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7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吹亂台灣經濟表現的三股逆風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1919/web/

◆  聯合報社論/治水不如口水,韌性之島非常任性
◆  聯合報黑白集/寬容的效期與溫度
◆  經濟日報社論/吹亂台灣經濟表現的三股逆風







經濟日報社論/吹亂台灣經濟表現的三股逆風


2018-09-27 01:2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就高頻總經數據來看,近一年來台灣經濟確實繳出了久違的好成績,但能否維持下去,尚在未定之天。姑且不論多數民眾的觀感與經濟數據表現未必一致,單就當前美中貿易戰兩岸關係惡化、年金改革等三股逆風不斷狂吹的情況看來,明年台灣經濟成長要有更上一層樓的表現,難度頗高。
先從最受國際關注的美中貿易戰來說,美國在邀請中國官員共啟新一輪談判時,再度出爾反爾,於9月18日宣布正式課徵2,000億美元產品關稅,讓中國無法判斷美方最終底線,雙方缺乏互信下,貿易戰已陷入持久戰。台灣附加價值出口到美國及中國占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逾二成,兩強相爭必然影響台灣經濟表現。
具體地說,美中貿易戰將透過所得效應、全球供應鏈及出口競爭三個管道影響台灣出口。首先,所得效應就是當貿易戰讓全球經濟下滑,對台商品進口需求減少,拖累台灣出口。國際貨幣基金(IMF)於7月16日的報告指出,若檯面上的貿易制裁措施徹底執行,民國109年(2020年)全球產出將較基準值減少0.5%,以台灣實質出口的國外所得彈性平均落在2上下推估,台灣實質出口約減少1%左右。
其次,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金額龐大,但有相當部分的中間財與零組件產自台灣,致使貿易戰將經由供應鏈管道影響台灣經濟。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台灣內涵占台灣GDP在2%左右,若貿易戰使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減少10%,將透過供應鏈管道拉低台灣經濟成長約0.2個百分點。
前述兩個管道對出口的拖累力道,對依賴出口且成長動能已不足的台灣經濟來說,傷害並不算小。
不過,這場貿易戰亦帶來若干機會攤開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清單(7月6日及9月24日實施),總金額占美國一年從中國進口比重達40.14%,但有不少與台灣輸美的主力出口產品重疊,占比達台灣出口到美國總金額的65.08%。若進一步就美國是台灣某項產業最重要的前幾大市場、中國與台灣各是美國該產業前幾大的進口來源地等標準爬梳,可以發現電腦零組件、基本金屬製品、腳踏車及其零配件、印刷電路等產業,可能有轉單效益。
問題是,這個轉單機會是否會透過產業供應鏈轉移(即鮭魚返鄉),成為更長線的台灣經濟成長支撐力量,目前仍難評估。除了企業詬病的五缺問題外,台商產業供應鏈的轉移,還深受兩岸關係的緊張程度影響。
眾所皆知,近年兩岸關係惡化已導致陸客來台人數大幅下滑,重創台灣觀光產業,近日中國似乎又開始營造台商商業活動的不安定感來達成其政治目的,讓人擔心未來中國可能以直接限制台商在大陸商業活動等手段施壓,使廠商考量調整供應鏈或鮭魚返鄉時,會將兩岸經濟與政治實力懸殊、中國有大部分發言權的現實,列入考量。畢竟,在台灣出口高度仰賴大陸市場、台灣對中國累計投資占GDP比重逾三成的情況下,何止台商承受不起,台灣經濟也傷不起
麻煩的是,除了美中貿易戰與兩岸關係惡化的衝擊外,今年底與明年台灣經濟還將受到年金改革牽動消費動能的影響。
蔡政府利用所得替代率逐年遞減的方式實施年金改革,讓其對經濟的衝擊分散到各年,惟頭一年所得替代率下滑幅度較大。若以全體平均消費傾向初估,年金改革拉低民國107~108年(2018~2019年)民間消費水準值略低於1%,但受影響者重估自身長期財富減少的預期效果等拉扯力量,將讓明年台灣經濟成長步伐更沉重。
易言之,橫亙在台灣經濟前方三股強逆風,使明年經濟維持現有表現的機會似乎不大。至於蔡政府能否在兩岸關係惡化下,做出讓貿易戰之下機會極大化、威脅極小化的前瞻性決策,以及能否為信心日益渙散的經濟體系帶來安定與希望,眾人也只能抱以觀望與期待了。







聯合報黑白集/寬容的效期與溫度


2018-09-27 00:2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日前出席海基會的台商中秋聯誼活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告訴台商,對申領大陸居住證者將「寬容以待」。在一片除籍、限縮公民權之議沸沸揚揚的肅殺氛圍中,蔡政府可以怎樣「寬容以待」,還不知道;現在可以肯定的,只是「沒有立即除籍問題」。
但這只保證了不會「立即除籍」,未來會不會變卦,就不保證了。換言之,「寬容以待」也是有賞味期的。陳明通沒說清楚這賞味期有多久、是怎麼訂的,大約就是看北京會「再加什麼料」吧!
陳明通還說,政治防範是針對北京政府,不是針對台商。但從M五○三航路事件以來,蔡政府的一連串反制措施,哪次不是針對北京政府?只是最後受害的都是台商。這次面對居住證,也是一開始就放話研擬除籍懲罰,後因找不到任何違法之處,才漸改口;但霍霍磨刀之聲,仍隱隱作響。
何況即或暫免除籍,但限縮台灣人民的公民權,也實在看不出這是怎麼「針對北京政府」?更看不出這算怎樣的「寬容以待」?
民主到底是「人民作主」,或是「作人民的主人」?常見健忘的選民寬容對待濫權的政黨與政治人物,現在倒是公僕稱可寬容對待主人了
當然,比起蔡政府一連串以懲罰自己人民來反制北京政府的蠢事,這次陸委會面對居住證的態度轉折,已較謹慎;陳明通的「寬容以待」說,也是迄今最有溫度的溝通
「非常恐慌啊」,台商難過之情,溢於言表;「寬容以待」別又變成葉俊榮「有溫度的溝通」的翻版!







聯合報社論/治水不如口水,韌性之島非常任性


2018-09-27 00:2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出席9月21日「國家防災日」活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九二一國家防災日蔡英文總統感受現有災防體系功能不彰,無足因應日益加劇的極端氣候,指示行政院徹底盤整災防體系,不僅位階提升,且強化聯繫整合,讓台灣成為具抗災力的「韌性之島」。總統的指示對飽受天災之苦的台灣民眾確實如久旱甘霖,但總統的瞭解或侷限於技術面,若不能與民眾一起調整災防思維,災防提升將是事倍功半。
諷刺的是,行政院長賴清德二十五日向立法院提出八二三水患專案檢討報告,不但最後口水戰掩蓋了治水辯論,包括經濟部奉令籌備中的「全國治水檢討會議」,基本思維也都是補過去「治水」能量不足,全然不是蔡總統「韌性之島」的防災思維。
不過,蔡英文恐怕也不甚瞭解韌性防災的精髓。「韌性」思維發展接近半世紀,真正落實、具象化,是在福島核災發生後,人類承認天災是生存環境無法剔除的因子,必須與天災共存,災害來臨,能在最短期間恢復正常生活機能夠強韌,才能在天災創傷中迅速復原
政府致力治山、治水、防洪,把自然界水、土、氣、林想方設法阻絕於人們生活圈,這是「人定勝天」的概念,試圖以工程技術搶下有限土地用於開發,但這全然禁不起檢視。投下數千億的防洪工程,防災能力甚至不及強降雨的十分之一;八二三南台水災、九月上旬北台灣豪雨都如出一轍。
「韌性之島」其實並不複雜,讓水、土都有路可走,人類謹記危地不居而已。工程技術可短時間搶下谷口、山林,一旦天災來臨,必將連本帶利還給大自然。各國現在掀起退湖還田、退耕還林…運動,認為只有讓水、土、林、氣各自回歸它在生態系的角色,國土才有健康、韌性可談。
落實韌性之島,重點在貫徹國土三法。但現況是,「韌性之島」只是政府掛在嘴上的流行詞彙,並未體會其精髓;指揮中樞不懂,各部會、地方暗地裡大開倒車不算意外。韌性之島必須要堅持土地利用原則,但部會與地方卻鯨吞蠶食,破壞國土健康,非常任性
農地除了保證糧食安全,另一個要務是維護國土安全;因此,維持農地完整極其關鍵但像彰化頂番婆七二○公頃占用農地的水五金產業正打算劃為特定區,逐步自農地解編全台十四萬家農地違章工廠同步要求脫農…,大面積農地一塊塊被拔除,不再能涵養水源,更奢談保水,台灣怎麼韌性得起來
造成這樣的局面,也與整個災防體系偏差有關。賴清德在立院報告中,說會運用智慧創新科技,整備防救災及預警能量。但依據災害成因劃分防救災權責的「災防法」,部會各自為政;災防法編制有限的「中央災防委員會」是幕僚單位,至多是層轉、彙整各部會文件,全無協調功能
環顧各災防先進國家,都有直屬內閣的專責部會、閣員指揮災害防救。台灣依據災害成因分割事權,不要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開設後各級官員排排坐,其實沒有協調、指揮、人員、後勤的能力;未受過災害管理訓練的官員,無法介入災防進度;對災防系統的「通關密語」狀況外,無法接收災情是必然的。
又因「災難政治學」作祟,沒被扯上權責的部會盡量不多言,省得惹上司法、監察系統追究責任;因此,能推的責任就往前朝推,不能推的也要避重就輕,推崇救災英雄、照顧受災者,盡力補償、撫卹成了災防重點;應該在災難中淬取教訓,避免重蹈的檢討正辦,反而輕輕帶過。
除了防災體系缺失嚴重,政府也該重建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台灣不缺愛心、不缺資源,但對政府主導災防越來越沒信心。例如高雄氣爆的災區重建,民間捐輸善款數字龐大,可是氣爆現場的迅速復建,高雄人感謝的是台積電董娘張淑芬率領的救災隊伍。重建人民信心工程的龐大,恐更甚於實質重建。

聯合筆記/要打假的假惺惺政府

◆  聯合筆記/要打假的假惺惺政府
◆  力抗政治的容顏,歷史會記錄…台大遴委會,加油!
◆  檢視823治水報告/賴揆,請看淹水災民的殷盼眼神
◆  檢視823治水報告/滯洪池 絕非萬能「治洪池」
◆  向特偏學校的教師,特別致敬
◆  台商洄游 5缺解決了?
◆  最強「假」新聞 「真」有意思
◆  高雄空汙 開啟選戰10月驚奇?
◆  漫畫/另類的紓壓






聯合筆記/要打假的假惺惺政府


2018-09-26 23:57 聯合報  林修全
蔡英文總統(中)日前出席台中市長林佳龍(右)競選總部成立大會,提到這次選舉有很多假消息、假新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政府全力「打假新聞」,而且成為各部會最重要的工作時,將演變成「為打假而打假」,可能讓社會信賴消磨殆盡。
民進黨從街頭起家,當年衝撞威權體制階段,一直把媒體視為和當權者站在同一陣營,抱持高度不信任感;後來,民進黨當家作主,這種被害妄想症的恐懼,似乎也不曾消失,不時會隱隱作痛。
當年陳水扁執政,在為求連任的那個時期,總覺得多數媒體都在圍剿他,整個民進黨高層把選舉當成和媒體競爭,更將陳水扁連任與否,作為「主流媒體無用論」的論述證明;民進黨敵視媒體的心態,可見一斑。
如今,「打假新聞」也是此一心境的延續,只不過,手腕更加精進,而且換上了一個與時俱進、全球都在關注的口號,因此,手段更加赤裸裸,絲毫不必再遮遮掩掩。
以往當媒體報導有誤,政府單位會加以說明,但通常是採取「對於有媒體報導」予以「澄清」的形式,不會直接點名媒體。畢竟,受監督的政府單位會認為,媒體的報導始終是出自善意批評
現在情況截然不同,只要看到媒體報導與「事實」稍有偏差,民進黨政府彷彿見獵心喜,馬上認定是媒體故意惡搞,立刻指名道姓批評該媒體是製造「假新聞」,反正只要貼上這個標籤、扣上這個大帽子,多數人只會看見、最後也只記得「假新聞」這幾個字,至於事實和真相為何,就被含糊混了過去。
特別是在蔡英文總統多次提到「假訊息、假新聞」的事情後,民進黨政府更是卯足全力打假,甚至演變出「為打假而打假」的奇特現象,最經典的就是行政院擴大「澄清專區」的假新聞數字
政府各部門為了揣摩上意,就算只有接到政策方向指令,也容易自行加碼,即使是一些雞毛蒜皮、微不足道的情事,也會為方便日後「湊數」而刻意澄清,時間久了,自然開始和媒體交惡,破壞原本互信基礎。
最可怕的是,政府四處澄清、到處打假新聞之際,整個社會氛圍就是一片「假」,政府不信賴媒體,民眾不信賴媒體與政府,漸漸地,整個輿論批評監督的力量也被削弱,剩下的,恐怕就是一個假惺惺的政府了。

黃介正/從「援台反共」到「友台制中」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黃介正/從「援台反共」到「友台制中」
◆  李清志/方丈記側記
◆  林中斌/中日和解
◆  嚴震生/十月驚奇成為九月驚奇?

◆  王健壯/「東廠事發」後那兩篇臉書文
◆  薛承泰/什麼是真的假新聞?
◆  蘇蘅/假新聞為何不能由當權者認定?
◆  黃一農/「人民做主,還權於民」
◆  陳立恆/創業不該為了當獨角獸,而是當千里馬
◆  盛治仁/個人應謙和,也要避免集體傲慢
◆  趙春山 /「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台灣人

◆  方祖涵/貧賤人生的網球夢
◆  陳亮恭/極端氣候下超高齡社會的永續
◆  王正方/瘋癲之城的自戀狂
◆  周行一/斑馬線上的老虎
◆  林祖嘉/申請居住證有那麼嚴重嗎?
◆  黃介正/「韜光養晦」還要不要?
◆  薛承泰/寡婦經濟學

◆  王健壯/如果多數人心中都有一個楊國樞
◆  嚴震生/從馬侃懸缺席次看政治任命
◆  馬凱/誰來解救AI浩劫?
◆  洪蘭/防失智為何要學新東西?
◆  方祖涵/棒球日子的簡單美好
◆  盛治仁/留給未來世代的政治典範
◆  蘇起/中共對台動武的可能性

◆  葉銀華/金融帳連續淨流出的真相
◆  劉維公/孤獨是可怕的社會病毒









黃介正/從「援台反共」到「友台制中」


2018-09-26 23:54 聯合報  黃介正(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當前美國對台政策,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中國」與「中共」應該如何認識的問題。圖為解放軍。 (中通社)



美國對台政策從東西冷戰早期的「援台反共」,演進至當前的「友台制中」,有國際權力格局演進的脈絡,有強國全球戰略部署的變化,自皆為美國本身私利的算計。撤退來台的中華民國囿於本身條件與實力,在大棋盤的格局中,既無力逞強,也不能裝傻,更沒有使壞的空間,拚搏應付七十載,慎處對美關係至今仍是存亡之道
美國如何評估台海戰略形勢,當然與兩岸互動關係、中國大陸對台政策、以及台灣走向民主化後的情勢發展密不可分;然就美國本身戰略利益角度,綜觀華府對台政策的演變歷程中,至少有兩個關鍵性因素
首先,美國首要戰略對手已然移轉,由貫穿冷戰時期的蘇聯,轉變成為中國大陸。當年「援台反共」的主目標是圍堵共產陣營的龍頭蘇聯,歷經六○年代的中蘇衝突與七○年代的美中關係正常化,演變至今「友台制中」卻是針對快速崛起的中國。
其次,台灣的功能作用已經改變,無論自覺或被美國當成棋子,台灣的角色從早期的「反共前哨」,逐漸成為可以調控美國對中關係,甚至牽引大陸產生轉變的「民主夥伴」。如今兩岸綜合實力對比日益失衡,且在美國預備長期對付中國的部署之下,台灣恰即成為刺激大陸的「極效按鈕」。
早年美國「援台反共」時期,雙方有正式邦交、《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軍協防司令部」、「美軍顧問團」、還有「樂成聯盟作戰計畫」。如今在美國朝野對中國高度警覺下,雖然台美關係正能量頻繁顯現,但「友台制中」在美方多所克制的現實條件下,兩相比較,則有「援台為實、友台仍虛」之感。
當前美國對台政策,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中國」與「中共」應該如何認識的問題,也就是「反共」與「反中」是否劃上等號的問題。
如果中共等於中國,所謂「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已經在中國一黨專政近七十年,黨國根本不必分。相反地,倘若認定共產黨統治與決策菁英不過數千人,就算全體黨員高達九千萬,但畢竟與十四億人民相較還是少數,則中共並不等於中國
這個看似數十年來老掉牙的課題,在美中強權對抗日趨激烈,川普政府少談意識形態與普世價值的現在,使得台灣在遠望兩岸關係前景,以及制定大陸政策方針上,絕對有必要再省思。
對於美國而言,可以簡單認定中共即中國,「制中」轉換成「反中」其實僅一線之隔,關鍵在於維護美國戰略利益。至於「友台」的政策宣告與立法,能夠轉化成多少類似過往「援台」的實質效能,卻完全不會心想事成。
今年底九合一選舉後,距離總統大選只有十三個月,倘美中對抗愈顯激烈僵持,我國是否緊跟附和美國「反中」政策,力爭擴大美國「友台」基礎?各政黨及想要選總統的人如何看待兩岸關係前景,釐定政見論述,以維持可運作的台美與兩岸關係?難的答卷卻也是必要的功課。

名家觀點/財長的驚與憂...

名家觀點/財長的驚與憂...


2018-09-27 01:26 經濟日報  陳國樑 (作者是政大財政系副教授)


財政部統計處9月10日公布全國稅收統計並表示:受惠於景氣回溫、企業獲利增長及外資股利扣繳稅率提高等因素,前八個月稅收共1兆6,142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7.4%,全年稅收當可達成預算數然10日後又傳出:綜所稅稅基「非常脆弱」,危及稅制健全、衝擊財政根基,因此暫緩扣除額修法稅改。外界對財政部的不同訊息也是一頭霧水,究竟要相信哪一個財政部?
財政部提出佐證的數據,是綜合所得淨額占綜合所得總額的百分比數字(以下稱為:淨額占比)。據財政資料中心《105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統計專冊》,目前此一數字為37.73%;以其試算年初「稅制優化」稅改的此數字會驟降至24%由於綜所稅應納稅額以綜合所得淨額計算,因此,24% 的淨額占比可以解釋為:在目前所得稅法的結構下,每100元綜合所得總額中,須實際計稅的部分僅有24元;乍聽之下,怎不駭人?
細究之,首先,年初的「稅制優化」稅改如今實在諷刺。「優化」的稅制如果造成綜所稅稅基「非常脆弱」,形同宣告還沒上路的稅改已失敗。新任財長當然不必「蕭也規,曹也隨」,但除部長外,年初稅改主要規畫者依然在位,現在的財政部「打臉」年初的財政部,如果不能清楚的解釋,影響整個財政團隊的信譽。
其次,簡單的淨額占比數字足以斷言綜所稅稅基健全與否?《所得稅法》規定,綜合所得淨額=綜合所得總額-免稅額-扣除額。如有不應計入綜合所得總額、後以扣除額形式減除之項目,雖綜合所得淨額計算結果一樣,但在「虛增」綜合所得總額情形下,淨額占比數字即因扭曲而失真。在目前稅法的結構下,此一扭曲嚴重。
根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45號,薪資所得特別扣除的本質為薪資的成本與費用;而所得按定義,必須減除為賺取所得所耗費的成本與費用,所以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應於計算綜合所得總額時即予以減除,不應計入所得總額。根據筆者試算,按正確的所得定義調整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後,淨額占比將由37.73% 回升至44.63%
同理,如進一步將財產交易損失特別扣除於計算財產交易所得時減除、並將儲蓄投資特別扣除排除於綜合所得總額之計算,則淨額占比將再向回升至46.5%。在目前淨額占比扭曲、失真的所得稅法結構下,不宜斷言綜所稅稅基「非常脆弱」。
其實,稅改皆有縝密的稅收影響評估,要判斷年初稅改是否造成稅基大幅的流失、衝擊國家財政的根基,還是必須回到稅收實際徵收數字與當初預估稅收損失的比較來討論。「稅制優化」稅改新制,除外資股利扣繳率提高1% 已適用外,稅率級距的調整、股利所得課稅方式的更張,及大幅調高標準扣除、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三項扣除額額度的規定,於今年上路,對於稅收影響應在明年報稅時才會呈現,今以105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結果試算,拋出淨額占比數字驟降以為警示,並沒有足夠的說服力。
各界在討論扣除額稅改時,包括擴大現行扣除額度與範圍,以及新增扣除額項目如長期照護、健康檢查、藝文消費支出等,累積已經超過50項提案,稅損超過千億元。財政部提出淨額占比會只剩下24% 的數字,無非是高掛「免戰牌」。但面對高齡化、少子化社會,設計得當的綜所稅長期照護扣除,可有效緩減中、低所得長照家庭的財務負擔與生活壓力。財政部目前全盤推翻所有扣除額修正提案的思考,須有轉圜修正的空間。


陳國樑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系博士,現任政大財政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應用個體經濟學、產業組織、財務經濟學、稅務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