,周日就是要值到周一早上繼續常班。
即便難得周末不用值班,也常得南北奔波參加研習,以備換證時所需的學分。如果假日完全沒事,因責任心驅使,也經常會去醫院看護重症病患。
真擔心他會因長工時、壓力大而身心俱疲,產生職業倦怠,對工作失去熱忱。如果因此導致醫療品質下降、醫療風險增加、醫病關係惡化,勞累就算了,「被告」才更冤枉。
我想以醫師的父母身分呼籲衛福部,將主治醫師納入勞基法保障對象,以免日積月累造成急重難罕科別醫生紛紛出走,以後民眾生病找不到醫師救命的慘況真的發生。
流感高峰期 開放藥局販售快篩
2025-02-12 05:05 聯合報/ 毛志民/藥師(高雄市)
近日總統府國策顧問暨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呼籲流感疫情高峰期,開放社區藥局販售快篩試劑。然而,流感快篩試劑屬於醫療器材,衛福部規定必須由醫療專業人員使用,且需在醫療機構內進行檢測。
回顧 COVID-19 等疫情期間的研究文獻可知,社區藥局對公共衛生展現了諸多貢獻 ,透過地利之便和長營業時間,填補醫療資源缺口,使民眾更易於取得檢測服務,有效分擔醫療機構檢測壓力。
首先,藥局篩檢服務能快速診斷傳染病,及早發現感染者並迅速隔離,有助減少社區傳播,並提供可負擔的服務選擇。其次,在疫情高峰期,藥局作為替代檢測地點,可有效擴大檢測量能。再者,藥局篩檢使輕症患者能獲分流,減輕醫療體系壓力。第四,藥局做為應急資源,提供檢驗、用藥指導等服務,減輕醫療體系壓力,並能在其他醫療人員無法及時提供服務時進行患者分流、藥物諮詢和提供必要藥物。
新冠疫情期間,民眾對藥局提供的篩檢服務感到滿意。整體而言,若在疫情期間開放藥局篩檢服務,不僅可提供快篩試劑,守護社區健康,提升醫療服務的可近性、可負擔性和及時性,對控制疫情和維護公共衛生亦能有所貢獻。
美占便宜 川普還賣乖
2025-02-12 05:05 聯合報/ 馮建三/政大新聞系退休教授(台北市)
溫文儒雅的《哥倫比亞新聞評論》十日出版專文,出現這樣的標題:〈報導瘋狂的國王〉川普總統。不過,川普不瘋狂,只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三個例子信手拈來。
第一個例子,川普說台灣賺走了美國晶片錢,但《經濟學人》去年八月就已分析這是信口開河,實情是台灣僅在各級晶片當中,支配先進晶片供應鏈的「製造」,但美國在「設計」見長。以最近(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可得的資料為準,美國藉此取得晶片產業價值的四十%,台灣的製造僅得十一%。最近,駐美代表俞大㵢也說,每售出一美元晶片,美國公司賺零點三八美元,台灣僅得零點一一美元。
錢已賺飽卻反過來信口雌黃,要以加稅來賺更多,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古諺,由川普現身示範。川普首任總統時宣稱要提高關稅,增加美國製造業就業人口,但至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美製造業人口還在下降;反之,關稅如常的德、加、義各增百分之一、三與五。再任的川普重施故技,黔驢技窮的成分很可能多於後出轉精。
第二,至去年約有一千萬無證照移民在美國工作,占美國勞動力六%。歐巴馬執政時,每遣返十一位非法移民工,本地出生者跟著減少一個工作機會。相關研究說,若遣返一三○萬移民工,美國就業率會永久減少零點六%。建築與營造業有無證照工一五○萬人,很難進口或自動化取代,遣返可能使新房短缺而推高房價;同樣,十多年前歐巴馬驅逐無證照移民時,這個效應已經發生。最後,無證移民工離開,政府財政也會短少收入。這是因為,無證照的人無法得到福利,健保補助、公共房舍租住與其他補助統統沒有,但他們的薪資要扣繳社會安全與醫護健保費,也仍須繳交消費稅,而消費稅雖然只占聯邦政府收入不到一%,但占了州和地方政府收入可能在三十%以上。川普現在得意洋洋的笑聲,他日一定不會成為哽咽的低鳴,乃至嚎啕大哭的哀號嗎?
最後,上個月《時代周刊》有篇文章,標題很準確與誠實:〈拜登的烏克蘭勝利,澤倫斯基的失敗,為什麼?〉答案就在該刊的遣詞用字,仍然不敢,或說不願意使用俄烏開戰後,西方與全球南方知情人早就熟知的常識:美國要以烏克蘭做為代理人,弱化俄羅斯。刊物訪問負責督導俄羅斯政策的 Eric Green,說白宮自始設定三個目標,但不含要讓烏克蘭勝出;也不含在白宮看來,憑藉西方的強大支持,烏克蘭也無法讓烏東與克里米亞回歸基輔。因此,拜登僅含糊以對:「支援烏克蘭,需要多久就支援多久。」換句話說,美國「仁至義盡」,即便自知沒勝算,但只要烏克蘭當權派、特別是極右派要戰鬥,那就支持,不講的歇後語是,抱歉了,俄烏兩敗俱傷,當然也就意味基輔戰後,必然滿目瘡痍。
至於戰爭對美國的影響,拜登沒有說謊,他指軍武援烏是「聰明投資」,政府會使用數以百億計的資金製造軍備、充實武器庫存,至少有十二個州的軍火產業跟著鼎盛。川普更是直來直往,表示援助可以,但烏要與美「合作開發稀土」等礦產。落寞的是歐盟,一因俄烏開戰而失去取得廉價能源、經濟為此衰退,最慘的是德國,極右派為此更有發展空間;二則歐盟去年執行關鍵礦物法,必須採礦,但在境內開採困難很多,達標不易。歐盟至前年底援烏約八五○億歐元,遠多於美國的七百億,如今眼睜睜看著烏克蘭肥水旁落,至少是美國而不是歐盟主導開發。
利用AI 助生醫業開發新藥
2025-02-12 05:05 聯合報/ 劉大佼/清大退休教授、生醫公司負責人(新竹市)
AI 已廣泛伸入各個領域,生醫產業亦不例外。生醫產業有不同的產品,例如醫材、檢測系統等等,但是新藥開發,還是重中之重。雖然新藥開發時間長,投入資源多、風險亦高,但一旦成功,其獲利極為可觀,所以世界前十大藥廠,莫不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新藥開發。
國內亦有若干新藥開發公司,但因風險高,常面臨資金無以為繼或技轉不順利等問題。不少法人投資單位,亦拒絕投資新藥開發,這對生醫產業要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殊為不利。
國內醫療系統水平之高為舉世公認,加上健保行之有年,各項資料健全,如能與 AI 結合,在新藥開發上必能有所貢獻。筆者以選題、研發、臨床三方面來分析,如何有效加速新藥開發。
首先談選題。如果國內各醫療中心能在政府支持下,彼此分工各自挑選熟悉的領域或科別,和健保當局合作取得資料,加上 AI 分析,尋找出哪些疾病值得開發新藥,甚至可由此建立「題庫」,有意開發新藥的公司可以從「題庫」瞭解那些新藥具開發之可行性。
舉例來說,據去年九月四日聯合報載,國內有近千萬人每周有各種疼痛的問題。如果依各種不同之疼痛收集數據,以效果、價格和副作用等多方面來分析,即可大致決定是否有開發新藥的可能了。以國人常見的痛風為例,一般常用的止痛藥為秋水仙,但其用量需控制精準,使用不當即有傷肝等副作用。目前已有一有效治療藥物在美國上市,但價格極貴,所以值得開發出價格合理,又能有效、安全治療痛風的新藥物。
其次談研發。筆者早年在美國工作時,同仁常將研發比為獵鹿(deer hunting);通常獵鹿有兩個方式,一種稱為「印地安人方式」,另一種稱為「機關槍方式」。前者指印地安獵人進入森林,會尋找鹿群留下的蹤跡,例如腳印、糞便等,追蹤找到鹿群;後者指先決定鹿群活動森林的面積,算出多少子彈可以完全擊中鹿群,然後機槍以地毯式掃射整個森林,絕對可以獵殺到所有的鹿群。印地安人方式為一般研究者所採用的方式,花費不多,但亦有可能因雨水沖掉了鹿群的蹤跡而失效;機關槍方式雖較耗資源,但獲得成果機率極高。最有名的例子是民國四十七年(一九五八年)美國農業部對三萬五千種植物進行分析,進而找出有效抗癌的天然藥材紫杉醇。
對新藥開發而言,研發人員的經驗判斷和分析即為印地安人方式,仍不可缺,但是因為 AI 結合大數據可以進化機關槍方式,更有助於研發人員的判斷分析,進而大幅加速研發的過程。美國已有若干新創公司宣稱利用 AI,可以大量減少新藥開發的資源。
最後是臨床。新藥開發最耗資源的是臨床測試,因為有關單位必須確保新藥不因人種、年齡、性別及病史等差異,對服用新藥有嚴重的影響。臨床通常分為三期,到第三期測試者可能有數百人,花費極大,如此花費也阻止了台灣新藥公司進一步的發展,並於二期完成即技轉出去;雖然減少了風險,但也限制了國內新藥公司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如果利用 AI,對臨床所需測試數人進行評估分析,並能說服有關單位,可以減少測試人數及加快新藥上市的時程。
AI 對國內生醫產業,尤其是新藥開發,目前僅是起點。隨著未來各方經驗的累積,加上國內醫療之完整性和優越性,發展出獨特、優異、封閉式的生醫 AI,獨步全球亦可期待。
虛偽院際調解秀 挖坑給韓跳
2025-02-12 05:05 聯合報/ 羅雨青/餐飲業(新北市)
賴清德首次行使憲法賦予總統的院際調解權,邀集五院院長於總統府進行國政會商,其實是走過場後,正式宣告吹響大罷免的號角,且隔山打牛、甩鍋韓國瑜,創造日後全速攻擊的砲火;否則何以當韓國瑜要求賴清德以民進黨主席的身分公開呼籲停止惡罷,賴卻沒具體回應,只引用佛經「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來替自己形塑出總統高度,作政治表演秀而已。
賴總統和行政、司法、考試、監察四院結合起來,把韓當作箭靶和惡因,要韓想辦法解決總預算爭議;問題是國會議長主持議事須超然中立,朝野黨團亦有其自主性,豈受立法院長之擺布?虛偽的院際調解秀,無異是挖坑給韓跳;倘若韓沒辦法解決總預算問題,就順手將開啟大罷免的責任歸咎於韓身上,好累積惡罷的政治柴火和政黨對立的相罵本。
賴清德當知韓國瑜身為國會議長無法代表國民黨,若想要創造政績,必須主動遞出橄欖枝,向國會多數黨溝通和請益;與其形式上調解五院,倒不如看清政治情勢和民意,邀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和民眾黨代理主席黃國昌進行一場國是會議、喝和解咖啡,開誠布公就國政各項議題全面對話與溝通。唯有與在野黨領袖誠懇對話、和解共生,才是務實的政治途徑,卓內閣也才能擺脫政績不彰的汙泥印記。
眼前,川普2.0使出關稅花招,瞄準台積電半導體等高科技業,賴卓體制對這波經濟風暴的因應策略為何?絕對有必要尋求與在野黨於民生經濟法案上通力合作,台灣才能倖免於難。否則,若居高位者一意孤行,只著重大罷免的政治收割,台灣經濟與產業生存將遇危機、坐困愁城!希望賴總統能以蒼生為念,拋開政治對決與惡罷的藩籬。
小兩會與踩線團 可同步
2025-02-12 05:05 聯合報/ 戴世瑛/律師(台北市)
就在陸委會駁回對岸觀光踩線團來台,並附加「經小兩會討論」的條件,眼看著路愈走愈窄,備受期待的兩岸旅遊團解禁即將落空之際,日前大陸國台辦忽鬆口表示「不反對兩岸旅遊恢復後『小兩會』就兩岸旅遊中的具體問題聯繫溝通」,似又為突破雙邊交涉「卡關」僵局,帶來一線希望。
先前各界即有猜測,我方所以提出需循「小兩會」溝通,係意圖在不承認九二共識下與大陸官方恢復互動。如今對岸既不忌疑慮,以不排斥開「小兩會」重啟對話來回應,加上去年業已開放福建民眾到馬祖、金門觀光,與上海副市長華源在台北雙城論壇釋出利多,誠如鄭紹成教授分析,北京當局對我實已「先讓三尺」(參見二月八日民意論壇)。況且兩岸旅遊爭議,既事涉台海和平氛圍與挽救我觀光業生計,交流破冰亦向為民意普遍樂見,則不論民進黨當局政治動機為何,對於首述陸方類似「要約」的表態,還能不加以正視並嚴肅因應嗎?
基於上述考量,為符我方堅持的對等、相互尊重原則、避免夜長夢多、漏接橄欖枝,個人在此冒昧從談判策略角度,參酌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前理事長蕭博仁提議的「且戰且走」,兼採民法「同時履行抗辯」法理,原則上建議雙方會商步驟如下:
一、由「小兩會」談妥會商時間及地點,我方則准予對岸踩線團於「小兩會」召開當日啟程。如此各退一步,似可兼顧並不違我方要求「先小兩會、後觀光」與陸方提出的「小兩會溝通不是恢復兩岸旅遊先決條件」。
二、「小兩會」無限期就開放兩岸觀光團可能衍生技術性問題,如選擇優先恢復直航點,及我方所關切如交通食宿「一條龍」、低價團攬客、旅行社欠費等影響旅遊品質事項,持續協商解決方案。此階段雙方同步試辦暫行,包括陸方開放上海市、福建省團客來台與我方放行組團赴該兩地旅遊。
三、有鑑於尚缺乏互信基礎,「小兩會」彼此或可約定附加任一方違約、他方可片面終止協議條款。待協商獲致具體成果,再由兩岸公部門同日公開宣布實施協議內容,同時單方全面解除相關禁令及撤銷旅遊警示。
以上論點符合賴清德總統五二○就職演說及首次參加海基會大陸台商春節活動中所宣示兩岸「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開始」、「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若有望循序漸進上路實現,接下來我擔心的只剩:一、我方未能遵守交通部長陳世凱所謂「不要把政治放前面」、「就觀光談觀光、不要就觀光吃豆腐」,而在「小兩會」程序外,再附加例如停止機艦擾台、保證赴陸人身安全等條件,以托辭卸責;二、「小兩會」談判停滯無進展或破局,導致解禁時程延宕。
面對美國政治與關稅壓力行將衝擊我經貿與外銷產業,當前國旅內需亟待重振。此番若未能把握契機,弄巧成拙,甚至因此關閉兩岸協商大門,恐就真如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所說「觀光的噩夢再次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