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經濟/全民防駭 思考四大關鍵議題

.聯合報社論..賀陳旦要不要揹這個十字架?
.聯合報黑白集.社會賢達之老兵不死
.經濟日報社論.全民防駭 思考四大關鍵議題









經濟/全民防駭 思考四大關鍵議題


2017-02-15 02:4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駭客攻擊事件頻傳,應提高全民資訊安全意識。 美聯社資料照片


最近幾則網路事件引發社會諸多關注。其一是多家證券商遭電腦駭客攻擊,威脅交付比特幣,否則將癱瘓下單網站。根據刑事局統計共有14家券商受害,且已有數家券商遭零星「DDOS」手法攻擊;其二是外交部領務局為了近三個月以來在出國登錄系統的1.5萬筆個資遭竊而公開向國人道歉;其三是中華電信與Google間互連路由通訊協定,訊息量超出設備參數設定上限,造成網路瞬斷,利用Google帳號認證之服務大多停擺,受影響之網民哀嚎遍野。
這幾個案例不管是出於惡意,或者是因為服務的系統出現失誤或異常,影響所及,輕者消費者無法登入日常所需的網路服務,造成不便,重者影響網路下單、洩漏個人隱私,甚至擾亂金融秩序。尤其網路建設及資訊服務日趨普及,政府、企業及民眾愈來愈離不開網路,網路連線稍有差池,不管是一級、二級或三級產業,許多資訊系統根本無法運作,政府與企業應予必要的重視。
舉例而言,創新農業運用許多感測器監控水土環境資料,並透過自動化科技定時澆水、施藥及餵食,以提升產出的質與量,但若沒有穩定的通訊網路環境,要提升農業的精緻度,恐怕是緣木求魚;又如在工業4.0浪潮下,許多製造業都積極投入智慧工廠的建置,不管是供應鏈的連結,或者是工廠內機器與機器間的資訊傳遞,不僅要有穩定的資訊基礎環境與系統,更需要有嚴密的資訊安全防護,才可以避免駭客侵入而造成商業機密失竊,甚至破壞通訊系統使得生產線停工。
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業及政府治理更是需要健全的網路環境。以去年11月中華電信苗栗地區網路出現異常為例,這起斷網事故,包括中華電信智慧型手機用戶在內,粗估至少8萬用戶受到影響,因公家機關也都採中華電信網路,無法辦公,網路行政作業完全停擺。所幸復原工作在幾小時內完成,沒有造成太大的傷害。對於部分受到影響的行動用戶,中華電信也依照服務契約,主動補償5%的月租費。
這事件還只是行政服務受到干擾,若受到影響的是有關金融(如銀行、證券、保險)、交通運輸(如航空、鐵路、交通號誌控制系統)、電子化政府、海關、醫療、電力,甚至國防這些關鍵的資訊系統遭到侵入或破壞,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政府及企業都需嚴肅面對。不僅應思索應對之道,對災害發生後如何迅速恢復營運也應有周全的布署與準備。因此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應針對國家關鍵的資訊基礎設施進行盤點與弱點查核。除了確認一旦遭到破壞、喪失功能或者資料洩露,就會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公共利益的關鍵資訊基礎設施有哪些,也應針對這些系統可能遭受的威脅、弱點,以及其與相關機構或企業的連結、應變合作關係,建構整體領域的防範規範。
其次,應明確各單位的功能與職責。資訊基礎設施涵蓋面相當廣泛,牽涉的部會與單位眾多,彼此如何分工支援,中央與地方權責如何劃分?尤其各縣市都在建設智慧城市,這些攸關市政運作的跨中央地方及跨縣市的系統一旦失靈,如何搶救及復原,必須有所依循。
再者,應建立隨機演練機制,防範未然。透過跨部會、跨行業及跨領域的演練,不僅可以掌握潛在的弱點與各領域間資訊系統的依存關係,更可讓有關單位主管有感,促成實際的投資與防護行動。
最後,應提高全民資訊安全意識。現今網路滲透率高,幾乎全民都牽涉其中,但多數民眾對於資訊安全防護知識相當貧乏,常暴露於危險之中而不自知,如何提升相關資安認知,政府與企業應攜手合作來加強。

聯合/社會賢達之老兵不死


2017-02-15 02:39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左二)出席「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會議。 圖/取自總統府網站


司法改革乃小英總統期許「使命必達」的任務之一,她親自出任籌委會召集人兩位副召集人最近出面說明籌辦進度,一是理應德高望重、卻自我解釋「再任大法官不違憲」而飽受爭議的司法院長另一位是學界出身卻意識形態鮮明、各種社運幾乎無役不與的白髮教授。今夕何夕?改革向前行的展望如何?這樣的領導組合,不免讓人產生「預知未來紀事」的想像。
回顧上次的司法改革,揹負重大社會期待,許宗力恩師翁岳生院長全力號召法界精英參與,結論洋洋灑灑,「具體時間表」至今躺在司法院,「屍骨猶存」,但成果安在?當年的籌備委員亦見社會學教授忝列其中,中研院長也以「社會賢達」身分參與。學界事後評論得失,謂「已窮盡學術理論討論,缺的只是政治上起而行」,可謂一針見血。
司法是台灣競爭力的致命傷,也是人民最感失望和不信任的公權力一隅。但每次司改都以政治使命起步,召社會賢達背書,最後不了了之於政客的不願放手。
事實上,凡重大國是會議與改革議題,不都見同樣下場?從李登輝修憲開始,其後的教育改革、反媒體壟斷、陳水扁的「國政顧問團」、乃至人權改革……,哪次不見政治人物信誓旦旦?哪次不見學界自命「清流」者不甘寂寞進出於權勢之間?但至今哪一次的改革,真正贏得社會掌聲並推促了台灣的進步?
改革尚未成功,「老兵」從不凋零!政治誠然可怕,而「清流」寧非更加誤國?

聯合/賀陳旦要不要揹這個十字架?


2017-02-15 02:37  聯合報  聯合報社

交通部長賀陳旦昨前往國道五號遊覽車事故罹難者靈堂致哀。 記者王騰毅/攝影


去年七月發生陸客團火燒車廿六死的事件,震驚兩岸閣揆林全立即下令全面檢討廉價旅遊團及司機工時交通部長賀陳旦則要求對全台一萬七千多輛遊覽車進行檢查事隔七個月,國道又發生卅三死的史上最慘事故,受害者多為台北市民,而肇事車輛則是由疲勞司機駕駛的十九年老車
兩次車禍都釀成重大死傷,不論是陸客或國人同胞的生命殞落,都令人驚慟。不幸巧合的是,遼寧陸客團是結束在台的旅遊行程後,因司機的惡意預謀,慘死在前往機場的路上。而這次賞櫻團的死亡車禍,則是旅客完成武陵農場的一日遊回到台北,僅差數公里即將到家,卻命喪在彎度過大的交流道。要問的是:如果去年七月的災後檢討徹底落實,且改善措施一一到位,這次的災難不能避免嗎?
這次肇禍的主要原因,表面上看,是遊覽車司機疲勞駕駛及彎道超速失控所致;但造成這些現象的背後,其實存在著更大的結構因素。首先,談司機的過勞問題。這部遊覽車從當天清晨發車,到晚上九點衝出邊坡,司機工作了十六個小時,遠遠超出常人所能負荷。據其女兒的說法,該駕駛年後天天出勤,已十餘日未休假。依常理,旅行社規劃這麼長途的一日往返行程,應該安排兩名司機換手駕駛,才是合理的調度;但業者為了降低成本,卻不惜拿安全當賭注。遺憾的是,這種現象存在已久,卻未見政府過問。
其次,遊覽車的老舊和安全問題。此次出事的遊覽車車齡高達十九年,在失控衝出護欄後,遭路旁岩壁擠壓和削切,上半部車體全部碎裂殆盡,顯示它脆弱不堪。國內遊覽車常利用進口底盤再自行打造車身,有時因過度改裝,而忽略整車的結構和安全,而成為遊覽車肇事的主要因素。讓人不解的是,這類問題多端,但民進黨立委葉宜津去年卻提案修改《公路法》,要求取消對車輛「車齡」的限制,簡直是在開交通安全的倒車。理論上,車齡當然不是車輛安全的唯一依據但如果交通部門無法落實檢驗及安全規範,卻先去放寬車齡,這不是本末倒置,拿人民性命開玩笑嗎?
第三,重外輕內的旅遊管理。近年政府拚觀光,力氣皆集中於陸客和國外觀光客的招攬,包括車輛及旅館的分級標準也是如此,而甚少過問國民旅遊的品質,更忽略了兩者其實是相輔相成。正因為如此,去年起陸客團因兩岸關係變化而驟減,今年更呈現斷崖式下降,都對國內旅遊業及遊覽車業構成嚴重的壓力。對此,林全內閣的應對之道,只能以提供紓困貸款及鼓勵公教人員國民旅遊,以彌補業者的缺口在惡性循環下,國內旅遊的削價競爭也就愈發激烈出事的蝶戀花旅行社採取「隨招隨上」的出團模式,固有其創新之處但真正吸引人的,其實就是廉價。問題在,政府對這類既超血汗又超低廉的經營者,到底有過什麼檢查或規範?
不可諱言,去年陸客團火燒車事件引起各界高度關注,但蔡政府的應對,似乎僅著眼於當時的「危機處理」,旨在建立政治防火線。至於所謂「全面檢討廉價團」、「全面檢查遊覽車」等宣示,最後均不了了之;也因此,今天才會有賞櫻團的慘重災難發生。這點,交長賀陳旦和負責觀光的政委張景森恐怕都難辭其咎。尤其賀陳旦,上任以來,除了對國道夜間免收費有過與眾不同的意見,其實未見其他相關建樹;尤其荒唐的是,他甚至對北高春節輸運說出「不想揹這個十字架」的推託之詞。請問,這次賞櫻團卅三條人命的十字架,他揹得起嗎?
這場車禍,如果全推給司機過勞或遊覽車老舊,恐怕是太草率的答案。旅遊業者的只顧掙錢、不顧安危的風氣,政府不務實、不創新、不落實管理的惰性,才是最大的病灶所在

聯合筆記/從公廁看天下

.川普經濟學 台灣應重練301
.旅遊俗擱大碗 出車都在賭命
.旅遊安全 旅客、業者、政府間難解的連環結
.雙駕駛防疲勞 強化遊覽車管理
.客運車輛5項保證 贏回遊客心
.回響/稅改,創造財富與分配並重
.聯合筆記/從公廁看天下








聯合筆記/從公廁看天下


2017-02-15 02:09 聯合報  鄭朝陽

日前帶著五歲的兒子到日本北海道朝聖知名的「雪祭」,順道欣賞無敵的函館夜景,在海洋公園和大夥人排隊看國王企鵝散步的可愛模樣,平日的工作壓力頓時煙消雲散;旅行滿載的快樂回憶裡,卻多了一分感慨與期待。
在北海道旅行期間,從景點、高速公路休息站、餐廳到藝品店的廁所,都讓我這位帶著幼兒旅行的父親省力不少,不必像在台灣,必須鍛練臂力抱著兒子如廁;專為兒童準備的便斗、洗手檯,讓兒子如獲至寶。
無障礙廁所裡,方便長者的扶手是標準配備,自動感應沖水的馬桶、為需要清洗人工肛門如廁者設計的小洗手檯,給身障者不少方便更不必說隨時補充的衛生紙和擦拭馬桶座的消毒液,幾乎為各類如廁者做了「全方位」的設計。
日本公廁普遍乾淨是出了名的,越來越多「免治馬桶」的公廁,在國人眼裡是「豪奢」的投資。然而,從公廁是城市進步、國家文明象徵的指標來看,日本公廁也是「國力」的展現,更是因應人口結構變化趨勢的基礎服務設施。
日本已經歷長時間少子化、老殘的人口變化,公廁設計已對準這些需求,連飯店的電梯裡也常見圓板凳或座椅讓長者暫歇。台灣的公廁這幾年也有不少進步,只是對照少子化和人口老化的速度,進步的速度實在太慢,從公部門到建築設計業,願意在公廁體貼大眾的心思還有待加強。
最近中油決定翻新各加油站公廁,甚至豪擲巨資設免治馬桶;環保署也打算跟進,要在觀光區公廁率先安裝免治馬桶。這些舉動看起來都有十足正向改變公廁給大眾觀感的決心,但看不到配套措施,祭出免治馬桶這項解方恐難對症下藥。
首先,兒少法早就規定公廁要有兒童專用便器,但放眼望去,有多少地方做到了?台北市推出「貼心公廁」措施,公廁全面提供衛生紙和消毒液或座墊紙,但不少縣市還嫌衛生紙等耗材太花錢、怕被偷,而讓如廁者常得「自力救濟」。
其次,特別是女性進了公廁,最不放心「衛生」。免治馬桶固然能讓公廁「升級」,但即使在日本,眾人使用的噴嘴頭也因難以清潔而藏汙納垢,加上清潔人員心態、技術若不到位,免治馬桶是否衍生更多問題、形成資源浪費,都有待觀察。
如果能用廉價、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就不一定要砸大錢冒風險。這些主政單位應該多聽聽各種使用者的心聲:台灣的公廁應該長什麼樣子?

川普經濟學 台灣應重練301


2017-02-15 01:33 聯合報  黃兆仁/商業發展研究院所長(台北市)

美國總統川普。 (歐新社資料照片)


川普總統強調「美國再次偉大」、「美國製造業回流」,其背後主要意涵是要以美國國家利益為優先,解決美國經濟發展痛點,同步處理對主要貿易國在商業往來出現失衡,產生巨額貿易赤字等長期經貿病症
川普經濟團隊以經濟國家安全為政策主軸,對內強調以減稅、能源開採去管制化、協助國內製造業、擴大投資,與增加就業為翻轉政策工具,藉以增加就業與投資對外,則是重新檢視所有經貿協定與現況,試以美式公平貿易與競爭為軸,要求主要貿易對手國落實平等互惠與開放原則,讓美國商品與服務得以進入市場如有任何不公平或不合理的事實存在,將施以貿易報復手段與懲罰性作為執行強權式的川普經濟新規範」。
台美貿易關係密不可分根據我國海關統計,在二○一四至一五年期間,美國為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及第三大進口來源國我國對美國主要出口以製造業的中間財貨為主,如電機設備及其零件與機械用具及其零件,而該兩項將占我國對美國出口總額近五成,出口金額逾一○六億美元,而我國長期享有貿易順差
川普政府的經濟規範以雷根經濟為師,配合經濟國安新思維,政策將會以消除貿易赤字及減稅促進經濟為依據,調整近十五年來偏差的現象,台灣也將面臨美式強權談判與市場開放問題,可能涉及農業、台廠赴美投資、及數位經濟服務等議題等。
回顧台美經貿爭端談判歷史,我國自一九八○年代開始即已多次嚐受到美國祭出《綜合貿易與競爭力法》中的「三○一條款及其衍生條款的苦頭,談判台灣市場開放,品項包括菸酒、火雞肉、家電產品、鞋類、智財與商標等。從過去經驗來看,美國總統非常擅用「三○一條款」及其衍生條款的權力,授予美國政府認定有任何對美國經貿不公平與不合理,影響美國在海外商業利益時,美國都可以要求對手國重啟經貿談判或施以制裁
未來我們也將持續碰到類似的挑戰,我們會碰到美國牛豬肉要求台灣市場開放進口,及新興服務業開放(共享經濟平台)的新議題,如UBER、第三方支付平台、及跨境個資傳輸等
新川普經濟對台灣是一項新功課,政府與民間未雨綢繆,做好準備已是當務之急。我們應立即重練「三○一條款」及其衍生條款的內容,並組成跨領域團隊,再結合既有的台美雙邊經貿談判經驗,找出因應對策,以積極態度處理美國新經貿遊戲規則。
可以預見,川普政府一定會要求台灣擴大開放市場,特別是服務業與農業產品的跨境輸出、製造業赴美投資等重大議題。我國政府與民間如何調整步伐,與強權斡旋等挑戰,都是要做足準備與提早因應,擬出台灣經濟國安策略與務實作法。

回響/稅改,創造財富與分配並重


2017-02-15 01:28 聯合報  王己任/大學講師(台北市)


十二日民意論壇「稅改拚經濟,創造財富先於分配」一文,引用片面資料,推崇美國雷根總統降稅成果,呼籲蔡總統降低稅率以突破台灣經濟困境
雷根的經濟政策是新自由主義的濫觴,其核心內容是市場化、自由化、私有化、資本減稅、富人減稅、壓低勞動權益、減少社會福利,與英國柴契爾夫人聯手兩大經濟強權推動新自由主義全球化。雖將經濟脫離停滯性膨脹的困境,然而為時不久,一九九○年初與二千年初都再度經濟衰退,更在二○○八年爆發由美國次級房貸引發的大衰退危機,是資本主義史上僅次於一九三○年代的大蕭條危機,至今尚未恢復大衰退前的經濟成長力道,經濟陷入蕭條困境,新自由主義成為眾矢之的。
除了經濟不穩定與蕭條的問題之外,從雷根時代一九八○年起貧富不均、分配不平等問題日益嚴重。美國一九八○年社會底層五十%合計收入占總收入的十九.九%,二○一四年則下降到十二.五%,反觀社會頂層一%合計收入呢?一九八○年占總收入的十.七%,二○一四年則上升到廿.二%,這是資本減稅、富人減稅、壓低勞動權益、減少社會福利必然惡果
甫結束的重要經濟會議世界經濟論壇警告,貧富不均和社會對立威脅二○一七年的全球經濟,必須盡速採取行動應對世界經濟論壇揭露二○一七年的全球五大頭號風險為:一、所得與財富差距增加;二、氣候變遷;三、社會對立加劇;四、網路依賴性提高;五、人口老化第一點與第三點直指分配不平等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甚至認為分配不平等是經濟陷入蕭條的肇因一方面當大多數的受薪者收入不增加甚至停滯時,社會總需求會減少,經濟很難繁榮另一方面,社會底層收入減少時為了維持生活水平必須借貸,社會債務增加,金融風險增高社會頂層鉅增的收入往往投機金融經濟而不是實體經濟,無益經濟增長,吹漲金融泡沫
台灣從一九九○年到二○一五年受僱報酬占GDP比率,從五十一%跌落到四十三.九%,呈下降趨勢,因此台灣分配不平等問題亦在惡化中,是否是台灣經濟困境的原因之一?不容輕忽。
從雷根總統降稅的新自由主義政策的歷史教訓,創造財富與分配財富不能分割,亦無熟輕熟重、誰先誰後的片面觀點創造與分配兩者並重,經濟政策方能周全。

稅改拚經濟 創造財富先於分配


2017-02-13 00:32 聯合報  黃春生/會計師(台中市)


一九六一年,美國甘迺迪執政初期,經濟衰退,失業率高達六.七%,為促使經濟早日復甦,乃於六二年十月施行投資減稅,並於六四年二月調降個人所得稅率和公司最高稅率減稅措施引發總合需求的強勁增長,實質經濟成長率由四%上升至六%失業率從六.七%降至三.八%,使萎縮的經濟扭轉向高成長
一九八○年,卡特政府後期,經濟成長率負零.三%,通貨膨脹率高達十三.五%,美國經濟陷入「停滯性膨脹」的困境。雷根總統執政之後,隨即於一九八一年公布經濟復甦租稅法案,個人所得稅率級距,從十四至七十%降低為十一至五十%一九八四年,經濟成長率高達六.九%,通貨膨脹率降低至二.四%,使美國經濟從衰退困境中,再度邁向成長繁榮,也將雷根總統推上連任寶座
現川普執政,主張將公司稅率從卅五%降低至十五%,個人所得稅從十到卅九.六%的七級累進稅率簡化為十二到卅三%的三級稅率股利所得按廿%分離課稅,同時廢除遺贈稅及最低稅負。減稅措施尚未推出,二○一六年十二月「經濟學人」報導,全國人民已流涎以待。事實上,道瓊工業指數已上升至二○一七二的歷史高峰。
值此財政部正召開「我國股利所得稅及兩稅合一制度之檢討」座談會,又逢工總理事長許勝雄正籌畫全國財經會議之際,特將美國三位總統以降低稅率突破經濟困境的績效供參。惟對於當前租稅改革,仍有幾點建言:
美國歷史上最徹底的租稅改革應是雷根第二任期內,將累進稅率扁平化,他強調租稅改革策略,是在於「創造財富優先於分配」,雷根總統稱之為「美國第二次革命」。基於此一理念,現行綜合所得稅最高稅率四十五%,衡量鄰近的香港十七%、新加坡廿%、韓國卅八%,明顯偏高,為爭取留住提升人力資源競爭力,允宜降低至卅%至於營利事業所得稅十七%,較之香港十六.五%、新加坡十七%,又有鑑於美國川普總統主張公司稅降至十五%,英國已準備從廿%降至十七%,應沒有調升的理由
自一九九○年歐盟發布「關係企業」指令,指出公司與自然人股東之間係屬不同的權利實體,沒有「重複課稅」問題後,歐盟廿七個會員國已全部廢除「兩稅合一」稅制。倘若現行所得稅法廢除「兩稅合一」條款,至少可以增加五百億元以上稅收,正可彌補綜合所得稅稅率調降的稅收損失
有關股利所得課稅爭議,既然蔡總統就職之初即表示:「內外資課稅不一樣,是我心中最大的痛,這個事情一定要解決」。股利所得若按廿%分離課稅,既簡化又讓內外資稅負一致,此與川普對於股利分離課稅的主張,相互輝映。此對於活絡股市、繁榮經濟,必有助益。

葉丙成/請別再說:他們不是辦教育

.葉丙成/請別再說:他們不是辦教育
.舒國治/台灣小吃的完備感
.洪蘭/高捷廣播噪音 想起「自自冉冉」
.劉克襄/85歲的美麗人生
.趙春山/川普終究回到「一中政策」的軌道
.王正方/亞洲.矽谷是啥東西?
.嚴震生/安哥拉總統能否全身而退?







葉丙成/請別再說:他們不是辦教育


2017-02-15 00:34 聯合報  葉丙成(台大電機系教授)


在上周,史無前例全台二五二位高中校長、教務主任連署,針對大學端(招聯會)所草擬的考招新方案對高中教育的傷害,提出沉痛呼籲二五二位高中校長、主任聯名提出一個真正能維護學生完整學習的理想方案。高中端所提的方案,是在觀察現行二階段大學考招在過去十餘載對高中教育所造成的傷害後,凝聚而成的共識版本。根據隔日民調,這樣的呼籲得到全台超過六成民意的支持。然而報載,元智大學吳志揚校長在受訪時表示:
「連署的高中端根本不是在『辦教育』,只是害怕學生考上了會讓上課秩序混亂,沒有辦法『管秩序』。」
看到吳校長如此的發言,我內心感到十分難過且內疚。我可以理解吳校長為何如此發言,因為四年前的我,對高中教育也是同樣地陌生。當時身處大學的我,認為高中就是讓學生升上大學就好。考上大學後,高中任務已了,學生何必再留學校?直到這四年我在全台走透透跟中小學老師演講、分享,跟各地基層老師頻繁交流。我才發現四年前的我,對高中教育的看法,是多麼的大學本位主義!我看到許多高中老師、主任基於對教育的熱忱,已不甘於高中淪為「以升大學為目的」的類補習班機構。老師們想給學生真正的教育、教會學生真正有用的東西
這樣的想望,在過去似乎是癡想,不可能實現。但在教育部決定推動一○七課程改革後,這樣的想望開始有了實現的契機。教育部所制定的高中新課綱,將在高一著重基礎,高二著重探索進而在學生找到興趣方向後,在高三加深加廣一○七課程著重的是素養、是孩子運用知識的能力,而非考試這是OECD各國教育都在努力改革的方向,連極端升學導向的日本也都在努力改革。這樣的課綱設計,讓有理想的高中老師相信,台灣的教育是有可能脫胎換骨的!於是,這幾年全台許多老師開始集結起來,每個周末利用自己假日南北奔波,努力幫助各校老師設計出符合一○七課綱精神的各種探究式課程。
但這樣的努力,需要新的一○七大學考招方案配合,才能成功。如果大學端還是不了解課綱精神,繼續把高中視為「以升大學為目的」的機構,那大學端主導規劃的考招方案,將嚴重傷害對一○七高中教育脫胎換骨的契機。台灣的高中也將繼續沉淪於僵化的升學導向,葬送台灣年輕人的未來競爭力。這樣的後果是如此的令人擔憂,全台高中校長、主任也因此才會集體聯名沉痛呼籲。
四年前的我,對高中是如此地陌生而無視。四年後的我,看到高中老師們想改變台灣教育的理想與投入的心力,充滿感佩。衷心期盼大學端的夥伴們,能對一○七的新課程規劃有更多認識,幫助高中端的夥伴們;大家一起攜手改變台灣的教育。讓更多高中生在升大學前找到自己方向,而非成為許多大學課堂裡的無動力行屍走肉
以後,可否別再對這群為台灣教育全心全力奉獻的老師們說:「你們不是在辦教育!」
大學端、高中端,我們一起努力!
(作者為台大電機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