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專家之眼】中東停火協議:三方傷痕下的權謀(小暑)

◆  【專家之眼】中東停火協議:三方傷痕下的權謀(小暑)










【專家之眼】中東停火協議:三方傷痕下的權謀


2025-07-07 07:03  聯合報/ 湯紹成/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
伊以停火協議生效後,一名女子走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街頭。(新華社)


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6月下旬,在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之後,美方與伊朗及以色列達成表面停火協議暫時終止為期12天的激烈衝突然而,這場「和平」背後藏著深不可測的地緣政治算計軍事重構

首先,以色列雖軍事先進,但地狹人稠,國土僅2.5萬平方公里。伊朗的導彈無人機精準打擊特拉維夫金融中心與海法科技園區,重創其經濟命脈。原本號稱95%攔截率的「鐵穹」防空系統,在伊朗飽和攻擊下跌至30%以下。民生物資短缺、港口受損、資本外逃,迫使以色列不得不喘息

再者,川普政府在猶太遊說團體壓力出手支援以色列,動用總共只有20枚中的14枚 GBU-57 鑽地彈攻擊伊朗核設施,卻未能摧毀其核心。但美軍庫存告急,若伊朗封鎖荷姆茲海峽,全球40%海運石油將受阻,油價恐飆破200美元。川普遂及時宣布停火,並藉此釜底抽薪,油價一時回穩,重創伊朗石油財政

在伊朗方面,由於在戰事爆發前,革命衛隊高層遭暗殺,還導致通訊癱瘓,因而德黑蘭政府藉此清洗內部情報系統,停火期成為「關門打狗」的黃金時機。還有,由於伊朗防空設備老舊,因而必須透過第三方採購加密通訊反無人機系統衛星網絡,在這方面,唯一訴求對象只有中國。尤其以色列攔截一枚導彈成本高達數百萬美元,伊朗以低成本老舊飛彈進行不對稱消耗,意圖拖垮以色列財政

其實,美國尼米茲號航母仍在地中海巡弋,美軍持續補充以色列防空系統;伊朗導彈工廠燈火通明,雙方備戰未停但以色列通貨謝克爾暴跌15%,伊朗里亞爾黑市匯率破百萬,民生瀕臨崩潰胡塞武裝與黎巴嫩真主黨火力未減,火苗隨時可能引爆停火協議

目前伊朗濃縮鈾已達60%,距核武門檻僅一步之遙,並已斷絕與國際原子能委員會(IAEA)的關係。以色列堅持絕不容許伊朗擁核,伊朗視核能力為政權保險。這場零和博弈,談判難解,維和不易。

總之,這場停火更像是短暫寧靜。當白宮釋出和平訊號、德黑蘭清洗內鬼、以色列富豪飛奔逃離,下一場震撼中東的血腥風暴,是否正在倒數計時,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