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8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競逐外資 台灣不能落後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5197/web/ 

◆  聯合報社論/侯友宜須展現領袖氣勢,並爭取郭台銘合作
◆  聯合報黑白集/亞洲第一,蔡政府不敢?
◆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競逐外資 台灣不能落後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競逐外資 台灣不能落後


2023-05-18 00:25  經濟日報/ 社論
台灣即使擁有台積電,但在中國大陸威脅下,台灣仍是一危險的經商地點。(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電池大廠輝能日前宣布為遠離地緣政治風險,將在法國投資52億歐元,並宣稱輝能不再是台灣企業。雖然輝能之後澄清是在根留台灣動機下進行海外布局;而且歐洲是全球推動電動車最積極的地區,在歐洲投資主要是接近消費市場,未來仍會加碼投資台灣。政府也宣示將持續優化台灣投資環境,但無論事後如何彌補,已突顯台灣投資環境所面臨的困境。

而幾乎在同時美國股神巴菲特也表示,台灣即使擁有台積電(2330),但在中國大陸威脅下,台灣仍是一危險的經商地點。另外今年年初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公布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台灣在50個國家中排名第14,為27年來最差,其中政治風險指標排名更落在非常後段的第42名

雖然政府澄清主要是受中國大陸軍演,只是短期因素,也一再強調「台灣投資環境良好,台灣非常安全」。但是兩岸衝突可能性仍揮之不去,就連台灣認定最堅實的盟友美國,在「中國加一與中國強脫鉤策略下,內部竟也有「台灣加一」論點,認為除台灣以外,必須尋找其他生產據點降低風險

今年第1季外人來台投資金額26.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約7.9%。如果兩岸關係仍然緊張,中國大陸文攻武嚇不斷,台灣仍是全球高風險地區,並不利於台灣吸引外資。

台灣除了面臨地緣政治風險外,也需因應基礎建設不足挑戰。此問題在蔡政府上任已存在,但迄今不但沒有改善,甚至更為惡化,已成為台灣吸引外人投資的另一大罩門。

以電力問題為例,成為近年在台外商白皮書關心焦點,雖然一再建議台灣必須充實電力來源,才能降低缺電風險,但是在廢除核電後,其他替代能源無法銜接。例如台灣寄予厚望的離岸風電,目前已有數家進度延宕,甚至發生財務危機。太陽能光電不但進度落後,更發生多起人謀不臧套利的非法行為,缺電陰影有增無減。

通盤檢討並解決電力問題,是下任政府最艱難的課題。除此之外,因應人口減少勞動市場供給不足,與人才高出低進」的人力問題氣候變遷水資源不足問題,以及土地供給不足價格居高不下,無法滿足企業需求等瓶頸均需一併處理。

台灣也需順應全球投資政策的轉變。近年來為了強化供應鏈韌性,確保經濟安全,各國政府針對先進產業關鍵技術提供各式補貼措施。而為了要吸引外資,甚至對外資企業提供「超國民待遇」的優惠措施。例如台積電赴美國及日本設廠,不但獲得美、日政府的更多挹注,甚至是「客製化」的優惠方案。而此次輝能選擇赴法投資,車用電池雖然也是法國重要產業,但為打造國內完善供應鏈,法國政府也對輝能釋出更多優惠措施。

綜觀目前全球投資趨勢,在疫情緩和下已升溫,其中以全球供應鏈重組所帶動的投資,以及高技術含量項目的投資更受到關注,全球進入競爭外人投資階段,台灣必須把握機會。

雖然台灣在離岸風電的商機,以及半導體的優勢,吸引外資表現並不差。但在離岸風電大部分資金已到位,半導體市場需求看淡下,外人投資已趨緩。台灣也應順勢調整招商策略,積極吸引外資。

台灣並沒有能力與主要國家進行大規模的「投資補貼競賽,但政府實應針對攸關台灣需要發展關鍵領域,打破過去一成不變的條件,根據外資的特性及需求,擬定客製化招商策略。特別是應將外資視為台灣產業再升級的觸媒,並跳脫過去外資待遇不得優於內資待遇的框架,台灣才有可能在全球吸引外資競賽中取得先機。













聯合報黑白集/亞洲第一,蔡政府不敢?


2023-05-18 03:19  聯合報/ 黑白集
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案,要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三日」的國家,引各界討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眾在公共政策平台提案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三日的國家」,獲五千多人附議,政府須在下月底前回應此事。副閣揆鄭文燦說,亞洲還沒有任何國家實施周休三日,政府會據實向公民報告。言下之意,恐難照辦。

鄭文燦的回應,牛頭不對馬嘴。五千多人附議提案,不就是為了成為「亞洲第一」;如果別人做了,台灣還搶什麼?四年前同婚合法化,民進黨極力宣揚是「亞洲第一」,讓年輕人大感振奮;如今要再奪個亞洲第一,蔡政府為何卻步了呢?

原因沒有別的:同婚合法化對蔡政府是「無本生意」,反正責任都在個人身上,民進黨很樂於撈這個亞洲第一。至於周休三日,牽涉到百工百業的作業方式及成本變動,如果政府驟然拍板,或許員工開心,但很多企業攤商可能不支倒閉;若經濟凋敝後果就嚴重了。這些年,民進黨建立綿密政商網絡,想必它也不敢得罪這些金主和企業家

周休三日」的公民提案,究竟是出於天真,或基於理想,抑或只是為了嘲弄蔡政府而來,外界不得而知。且看這幾年,蔡政府面對即將破產勞保基金根本不敢提改革二字,只對無助大局基本工資採取微調,即可知蔡總統所謂「心頭最軟的一塊」早已變成硬塊。此時,對周休三日之議,當然只能裝聾作啞












聯合報社論/侯友宜須展現領袖氣勢,並爭取郭台銘合作


2023-05-18 03:23  聯合報/ 社論
新北市長侯友宜昨獲國民黨徵召參選二○二四總統,他強調參選就要勝選,並連喊三次「讓政黨輪替」。記者潘俊宏/攝影


在內外高度懸疑下,國民黨昨天中常會拍板通過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為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總統參選人。積極爭取提名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經主席朱立倫溝通,臨時取消後續的造勢和餐宴,表現出君子風度。郭台銘昨天也在臉書發文,表達支持侯友宜參選,並稱許他是黨內最佳人選,已於前夜當面向他致賀。至此,國民黨初選提名可能造成撕裂的疑慮,應可煙消雲散。

一個月來,郭台銘在全台造勢,除為自己營造可觀聲量,也對國民黨慢半拍的提名大戲具有熱場作用。尤其,他旗幟鮮明的「中華民國派形象,尖銳拋出疫苗質問及經濟倡議,都有助藍營支持者提早凝聚。原本遲未表態的侯友宜,在此期間,則成功出面協調了幾場黨內立委初選之爭展現領頭羊氣勢。他在新北議會面對綠營議員對國事的考問,也不卑不亢,輕騎過關。

這樣的初選競爭,比起民進黨內「不競」即定於一尊,其實更具挑戰性也更符民主精神。外界原本擔心,萬一兩人民調極為接近,領先者的幅度僅在兩三趴之間,國民黨將如何取捨提出強者,而不致引發另一人的反彈?所幸,這次國民黨的提名設計,除了一般的民調數字,還加入對藍營立委執政縣市意見徵詢。如此一來,即可在一般庶民政治菁英成熟意見取得平衡,同時也避免可能被對手陣營灌水民調失真

事實上,郭台銘目前尚不具國民黨員身分,而他上次憤而退黨的不愉快經驗仍印在人們記憶中;而朱立倫卻主動將他納入初選評比應是別具巧思破格作法其目的,即希望藉此爭取郭台銘的認同與回歸,並在最終成為國民黨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大選的助力。對於這項機會,郭台銘應該心存感謝;畢竟,這是他多年來最能公開揮灑、暢所欲言的一次。至於他為何最後未能雀屏中選,郭董日後或可好好向藍營立委及縣市長請教,大家擔心的應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的「暴衝」。例如,他談到政府要當成企業來經營時,脫口說出「不要議會監督」,確實會挑起人們對「獨斷」的聯想和恐懼

侯友宜這次出線,不僅背負著國民黨「重返執政」的期待,也承擔著許多民眾下架民進黨」的渴望。因此,他絕對不能輕忽自己的角色,必須全力以赴,除了號召黨內團結,更要放大眼光爭取所有可能結盟力量,才可能達成任務。亦即,「侯侯做代誌」的台詞已難滿足民眾所需,侯友宜必須拿出更強有力的訴求,對執政黨作出更犀利的批判,對選民作出更熱情的呼喚,對黨內外展現更具瞻矚的領袖魅力,尤其積極爭取郭台銘的相助。如此,藍軍才有攻頂勝利的機會。

這次,朱立倫在黨內黨外的懷疑論中通過徵召侯友宜,並讓郭台銘輸得心服,表現無私而穩健,值得肯定。但在徵召過程,國民黨內部挺郭、挺侯者各不相讓,並數度傳出奇怪的耳語及運作,雙方可能各自留下心結。這些,在昨天中常會拍板徵召侯友宜之後,雙方都應該捐棄成見放下扞格共同攜手往前看。國民黨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的最佳出路,就是團結一切可能的力量,從民進黨手中取回政權讓國家回歸正常發展讓人民生活獲得改善此外別無懸念。這不只是侯友宜的責任也是所有藍營人士必須努力說服選民的事

國民黨起步已晚,又處於資源不足劣勢,無論如何沒有本錢再內耗。侯友宜具有親民務實形象,也了解民間疾苦唯經濟及涉外經驗有待加強,這點或許可向郭台銘請益。



走進博物館 加強與不朽聯繫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5197/web/ 

◆  走進博物館 加強與不朽聯繫
◆  聞過則喜 NCC不應上訴
◆  台灣 不是民進黨的專利
◆  化解戰爭威脅
◆  侯逐大位 這些挑戰需要克服
◆  不意外的徵召 意外的無私
◆  整合各方勢力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走進博物館 加強與不朽聯繫


2023-05-18 04:57  聯合報/ 張譽騰/國立歷史博物館前館長、台灣博物館教育發展協會顧問(南投市)


博物館歷史源遠流長,是保存和詮釋人類文明的重要機構,它以一種特別方式,邀請觀眾思索人類為真善美付出的努力。這樣的思索一方面映照天地悠悠,人生短暫,一方面也加強我們與不朽之間的神祕聯繫。

三十年前遊覽英國,一早和眾多遊客聚集在大英博物館門前佇候,入館後浸潤在世界各大古文明光輝裡,深深感受到一座博物館的力量。該館使命:「本館是啟蒙象徵,致力讓世界了解自己,讓各種歷史觀齊置並列,相互對照涵容。」英國雖然逐漸沒落,創建這座博物館的器識值得崇敬。

在法國,博物館被稱為文化事業的「發電廠」。歷屆總統為人津津樂道者,是任內各項蜚聲國際博物館建設龐畢度中心龐畢度)、奧賽美術館季斯卡)、羅浮宮整建密特朗)等。民國九十五年(二○○六年)席哈克創建人類原始藝術博物館,宣示法國對歐洲以外國家文明的關注及對少數族群的尊重,開啟了多元文化對話之門。

美國華盛頓特區擁有規模宏大博物館群十九座國家博物館矗立在國家廣場林蔭大道兩旁。民國四十六年(一九五七年)金恩在國家廣場反思池前發表我有一個夢演講黑人民權運動風起雲湧國立非裔美國人博物館在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開放,歐巴馬應邀發表開幕演說,距離金恩發表地點僅咫尺之遙,卻經過了數十年奮鬥。

二戰後各代德國領導人透過興建新的歷史博物館重新詮釋第三帝國歷史德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總理柯爾創建於民國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年),使命是:「在歷史重擔廿一世紀嶄新挑戰下,反思德國歷史。」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梅克爾訪問奧斯維辛前納粹滅絕營改建博物館時,說道:「沒有商量餘地,這是我們身分認同裡一個不會消失的部分,鑒於德國人在此所犯野蠻罪行,我深覺羞恥」。

反觀日本對二戰罪行仍存在不同認知觀點,甚至有持憑空捏造之說者。甫過世大江健三郎參訪南京大屠殺博物館並曾為文責備:「我們仍然不願承認日本對二戰的責任,以及一長串犯下的殘酷罪行。」他期待國人:「面對廿一世紀,我預感將會出現一批新的日本人,嶄新的個人,能負起責任的人,能以自己為榮的人。這樣的人愈來愈多,日本將會呈現一種與現在完全不同氣象」。

在台灣,先後有國立台灣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創建。如今這些博物館都已成為見證台灣歷史的珍貴文化資產展藏重鎮

我們還有一些值得驕傲的地方和私人博物館。例如奇美博物館是台南市政府和奇美基金會合作成就的一個全民博物館大夢。奇美創辦人許文龍說:「奇美企業會消亡,我的人生會終結,未來留下給社會的就是奇美博物館。」

佛陀紀念館位於高雄佛光山,有多個展廳專業劇場,以及秉持今日為明日收藏宗旨設置四十八座地宮,是星雲大師一生倡議人間佛教願力體現,也是留給台灣最好的禮物。

政治是一時的,文化垂諸久遠在慶祝五月十八日國際博物館日的同時,我們也深感博物館肩負的責任。如何積極發揮專業動能,尊重歷史,創新求變,持續開展博物館社會影響力,是兼具挑戰和成就感的任務,有志年輕人曷興乎來!













聞過則喜 NCC不應上訴


2023-05-18 04:57  聯合報/ 陳長文/法學教授(台北市)
NCC強調,審理中天新聞台換照案的事實基礎、法律使用皆合理有據,對於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深表意外與遺憾,後續將依法提起上訴。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北高行十日一○九年訴字第一四三五號案做出裁判,判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於一○九年十一月十八日第九三八次委員會決議,對申請換發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執照之中天電視台(中天),以營運不善為由駁回換照申請之處分有「錯誤」且「於法有違」,應重為決定!

如今,主控權已回歸 NCC 之手,如何走出法制(法匠式執法)到法治上善若水良制)的「新聞自由」康莊大道,端視委員們一念之間。筆者提供兩點建議:

一、新聞自由乃民主社會言論自由的「擴大器」,開放和鼓勵應遠重於限縮和處罰:

北高行裁判之新聞稿具體指摘,NCC因「違反換照審查辦法⋯基礎錯誤而資訊不完全,足以影響所憑審議不予換照之結論,⋯,原處分自於法有違。」又 NCC 需依北高行判決之法律見解重為審議,因此就中天請求撤銷違法處分勝訴,就「是否准予換照」及「賠償」部分則尚待 NCC 重為適法判決而定。

筆者一方面肯定北高行秉持法律人良知勇於指正 NCC 決策過程違法瑕疵,而秉持有疑,有利被告認定」之正確做法,此亦為行政法院審理民告官訴訟有之審慎態度!另一方面,該「一部勝訴一部敗訴」非但不是陳建仁(行政院長)口中判決「有輸有贏」的評價,反倒是北高行為尊重「權力分立」之憲法原則下,用形式上的敗訴判決留給 NCC 判斷餘地(決定權)的不得不,實則北高行不認同 NCC 不予換照決議已盡在不言中!亦即,本案中天雖小輸面子實則贏了裡子!

筆者認為 NCC 之職責既然是落實憲法言論新聞自由之保障媒體監督理應抱持開放求好而非嚴罰之立場提供衛星電視台繼續經營並服務閱聽民眾機會。其實,民主社會串流社群媒體蓬勃發展下,決定媒體去留是市場而非政府!

二、參考廿年前原子能委員會原能會)令國人讚嘆之前例,NCC 應放棄上訴、重為換照決議,樹立行政機關聞過則喜及節制濫權)之良制!

民國九十一年(二○○二年)民生別墅國家賠償案原能會測得民生別墅有海砂輻射汙染未盡告知義務造成住戶損害,原能會遭法院判決敗訴賠償。原能會雖得上訴,但是,原能會長官(經法務建議),採聞過則喜果斷放棄上訴決定展現政府存在乃為民服務謙抑本質!這樣的故事值得 NCC 學習!

筆者投書《行政法院-法治國穹頂上搖搖欲墜的「拱心石」》、《為法治,吳院長就辭職吧!》就是期待法院臨淵履薄實踐許大院長口中:「行政法院如同法治國穹頂上的『拱心石』」的招牌!因此,筆者固然了解 NCC 有權上訴,然執意上訴,最高行雖仍可維持北高行之原判!只是無端司法資源浪費正義姍姍來遲成本將是全民埋單,屆時 NCC 公信力難免蕩然無存!

基上,筆者建議 NCC 應放棄上訴、重為換照決定,才能達到 NCC 促進通訊傳播健全發展的初衷!
















台灣 不是民進黨的專利


2023-05-18 03:36  聯合報/ 陳賀煦/研究生(桃園市)
藍綠白三位總統參選人就位(左起侯友宜、賴清德、柯文哲),各有隱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昨天,國民黨於中常會上通過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為國民黨二○二四總統參選人,雖然在三腳督戰局下,侯友宜目前的民調並不突出,但此一提名,不僅是國民黨黨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更是對台灣社會的一個重大宣示—此次提名侯成為總統參選人,是國民黨第一次「主動」推舉一個與國民黨沒有傳統政治淵源的台灣本土人士作為國民黨未來可能的領袖,意義不言可喻。

回顧歷史,國民黨在與李登輝前總統決裂後,似乎對本土出身的總統參選人產生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動輒以「藍皮綠骨」來攻擊與自己不同主張者。一九八八年李登輝雖成為總統,卻是源於蔣經國於任內過世而繼任,有著意外、被動的成分;兩千年大選推舉的連戰出身台南,但連家與國民黨的淵源也早於一九四五年。

國民黨與台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貢獻不容抹煞,本不該被輕易抹紅。在日治時代,高舉文化抗日的蔣渭水醫師,就是孫中山的信徒。國府遷台以後,一代又一代國民黨人胼手胝足建設寶島台灣;在崇山峻嶺中,榮民沒有機具徒手開鑿岩石、開通橫貫公路;在新竹連綿起伏的丘陵地上,李國鼎等技術官僚規畫出科學園區,台灣的護國神山應運而生。

廿一世紀的台灣還有省籍問題嗎?在身分政治與國際局勢高度連動的當代,提出一個能夠緩解台灣人對於國民黨「親中」焦慮的參選人,滿足「感性」需求,與提出「理性」的兩岸論述一樣重要!

國民黨曾嘗試用九二共識來說服台灣人,在美中關係緩和、自由主義國際關係主導的時代,此一理性的主張曾幫助國民黨完成第二次政黨輪替。然而,面對太陽花學運、香港「反送中」,乃至於近來美中競爭加劇的國際態勢,一個又一個的政治變化,讓國民黨疲於奔命。二○一九年,蔡總統提出「中華民國台灣」的論述,試圖擠壓國民黨在國家定位光譜上的位置,更令國民黨有苦難言。

四十餘年前,蔣經國總統說出「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開啟國民黨本土化的歷程,到李登輝高舉馬英九雙手高喊「新台灣人」;在國民黨的論述中,中華民國與台灣從來就是唇齒相依的關係。此次提名侯友宜,將可望在前述的基礎上持續深化中華民國與台灣之間的連結。台灣,絕不是、也不能是民進黨的專利!














化解戰爭威脅


2023-05-18 03:36  聯合報/ 張漢平/榮民(高雄市)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左)昨天在中常會宣布,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中右)參選二○二四總統,眾人並振臂高呼當選。記者潘俊宏/攝影


侯友宜當下面臨的最大挑戰,主要還是如何實現真正的團結,包括對內整合黨內各方勢力,尤其是先前挺郭陣營及始終存在的韓粉力量,以及面對深藍族群、如何打破「非純藍誤解」的印象等,都需要侯展現誠意、善意和謙卑的態度來溝通、拉攏與化解,以得到認同和支持。

對外則是在野營陣營藍白的整合,盱衡當前情勢,白色力量將扮演關鍵性的角色;藍白合則兩利、分則綠營得利。如何化阻力為助力?如何倍增下架綠營的戰力?皆是國民黨和侯必須面對的挑戰。

其次是有關兩岸關係的「和平論述」,勢必成為這場大選主旋律。蔡英文政府因始終強調「親美反中」,因而讓台灣陷入美中爭鋒的漩渦,導致台海的軍事衝突進入風暴圈。尤其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的導引,加上美方政治人物持續訪台和強化對台軍售,給了解放軍模擬各種侵台形式軍演的藉口,大大提高「台海必有一戰」的可能性;如何化解台海的戰爭威脅,絕對是爭取中間選民和年輕人最有力的論述重點。

國家領導者的私心,會讓國家走向衰退,看看綠營執政七年來的政績,從內政(缺電、缺水、缺蛋)、外交(原廿二個邦交國剩下十三個)、兩岸(戰爭可能性大増)到能源(缺電危機)等,皆是黨意凌駕民意、黨的利益超越國家利益的結果,所以侯必須全力衝刺實現「再次政黨輪替救台灣」的目標。














侯逐大位 這些挑戰需要克服


2023-05-18 03:36  聯合報/ 戴參年/教育工作者(嘉義市)
國民黨中常會17日提名新北市長侯友宜參加總統大選。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林澔一攝影


侯友宜確定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仍有兩個問題是他必須要嚴正面對的:

其一,在總統大選開跑後,他是要放棄第二任的新北市長任期,還是要帶職參選?若要帶職參選,難保不會被對手攻訐為意志不堅,替自己預留了後路;如果要請辭,又會留下「落跑市長」的罵名。不論是採取何種做法,當初支持他的新北市民是否埋單?也將影響侯友宜在新北市大本營的在地選情,不可不慎。

其二,侯友宜的能源政策究竟為何?在公投時,侯友宜對此一直三緘其口,既未附和國民黨的主張,也未明確表態;前一陣子,郭台銘大膽提出一縣市蓋一座小型核電廠的主張,又未見侯友宜有所回應。如今已確定要角逐總統大位,就不可能再打迷糊仗;尤其缺電問題影響民生與經濟發展甚鉅,若侯友宜提不出一個令眾人滿意的主張,如何讓人願意將票投給國民黨呢?

侯友宜在新北市長任內整體評價不差,代表國民黨出線後,若想更進一步達到政治生涯的新高峰,這兩個問題是他不得不面對的。














不意外的徵召 意外的無私


2023-05-18 03:36  聯合報/ 廖達琪/中山大學榮譽教授
國民黨17日宣布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代表參選2024總統,侯友宜致詞時高喊要再次讓政黨輪替、團結勝選,現場氣氛熱烈。 中央社


政治學對政治人物有一通則性的看法—各個自私自利,難有大我,只有小我。不過甫於昨天落幕的國民黨徵召總統參選人大戲,卻難得的看到政治人物的無私表現。

徵召戲的主軸,大約是一路民調領先,常被喻為國民黨最強母雞的新北市長侯友宜,遇到半路殺出、資源豐富又霸氣十足的「老虎」郭董挑戰,能不能順利出線?期間劇情詭譎,謠言不時傳出,包括導戲的朱主席,可能有別的算盤,才會開放讓不具備黨籍、又曾棄國民黨如敝屣的郭台銘參與徵召,甚且也包括朱立倫自己在釀造參選時機等;但昨天順利也順理徵召提名侯友宜,另一男主角郭台銘,更令人驚豔的表示全力支持,讓詭譎緊繃的劇情,豁然開朗,朱立倫和郭台銘好像真的很「無私」啊!

郭台銘一路走來,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及商人,在台灣企業界叫他第二,幾乎沒人能稱第一,他也因此贏得「霸氣總裁」的稱號。四年前他動了從政念頭,沒人能了解他起心動念的源頭,只能從通則及世俗的眼光推論,他做了經濟老大,還想做政治老大,不會為理念,只會為權位!後來他的表現,多少印證此一推論,因為他獲得當時也有私心的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之協助,成為榮譽黨員,得以參與國民黨初選。最後他落敗,宣布退黨,並出言不遜,與國民黨決裂。這次他捲土重來,姿態放低,說四年前的自己「年輕氣盛」,更特別對四年前初選勝出,但郭不願輔選的韓國瑜道歉。

因他態度轉彎幅度太大,讓大家覺得底氣似更虛,為權位而權宜的味道更濃,所以各界對他是否能兌現參與徵召時的承諾—輸了就支持國民黨提名人,保持高度的懷疑。但昨天郭的臉書貼文,不僅表白盡力支持侯市長勝選,也強調自己「會不畏困難,不求私利挺身而出,為人民幸福而戰…」,粉碎很多過去的猜測及推論,甚且可能有機會樹立餘韻深長的無私典範!

朱立倫是另一個顛覆想像的政治人物,他從政甚久,以精算師著稱,但二○一六年的「換柱」事件, 大傷他的政治前途,且讓他離「無私」幾近是光年的距離。這次他主導的徵召,自稱無私無我,要替國民黨找最強母雞,但信者幾稀!從事後諸葛看來,朱主席導演這齣戲,厥功甚偉。他能沉住氣,照既定步驟,給郭一搏機會;也一如他自己所說,一路忍辱擔謗,同時承受挺侯、挺郭陣營的叫囂及催逼,還要面對媒體及民進黨質疑徵召過程不透明的批鬥。試想,若不是他能舉證確鑿的呈現侯在民調及國民黨縣市首長等的支持度均勝出, 霸氣自信如郭董,豈能服氣?朱的精算能力徹底展現,但不是為己,是為大我—國民黨,力道自是不凡,服人的力量,更是難擋!

在朱導演下,侯與郭競逐的徵召大戲,不意外的侯出線,意外的「無私」也出現,緊張懸疑劇最後以溫暖團結落幕,可能出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對民進黨可能是巨大壓力的開始,對民眾黨可能是被邊緣化焦慮的啟動,對國民黨,可能是期待又害怕再受傷,畢竟政治人物的無私,永續的案例,仍在虛無中。












整合各方勢力


2023-05-18 03:36  聯合報/ 陳信宏/自由業(屏縣里港)
柯文哲(右)在臉書恭喜侯友宜獲得國民黨徵召代表參選總統。圖/取自柯文哲臉書


國民黨的總統提名徵召底定由侯友宜出線,但是這結果真能順利整合各方的勢力完成勝選?民調設計缺乏凸顯侯郭兩人特質,用對比方式就能真實浮現實況?

在政黨傾向及熱誠支持度上民進黨遠勝國民黨,想要突破這一層關卡就需參選人有讓選民產生熱情的爆發力,如同當年的韓流,可是光看侯的談話甚似老一輩的高官大員,說好聽四平八穩,加諸先前深藍對其不合群的疑慮,這些罩門豈是郭台銘一番客套支持就能消除的?

老實說藍白合都不見得能勝選,遑論如果柯堅持走自己的路。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相信只要侯友宜低首下心,也許下面這則典故可以提供雙方參酌:

林語堂博士有次在大學演講談到「陰陽調和」,他說如何做好丈夫,那就是太太歡喜時跟著歡喜,太太生氣時不要跟著生氣。運用之妙,存乎於心,套句廣告詞:聰明的你就懂。



盛治仁/給下一代宜居環境 你我有責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給下一代宜居環境 你我有責
◆  林中斌/另類李強 破一言堂
◆  趙春山/陸對台新走向:撥亂反正,爭取民心
◆  王文華/家有「法拉利」,為何開「喜美」?






盛治仁/給下一代宜居環境 你我有責


2023-05-18 04:57  聯合報/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日前參加歐萊德聯合報願景工程基金會合拍解凍格陵蘭紀錄片首映會,看到片中隨時都會發生的大片冰塊崩裂,令人怵目驚心。格陵蘭前總理 Kleist 在開場就提到從小看到大習以為常的冰山,就這樣慢慢消失了。事實上,格陵蘭的冰山正以每秒鐘融化一萬噸速度流入大海,這是非常驚人的數據。

不只如此,格陵蘭地底永凍土層開始融化,不只造成地基鬆軟房屋傾斜,還可能將其中封存碳大量釋放出來,造成更嚴重的氣候危機

另外一群受害者則是雪橇犬。因為冰蓋融化速度加快且結冰時間縮短,當地人逐漸以船隻取代雪橇,當地本來有八千隻雪橇犬因為缺乏資源照護大量死亡如今只剩約三千隻

更嚴重的問題是即使是住在格陵蘭的居民,對於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也有不同解讀。有人是消極地沒有感受到什麼差別,有人甚至還認為暖化很好,讓當地植物有更長的耕種時間,也能種出更多種類和數量。這樣的看法完全只局限在很狹隘的範圍,而忽略了巨大的外部負面效應

格陵蘭發生的事,跟遠在台灣的我們有什麼關係?

格陵蘭的冰如果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估計將會上升七點四公尺,會影響到全球約四十%居住在沿海地區人口造成許多人變成氣候難民。氣候變遷的問題,全體人類休戚與共,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氣候變遷最大的危機,是許多人因為不了解問題嚴重性而缺乏危機意識或是有危機意識而未採取行動。不要等到大規模森林野火燎原農作物歉收以及海水暴漲時才開始亡羊補牢。

我就屬於前者。在這必須坦承,幾年前的我不具備環保意識。近幾年因為工作關係學習到的資訊,才讓我愈來愈關切這個議題,並意識到其嚴重性。

另一方面,我很欣賞片中非常理性的呼籲,宣導這一些科學研究數據的目的不是要大家被焦慮或無助感淹沒,或是造成社會恐慌和對立,而是希望引起討論與重視,讓公共政策商業模式都能有所調整,共同找到有建設性長期解決方案

這很不容易做到。去年成千上百位科學家花了幾年時間研究後發布了 AR6 氣候變遷評估報告,結果不久就發生威爾史密斯在奧斯卡典禮掌摑克里斯洛克的事件,吸走了大量媒體和社群的版面,讓研究者有些氣餒。

可以短暫氣餒但沒有權利放棄努力,眾人的事,只能眾人解決。我們在不同的崗位上,努力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宣導並落實。每個人對碳排放都有「貢獻」。查詢網路資料顯示,吃一份牛排或開車四點八公里,碳排三三○公克;用電一百度,碳排七十八點五公斤;每天用手機通話兩分鐘,一年碳排四十七公斤。

台灣人均年碳排量約十點七公噸,全球排名十九,曾經是亞洲最高,也高於許多已開發國家。我們都該負起責任,給下一代一個宜居的環境。歐萊德和願景工程的努力做了企業和媒體很好的示範。

作為八十億人口的一份子,不要輕看自己的影響,也不要忘記自己的責任。集體力量破壞或是改善貢獻,都是很驚人的,端看我們要站在天平的那一方。 



彭金隆/也許可以考慮外溢保單!

◆  彭金隆/也許可以考慮外溢保單!






彭金隆/也許可以考慮外溢保單


2023-05-18 03:36  聯合報/ 彭金隆(作者為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


惱人的疫情終於過去,保障結合健康促進概念外溢保單,在這三年中逆勢大幅成長銷售件數擴增六倍到達一百二十二萬張保費更成長七倍已超過一百五十億元,隨著全民運動風氣揚升以及高齡趨勢的發展,外溢保單市場延展性很值得期待!

保險交易的雙方目的也許各有不同,對保險公司而言,出險會增加理賠損失,必然不希望客戶出事;對客戶而言更是如此,雖然知道發生事故的可能,但一定是能避則避。因此如何想方設法降低出事的機會,絕對是雙方必然的共識。而外溢保單的出現,讓這個共識開始有更大的交集。

學理上應對風險威脅主要有兩種方法,一個是安排出事後財務補償的「風險融資法」,另外就是事前積極降低風險的「風險控制法」,保險一向被歸類為前者。傳統保險經營的哲學很接近「命定論」,認為過去經驗定調未來風險機率事故發生具有預定邏輯必然性,賣出保單後只要被動等待命定機率發生然後理賠

許多人對於《韓非子守株待兔的典故耳熟能詳,這是提到宋國有位農夫,在田中恰有棵樹,傻兔不知何故撞樹倒地,農夫憑空得兔便想不勞而獲,於是索性放下鋤頭,乾脆就守在樹旁待兔的故事,用以比喻拘泥守成,未能變通!保險公司明明手中握有主動的鋤頭,過去卻常常只做守株待兔的農夫。

因為事實告訴我們,未來風險不一定是命定論,而更像「未定論」,透過被保險人的努力,未來的風險是可以改變的,例如健康與壽命,透過持之以恆運動與健康飲食可以獲得改善。外溢保單就是透過健康促進誘因機制設計,吸引保戶主動去降低風險的機率與損害幅度。理想的外溢保單設計,不僅可以做到事後賠償,更可以增加客戶投保後健康行為並降低風險,進而增進社會全體健康與醫療成本下降。讓單純為了節省保費個人行為產生帶動整體社會福利提升外溢性

上次我提出第二健保概念,引發後續許多的回響,妥善制度與激勵誘因設計,是可能改變民眾健康與就醫行為的。好用又便利取得的全民健保,未來如果可以加入商業保險外溢保單事後健康促進機制概念,或許是緩解健保資源浪費解方之一

我們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中高齡與弱體人口比率必然激增,對健康醫療的需求也會大幅增加,但現有的健康險,對這些客戶的友善度與可近性仍有待提升。針對中高齡與弱體設計保單,並適度搭配外溢機制組合,或許是未來兼顧高齡市場需求與風險可行方案

社會對於保險的期待,已經從事後補償消極角色逐漸擴展到更積極事前預防上,雖然市面上超過一百七十張外溢保單,在商品、費率、給付以及誘因機制上仍有許多待改進之處,但社會大眾認同與接受度已逐漸成熟外溢保單帶來影響也將日益浮現保險業要朝向永續發展路徑中,如何與保戶以及社會共好共榮,努力做好外溢保單會是一個重要的起點。如果最近有想保險的朋友,也許可以考慮一下外溢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