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3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從新冠肺炎通行證看建立產業標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udn 垃圾,又欠缺

◆  聯合報社論/大巨蛋沉睡五年醒來,竟從弊案變政績
◆  聯合報黑白集/美術館裡的恐怖情人
◆  經濟日報社論/從新冠肺炎通行證看建立產業標準







經濟日報社論/從新冠肺炎通行證看建立產業標準


2020-10-23 02:27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跨國旅行成為一個極度擾人的負擔。遠距會議當然可以有效解決許多溝通上的需要,但部分商務活動還是需要實體互動才能完成,跨國旅行必須經歷麻煩的上機前檢疫、獲取證明,到達目的地後再次進行篩檢、隔離,完成任務後再次檢疫,回國後再隔離二周,過程勞民傷財,令人精疲力竭。

經濟學認為有「需求」就會有「供給」,日前已有部分國家嘗試發展所謂「旅行泡泡travel bubble)」,或是建立旅遊走廊、旅遊經濟圈,即在疫情期間,一些關係緊密且相互信任的經濟體間,建立相互承認的檢疫機制,提供豁免重複檢疫的航空往來機制。處在同一個泡泡內的經濟體,透過彼此保證健康安全,可以維持較為正常的人員往來,但對泡泡外則仍舊維持嚴格的隔離措施。

在這波疫情之下,全球第一個發展旅行泡泡的是波羅的海三小國愛沙尼亞、拉特維亞和立陶宛);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之間也規劃出單向的旅行泡泡香港和新加坡則在10月中旬完成了旅行泡泡的原則性協議,未來數周即可完成布建並上路

這些旅行泡泡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削減那些必須跨國旅行者因疫情衍生的交易成本,也為了維持和跨境旅行相關的經濟活動,避免因疫情而窒息得太嚴重。根據統計,各國為了控制疫情,嚴格控管跨境旅遊,從今年4月以來,航空業的航班已比去年雪崩式大跌了八成

發展中的旅行泡泡涵蓋經濟體範圍愈大,當然效果愈好,但因涉及地理位置的接近度、檢疫措施的相互信賴、經濟上的互補程度,並不容易促成。而且,疫情瞬息萬變,可能讓泡泡隨時破裂。例如,波羅的海三國間的泡泡已因疫情惡化而暫停紐澳之間的泡泡也因疫情變化,從今年5月延後到9月實施,而且變成紐西蘭對澳洲單向執行泰國原想和日本、韓國建立泡泡,卻因疫情惡化而暫緩另外,帛琉原來有意和台灣建立泡泡,方便該國民眾赴台就醫,但台灣近來又被鄰國檢出疑似陽性個案,加上帛琉面臨大選,故而暫時觀望

這些只能涵蓋少數地區的泡泡,效果實在有限。若能建立大規模的國際性泡泡,成效才會顯著,而且有助於為建立者提供巨大商機。因此,世界經濟論壇(WEF)和瑞士非營利組織共有計畫基金Commons Project Foundation)」合作的共同通行證計畫CommonPass),即將推出全球通用的新冠肺炎通行證」。

在這項計畫中,只要旅客在認可的醫療機構檢疫,以網路上傳相關資料,即可取得通行證,搭機到參與這項計畫的各國後不須再檢疫和隔離。聯合與國泰航空已經開始在紐約、倫敦、新加坡和香港四大旅行樞紐測試這個數位健康通行證如果成功的話,將成為當前旅遊業、航空業及工作上急需跨國旅行者的救星

更者,不論是旅行泡泡或新冠肺炎通行證,都涉及了「標準」的妥善制定和有效執行的能力;有能力完成這些工作且受到國際肯定的國家或機構,就能發展出「建立標準」的計畫。若計畫規模夠大,甚至可以逐步發展出內容複雜、規模龐大的產業例如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提供各種產業品質或流程標準,衍生了龐大的增值,獲利極大台灣許多大學商學院為了國際招生,多會申請美國商學院認證AACSB),申請認證衍生的相關費用都在新台幣百萬元以上,可以想像認證收入相當豐厚

由於產業發展的程度少有領先全球者,加上相對複雜的國際關係,台灣若要發展出全球性或區域性的產業標準,可能還有一段長路要走。但各行各業、特別是電子業,都應重視「建立標準」的重要性與相關利益,甚至從危機中找到商機。










聯合報黑白集/美術館裡的恐怖情人


2020-10-23 02:08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北美館展出公共藝術,藝術家針對與台灣斷交的前友邦做文章。圖/取自游淑慧臉書


北美館展出藝術作品《哀敦砥悌》,內容則多了新布置。創作者將與我斷交的前友邦,各以一句成語總結台灣對它的情緒,諸如:冷血動物、賣友求榮、貪得無厭、寡廉鮮恥等,各種跟失信背義有關的詞彙都用上了。

這下不得了,陪孩子校外教學的家長覺得這是鼓吹仇外,急忙向市議員反映。如此一來,原矜藏於藝術場域的東西,真的跟現實交匯了。議員看過,也覺得不妥,要求文化局重新檢視。

藝術家的創作有其脈絡,這是件達達主義作品,意在表達顛覆與幻滅。作品題旨是「認同」,除欲辯證並解構兩岸各自的國家圖騰,更以冷凝的角度觀看中華民國的衰落。這些激切的成語未必代表民眾的真實情緒,更像藉著渲染與誇示,去嘲諷當今的民粹政治。

藝術與政治,各有不同的領域創作透過藝術之眼評價政治,可以激發不同的省思。這件作品點出的斷交傷痕,「仇外」不正是蔡英文政府近年斷交時慣用的伎倆?巴拿馬欺騙、吉里巴斯索取贈款、薩爾瓦多獅子大開口、索羅門被收買,錯都在別人?

對岸的戰狼外交無法贏得國際形象,但台灣挾美制中又高明多少市議員說,外交不需弄得像個恐怖情人」,這是事實這點,北美館其實不必追問藝術家,倒不妨通報外交部一聲












聯合報社論/大巨蛋沉睡五年醒來,竟從弊案變政績


2020-10-23 02:11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外界關注的台北大巨蛋,柯文哲於市議會報告時首度表態會在明年完工。 圖/北市府提供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昨在議會施政報告,首度預告大巨蛋可望於明年底完工,並將之列為自己任內的「重大建設」。說來諷刺,五年多前柯文哲就任台北市長,大巨蛋正是他極力追打的「五大弊案」之首弊,次年並勒令遠雄停工。誰料,大巨蛋沉睡了五年多之後,驚醒的卻是柯文哲自己;然後,大巨蛋又搖身變成了他的「重要政績」。

沒錯,時間是最佳測謊器,對政治人物尤其有效。柯文哲剛上任時受到各界簇擁,走路有風,發言如矢,許多金句被廣為傳誦。因此,他盛氣凌人,頤指氣使,連連砲轟前任市長的作為不當,許多建設因不同因素延宕或引發爭議都被他貼上「弊案」標籤。如今,柯文哲的市長任期僅剩下兩年兩個月,他感受到手中時間流逝之緊迫,不得不積極趕工清理自己的積案。

更重要的因素是,民國113年(二○二四年)要參加總統大選競逐,柯文哲必須把大巨蛋的爛攤子收拾乾淨;否則,光憑這點,他就無法招架藍綠陣營的攻擊,更別想過得了選民這一關。仔細觀察,促成柯文哲「覺醒」的關鍵,是前年台北市長選舉過程中的「柯綠分家」。柯文哲清楚意識到民進黨對他的宰制,在在使他失去自主空間及個人特質,因而開始清理市府人事並重新思考政策,包括改變對大巨蛋的處理。最後,柯文哲終於以險勝連任,並在參選總統未遂後創立了民眾黨。

大巨蛋五年多的蹉跎,對柯文哲而言雖是「弊案變政績」,但對市民而言,卻是漫長的等待及時光虛耗。事實上,這五年多來不僅台北市東區變得沒落,民眾對於大巨蛋復工的消息也顯得興味索然,甚至連人們對棒球的熱情也已轉趨冷淡。在這種情況下,大巨蛋遲來的復工,到底意味著什麼?是柯文哲艱難的覺醒嗎?還是遠雄破碎承諾的勉強修補?或者只是市長對建設的交差了事?

相對於大巨蛋的復工,大家看到的,是已經失去昔日意氣和風光的柯文哲。柯文哲那天在議會細數自己任內的建設,包括明年才會完工的台北藝術中心和北流南基地、明後年才會完工的幾處公共住宅,以及捷運環狀線的規劃等等。柯文哲說,未來十五年台北市最大工程是捷運環狀線及相關建設,但那已是下一任市長的事。這顯示,柯文哲終於明白市政建設具有「連續性」,他任內規劃的許多建設要靠後人推動完成;他也只能祈禱,希望繼任者不要把自己的市政規劃當成弊案來追打。

距離一九九五年陳水扁在市長任內規劃在松山菸廠興建巨蛋,迄今已整整廿五年。這顆「難產」的大巨蛋,除記錄了政府效能的低落,也真實映照了台灣狂熱的政治對峙對國家建設的遷延和阻滯。柯文哲剛就任時,全力演出他「拆」的本事,拆忠孝橋引道、拆陸橋、拆違建;但拆完之後,他要創造什麼新的建設呢?即連他用新奇的 i-voting 敲定的社子島開發計畫,如今仍遭到許多當地弱勢居民抗議;原因無他,所有分配和安置的問題都需要官員技巧與耐心地解決,而不是光憑天馬行空的「柯式金句」就能擺平。

聽到柯文哲預告大巨蛋的「產期」,人們也許會悠悠吐出「終於」二字,但多數人恐怕已失去了振奮或喜悅的感覺。但別忘了,大家對柯文哲處理大巨蛋的最後檢驗還沒結束。停工五年多之後,這座鋼造巨蛋龐然矗立在都心,讓人驚異於其巨大。而柯文哲答應過的安全標準、疏散逃生、容積減量,是否能真正兌現,都還有待來日逐一檢驗。

【即時短評】安全頻出包卻想談票價 台鐵你有本錢嗎?

◆  【即時短評】安全頻出包卻想談票價 台鐵你有本錢嗎?

◆  【即時短評】美售攻陸飛彈 軍規GPS讓攻擊精準度升級
◆  【即時短評】台鐵版「貓在鋼琴上昏倒了」...
◆  【重磅快評】台鐵斷軌44公分很嚇人 真空28分鐘更嚇人
◆  【重磅快評】民主罪人撤中天 電火球能妝成霓虹燈?
◆  【即時短評】台灣的民主自由與川普同步 只剩反中?
◆  【重磅快評】死小孩又闖禍 蔡英文為何替他緩頰?
◆  【重磅快評】逢日矮一截 外交部「遺忘」這份調查報告
◆  【重磅快評】犯錯官員反升官 台鐵只有十八項缺失?
◆  【重磅快評】蘇貞昌主人家請客爆桌 是花誰的錢?
◆  【重磅快評】日媒認證 蘇內閣早是國際級染指媒體黑手
◆  【重磅快評】建日皇碑?請先「悲」一頁台灣被殖民史







【即時短評】安全頻出包卻想談票價 台鐵你有本錢嗎?


2020-10-23 00:13  聯合報 /   記者曹悅華/台北即時報導
普悠瑪翻車事故才剛滿兩周年,卻傳出今年5月19日,台鐵台中成功站南側出現44公分斷軌,卻未依SOP通報,還讓莒光號、普悠瑪號兩列車高速通過斷軌處,險再釀重大事故。記者黃仲裕/攝影


5月19日台鐵成功站斷軌案涉及通報不實,險些釀成列車翻覆意外,諷刺的是,台鐵不是斷軌,就是零件噴飛,不然就是搞行銷標案,盡拿政府的錢做擦脂抹粉的事,22日卻在立法院提到預計明年虧損達32億元,將研議調整票價,試問台鐵可曾想過,若連旅客安全都顧不好了,又怎麼有資格調高票價?

前年普悠瑪翻車事故發生後,行政院提高前瞻計畫給台鐵的比例,為的就是杜絕憾事重演,鞏固最基本的行車安全。攤開110年度軌道計畫預算編列,除鐵道局建設最多外,次多的就是台鐵,共占了七項

從高雄機廠遷建潮州及原有廠址開發計畫、台鐵整體購置及汰換車輛計畫、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台鐵軌道結構安全提升計畫、高鐵彰化站與台鐵轉乘接駁計畫、台鐵電務智慧化提升計畫到台鐵集集支線基礎設施改善計畫,都見到政府大力補助台鐵。

其中,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為的就是提升鐵路行車安全,減少意外事故發生機率還有因設備故障造成列車誤點情形,從104年到今年底,計畫經費共砸了275億元,那麼龐大的數字,和人民有感程度成正比嗎?

儘管台鐵端出今年1到8月行車異常事件392件較去年同期458件大幅減少為66件,但民眾要的是真實的感受而不是數字上改變。

當台鐵誤點成為常態、旅客搭車時顯示器還會標示錯誤,或播音系統播錯站名,台鐵連最基本的服務都沒有到位,喊話調整票價怎麼讓民眾心服口服。

政府已經給台鐵錢去鞏固行車安全、補足人力,新車買了、電車線也換了,台鐵至少要拿出六十分的表現,才不會被人民打槍。只要一天做不到服務跟安全有感,就沒有調漲票價的本錢。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關鍵原料爭奪戰

◆  「死小孩們」將KO國民黨?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關鍵原料爭奪戰
◆  精實教召之外…遠離戰爭 才是戰略上策
◆  拜登摒棄川普「美國優先」
◆  豪豬守不住海峽中線
◆  正視乙未抗日 台灣才「真光復」
◆  海廢清理 可設專案組織
◆  美國豪門政治的權力世襲魔瓶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關鍵原料爭奪戰


2020-10-23 03:44  聯合報 /   楊之遠(作者為台北科大環境工程與管理所兼任教授)
我國稀土原料均從中國大陸進口。 路透


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經濟遭受打擊,歐盟各國正在推動「綠色復甦計畫,希望藉改善環境政策重振經濟歐盟歷年在電池、電動車和風力發電等產業居領先地位;但是,當疫情襲擊歐洲,全球供應鏈因隔離措施受到擾亂時,歐盟警覺以往太過依賴中國和其他地區提供綠色科技所需關鍵原材料例如中國提供歐盟九十八%的稀土,土耳其提供九十八%的硼酸鹽,南非提供七十一%的鉑金,可能使歐盟遭受中國和其他資源國供應緊縮的威脅

過度依賴可能影響歐盟於民國139年(二○五○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歐盟估計,要實現其目標,到民國119年(三○年)鋰需求將增加十八倍,鈷需求增加五倍。到民國139年(五○年),鋰和鈷需求分別增加六十倍和十五倍。

因此歐盟委員會提出關鍵原材料行動計畫》,該計畫目的包括:加強歐盟工業產業鏈的韌性;通過資源回收利用、創新等,減少對關鍵原材料的依賴;加強歐盟內部原材料採購;實施第三國多元化採購等

而美國八十%稀土均賴中國進口,由於中美交惡,為預防中國實施稀土禁運,今年九月川普總統簽署行政命令,宣布採礦業出現國家緊急狀態,希望激勵國內自行生產其軍事科技極為需要的稀土,同時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為確保關鍵礦物供應,美國已與加拿大和澳洲等國簽署生產協議。為發展更先進的武器,美國需要更多的稀土元素。例如每架 F-35 戰鬥機需要九百磅的稀土,而每艘弗吉尼亞級潛水艇則需達萬磅

多年來,中國付出慘重環境汙染代價,逐漸掌握了稀土產業鏈的技術優勢。不僅可用為貿易武器,近年來更依靠這些稀有金屬,成為全球科技的領導者。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表數據,民國107年(一八年)中國專利申請數達到一五四萬件,連續八年居首位。中國的申請,多集中於計算機技術、數位資訊通信和電子産品等領域。

面對中國獨占鰲頭,為確保科技發展,歐盟、美國紛紛重開礦場,並與其它礦產國家簽署協議,成立開採稀有金屬新聯盟,全球將崛起一場關鍵原材料的爭奪戰

我國稀土原料均從中國進口,只能因應產業下游需求,應用於磁鐵元件、模組和馬達等成品。如今兩岸關係惡化,面對全球各國採取確保稀有金屬等資源安全行動,以及中國可能停止供應我國稀土的威脅,政府應提出保障我國關鍵原材料供應的策略,避免相關科技產業受到衝擊。











「死小孩們」將KO國民黨?


2020-10-23 03:42  聯合報 /   鄭紹成/文化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台北市)
民進黨立委何志偉(左二)舉行「保健食品變詐騙食品」記者會,呼籲相關單位應嚴加查察,並大嗆內政部長徐國勇。記者潘俊宏/攝影


民進黨籍立法委員何志偉不久前才因建議「美豬進口數量控管」,慘被稱為「死小孩」;本周又因揭發詐騙集團利用一頁式廣告販售假商品,呼籲內政部長如果處理不當應該下台負責。何志偉出身政治家族卻頻與黨內作梗,絕對經過深思;民進黨的年輕同志,如果多幾個「死小孩」是否將徹底 KO 國民黨呢?

首先,民進黨在總統選舉大勝後,執政官員已不時露出執政與專業的傲慢。例如:防疫大將陳時中近因流感疫苗數量不足,臨時中止五十歲到六十四歲民眾施打順序,引起重大民怨,面對媒體依然保持強硬立場。專業的傲慢則顯示在疫苗施打覆蓋率的解釋,科學說理不足以服眾,民眾繼續冗長排隊等候,就是對專業傲慢說法的明白抗議

其次,國父說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民進黨執政就要以民為先、苦民所苦,官員能否「將心比心」是施政能否贏得民心關鍵。以疫苗施打為例,民眾大多了解(未必諒解)不必全民施打的覆蓋率說法,但機率是一種或然率,不論高低,發生在當事人身上就是百分百,這說明為何五十歲以上台灣民眾爭相施打(因為擔心流感,更憂心抵抗力減弱是否也增加感染新冠肺炎機率),相信沒有一個正扛著養家重擔的中年人,願意承擔風險。換言之,陳部長無法將心比心,以民眾角度進行決策,就會造成不時「走鐘」情事。

第三、民進黨過往執政標榜「清廉執政愛鄉土」,何志偉的連環爆雖槓上農委會和內政部,並未違背愛鄉土口號。民眾擔心萊豬進口,何志偉提議總量管制來緩頰;消費者因為詐騙式廣告被騙,何志偉站在民眾立場嗆聲主管部會主管應該負責。連環爆似讓被點名官員不滿,其他中常委也挺身責罵;但從民眾角度觀察,何志偉才是真正為民喉舌、為民服務的中央民代,當初填補姚文智空缺而上的年輕市議員,或能因此增加民意支持。

何志偉連環爆雖然頻受黨內壓抑與反對,反觀國民黨對於政治議題掌控已出現群龍無首、各行其是的紛亂狀況,黨團書記長身為黨最重要幹部,林為洲卻在臉書提出未經討論的黨名去中國議題引發爭議。民進黨在完全執政後,像何志偉「死小孩們」敢勇於重新面對清廉執政口號,以民眾權益為依歸的新生代蔚然成風、蜂湧而出,對民進黨本身也實非壞事。










精實教召之外…遠離戰爭 才是戰略上策


2020-10-23 03:51  聯合報 /   張漢平/榮民(高雄市)
國防部完成後備配套改革規畫,將檢討解除現行編管八年的教召政策。圖為漢光演習以教召員為主的後備部隊投入作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數個月來,美國新冠疫情衝擊總統川普的連任意圖,迫使川普頻頻祭出高舉民族主義的反中旗幟,力求勝選。

就美國言,台灣始終是刺激中國的最有效棋子、最有效的籌碼,現階段台海淪為美中角力的最佳場域。美軍對我後備戰力多次直接批為無效戰力;近期因中共機艦對台持續干擾與挑釁,戰爭氛圍劇增,國軍趁此時機重新檢討「後備戰力」。筆者認為以下幾點不可輕忽。

就精神教育層面,其重點在於如何讓全民,尤其是接受教召的人民,深刻瞭解我們究竟是「為何而戰」、「為誰而戰」。若能確立是為中華民國生存發展,和為全民生命財產與安全而戰,大家都會打從心裡接受教召訓練。

教召訓練層面,有效訓練關鍵繫乎「精實」兩字,達此要求不二法門,仰賴常備教召幹部用心準備和率先躬行。教召的目的,無非是希望退役官兵返營訓練後,熟悉本身軍事專長和戰鬥技能,若受領教召任務的各級幹部,於任務前能用心專注準備,任務中率先示範操作,必奏其效。

筆者在民國八十六年擔任營長執行教召任務時,帶領所屬幹部在部隊前先行完成各項戰鬥教練示範動作要領,所產生「Follow Me 」的效果,令人難忘。

另就公平性看。這次國防部規畫的教召改革方案,已經注意到「公平性」;其實坊間只要聽到退役朋友談論教召時,對「會被教育召集的總是那些人」和「不曾接受教召者有某些特定對象」等非公平傳聞,都有疑惑不解;若國軍此次改革能消除大家心中疑問,對接受教召意願,會有相當程度的助益。

教召訓練固然是強固國防的重要支柱,但「兵凶戰危」,如何避免戰爭,遠離戰爭,才是國家戰略的上策,更是絕大多數人民想要的,期盼的。

當前美國大選在即,加上美中在全球、區域的角力與爭霸,宛如上世紀意識形態無止盡的爭鬥,台灣處在美中利害交鋒無法置身事外環境下,制定趨吉避凶且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國家戰略,才是根本。











拜登摒棄川普「美國優先」


2020-10-23 03:33  聯合報 /   樂為良/自由作家
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廿二日投書聯合報系,表明當選後將強化與台灣關係。(路透)


美國大選進入最後關鍵時刻,此際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投書美國華文刊物世界日報」,堪稱史無前例。這位民調領先的總統候選人,面對來自對手的抹黑手法,仍透露一個更重要的訊息:將摒棄川普的美國優先主張,恢復與世界為友,與全球共生、共享、共榮,「成為自由的燈塔與世界的希望」。

拜登同時明示,將以美國利益為主與中國大陸合作,也肯定台灣數十年在經濟與民主上的成就

他以「川普失敗讓我們的經濟崩盤」為基點指出,美國因亞裔美國人而強大。他將捍衛每個美國人的夢,並在新政府下,與全球合作,使美國重回生機。

拜登羅列的數項條文,條條如利劍般,直指川普總統一再強調的白人至上「核心價值」;在美國疫情失控後,一直是他的競選主軸,並無全新的論述。值得一書的是,他投書給「世界日報」,用意明確而有趣。

世界日報從民國65年(一九七六年)創刋後,一直是在美華人的「精神食糧」與「生活工具」。大夥兒讀它的新聞,得知兩岸、美國與世界的大事;閱副刊的文學作品一解鄉愁;靠它的廣告訂機票、買車買房、找工作…但是無論它對華人有多重要,在美國,它畢竟屬地方少數族裔」,絕無全國性」(national)地位。(註)

現在,拜登投書,不僅利用「世界日報」這個平台表明華裔是他的同胞,也向整個亞裔提出團結的呼籲,甚至向中國大陸與全球表明,他領導的美國政府「必須與其他國家攜手合作,應對影響我們所有人的國際挑戰」,一改川普至今仍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的甩鍋荒謬言論。

世界日報在美國有個競爭對手星島日報」,選前者是在美、中、台關係上的一種保持平衡的表態而選後者便是明白倒向對岸大陸明智的美國領導人是不會犯川普反中牌錯誤,因為真正牽動美國利益與全球影響的是中國市場

在美讀書與工作近十年,一直是「世界日報」忠實讀者,看到它登上美國的「全國性」舞台為之欣喜,絕對是對「正派辦報」精神的鼓勵與肯定,也搧了當年「退報運動」發動者的一記耳光。

(註:在美國,going to national 就是頭等大事











豪豬守不住海峽中線


2020-10-23 03:51  聯合報 /   李晨鐘/退休公務員(高雄市)
白宮國安顧問歐布萊恩16日表示,若台灣成為豪豬,獅子就不會喜歡去招惹,台灣要研究一些策略,嚇阻中國採取兩棲登陸或灰色地帶的行動。(美聯社)


美國國安顧問歐布萊恩十六日被問到,若中共對台採取行動,美國是否準備協助台灣時表示,台灣應自我強化防禦工事;也說,若台灣成為豪豬,獅子就不會喜歡去招惹。但是沒說的是,在台灣變成豪豬前,獅子已動手或者即使台灣變成豪豬,獅子還是決定動手怎麼辦

兩岸對峙七十年,一直以「海峽中線」作為彼此約束的界線。去年三月兩架中共戰機首次越過中線,國防部嚴正抗議譴責,美國也指控中共破壞台海現狀;但是今年九月美國務次卿訪台期間,大陸一再派遣各式戰機飛越中線,並且持續越界至今,民眾豈能無感?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日前公開表示,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此項宣示,等於打破了兩岸七十年來的默契,兩岸關係從此將重新定位。

蔡英文總統今年雙十國慶典禮講話,明白向中共傳達善意。表示現階段兩岸當務之急,是本於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態度,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並強調:「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

但是中共國台辦發言人卻回應稱,蔡總統的國慶講話,延續對抗思維和敵對意識,曝露民進黨當局謀獨本質國台辦是中共涉台部門中,立場最為親台者,發出如此強硬言論,充分顯示陸方立場已向強硬傾斜。面對兩岸嚴峻形勢,台灣軍方也開始規劃提升後備戰力方案。

日前美國喬治亞大學舉辦視訊美國對台政策研討會國安會前秘書長邱義仁宣稱:「除非瘋了,台灣才會宣布獨立」。既然如此,為了兩岸和平,蔡總統親口說出:「我們不追求台灣獨立」有這麼難嗎?












正視乙未抗日 台灣才「真光復」


2020-10-23 03:44  聯合報 /   張健豐/歷史研究者(新北市)
乙未抗日錦繪圖畫,這幅描繪了新竹戰役的慘烈。 記者羅緗綸/翻攝


近日,包含在野黨在內的一些團體,要大肆慶祝十月廿五日光復節;部分執政黨立委則指,這是對岸角度,這一天不是所謂光復節,是政權轉移的日子。其實,這是昧於歷史事實的說法。

這一天,不但終結了日本五十年殘酷的殖民統治,也告慰一八九五乙未年當時「義不帝倭」的全台軍民,包括參與乙未抗日戰爭的志士,是兩岸人民共同的歷史記憶。

大家都知道台灣割讓,起因於中日在一八九四年甲午的衝突,有學者稱是第一次中日戰爭該役滿清戰敗,日方向其強索未占領之地一台灣本島,於是簽訂馬關和約

當時台灣大多數仕紳和民眾,無法接受該事實,便引用國際公法割地須問居民能順從與否」、「民必順從,方得視為易主等語,並務求廢約,請各國公議,派軍艦相助但日本等不及交割,即派大軍鎮壓島內抗日勢力日軍登陸後,自北而南清鄉屠戮,其中堪稱慘絕人寰的雲林大屠殺,無辜百姓逾三萬無端被殺,受害範圍廣及五十餘村庄事後,當局對受難者及其家屬予以撫卹、賠償和恢復名譽。是日本不能否認的戰爭罪行,也是人類歷史上傷痛的一頁。

曾在乙未抗日戰爭中給予日寇重大傷亡的抗日義首俞明震基隆前敵總指揮)、李應辰淡水舉人)、蘇力三峽)、胡嘉猷桃園)、侯西庚(嘉義)、劉永福、陳鳴鏘(台南)、蕭光明(屏東)等雖全身而退,內渡中國內地,但他們無一不希望祖國強盛,早日光復台灣直到對日抗戰,這種希望化成實際行動

民國30年(一九四一年)中日正式宣戰後,國民政府蔣委員長隨在開羅會議向列強提出,日本須將台灣等地歸還給中華民國。中國八年抗戰勝利後,民國34年(一九四五年)十月廿五日在台北舉行受降典禮,日本將台灣交還給中國,民眾興高采烈地慶祝台灣重回祖國的懷抱。數年後,台灣省政府更將當初被日本侵占、納入國庫的田產,悉數歸還給來台申請之胡嘉猷後代。所以,豈是區區的一句「政權轉移」一句就可交代過去。

因為台灣的光復,中華民國在台灣才有正當性及合法性,進而在此安身立足,發展民主,政黨輪替。所以,唯有正視乙未抗日歷史,才能找到自己是誰,真正落實轉型正義,即「真光復」。












海廢清理 可設專案組織


2020-10-23 03:41  聯合報 /   楊永年/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台南市)
海底垃圾占海洋垃圾九成六,但過去甚少被關注,常有潛水教練在墾丁海域撿拾各式各樣的海底垃圾。圖/台灣潛水提供


聯合報對海洋垃圾與海洋廢棄物作深入報導,讓人印象深刻,同時指出多機關管轄,卻無人負責的窘境,海洋垃圾究竟是誰的責任?

大家最先想的是政府責任,這一點也不錯,但接下來問,是那個部會或機關的責任?除環保署是廢棄物清理專責機關,或其核心任務就是清廢。其他機關核心任務不同,如海巡署主責海上治安,海洋保育署專責海洋保育。因此,如要卸責也有理由,所謂「政府失靈」就這麼產生。或除非設立專責單位,否則永遠有溝通協調與整合的問題。不過,即便成立專責單位,也不一定管得了源頭問題(因為海洋垃圾多來自陸地)。因此,目前最有效率的方式,必須由行政院(或政委)出面進行整合。然而,如果行政院長不重視,或立法院(立委)不重視,海洋廢棄物清理也是難解或無解。

作者進一步認為,或許可行方法是成立「海廢清理專案組織」,以避開冗長立法程序,又因清理海廢任務(或目標)清楚,可在短時間發揮應有功能。美國舊金山南灣鹽田復育為例,就成立鹽田復育專案組織」,該專案組織隸屬於加州州政府海岸保育局以目前的狀況,若設置或可設於海洋保育署














美國豪門政治的權力世襲魔瓶


2020-10-23 03:37  聯合報 /   林法/公(彰化市)
拜登(右)的兒子杭特(左)恐怕會給他添不少麻煩。路透


美國大選進入關鍵決戰,拜登之子杭特、川普本人和其女兒伊凡卡,過去與對岸密切的生意往來陸續被挖出;然而兩位號稱全球最民主國家總統候選人,為爭取選票不斷將中國妖魔化的行徑,著實諷刺。

四年前那場「缺心偽君子」希拉蕊.柯林頓對上「缺腦真小人」川普的選戰,過程充滿抹黑操弄,被紐約時報評為「醜態畢露,舉世鄙夷」;這次顯然也好不到哪。「民有、民治、民享」的理想,在「美式資本社會」中早成了諷刺,正如美國歷任總統有所謂四大豪門」—亞當斯、羅斯福、甘迺迪,與布希之前若希拉蕊當選,則再添柯林頓一門)。

有人將美國的權力結構比作一只魔瓶,大財閥像置於瓶中的大石,決定了政治形態,派系家族是填補空隙的卵石;至於出身平戶的歐巴馬,則是充填多餘縫隙的沙粒,然後選票像水一樣倒入瓶子;決定魔瓶重量的,是石頭有多重

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曾以世襲資本主義批判美國,他認為透過繼承財產形成寡頭,且由資本累積逐漸構成階級社會不僅使貧富懸殊,也嚴重衝擊民主社會的公平正義諾姆杭士基早在占領華爾街前,便看穿美國的問題,並預測會有像川普之類民粹政客當道;他說:到處充斥人們的挫敗、幻滅和被合理化的憤怒,但迄今無人作出回應,因此若有敢講又極富魅力的人物崛起,這個國家就陷入大麻煩了。

眼前川普的惡行罄竹難書,拜登本身不經商,但放任兒子在國內外打著他的名號經商,選後白宮依然會是矯情和欺謊之地,「財富權力世襲的深層結構,也將難以破除

至於台灣,從市井小民的處境,到政界高層的背景,與美國有或多或少相似處,因此當「萬惡敵人」出現,讓日常生活的挫折、執政不力的難堪,各自找到情緒出口及卸責藉口,和美方關係又怎不緊密!

蘇蘅/這場選舉 媒體對川普爭民主之戰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蘇蘅/這場選舉 媒體對川普爭民主之戰
◆  沈呂巡/推動與美國復交,有無發起之處?
◆  朱宗慶/為我們所熱愛的土地蓄積能量
◆  林中斌/川普頻自誤 拜登將爆勝
◆  方祖涵/打臉反智政權的NBA防疫

◆  王健壯/如果政府殺了一家媒體
◆  嚴震生/川普逆轉勝的方程式
◆  薛承泰/接送小孩好像在打一場仗
◆  黃介正/美選孰勝 與我何干?
◆  施振榮/數位時代音樂著作權應有新思維
◆  葉銀華/建立公益檢舉制度的必要性
◆  趙春山/國慶演說談兩岸:有決心踏出穩健一步

◆  楊志良/人類能否超脫?
◆  馬凱/凝神諦聽巨變逼近的腳步
◆  洪蘭/年輕時不流的汗 年老時變淚流出
◆  盛治仁/祝美國民主早日康復
◆  周行一/川普的病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  方祖涵/職業棒球與大法官

◆  王健壯/當大法官變成轉型正義對象
◆  陳亮恭/優雅轉身間的憂愁
◆  王文華/要想到多細,才能賺26億美元?
◆  陳立恆/瘋狂的算計.真實的苦難







蘇蘅/這場選舉 媒體對川普爭民主之戰


2020-10-23 03:27  聯合報 /   蘇蘅(作者為政大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美國大選進入白熱化,川普(左)、拜登(右)誰能成為贏家? 美聯社


美國選舉倒數計時,除了競爭對手拜登外,川普最近又多了兩個「敵人」,NBCU 和 CBS 兩位女主播

一周前,NBCU 記者賈絲里主持市民大會,追問川普防疫和逃稅,被形容為給川普最激烈的燒烤之一」。近日 CBS六十分鐘主播斯塔爾專訪川普,川普中途走人,節目還未播出,已被斥為虛假和充滿偏見的專訪」。

白宮秘書告訴福斯電視台,川普被問到拜登之子杭特「電郵門」是真是假?媒體查證過是虛構,「為什麼川普團隊還要發推特文」的問題,才拂袖而去。

被川普斥為人民公敵的美國媒體,四年來和白宮恩怨爭執不斷。目前已有六十多家媒體表態支持候選人,僅不到十家媒體為川普背書,非常懸殊,也令他極度不滿。

四年中媒體學到什麼教訓哥倫比亞新聞評論和英國衛報最近訪問很多媒體人網媒 BuzzFeed 總編輯 Ben Smith 說他們學會不讓川普所有發言都現場直播,也不對他的推特有聞必錄紐時專欄編輯說,川普嘲笑人的推特,流量和分享率都很高,川普的新聞感敏銳,但媒體應一路把關,直到投票結束,尤其要守住「謊言推特」那道防線。Teen Vogue 總編輯也說,過去四年,川普成功讓美國三分之一民眾相信紐約時報是「假新聞」,但紐時真是「假新聞」嗎?不是,選民仍對精英媒體有所期待

更特別的是,多家媒體做了「川普和媒體」系列報導,像公共電視「為何媒體在報導川普中掙扎」、紀錄片台 VICE NEWS 的「人民公敵」,哥倫比亞新聞評論製作「白宮採訪生涯」四年專題,用深度回顧留下歷史紀錄。

很多政治記者談到,一開始 CNN 和 MSNCB 記者對前白宮發言人康威發言據實以報,直到記者發現變得連篇謊言,懷疑政府說詞都是宣傳。記者私下稱康威「大說謊家」,那麼還要「據實」報導嗎?

大西洋月刊記者菲羅斯說,新聞界覺得要重新定義平衡報導」,因為資訊很不對稱,「過去我們假設多數政治人物會避免說不真實的話,然而現在面對的是川普,常規還能用嗎」?「媒體應該效忠的,是民主,和可觀察的真實」。

媒體愈追求真實,川普愈視如眼中釘,但美國媒體畢竟有查證求真的傳統,所以當紐約郵報登出拜登之子電郵門事件,很多媒體用驚訝形容。最挺川普、被譏為「真理報」的福斯電視台,最早接到爆料,卻選擇拒登,甚至特別發表一篇新聞,說明如何地毯式向 FBI、國安單位、俄國消息來源、拜登及朱利安尼一一查證,確認關鍵點是「子虛烏有」,決定封殺;福斯沒有見獵心喜,反而努力查證,證明美國媒體基本倫理還在,畫下紅線

反觀台灣,蔡政府力推萊豬開放,表態挺川普意味十足,帶動一些搖尾巴跟風的綠色媒體,爭相捧川普,抑拜登;連報導外國選情都能偏頗,讓人瞠目結舌,自傷可信度,白白淪為笑話。過分寄望於美國某位總統是危險幻想,紐時和自然等精英媒體已經表明,這次選舉是捍衛民主之戰隨政府附和的台灣媒體,只能說是渡河蠍子」,改不了本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