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0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2023年全球一連串翻轉的省思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政府對高端處處放水,難道另有高層指示?
◆  聯合報黑白集/阿北趕快度過否定期
◆  經濟日報社論/2023年全球一連串翻轉的省思






經濟日報社論/2023年全球一連串翻轉的省思


2024-01-20 00:50  經濟日報/ 社論
日本作為汽車出口王國的地位,在2023年遭中國大陸取代。 新華社


剛過去的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全球受到關注的,從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紅海航行風險,再到美國政黨互鬥、聯準會降息動向之外,其實還有一個不易為人察覺,但仔細看卻又相當普遍的現象正在發生,那就是翻轉

南韓在去年底公布了一個數據,1到11月,出現對中國貿易自民國八十一年(1992年)雙方建交31年以來首次的貿易逆差。一般印象中,南韓是一個工業強國,民國一一O年(2021年)更被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評發達國家,從來享有對中國的巨大貿易順差,民國一O七年(2018年)時順差高達558億美元,占到當年南韓對外貿易總順差的80%,但自此之後快速遞減,至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只剩12億美元,故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開始出現逆差也不令人意外,只是金額相當不小,前11個月已達180億美元,全年估計應在200億美元以上。

如何解讀?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中國快速崛起了。南韓作為一個工業大國,長期在汽車、造船、半導體等產業享譽全球,但近年來,首先是汽車產業競爭力不敵中國,其次是造船業也被中國挑戰,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全球新接訂單70%以上被中國搶走,造船產業被公認難度最高的三個領域,號稱三大明珠的航母、LNG和郵輪,也先後被中國克服。至於半導體,本來還可以享有一段時間的優勢,只是被迫加入美國針對中國的脫鉤策略,這一來,對中國出口當然銳減,反之,對中國的進口卻持續增加,終於,維持了31年的對華貿易順差在民國一一二年(2023)畫下了句點,出現翻轉。

從南韓看日本,從民國八十年(1991年)經濟大泡沫破滅開始,日本經濟一路下行,所謂失落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等等,已眾所周知,只是一般恐難料到日本竟會失落到它原本遙遙領先的亞洲四小龍之後。如以購買力平價計算,日本的人均 GDP 從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開始就全面低於星、港、台、韓,也難怪以往蜂擁而出日本觀光客愈來愈少各國赴日旅遊觀光客如過江之鯽。這還是日本與四小龍之間的翻轉,如把日本與中國對比,那就更明顯了,日本曾經笑傲江湖的一眾明星產業,如今多已成了明日黃花,最後一個,日本作為汽車出口王國地位,在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也被中國取代了。

其實,日本、南韓作為發達國家風光不再並非孤例,自上世紀以來,一直被視為是發達國家代表的G7(七大工業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之 GDP,占全球 GDP 的比重,在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第一次輸給了被視為是發展中國家金磚組織,前者為30.7%,後者為31.5%,這當然也是一種翻轉

可以看到,之所以發生以上的翻轉,直接間接都跟中國有關。看得更仔細一點,那就是跟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的持續、快速地崛起有關。

自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或快或慢,平均以8%至9%年均成長速度崛起。單獨看,每年8%或9%,是一個「增量」的概念,但持續幾十年下來,增量蓄積就成了一個「存量」的概念,後者,就是綜合國力基礎,放在全球範圍中看,將近半個世紀,中國是全球幾乎唯一在存量上出現巨大變化的國家,因此,中國的變化不可能不對周邊對地區,乃至對全球產生愈來愈大的影響或衝擊。換個角度看,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中國變了,全球也就跟著會變,這在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中發生的另一重大事件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2月,中國成功促成了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這兩個世仇國家和解建交,不僅在國際外交史締造新猷,也相當於在地緣政治翻轉中東板塊。中國在素無淵源的中東棋盤上落下的這一子,不但讓中國「打入」中東,也打通了一帶一路任督二脈,更強化了中、俄、伊的戰略整合契機,從而牽動到中美的全球大博弈

觀世事,或觀世勢,為什麼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的全球出現一連串翻轉,找到源頭,就看得懂脈絡了。












聯合報黑白集/阿北趕快度過否定期


2024-01-20 03:48  聯合報/ 黑白集
民眾黨立委參選人蔡壁如(前排左)參選台中一選區立委,她被視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右)分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台中為民眾黨打出好成績的蔡壁如,回台北探視柯文哲。她說,柯文哲還處於「悲傷情緒五階段」的「否定期」,覺得自己明明「坐二望一」,怎麼票開出來卻是「老三」?

民眾黨遭外界嘲諷拿「假民調」欺騙年輕人,票投出來,「沒穿褲子的」正是柯文哲。但根據蔡壁如的說法,柯文哲是真的相信自己會贏,才會那麼難以接受「柯老三」的事實。苦思五日後,柯文哲終於找到自己的解釋:市話民調比較準,手機民調不準,主要是年輕人投票不如預期。

這就奇怪了!選前,柯文哲嘲笑其他機構的民調數字「不科學」,說市話民調不準,因為年輕人都用手機。如今票開出來,他又把話倒過來說;這樣翻來覆去,到底要不要面對現實和科學?選前他說,年輕人投票率達八成五,他就贏了。事實上,就算八成五廿到卅九歲的年輕人都投他,也才五百萬票,距離當選門檻還遠。何況,看台灣的紀錄,哪來的八成五投票率

柯文哲最大的問題,是不思考其他成熟年齡層選民需要,以為光靠一張嘴吹噓,就能號召天下年輕選民來歸。他也不想想,自己傲慢搞垮藍白合,讓民進黨繼續執政,多少選民都在怨他。

選舉過了一星期,阿北還停留在「否定期」,要到何時才能接受敗選現實?柯文哲趕快克服心理障礙吧!












聯合報社論/政府對高端處處放水,難道另有高層指示


2024-01-20 03:52  聯合報/ 社論
疾管署前天公開與高端疫苗的合約,仍引發諸多爭議,副署長羅一鈞昨天再度開記者會說明。記者杜建重/攝影


衛福部公布高端疫苗合約,引發諸多質疑,除內容處處放水,價格條件也顯不合理。衛福部長薛瑞元和次長王必勝則態度傲慢發言荒謬無禮,一副護航又如何的姿態。賴清德僅獲四成選票,綠營又失去國會多數黨地位,民進黨官員似仍無任何警惕

高端合約拖到選後才公布,民進黨表現出「我們贏了,你奈我何」的態度;但多達五十八頁的高端合約,確實存在重重疑點。當年曾在立法院監督此案的台北市長蔣萬安痛批,「潘朵拉的盒子打開,裡頭缺乏政府公信力」,又稱「白色巨塔一片漆黑」。事實是,當初相關文件重要內容全部塗黑,根本不讓立委監督

觀察合約訂定過程,衛福部與高端的「配合無間」,令人驚愕。當時高端尚未完成二期實驗,衛福部即匆匆與高端簽約;更在短短半個月內,以祕密會議通過對高端疫苗的「緊急授權」,將高端納入新冠施打疫苗。若再算上先前為高端量身打造的「免疫橋接」,整個過程,就是一本「官商勾結、圖利廠商」的教範超過四十億元公帑,就此平白奉送給高端

再如,高端研發疫苗初期,政府曾補助四.七億元研發經費;當時高端承諾,若政府購買一百萬劑疫苗,高端將免費供應廿萬劑。但正式簽約時,政府購買了五百萬劑,高端理應贈送一百萬劑才對,實際卻僅廿萬劑免費。其間差額,高達六.四億元衛福部為何對政府權益毫不爭取這是部長陳時中擅作主張或另有政府更高層指示授意,值得深究

此外,高端的採購價格為何高達每劑八八一元,也令人不解。高端疫苗從頭到尾都未完成第三期人體試驗,且採用的是較低階棘蛋白技術;蔡政府卻以和其他國際知名大廠以 mRNA 技術研發的產品一樣的價格採購,甚至高於 AZ 疫苗達八倍之多,這合理嗎?根據選前漏出高端董事會錄音,其中提到價格「不能低於七百元」,這個數字是誰洩漏給高端,也應追個分曉。

衛福部官員聲稱,高端原先的報價是每劑九五○元,衛福部經過討價還價,另外計上冷鏈成本,對方才降至八八一元。此一說法,好像政府討價還價有功問題是,高端的冷鏈運送溫度是二到八度,和AZ疫苗一樣,和 BNT 疫苗需以零下七十到八十度冷鏈運送截然不同。但 AZ 的每劑運送成本僅十元,而高端冷運卻訂得和 BNT 一樣高貴,合理嗎?

高端疫苗除了五百萬劑緊急採購,衛福部當時還簽了五百萬劑「開口合約」疫苗供給;而這五百萬劑採購,並無任何但書。如果說免疫橋接和五百萬劑採購是基於事態緊急便宜行事,何以未規範高端必須在後續採購前通過正規三期臨床實驗?很顯然,其間就是利益輸送,想用既成事實繼續圖利高端

回看衛福部當時對外購國際疫苗百般刁難,卻對本土的高端疫苗百般放水,顯然就是同一事件的正反兩面。蔡政府的防疫計畫並非希望早日購進疫苗供全民施打,讓全民及早擁有抗體而是故意壓抑國際疫苗採購和捐贈,以保證高端有更大發展和獲利空間。從這個觀點看,蔡政府把「扶植高端」放在「保護人民」之上,其用心之扭曲不仁,可見一斑。也因此,高端採購合約中的「保密條款究竟是政府或廠商要求,基本上已無差別,其實就是為了隱瞞真相而已

高端採購弊案,其實是上自蔡英文、陳建仁,下至衛福部官員、審查專家、綠委等共犯結構共同打造。新國會二月即將上任,一定得把真相查個水落石出



認知戰研究 恐淪言論網管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認知戰研究 恐淪言論網管
◆  中美高層復談的經濟風向
◆  3種「無用」論 輕忽諾魯斷交衝擊
◆  新立院首案 盼重懲詐騙
◆  冷凍+有機 重新布局鳳梨釋迦產業
◆  別讓戲劇成菸害防制法破口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認知戰研究 恐淪言論網管


2024-01-20 05:44  聯合報/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法務部調查局日前揭牌成立認知戰研究中心」,局長王俊力說明業務是對境外敵對勢力透過社群平台傳散各種錯假訊息,分化我內部團結或影響中央與地方選舉,基此將持續強化應對境外敵對勢力的威脅能力。這種以維護民主制度運作之名所實施的「研究」,其實與中共的「網管」只是五十步和百步之別。

法務部長蔡清祥明確指出,這項新業務係基於國家安全的需要。固然調查局依其組織法所定職權,具有涉及國家安全調查之業務,但由情治及犯罪偵防機關「研究」是不是錯假訊息,就如同在自以為自由民主的集體催眠下,實質上回復動員戡亂時期威權統治言論限制

民進黨深諳網路認知作戰且也是其勝選的重要關鍵,這次大選雖創下連續三屆贏得執政權的紀錄,但畢竟只是「慘勝」的少數總統。因此,執政黨為減少未來施政屢遭質疑與批評,於是就加大力度採取容易違反言論自由的網管措施,以強化既有「選舉式威權政體」的構築。

民進黨過去標榜主張「百分之百言論自由」,但歷經快八年的執政後,我們卻發現經政府檢驗合格的言論才有自由。事實上,言論自由在歐美自由民主國家中,本是人民應盡量發揮到極致的基本權利。因此,人民面對政府獨占大多數攸關公共利益的資訊,即使散布了對政府作為有所質疑的錯假訊息,基本上仍屬於言論自由的保障範圍。

歐美講的民主其實是自由主義民主或憲政主義民主簡稱,而選舉只是民主要件之一並非全部並且,不信任掌權的政府更在民主制度中占更多數的成分,故須建構防範政府欺騙及濫權機制中研院已故院士張灝的《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一書中,就說明了有權容易為惡和不能信任政府此等「幽暗意識」,正是歐美民主所蘊含基督教傳統。而言論自由所以應趨近百分百,道理也在此。

然而,調查局強調其認知戰研究新業務的任務,是為防制境外敵對勢力破壞我民主制度運作。但說穿了,執政者開辦「言論警察業務目的,雖高舉維護民主選舉大纛作為掩飾,但實質上卻是深化選舉式威權體制鞏固,而且還可能為專制極權孕育出小草

歐美自由主義民主理念而論,錯假訊息僅於涉及侮辱、誹謗、侵害隱私、鼓吹歧視、仇恨、恐怖主義與戰爭等「邪惡言論」,以及侵害自然人、法人或政黨之權利或利益為目的,大量散布蓄意詐騙或扭曲可被客觀證實的「毒訊息」時,政府才應被動或主動地以權力介入防制。簡言之,民主國家政府面對錯假訊息職責,不應在「打」而是「澄清」。

事實上,政府也會發出錯假訊息,且傷害層面更深廣。如賴清德的「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之說,對我國憲法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有所違背,而此錯假訊息也影響了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的國家安全。因此,調查局認知戰研究中心應研究後公告研究結果,以讓民眾信賴其具有政府各領域業務的研究能力,而不只是選舉式威權體制下的言論警察










中美高層復談的經濟風向


2024-01-20 05:44  聯合報/ 盧信昌/台大國企系副教授(台北市)


去年十一月底,在美國召開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高峰會,當時,拜登與習近平也聯袂出席和啟動了兩國對談;雙方更在耶誕節前夕,將中斷多時的軍事溝通管道恢復,並即刻進行國防策略的協調與工作會談。

這也是在此前半年間,由已仙逝的季辛吉在其垂暮之時,再次展開一系列穿梭拜會,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財政部長葉倫女士在內,藉由跨世代的提攜叮囑,所共同尋回的歷史記憶與亟需再做經營的戰略互信。

據外媒報導,上周到訪華盛頓的大陸中聯部劉建超部長,強調他也是自「拜習會」以來,訪問級別最高的大陸官員,字裡行間無不充滿著期待。因此,當中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於本星期在北京會見了美國前財政部長現職華平集團主席蓋特納,就中美關係與資本市場管制等議題交換看法時,彷彿也看到春暖花回

蓋特納表示華平在中國的投資與資產管理業務已有卅年,未來仍持續深耕中國市場。蓋特納曾擔任聯準會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負責公開市場交易執行;於金融危機發生後的民國九十八年(二○○九年)一月擔任歐巴馬政府首任財政部長,更採取「非常手段」來做金融調節量化寬鬆

眼前的北京,既有前朝官員以民間企業的身分到訪;而去年確定成立美中金融工作小組,也由美中財政部官員在本周末之前,展開為期兩天的會議,具體討論金融穩定和資本流通相關問題。自然,美國的債券市場,需要有來自東亞國家活血持續挹注;而中國經濟體制升級轉型,則有賴於雙方理性溝通與在這之後達成訊號傳遞外界解讀

此際,中美之間看似雲淡風輕,其實早有隔空、連番的高手較勁過。但各界咸感好奇的是,大陸經濟前景與對外再做開放的可能方向。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去年年底即在華盛頓發表的演說上,強調對中國經濟政策的內涵以及其可能對全球與美國的整體影響,特別在債務問題和房產市場調整風險,都將是美國對華經濟政策做評估和拿捏方向考量重點。而國務卿布林肯,在本星期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中也跟媒體表示:美中兩國的互動,將更加頻密,因為穩定美中關係至關重要

誠然,共同信心交互促進,還需要有來自受法律保障的財產權、制度革新、情報交流與供需媒合等努力,以及在不同向度上的支持與信念強化。反觀,單單以政府預算,透過特許權、產業補貼等的實質支撐,則不僅會僧多粥少;而且按照主要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砸大錢的功能也極其有限。

究其實,經濟活動與投資過程,都需參與者的「集氣」行為與建立互信基礎,可以在技術提供、交互需求到輪替帶動,乃至於有產業的切割重組、釋出利益和彼此補位

唯其能有如今的中美高層互動,方能讓各方經營好手與資金主,有一定協調同步的可能,才能勇敢探索未知領域,這包括:前緣技術、產品設計、服務概念,乃至面對衰退恐慌的勇氣,以及在資源鑽探與取得之後的開發共享












3種「無用」論 輕忽諾魯斷交衝擊


2024-01-20 05:44  聯合報/ 方天賜/前外交官、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新竹市)


諾魯轉向承認對岸,讓我們又少了一個邦交國。但國人對於此類斷交似乎愈來愈無感。更糟的是,社群媒體上還出現不少肯定斷交謬論,認為跟諾魯這類國家維持邦交其實「無用」,慶幸斷交後還可以省下許多援助經費。這些論述至少可以區分為三大類:

第一種是所謂的「小國無用論。以諾魯為例,它是位於南太平洋的島國,面積僅廿一點三平方公里,也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小國家人口僅一萬多人。有些人便認為這些蕞爾島國國力有限,與我國的交流也不多,斷交與否沒有關係。經濟部便認為,由於雙邊貿易額有限,與諾魯斷交的影響是「微乎其微」。這些說法其實忽略國家主權平等原則,並不會因為國土或人口而調降。舉例而言,聯合國會員國在大會中都擁有相同投票權。當我們在說多少國家反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並不是將投票國人口或土地加總,而是以多少國家來計算。若是在共識決國際機制中,小國一樣具有否決權力。另一方面,若小國無用的邏輯成真,在我們現有邦交國中,吐瓦魯的人口還少於諾魯,梵蒂岡的面積也小於諾魯,難道都可以放棄?事實上,我們若要重返聯合國等國際機制每一個會員國支持都很重要

第二種謬誤是「邦交無用論。有些政治人物主張,讓邦交國歸零也沒關係,也獲得一些共鳴。從國際法上來看,國家成立的客觀要件包括人民、土地、主權、政府等,是否需要外交承認則有不同爭辯。但從實踐上來看,一旦缺乏外交承認,便會影響到主權的正常行使,就好像被排除在國際社會這個俱樂部之外,不得其門而入。因此,保有邦交國,其實是彰顯具有主權護身符。一旦邦交國歸零,正是投北京所好,將台灣等同於港澳等地方政府因為,港澳雖然也可以用自己的身分參與一些國際組織或活動,但沒有建交主權,也就沒有邦交國。因此,這類言論其實是落入北京的認知戰圈套

第三種迷思是「中華民國無用論。這種論述牽涉到國家自我認同問題,主張這些國家是跟「中華民國」斷交,並非跟「台灣」斷交。所以認為堅持「中華民國」國名才是導致斷交的禍源,建議改用「台灣」的名稱去建立新的邦交。這類想法可能過於天真浪漫。事實上,以當前的情勢,我們即便要用台灣名稱去建立非官方代表處都有很大困難,大多數要被迫使用城市名稱「台北」代替。務實而言,台灣的外交困境來自兩岸關係,其他國家是否與你維持邦交並不是因為你的國名所致

在上述似是而非的認知下,台灣社會對喪失邦交國一事愈來愈掉以輕心沒有察覺到國際空間日益緊縮,倒是迷戀於「同屬理念相近國家」這一類的虛無大餅

不得不提醒,讓台灣的邦交國歸零,正是對岸最樂於見到的矮化策略












新立院首案 盼重懲詐騙


2024-01-20 05:44  聯合報/ 程仁宏/消基會名譽董事長、文化大學教授(台北市)


刑事警察局公布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第四季高風險賣場前五名依序為 Word Gym、健身工廠、旭集、台灣之星及TKLAB,除了兩間知名健身中心之外,連高級吃到飽餐廳都入列,有消費者反應到旭集用餐,不久後就接到電話,聲稱有駭客入侵盜刷消費者信用卡,要求被害人為了取消刷卡而提供個資,就在消費者提供個資後,竟被騙十萬元。詐騙事件為何層出不窮?政府有善盡責任嗎?企業經營者有維護消費者權益嗎?消費者受害只能當冤大頭自認倒楣嗎?

或許有人會說「消費者不聰明才受騙」,事實上在消費者剛消費又刷卡付費後,接到自稱店家的電話,在情境上會信以為真,真正該怪的是店家,為何消費者消費個資會外洩店家有無防護消費者個資外洩機制

消費者保護法第七條:「從事設計、生產、製造商品或提供服務之企業經營者,於提供商品流通進入市場,或提供服務時,應確保該商品或服務,符合當時科技或專業水準可合理期待之安全性;商品或服務具有危害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財產之可能者,應於明顯處為警告標示及緊急處理危險之方法;企業經營者違反前二項規定,致生損害於消費者或第三人時,應負連帶賠償責任,但企業經營者能證明其無過失者,法院得減輕其賠償責任」。

依刑事警察局公布的五大高風險賣場,根據消保法規定,企業經營者提供消費者的服務,應該符合目前科技或專業水準可合理期待的安全性;但是發生消費者財務受到危害,是肇因於企業經營者未善盡保護消費者個資所致,無法符合消費者合理期待之安全性,故受害消費者可以向企業經營者要求損害賠償

包括這五大高風險賣場在內的所有企業,皆須善盡企業經營者的社會責任,提出具體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措施,加強防火牆防護網,更該在官方網頁明顯處加註反詐騙警語,在消費者消費後發送反詐騙提醒簡訊等可合理期待之安全措施政府相關部門更該積極查緝詐騙集團;而新立法院的第一案亦該針對詐騙集團修法重懲

最後,提醒消費者接到自稱是店家的來電時,除反問該員該店家的董事長是誰?其餘個資一律閉口不談,掛斷電話後再找該店家官網去電了解,這是消費者無奈之下的自保措施













冷凍+有機 重新布局鳳梨釋迦產業


2024-01-20 05:44  聯合報/ 劉烱錫/台東大學友善環境農漁推廣中心主任(台東市)


台東堪稱是釋迦全球最大產區,也堪稱品質最優。其中鳳梨釋迦出口大陸是二十多年來的主軸。不料,大陸以粉介殼蟲為由,在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暫停從台灣進口,使產業基調驟變

農業部為因應鳳梨釋迦產業危機獎勵國內企業購置超低溫急速冷凍設備,將未成熟的鳳梨釋迦果經過清洗、集體催熟、超低溫急速冷凍後,再削皮、切丁,做成個人或全家手撕包或大份包裝,可長期保存,還保留果肉 Q 彈和香甜,更適合大眾簡便食用。本中心去年底配合農糧署推廣有機農業舉行冷凍有機鳳梨釋迦上市記者會,獲得台東飯店業者與記者好評,期待有機鳳梨釋迦能如紐西蘭奇異果行銷世界,化危機為轉機

鳳梨釋迦的維他命 B、C 都不比奇異果低,膳食纖維與蛋白質、礦物質也很高,是很有保健概念的水果。紐西蘭奇異果產業在民國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年)因產量過剩,導致價格崩盤後,農民形成統一窗口,先成立種植者協會,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開發出黃金奇異果品種,明顯增加買氣,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代末組成 Zespri 公司開發世界通路還發行奇異果半月報與農民、消費者溝通二十多年來,先預估銷售量,再與農民契作耕作面積,堪稱是世界農產公司的翹楚。  

響應世界永續潮流,Zespri 近五年來也開始契作與上市有機驗證的奇異果。而這期間,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已大幅提升有機釋迦耕作技術,產量已達一般常噴農藥果園的七成,只剩下粉介殼蟲防治還未解決,剛好冷凍鳳梨釋迦因為去皮,可不在乎粉介殼蟲造成的果皮黑斑,因此農民轉有機的意願大幅提升。過去鳳梨釋迦因鮮果後熟問題而大受運送距離與保存限制透過冷凍技術打破後,建議政府結合企業,以冷凍食品與有機環保概念重新布局鳳梨釋迦產業











別讓戲劇菸害防制法破口


2024-01-20 05:44  聯合報/ 陳宏煇/大學生輔人員(新北市)


《菸害防制法》修正條文已於去年三月施行,除將禁菸年齡提升至廿歲外,還將電子煙歸類於類菸品且全面禁止,加熱菸則列入指定菸品加強管理。雖然法律明文規定,部分戲劇卻有吸食電子煙畫面,成為一道破口。

去年《菸害防制法》上路前,就有一部國片描述條通的黑道情節,女主角在劇中吸食電子煙,男主角借用吸食;另一部則是在《菸害防制法》施行後上映,描述的是與黑道有關的愛情電影,男主角之一的「高腳仔」時不時就吸食電子煙。兩部國片中吸食者都具有知名度,很容易讓學生模仿。另外還有一部去年在串流平台上架的知名韓劇,描述從小被霸凌的高中女學生長大後積極復仇,劇中反派女配角猛吸電子煙,也讓人疑惑吸食電子煙是合法的。

依照《菸害防制法》規定,禁止包含電子煙在內之各式類菸品之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廣告及使用。而在電影或戲劇中出現吸食電子煙的情節,是否違反《菸害防制法》,衛福部應該律定清楚,或是要求打馬賽克或加置「吸食電子煙違法」字樣,以避免電影或戲劇成為《菸害防制法》的破口。



闕志克/李國鼎是可以重現的嗎?(選後新局系列七,完)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闕志克/李國鼎是可以重現的嗎?(選後新局系列七,完)
◆  梁啟源/請賴政府重新檢視能源政策(選後新局系列六)
◆  薛承泰/給新總統的一封限時信(選後新局系列五)
◆  葉匡時/找對的人 做對的事 把事做對(選後新局系列 四)
◆  嚴震生/國際的觀察與陸對賴的警告(選後新局系列 三)
◆  趙春山/台灣大選落幕 兩岸何去何從(選後新局系列 二)








闕志克/李國鼎是可以重現的嗎?


2024-01-20 05:44  聯合報/ 闕志克(作者為清華大學合聘教授)


(選後新局系列七,完)
總統大選後,賴政府正緊鑼密鼓籌組新閣,亦傳出可能出任閣揆名單。為因應未來幾年的世界政經情勢,各專業領域的部會首長人選是否能跳脫以往的黨派學界窠臼,積極從民間企業延攬舉才,頗為全民關注。自政府遷台以來,李國鼎堪稱第一能吏,即使眼高過頂的張忠謀,也大力推崇李國鼎的識見魄力與節操甚至公開宣稱:「沒有李國鼎,就沒有台積電。」今天,與其空嘆像李國鼎這樣的國之大臣為何不復可見不如深入探討其傑出表現背後養成與歷練,以便按圖索驥

李國鼎於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考取中英庚款公費留學,得以到劍橋大學凱文狄斯研究室學習期間參與放射線光譜分析以及錫箔膜超導體現象研究尖端科研訓練讓他培養出學習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梳理複雜現象的剖析能力和解決疑難雜症所需的耐心與想像力。

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中國對日宣戰,李國鼎決定棄學報國,先是負責全國防空探照燈與測音設備的維修;後參與籌建資渝煉鋼廠,學會了煉鋼軋鋼與工廠管理技術;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轉調資源委員會工業處,負責協調各鋼廠的生產;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到台灣造船公司擔任協理,三年後升為總經理,直到民國四十二年(一九五三年)。也就是說,李國鼎學成後花了整整十六年實業場域從基層做起,吸取工程實務與事業經營的經驗,使得他後來規畫台灣產業經濟政策與方案能更深入、周延和接地氣。

李國鼎首個公職為經安會專門委員,負責規畫台灣工業發展。之後轉任美援會秘書長,成為主委陳誠和副主委尹仲容幕僚長,工作範圍擴及總體經濟發展和美援資源分配。民國五十二年(一九六三年)他先轉為經合會秘書長,旋即升任副主委,繼而因擔任八七水災總指揮表現傑出,於民國五十四年(一九六五年)被提拔為經濟部長,成為負責台灣經濟發展的掌門人。

政府遷台後軍公教人員待遇普遍微薄,唯有與美援相關的單位,因有中美委員合議制度和美援基金提供經費,得以參酌美方人員支薪,故使美援會、經安會、農復會、工委會等機關人才輩出。這個系統原由尹仲容帶頭,尹仲容去世後則以李國鼎馬首是瞻,直到李國鼎擔任經濟部長時,所謂的「KT派」儼然成形,成員包括王昭明、吳梅村、武冠雄、陸潤康、徐立德等。

與李同時當上部長的蔣經國視「KT派」為政治競爭隱患。民國五十八年(一九六九年)蔣經國升任行政院副院長後,把李國鼎調離經濟領域,派他去當財政部長。豈料李國鼎在新領域照樣做得虎虎生風如訂定獎勵投資條例、調度十大建設財務等。民國六十五年(一九七六年)六月蔣經國對財政部糧鹽政策大發雷霆,將李國鼎調為政務委員。但五個月後,決定再次重用李國鼎為行政院科技小組召集人負責台灣產業科技發展,展開「科技教父」的生涯。

在李國鼎身上,我們看到一個聰明才智足以進入世界頂尖大學作前沿科研的人,花了十來年浸淫工程技術與商業經營實務;後再進入政府體系,逐步成熟為在不同領域都能獨當一面、且善於拔攜後進的部長將才;過程中遇到對他評語為「個性偏激衝動,且喜功好名,本位主義太重,卻終能相忍為國、大力重用的老闆;最後這個人還具有勇於幫助產業賺錢的熱忱,但個人卻一介不取的清廉。

所以,李國鼎是可以重現的嗎?幾乎不可能!但他所樹立國之大臣典型,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徐遵慈/新南向戰略 新政府應升級

◆  徐遵慈/新南向戰略 新政府應升級
◆  劉大年/大選後全力推動經濟發展
◆  黃齊元/加強兩岸溝通,維持台海和平







徐遵慈/新南向戰略 新政府應升級


2024-01-20 05:44  聯合報/ 徐遵慈(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


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是東協國家經貿外交大豐收的一年,除分別與美國、日本等主要國家提升雙邊關係至「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與中國、韓國關係亦邁入新的里程外,更獲得各國承諾將擴大提供各種官方援助(ODA)及實質合作以協助東協改善基礎建設、綠色轉型、培訓人才、打造關鍵供應鏈。然相較東協與各國高調推進夥伴關係,台灣推動「新南向政策」八年卻可能在總統大選後默默落幕,難免予人「斯人獨憔悴」之嘆!

美國與東協雙邊關係在近年美國政府外交政策大轉彎下快速前進,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雙方慶祝建立對話夥伴關係四十周年,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雙邊關係提升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拜登政府上任後為擴大「抗中」陣營,不斷加碼拉攏與東協關係,更幾乎為東協國家量身製作,提出「友岸外包」對策。其中,美國政府近來先後與越南簽署半導體產業、稀土產業等合作協議,將傾力在東協設立關鍵供應鏈,落實「去中國化」的目標。

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十二月日本與東協盛大舉辦五十周年紀念峰會,加碼推出各類合作計畫。日本更與東協國家加強國家別合作,如與越南從經貿合作延伸至人力資源領域,雙方簽署勞工、職訓、教育等多項協議與備忘錄。日本近年積極引進越南勞工與人才,至去年在日本工作、就學的越南籍人士已超過五十萬人,日本已成為越南最重要的人力輸出國,雙方政府更推動日、越企業人力培訓計畫,日本希望打造越南成為日本老齡化社會中的最主要勞動力來源,尤其將培訓越南勞工進入關鍵的半導體產業。

中國與東協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歡慶建立對話夥伴關係卅周年,並將雙邊關係提升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雙方多年持續深化經貿與投資合作,除在美中貿易戰後已互相成為對方最大貿易夥伴外,並展開將東協-中國 FTA 從二點○版升級為三點○版的談判。《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在今年邁入生效後第三年,雙方除開啟更多合作,亦可望迎接香港成為第一個新成員。

韓國、印度等與東協國關係亦陸續攀上高峰。韓國與東協在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歡度建立對話夥伴關係卅周年並召開紀念峰會。韓國企業自民國九十九年(二○一○年)起便驚覺過度倚賴中國大陸市場,自此調整策略轉進東南亞,在東協投資金額早已超過在中國投資金額,近年更鎖定資通訊產業、電動車、及智慧城市等領域投入東協市場。韓國自知耕耘東協的歷史不及日本、台灣長遠,因此推動「新南方政策」及「新南方政策加強版」,以迎頭追趕上競爭對手。

在各主要國家陸續加強與東協合作或升級雙邊關係層級之際,我國雖無法與東協建立正式的對話夥伴關係及參與東協主導區域經濟整合,但台商自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代開始至東南亞投資,政府更自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初期開始推動南向政策,迄今橫跨數個世代的台商已經在東協各國開枝散葉、遍地開花,台商在地耕耘之深,絕非中國、韓國或美國企業可以比擬。

展望東協各國區域戰略及全球供應鏈重要性,我國不僅應持續推進與東協關係,更應整理過去超過卅年南向政策經驗,賦予時代新意,打造為我國跨越政黨與東協國家交往獨特品牌。在當前各國爭相與東協交好下,我國新政府將在五月廿日上任亦應該端出擴大版與升級版的「新南向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