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2日 星期一

經濟/樂陞啟示錄--強化股市治理刻不容緩

.聯合報社論..三百億救觀光,政院開錯藥單
.聯合報黑白集.廿五條命,一聲無奈?
.經濟日報社論.樂陞啟示錄--強化股市治理刻不容緩








經濟/樂陞啟示錄--強化股市治理刻不容緩


2016-09-12 00:5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日商百尺竿頭公開收購樂陞股票案,創下台灣股市公開收購之收購者毀約的首例,約三萬投資人參與應賣,遭受巨額損失。本次樂陞收購毀約案最惡質之處,是公開收購已經成為股市炒作或內線交易的工具,而為何淪落至此?最大的問題是證券交易法並未對公開收購毀約有直接的罰則,而且,在公開收購相關辦法也未要求收購人有預繳保證金或履約保證的制度。
而公開收購是指股權收購方預計在50日內對被收購方(目標公司)所有股東發出股票購買要約,預計收購目標公司20%以上股權。因此,在宣布公開收購時,收購方應該已經準備好資金,包括:自有資金或銀行借款。
反觀,如果投資人從台灣證券交易所或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買賣上市、上櫃公司股票,一旦違約交割,足以影響市場秩序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000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金。一般股市交易違約交割有如此重的罰則,而公開收購毀約卻沒有,可見目前公開收購相關法規有不平衡之處,明顯有漏洞。
而投資人保護中心對百尺竿頭提告,認為百尺竿頭出具公開收購說明書,具有買方確實證據卻未履約交割,也只能以違反「民法」,而非證券交易法,在接受受害投資人登記辦理後,將展開團體訴訟。
上周五投資人保護中心召開之樂陞公開收購座談會達成四項共識,分別是未來公開收購人資金來源應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公開收購交割日期原則上不可變更、公開收購期限最長由現80天改為90天、公開收購達成預定收購上限,須就應賣股數資訊完全揭露;至於提供保證金部分,考量大多數先進國家未採行,且與會者意見分歧,不建議採行。
其中,以公開收購人資金來源最受重視,與美國相比,台灣公開收購辦法資訊揭露透明度不管深度與廣度都不如美國,由於美國對於資金來源揭露得非常詳細,如收購的資金來源有無跟銀行借款、借款比重,或是自有資金等,且須提出相關證明文件。
至於獨立董事的審查責任則必須強化,獨立董事應組成審議委員會,審查公開收購條件的公平性及合理性,同時應課以獨立董事更嚴格的審查責任,金管會應另外研議如何強化或衡平其責任。
如果金管會依照投資人保護中心的上述建議,仍然無法確保收購方一定會履約交割。在管理上就應再加強,當公開收購成為炒作股票或內線交易的工具,那麼就必須從源頭控管,而上述建議是強化收購資金來源的揭露,可以監管收購方做到一定程度的履約責任。其實目前在公開收購說明書已經有針對以現金為收購對價者,應載明自有資金明細,以及如有以融資方式取得者,應詳細載明所有融資計畫內容,包含融資資金來源、借貸雙方、擔保品等;但是,樂陞收購毀約案仍任由發生了,可見在監管收購資金方面還有改進空間。
至於,要求審議委員會要審查收購方履約的可行性,這在實務上不切實際,很難落實,因為審議委員會只有十日的時間,而且是由目標公司組成,如何審查、確保收購方一定會交割?如此要求只是在出事後,有人負起責任而已。試問如果改由金管會在十日內審議,有辦法達成收購方履約保證嗎?
我們呼籲金管會要正視如何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可思考以下兩個建議擇一採行,第一是修改公開收購辦法,加入收購方要提供保證金或付款履約之「有法律責任的保證文件」。第二是修改證券交易法第155條加入公開收購違約交割,足以影響市場秩序者,負有該條的刑事與罰金的責任,如此可與在股市違約交割的責任有衡平性。

聯合/廿五條命,一聲無奈?


2016-09-12 00:5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陸客團火燒車事件偵查終結,認定是司機蘇明成預謀輕生,拉全車旅客陪葬;因其身亡,不予起訴。如此,廿五條人命,只換得一聲無奈的喟嘆,真是難以想像的荒謬。
此案從「車禍意外」變成「預謀殺人」,是比「髮夾彎」還要彎的大逆轉。車上藏油、司機喝酒等關鍵事證,都在陸客全部接受理賠後方才出現,未免來得太遲,也難怪招惹台灣刻意「隱匿事實」的議論。老實說,陸客來台大減,除了與兩岸關係變冷有關,政府在這次事件的冷漠處理,恐怕才是讓陸客心涼的主因。
試想,如果喪生的是台灣人,政府如此草率的處理,民眾能接受嗎?如果不能,為什麼政府要降低標準來對待陸客?再試問,如果台灣旅客在大陸發生類似事故,我們能接受對岸用草率、冷漠的手段打發嗎?如果不能,為什麼我們不用對等、善意的態度來處理這些事件?
桃檢在宣布結案時,發表了一段顯不合適的註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無論生與死。而我們只能憐憫~」我們看不出來,檢察官到底在向誰表示憐憫;是凶手,還是受害者?何況,檢察官的職責在追求真相、訴諸正義,如今卻說出「每個人有路要走」這種不著邊際的話,未免離譜。
蔡總統藉機對罹難陸客家屬致哀,也算是對她先前被批表現冷漠的彌補。然而,遊覽車未裝行車紀錄器、安全門鎖死,及對前科危險司機的管理不足等,都不必改善或追究嗎?

聯合/三百億救觀光,政院開錯藥單


2016-09-12 00:5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13個觀光相關產業的公會、協會組成「百萬觀光產業自救會」,以「912站出來,觀光產業危急存亡之秋,政府不該漠視」為題,發動台灣觀光史上最大規模遊行。圖/黃義書


觀光業不滿來台陸客驟減,十三大旅遊業今天將上街抗議。為化解業者憤怒,行政院日前迅速提出四大方案因應,包括提供三百億元的紓困貸款,擴大國內旅遊,及開拓多元市場等。但業者對這些方案並不領情,大呼「我們需要的是客源,不是金錢」,一語道破政府開的藥單根本「不對症」。
陸客不來,主要原因是新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轉冷。此外,綠營人士一再冷言冷語,並在網路上散播「陸客不來,寧靜來了」等惡意文宣,弄到許多原對台灣具有好感的民眾產生「惡台」心理。如今,觀光業的困境在客源不足,政府應做的是設法讓陸客回流,與開拓內外多元市場並進;但行政院卻推出三百億紓困貸款,根本是一個「頭痛醫腳」方案,如何可能解決業者的困境?
更有甚者,有民進黨官員把責任全推給前朝,指責馬政府未做好風險控管,致使台灣觀光業的命脈被牽繫於陸客。這種說法似是而非,事實上,觀光業「命繫」於陸客,台灣並非特例,看看鄰近國家的情況即可一目了然。
陸客近年成為全球最大的觀光客來源,在許多國家的旅遊人數都位居前茅。去年,陸客來台人數有四一八萬人次,佔外來觀光客的四成;而鄰近的韓國與日本,去年陸客總數分別為六一一萬及四九九萬,都超越台灣甚多。其中,赴韓陸客更佔韓國觀光客總數的四成八,比台灣更高。可見,觀光業「命繫」陸客並非台灣特有現象,而是全球觀光市場的普遍現象。
撇開觀光客的增減不談,陸客在台消費能力高於其他地區旅客,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據觀光局統計,來台陸客人均日消費額為一二三美元,是日本旅客四十美元的三倍之多。在韓國,去年陸客人均消費超過七萬元台幣,年總計達二二○億美元,佔韓國去年GDP的一.六%。可見,就消費力而言,政府想要招攬新南向客源以填補陸客流失的損失,根本不可能達陣。
再看,中日兩國近幾年因釣魚台主權爭議而關係不睦,但陸客赴日旅遊的熱潮卻絲毫未受到影響。近年在日本的積極招攬下,陸客赴日旅遊人數年年逆勢增長,其做法或可供台灣借鏡。
第一,是日本的政經分離措施:二○一二年安倍政府宣布釣魚台國有化後,中日關係急速惡化,但日本並不因兩國外交失和而抵制陸客,反而大幅放寬陸客赴日的簽證條件。例如,原本「年收入三十萬元」的簽證門檻,降為「十萬」人民幣;原本十五天的停留天數,也延長為三十天。同時,為了因應陸客增加,日本駐陸使館還破例發放臨時簽證給陸客團,這讓該年陸客人數大增八成。最近,日本政府更考慮全面開放陸客赴日免簽證。
其次,是日本的務實態度。陸客驚人的「爆買」力,讓日本商家趨之若鶩,紛紛在百貨及免稅店設置中文解說員,以鼓勵陸客採購。位處九州偏遠的佐賀縣為了招攬陸客,甚至從去年十月起,由地方政府出資代為支付陸客超重的行李托運費用。日本不僅從未對陸客的爆買行為發出任何負面評語,還進一步放寬自由行陸客的簽證。事實上,陸客強大的消費力,也成為日本經濟復甦的一大推力。
反觀台灣,除了政府兩岸政策堅不鬆手,民進黨內部還不斷自己打政治口水戰。日前張景森一席「陸客是朋友」之說,立刻遭到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打臉,林全和其他綠營同志次日又再加補幾拳。在關鍵時刻,執政者還充滿義和團式的自大心態,如何產生振興觀光的動力?
今年來台陸客將減少六十五萬人,估計台灣將減少三六○億外匯收入。現在,行政院故意不提客源問題,卻要掏三百億紓困,這抵得過台灣減少的觀光收入嗎?又解救得了業者的燃眉之急嗎?要客源,給紓困,這簡直是請鬼拿藥單。

聯合筆記/烏茲別克獨裁者之死

.鄭成功精神錯亂?柯P天馬行空
.鄭成功 比起當今牆頭草…
.多少官逼民反…台灣人不是順民
.昨日花媽,該為今日花媽而怒
.北韓核炸 自我解恨
.聯合筆記/烏茲別克獨裁者之死
.公視就是公視,何必像BBC
.移工照護台灣長輩 請善待他們
.破盤價搶客 餐廳人潮是假象









聯合筆記/烏茲別克獨裁者之死


2016-09-12 01:06 聯合報  郭崇倫

民主的時代裡,民選領袖上台下台,司空見慣,不像獨裁者突然死亡般神秘,所幸還有少數即將絕種的獨裁國家,像是烏茲別克的總統卡里莫夫之死,仍能讓我們回味。
說神秘,因為沒有人知道發生什麼事,但大家都感覺有些不對勁。卡里莫夫的出生地撒馬爾罕開始全城大掃除,中央清真寺停止開放,機場宣布九月三日全天關閉。他在廿七日就因腦溢血倒下,但全國保密,直到三天後,安排好治喪事宜與權力繼承—這兩件事其實是一件事,才對外宣布。
鐵腕統治烏茲別克廿七年的卡里莫夫,人稱「老爸」,從不容許有接班人存在,否則會侵蝕自己絕對權力。卡里莫夫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卡利莫娃曾擔任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維基解密的美國駐塔什干大使館文件透露,卡利莫娃曾是中亞最有權勢的女人,也是全烏茲別克最被憎恨的人,濫權招搖,結果被父親派人抄家痛揍,遭到軟禁,連父親的葬禮都無法出席;小女兒則擔任駐巴黎教科文組織的代表,同樣貪汙聚斂,但是沒有權力欲。
總理米爾濟約耶夫是治喪委員會主席,這表明他出任下任總統的概率非常高。依憲法規定,應由上議院議長代理,三個月後改選總統,但上議院議長知趣謙辭,由兩院聯席會議選出總理代行使總統職務。據傳幕後撒馬爾罕派與塔什干派,鬥得很凶,但共同目標是保持統治階級的既得利益。
烏茲別克專制獨裁中亞首屈一指,二○○五年東部安集延發生騷亂,卡里莫夫親往現場坐鎮指揮,以反恐為名壓制異己,殺害數百名抗議人士,外傳他把兩個犯人在桶裡活活煮死。
美國當時稍有批評,就被卡里莫夫趕出租借基地,讓阿富汗戰事受阻,二○○八年費了好大勁,美軍才又回來,這也難怪歐巴馬對獨裁者之死,表示烏國「翻開歷史新篇章」,只派出了一名中等級別的外交官參加喪禮。
民主派希望國際能夠趁機施壓,讓剛上台的接班人,在人權與民主退讓。但是獨裁政權與民主派有著兩套不同的邏輯,前者希望能夠穩定地把權力轉移到下一個獨裁者手中,成功與否是以穩定來衡量;但是後者則期待當權者內部分裂,有派系主張開放,援引民間力量,這才能夠讓民主轉型有機會發生。
但是對烏國真正有影響力的不是歐美,而是俄羅斯、中國大陸與土耳其,而他們的利益,都希望烏茲別克盡快穩定,普亭專程弔唁由代總統接待,等於莫斯科給予新強人加持,「老王已死、新王萬歲」。

公視就是公視,何必像BBC


2016-09-12 01:06 聯合報  鄭自隆/政大傳播學院教授,公視、華視董事(台北市)

公視新董事會成立,有新任董事說「為何台灣不能有自己的BBC」,事實上台灣公視一開始就是努力要成為BBC,所以才成了現在叫好不叫座的窘境。「叫好」是一直是金鐘獎的大贏家,「不叫座」是收視率永遠是五家無線電視台的最後一名,而且占比只有第四名的一半。
電視制度受到政治體制制約,電視內容則反映在地文化,所以BBC與NHK成功都有其社會文化基礎,BBC的節目迎合英國庶民的口味,NHK的大河劇滿足日本人對「做為日本人是光榮」的想像,日本與台灣文化接近,NHK的戲台灣人尚可接受,但把BBC節目複製來台灣就成了菁英文化,與庶民格格不入,陽春白雪當然收視率不高。
BBC只會存在英國、NHK也只會存在日本,文化無法複製,電視體制和內容也無法複製,要政府把每年九億元調高為六十億元,公視就會變成「自己的BBC」?這是忽略了社會文化條件的「科技決定論」。數位時代,數百個電視頻道,觀眾選擇多,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如何強迫觀眾一定要看陽春白雪?
公視就是要擺脫菁英電視台思維,以服務多元公眾為使命,讓庶民接近使用,不要讓普羅大眾繳稅,但只有菁英收看;第五屆熱心的董事募了數千萬元,開闢了晨間英語新聞,說要服務在台的外國人,結果收視率掛零,相同的資源若來製作印尼語、泰語、越語新聞,以服務弱勢的外配移工,豈不更佳,也更符合公共的精神。
此外,公視不是政府電視,應展現不同聲音,維持言論獨立性,這點目前公視做得很好,「獨立特派員」、「有話好說」、「我們的島」都呈現有別於商業電視台的聲音,觀點也未必與政府同調,值得肯定。第五屆部分董事曾提案制訂「製播準則」以規範公視員工發聲,我就全力阻檔,公視大概是全台灣唯一不用看老闆眼色做新聞的電視媒體,應該珍惜。
公視另一個重要任務是服務傳播產業,公視應成為公共場域,鼓勵委製,開放同業參與,以提升整體產業製作水準為目標。曾有立委質疑公視自製率太低,這是誤解,公視自製率太高才是錯誤的,公視本應善用公家資源,讓獨立製作公司有演出的舞台。
同時公視應積極研發創新(如4K電視),技術轉移同業,以服務產業;這是殷鑑,數位電視在廿年前被討論時,台灣每家電視台都不斷嘗試錯誤,所繳「補習費」少則數百萬多則數千萬元,這些錢都進外商口袋,所買的器材不久就進倉庫成了廢鐵。新科技的嘗試錯誤,請撥專案費用讓公視來做,然後技轉給所有電視台。
公視一年政府提撥九億元,連同專案補助,年度預算約十二億元,和一般商業電視台接近,公視因為沒有收視壓力,可放手做節目,也屢獲金鐘獎及國外獎項肯定。現在國家財政短絀,希望政府大幅增加預算成為「大公廣」,「大公廣」的目標是什麼?收視率就會更更高?天方夜譚!

嚴震生/平庸當道

.嚴震生/平庸當道
.王健壯/當顧立雄碰上雷斯頓
.王正方/頒獎給成龍,意在大陸電影市場
.洪蘭/耐心等醜小鴨變天鵝
.葉銀華/兆豐事件的啟示
.馬凱/老有所養、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周行一/台積電的三千億能「買」多少人才?







嚴震生/平庸當道


2016-09-12 00:52 聯合報  嚴震生

我第一次學到平庸的英文mediocre,是在美國讀研究所時,一位韓國教授感嘆學生程度平平,使用了這個字眼;當時我從他的眼神及語調可以感受出mediocre有輕蔑的意思。然若追蹤其字根,可得知medi就是中等或中間,而ocre則是山丘,因此它代表的是半山腰之意。如果爬到山頂擁有最高視野代表卓越,mediocre就是不出色的半調子。原先它還有中庸的含義,但近幾世紀以來,已轉換成貶抑的用法。
個人認為平庸應當有以下幾種,一種是原本資質就是如此,但若能夠量力而為,盡本分做事,在社會上也有立足之處。另一種平庸乃是環境造成的,或許他有潛能,可以有更傑出的表現,但因為不想承受壓力或要逃避期待,選擇不再精進,而淪於平庸,甚至日後表現還不如第一種的平庸。
第三種的平庸乃是個人最擔心的平庸者,和第二種平庸一樣,有向上提升的潛能,但因在其領域即使平庸,都可以被視為表現不錯,因而完全沒有必要再追求卓越;殊不知他目前可以靠平庸換取的工作,未必具有競爭力,日後一旦遭淘汰,將更難做出改變,因為他認為原先有的平庸若過去可行,未來也應可行,殊不知時代不斷在變,科技隨時更新,若有能力,就必須做出調整。
第四種的平庸,就是一些原本並非平庸者,在社會環境普遍對追求卓越者或是菁英採取負面態度、甚至剝奪其卓越表現的獎賞後,選擇平庸,因為平庸至少讓他們在心理上認為是公平的。不過對許多能力卓越、不安於平庸者而言,要讓他們對自己的標準妥協,還是有些困難,他們或願意在沒有相對回報的情況下,忠於自己,選擇追求卓越;這類的平庸者不多,但他們的卓越不受重視,也未獲回報,久而久之,堅持的人就會逐漸減少。
Mediocre若是與生俱來的資質程度,應當是可以接受的,但若是一種態度,就值得檢討。以我所服務的教育界來看,義務教育是不分智力高低、聰敏魯鈍的,希望全體國民能擁有基本的閱讀能力,當然要對這階段的學生持有諄諄教導、誨人不倦的態度,不僅要嘗試理解及包容不同的學習方式,也要對學習有障礙者懷有同理心。
不過到了高等教育,我們的價值是否還一層不變,就值得商榷。大學及研究所的學習並非義務教育,每個國民都有選擇不讀大學的權利,而大學也有選擇符合入學標準學生的權利;然而少子化之下,大學必須降低入學標準以確保學校能正常運作,為留住學生,教授的成績普遍給得較鬆,無法再用以前標準來衡量學生,也不可能對學生提出自己指導教授當年的同等嚴謹要求。
平庸的學生應運而生,畢業後進入社會,企業界卻不見得買帳,而平庸者認為他們的條件已有學校認證,因此無法接受低薪的事實。政治人物面對逐漸擴大的貧富差距,不思用合理稅制做所得的重新分配,或引領經濟、創造就業機會,以解決問題,只想利用階級矛盾來迎合平庸的選民,以建構本身的政治利益。
平庸的選民,選出平庸的政治人物;平庸的政治人物找來平庸的官員組成平庸的政府,平庸的政府當然只能有平庸的經濟表現,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平庸當道吧!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