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經濟/美國升息 台灣應有所作為

.聯合報社論..巴黎協議告訴台灣減碳之迫切
.聯合報黑白集.誰要捐款給富人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升息 台灣應有所作為





經濟/美國升息 台灣應有所作為


2015-12-20 02:0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在千呼萬喚之下,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終於在台北時間上周四凌晨宣布,把聯邦資金利率調升1碼至0.25%;這是2006年來聯準會第一次升息,也是2008年來首次將零利率往上調升,具有重大的指標意義,因而在國際上廣受矚目。而在同時,我中央銀行也於上周四宣布調整利率政策,方向卻是降低貼放利率半碼,利率走勢與美國背道而馳。究竟聯準會這項政策對國際經濟將會產生什麼影響?對台灣今年已經十分脆弱的經濟又會造成什麼衝擊?台灣又該如何面對及因應?
首先,聯準會是否會調整利率,主要是參考幾個主要的經濟指標,其中,包括經濟成長率、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從失業率來看,美國今年以來,失業率一路下降,已由年初的5.7%,下降到10月的5.0%,這表示美國就業市場已經大幅回升。另一方面,美國經濟成長率表現不錯,但是由第1季的3.8%,略降到第2季的2.7%,經濟反彈的動力其實有一些疲弱。至於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還未達到目標值2%的水準,所以大多數的經濟學者和市場研究者之前都預期,聯準會將調升利率,但是力道應該極為有限。也就是說,這次聯準會調升利率及範圍,已在大多數人的意料之中。
經濟學大師傅利曼曾經說過:「只有沒被預期到的政策才是有效的政策。」也就是說,由於大家都預測到聯準會升息,部分國際上的資金已經先行移回美國,當利率真正調升時,所可能產生的效應已經提前出現,也就是「利空出盡」。這可以從台灣的股市與匯市變化看出一些端倪,在幾個月之前,台灣外匯市場就一直呈現資金外流與新台幣匯率眨值的現象;同時,外資流出也導致股市下滑,這些多少都反映出美元陸續流回美國的事實。
由於聯準會升息的效果已經提前出現,而且,聯準會並沒有「大幅」的調升利率,對台灣的影響十分有限,這也是我央行敢於同日宣布降息的原因。尤其,美國總體經濟表現還不錯,但因整體國際經濟表現仍然衰弱,加上中國大陸經濟情況也不佳,大多數的經濟學者與國際市場分析人員,仍保守看待美國中長期的經濟表現,認為聯準會未來持續調升利率的空間十分有限,且速度不致太快。
既然聯準會調升利率的效應已在台灣提前出現,在利空出盡的情況下,我央行宣布反向小幅降息,即使有些令人意外,卻可以充分理解,畢竟台灣的經濟情況與美國大不相同。首先,今年以來,台灣經濟大幅滑落,主計總處估計今年經濟成長率只有1.06%,國內多個經濟機構甚至認為連保一都有困難。在國內經濟表現如此疲弱之下,利率不但毫無調升空間,央行降息半碼更不失為當前可行之策。
其次,造成台灣今年景氣不佳的最主要問題,在於出口大幅衰退,因此,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也由去年10月的30.45兌1美元,貶值到現在約33兌1美元。觀察10月的外銷訂單,仍然呈現負成長,表示未來兩個月的出口仍不樂觀,新台幣匯率應該持續走貶,才是正確的方向;美國升息而我央行降息,在利差的變化之下,正好能促成新台幣進一步貶值,以維持出口價格競爭力,進而恢復台灣的出口動能。
總而言之,這次聯準會調升利率,主要反映的是美國經濟現況,而且未來調升動作將持續但緩慢;反觀台灣的總體經濟情況,真的是非常不理想,所以我們支持央行調降利率以提振經濟的決定。進一步來說,除了利率這項政策工具,由於出口持續下滑,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應該要保持更大的波動彈性,雙管齊下,方足以因應未來日益嚴峻的經濟情勢。

聯合/誰要捐款給富人


2015-12-20 02:0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天氣冷颼颼,選情冷吱吱。藍營內亂不斷,讓支持者涼了半截;綠營一副權力在握的傲慢姿態,同樣讓選民心寒。民進黨的小豬捐款,回收不如預期,反映了這樣的心情。
藍軍內亂讓人倒胃口,這是路人皆知的事;但綠營傲慢導致民眾冷感,恐怕是民進黨還未看清的事。只因對手爛,蔡英文就想一直躺著選,未免太不把人民放在眼裡。
民進黨最近聲聲催促,呼喚支持者把小豬養肥了牽回娘家,上繳給小英。蔡英文全國總部日昨更以一萬八千隻小豬排成台灣地圖,象徵「公平正義撲滿台灣,護送蔡英文進總統府」。問題是,蔡英文「炒地」的效應正在發作,小豬真的甘願回娘家嗎?
蔡英文炒地風波,至少提醒了選民三件事:其一,小英出身資產階級家庭,兩代皆擁地致富,民進黨卻無情地攻擊貧寒出身的王如玄,這是雙重標準。其二,小英卅來歲即有能力大手筆買賣內湖、松山等菁華地帶土地,她拒絕公布其詳,卻又高唱「土地正義」,豈非說一套、做一套?其三,如此家大業大的富豪候選人,真的需要靠市井小民捐款來籌募經費嗎?
二○一二大選,蔡英文總部發出二十萬隻小豬撲滿,回收十四萬隻,締造了「小豬佳話」,也帶來兩億元的進帳。這次大選,民進黨加碼送出卅萬隻小豬,但回收成效不佳,只好降低目標為十萬隻。以新竹縣為例,總共送出八千隻小豬撲滿,迄今僅回收三百隻,叫好不叫座。再如台南市送出一千多隻,僅回收四百多隻,這恐怕也與賴清德拒赴議會的驕傲令民眾反感有關。
蔡英文選情看好,民眾的熱情反而降低,因為他們知道不要相信傲慢的人。再說,誰要捐錢給富人?

聯合/巴黎協議告訴台灣減碳之迫切


2015-12-20 02:0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蹉跎多年,取代京都議定書規範全球減碳秩序的「巴黎協議」終於突破萬難而告誕生。這項國際法文字最關鍵的意義,是針對一九九二年里約地球高峰會刪除「全球」字眼轉而強調「各國責任」之決議作出了修正,重新定位遏止地球暖化是「所有地球人的責任」,這是重要的突破。唯有全球轉型為低碳經濟,強調低碳倫理的新地球觀,才能克服暖化的毀滅危機。
歷經十四天不眠不休的紅眼會談,巴黎協議對滿滿四十頁的歧見逐一克服,顯示國際社會對暖化的共同警覺。以往已開發國家輕易推卸減碳責任,是因暖化證據的科學支撐不夠,如今不止世界氣象組織(WMO)發佈的監測數字讓人驚心,多項監看地球變化的數據,也讓人們對暖化有眼前的迫切感。
儘管歧見仍在,但各國逐漸齊一步調往「減碳」之路前進,關鍵在於暖化的事實已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撐;即使是因暖化而獲利的高緯度國家,也不好意思再為一己的利益而昧於事實。這是巴黎協議跨出的一大步,確認低碳是全球存續倫理,超越之前幾個工業革命一味追求生產效能的偏頗。
由於危機意識,讓與會各國代表深刻體認及早啟動全球減碳之路的重要;故而,不必苛責巴黎協議的妥協性太高。事到如今,地球上的國家都認識到暖化危機當前,與其蹉跎等待整好隊伍再出發,不如把握眼前可施力的片刻,先做再說。
正因為如此,巴黎協議的高妥協性,換另一個角度解讀,其實形同棒球比賽的打帶跑、強迫取分戰術。暖化危機業已迫在眉睫,哪還有時間等著所有人著裝整隊,立刻上陣應戰才是最重要。故而巴黎協議的高度妥協色彩,與其解釋為對國際強權的讓步,不如說是尋求「最大公約數」,大家在新的平台尋求交集,同步出發。
新誕生的協議更甚於妥協特徵的,是其理想性;明知困難,但也要昭告世人:什麼才是人類宜居的情境。設定減排目標不超過增溫2℃,這是人人皆知的屏障,約等於二氧化碳濃度四五○PPM;但協議更列上「向1.5℃努力」,這等於三五○PPM的目標,其實是「不可能的目標」,因為今年的地表二氧化碳值已破了四百之表。然巴黎峰會如此揭示,標誌「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至於台灣在新氣候協議的地位,雖然不意外地沒有明確的文字陳述,但巴黎協議出現「非締約方利害關係人參與」的文字,這不必欣喜解讀為國際社會認知台灣參與的事實。事實是,《氣候綱要公約》(UNFCCC)的締約國幾乎等同於聯合國會員國,這意味不管權利如何,國際社會課予台灣的減碳義務不會少掉分毫。
其實,國際對台灣減碳早已納管。峰會期間,德國的環保組織「看守德國」發佈今年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排名,台灣在五十八個被評比國家中排名第五十二,列等「非常糟糕」。這雖僅是單一環保組織的評價,但事實上此次峰會有近千個國際環保團體與會,監督任一UNFCCC締約國的減碳實績,當然不可能漏掉全球碳排放量高居第二十四的台灣。
企業界的隱形監督是另外一支重要力量。本次峰會,全球頂尖企業極高階經理人超過一千人與會,他們為了進會場發聲,先在場外密集交換意見,意圖以新世代的節能技術突破,補上巴黎協議冠冕堂皇不可及之處。民間組織和企業界最不齒的,是躲在暗處陽奉陰違的行徑,台灣持續攀升的排碳數據,自無法自圓其說。
對於巴黎協議剔除「損害賠償」的追究文字,以及每年一千億美元的綠色基金將如何攤提,其實不必太過在意。這項協議成功地轉移「已開發國家」的暖化責任為所有地球人的責任,都能讓協議發揮更大力量。至於碳市場、碳交易不列入協議文字,則意味「所有地球人」皆認知暖化事實並起而行,強調的是意識的覺醒與行為的自主管理。
法國東道主在巴黎峰會的催生角色扮演得稱職,這對法國是加分,但與會各國在自家利益考量下,未必因此而高舉道德旗幟,仍須積極監督追蹤。人們應該正視的是,暖化是有科學證據的事實,即使仍在玩國際政治遊戲的人,亦不能不承認這一事實。
台灣減碳早已上路,此刻,實績之外,更該讓國際社會瞭解台灣減碳的具體作為。

星期透視/反中、反商 民進黨難善治

.星期透視/反中、反商 民進黨難善治
.名家縱論/數位浪潮顛覆傳統監理理念
.郝柏村:棄獨不武緩統與九二共識
.小人物回饋社會 大人物募款競選?
.寒暑假作業廢除/鼓勵孩子怠惰 柯P割錯盲腸了
.南海情勢/南海爭端 最關鍵的法律巷戰
.南海情勢/太平島為島嶼 不容外國竄改
.觀光數字好 不夠救經濟
.少女路邊產子 家長在哪?
.老媽的烏魚子 最懂氣候異常
.畫中有話/準備好…台灣起步走






星期透視/反中、反商 民進黨難善治


2015-12-20 02:07 聯合報 趙建民/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所所長

二○一五年進入倒數計時,隨著總統大選投票日趨近,新政府是否可以一舉突破悶局,提振士氣再創新局,民眾殷殷期盼。然而,在國際、兩岸及國內情勢都極不利情況下,不論哪個政黨勝出,未來新政府的施政都不容樂觀。以陸委會和國台辦建立熱線以及央行總裁提升經濟力的建言為例,充分說明政策的不確定性,是造成困境的主因。
先談陸委會和國台辦建立熱線。
國際政治中敵對雙方為了避免擦槍走火,設置熱線聯繫,已成增加互信的基本手段。兩岸官方搭建熱線,除了避險外,更重要的是,雙邊關係終於走出「去政府化」陰影,逐漸走向互不否認的路上。此趨勢在月前的馬習新加坡會最為彰顯,兩岸領導人透過分治以來首度舉行的高峰會,向外界傳達了事實存在的現實,也宣告兩岸可以漸進的方式,解決過去難解的分歧。
兩岸領導會面,對台灣的國際空間及主權尊嚴,都有重大意義,未來總統參加APEC高峰會將不再遙不可及。此外,馬習會後,停滯已久的兩岸貨貿談判也獲有力進展,有望年底前完成談判,對台灣保住大陸市場、進而接軌東亞區域貿易自由化,將有積極正面的提升效果。
針對此一歷史性事件,反對黨無視總統當面向習提出中華民國存在的重大意義,抨擊總統未向對方嗆聲提出「一中各表」,說明民進黨反中情結難改,只顧突出差異,無力創造積極進取的福祉。
當然,兩岸分隔一甲子,制度和文化差異在所難免,不過,民共間的基本立場毫無交集,如何達到蔡英文講的「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現狀」的目的?蔡英文以「維持現狀」誤導選民她有承襲馬總統兩岸和平大業的能力,卻又否定支撐此一和平架構的政治基礎,此一「吃果子砍樹頭」的做法,如何讓人心安?
其次,台灣今年經濟成長勉強保一,央行總裁彭淮南提醒台灣應提升治理,以增加經濟效率,勿墮入「印度化」的泥淖。印度在發展過程中,因立法的遲緩、決策的本位化和建設的無效率,造成法令與行政效率滯後。若欲避免掉入泥沼,彭總裁提出四大策略: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擴大內需、推動創新、降低政策的不確定性。
中國大陸是台灣經貿國際化的助力也是阻力,過去一段時間以來,陸方不斷重申兩岸經貿建立制度化合作後,可以共同研商台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問題。
然而,民進黨兩岸政策的不確定性,不僅使得台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困難重重,也將阻礙彭總裁另外兩支箭—擴大內需和推動創新—的射出。
日前七大工商團體遞交「對未來國家領導人之期盼」建言書,質問總統候選人的兩岸和能源政策。國內缺電眾所皆知,民進黨主張廢核,替代能源何在?自反對拜耳設廠,到反核、反六輕、反中油,民進黨的反商情結益發嚴重。
猶記今年三月,大陸國務院有意以「62號文」清理地方稅收優惠政策,行之多年的財政返還項目可能取消。台灣六大工商團體上書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呼籲法令不溯既往,獲陸方善意回應,表示全球化時代經濟無國界的運作法則,民進黨上台後是否會加速資金出走,民眾怕怕。最近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趕在總統大選前,正式遞件投資卅億美元在南京設廠,業界對政權輪替的憂心一葉知秋。
面對嚴峻的外在情勢,民進黨的反中反商情結將壓縮發揮善治的空間。只知選舉的民進黨,切莫贏了選舉卻輸了台灣。

名家縱論/數位浪潮顛覆傳統監理理念

.星期透視/反中、反商 民進黨難善治
.名家縱論/數位浪潮顛覆傳統監理理念
.郝柏村:棄獨不武緩統與九二共識
.小人物回饋社會 大人物募款競選?
.寒暑假作業廢除/鼓勵孩子怠惰 柯P割錯盲腸了
.南海情勢/南海爭端 最關鍵的法律巷戰
.南海情勢/太平島為島嶼 不容外國竄改
.觀光數字好 不夠救經濟
.少女路邊產子 家長在哪?
.老媽的烏魚子 最懂氣候異常
.畫中有話/準備好…台灣起步走






名家縱論/數位浪潮顛覆傳統監理理念


2015-12-20 02:07 聯合報 陳冲(總統府資政、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


數月前在一次論壇中,提到在一九八九年關於金融自由化的一場演講,當時我以4P詮釋自由化現象。當年正逢銀行法重大修正,重點恰可歸納為3P,也就是利率(Price)、新銀行(Player)與業務鬆綁(Product),至於第四個P:據點(Presence)是我順手加上以充實內容,指的無非是區域性銀行跨區經營議題。結果沒想到這第四個P,從今天的眼光來看反成為最重要的P。巧的是,促成「據點」這個觀念遽變的原因也源起於一九八九年。
一九八九年對全世界而言確是關鍵一年,先是英國的Sir Tim Berners-Lee發表WWW的技術,使Internet人人可用,而不再是少數機構專屬;同年十月又發生柏林圍牆倒塌事件,自此世界各種有形無形的牆一一解體,技術、資金得以迅速移動,形成新一波的全球化。之後繼續推波助瀾的首推二○○七年智慧手機問世帶動行動科技的急速發展,再加上大數據、物聯網技術陸續加入,這個世界呈現與廿年前全然不同的風貌。
論壇後,我在一篇建議中央銀行發行電子貨幣的專欄,也指出比特幣雖毀譽參半,但其引入的區塊鏈(Block chain)技術,將成為未來金融界發展不可忽視的因素,意思也在提醒政府機關,一波波數位浪潮已不能僅用傳統思維因應。
上述第四個P 據點,因創新科技激勵,也由分行化身為ATM(自行或他行),再轉為電腦、更進步為平板,目前以手機型態呈現在每一個客戶前,所以我常說:「分行沒有消失,也沒有減少,分行就在你的口袋裡」。想想現代彈指之間完成的網路金融交易,比較往昔要步行到分行的臨櫃交易,就可感受此中的大不同,4P還依舊是4P,只是風貌已全然不同。
受到創新乃至顛覆性科技影響最大的,當推特許行業。因為特許行業雖然依法受到嚴格管控,不論是成立、開業、經營、稽核都須接受主管機關的監理。但另一方面,這種監理也是一種門檻,防止過多業者進入此一行業,所以相對而言,也是一種保障。但是如果科技創新的程度,不僅迅速、安全,也同樣可以維護消費者權益,達到顛覆特許必要性的程度,或能翻轉傳統的監理觀念時,特許行業的保障也就頓失維持的依據。
以計程車行業而言,近數年來,全世界的計程車業都面臨叫車平台業者的挑戰,其中又以Uber為代表。原本各國計程車業,都受交通監理單位管理,不論是設立的條件、駕駛人的專業資格,乃至車輛的安全、計程的價格以及錶具的精準,都在管理之列;但是因行動科技的進步、GPS計程的準確以及支付流程的流暢安排,使Uber等叫車平台得以效率、方便的優勢勝出,也引發與傳統業者間的激烈衝突,更使監理單位除單純禁止外,不得不思考因應方式。
我在美國五星旅館門口甚至看到有Uber及Lyft(另一叫車平台)的上下客專用區,也可以看出社會觀念潛移式變化,而美國加州所採取Transportation Network Company另案管理的做法,也顯示監理單位因應數位浪潮的彈性。
金融業也是典型特許行業受創新科技顛覆的例子,其中以支付、匯款業務最為顯著。我國支付行業已因本年「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之立法,以中度監理(light touch)方式,容許非金融業者經營;而大陸也由過去三年的放任管理,轉於本年七月底發布法規進行適度監理,與台灣算是殊途而同歸。
至於匯款業務,儘管銀行法第廿九條僅限銀行經營,但因科技進步,使匯款(至少是小額匯款),由銀行專營的理由不復存在,國外包括美、歐、日也多鬆綁,民間更在無監理狀況下經營通匯多時,此時如從事相關法規的檢討,應該符合社會需要,真正維護消費者權益。
不論是支付/匯款,還是叫車平台;無論是金融法規,還是交通法規,當背景科技環境已翻天覆地改變時,如何讓監理觀念調整因應,不再抱殘守缺,舊金山華裔市長Edwin Lee所謂「促育其成長、現代化其法律、正視其趨勢」的說法,殊值參考;而該市市議員Mark Farrell的直率言論:「廿一世紀的經濟,不要被上世紀過時的法律及僵化的規定所扼殺,當時根本不能想像有今日的科技。」各國行政立法機關更應深思。
(作者為總統府資政、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

王健壯/億萬富豪敲響民主警鐘

.王健壯/億萬富豪敲響民主警鐘
.黃介正/美台軍售 原力覺醒
.葉銀華/FED啟動升息 你備安全帶了?
.李清志/總統的摩托車日記
.劉克襄/土地公廟比101還重要
.王正方/中華文化是兩岸最好的共識
.洪蘭/孩子哪知什麼是難





王健壯/億萬富豪敲響民主警鐘


2015-12-20 02:07 聯合報 王健壯(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美國總統選舉投票日距今還有十一個月,但共和黨從八月至今,已辦過五場黨內初選辯論,民主黨也辦過三場;即將在二十多天後投票的台灣總統選舉,卻至今未辦過一場辯論。
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初選辯論,明年還各有六場與三場,亦即共和黨初選辯論共有十一場,民主黨六場。兩黨黨內初選辯論結束,決定黨內總統候選人後,接著登場的是四場大選辯論,其中三場是總統候選人辯論,一場是副總統候選人辯論。
民主黨至今的初選辯論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希拉蕊一如預期穩定領先。但共和黨初選辯論五場後,結果卻辯出了一個民調遙遙領先其他對手的川普,而且還連續五個月居高不下,跌破眾人眼鏡。
川普的高支持率,當然是拜辯論之賜。但他的辯論表現卻極具爭議性,支持他的人說他言人所不敢言,反對他的人卻說他像個小丑,白目至極,共和黨如果最後讓他出線,將是美國的災難。
但有更多人認為,川普出線當然是災難,讓川普民調領先這麼久又這麼大,已經是災難。他主張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美國,主張在美、墨邊界興建一道防堵偷渡的長城,主張監視各地清真寺等等,雖然明顯都是「非美」的極端主義言論,但就像媒體所形容的「他愈瘋狂,卻愈受歡迎」,《紐約時報》一項民調甚至顯示,有七成的共和黨選民認為川普最有能力對抗恐怖主義;小丑被當成救世主,豈非大災大難。
許多以正統自居的共和黨人士,不但認為川普的言論「非美」,而且是「非共和黨」。一個月前才退出黨內總統初選的路易斯安那州長金達爾,就批評川普「他是自大狂、自戀狂,他不是保守派,也不是自由派,他祇信仰自己,他以雷根自況,其實是拿雷根當幌子」。
在傳統保守派心目中,雷根是正統共和黨,但比雷根血統更純正的是有「保守派先生」之稱的高華德。在一九六四年總統選舉中,高華德在初選時擊敗溫和派的洛克斐勒,代表右翼極端勢力參選,他主張反共,主張法律與秩序,甚至主張「極端不是罪惡,溫和並非美德」,但最後卻慘敗於民主黨詹森之手。
但跟高華德當年源自共和黨基本教義派理念的極端相比,川普現在的極端是無理念的極端,祇會一味販賣恐懼與仇外的極端。更嚴重的是,不祇川普如此,其他參與共和黨初選的人亦然。卡遜把敘利亞難民比喻成患了狂犬病的瘋狗,魯比歐認為巴黎恐攻是上帝對宇宙的意旨,克魯茲主張在自由女神像前掛上「祇限基督徒」的告示牌;也就是說,這次參與初選的共和黨人,全是極端主義者,連一個溫和派都找不到。這樣的極端在共和黨黨史上僅見,在美國政治史上也少見,唯一差堪比擬的是一九五○年代被視為民主恥辱印記的麥卡錫;但當年祇有一個麥卡錫,現在卻有無數個麥卡錫。
川普入主白宮的機會微乎其微,但他的意外竄起,不僅讓多數美國人憂心,在英國媒體上也經常會看到類似「誰能阻擋川普」這類的言論,首相卡麥隆更在國會對川普公開放話「全英國人會聯合對抗你」。但即使阻擋了川普,他帶動的「川普主義」仍將繼續腐蝕美國民主基石;川普與麥卡錫一樣,都是讓民主走回頭路的逆流。
億萬富豪敲響民主警鐘,這是意外竄起的川普,對美國與世界的意外貢獻吧。(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