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正面臨多項經濟風險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公投宣傳戰,行政中立先當炮灰
◆  聯合報黑白集/她能「點石成金」
◆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正面臨多項經濟風險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正面臨多項經濟風險


2021-11-27 02:50  經濟日報 /   社論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新華社



根據統計,民國 110 年(2021年)第3季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只有4.9%,連續兩個季度經濟成長趨緩,且其經濟放緩速度遠超過市場預期。探究其主要原因為不動產市場嚴重緊縮,驅使地方政府投資更加保守,壓抑整體投資動能。此外,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所採行的網路平台反壟斷、三道紅線、共同富裕及能耗雙控等政策,無疑亦將進一步削減投資動能。

另一方面,中國的國內消費未能即時遞補缺口,目前經濟成長動能僅依靠出口擴張,隨著全球對於資通訊產品的需求日趨飽和,加上基期已墊高,後續出口成長動能亦將顯著下降。是故,中國大陸前景不僅不容樂觀,而且多項嚴峻的經濟風險也正襲來。

首先,中國大陸面臨相當高的停滯性通貨膨脹風險。根據中國統計局日前公布10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為 13.5%再創新高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 1.5%。兩數據之間的「剪刀差」擴大到12個百分點,同樣也刷新歷史紀錄;此一數據隱含內需不振,致使廠商不敢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末端。

另外,中國統計局日前公布的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來到了49.2,比上個月續跌了0.4點,持續低於50的榮枯線,而且已經連續兩個月呈現緊縮,顯示製造業景氣明顯下降。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生產指數及新增訂單指數雙雙續跌,分別為48.4和48.8,繼續位於緊縮區,在在顯示製造業生產面市場需求面皆有所弱減。上述這些狀況將加劇停滯性通膨的危機。

再者,中國大陸正面臨相當大的債務風險,此一現象可由其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數據分析而知。民國 110 年(2021年)前三季各城市建設公司尚舉債近人民幣4兆元,年增率約 19.5個百分點,凸顯地方政府隱形債務不斷升高同時,同期中國大陸中央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結算所及證券登記結算所發行了約人民幣 43兆元債券前三季中資企業亦發行了約 2,000億美元離岸債券。最引人注意的是,今年前八個月共17家中資企業爆發了 77 起債務違約,違約金額累積高達人民幣 815億元,僅次於去年同期的 907億元。

雪上加霜的是,中國大陸同時面臨相當大的資產價格泡沫風險。由目前觀察得知,前些時日發生的恒大事件尚不致觸發系統性風險,但是中國大陸持續整頓房市,已經使得其9月份國房景氣指數持續下降至100.7,非常接近100的景氣榮枯線,房市前景持續看淡,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價格的漲幅也持續回落,儼然已成了金融體系的一隻最大灰犀牛。更應該關注的是,中國大陸持續高壓打房,是否將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所預言,此舉將讓中國大陸提前踏上泡沫經濟的道路,值得觀察。

最後,中國大陸同樣面臨城市及青年的失業風險。根據調查,截至9月底,其31個大城市的失業率高於全國城鎮的平均失業率,顯示城市就業相對嚴峻。再者,16歲到24歲的失業率高達14.6%,更凸顯了青年失業問題極度嚴重。城市及青年的失業風險,恐將演變成中國大陸的社會風險。

綜合上述,中國大陸的經濟除了連續兩個季度成長趨緩外,正面臨多項嚴峻的挑戰,最棘手的當屬停滯性通膨風險。另外,債務風險、資產價格泡沫風險及城市與青年的失業風險,也相當嚴峻,如果中國政府無法提出良策因應,未來的經濟前景恐不樂觀,連帶的台灣未來的經濟成長亦將受到不利影響與拖累,我政府及台商應儘早謀劃因應之道,方能將可能傷害降到最低。













聯合報黑白集/她能「點石成金」


2021-11-27 05:29  聯合報 /   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2013年參加桃園藻礁活動時,曾親筆寫下「藻礁永存」承諾。圖/潘忠政提供



作為總統,蔡英文解決問題的方式很輕鬆,少有難得倒她的事。八年前,她以在野黨主席身分反對興建「三接」,在藻礁現場寫下「藻礁永存」之承諾。前天她改以總統身分前往視察,竟說「藻礁已經永存」了,三接沒有蓋在藻礁上。

看到沒有,當年親筆寫下「藻礁永存」,今天親自改口說「藻礁已存」,就把萬眾關注的議題變不見了。這真是神奇的「點石成金,就是梅林法師在世也要自嘆不如吧!「藻礁永存」是祈使句,這點我們沒搞錯;但「藻礁已存」是完成式,蔡英文的魔法話術還能直面國人盜換時間,是覺得百姓都是愚民嗎?

但畢竟仍是凡人,蔡總統辯證「永存」和「已存」時,仍然露出了一點馬腳。蔡英文切割說,寫下「藻礁永存」時是在新屋、觀音一帶,而非大潭言下之意,她現在對待「大潭」藻礁已經是「愛屋及烏」,環保人士不要得寸進尺簡言之,她當年做的是有限的承諾環團不可無限上綱

這個話術固然厲害,但能否撼動民眾護藻礁的決心,仍取決於國人。如果蔡政府能把跳票的承諾變成已完成的「政績」,而人民也甘願為了總統個人的「國際貿易承諾」而苦吞萊豬,寧可缺電也要「反核四」,連公投都願任人擺布,那台灣人就相信點石能成金吧!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公投宣傳戰,行政中立先當炮灰


2021-11-27 05:29  聯合報 /   社論
季青漫畫



上班時間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參加漢翔公司舉行的廠商聯誼會,當場宣傳政府公投立場沈榮津破壞行政中立,蔡總統卻稱「行政一體」,行政院長蘇貞昌說是「天經地義」。中選會主委李進勇則稱,行政院是公投「反方」當事人,無所謂違反行政中立;法務部次長蔡碧仲說,政務官該講而不講才是失職。「理不直而氣壯」是民進黨的政治基因,但蔡政府能如此刻意混淆政治與行政的責任界線,視行政中立如無物,也是民主奇觀。

四大公投提案,都是民間針對蔡政府自私反覆與失責失政所提出的糾正與補救,蔡政府卻全面動員圍堵民意。越接近公投日,蔡政府踐踏行政中立作為也就越發嚴重;民意越支持的公投案,各部會就越肆無忌憚地動員公部門資源宣傳。不僅中選會拋棄了選務機關的獨立性,銓敘部也刻意扭曲解釋《行政中立法》,沈榮津當然不是單一個案。為了反公投,政府玩法無底線,弄權無上限。

根據漢翔新聞稿,沈榮津當天是去主持「F-16維修中心廠商聯誼會」,到場後先了解各品項的進度,會中聽取廠商提報研試進度,請廠商繼續努力。很顯然,整個活動與公投無關,漢翔新聞稿也隻字未提公投議題。但次日國民黨立委江啟臣在立院爆料,質疑沈榮津去致詞卻同時宣傳公投,「正題不講講到公投幹嘛」。亦即,沈榮津濫用公務搞置入行銷,利用經濟部掌控的企業鋪起公投宣傳舞台,強令廠商接受政府洗腦。

沈榮津雖遭批評,蔡政府從上到下卻極力袒護。蔡英文更說,行政部門要捍衛政府的政策,大家意見要一致,行政本來就是一體,大家都要出來講,沒有行政中立的問題。既然蔡英文拿出「行政一體」當成金鐘罩,又下達大家都要出來講」的動員令,所以違反行政中立,大家一起來,各部會恐怕不能不表態。民意挑戰蔡政府,蔡英文便要逆襲民意,要讓公投宣傳遍地開花。

果然,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與世界台商會長視訊會議,便談及台商憂心禁萊豬將阻礙台灣加入 CPTPP。國民黨批評僑委會違反行政中立,民進黨的辯詞,就稱「政府一體」。童振源更舉中選會、銓敘部、行政院都已公開說明,政府各部會有責任協助說明立場;包括僑委會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向台商說明,「這些都符合行政中立」。有行政院帶頭示範,又有中選會和銓敘部背書,童振源自然毫不心虛。

比起漢翔搭台讓沈榮津唱反公投戲,中油公司的行徑更荒謬。漢翔主要股權雖由政府掌控,形式上還是民營公司,對接受公投宣講尚知遮遮掩掩。而中油是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機構,卻公然濫用行政資源,除在加油站與媒體刊登公投廣告,更動員受補助社團出席蘇貞昌主持的公投說明會。漢翔要求廠商聆聽反公投洗腦,廠商不敢不從中油號令社團聽蘇貞昌洗腦,社團豈敢說不

蔡政府打公投內宣戰打成一場資訊不對稱資源不對等大軍作戰,更徹底輾壓行政中立與文官規範。台灣經過三次政黨輪替,公務員原本知道要謹守行政中立:公務員執行的是國家政策,不是政黨政策;即使是國家政策,只要被公投複決推翻,行政機關就必須執行人民的意志。但在蔡政府執政下,民進黨的黨政不分升級為國家就是我家」,官員為黨所用而習以為常,濫用行政資源不以為意,破壞行政中立理所當然至於公務員,都被當成綠營家僕使喚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科技使我們進入互相依存的時代

◆  偏鄉更需師資和學習動機
◆  平板讓教學更有效? 淪拍照宣傳?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科技使我們進入互相依存的時代
◆  噴辣椒水 不如給口罩
◆  從茶金到茶土 拓墾精神不變
◆  台鐵改革的三大謬誤
◆  不重啟核四 犧牲藻礁、承受空汙
◆  報告總統 問題不在藻礁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科技使我們進入互相依存的時代


2021-11-27 05:31  聯合報 /   李家同(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圖/Netflix提供



魷魚遊戲的隱喻是描寫這個世界缺乏正義,只有適者可以生存,也多多少少提出一個想法:這個世界是一個冷酷的世界,互相競爭的結果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其實不然,科技的發展使得人類了解互相依存重要性。以製造飛機的公司為例,一架民航機裡面的零組件多到幾百萬種,每一個零組件都是非常精密的。即使是螺絲,也都要極端地耐用。沒有一家飛機製造公司可以生產所有的零件,因此這家公司必須依賴相當多衛星公司的支持。飛機公司一定希望這些衛星公司都是相當好的公司,飛機公司當然會賺錢,但是他們也希望所有的衛星公司能夠生存得非常好。

任何一家飛機公司都會想到要將飛機賣給別的國家,因此他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國家不要和別的國家交惡,更希望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經濟變好,因為非常窮困的國家是無法購買民航機的。

我從前就注意到日本很會製造照相機和攝影機,相信日本那些大公司非常渴望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能購買日本製造的攝影機和照相機,別的國家越富有,這些公司也會越賺錢。反過來說,一個國家非常富有,但其他國家都很窮困,這對那一個富有國家絕對是不利的。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歐洲一貧如洗,美國曾經發動馬歇爾計畫,使得歐洲能夠復甦。這並不是完全出於愛心,美國當然知道,歐洲復甦可以購買美國的產品,對美國是有幫助的。

個人的情況也是如此,假設一個國家有嚴重的貧富不均問題,少數富人一定也處於非常危險的狀況。在過去,歐洲有相當多的城堡,城堡都有護城河,也有可以吊起的橋。城堡主人可以在城堡內過非常好的生活。城堡外的人往往都是極端貧窮的,拉起吊橋,城堡主人感到非常安全,現在很多這種城堡都已成為廢墟,供人憑弔而已。

現在沒有真正可以完全自主的科技公司,因為非常高級的科技公司所需的零組件都是相當特別的。有些特用化學品只有少數公司可以提供,就以齒輪來說,最高級的齒輪也只有極少數的公司可以製作。有些公司需要能買到這種特用化學品和齒輪,但是那些製造高級特用化學品和齒輪的公司也希望有人肯買他們的產品,這就是我所說的,我們因為科技的發展已經進入互相依存的時代

科技的發展絕對使得競爭更加激烈,但是同時又使得大家感到互相依存的重要性。我相信人類會越來越了解個人不能建造一個天堂式的城堡,而用護城河將地獄排除在外。國家也是如此,我相信國與國之間的競爭總是會存在的,但是全球性互相合作乃是每一個國家生存必要條件












偏鄉更需師資和學習動機


2021-11-27 05:31  聯合報 /   盧宸緯/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新北市)



行政院廿五日提出「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政策,優先提供偏鄉學生一人一機。然事實上,偏鄉教育缺乏的不只是硬體設施專業師資不足、流動率高以及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等,才是當前偏鄉教育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

正如同美國政治哲學家 Iris Marion Young 對「正義」所提出的賦能性概念:「正義不應該只指涉『分配』,也應包括開發及實現個人能力、集體溝通及合作所必須的制度性條件」。對偏鄉而言,所謂的「教育正義」,不該只是資源分配的概念,而是需要整體環境的變革,建立能有效激發偏鄉孩子潛能,提升其自信,進而擁有自我實現的能力與機會之制度。

長期以來,偏鄉的專任合格師資難聘,代理代課師資比率偏高,離職、流動頻仍,且教師必須兼任不同課程,其專長授課比率也較都會城鎮地區來得低。再加上偏鄉地區社會資源不足,經濟與文化處境不利,家庭功能待支持,難提供孩子潛能激發、探尋或開展的機會等因素,在缺乏多元刺激下,導致偏鄉孩子出現學習低落的情況:對於將時間與精力投入學習的意願並不高,對學習提不起勁。

在前述情況未見改善之下,就算政府補助每位偏鄉孩子都能擁有一台平板,偏鄉孩子恐將複製過去在學習上的挫折經驗,更遑論翻轉未來人生。

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此種齊頭式的平等,並不是真正的平等。政府對偏鄉教育的想像,不該只停留在給予硬體設備的單向度思考,而是應針對偏鄉的不利情況提供制度性變革,以具「積極性差別待遇」(positive discrimination)思維,思考如何讓偏鄉能聘足專任專業的合格師資,並能降低流動率,使師資穩定;如何挹注更多來自官方與民間的系統性能量,激發偏鄉孩子的學習動機,培養其擁有探索知識、探索世界的積極動力,願意相信且肯定自身能力,並對自身的未來抱持希望。如此方能有助確保偏鄉孩子擁有公平發展的同等機會。














平板讓教學更有效? 淪拍照宣傳?


2021-11-27 05:31  聯合報 /   蘇以謙/大學生(宜縣礁溪)



班班有冷氣後,教育部周四推出「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預計讓偏鄉學生人人有平板,非偏鄉學校每六班補助一台,期待達到「教材更生動、書包更輕便、教學更多元、學習更有效、城鄉更均衡」五大目標。

但就這些目標來看,教材更生動、教學更多元、學習更有效三目標,過去筆者讀國中時,也有類似的計畫與目標,但可惜到最後幾乎都流於形式,結果多半是讓同學在課堂上使用平板查找資料;同樣功課換個地方做,真的有做到「教學更有效」?

或是用 PaGamO 遊戲方式讓同學「數位學習」,結果通常是學生只顧遊戲破關進度而倉促答題,實際學習效果相當有限。最後那些平板就放在防潮箱內,等到下學期再拿出來拍照證明有在「數位學習」。

更別提「書包更輕便」,非偏鄉學校每六班補助一台,非偏鄉學校仍有許多弱勢生,每六班補助一台,要如何達到平板代替書本效果?

唯一相對有可能達標是「城鄉更均衡」,透過線上學習平台,的確有機會彌補部分城鄉差距。但真正問題是,在現在數位載具如此普及情況下,以上的五大目標是否真的必須透過普發平板方式完成,以及真的能夠透過普發平板來完成嗎?

真正應該關注的,應該是在老師是否能有效利用這些資源,教師的培力才是重點,而不是一味透過普發平板這種宣傳效果遠大於實質幫助的政策。偏鄉教師的福利和幫助,與承擔的責任和遇到的困難明顯不合比例,使偏鄉教師流動頻繁造成學生學習品質不佳。類似在偏鄉教育遇到問題還有很多,與其推出這種大內宣成分如此高政策,還不如好好解決目前已經看到的那些更根本的問題。

選舉接近,政府開始推出種種大撒幣政策,乍看下似乎是可讓人民受惠的措施,背後可能帶來的代價,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三四個月來宜蘭高鐵所引發的爭議,就能推估。












噴辣椒水 不如給口罩


2021-11-27 05:31  聯合報 /   王振寰/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榮譽教授(台北市)



近日桃園超商店員因規勸未帶口罩顧客無效而遭刺殺致死,內政部長徐國勇建議店員配備辣椒水,我覺得這只會讓店員處於更危險狀態。

與其被動式的防衛,不如主動的關心。超商店主可以多準備幾個口罩给店員,當規勸顧客戴口罩無效時,就可直接提供口罩給顧客戴上。雖然這會給店主帶來一些成本增加的問題,不過對於店主而言,應該不是很大的財務負擔,但是對店員的生命保障卻更大。在這個防疫期間,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善意與關懷。然而我們的政府官員卻只會提出抵抗式的思考,對於社會和諧進步毫無助益














從茶金到茶土 拓墾精神不變


2021-11-27 05:31  聯合報 /   何來美/文史工作者(苗栗市)
「茶金」劇照。圖/公視提供



首部以海陸客家話播出的公視連續劇「茶金」,取材改編自新竹北埔姜阿新女婿廖運潘的自傳茶金歲月》,劇情與原著雖有很大出入,但仍緊扣著北埔姜家拓墾精神

台灣光復之初,茶葉外銷市場看好,「茶虎」姜阿新投資茶廠等事業,他借貸擴張,卻因通膨嚴重,在舊台幣換新台幣時獲利,但新台幣發行後,他錯估情勢,仍持續借貸維繫已走下坡的茶葉等產業,結果債台高築。

台大經濟系畢業的廖運潘,入贅成為姜阿新女婿,妻子姜麗芝是獨生女,畢業於新竹女中,可謂郎才女貌,卻得面對姜家產業周轉困難窘境,扛起振衰起敝重任。

「茶金」連續劇的張福吉、張薏心父女,有如姜阿新、姜麗芝父女化身。張薏心見茶金已變成茶土,父親為照顧茶農,不忍賤價收購,寧可虧本經營;她則在商言商,降價收購,結果不僅還有賺頭,積欠員工的薪水也有著落。

廖運潘三女廖惠慶將父親百餘萬字的自傳,整理成茶金歲月》。在姜家產業瀕臨破產時力挽狂瀾挑戰岳父威權的是廖運潘,但在「茶金」連續劇則變成張薏心(姜麗芝化身)。

民國 38 年(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一時增加兩百萬軍民,需要大量糧食,致後來的肥料供應稻農為先,並實施「肥料換穀政策,以致賤穀傷農,「茶金」劇中也有此情節,茶農申購不到肥料,生計雪上加霜,後來才取消肥料換穀政策,並以保證價格購餘糧

北埔姜家從姜秀鑾就充滿拓墾精神,一八三五年她與閩南人林德修、周邦正組「金廣福墾號」,開發北埔、寶山、峨眉、三灣、南庄等地有成,如今金廣福公館是國定一級古蹟,北埔老街地標。一九六五年姜阿新宣布破產後,廖運潘、姜麗芝夫婦與養子姜鳴鐸從零開始,克勤克儉,用心教育子女,現散居美、加、荷蘭等地,皆事業有成,並於民國 101 年(二○一二年)將姜阿新所建抵押給銀行的洋樓標回,成立姜阿新文教基金會,回饋地方,證明後裔仍遺傳著姜家開拓基因,且不忘本。














台鐵改革的三大謬誤


2021-11-27 05:31  聯合報 /   邱獻弘/企管顧問(嘉縣民雄)
台鐵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日前台鐵針對太魯閣號事故四大改善方案執行情形提出說明,同時宣告停工的二○四件臨軌工程全數完成安檢並恢復施作。在此之前,十月廿一日普悠瑪號事故滿三周年前夕,也發新聞稿說明,台鐵全面推動安全改革並實施多項改善工作。

改革內容看起來層次分明、頭頭是道,可謂專業感十足,但深入檢視後發現:縱使推行再多這類型變革,恐怕也無法阻止類似太魯閣號事故發生。

為何台鐵在普悠瑪事件後進行無數的改革,二年半後還是發生太魯閣慘案從組織變革理論看,台鐵改革犯了下列三謬誤:

謬誤一:企圖透過結構變革與技術變革,達成人員變革目標
組織變革類型分:結構變革(結構要素與結構設計的改變)、技術變革(工作程序、方法與設備的修改)、人員變革(組織成員個人或團體的態度、期望、認知及行為的改變)。台鐵改革方案幾乎不是結構變革,就是技術變革。問題是,「建立安全文化」一直是全民對台鐵最大期待,改革理應聚焦於「人員變革」,台鐵卻捨此別修,方向不對,當然徒勞無功。

謬誤二:沒有明確變革代理人
組織變革需要有人作為催化劑,領導變革並承擔管理變革過程的責任,即「變革代理人」。它可能是一人或團隊,也可能是內部管理者或外部顧問,通常較大規模變革會由組織高層擔綱。研究指出,變革代理人對於變革成功扮演關鍵角色。反觀台鐵列車出事後總是發生「內部找不到可以負責的人,卻頻頻出現外部上級指導單位專家批評台鐵安全問題」的怪現象,凸顯台鐵缺乏變革代理人角色,只能照單全收上級指令的窘境。

謬誤三:排斥員工參與變革
全體組織成員的參與,對於成功進行變革一直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環節,而且員工在識別和解決變革問題上是有力資源。沒有人比現場員工更了解周遭環境的危險與對付之道,若能讓員工參與安全改革計畫,他們將支持並使其有效運作。然而,在台鐵改革制定過程中,員工並未參與討論,他們只是聽命行事角色,從台鐵工會對改革表達無感並抗議沒讓基層參與的訴求,可見一斑。

很多安全事故的改善並不需要高深學問或技術。筆者曾自日本引進在企業推行 HHK 活動它係透過員工在工作場所遇到的驚嚇、害怕、擔心危險三種感覺或經驗,並據以消弭危險因子的安全管理活動試想,在明隧道邊坡工程長達二年施工期間,多少行經或來往工地的台鐵員工,若具有自主發覺危險的意識與行為,早就看出問題並做好物體滑落防範措施,就不會有後來的太魯閣號慘劇了。














不重啟核四 犧牲藻礁、承受空汙


2021-11-27 05:31  聯合報 /   孔令信/大學教師(台北市)
甫落幕的聯合國第26屆氣候峰會(COP26)訂下「格拉斯哥氣候協定」,要求各國需在明(2022)年底之前強化「2030年減排目標」。美聯社



當 COP26 結束而推出「格拉斯哥宣言」時,受中國與印度的壓力而做了一些調整,主要是將「加速努力以『淘汰』燃煤與化石燃料補貼」,修正為「加速努力以『減少』燃煤與淘汰無效率化石燃料補貼」。但整體來說,對於要求各國應於明年再度更新其民國 119 年(二○三○)減量承諾,促使其符合「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

民國 119 年(二○三○年)顯然就是聯合國處理全球氣候變遷的重要指標年,儘管還有不少國家抱持觀望態度,世界第三大碳排放國印度宣布將在民國 159 年(二○七○年)達成淨零排放,讓各國驚喜。而中國與美國這兩個碳排放全球第一與第二國,承諾共同努力加強推進「巴黎協定」。中美將建立工作組,推動兩國的合作以及多邊進程。顯然 COP26 已經邁出重要的一大步。反觀我們呢?

依「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台灣今年排名倒數第五。蔡政府強調調查資料有誤,要求更正,否則未來考慮不再參與評比。不管資料是否有誤,問題是:在接近民國 119 年(二○三○年)之前,各國已從五年檢討改成每年檢討,但是小英總統四月宣示正積極部署在民國 139 年(二○五○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可能路徑之後,就沒有再多談什麼行動。

最矛盾的地方,是蔡政府在珍愛藻礁公投重啟核四公投上的說詞。在愛藻礁行動上,蔡總統不但跑到觀新與大潭再度探視藻礁強調觀新藻礁已經永存」,還表示中油三接站的興建沒有破壞到藻礁。至於大潭藻礁的三接相關工程,她卻是視而不見。原來保護藻礁是「切片式」而不是生態系的關懷。相對地,在對民眾宣傳反對四大公投時,蔡政府強調三接若是不建,中火將增加五百萬噸燃煤,不然就會缺電。

好了!沒有三接就得增加燃煤火力發電,不然就會缺電。而核四蓋好卻一直無法商轉,核四的問題早就被民進黨「政治化」,打死都不重啟,若是缺電就要加重排碳汙染的燃煤與燃氣發電。這樣的施政邏輯說得通嗎?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過半民眾贊成「以核養綠」公投,結果被民進黨「沒收」,核二核三陸續要進入除役之際,小英政府「默默地讓核電繼續運作,好讓她的綠能政策能夠推下去,但綠能迄今也只增加至百分之六,導致台電非得靠火力發電才能不缺電。

換言之,小英團隊的執政邏輯就是非得建三接,不然就會缺電;要建三接就得犧牲藻礁,不然就無法從國外買回天然氣;然而,民國 114 年(二○二五)就是要「非核家園」,核四就不能重啟,因此繼續燒煤燒氣才能完成小英的政見。但台灣要朝「淨零排碳」邁進不就是天方夜譚嗎?更何況每天排碳造成空汙,國民健康又置於何地?

算了,小英就是不願重啟核四,全民只好默默承受汙染,同時也要眼睜睜地看著大潭岸邊七千多年才形成的藻礁被犧牲了!












報告總統 問題不在藻礁


2021-11-27 05:31  聯合報 /   梁晏綾/兒童環境教育講師(台北市)
蔡英文總統(左二)視察桃園藻礁時表示,三接工程沒蓋在藻礁上,未來也會有十億生態藻礁保育基金。記者林澔一/攝影



欣聞蔡英文總統終移駕前往八年未曾再次踏進的桃園藻礁區,既感欣慰、又感憂心。

欣慰的是,讓政府用盡洪荒之力,扭轉環評程序、阻擋自然地景申請、漠視環團請願、拒絕所有替代方案的三接工程,終被總統正眼相待。而曾經極力動員,抹黑藻礁成爛石頭、汙衊科學家的國際論文、嘲諷保育團體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一眾網軍,也終於得正眼看待藻礁的價值。

憂心的是,這又只是一場政治秀,一方面,利用刻意迴避的視角、利用修飾算計過的豪語「觀新藻礁已經永存了」、「加碼十億元做生態保育基金」,掩蓋海堤工程即將就包圍整個大潭藻礁真相;另一方面,繼續用缺電、空汙、經濟發展,來恐嚇誘騙不察的民眾,離正道愈離愈遠。

蔡總統將年底公投當作期中考,正面迎戰。這樣的態度很積極,值得讚許。但是大量動員黨機器,投入上億預算,一加再加千場說明會,出動所有重量級民進黨大老,口號喊得激情四射,卻不是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方法。

要知道,問題不在藻礁、不在三接,甚至也不在核四。台灣更大更真實的問題在於,被「非核家園」美夢掩蓋,搖搖欲墜的能源政策和電力系統,在年久失修下,已然變成另一輛失控的太魯閣號,隨時可能發生重大意外。

但是我們還有機會,這次公投是一個警鐘,也是一個化危機為轉機的大好時刻。

與其等待公投結果不如預期時的難堪處境,蔡總統不如主動出擊,回到民進黨愛鄉愛土的初衷,即刻宣布三接工程停建,與現在一樣爭議很大的四接合併考量,積極研議台北港的替代方案

蔡總統身為台灣第一位女總統,又具有完全執政優勢,恰可發揮無論是嗆辣或是柔軟的獨特風格,乘公投之民意,利用全球氣候峰會之熱潮,一方面召集朝野、社會賢良與工商業代表,共謀國是,商議減煤減碳期程,訂出有效政策,或給予獎勵、或施加規範,並將民國 139 年(二○五○)淨零碳排路徑公諸大眾,勉勵全民齊心努力;一方面重新盤點現有電力系統,全力改善脆弱老舊線路,加快地熱、氫能等多元綠能和儲能系統的發展,使整個台灣電力脫胎換骨。

唯有當機立斷,一改沉痾,才有辦法達成非核家園的理想。於私,可為自己洗刷只宅在總統府擼貓的無能形象;於公,將助台灣一舉擺脫國際減碳後段班的惡名。

問題真的不在藻礁,但還是要請蔡總統回望一眼大潭藻礁,這塊被幕僚刻意簇擁而掩飾掉的,專屬於台灣的華麗地景

或許真如民進黨的盤算,能在大內宣之下,阻擋珍愛藻礁公投,那麼不久後,大潭海面上,你眼光所及,將會築上長長的海堤,映上紅紅的藻礁,會是世界奇觀吧!

多年之後,台灣人再次回顧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這幾個關鍵公投時,思量自己曾經失去、捨棄什麼時,會為當年執政的民進黨、會對前總統蔡英文留下什麼評價,就看這不到廿天當局的態度了。


周行一 /如果我是你,會儘快參與都更(下)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周行一 /如果我是你,會儘快參與都更(下)
◆  嚴震生/布林肯出訪非洲三國,劍指中國
◆  盛治仁/尋找冰塊的海象母子
◆  林中斌/猛壯核武逼出和平共存
◆  蘇蘅/深度偽造與政治謊言
◆  薛承泰/敬老與福利之間








周行一 /如果我是你,會儘快參與都更(下)


2021-11-27 06:32  聯合報 /   周行一(作者為政大財管系教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註:本文特別感謝同事陳明吉教授與我做相關的討論)



前篇我們提到,關於都更案的誘因,建商與地主幾乎是對立的;而建商的利潤公式可簡化成「新大樓房價×(1-地主分配比率)-建築成本」,土地價值高的地區,地主分配比率高,在建築成本也攀高的情況下,決定都更的主要因素是就是新大樓的房價了。

如果你的房子不在蛋黃區,早點接受都更可能是好的。老舊的房子多為低樓層,樓層愈低,屋主的土地面積愈大,在固定的建蔽率及容積率之下,每個屋主能分到的室內面積即愈大,因此參與都更的誘因比較大;只要房價夠高,建商有利潤,都更即可能成功,但是通常在蛋黃區的房價才夠高。

非蛋黃區的老屋房價不易漲,有幾個原因。

少子化是不易逆轉的趨勢,未來台灣的人口不僅會減少,還會老年化,對新屋的需求將減少;且台灣的外來移民人口數很少,無法形成大的購屋需求;台灣的房價所得比過高,已迫使年輕人在非蛋黃區購買小坪數的房子,而且許多人因長輩幫忙負擔頭期款才有能力買房。由於台灣的所得增加率不高,年輕人不易很快可以換房子。

台灣的高房價房(或是所謂的豪宅)只有少數富豪負擔得起,他們一個人已經擁有多棟房子。依政府估計,現在空屋率為百分之十左右,雖然空屋率很難精確計算,但是基本上房屋數超過家戶數才形成空屋,少子化的情況下,家戶數不易增加。現在買自住房的人多不願買老舊的公寓,新屋多位在離蛋黃區較遠的新開發區,新屋數增加,老舊屋數沒有減少,反映的是台灣財富有愈來愈高比例在房地產,除非大家一致相信房價會一直漲,對房子的需求遲早會鈍化,雖因許多房子為有錢人擁有,他們握有房地產的期間可以很長,但是如果有大的經濟衝擊,他們也會是造成賣壓很大的一批人。

就算你的房子位在蛋黃區,也應該儘量參與都更。每次都更,房屋數都會增加,只會造成未來房價更不易漲,導致以後想要都更的人無法如願,以後當民眾開始了解了這一點,都想參與都更時,都更條件就會愈來愈糟,甚至無法都更。

在未來房子的供給多於需求的趨勢下,早點都更是好的,尤其如果你的房子老舊,老房子的建築安全性低很多,不僅耐震力較低,火災風險也較高,換成較安全的新房絕對有必要;且如果你的房子沒有電梯,年紀大了以後爬樓梯會很辛苦。

房子其實是買來住的,不要想它的金錢價值,好的居住品質可以帶來的人生喜悅,遠比將來可以留給後代多少錢實惠得多。而且新房子也比老舊房子環保,有新房子住,又可以幫助下一代的環境永續,不是很好嗎?只要建商不貪婪,提出的條件合理,就接受都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