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經濟/Fed只是製造「幻覺」 資金仍寬鬆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昨日的杯葛,蔡英文明日的路障
.聯合報黑白集.法國選民擋下極右轉
.經濟日報社論.Fed只是製造「幻覺」 資金仍寬鬆
.經濟日報社論.跳脫恐中情結 為產業謀福利
.聯合報黑白集.打死的不能不算數
.聯合報社論..從人才危機到評點枝節:嘆台灣的官僚惰性





經濟/Fed只是製造「幻覺」 資金仍寬鬆


2015-12-18 02:37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聯準會(Fed)一如預期,於16日決定提高聯邦資金利率1碼,由0.25%升至0.5%。表面上終結了超低利率環境,然而由於貨幣供給量並未真正減少,因此升息的目的並非為了緊縮,當然也達不到緊縮的結果。美國的審慎凸顯全球景氣仍然低迷,台灣更是還等不到春燕,因此央行反向再降息半碼救經濟。
眾所周知,經濟學的最基本原理就是「供需法則」,從而決定「價」與「量」。貨幣的「價」就是利率,「量」就是貨幣供給與需求量。要使利率上升,就應減少貨幣供給量,這主要由Fed操作;或是使需求量增加,這要靠經濟的實體面或金融面發揮效果,包括投資、消費、政府支出增加,或資金流向更具吸引力的國家。
先從需求面觀察。目前美國經濟表現只能算是差強人意。企業投資意願低落,年增率僅2.2%,比經濟成長率還低;幸好油價大幅下跌,以及就業持續改善,使家庭的購買力提高,帶動消費穩健成長;政府連年撙節支出,對經濟成長形成財政拖累;就業雖強,但工資上升緩慢;美元升值,加上全球經濟疲軟,皆對美國出口構成壓力。因此美國實體經濟無論是現在還是可預見的未來,都不大可能過熱,貨幣有效需求因而欲振乏力。
貨幣需求不給力,要想使利率上升就須緊縮貨幣供給。以往Fed調整利率時,是透過買進或賣出自有公債來落實。如果要升息,Fed便出售自有公債給銀行,並直接從銀行存在Fed的存款準備金中扣除,迫使銀行須向外借錢,或提高利率以吸收存款來補足準備金,於是整個經濟體系信用成本便一體升高。簡言之,就是Fed藉由掌控銀行存款準備金供給量,掌控準備金的價格,也就是聯邦資金利率的水準。
但現在這套機制已經失靈。由於Fed採取「量化寬鬆(QE)政策」,幾年來已經買進3.8兆美元的公債,也創造出了等額的新貨幣,因此不僅銀行業的準備金錢滿為患,貨幣市場也是錢淹腳目。要想推升利率,Fed必須實施「反QE」,即賣出公債,把資金收回。但現在Fed既不願縮減貨幣供給量,如何才能落實升息?
於是Fed現在採用另外兩種工具。第一種是把銀行的超額準備金存款利率(IOER)提高,即從原先的0.25%提高到0.5%,如此銀行絕不會以低於0.5%的利率對外放款;但其他一些不能對Fed存錢的金融機構,仍願意以低於0.5%的利率對外放款,因此IOER並非聯邦資金利率的下限,而是上限。
第二項工具為「隔夜反向附買回協定(ORRP)」。簡單的說,就是Fed把各種證券賣給投資人,但約定第二天再買回來;亦即Fed拿證券作抵押,向投資人借錢。利率通常會落在0.25%-0.5%新目標區間的中點,即0.375%。這種操作是為利率設下底線,因為投資人絕不願以低於0.375%的利率借錢給銀行。
Fed既已提高這兩項利率,聯邦資金利率自然也將升高0.25個百分點。表面上看是Fed在回收資金,但實際上這些過剩資金的所有權仍屬於銀行及投資人,並未真正回籠,升息只不過是多給這些金主0.25個百分點的利息而已,而且由於這兩種工具時效都只是「隔夜」,Fed根本鎖不住這些資金。由於目前美國無論是企業貸款、消費者貸款、房貸、車貸或公債利率,都遠高於聯邦資金利率;只要這類實體部門資金需求增加,充裕的游資立馬便會補位,如何能達到緊縮資金的效果?
換言之,Fed現在只是在製造一種「升息幻覺」。由於Fed不敢藉「減量」以「造價」,又急於使利率正常化,於是便先行「造價」,企圖以升息來迷惑金融市場,誘導短期利率上升。未來即使聯邦資金利率升到1.5%或2%,資金依然寬鬆,與實體經濟攸關的各項貸款利率難以水漲船高。只有等Fed實施「反QE」時,才能釜底抽薪,拉高利率,也才真正是緊縮的開始。

聯合/法國選民擋下極右轉


2015-12-18 02:3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剛在地方選舉大獲全勝的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只不過事隔一周,卻在第二輪投票中慘遭全面潰敗。如此戲劇性的變化,讓人看得瞠目結舌。多虧法國民眾明智,使該國免於淪為鼓吹種族仇恨的國度。
法國選舉的七天大逆轉,關鍵在於「兩輪投票」的設計:第一輪選舉如果沒有人超過半數,就得由得票最高的前三人再進行投票。如此,勝選者擁有絕對多數民意,避免因少數統治或多黨歧見使政務窒礙難行,選民也因此擁有重新思考大局的機會。
得利於巴黎恐攻所帶來的恐懼情緒,首輪選舉,鼓吹排外的「國民陣線」在十三區中拿下六區的領先;在第二輪選舉,卻全軍覆沒。連原本志在必得的領導人瑪琳勒龐也敗下陣來。
法國擊潰極右的另一因素,是法國傳統敵對的左右政黨,罕見地進行了策略合作。尤其,執政的左翼社會黨更採取激烈手段,要求該黨兩區候選人退出選舉,並呼籲選民將票投給「中間偏右」的共和黨候選人,以免政府淪入極右翼政黨手中。這種「左右合作」的棄保操作,不僅成功將極右翼攔阻於陣前,社會黨自己也保住了五區的治理權。
由此觀察,巴黎恐攻製造了兩個效應:一方面是讓基層民眾更加排斥移民,轉向右翼極端;另一方面,也愈發提醒左翼及中間選民警覺,防止國家一面倒向排外的法西斯。第一輪選舉投票率僅四十九%,極右翼得逞;但第二輪投票率高達五十八%,有近百萬人站出來維護和平及自由的精神。
台灣對棄保的操作並不陌生,但右左政黨攜手合作防止極端勢力坐大的演出,則是台灣少見的民主經驗。「兩輪選舉」能讓政治更為穩定,也是走向多黨化的台灣必須思考的方向。

聯合/民進黨昨日的杯葛,蔡英文明日的路障


2015-12-18 02:3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由於自覺勝選在望,民進黨最近頻頻高舉「新民意」的大旗,阻擋政府正在進行的各項議案,諸如陸生納保、陸資投資IC產業及紫光參股封測三廠案、國會改革案等皆受阻。這樣的高姿態,擺明了「我才有資格處理」的氣焰,殊不知,民進黨今天的種種杯葛,其實將成為蔡英文未來執政的路障。
民進黨的「氣盛有理」,固有民調數字作為倚恃;但一旦取得政權,這些高民意背後的高期望,就會變成檢驗民進黨施政的高指標。問題是,台灣積廿年之沉痾,到了蔡英文手裡,是否就能迎刃而解,只怕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在野者批評容易,指著病說病簡單;但執政者必須步步為營、慎謀能斷,要開出解方治癒痼疾則相對困難。屆時,民進黨若沒有足夠的才智,卻一副倨傲自以為是的姿態,台灣民眾受得了嗎?
今天,如果再談蔡英文的「最後一哩」,只怕太陳腔濫調;今天人們應該討論的,是蔡英文的「第一哩路」將是如何走法。這點,無論是蔡英文或民進黨,其實都沒有提出太多暗示,遑論答案。近一年的選戰,一直是隔空喊話、高來高去的虛招,如今距離選舉僅剩不到卅天,朝野還辦不成一場政見辯論,選民就算相信「政黨輪替」的魔術效果,以為蔡英文當選大家明天就會更好,但蔡英文自己相信嗎?
蔡英文的能力、性格和信仰勝任民進黨主席,是一回事;但她的能力、性格和信仰是否勝任中華民國總統,則是另一回事。最大的問題在,過去四年,她領導的民進黨是以阻礙國家發展的手段來積累自己的勛業,其中,有些戰略杯葛的邏輯是違背台灣的集體利益,有些反對的理由是不符合時代的進步價值,有些手段則是短期操作而未思及長期後果。這些,是在野黨可以任意揮霍的無本生意;然而,一旦執政,民進黨要如何運用在野者的杯葛邏輯使國家順利運轉卻不陷於自我矛盾?
我們試將民進黨未來可能遭遇的「自食其果」的挑戰分成幾類:第一、屬於眼高手低型的問題: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向來不是民進黨的長項,卻是民眾評價政府效能的敏感指標。以目前經濟「保一」困難、而國際大環境欠佳的情況,蔡英文能拿出什麼靈丹來提振經濟,是一大挑戰。包括民進黨領軍讓核四封存,又誇下全力發展「綠能」的海口,但國內電力兩年後可能短缺卻是真實的危機。這些,不僅企業界憂心,升斗小民一樣心存疑問。但觀察目前蔡英文身邊的財經團隊,多為扁政府時代的舊面孔,他們能拿出更高明的對策嗎?
第二、屬於長期結構型的問題:不論是高等教育品質惡化、教育供需失調、青年失業,都與社會的快速變遷及人口結構變化有關,故而施政上難以求取速效。甚至,如五年五百億打造頂尖大學計畫,是扁政府時代的政策,如今副作用已現,民進黨也必須收拾。此外,諸如引發社會怨念的各種年金之相對剝奪感、房價飆升引發的居住正義問題、日趨嚴重的老人長期照護、青年低薪化、因少子化而不斷流失的國力等;要對治這些問題,蔡英文需要的不只是魄力,還要有更多的智慧和新思維,才能解開長期糾結,而不致引發社會怨怒。
第三、屬於一念之間型的選擇問題:對於兩岸關係,蔡英文雖作出「維持現狀」的承諾,但在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的前提下,她有多少維持現狀的空間,令人難以樂觀。更現實的問題在,《兩岸服貿協議》和《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皆因民進黨杯葛而長期卡關立法院,《貨貿協議》的談判仍看不到終局,這些在在成為台灣加入TPP或RCEP的擋路石。蔡英文此刻可以保持輕巧曖昧,但一旦執政,就必須作出抉擇,否則,台灣就會繼續空轉踏步;而如果她要幡然改變態度,馬上又會暴露當初民進黨杯葛的無理取鬧及前後不一。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凡轟轟烈烈走過,則留下難以抹滅的刻痕。民進黨使出渾身解數的四年杯葛,為台灣留下了滿目瘡痍,明年取得政權後,它必須一一收拾自己創造的殘局。無論政治遊戲的本質再怎麼弔詭,清醒的民眾總是會繼續檢視;因此,我們提醒民進黨:請勿濫用「新民意」之名癱瘓未來半年的政府施政,否則,你的所有杯葛將成為蔡英文未來施政的路障。

聯合筆記/烏鎮外的「屌絲經濟」

.央行降息 對政治的無言抗議
.不要地動山搖,就要去投票!
.解放寒暑假/作業自主 不等於發呆就好
.解放寒暑假/走出北市…沒作業 這些孩子會無聊
.一起來買高麗菜!
.放過網路言論自由吧
.燒錢辦跨年 不如金援苗栗
.工作看前景 莫看一時薪情
.聯合筆記/烏鎮外的「屌絲經濟」
.選舉PM2.5 罩頂?
.聯合筆記/青峰與餐桌
.教育雲 培養運算思維
.基改食物禁入校園 有機農業邁步
.民主的天空 一定要灰濛濛的?





聯合筆記/烏鎮外的「屌絲經濟」


2015-12-18 02:37 聯合報 李春


浙江烏鎮,小橋流水人家的兩岸,這兩天由大佬唱戲。因政治大佬的幸臨,也因外國大佬缺席,中國互聯網大佬們不僅經濟上成主角,政治上也成當紅新貴,因為他們與「強國戰略」,掛到一起。
中國的互聯網大佬們本來就走俏,有人認為是因互聯網生意的冒起,比較的陽光,不像地產商有那麼多「原罪」。加之互聯網大佬大多已用資本來講成功的故事了。所以這回獲官府如此力撐,本來想像只會是一片叫好之聲的。
然而今天這個時代,凡事一定會有爭議,本來烏鎮大會,中國官府想談的事是互聯網秩序,但既然互聯網大佬們突然得到如此加持,互聯網經濟被抬到如此的戰略,就難免人們要對之認真審視,發現一些爭議性東西,何況中國的互聯網和互聯網經濟,本來就極具爭議性。
如果放下其他,單單把互聯網與經濟掛到一起,就有兩個爭議性話題,一是互聯網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係。
中共兩個最高領導人,都喜歡上了互聯網經濟,起碼現在提「互聯網+」多,大熱不到一年的「工業化2.0」、「中國製造2025」之類,已經沒人提。是以這互聯網經濟大熱,襯出那實體經濟屢救不活的問題。
再一個爭議性話題,要好好討論,即互聯網之成新貴下,「屌絲經濟」是存是廢。首先要解解這「屌絲經濟」的意思,因為在某種層面上,中國的互聯網經濟,還被視為是一種「屌絲經濟」。
所謂「屌絲」,是中國網路新詞,原意指那些出身卑微、相貌平凡的年輕男子,對應「高富帥」,屌絲們自稱「窮矮醜」。自嘲為「屌絲」,是自卑中蘊含著無奈,但又有幾分對社會不屑。
屌絲一多,就構成五花八門的世界,包括演化出「屌絲經濟」。「屌絲經濟」本來被認定這是一種小微草根經濟,但因今天中國,有數以億計的「屌絲」,用著全球最大的網路平台。
不論你是誰,對「屌絲經濟」再也不能小看。
中國網民人數已達六億六千八百萬之眾,烏鎮說法是比歐盟人口總數還多,但當中主力是「屌絲」。同時全球互聯網公司市值十強,中國占了四席,但僅次於於美國互聯網實力,不能不跟「屌絲經濟」掛到一起。
而爭議話題是,「屌絲經濟」是否到了窮途,其對中國的互聯網戰略,又意味著什麼。

葉銀華/FED啟動升息 你備安全帶了?

.葉銀華/FED啟動升息 你備安全帶了?
.李清志/總統的摩托車日記
.劉克襄/土地公廟比101還重要
.王正方/中華文化是兩岸最好的共識
.洪蘭/孩子哪知什麼是難
.葉銀華/習歷史、找志向
.馬凱/總統大選能搶救台灣於倒懸?





葉銀華/FED啟動升息 你備安全帶了?


2015-12-18 02:37 聯合報 葉銀華(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終於宣布基準升息一碼,終結短期利率接近○的時代,也是近十年來美國第一次啟動升息循環,自然有著象徵性的代表意義。
首先,為何現在要升息?美國現在的失業率已經從金融海嘯後最高的十%,下降到十一月的五%,這某種程度已接近美國的充分就業。美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計有三%,而核心通貨膨脹率(扣除食品、能源)從今年初一.六%升到最近的二%,因此FED選在這時升息。
極低的利率會低估資金成本、讓企業低估風險、讓無效率企業繼續殘存,長期而言,不利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成長。此時啟動升息循環,一開始僅升一碼,可稱為「鴿派升息法」,未來會視經濟狀況,採逐漸方式升息。
其次,升息對各國央行的衝擊為何?FED採逐漸式升息、美元可能會有升值的情況,而目前各國央行卻是採降息(低利率)、各國貨幣相對美元貶值的政策,若長此下去,只會逼資金往美國金融市場移動,不利各國資本市場與金融穩定。因此,各國央行勢必會因應FED的逐漸式升息,改變原本的貨幣、匯率政策。君不見香港這個採與美元聯繫匯率政策的亞洲金融中心,馬上跟著宣布升息一碼。
再者,升息對各國金融市場影響為何?昨天FED如預期地升息一碼,各國股市呈現上漲格局。難道啟動升息循環對各國股市,長期而言是好消息?答案絕對不是那樣肯定。以台灣股市而言,從十一月初至美國升息前,大約已下跌七%多,因此只能說是短期反彈現象。
那麼該如何看待FED逐漸式升息,對各國金融市場的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因子是在新興市場的動盪、低油價與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的下滑,而我們更要密切注意FED啟動升息循環,對於上述不穩定因子的衝擊。
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股市平均已經下跌十七趴多,而這些國家過去靠原物料、大宗商品帶動經濟成長,但在這些商品大跌後,經濟早已不行,而政府又貪汙失能,埋下國家動盪的火種。
另外,全球經濟減速,帶動油價大幅下跌,目前竟低於四十美元,使得產油國財政面臨窘境,過去滿手現金的產油國主權基金已在各國股市賣股票,造成各國股市賣壓。
影響最深的是大陸經濟成長的減緩!很多人認為大陸實際經濟成長比其官方所發布的數據差,而人民銀行從去年底至今,已經六度降息、四度降準(存款準備率),使得大陸境內人民幣利率下跌,已不高於離岸人民幣市場。同時,為了救出口,每一塊美元相對人民幣匯率,從八月十日的六.二元,貶至接近六.五價位,香港離岸人民幣匯率已經貶破六.五。大陸政府用持續降低利率、讓人民幣貶值手段,可見經濟成長的實際狀況,值得與大陸經濟關係密切的台灣注意。
台灣現在的經濟狀況,由今年經濟成長率面臨保一%窘境,自然可以體驗。我們出口下降、進口衰退,投資更是無力,促使我國央行二度降低重貼現率,引導利率水準下降。當FED啟動升息循環,而我國央行政策又與FED不一,將影響金融市場。FED的逐漸式升息政策對各國金融市場的影響雖不是立即,但逐漸形成的後座力不容小覷;綜此,要提醒大家的是「你備妥安全帶了嗎?」
(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