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經濟/從台積落腳南科看國內投資環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18345/web/

.聯合報社論..李顯龍訪問大陸 新南向一葉知秋
.聯合報黑白集.小學生的上課恐懼
.經濟日報社論.從台積落腳南科看國內投資環境








經濟/從台積落腳南科看國內投資環境


2017-10-01 23:5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積電3奈米新廠將落腳南科台南園區,將與南科14廠(見圖)的20、16奈米連成先進製程生產重鎮。 台積電/提供


台灣半導體業龍頭台積電公司29日宣布3奈米製程新廠將落腳南部科學工業園區,這項投資額高達新台幣5,000億元、也是全球第一宗3奈米先進製程的投資計畫,不僅確立台積電在半導體技術領先地位,同時也是企業投資台灣、根留台灣的指標性案件。為此,行政院長賴清德特別向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表示感謝,經濟部也強調將全力協助解決水、電問題,環保署則表示未來環評程序最快在四至六個月內就可完成。

台積電3奈米製程新廠確定留在台灣,加上日前華邦電公司宣布12吋廠投資將落腳高雄,是對賴院長親自推動「加速投資台灣專案」的支持和背書,也是對長期低迷不振的國內投資注入一劑強心針。台積電此一投資計畫一波三折,甚至一度還傳出將評估前往美國投資,如今新廠投資地點總算底定,但從執行建廠到完工量產估計尚須四到五年時間,後續落實還待政府相關部門的配合及努力。
台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第一大廠,也是近年維繋台灣出口動能的主力企業,該公司去年營收高達新台幣9,479億元,股市市值逾1,800億美元,約占台股總市值18.5%;台積電每年資本支出逾100億美元,是國內最大投資者,如果沒有台積電多年不斷的努力和貢獻,台灣出口、投資、股市動能、經濟成長等都將受到衝擊。這樣一家堪稱國寶級的企業,在其他國家必然受到呵護備至,但近年台積電對國內投資環境卻感到相當無奈,張忠謀董事長也不時提醒政府要把土地、水、電、環保、法令等基礎建設做好。
雖然台積電穩居晶圓代工霸主,但近年超重量級半導體業者美國英特爾、韓國三星亦搶入代工市場,尤其三星在先進製程上投入大量資本,台積電要維繫領先局面,就需在新技術、新製程開發上不斷地投資。但是,國內電力、水、土地供應及環保等問題,讓台積電頭痛不已,而政府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速度也讓企業難以放心。
幾年前台積電中科晶圓廠建廠計畫,環評三度卡關,甚至引發護樹團體反彈及阻撓,好不容易在前年2月才通過環評。現在3奈米新廠將導入更先進的EUV製程,耗水、耗電更多,用地及環評問題更為複雜,再加上高雄市積極爭取台積電到路竹科學園區設廠,前科技部長楊弘敦甚至曾主動替台積電宣布要在高雄設廠,致引發波瀾。在高屏空汙總量管制下,3奈米新廠環保問題難以處理,政府又未積極協助台積電解決困難,以致今年3月張忠謀在公司法說會透露不排除赴美投資。經過林全和賴清德兩任內閣全力斡旋,總算敲定台積電3奈米新廠落腳南科。
從台積電經驗來看,國內重大投資避不開很多經濟、社會乃至政治上的干擾因素,而政府又欠缺解決問題的斬釘截鐵決心和行動力,以致讓企業走了很多寃枉路,甚至對國內投資失去信心。賴揆作風明快,在台南市長任內對南科問題瞭若指掌,台積電新聞稿強調政府明確承諾解決包含土地、用水、供電、環保等相關議題,相信賴內閣一定會說到做到,讓此一重大投資案順利執行。
台積電在南科已有完整聚落及供應鏈,未來加入3奈米先進製程廠,可充分發揮既有優勢,鞏固台積電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地位,並帶動相關產業投資,但這些仍屬硬體建設,政府必須思考如何進一步努力,讓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硬體製造升級,能夠結合物聯網、人工智慧等軟硬體產業的整合發展,進而為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而鋪路,這是台灣整體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也是社會各界一致的期待。



聯合/小學生的上課恐懼


2017-10-01 23:5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教育部將本土語言納入9年一貫課程,全國小學生須在台語(閩南語)、客家語或各族原住民語中,選一種母語學習。本報系資料照



蔡英文賴清德聯袂出席中秋音樂會聆聽台灣歌謠時,他們也許不知道,部分小一新生正因學校強迫學閩南語而恐懼上課。
一位阿嬤投書本報,指平時說國語和客語的孫女,小一入學就被迫修閩南語,且納入評量,上課備感壓力。事實上,各地普遍存在這類小學生的恐懼與阿嬤的苦惱,只是在本土語言的政策壓力和政治正確下被掩蓋了。
以這所小學為例,閩南語變成納入成績評量的必修,客語和原民語則淪為不算成績且排在非正式上課時段的選修,這是在教導小朋友語言歧視?校方將閩南語當成校本位特色課程,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說閩南語,這是在告訴學生,沒有所謂「學生是學習主體」這回事?
何況小學是學區制的義務教育,學區內學童除非願意遷籍並承擔每天交通的時間成本與風險,否則只能別無選擇地入學;但這樣的校本位特色課程卻構成制度性的族群歧視
資源不足,強行推動,小學生的本土語言學習恐懼症,早在課綱確定之初,就可預見結果;加入新住民語後,情況會更嚴重。而且在行政方便、政策壓力和政治正確下,最後將萬流歸一宗,閩南語獨霸
賴清德宣示台獨主張被迫打住,兩岸還權蔡英文,但內政大有可為。上有所獨,下必甚焉,尤其文化與教育領域,皮要繃緊點。
但在緊扣台灣族群融合主題的中秋音樂會上,蔡英文和賴清德聆賞開場原民古謠後,也該回頭俯聽小學生恐懼與阿嬤苦惱的心聲。


聯合/李顯龍訪問大陸 新南向一葉知秋


2017-10-01 23:5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右二)與夫人何晶(右一)在廈門出席華僑銀行大樓揭牌儀式。李顯龍一行是20日晚離開北京抵達廈門的,這是他時隔26年之後再訪廈門。 中新社


九月下旬,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赴中國大陸訪問三天,這是他四年來對大陸的首次國是訪問,受到中方高規格接待。從中星關係的變化,一葉知秋,可以想見大陸近年對東南亞國家的影響,這是我們新南向政策不能不注意的。

隨著中國的崛起和美國的相對衰落,新加坡在亞太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局。一年前,新加坡竭力要求美國留在亞太,甚至以提供軍事設施、主動加入TPP等政策支持美國;但是一年後,美國丕變,川普宣布退出TPP,對南海的防衛承諾應付多於信守,新加坡必須找到可以安身立命的未來方向。
新加坡與大陸有長久邦誼,不只是前領導人李光耀與中共各代領導人的情誼,在大陸改革開放過程中,新加坡也提供了法治管理的經驗。但新加坡想在美中之間左右逢源,早已引起大陸側目。
尤其去年南海仲裁案出爐後,新加坡雖然不是主權聲索國,李顯龍訪美時卻表示各國應尊重裁決的國際規範,公開與中國打對台,被解讀為配合美國圍堵中國。
中國大陸隨後祭出連串反制措施,包括香港海關扣留新加坡裝甲車,未邀李顯龍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在都顯示北京的不滿。
但這次李顯龍訪陸,從出發前接受新華社專訪,盛讚中方已經實現「大復興」,並極力介紹新加坡可在一帶一路中發揮的作用,可以看出,新加坡正極力彌補之前雙方關係的負面影響。
這次訪陸,從公布消息到成行,相隔不到一周,倉促的過程,反映了雙方都體認到改善關係的迫切性。雖然李顯龍接著將在十月訪問美國,顯示新加坡仍持守戰略平衡,希望扮演「小國大外交」的傳統角色,不致立即棄美國而就中國。然而新加坡的動向,對台灣的影響卻是立即而直接的。
首先,新華社報導,在會見習近平時,李顯龍表示,星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灣獨立」。不過,新加坡總理公署的新聞稿僅提到,李顯龍重申「新加坡始終遵循我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新加坡事後應會向我方簡報澄清,但是姑且聽之,還是要提高警覺。新加坡是我們在東南亞最密切的盟友,尚且如此,其他國家可以想見。
其次,隨行的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會見了大陸國防部長常萬全,雙方重申將致力深化防務合作。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會中還協議兩國將啟動下一輪陸軍和海軍雙邊演習;這是史無前例的,因而外界猜測,新加坡是否將終止台星之間行之有年的星光計畫?
星光計畫是我國與東南亞各國間唯一的軍事合作計畫,有著雙方關係的歷史淵源,但中星建交後,始終是北京抗議的目標。去年底,九輛新加坡裝甲車結束台灣演練,由商船轉運回星途中停靠香港,竟被港府以非法運送軍火為由扣留。現在北京將與新加坡舉行軍事演習,這表明新加坡與台灣的軍事合作凶多吉少,雖然星方未證實,卻是我們應該預期的最糟情況。
第三,在東協內部,新加坡雖是小國,向來是聲音最大的帶頭國,可是現在發現幾乎所有東協國家都在一帶一路的攻勢下,紛紛倒戈;去年南海仲裁案之後,新加坡也發現只有自己還大聲堅持國際規範,其他國家無不轉向,甚至提起仲裁的菲律賓都不例外。做為明年的東協輪值主席國,新加坡當然要觀風向。
鑑於今年東協主席國菲律賓的態度,有利於大陸南海行為準則架構的推動,大陸當然要爭取下屆主席國新加坡的合作;而新加坡也不願被排除在大陸一帶一路的戰略藍圖之外。
東協是我國新南向的主要目標,目前新南向成效僅限於免簽證爭取觀光,卻已招致色情販毒等治安問題,未來更將遭遇一帶一路的戰略壓縮。新加坡殷鑑在前,如果要參與一帶一路利益共享,經濟效益與政治互信是分不開的。

【重磅快評】這種賣台失格的主權獨立,是我們要的嗎?

.【即時短評】彰化縣環保局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重磅快評】賴獨覆水難收 小英提遠水救火
.【重磅快評】這種賣台失格的主權獨立,是我們要的嗎?

.【即時短評】革新?再造?國民黨還是那個國民黨
.【即時短評】賴揆台獨論 未來台灣恐有更多「被缺席」
.【即時短評】國家不和,萬事不興 總統應遞橄欖枝






【重磅快評】這種賣台失格的主權獨立,是我們要的嗎?


2017-10-02 09:59 聯合報  記者主筆室╱即時報導


今年國慶大會(左)與晚會邀請函,不見中華民國國旗,引起議論。 記者黃威彬/攝影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於立院拋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等說法後,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隨即回應,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看似企圖滿足最多數國人認同的兩面光說法,未料一個未見國名、國旗的國慶布置,即讓蔡政府露出「連中華民國的面具都不願戴」原形。
其實,無論蔡政府內心真實的國家想像是什麼,既已齊一步調、強調主權獨立,無論如何國格及尊嚴應擺在優先順位考量才是。只是,看看賴內閣上場後外交部第一個重要宣布,就是「試辦」菲律賓國民來台十四天免簽,既自稱是主權獨立國家,卻施行此等非平等互惠政策, 不禁要問人民:這種自貶國格、出賣台灣的主權獨立,你要嗎?
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大力推行新南向政策,接連給東南亞國家「試辦免簽」或「有條件免簽」,盼能吸引更多東南亞旅客。免簽不是應講求平等互惠?但蔡政府的免簽政策考量顯非如此,更不要說給這些國家免簽可能對治安等層面產生的負面影響。
熱臉倒貼也就罷,去年給泰國免簽迄今不僅遲不見對方也給台灣免簽互惠,甚且駐泰代表童振源上任前一天,還接到泰方將涉案國人遣送至對岸的「大禮」;蔡政府顯然是覺得臉被打得不夠腫,就在菲國總統杜蒂特才指控台灣是毒品製造國後又送他免簽,被嗆還要送禮,試問置國格於何地?
賴揆說,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台灣都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說,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政府這個立場從來沒有動搖,這也是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所共同堅信。且不論這與馬政府的「中華民國自一九一二年就已是主權獨立國家」的論述有何異同,至少馬政府的中華民國政府起碼還依平等互惠原則大增免簽國,但蔡政府、賴內閣的中華民國政府卻嚴重失格。
中華民國早就獨立是事實,目前處身台灣也是事實,如今掌權者「自貶國格、出賣台灣ING」更是事實;「這個國家」國格自貶至斯,如今又於國慶日「自宮」拿掉國旗與國號、自願當個無主遊魂,更可悲的是竟還有人甘心被其主權獨立論述操控、麻醉,還真是愛台灣呀!


【重磅快評】賴獨覆水難收 小英提遠水救火


2017-10-02 15:15 聯合報  主筆室

蔡英文提遠水 救得了賴清德的台獨烈火嗎? 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在立法院宣示台獨主張,一把火從台北燒到北京和華府;一個星期後,蔡英文終於正式出面澄清,既畫清界線,也提水滅火,更鞏固國安職權,還確立文清體制尊卑從屬。
賴清德得意說台獨,卻似渾然不知現在正是美中台關係上最敏感的時刻,中共十九大即將召開,川普即將訪陸,美中正在討論未來五十年的關係架構。如果賴神違憲越權,執意要讓台灣當美中刀俎下的魚肉,蔡英文能奈其何!
蔡英文說後來她和賴清德有簡短討論過這個問題,而總統不可能規定他一定要講什麼或怎麼講什麼事情。這是一方面藉與賴清德表態台獨之舉畫清界線,築起防火牆,另一方面進行兩岸滅火的危機管控。
蔡英文也說和賴清德都知道相互之間的職權分工,賴應該知道分際和整體政策走向。這是鞏固兩岸、外交、國防等總統國安職權,並諭示賴清德應知政治倫理與從屬分際。
若只看蔡英文的澄清,賴清德儼然是誤闖兩岸叢林的小白免。不過,賴獨效應擴大,卻與蔡英文的國安團隊與文青幕僚不夠敏感,反應遲頓有關。
賴揆說獨,府方第一時間的澄清不清不楚,甚至嚴詞否認媒體根據消息來源所作的「府不樂見」標題,更引起原來「府樂見」賴揆表態的聯想。
而賴清德後來彌補式的說法,除了把兩岸職權還給蔡英文外,只是拜託大家別再問他的兩岸立場,打算唏哩呼嚕矇混過關。
然而,兩岸與台美關係的負面效應,其實早可預期。很快的,小三通研討會,大陸學者集體缺席了;棒球亞錦賽,大陸隊也不來了;連美國國務院官網也把我國國旗圖案撤下了。
從蔡英文昨天受訪,中央社今天才發稿的情形,顯見受訪內容無比慎重。但隔了一個星期才正式出面澄清,這水提得有點遠,能滅多少熊熊野火,大家只能挫咧等。
但賴揆說獨,覆水難收,而這盆獨水他似乎也沒打算要全收;既與總統確立分工,不碰兩岸,內政上更可大展身手,再無罣礙。
說到底,蔡英文有意滅火,賴清德正好分進合擊?

【即時短評】彰化縣環保局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2017-10-02 23:06 聯合報  記者何烱榮╱即時報導

台化彰化廠去年被勒令鍋爐熄火,最近彰化縣環保局再追溯裁罰12億元不法利得。記者何烱榮/攝影


台化彰化廠汽電共生廠被勒令停爐熄火剛滿1年,最近再爆出彰化縣環保局追溯從民國97年開始,加重裁罰不法利得共12億元;台化以環保局從未依規定稽查並限期改善,更有行政疏失,反駁裁罰沒道理,這場國內最高環保裁罰金額的角力浮上檯面,引起產業界議論。
環保局決定追溯、加重裁罰的理由,是台化彰化廠汽電共生廠M22鍋爐在民國91年開始操作後使用的生煤,一直「未履行」當時在環評會議所作的「承諾」,造成空氣汙染,危害彰化市民的健康。
會議中所作的「承諾」,是共識、是結論,但不是依法制訂的規定或法律,有多少約束效力,有沒有法律責任?都值得探究。這項創下國內天價的環保裁罰案,台化一定會提出訴願,依經驗法則,行政院環保署站在環保局這一邊,是可預期,最後還是走上行政訴訟。
3年前,高雄市楠梓工業區日月光K7廠違法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水裁罰2億多元;2年前,六輕工業區台塑麥寮廠將製程生產的石灰事業廢棄物委外清運,業者載到台南亂倒致汙染土壤,被罰1億4千多萬元。兩市環保局都在行政訴訟中敗訴,兩大企業都逆轉勝。
行政法院會撤銷台南、高雄環保局的裁罰處分,癥結都在環保局有明顯的行政疏失,一則未定期稽查並限期改善,二來無法提出企業不法利得的具體數據,也拿不出造成危害人體健康的明確事證,遭質疑是天馬行空的想像。
台化彰化廠案更有趣,10年前、5年前台化兩度在鍋爐操作許可的5年期限屆滿前,依法申請展延,彰化縣環保局都無異議核准;所以法界人士普遍認為,彰化縣環保局的追溯與加重裁罰之舉,是挑戰「不可能的任務」,宣誓意義大於一切。

聯合筆記/洗洗你們的臭鞋子

.改革中常會 國民黨才能再起
.國慶請柬沒國旗 慶典為誰狂歡?
.當權者蔑視古文 無非「去中國化」
.聯合筆記/洗洗你們的臭鞋子
.服務業想壯大 給員工加薪吧
.瑞士年改公投失敗 台灣年改會成功嗎?
.陳水扁病情/難道柯P有錯嗎?有那麼嚴重嗎?
.陳水扁病情/一開始是裝的 就繼續裝下去?







聯合筆記/洗洗你們的臭鞋子


2017-10-02 00:51 聯合報  陳言喬


中共十一國慶前夕,新任陸軍司令韓衛國寫了兩封公開信給全軍官兵,一封給新兵的信稱,要常曬被子、洗軍裝,特別是洗臭鞋;一封給駕駛兵的信稱,不喝酒、不玩手機、不要賭氣開車。
韓衛國以他剛入伍時受訓嚴格被班長踢屁股、偷吃罐頭肉被檢討,但班長又私下挾肉給他吃的經歷,隱喻袍澤須上下一心、用愛心帶兵的概念。
此外,陸軍事故絕大多數是車輛事故,他對執行高風險任務的駕駛兵說,儘管你們多有小脾氣、小個性,但為自身、乘客與眾人安全,仍要遵守規定,勿讓大家擔心。意藉駕駛兵隱喻軍隊的紀律不容挑戰。
韓衛國是中共軍改後首位「雙料上將」(軍種與戰區),是共軍的明日之星。全軍最高指揮官管到這麼瑣碎的事,有人認為「降格、撈過界」;但更多人是休戚與共地感同身受。
他以「烹小鮮」態度與基層士兵話家常,以人情事故、有溫度的講話拉近全軍官兵。在中共軍中近年腐敗事件頻傳之際,他深知一個沒有凝聚力、沒有向心力的部隊,不可能達到習近平「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
軍隊士氣靠紀律與向心力,高壓權威式的領導統御已無法贏得官兵向心力,但這僅就帶兵的技術層面而言。對台灣來說,長久困擾的問題仍在「國家認同─不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我們應自問軍隊是否有足夠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也許目前多數國軍官兵秉持的信念仍是為中華民國而戰,並以身為中華民國國軍、擁有光榮歷史的國軍為榮。無奈近年主張台獨者,上自行政院長、諸立委到眾多台獨人士,他們的言行不斷打破國軍的忠誠信仰,讓軍隊不知他們的終極任務是要「保衛中華民國」,還是要為「台獨建國」而戰?試問一個連作戰目標、作戰任務都不清楚的部隊,還能打什麼仗?
去中華民國化如火如荼進行著,民眾的向心力還未凝聚,就先撕裂了人心。今年雙十國慶大會、晚會請柬不見國旗,總統府前牌樓也不見中華民國四個字,多年來公眾場合的國旗一幅一幅減少,政府都不在乎了,現連美國國務院官網也去除了我國旗,當局又何必關切?
看看近年國慶場合我們的奇怪表現(政治人物各懷心思,還有人唱國歌時不起立),從軍隊到民間,我們何時才能再現凝聚力與向心力?


改革中常會 國民黨才能再起
李允中 ∕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執行長兼 / 聯合報
國民黨最新的中常委已於昨日選舉產生。一如先前預期,許多青壯派立委,如蔣萬安與江啟臣紛紛當選,順利進入國民黨最高決策核心。
回顧歷史,國民黨中常會的運作及發展,對台灣的威權轉型及政黨政治,起了一定程度的貢獻與作用。舉例來說,在蔣經國總統擔任國民黨主席時期,著名的「催台青」政策(催生拔擢優秀台籍青年進入政府或黨部服務),中央委員會及中常會的結構轉型變化,就扮演了極佳的配合角色。

一九六九年第十次黨代表大會,本省籍的中央委員數目僅占九點三%;到了一九八一年第十二次黨代表大會,本省籍的中央委員數目已成長一倍,占廿點七%(五位當中有一位是本省籍)。一九七二年蔣經國剛接任行政院長時,總數廿一位中常委中,只有三位是本省籍同志;到了一九八四年台灣邁向民主化的前夕,總數卅一位的中常委中,已有十二位是本省籍同志。換言之,扮演國民黨最高核心決策機構的中常會,已經有四成是「正港的台灣人」。

此外,在「黨國一體」的時代,政策運作制定的一致及培養政治人才的效率,也頗值得後人參考。

筆者就曾耳聞資深記者前輩打趣地說,在國民黨「一黨專政」時代,雖然不能大鳴大放,但當時「跑新聞」可比起現在容易得多。因為那時國民黨的中常會固定是星期三早上舉行,下午是中央工作會議,到隔天星期四早上行政院院會,開會的幾乎是同一幫人(例如行政院長就是中常委,文工會主委常常就是下一任教育部長),自然政策討論及相關決策,也是八九不離十。就媒體的角度而言,除了寫錯的稿子有機會「校對三次」之外,從政策產出的品質及一致性而言,府院黨也很少出現目前民主時代「各吹各的調」的混亂局面。

不可否認的,雖然國民黨主席已經直選,擁有一定的黨意甚至民意支持,但是按照國民黨黨章規定,中常會仍是國民黨最高的權力機構,不但黨主席及其黨務行政團隊必須對中常會負責,中常會也絕不是橡皮圖章,對黨主席言行及黨務運作,事實上扮演重要的監督角色!

這也是為什麼這次在吳敦義當選黨主席之後,有許多現任的黨公職人員努力投入中央委員及中常會選舉,主要目的就是在避免黨意與民意脫鉤,不要國民黨□自己選得很高興,結果黨內的多數意見卻常與台灣社會主流民意背道而馳!

國民黨若還有重返執政的理想與計畫,就應該記取上述前車之鑑,避免重蹈先前中常會只是「談話會」或「形式民主」的覆轍。


 
國慶請柬沒國旗 慶典為誰狂歡?
邱冠倫 ∕ 退休人士(新北市) / 聯合報
國慶日到了,本是全體國民緬懷先烈犧牲、同時歡慶國家慶典的日子,卻成了不認同中華民國陣營人士詮釋「我如何不認同國家」向支持者交心、暗中動手腳的大好時機。今年國慶日就在國慶籌委會與我各駐外使館與辦事處所發請柬中沒有國旗,展開「如何不認同國家」的序幕。
國慶典禮邀請函不見中華民國;國慶晚會請柬也沒有中華民國字樣或國旗,只說「全民狂歡夜」,讓人搞不清楚為何狂歡。國家慶典的重要活動因意識形態而名不正言不順,全無慶典意義。

現在一封封沒有中華民國國號、國徽、慶祝國慶字樣的請柬散發全球中華民國友好人士與僑胞。外交部說明請柬並沒有統一規定、讓外館自行設計,此說異哉。讓外館各行其是的做法也讓今年採用「不認同國家設計」的外館主事者為政治正確能向支持者與主張台獨的領導人交心,未來仕途無可限量,而「認同國家設計」的外館主事者則內心糾結,今生錯事也。

外交部對國家認同沒有一貫的堅持與立場,如何能捍衛國家利益?如今美國國務院官網介紹台灣的頁面,中華民國國旗不見了,外交部請駐美代表處向美國務院了解,並提醒美方勿因新版網頁變更,而引起各界不必要誤解。這外交部真是個奇妙的機構,你自己發的國慶活動請柬中華民國沒有任何印記,也沒有國旗,你不忌諱引起各界不必要的誤解;美國國務院官員接到外交部的國慶活動請柬,沒有看到國旗,卻同時聽到外交部的要求,他可能覺得外交部自己所引起各界不必要的誤解與麻煩才大呢。

 
陳水扁病情 ∕ 一開始是裝的 就繼續裝下去?
李燕瓊 ∕ 文字工作者(德國) / 聯合報
柯文哲脫口陳水扁的病「一開始是裝的」,雖然事後市政府澄清為口誤,柯文哲也強調是「標題會殺人」,再加上最近特赦阿扁聲浪高漲,這後續發展實在充滿想像空間和令人好奇啊!
好奇的是,如果「他一開始是裝的」是真的,那麼,身為阿扁醫療團隊一員的柯文哲,是否觸犯了偽證罪?檢調是否繼續追查?

相較於阿扁的貪汙還可以逍遙趴趴走,下面的例子,二造的人格高下立現。

梅克爾曾力挺的德國前總統Wulff,因為二○○八年前往慕尼黑參加啤酒節時,其友電影導演大衛.格倫沃德曾為Wulff下禢的五星級酒店、孩子的照料費埋單,共計七一九點四歐元(折合台幣不到三萬元)。德國檢察官認為,Wulff的行為已經構成賄賂罪,二○一二年二月黯然下台。

三萬vs.海角十幾億,下台vs.逍遙趴趴走,世人都有眼睛的。這些事蹟都會流傳下去,逃不掉歷史的啊!


 
陳水扁病情 ∕ 難道柯P有錯嗎?有那麼嚴重嗎?
胡文琦 ∕ 國民黨文傳會前副主委 新/聯合報
聽過什麼叫「酒後吐真言」這句經典智慧古諺吧?潛意識下的話語,通常最能完整呈現事實狀態,不是嗎?
柯文哲表示陳水扁是「從裝病到真的生病」,立即遭到阿扁民間醫療小組反擊,並聲明柯文哲已經不適宜擔任扁醫療小組召集人。

坦白說,當下扁醫療小組的第一時間反應及危機處理模式,恰恰證明了一句古諺「此地無銀三百兩」,除非醫療小組不懂此句「文言文」的含義,否則以柯P的醫學專業及多元不同診視角度,套句阿扁的名言,「難道柯市長有錯嗎」、「有那麼嚴重嗎」,醫療診治本來就有不同看法與門派啊。

準此,對於此番果真是超級白目但講真話的柯市長,筆者必須給予肯定。至於扁醫療小組的另一個多元不同角度,「柯文哲不了解精神科及神經科」,基本上也是可接受的另一派辯護之詞。但也要提醒一下北市府,所謂「純屬口誤」說法,「柯市長並非指陳前總統無病而裝病」的政治公關用語,其實是畫蛇添足,更無法「刀切豆腐兩面光」。慎之。


 
服務業想壯大 給員工加薪吧
趙文衡 ∕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 聯合報
勞動部公布去年台灣薪資漲幅仍居四小龍之末。儘管日前行政院宣布為軍公教加薪三%,但就業人數占六成的服務業才是提振整體薪資的關鍵。服務業自二○○一以來,實質薪資不但未增加,反而減少四點四%。要先解決服務業薪資問題,低薪問題才能有解。
服務業實質薪資滑落不但不利於員工,也會拖累服務業整體的發展。在薪資停滯的同時,服務業占GDP比例也由二○○一年的六十九%直線掉落至二○一六年的六十三%,速度之快令人心驚,也是各國罕見的現象。

一般民眾的日常消費幾乎全進了服務業口袋,服務業完全要靠消費才能生存。服務業本身就業人口就占全國六成,所以服務業的顧客絕大多數是本業的員工或家屬。如果企業盈餘普遍不分配給員工,服務業主要客群消費力即無法提升,市場自然無法擴大。

服務業獲利絕大多數是分配給股東,如此只會使市場日益萎縮。假設某企業將盈餘一千萬分給兩個大股東,每人五百萬,對富有的兩位股東,手中財富早已花不完,新增的收入可能一毛不花直接存入銀行,這一千萬就硬生生從市場消失。

但是,如果將此筆盈餘發給二百位基層員工,每人五萬,由於台灣低收入者儲蓄普遍為負數,這一千萬最後還是會全數變成消費回到市場,為市場注入活水。

一般而言,收入高的個人比收入低的更傾向將收入中更多的部分用於儲蓄。統計顯示,台灣低所得者幾乎每月均入不敷出。二○一六年,所得最低的廿%家庭平均每戶「負儲蓄」約二萬元。在低所得者傾向花光所有收入下,將盈餘分配給基層員工,可以保證這些錢百分之百回到市場,而分配給大股東就像丟到海裡,有去無回。

目前狀況是,員工分到的盈餘沒有增加,消費市場自然不會擴大,企業只好在現有市場規模下相互搶食有限商機。為了生存,只能持續壓低員工薪資,造成惡性循環。

欲啟動良性循環,服務業需為員工加薪,加薪就是擴大自己的市場,這種「好心有好報」原則,只有在服務業才有。原因是在所有三級產業中,只有服務業的絕大多數顧客來自本業員工。當然,這並不是說,企業不論盈虧均須為員工加薪,產生良性循環只要在企業有利潤時,以加薪或分紅方式將較多的盈餘分給員工即可。

欲達到顯著提升消費效果,需要多數獲利企業均提高員工薪資,只有少數企業如此做的效果不大。像這種集體行動最易產生搭便車問題。為解決此一問題,龍頭企業可以帶頭加薪,其他企業若不跟進,則難以找到理想員工。

筆者要提醒,服務業在分配盈餘時,大股東需要認知,他們拿走的是企業的未來,拿得越多,前景越黯淡。不如將眼光放遠,多分給員工,才能確保市場生生不息。


 
當權者蔑視古文 無非「去中國化」
俞寧人 ∕ 資深媒體人(台北市) / 聯合報
一個國家的偉大,在於它是否有深厚的文化,而不僅是船堅砲利。國家文化的高低,則繫於人民整體的人文素養。人民粗鄙,就不會珍惜數千年來祖先凝聚智慧所留下長篇累牘的古籍,有人籠統地稱之曰:古文或文言文,而指古文是封建的餘孽,是統治者禁錮人民思想的工具,是已經失去功能的死文字,學生無需學習這些既無用又殘害活潑心靈的廢物。
台灣時下的古今之爭,其焦點有二:

一、有人認為,文言文是封建的代表,是某些政權用以禁錮思想的工具。我們承認,文言文中確有封建思想,也確曾用來作為禁錮思想的工具,但我們也想請教,白話文中,就沒有封建思想的作品乎?靠著國高中學生少讀幾篇文言文、多讀幾篇白話文就可解放思想,臻於通達之境乎?

二、有人認為文言文已是無用的文體,今人已無人使用文言文寫文章,為何還要花時間去閱讀這些死文字?

我們也承認,現代人早已不用文言文寫作,日常生活中,文言的對聯、酬酢的詩文只是少數人的即興之作而已,但莊子說:「無用之用,大矣哉!」。以數學為例,對大多數人何用之有?三角函數、對數、無理數等,在日常生活中,幾如天邊之浮雲,但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畢竟學到了邏輯的推理,學到了形體變化的科學演繹,更學到了什麼是抽象的思考,這就是無用之用。足見有用、無用之辯根本是個毫無意義的議題。

文字的功能演變至今,除了應用之外,它畢竟還承擔提升人文價值的任務。何謂人文價值?基本上,就是承接我們祖先固有的文化,再予以發揚光大。其涵蓋面豈僅是文學、藝術而已,舉凡宗教、政治、學術、飲食、人際關係、生活習慣等,無一不是文化的一環。而文化的線,便是藉著浩瀚的古籍向下不斷地延伸流傳,如思想面的孔、孟、老、莊,宗教面的大量佛典,文學面的歷代詩文,它絕不是斷簡殘篇,而幾乎已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甚至血脈中了。

今天,當權者蔑視古文,必去之而後快的心理,追根究柢,目的在「去中國化」而已。然而,讓中學生少讀幾篇文言的小動作,對早已在人們心中紮根的人文價值,毫無撼動的作用。大量人潮仍會湧向媽祖或佛祖的廟宇拜拜;大量人潮仍將湧向故宮博物院參觀那些「封建而無用」的文物;無數國人仍習慣唸唸有詞「衣食足而後知榮辱」、「諸法皆空」等封建名句,這些都不會在社會中消失,少讀幾十篇文言、古文,豈能將這些深入骨髓的人文價值棄入垃圾桶。

如果執政當局真想玩「去中國化」的遊戲,我倒建議,不妨從故宮博物院下手。在某些人眼中,「故宮」二字無異是封建的符號,而該院所有藏品無一不是中國歷代文化的象徵。如果將故宮博物院拱手歸還中國大陸,不是更能徹底表達台灣與中國在文化上分途的決心?此不僅會引起國際的震撼與重視,在兩岸關係上,也可以徹底表達「一邊一國」的重大理念。此一顛覆性的行動,才是踏出「去中國化」、尤其是「去中國文化」重要的第一大步。

 
瑞士年改公投失敗 台灣年改會成功嗎?
黃揚名 ∕ 大學副教授 (台北市) / 聯合報
九月廿四日瑞士進行今年最後一次的公投,其中關於退休金改革的這組投票備受矚目。這又分成兩個面向:第一是要改革給付年齡,把女性的給付年齡從六十四歲延後至和男性一樣的六十五歲;第二則是要增加營業稅來確保其中一個年金系統不會破產。
結果這兩個面向都沒有獲得通過,其中給付變革有五十二點八%的人反對;增稅來支付年金的差距更小,只有不到二千票的差距(瑞士共有五百多萬選民,這次投票率四成多,有兩百五十萬左右的選民去投票),稍微多一點點人反對增稅。

多數已開發的國家都在面臨高齡人口比例增加,年金支付體系瀕臨破產的局面,主因有好幾個:平均壽命的大幅度增加是最主要的,再者就是年金投資的收益大幅下降,有些國家再加上少子化的因素。這些聽起來很熟悉對吧!是的,台灣也在面臨同樣的處境。在台灣,年金改革還沒有正式通過全民公投的考驗,也不確定結果會是怎麼樣的。

但是,年金改革到底是不是一個適合公投的選項,恐怕也是一件需要思考的事情。畢竟,我們不期待錢會自己長出來,所以不能要年金繼續給付,但不考慮錢從哪裡來。

有些社會聲浪會抱怨政府把年金都陪出去穩定金融市場,所以才會瀕臨破產。這或許是部分的原因,但我們都需要正視一件事情:台灣高齡人口快速攀升,扶老比從現在的五比一到四十年後的一比一左右,就算年金的投資再怎麼好,都難以支應未來超高比例的領年金的族群。

台灣相較於瑞士或鄰近的日本有更高一層的風險,因為我們的年金制度基本上只有一個來源,就是公保、勞保、農保或是國民年金,但瑞士、日本等國家,都有一種是部分企業幫員工投保的部分。企業主是否該多承擔一些社會責任,讓自己的員工不用為老後過度擔憂,也是值得思考的議題。

改革是必要的,痛苦是大家需要一起承受的,但目前我們欠缺的是能夠永續的改革方式。這也是瑞士年金改革沒有通過的原因之一:不少反對的人,並不是反對改革,而是認為這樣的改革無法解決問題,所以選擇了反對。

這樣的永續改革方式,對於現階段在領年金的人來說一定會有剝奪感,但是,我們已經沒有別條路了。如果大家選擇不改革,那麼就是等待年金破產的一天,各自謀生路了!


劉維公/當代病態民主的神救援話語術

.劉維公/當代病態民主的神救援話語術

.嚴震生/南比亞、尚比亞、甘比亞








劉維公/當代病態民主的神救援話語術


2017-10-02 00:51 聯合報  劉維公

極其諷刺,近年來台灣民主政治發展的特色,根本不是政黨輪替、轉型正義,或公民參與,而是造神運動。原本眾人所期待前述的幾項民主改革,推動至今越來越像是一齣齣荒誕又可悲的鬧劇。我們的社會已經陷入病態民主的危機,它沒有解決的契機,因為暗黑的造神運動正在荼毒台灣的民主。
台灣的政客「神力無邊」。透過造神運動,賴清德直接從台南市長接任行政院院長、柯文哲舉辦世大運期間沒有颱風攪局等,是因為這兩人八字裡原本就有的天命神蹟。政客的表現只能用「神」的字眼來形容,「神救援」、「神回」、「神表現」等「神」(鬼)話連篇的文章到處看得到。人們必須卑微的尊稱政客為「神」,為他們冠上「賴神」、「柯神」等名號,喊著「感恩政客、讚嘆政客」。
然而,政客的法力只存在於鍵盤上、螢幕中。它是社群媒體時代的集體幻想。一群人用一大堆文字、影像等,去投射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物。照理說,如果台灣真的有這麼多的神等級政客,在他們英明的領導下,我們應該老早就過著歌舞昇平的日子。但事實上卻是,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有許許多多這些政客束手無策的棘手問題。他們所引發的民怨絕對比其所宣稱的功績還要來得多,民間團體所發動的陳抗次數越來越多,陳抗現場的拒馬蛇籠越高越大。
我們必須認清,經由現今民主投票的方式,能夠坐在總統、行政院長、市長等位置上的人,並非一定是頂尖的人才,往往有可能是平庸之輩的投機分子。也因為如此,他們迫切需要「神救援」這類的話語術,去遮掩其領導的無方與政策的失能。「神」(鬼)話連篇與政客的平庸成正比,這些話語術在媒體上出現的頻率越密集,表示政客的實際政績越是乏善可陳。
為政客製造神話,是從古至今都存在的現象。一直都有一群「神棍」,在背後進行有目的有系統的操縱。在過去,能夠(或是想要)擔任這些神棍的人不多,因為他們隸屬於政府與政黨的宣傳部門。在今日,想要當民主神棍的人,則到處都是。他們出現在批踢踢、臉書等社群媒體,以及新聞網站的留言區,在各個地方為政客裝神弄鬼。
當代民主政治病得不輕。本來只是政客份內應該要做的基本工作,竟然可以被誇飾成為神蹟。往往只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政客的發言內容竟然可以被編寫成神語錄。然而,民主發展的心魔,其實是我們自己,我們願意相信平庸的政客是救世主。我們不是無辜的第三者,而是病態民主的共犯。
下次在雜誌封面、文章標題、留言內容等地方,看到稱讚政客「神救援」等字眼時,請務必一定要抵制這些話語術,不要按讚、不要轉傳、不要被動員,不要讓它們汙辱我們自己的智慧。
(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9月
.葉銀華/家族企業之傳承機制
.李清志/美感的喚醒
.薛承泰/Seafood 什麼是文白比?
.廖玉蕙/不是放棄,是珍愛和疼惜
.黃介正/國防安全智庫的「十誡」
.葉丙成/體改打假球,教育部何以默然?

.王健壯/最困難的事 蔡英文還沒做
.朱宗慶/優勢與重視
.蘇蘅/民粹政治與社群媒體造神
.林中斌/太陽磁爆、大地震並無關聯?
.陳立恆/缺電?我們缺的是「自知之明」!
.盛治仁/第三次政黨輪替 民主扎根了嗎?
.洪蘭/閱讀是習慣不是本能 須從小培養

.方祖涵/天災行銷學
.王正方/我是王正中的弟弟
.施振榮/「物聯世界、智源台灣」
.賴英照/看見內線交易
.王文華/英雄所「睡」略同
.馬凱/當心啊!走在懸崖邊的世人
.葉銀華/公司治理最後防線失守

.王健壯/蔡英文強勢領導面臨考驗
.周行一/雇人不再靠學歷
.嚴震生/司法獨立,肯亞優於台灣
.薛承泰/世大運與日全食
.林中斌/拉古薩:自由繁榮和平的小國
.黃介正/美亞太政策鐵三角到位
.方祖涵/槍口下,不滅的記者魂

.劉維公/台灣文創產業政策的唐吉訶德症
.范疇/爭論文言文比例?沒開竅吧?
.馬凱/天賜良機讓台灣再領風騷


8月
.盛治仁/謝謝你的競爭
.廖玉蕙/別拿過去的錯誤恐嚇未來的可能
.洪蘭/簡單就是美 文言文很潮的!
.葉銀華/應避免傷害台灣的抗爭活動

.王健壯/逢課綱必鬥不累不煩嗎?
.余光中/免繳遺產稅的現金
.嚴震生/川普眾叛親未離,執政聯盟解構中
.林祖嘉/前瞻計畫絕不可以包裹表決
.葉丙成/政府,勿再把學校當業績提款機!
.蘇蘅/政治道歉的傲慢與偏見

.黃界正/沒有巴農的白宮與亞洲
.李清志/鳥不生蛋的魅力
.朱宗慶/「察言觀色」的正向思考
.陳立恆/天人合一也需要知行合一
.盛治仁/務虛的政治,務實的生活
.張俊彥/創造價值才是創新:談教育和科技的創新
.薛承泰/社會責任是「偽君子」嗎?

.方祖涵/被識破的是投球動作,還是假消息?
.王健壯/蔡英文的問題在哪裡?
.王正方/君子和而不同
.施振榮/企業家族 傳承無形信念、價值更重要
.馬凱/謀大位者要除三大害
.周行一/大學的進步需要永續的基金
.嚴震生/美國參議院的「核子選擇」

.黃介正/美中兩岸關係時間表
.高朗/朝鮮半島危機,不能心存僥倖
.葉銀華/公司為誰而治?
.洪蘭/看見誠品 成就閱讀
.薛承泰/公教樓地板32160 年改的5個魔咒
.盛治仁/看透生命迷霧 走不一樣的路
.方祖涵/老派的英雄對決



7月
.劉維公/講清楚說明白,假新聞一樣來
.王健壯/NCC應該做鋪路的人
.蘇蘅/挺媒體的蓋茲 台灣有沒有?
.葉銀華/高調做公益 好嗎?
.朱宗慶/時間.心境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陳立恆/氣與眼,台灣前瞻的活棋之路

.施振榮/突破價值與平衡盲點 邁向矽文明
.葉丙成/請問政府,體育改革做不做?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林中斌/無神論大國 宗教興起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