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從中日韓FTA 看台灣貿易政策盲點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城堡的「你們」和「我們」
◆  聯合報黑白集/最整齊的心虛
◆  經濟日報社論/從中日韓FTA 看台灣貿易政策盲點








經濟日報社論/從中日韓FTA 看台灣貿易政策盲點


2019-12-28 01:0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日韓日前在四川成都召開中日韓工商峰會」,討論三國未來的經濟合作,包括自由貿易協議FTA)。也就是說,繼CPTPP在去年年底正式生效;RCEP在上個月達成共識,很可能在明年2月簽署;現在中日韓FTA又向前邁進一大步。這些接二連三的自由貿易協議所形成的東亞經濟整合,一再對台灣對外貿易產生重大影響與衝擊,相信企業一定會有很大的壓力,政府當然也不能坐視不管
但是,日前舉行的第二場總統大選政見會上,蔡英文總統卻說台灣是資訊科技協議」(ITA的成員,所以出口到CPTPP的產品約有七成可以享有免關稅,而出口到RCEP的產品約有八成享有免關稅,再加上台灣現在的幾個FTA,因此我們出口產品中大約已經有六成是免關稅的。言下之意是,台灣免關稅的產品已經很多,所以與其他國家簽署FTA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我們實在很難相信,蔡英文總統本身是研究國際貿易法的,也曾在政大國貿易系當教授,她竟然會認為簽署FTA對台灣並不重要,或是並不緊急而提供她這些資訊的經濟部,其態度同樣令人無法理解,因為經濟部長也講過好多次,說台灣是ITA的成員,因此出口部分已經享有很高比例的免關稅。
然而,現在台灣電子產業獨大,所以真的可以說免關稅不重要?還是說,正是因為電子產品免關稅,而其他產品要被課關稅,所以造成其他產品出口不易,而形成電子產業獨大?ITA 於民國85年(1996年)12月簽署,民國86年(1997年)4月生效,正是台灣電子產業大爆發的時候,因為其零組件得以免關稅,可以在國家之間形成很長的生產鏈,比方說,最基本的零件在日本生產,送到台灣加工生產成半成品,然後再送到大陸組裝成為最終產品就是因為免關稅,所以可以在國際之間進行跨國的生產鏈,如果每一次跨過海關都要被課稅10%,這種跨國生產鏈就不可能形成台灣電子業一枝獨秀的原因很多,而ITA的推動絕對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這也證實了免關稅自由貿易是很重要的
在幾天前的中日韓FTA會議中,三國企業家表示支持世貿體系,並希望RCEP盡快簽署,三國的自貿協定談判加速進行。其中大陸總理李克強特別指出,中日韓三國要共同努力推動區域經濟整合;同時,三國應當落實上個月的「曼谷共識」,確保RCEP在民國109年(2020年)正式簽署協議。
原本日本首相安倍希望把退出的印度請回來之後,才簽署RCEP,現在看起來日方可能會同意在印度缺席下簽署RCEP。另外,安倍也說,中日韓不是相互爭鬥的魏蜀吳,而是要構築新三國時代」,這似乎表示日韓之間的紛爭也有一點化解的跡象。會後,三國領袖簽署「未來十年三國合作展望」,因此大家都認為中日韓FTA又往前推進了一大步。當然,更重要的是,明年簽署RCEP的機會是大大的增加了。
去年底CPTPP正式生效,CPTPP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24%,占我國對外投資的14%,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貿易夥伴,11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商品將會享有免關稅的優惠,這對於台灣商品將造成重大的排擠作用。明年2月如果RCEP也簽署,將會對我國商品造成更大的傷害,因為RCEP占我國貿易總額的57%,對外投資的67%,與我國的關係遠遠超過CPTPP。在此同時,中日韓FTA又取得一定的進展,未來如果簽署又將進一步對台灣商品出口造成影響。
在東亞經濟整合愈來愈快的情況下,台灣一定要積極參與加入其中,沒有任何其他選擇。因此我們熱切呼籲,下一任總統應該把參與東亞經濟整合當做最首要的政策目標,因為這才是真正造福台灣人民福祉的最重要政策。










聯合報黑白集/最整齊的心虛


2019-12-28 00:2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北市議會針對「卡神」楊蕙如案進行專案報告,大部分藍營議員到場,民進黨則全部缺席。記者林俊良/攝影

卡神楊蕙如曾獲北市府體育局五個標案補助柯文哲為此特別到議會專案報告誰料,當天民進黨議員全部缺席,一個都沒現身。為此,藍營議員諷刺說,民進黨像「被鬼嚇到」。
「卡神」楊蕙如是民進黨用來操弄網軍的主角,現在她出了事,民進黨便嚇得像遇見鬼似的,避之唯恐不及。何其諷刺!孔子曾教大家要敬鬼神而遠之」,民進黨偏不聽,不斷操弄及利用「卡神」。現在民眾想要知道楊蕙如用什麼伎倆拿到政府補助,綠營民代卻集體惡意缺席,演出「弄卡神而遠之」的醜劇。
如此整齊劃一的缺席,演示的就是民進黨的集體心虛」;每個人都必須緊緊包藏真相,誰也不許透露任何風聲因此,就算只出席而不發言也必須禁止,以免任何人臉上的表情無意中洩漏天機尤其,此事關係到立法院蘇嘉全辦公室的濫權介入,和一票謝系議員的交相護航,如果沒有黨政高層下令,民進黨議員會缺席得這麼有志一同嗎
這就是民進黨所謂的團結」,團結抵制真相,就像他們團結把楊蕙如藏得密不透風一樣。柯文哲對民進黨議員的集體「放水」,顯得有些開心,又有點無奈。開心的是,自己好歹不必面對綠營的壓力;無奈的是,自己明明說過楊蕙如是「黑名單」,卻又默許她把手伸進市府各局處,現在有理說不清。
當人們看到綠營這麼團結的時候,就要小心了,因為真相又被他們吃掉了一次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城堡的「你們」和「我們」


2019-12-28 00:2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昨天出席第三場電視政見發表會。記者林澔一/攝影

接連兩場總統候選人政見會,蔡英文的表現有點出乎外界預料。其一,是她無法擺脫對讀稿機的依賴,似乎對自己四年的施政仍有些生疏;其二,她表現出強烈的敵我意識,不時以對韓國瑜及國民黨進行言詞攻擊,同時缺乏一個現任總統號召全民的格局與高度執政即將滿四年,蔡英文這樣的表現顯然相當欠缺說服力
論口才,蔡英文總統一向侃侃而談,辯才無礙。但這次和其他候選人並列在政見台上,一遇到質疑,似乎就無法再保持氣定神閒,論述也顯得支離破碎而漏洞處處。反而,一年來被綠營打成「草包」的韓國瑜,政見收放之間更形自如,並能站在關懷全民國家前景的立場發言。兩相對照,韓國瑜的「庶民主義基調穩健,而蔡英文的「空心菜」印象又浮上人們心頭。
在優雅冷靜的外表下,蔡英文看著讀稿機逐字朗誦,不免讓人有種「假大空」的不真實感。一年來,蔡英文靠著習近平的「一國兩制」和香港「反送中」撿到槍,迅速扳回了民進黨去年底大敗的頹勢。但一旦回到內政事務上,無論經濟、能源、貪腐或正義議題,蔡英文立刻顯得左支右絀。原因無他,蔡政府在政治上確實工於操弄主權議題,在專業上卻拙於國家的良善治理
更嚴重的是,蔡英文在政見會上流露的「敵我意識」及「內外有別」,反射出她下意識中未將國家看作一個共同體的心態她不斷運用切割法」,把現實問題的原因和結果切割開來,把壞的部分丟給國民黨,把好的部分留給自己,無意正視問題務實解決。例如,談到特偵組,她無視當下許多司法疑案被草草掩蓋,卻以「馬王政爭」為由把特偵組貶為「東廠」。再如,談到非核家園政策帶來嚴重空汙,她卻諉稱「中火是國民黨蓋的」,企圖推掉自己的責任。如此切香腸式地迴避問題,都顯露她空心菜的本質除了打高空的主權牌,她無意直視人民關注的問題並設法解決
從這些表述論證,人們不難看出,蔡英文把她的城堡分成兩種人:一種是其黨政共同體的夥伴們,這些是「我們」;另一種則是被她統治和視為敵手的人,那些是「你們」。前者,是她要保護及照顧的對象;後者,則是她要治理、應付、管束、乃至打壓的對象。也因此,無論是談到經濟發展、能源政策或反滲透法蔡英文都很少把民眾當成共同體的成員,關注民眾的權益或生計是否受到損害她更在意的,只是民進黨統治集團內的利益分配,以及自己的權力根基是否受到挑戰和威脅
也因此,當蔡英文在政見會上說出「領導人不能反省,將是最致命的錯誤一語時,她以為自己擊中了韓國瑜的要害,卻渾然不覺得這句話正是她自己的最佳寫照。對韓國瑜而言,「領導人」一詞迄今還是個未知數;但對蔡英文而言,她無法正視國民、直視自己失政而作出反省,的的確確是「最致命的錯誤」。
蔡英文無法擺脫對讀稿機的依賴,說明她對自己四年的施政毫無信心,也可能是根本沒有太多理解更令人擔憂的則是,她不僅在政治上將藍綠一分為二,視同水火她對自己國民遭遇的問題和痛苦,也缺乏應有的同情和理解,屢屢想用奇巧的方式推託帶過,或用補貼、收買的方式來麻痺百姓
韓國瑜在政見會批評說,台灣真正的危機,是蔡總統在府院分別被陳菊、蘇貞昌「架空」。這「架空」一詞或者不全然準確,但它描繪出蔡英文交付權力以換取民進黨派系順從的圖像,因此而犧牲的是國家利益決策理性民眾福祉,獲得鞏固的只是蔡英文的政權。問題是,在蔡英文的城堡裡,「你們」民眾都只是外人,「我們」民進黨才是可以進出城堡的主人。

【即時短評】韓、柯二刀流 圍剿新潮流 打蛇打七寸?

◆  【即時短評】韓、柯二刀流 圍剿新潮流 打蛇打七寸?
◆  【即時短評】中國是反滲透法的「境外」或「境內」?
◆  【即時短評】反滲透法程序不正義 才是最大國安危機

◆  【即時短評】宋微言大義 蔡聽得進去?
◆  【重磅快評】滲透到家門口就立法 那該幫蔣介石點讚?
◆  【重磅快評】忘記蔡英文要清算柯文哲?柯媽媽用心良苦
◆  【即時短評】國安拼圖何其多 黃國昌支持強行立法?
◆  【重磅快評】綠議員被鬼嚇到 柯文哲也很難和卡神切割
◆  【重磅快評】反滲透法會是大選前上膛待發的「兩顆子彈」嗎?
◆  【重磅快評】 陳師孟讓蔡政府的「死豬共同體」一一現形
◆  【重磅快評】蘇揆設10個工程會也不會提升公共工程品質
◆  【即時短評】蔡英文秀政績 韓國瑜不帶髒字點出領導人問題
◆  【即時短評】蔡總統說反滲透法好好談 為何逕付二讀?
◆  【重磅快評】反滲透法若可好好討論 幹嘛逕付二讀?
◆  【即時短評】蔡英文韓國瑜政見會激辯 臨場反應大勝讀稿機
◆  【即時短評】政見發表會上缺席的兩岸政策
◆  【即時短評】蔡政府亮麗數字下的台灣「薪情」
◆  【即時短評】台中市府對中火開鍘玩真的?
◆  【即時短評】韓國瑜掀開「遮羞布」 要選民看清民進黨
◆  【即時短評】毒品修法惹議 見證國家機器動得厲害
◆  【即時短評】嗆在野黨高分貝 遇陳師孟卻噤聲?
◆  【重磅快評】從新北環狀線看出林佳龍比徐國勇有前途
◆  【重磅快評】韓國瑜「抱哭小孩」事件 綠營示範造謠SOP
◆  【重磅快評】抱哭女嬰 賴清德總算幫韓國瑜說句人性話
◆  【重磅快評】韓國瑜抱哭女嬰 竟是賴清德為綠營止血










【即時短評】韓、柯二刀流 圍剿新潮流 打蛇打七寸?


2019-12-28 23:07 聯合報  記者林政忠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本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市長柯文哲。本報系資料照片

打蛇打七寸,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和台北市長柯文哲最近猛轟新潮流系,正有此意。
柯文哲追擊總統府秘書長陳菊、韓國瑜砲打國安會前秘書長邱義仁,看得外界霧裡看花,有幾個事實必須先釐清。
邱義仁民國93年(2004年)總統大選雖打出「割喉割到斷」代表作,但邱義仁早就淡出新潮流,蔡英文借重邱義仁是事實,但若以為打邱就是打到新系,可能會打錯重點。
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陳菊固然跟新系關係密切,但從過去至今,蔡英文核心幕僚洪耀福、姚人多、劉建忻、陳其邁、陳明文、黃重諺、林鶴明等人均非新系人馬且蔡英文曾被維基解密認證是控制狂」,豈容單一派系架空?
戰力才是蔡團隊最關鍵考量,新潮流的謀略和深度,向來是民進黨超強戰力;新系讓蔡英文撿到槍,但彈藥走火時也會殃及她。
新潮流藉由蔡英文坐大是事實,國民黨不爽,綠營非新系人馬更加眼紅。新系和非新系的內戰刀刀斷骨,慘烈無比;扁曾結合非新系達成黨內恐怖平衡,獨派一度操作「十一寇」,讓新潮流差點滅流。
新系有一套培植實力的系統,就像政治有機體不斷增生茁壯,多年來成為黨內最強大正規軍和軍火庫,從扁到蔡都要倚重,讓新系人馬足以扮演御前帶刀侍衛角色,老二哲學更成為永遠的當權派
民進黨是講究實力和戰功的部落政治,新系如今占得重大金流、人脈的重要機關是不爭的事實。韓國瑜和柯文哲就是要凸顯新系把持國家機器的亂象,加深信者恆信的印象。
柯文哲把新系往死裡打,除了私怨,更重要的是南向爭取政黨票,提醒討厭新潮流的深綠支持者,可以選擇民眾黨,宛如柯文哲的「新南向」政策;根正苗紅的新系大姐大陳菊,正是柯文哲眼中的頭號戰犯
韓國瑜猛轟「白天總統蔡英文,晚上總統邱義仁」,外界並不清楚邱義仁和新潮流的實際關連,韓的用意是凸顯蔡英文執政無方、用人不當,延續去年九合一大選的勝利方程式,再擴大「討厭新潮流」就是「討厭民進黨」氛圍。
韓國瑜和柯文哲彷彿「二刀流」圍剿新潮流,擊垮新潮流等於打殘民進黨;但新系從來都不是吃素的,若能逆襲殲滅韓、柯,無疑拔了綠營心頭大患。選戰倒數兩周,「三刀流」大戰將是最刀光劍影的「斬首行動」。












【即時短評】反滲透法程序不正義 才是最大國安危機


2019-12-28 12:51 聯合報  本報記者程平
民進黨強推的反滲透法將於下周二在國會闖關,未來三天將是朝野攻防關鍵。 本報資料照

民進黨跳過立院委員會審查程序,一定要在民國109年(2020)大選前強推反滲透法,就算蔡英文總統說可以在立院坐下來談,但民進黨團仍執意達成蔡英文設下的期限,本月31日一定要完成立法。蔡英文更說,難道要拖延到換屆來審法案。顯見民進黨自己也擔心,該法合理性恐將受到新民意的挑戰,才會想方設法趕在本會期輾壓通過。
民進黨強推反滲透法,但如此重要的立法,行政院卻沒有提出版本。行政院解釋,民選的立委提出草案,顯見該草案已反映選區民意。但如果連基層民意都已經對中共滲透感到憂心,國安單位卻沒有更早一步提出反滲透法,國安單位是不知不覺,還是怠惰失職?還是國安情治系統根本不知道如何替反滲透法辯護,才會讓民進黨跳過立院委員會審查程序,避免官員在備詢台上尷尬
陸委會說,反滲透法針對的犯罪行為,在現行政治獻金法、總統副總統公職人員選罷法等諸多法令中本來就禁止,現在只是強化管制。但從二年前王炳忠被控疑似涉入「周泓旭共諜案」可以了解,對於民進黨所說,立法急迫是因「滲透已到家門口」,司法機關早就有充分的武器,選前硬推反滲透法,選舉宣傳意義遠大過強化管制
此外,如果是強化管制,就應該是補充現行法的不足,因為從罪刑法定主義的角度,只有在行為時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才能依照法律定罪處罰。但反滲透法12條概念性的條文,根本無法更明確規定犯罪行為,反而讓握有司法權力者自由心證,自行解釋法律
中共對台灣的威脅與日俱增,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但如果談到國安就無限上綱,枉顧原有正常的民主程序,讓有心者為保衛政權將司法機關東廠化,台灣社會為選舉而瀰漫著麥卡錫主義」,就更凸顯民進黨完全執政的為所欲為,國家機器政黨化,那才是最大國安危機。










【即時短評】中國是反滲透法的「境外」或「境內」?


2019-12-28 22:52 聯合報  記者林河名
民進黨政府近日為了強推「反滲透法」,質疑反對者「怕什麼」,把嚴肅的立法爭議變成一場「抹紅」與「反抹紅」大戰。聯合報資料照

總統大選進入倒數階段,民進黨政府近日為了強推「反滲透法」,質疑反對者「怕什麼」,把嚴肅的立法爭議變成一場「抹紅」與「反抹紅」大戰。
為凸顯抺紅成了潑漆大戰的荒謬,國民黨今天有樣學樣,公布駐日代表謝長廷民國101、102年(2012年及2013年)赴大陸及香港訪問,要求謝及隨行人員說明當時密會談了什麼?是否有「賣台」作為?對照民進黨強烈質疑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訪問香港進中聯辦,國民黨也逐一點名謝當時會見的大陸要員,反問:「與韓國瑜到香港有何差別?」
朝野主要政黨的兩岸主張固然有所不同,但確保台灣民主自由的大方向卻無二致,這從外交部長吳釗燮近日接受義大利媒體專訪,他表示拒絕一國兩制已是台灣全民共識,即可得證。然而,外長對國際媒體如此表達,在國內,執政黨卻把對手「往紅裡打」,反滲透法就是最好例子。
民進黨團在本屆立院休會前1個月才拋出反滲透法草案,由於涉及國安,茲事體大,許多人對程序及實體都提出疑義,這本是民主常態,蔡政府卻把反對倉促制定反滲透法的聲音,都打成中共同路人」。
這種非綠即紅的二分法,連深綠的喜樂島聯盟也看不下去。更別提長期關心台灣民主的「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等社群。事實上,這項立法的粗陋俯拾皆是,例如,草案中所謂境外敵對勢力」,光是依現行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條例,中國大陸到底算是境內」或「境外」,就可能爭執不休,更別提其餘規定還被質疑不符比例原則違背罪刑均衡
民進黨批評在野黨「為反對而反對」,但不顧國會馬上就要改選強行以違反程序正義的方式闖關立法,恐怕才真正是「為反(反滲透法)而反」。

聯合筆記/當國家機器結合國際機器

◆  跨出同溫層 選希望添善良
◆  反滲透法 將成法制災難
◆  聯合筆記/當國家機器結合國際機器
◆  還唱老戲碼 以為台灣是他們的?
◆  RCA再判賠千餘人 公衛師猶未見
◆  迷信、盲從、偏執…「民間科學」要繼續傳承
◆  羅織入罪 台商不敢支持非綠候選人
◆  漫畫/豈是政爭工具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當國家機器結合國際機器


2019-12-28 00:05 聯合報  林政忠
楊蕙如網軍事件如滾雪球,綠營極力撇清關係。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家機器令人聞之色變,但從共諜案和卡神案發現,當國家機器結合國際機器,殺傷力更是凡人無法擋。
澳洲媒體十一月披露王立強共諜案後,台灣政壇平地一聲雷,不僅檢調巧合在機場攔下向心夫婦,府院黨高層更多次公開證實中共正介入台灣選舉,立法院民進黨團再強推「反滲透法」逕付二讀,蔡英文總統限期月底完成立法。共諜案的發展,看起來宛如超完美劇本」。
原本匪諜就在你身邊劇情,一瞬間峰迴路轉,王立強被起底是中共法院認證的詐騙犯;台灣檢調當初雷厲風行偵辦向心案,至今更是雷大雨小澳洲媒體和政界近日直指,王立強是尋求政治庇護的低階騙局,民進黨從此絕口不提王立強,彷彿已完成階段性任務」。
王立強案和楊蕙如案幾乎如出一轍,只是楊蕙如是闇黑版國家機器結合國際機器
楊蕙如豢養網軍惡意攻訐,誤導輿情走向,最後賠上一位外交官寶貴的生命;楊蕙如更陸續被揭露透過民進黨立委「圍事」模式,海撈近億元政府標案和補助
真相大白後,蔡英文總統聲稱「不認識楊蕙如,跟她沒有私交」,謝長廷更妙答「只是一般朋友」;卓榮泰形容黨員楊蕙如是「複雜的商人」,是否黨紀處分,要等司法告一段落再處理。
引爆香港反送中浪潮的港人陳同佳,原本放話要來台自首,但民進黨政府享盡「芒果乾」好處後,國家機器再也不談陳同佳。
楊蕙如荷包滿滿,相關當事人得到政治利益,但當「卡神變瘟神」,民進黨卻一推六二五,楊蕙如、王立強、陳同佳議題皆巧妙人間蒸發。一如三流的電影情節,當情報員失事,組織就矢口否認銷毀檔案
國家機器何其複雜,國際機器潛藏列強角力。蔡英文競選民國101年(二○一二年)總統時也曾是「受害者」,當年蔡剛離開華府,外媒就報導美方不信任她,支持馬政府的美國政府高層更在大選前夕公開否定蔡英文,重擊其選情往事殷鑑不遠,民進黨不會忘記,除非害怕想起來
司法審判結果往往落後選舉投票日期,正義或許會遲到,但不會不到;正如四十年前的美麗島事件國家機器結合國際機器壓迫人權,如今都陸續獲得平反。所幸總統大選四年一輪、風水照輪,今日跡證必是明日歷史,總有一天真相大白,人民將用選票討公道










跨出同溫層 選希望添善良


2019-12-28 00:27 聯合報  汪志雄/芝加哥大學教授(美國伊利諾州)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近日現身「博恩夜夜秀」,點閱率驚人,韓國瑜再度成為年輕網友熱門話題。圖/截自「博恩夜夜秀」直播影片 黃瑜萱

明年大選,你可以選擇邪惡,也可以選擇善良,可以選擇仇恨,也可以選擇希望。
仇恨跟恐懼是最好的動員,這是為什麼蔡英文選擇仇中跟抗中路線。這不是為了國家,而是為了選舉。你如果還搞不清楚,以為這是為了國家尊嚴跟主權,那麼你不是太單純,就是太好騙。
一堆媒體、網紅跟粉專,拚命抹黑、帶風向,你如果以為這是為了公平正義和自由民主,就跟著起鬨,那麼你不是太無知,就是太愚蠢那都是為了賺錢,是滿滿的新台幣價值
明年不管選誰,台灣都不會變香港。如果懂得思考,會看國際新聞,那麼你就會知道,台灣會不會變香港,很不幸的,都不是台灣說了算而是要看老美、老共怎麼喬,怎麼角力,這叫做國際現實,這也是為什麼台灣當別人的棋子一定是死路一條。看看近代歷史,那些被美國利用過的國家,最後哪個有好下場?
所以台灣當前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讓自己成為經濟強國擁抱世界,跟國際接軌!不要只是會看博恩的節目搞笑而已,你要問自己有沒有跟博恩那樣可以用英文對話的能力,有沒有辦法掌握下一個經濟趨勢的脈絡,有沒有能力分析未來國際的發展局勢。如果都沒有,你憑什麼在網路上霸凌別人,罵人家草包,講得好像自己是最聰明、最勇敢、最能夠顧台灣主權?
如果周圍的人繼續選擇恐懼與仇恨,你可以選擇希望與夢想走出同溫層,讓自己多一份善良少一份仇恨,你的明天一定會比他們更美好









反滲透法 將成法制災難


2019-12-28 00:17 聯合報  紀俊臣/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台北市)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預計本月31日通過「反滲透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月以來,大眾媒體突然特別關注「立法問題」。這是從未有過的立法熱門現象,民眾關注立法正說明台灣已邁入公民社會的世代,可喜可賀!這次大眾媒體所關注的「反滲透法」立法,是因為這部短短只有十二條的專法,條文中存在諸多頗具故入人罪的惡質法制規範;如不修正即逕予完成三讀,將必然是一部窒礙難行的惡法,法制災難,令人不寒而慄。
或許起草反滲透法草案的立委,會說該法案立法目標,本在於「防範境外敵對勢力之滲透干預,確保國家安全及社會安定」,誰曰不宜?問題是確保國家安全及社會安定的規範事項何其多,現有的法制更是汗牛充棟,以屈屈十二條如何規範?是否另有玄機?何況該立法尚有「維護國家主權及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宏大立法旨趣。這樣簡略的立法是否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這是關心國家法制的知識分子,所不得不發聲的緣故。
現階段就該法最可行的策略選擇,就是不立此種法律漏洞百出的法制;如果真的非制定不可,至少宜先由行政院提出草案為主審依據,其他黨團版本併案審查,始可能制定較為完備的國安法制;亦即如能由行政院在戒慎恐懼下起草相關條文,並且徵詢立法學者之專業意見,相信可以制定一部多數國人可以接受的「國家安全」特別法制。
以下即針對將來行政院起草相關法制的思維立場,提出若干宜加考量的聚焦。諸如:法律的主管機關必須明定,類似國家安全法制殆類歸行政法,行政法務必有明定的主管機關,始有利於立法後的執行。不僅公權力可以申張,一旦遇有執法爭議,始可由該主管機關做出行政解釋,以釋質疑。大陸法系國家成文法條款一向抽象又不確定,此時由法律授權訂定具有法規命令性質施行細則至為重要,以往國安法制皆是如此立法,始可縮短爭議處理的時程
反滲透法草案有不少政治名詞套在法律條文的現象亦即法律用語泛政治化。諸如:「反滲透」、「境外敵對勢力」、「組織」、「指示」等,不勝枚舉。這類用語固然在政治學上經常出現,但在法律學上如被引用,勢必成為不確定法律概念」。不僅執法者無所適從,就是違法進入司法程序後,亦將使司法人員自由心證的判斷餘地中無限擴張社會爭議將層出不窮
反滲透法草案令人最不敢苟同的立法作為,就是蔡英文政府執政以來,對於「行政法除罪化」的一貫法治原則似已完全忽視,更遑論堅持刑法一本主義」的履行這也是這部國安法制重要的缺失所在。反滲透的問題果如執政者認為有加強規制的必要,理當就既有法制開誠布公的檢討,並且採取綜合立法規制模式。此次的立法模式,已犯了專法太多,且採行政刑罰」立法例的重大瑕疵
執政黨雖稱三十一日要強行完成立法,希望這只是一時的不察和衝動;如能多些時日的思考和評估,從而完備立法,始為自命尊重民主法治政黨政府基本法治認知和素養








還唱老戲碼 以為台灣是他們的?


2019-12-28 00:31 聯合報  黃裕美/資深媒體人(台北市)
總統政見發表會,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右起),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出席。 圖/中選會提供

在一家自助餐廳,四位銀髮女士正共進年度聚會。最晚到的一位顯然是貴婦,拿出三條印有Dior字樣的圍巾送給同學,還附贈每人一袋紅包
四人操著「輪轉」的台語交談。因紅包而談到大人打賞給孩子的過年禮。其中一人說,她老公包給大媳婦一百萬,包給二媳婦五十萬,因為長媳生了兩個,二媳只生一個。二媳抗議為何只有五十萬。這位老太太模仿老公的話說:「妳再生一個,就包給妳一百萬。」老太說二媳回答是:「你去生第二個,我不生。」
因為座位貼近,並非有意附耳去聽。約莫廿分鐘後,忽然有人提到了「韓總」。她們交換數句,不確定說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沒在罵韓。
接著貴婦忽然提高聲調:「去呷塞,以為台灣是他們的,無恥。」四姥並不在意旁座的人可能聽到她們的對話。接下來一長段數落就不贅述了。
比較有意思的是,她們不同於一般韓粉特徵,如拿著國旗說國語的海歸派,或說台語的小販;她們四位是說台語的有錢太太或奶奶
這段無意中聽到的訊息,並不意味綠營支持者全面潰敗。但「愛台灣」、「台灣要贏」的老戲碼,顯然難以服眾。因為唱這齣戲的人早已信用破產,無論施政作為或最後結果,都不利台灣民生與經濟發展。否則不會遭到四位老太太這種背景的人的斥喝。
而她們這番「私下」表態,也絕不只是單一事件。想想她們代表的家族、往來對象、工作同仁,不會唯獨她們四人。不論如何,她們的交談代表他們聽膩了廿年不變的「老調」,不再相信那些吃香喝辣的人「愛台灣」,也不認為他們能保護台灣。而她們的背景,是否代表民意板塊的漸變









RCA再判賠千餘人 公衛師猶未見


2019-12-28 00:29 聯合報  陳保中、林先和/台灣公共衛生學會理事長、秘書長(台
RCA第二波求償案昨天宣判,法院判RCA等四家公司賠償23億餘元。 記者林孟潔/攝影

台灣史上求償人數最多、擴散效應最大的RCA(美國無線電公司)汙染案,民國104年(二○一五年)四月十七日首次判決RCA及後來併購RCA的GE與Technicolor等公司,未盡保護員工維護環境義務,今年十月二六二人已獲賠七億元法院亦於昨日作出第二波求償判決,RCA、GE與Technicolor再次敗訴,合計應賠償一千一百多人廿三億元,受害員工與家屬長年期盼的正義,終於得以伸張。
此案成功背後,有一群具公衛背景專家學者志工學生,提供專業的建議出庭作證,使法官引用公共衛生流行病學合理可能性理論判決RCA等公司對勞工造成身體權健康權的損害,必須負賠償責任
台灣現今面臨的公衛問題可說是俯拾皆是,諸如空氣汙染、食品安全、新興傳染病、高齡少子化等問題的挑戰,學界服務能量有限,政府亦受限於人力,應對現有問題已捉襟見肘,更遑論接踵而來的全球挑戰世界衛生組織早在民國95年(二○○六年)的年度報告「Working Together for Health」中呼籲全世界正視公共衛生專業人力數量、素質分布不均嚴重問題
台灣有奠基多年、素質極佳的公衛訓練體系,每年培育五千名具備流行病學、生物統計、環境與職業衛生、衛生政策與管理、社會與行為科學等五大核心專業能力的畢業生,為能服務更多民眾、社區或企業,貢獻所學並回饋社會,希望政府能透過授予公衛師專業證照的檢核與肯定,讓公衛專業者與其他領域專業人員通力合作,為台灣全民健康把關,因此公衛師專業證照的落實是絕對必要的
公衛師推動立法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在執業範圍是否具有排他性的爭議,認為公衛師會與其他醫事專業人員法定執業範圍互相衝突。一般傳統思維認為,冠上「專業」頭銜就等於必須「專屬」於某一類人員,然而現階段醫事專業人員種類日益增加,各醫事專業人員執行業務出現部分重疊的情形屢見不鮮,分工極難完全獨占或排他,故公衛師法案是採專業不專屬」、「有限排他」的新時代立法精神,減少專業競爭與衝突,促進各專業競合有效分工,而非採取全有/全無與競爭的模式,期望以系統性的組織合作,共同組成守護民眾健康的聯合安全防護網。
期待立院盡快通過公共衛生師法,提升公衛專業形象與盡責度,促進民眾健康,藉此回應WHO要求各國加強培育公衛人力的呼籲,也滿足國內因公衛問題的變遷對公衛專業人才增加的需求。











迷信、盲從、偏執…「民間科學」要繼續傳承


2019-12-28 00:25 聯合報  劉源俊/台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科學月刊捐贈儀式由台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董事長劉源俊(左),將檔案資料與代表科月期刊內容的硬碟捐贈給台大校長管中閔。 圖/台大提供

科學月刊創刊於民國59年(一九七○年)元月,到今年底屆滿五十周年。這五十年期間,歷經廿一任社長/理事長,廿六任總編輯或副總編輯),但它從未間斷,整整出滿六百期,未曾有一期脫刊
目前在台灣看到存活超過五十年以上的雜誌,屈指可數,而致力於科學教育的只有這一份它創刊於美國,一年多後重心遷到台灣。最難能可貴的是,它沒有老闆,是一群知識人靠熱心集結,藉學問會友,捐棄成見,前仆後繼共同努力創辦出來的刊物。它維持著「民間科學」的獨立風格,與政府保持距離,與商業形同質異。
創刊初期,它靠油印或乾印文件討論觀念,利用郵遞投送手寫稿件,甚至還用中文打字機排版。現在,它利用網路傳遞消息、圖片與稿件,用電腦排版,用網路行銷。《科學月刊陪伴了超過兩個世代愛好科學的學子,見證了時代的巨大變遷
民國58年(一九六九年)九月出版了《第零期試印本》。在〈寫在零期出版之前〉這篇「代發刊辭」裡,列有共同發起人一○四人創辦人林孝信與李怡嚴寫道:「我們知道,要使社會進步和現代化,政治、經濟固然是最有利的因素;然而,我們認為一般民眾知識的提高、健全社會價值體系的建立等等,更屬基本的要素。科學知識的介紹,正屬於後者。」
又宣告:「我們要辦一份科學月刊,不僅要作為學生們良好的課外讀物,也要成為一項有效的社會公器;不但要普及科學介紹新知,並且要啟發民智,培養科學態度,為健全的理想社會奠定基礎。」
五十年過去了,民智的確提高了一些,科學發展也看到一些成果。然而,民眾的科學態度改進了嗎?社會價值體系健全了嗎?我們看到,迷信並未稍弭──庶民迷信算命與「神明」;青年盲從流行知識界也常偏執一方。我們的社會距離蔡元培當年提倡的「理信」還差得遠!
可喜的是科學月刊社的骨幹已傳承到年輕一代,他們有新的學養、新的觀念,而且在嶄新的網路時代中有新的做法。《科學月刊》要繼續辦下去!我們更期望新一代知識人除了在科學知識的傳播方面,更在科學精神的提倡、科學態度的培養與科學方法的砥礪方面有所獻替。
科學月刊是一群知識人長期投注、呵護的社會公器。在屆滿五十周年的前夕,我們決定將它過去五十年所有內容數位版使用權,捐獻給台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於其網站上公開,讓全世界華人圈所有愛好科學的人們都能自由分享。在此,我們要向所有參與過科學月刊的人們包括作者、編者及工作同仁致謝









羅織入罪 台商不敢支持非綠候選人


2019-12-28 00:21 聯合報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新北市)
陸委會強調,「反滲透法」旨在保障國人安全,強化國家安全及民主體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反滲透法」引起恐慌,日前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解釋,該法「不是針對國人,而是針對中共的滲透行為」,且「只是就現行法律明文禁止的犯罪行為」加重處罰的「加強版」。陳明通的說法既是詭辯,更非全屬實情。民進黨要的應是反省,社會的恐慌儘管部分出自誤解,卻精確投射出對執政黨的不信任。
民進黨團提出的反滲透法草案第四條規定「任何人不得受滲透來源之指示、委託或資助,為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四十三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四十五條各款行為」,且違反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該法中的「任何人」難道「不是針對國人」?且違反者處以刑罰,已屬「羅織入罪」,而非加強版。
以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四十五條為例,該條係明定辦理選務人員不得從事助選的行為態樣,目的是限制選舉競爭中的裁判也加入戰局選務人員若違反該規定,選罷法第一百十一條明定處「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而非屬於犯罪的刑罰,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亦同
選務人員不得「公開演講或署名推薦為候選人宣傳」「為候選人或支持、反對罷免案站台或亮相造勢」等規定為例,擔任選務人員時這些行使公民權利的行為雖受到限制,但即使違反也非屬犯罪。然而,反滲透法拿來作為「中共滲透」的犯罪行為,大陸台商協會幹部將不敢公開支持非民進黨籍候選人,深怕遭誣指受到中共的指示或委託而被移送法辦。
再者,違反遊說法僅為行政不法」,處以行政罰。此因進行遊說須申請經被遊說機關准許登記,被遊說機關也須公告遊說的經費和內容,立法目的在於讓民眾知道決策者是否受到遊說的影響即可。但遊說在反滲透法中竟也成了滲透的管道,且違反者還處以刑罰
中共訂有如「反分裂國家法」、「反家庭暴力法」、「反間諜法」等諸多「反」字頭的法律,此或與「三反」、「五反」、「反右派」等整肅鬥爭的經驗有關。反滲透法若成了我國首部「一反到底」法律,看來已被中共滲透到,恐怕正是民進黨

葉銀華/投資人對股利的正確認知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葉銀華/投資人對股利的正確認知
◆  劉維公/民主專制vs.威權統治
◆  黃介正/國家安全科門診
◆  嚴震生/希奧塞古的獨立外交路線
◆  李清志/在台鐵點燃的美學復興之火
◆  陳立恆/「知之」不等於「知之」的時代 我們真的知道嗎?

◆  楊志良/打著民主反民主 兼論選後情勢
◆  蘇蘅/總統大選的明天過後異象
◆  盛治仁/自動化智能服務 台灣有潛力
◆  方祖涵/串流與播客的媒體革命
◆  羅智成/金球獎的聯想─人作為審美的對象
◆  王正方/假新聞從哪裡來的?
◆  洪蘭/白日夢的火花

◆  王健壯/一個民主鬥士轉型失敗的故事
◆  薛承泰/賴清德何時會成為總統?
◆  馬凱/向每個辛苦育兒的媽媽致敬
◆  周行一/學習代工
◆  葉銀華/再論大聯大的公開收購案
◆  楊志良/請問蔡總統…
◆  盛治仁/破解假新聞 從源頭下手

◆  方祖涵/觀賞比賽的政治算計
◆  嚴震生/打字機無罪 拼錯字和打錯字差很大
◆  黃介正/兩岸和平無望 還是統一無望?
◆  楊渡/網軍.翻群.LINE黑帝國
◆  王文華/矽谷強大的真正原因
◆  陳亮恭/給長照家庭公平的選擇
◆  林中斌/中美較勁新局

◆  王健壯/這個政府正在自毀民主








葉銀華/投資人對股利的正確認知


2019-12-28 00:01 聯合報  葉銀華(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現金股利也是發放屬於股東的錢,股票股利也只是帳上效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這幾年以高現金股利為選股策略,被許多投資人奉為圭臬!然而要形成此一策略之前,有必要了解台灣股市之股利發放的趨勢。
根據長期觀察台灣上市櫃公司的股利發放,發現過去經濟高成長年代,上市櫃公司也有高成長的機會,台灣投資人喜歡股票股利,公司股價可以填權,加上有上漲的預期,股票股利有水漲船高的效果。二千年之後台灣經濟轉成中低成長,產業空洞化與代工模式使上市櫃公司成長下降,股價不一定可以填權,股票股利不再吸引投資人。再加上兩稅合一可扣抵稅額的鼓勵、保留盈餘稅的懲罰,台灣上市櫃公司就傾向將可發放的盈餘都當成股利發放,其中現金股利是最主要的部分。
也就是說,台灣上市櫃公司發放高現金股利,可能是如上述之兩稅合一與保留盈餘稅的影響。兩稅合一政策使公司發放現金股利,可讓股東有可扣抵稅額,因此刺激公司發放股利;而保留盈餘稅更是處罰公司保留獲利於公司內部,自然激勵公司增加股利的發放。
上述的發展導致稅制影響股利政策」,甚至有發放現金股利之後,需要資金投資或周轉又來增資或發行公司債的現象,這是值得討論的現象。公司本來可以保留盈餘來投資,但又怕繳交保留盈餘稅十%,在避免短期稅負支出的情況下,只好在未來透過舉債融資或現金增資來因應。然而前者會增加負債比率,使得稅制影響融資決策;後者又有不確定性,且現金增資又有可能使股價下修。
然而台灣實施兩稅合一制,並沒有帶來實質投資的增加,甚至帶著較大的稅損,幾年前遂放棄兩稅合一制,讓營利事業所得稅與個人綜合所得稅分離,但仍有保留盈餘稅,惟在企業界建議下,稅率降為五%。因此稅制絕對不是中立的,稅負是對人民、企業財產合法剝奪,人民、企業會去尋找眼下節稅的手段,因而影響他們的決策。
常有報導指出台灣上市櫃公司現金股利殖利率高,是值得投資的股市,但要做此引申要特別小心。投資人的獲利不是僅止於股利,還有資本利得,因此有可能賺了股利、賠了利得(亦即有資本損失)。即使兩稅合一制已於去年完全取消,但保留盈餘稅也還在,因此台灣上市櫃公司高股利的現象,有可能受政府稅制的影響,不必然是公司未來績效與價值增長的象徵。
因此,投資人必須對公司股利政策有正確認知!如果公司有可持續之高成長,藉由發放高的股利、創造高股利殖利率,可傳達給投資人公司正面訊息,降低資訊不對稱,則可提高公司價值。然而一旦沒有高成長,則股價終會下跌,甚至下跌幅度高於上漲幅度。
其實,現金股利也是發放屬於股東的錢,股票股利也只是帳上效果,發放股票股利也必須讓投資人相信公司有高成長機會,否則也不利於股價。綜合而言,若無稅制的影響,股利政策與公司價值是無關的,只是盈餘要留在公司或發放給股東的選擇而已。但如果高的股利可發放高成長機會訊息給投資人,且之後有做到,或表達公司不會亂花錢,則可持續增加公司價值。
(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