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

【專家之眼】川習通話的多重解讀與對台啟示(秋分)

◆  【專家之眼】川習通話的多重解讀與對台啟示(秋分)
◆  【專家之眼】「合法要飯神曲」憑什麼入圍金音獎?

◆  【專家之眼】天理難容賴清德,違憲搶走地方財政自主權(初一)








【專家之眼】川習通話的多重解讀與對台啟示


2025-09-23 07:37  聯合報/ 湯紹成/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
美國總統川普(右)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台灣時間19日晚間通話。(新華社、法新社)


國一一四年(2025年)9月19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通話,這是雙方在南韓可能高層會晤重要暖身。此次對話雖然被視為「重啟高層溝通」的正面訊號,但從各方反應來看,內容更多象徵性意義具體成果仍待觀察

首先,美方基調偏向樂觀。川普對外宣稱會談「具建設性」,並強調習近平原則上批准 TikTok交易框架,且雙方未來將安排再次會晤高層談判這類措辭多帶有「進展性」的語感,但在實質承諾上卻顯得模糊,顯示美方更重視傳達一種突破僵局氛圍,而立即公布具體協議

其次,中方態度明顯更謹慎。官方與學者多將通話定調為「為下一階段關係鋪路」,強調要依既有程序處理,而未正面回應出口管制、關稅等核心議題是否已有突破。外界解讀這種模糊處理是北京「以拖待變」的策略,藉由時間換取談判籌碼,避免在敏感時刻過早讓步。

再者,此次通話的公開紀要刻意淡化安全議題,特別是台灣問題。雙方重點集中在TikTok、貿易及毒品(如芬太尼)合作,對台灣完全避談。這既能降低外部緊張,但也讓部分觀察者憂心台灣是否可能在經貿談判過程被邊緣化甚至淪為交換籌碼

在有關美方暫停檢視對台軍售軍援傳聞,進一步加劇地區不安。雖然官方尚未完全確認,但媒體指出部分軍援交付進度被放緩,外界懷疑這可能是川普政府在談判桌上增加對中壓力的工具。若屬實,不僅會動搖台灣防務信心,也會影響美國在盟友中信譽

綜合來看,此次川習通話象徵性大於實質最重要成果是「重啟溝通機制」,而政策上的立即突破。要看到實質進展,例如關稅調整、法律文本軍售交付,仍需後續多輪談判國會企業配合

台灣而言,此次通話的啟示在於必須提高警覺,並積極強化與美方及其他盟友外交協調,以防止大國交易被邊緣化短期而言台灣需要加強外交訊號傳遞確保自身議題仍在美國與區域安全討論核心位置

中期策略上台灣應加速落實關鍵軍售與供應鏈韌性,避免因地緣政治交易而在實際執行面遭受延宕。無論是武器交付能源安全,或是科技供應鏈戰略布局台灣都需要提前做好規劃,減少外部變數衝擊

總結而言,川習通話提供了中美「降溫」的信號,但尚未帶來實質突破最可能情境雙方保持談判溝通,逐步在核心議題釋放善意,以穩定雙邊關係。然而,最壞情境則是美方在軍售經貿議題上作出策略性延宕換取中國其他領域合作,讓台灣安全承受額外風險

中美互動雖然能短期降溫,但其背後充滿不確定性台灣最佳回應之道,應以緩和兩岸策略為優先,確保在大國博弈之間不至於處於被動,並持續維護自身安全國際能見度












【專家之眼】「合法要飯神曲」憑什麼入圍金音獎


2025-09-23 07:09  聯合報/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自稱嘻哈饒舌歌手楊舒雅曾接受民進黨青年部訪問說「合法的飯不要嗎」,抨擊藍白刪補助。圖/取自民進黨青年部臉書


文化部最近公布第16屆金音獎入圍名單,其中最佳嘻哈歌曲獎,赫然出現了被網友戲稱為「合法要飯神曲」的〈Rule Freestyle〉,引起熱議。

之所以叫「合法要飯神曲」,是因為創作者楊舒雅文化補助預算被刪時,曾說過「我本來就是要來要飯的嘛!合法的飯你不要嗎?」後來又在凱道集會上,高唱這首新作,一句比一句驚世駭俗,諸如「幹破你那玻璃睪丸」、「拿菸燙生殖器官」等等,讓現場四萬群眾體驗了什麼叫做「只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很多人直呼沒水準,難怪只能要飯,更有網友反諷楊是「救命恩人」,激得他垂死病中驚坐起奮力砸毀收音機:「他 X 的唱的是什麼東西!」

儘管歌詞離經叛道引發眾怒,還是有人表示感動支持,認為創作者勇於挑戰父權解,原來嘻哈音樂界長期被男性主導,彌漫著辱女風,動輒出現性暴力字眼嘻哈音樂從美國傳到台灣,國語嘻哈也就充斥著「操你馬子再操你全家」之類不堪入耳目的髒話。換句話說,「Rule 男」就是「辱男」,從女性的立場予以反擊。所以寫下「千篇一律男菜色,倒盡我的胃口,講話非要操你幾個馬子通通給我退貨」、「什麼時候你的嘴巴才能學會乾淨點」等等,就不難理解了。

然而,一邊叫人嘴巴放乾淨,一邊卻用更髒的話修理人家,不過是以暴制暴製造兩性對立仇恨。何況,既批判男性沙文主義,又唱道「擅長這種陽剛道理,還不是跟你們男人學的」,可見作者仍陷在父權體制思維模式裡,是否能像歌詞所期許的「衝破黑暗見到外頭豔陽」,令人懷疑。

無論如何,藝人要怎麼創作,是他的自由,聽眾要討厭或喜歡,也是他們的自由。然而,一旦涉及公資源,納稅人仍有權過問,國內並不乏優質與正向的嘻哈音樂,政府為什麼還要鼓勵傷風敗俗?難道希望音樂人多寫「能幹你三天不能走路」之類的曲子嗎?

風氣自由如美國,尺度開放令人咋舌流行歌曲比比皆是,卻從未聽說他們的政府用公款補助流行音樂。也有美國學者反對補助那些挑戰道德底線破壞美感藝術,因為政府應該守護國家核心價值,若拿公資源支持毀三觀的作品,等於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撰文至此,赫然讀到方文山的〈青花瓷〉:「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妳 ,炊煙裊裊昇起,隔江千萬里」,忽然有種呼吸新鮮空氣愉悅感,無怪乎學校老師列入教材。若沒有充分想像力紮實文學底子,不可能寫出如此雋永充滿矇矓美詩句。可是要寫出「女人也能幹男人」,只要具備不怕被人唾罵的勇氣就夠了。







陳力俊/IC薄膜研究領航人 杜經寧院士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力俊/IC薄膜研究領航人 杜經寧院士
◆  魏國彥/我那小小多坑谷的國家










陳力俊/IC 薄膜研究領航人 杜經寧院士


2025-09-22 23:59  聯合報/ 陳力俊(作者為中研院院士、清大特聘研究講座教授)


八月卅日驚聞杜經寧院士在洛杉磯辭世,心中一時只湧現「天人同悲」四字。經寧兄的離去,不僅是學術界重大損失,更令相知數十年的友人深感哀痛。

杜經寧院士大學畢業於台灣大學機械系,赴美深造,師事哈佛大師滕博教授,取得應用物理博士學位。其後長期服務於美國 IBM 華森研究中心,直至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年)轉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材料系教授。彼時 IBM 華森研究中心與貝爾實驗室並稱科研聖地,杜院士不僅是學界翹楚,更是華人研究員少見高階主管。他治學嚴謹謙沖為懷,在國際材料科學界早已享有盛譽

我與杜院士的緣分始於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當時我在康乃爾大學擔任訪問學者從事半導體元件金屬薄膜研究。杜院士與康乃爾材料系梅爾教授同為該領域巨擘亦是摯友兩人合開相關課程,使我得以結識杜兄。自此結下長達四十五年的深厚情誼,也因他的引介,開啟了我此後廿年間的重要研究方向。而他長期半導體元件薄膜材料領域領航人,在個人研究賦予莫大助力

回顧與杜院士的交往,歷歷在目:民國七十三年(一九八四年),他邀我赴美國材料研究學會研討會發表受邀演講;民國七十四年(一九八五年),他促成滕博教授以及另一位世界級大師來台開設「材料相變化課程,為清華學界帶來難得啟迪;民國八十年(一九九一年),我們為頂尖回顧期刊《材料科學報告》合撰「磊晶金屬矽化物」專文;次年他與梅爾教授共同出席「中國材料學會」大會並作主題演講。民國八十醫治八十六男(一九九二至一九九七年)間,我們又共同擔任國際期刊《材料化學與物理》主編持續合作無間。這些經歷不僅是學術上的佳話,也是華人學者逐步登上國際舞台縮影

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年)起,杜院士轉任 UCLA 教授,其後並擔任多年系主任繼續開枝散葉。民國九十一年(二○○二年)當選中研院首位材料領域院士,更是對他學術貢獻肯定。民國九十八年(二○○九年),他還特別接待率領國科會駐美科學組訪問團。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退休後,他返台擔任交通大學台積電講座教授主持與台積電合作大型計畫,並在民國一八至一一年(二○一九至二○二一年)擔任玉山學者這段期間,由於清華與交大比鄰,我們互動日益頻繁,不僅常一同參加中研院評議會,也結伴旅遊海南島、緬甸等地,甚至數度農曆春節寒舍共享年夜飯。這些溫馨時刻,成為記憶最珍貴部分

杜院士晚年仍持續貢獻學界,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受聘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直到今年七月返美前仍活躍於學術場合今年八月原訂來台講學,卻因病情急轉直下,未能再見最後一面,成為無可彌補遺憾

在我心中,杜院士既是良友,也是貴人。他不僅以卓越研究教學奠定國際聲望,更以溫和謙厚人格,贏得學界與朋友的敬重。他的一生,正是華人學者如何以專業、品格與努力在國際舞台立足典範

杜經寧院士的音容笑貌,將長存於所有認識他的人心中。他的逝世提醒我們,學術之路並非僅是論文成果堆疊,更是一種人格實踐典範傳承謹以此文敬悼杜經寧院士,並寄望後進繼承嚴謹治學謙沖待人精神,讓這份典範長續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