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2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從「一場美麗的秀」看公益勸募條例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udn垃圾,欠缺 

◆  聯合報社論/可悲!民進黨成功把立法院搞成廢物
◆  聯合報黑白集/現在流行逆時中
◆  經濟日報社論/從「一場美麗的秀」看公益勸募條例







經濟日報社論/從「一場美麗的秀」看公益勸募條例


2021-07-12 00:20  經濟日報 /   社論
醫護人員開心與賈永婕合照。圖/摘自臉書


很多人可能本來不知道賈永婕是何許人,但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她的善心義舉,讓她成了家喻戶曉的典範。她是個藝人,也是個古道熱腸、樂善好施的菩薩。正當大家深深為她的無私義舉感動之時,竟傳出政府相關單位欲以她違反「公益勸募條例」(公募條例)規定來辦她,引起社會輿論一片撻伐,最終還勞駕蔡總統親自打電話向她致意,才讓此事告一段落。為什麼賈永婕做善事竟然會「觸法」?公募條例的宗旨與功能究竟為何?值得深入探究。

事情是從5月中旬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台進入三級警戒開始,確診病例突然快速攀升,不論是篩檢、疫調、匡列、隔離及病床等各方面,皆出現嚴重醫療量能不足的問題。民眾也因此陷入恐慌與焦慮,大多數人急忙搶購民生用品,用口罩與酒精築起一道與他人隔離的高牆,竭盡所能的保護自己。但賈永婕和一般人不同,她不只關照自己的安全,更以救苦救難的慈悲心,挺身而出,率先捐贈關鍵醫療器具給各地醫療院所,以拯救病患寶貴的生命。

她先是募捐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HFNC)送給各大醫院,獲得醫界的感謝與好評。而後因為屏東出現Delta新種病毒,她更親自南下送電動過濾式呼吸防護具(PAPR)、防護衣、電子影像喉頭鏡等器材給屏東醫院,其援助行動與調配資源的快速與效率,直把政府官僚體系摔得老遠。有人批評她在作秀,她卻高EQ的回說「那也是一場很美麗的秀吧!」妙語化解了無謂的口水。

其實,我們比較在乎的是政府的態度與反應。老實說,政府的表現讓我們極度失望。一開始,政府對於賈永婕義舉所引發的爆量讚許聲,有些「不知所措」。慌亂中,為了扳回面子,指揮中心只能附和式的表明,政府亦已訂購了許多HFNC,以應需要。但遺憾的是,賈永婕的行為顯然惹惱了一批鄉愿的官僚。過沒幾天,就有政府相關單位指出賈永婕的捐助涉及公益勸募活動,有違反公募條例之疑慮,引發社會一陣錯愕。民眾的疑問很單純,為什麼做善事在台灣竟然是違法的?

公募條例的制定目的係「為有效管理勸募行為,妥善運用社會資源,以促進社會公益,保障捐款人權益」。換言之,政府擔心有些人利用民眾的善心,假借公益募集財物卻圖利自己、中飽私囊,故訂法預為防範並加管理。就此而言,公募條例的制定的確有其必要;然而鼓勵民眾從事公益,促進社會和諧,畢竟才是政府應該追求的真正價值,如何避免過猶不及反而壓抑了民眾的捐助誘因,導致社會冷漠疏離,才是政府官僚體系必須面對的挑戰。

依據該條例規定,只有勸募團體(公立學校、行政法人、公益性社團法人以及財團法人)可以基於公益目的,向其會員募集財物,接受其主動捐贈或接受外界捐贈,個人則不得從事此等行為,其理由當然是為防止個人趁機斂財,而此亦即主管機關警告賈永婕違法的根據。賈永捷可以自己出資捐贈醫療器材給醫院,但不允許有向親友與企業「募集」這些設備的行為。這是一個充滿防弊心態的法律,為了防範可能假借公益卻幹壞事之少數人,寧可犧牲真正關懷社會做好事的多數人。

政府為何不能換成興利的角度制定這個法律?一部興利的法律乃是以對人民的信任為前提,政府寧可先相信民眾人人皆為好人,予以最大的方便與寬容,惟如有壞人混雜其間、為非作歹,則亦必賦予嚴刑峻罰,絕不營私寬貸。若此,政府才會有公信力。政府目前對賈永婕事件的處理方式是最糟的選項,明知公募條例為「惡法」,然惡法亦法,蔡總統的一通電話,似乎平息了此事,但法律的尊嚴何在?














聯合報黑白集/現在流行逆時中


2021-07-12 04:04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波波漫畫


陳時中宣布明起「微解封」,因規定紛繁而矛盾,搞得民眾不知所措。本來還有些首長決定追隨中央腳步,未料短短一天,各縣市像骨牌般逐一倒戈,最後竟以全台「逆時中」收場。這個結果,應該打得阿中眼冒金星。

指揮官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跟地方政府商量,也不和民間溝通。他們「五漢」關著門做決策,以為自己一個命令下去,全民就會「順時中」。但民眾在看了那麼多黑箱決策、那麼多錯誤領導的失誤後,七百條命枉送,人們還不從「順時中」的噩夢中驚醒嗎?

時鐘有邏輯,但「時中」沒有,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在順什麼。例如,大家都覺得疫苗很重要,他卻覺得台灣沒差。例如,他對七百人染疫死亡無動於衷,卻說疫苗封緘人員若不趕快接種,他會「睡不著」。再如,美日贈我疫苗,他戴美日國旗口罩感謝再三;國內民間團體要捐購BNT疫苗,他卻態度消極,最後民間團體還要感謝他的「恩准」。

陳時中這尊「大神」,是綠營網軍打造出來的;如果「順時中」是偶然,那麼「逆時中」恰是必然。且看他宣布微解封,抓不住大原則,卻是矛盾細節一大堆;他自己抓著解封的大權,卻想把解封的風險和責任推給地方政府去擔。看穿這點,「逆時中」便成了不分藍綠的最大共識了。












聯合報社論/可悲!民進黨成功把立法院搞成廢物


2021-07-12 04:09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立法院6日召開談話會處理,民進黨一如預期以席次優勢,否決國民黨團公投不在籍投票提案。圖/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蔡政府最近支持度大跌,不少民進黨民代抱怨中央不聽取民意;事實上,民進黨民代失去反映民意的功能,才更是問題所在。尤其民進黨握有絕對優勢的立法院,在院長游錫堃和黨團總召柯建銘的「領導」下,使國會變成了唯命是從的廢物。上周國民黨立院黨團提議召開臨時會,遭民進黨全力擋下;這是民進黨二○一六年完全執政以來,立法院首次不開臨時會。原因很簡單,就是民進黨團要幫蔡政府護航,讓它免於受到在野監督。

目前台灣防疫一團混亂,政府決策顛三倒四,立法院會沒有重大議題要討論嗎?當然不是!現在,民眾都看出指揮中心已經力不從心,但整個政府從蔡總統到行政院及各部會都想躲在陳時中身後,不想站出來解決問題。更離譜的是立法院,它是全國最高民意機構,卻因執政黨國會領導人凡事瞻望上意,甘願自我矮化為總統府立法局,變成無脊椎動物,使國會反映民意、監督行政的功能徹底被閹割。

蔡英文執政的五年多,民進黨在立法院予取予求,從法律案、預算案到人事案,無論多荒謬離譜,全都想過就過,無人能擋。這五年多,台灣解嚴前的國會「表決部隊」重現江湖,台灣數十年的民主化成果毀於一旦,令人痛心。且看,六月十八日立院通過「紓困4.0」追加預算案三讀,至於在野黨提出的「公布三加十一決策會議紀錄」、「加速疫苗採購」、「國產疫苗審查全程直播」等重要議案,則悉數遭到封殺。可見,民進黨立委不僅甘當無腦表決部隊,還幫行政部門遮羞掩醜,讓民主政治變得更不透明。

這次民進黨反對召開臨時會,可謂心懷不軌。近年來開臨時會已成常態,且大都由民進黨提出;第九屆第三會期為通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甚至曾連開三次臨時會。而此際召開臨時會,其實有其必要:其一,中選會宣布延辦四大公投案,但欠缺法理依據,亟待補正。若要保證如期舉行,恐得納入不在籍投票的移轉投票及通訊投票機制,因此公投法再次修正刻不容緩。其二,政府防疫政策一團混亂,立法院有責任扮演監督角色,防止決策一再出錯。

立法院的憲政職權除立法權、預算審查權、重大人事同意權外,還包括對行政院長提出不信任案,對總統、副總統的內亂外患罪提出彈劾。可見,「制衡」是五權分立設計的重點。但目前民進黨掌控的國會,將功能限縮在「聽從黨政指令」,把「國家機器」當成「黨機器」使用,這是踐踏立法院的功能。更別忘了,憲法明訂立法委員是「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而不是「代表政黨」;這麼簡單的道理,民進黨立委都無法分辨嗎?民進黨立委不僅放棄反映民意的責任,更當起不良決策的護航打手;如此,對得起他們的天職嗎?

不僅如此,這次台灣的防疫及疫苗之亂,處處看得到綠委攪和介入的身影。去年我國採購BNT疫苗錯失良機,就是民進黨立委介入說項,致使台灣喪失三千萬劑優質疫苗。而華航機師檢疫的「三加十一」缺口,則是綠委范雲介入關說,造成本土疫情大爆發,導致七百多人送命。這些嚴重的錯誤,民進黨敢直視自己的責任嗎?

蔡總統「完全執政」五年多,把台灣帶回「一黨獨大」的舊時代,成了最貫徹「黨意凌駕民意」、「行政駕馭立法」的政府,也讓立法院變成了廢物機關。對此,就算蔡英文不自覺慚愧,那些曾口頌民主高調的民進黨人,都不覺得自己背棄了理想嗎?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銀色溜冰鞋

◆  以終為始的新冠防疫政策
◆  微解封 就怕早起的蟲兒被鳥吃
◆  柯文哲大哉問!國民黨主帥何在?
◆  日本東奧夢 變海市蜃樓
◆  南海政策若走過頭 情勢令人憂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銀色溜冰鞋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銀色溜冰鞋


2021-07-12 04:00  聯合報 /   林一平(作者為科技部前代理部長)
門德列夫。圖/林一平繪


最近看了一部俄羅斯電影《冰上之愛》或譯為《銀色溜冰鞋》(Silver Skates),電影宣傳時,號稱劇本的靈感源於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其實真正的重點是在敘述廿世紀初期女主角爭取女性平權的過程。影片人物的姓名都是虛構,只有一個真實人物「伊凡諾維奇」。他是我們熟知的化學元素周期表的發現者,偉大的俄國化學家門德列夫(Mendeleyev;圖),由俄羅斯演員科爾塔科夫飾演。電影故事的結束接近於門德列夫逝世的一九○七年之前,而科爾塔科夫則在《冰上之愛》完成的二○二○年去世,相當巧合。

電影敘述,沙皇大臣的女兒阿莉莎對化學感興趣,但父親和當時許多俄羅斯貴族一樣,認為女性不需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她被迫隱瞞自己的愛好。電影結尾,在門德列夫背書下,首相父親修改俄國憲章不准女性擔任大學教職的規定,讓女兒如願以償的當上教授。我認為這位首相父親是影射一九○六年時的沙俄首相斯托雷平(Stolypin),因為電影中的人物造型和斯托雷平的長相非常相似。而斯托雷平也是門德列夫的學生,畢業於一八八一年。門德列夫年輕時苦學,在俄國學術界有崇高地位,但沒拿到諾貝爾獎,原因是他批評了諾貝爾獎委員會中一位委員的論文,得罪人啦。有分教:「冤家初結時,祇道佔便宜。不料多翻復,臨頭悔自遲。」

二○一四年我代表科技部至莫斯科和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 RFBR 簽署合約,在 RFBR 餐廳用餐,我的餐具旁放了一瓶伏特加酒,上面有門德列夫的簽名。原來門德列夫曾經擔任重量和測量局的主任,將伏特加酒的生產標準化。他推導出伏特加酒由大約卅八%酒精加六十二%水的比率稀釋最完美。一八九四年俄國法律規定,所有的伏特加酒必須依四十%酒精的體積容量來生產。酒瓶的簽名可以算是認證標章吧。

RFBR 安排我訪問莫斯科國立大學,主樓建築的二樓內有一空曠大廳,一端擺放一個比人稍大的門德列夫的雕像。我見獵心喜,依此雕像快速素描了他的肖像。《冰上之愛》女主角第一次遇到門德列夫時,很崇拜的提到他的著作《化學原理》。這本書是我最喜愛的化學教科書,是伴隨著門德列夫發明元素周期表而誕生的經典名著。元素周期表是一個平台的概念,可以模組化的將化學元素收納。當銀色溜冰鞋在圓形聖誕廣場滑冰時,讓我想到周期表中銀白色的銪(Europium)。這個重原子就像聖誕廣場,中心的涼亭是原子核,而男主角則如同電子般快速環繞涼亭滑動。銪元素的快速電子將軌道和旋轉動量耦合在「總角動量」中,以避免崩潰於原子核,就像旋轉的男主角將手臂和腿帶入身體以增加旋轉速度一樣。

門德列夫的平台巧奪天工,緊扣擺進去的化學元素,令人歎為觀止。我後來設計的物聯網平台 IoTtalk 也受到門德列夫平台概念的啟發,要求每個軟體模組都能嚴謹嵌入平台。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南海政策若走過頭 情勢令人憂


2021-07-12 04:25  聯合報 /   宋燕輝/中華民國海洋事務與政策學會常務理事(台北市)
雷根號航空母艦(USS Ronald Reagan CVN-76)透過臉書粉團預告將進入南海,執行確保印度太平洋地區保持自由和開放的任務。圖/雷根號臉書粉團


影響我國南海重大海洋權益之南海仲裁案最終判斷(裁決)宣布匆匆已過五年。正如過去幾年一樣,蔡英文政府採取迎合美國、日本、澳洲,以及歐洲主要國家英法德立場,呼籲中國大陸接受遵守裁決。

近日,西方媒體大肆報導中國大陸不遵守仲裁決定,持續在南海採取強勢維權動作,此包括五月底派遣十六架軍機在南海上空進行演練活動,逼近馬來西亞國空域,引發馬國強烈抗議。七月初,日本學者坂元茂樹撰文強調,南海問題已不再是區域問題,而是全球問題,呼籲世界所有國家向大陸施壓,要北京遵守南海仲裁案之裁決。

去年九月,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在聯大第七十五屆會議一般性辯論中表示,南海仲裁裁決「已經成為國際法的一部分」。今年六月,菲外長陸辛公開聲明稱此裁決是「國際法的里程碑」;同月,有菲國會議員提出將七月十二日設立為「國家西菲律賓海(註:菲對南海之稱呼)勝利日」,以紀念上月已故所謂「二○一六年在海牙的勝利之父」(亦即南海仲裁案)阿奎諾三世。

馬英九執政時期,重視南海仲裁案,採取積極的因應作為。他向仲裁庭所提出之「法庭之友」意見書,以及採取捍衛南沙太平島法律地位動作,被認為與中國大陸在維護南海共同權益方面建立某種程度的默契。

蔡英文就任後,在南海問題上採取與馬英九有別的政策,主要策略是「切割大陸、迎合美日、呼應東協」,弱化南海U型線和歷史性權利等權益主張。裁決公布後,民進黨智庫與深綠學者雖曾提議修改現行南海政策、放棄南海U型線與歷史性主張,外交部對此建議也進行深入研究,但蔡政府似乎仍未定案。

二○一六年七月蔡英文定調南海政策,宣示打造太平島為人道救援中心、國際運補與科學研究基地。今年三月底,台美簽署「設立海巡工作小組瞭解備忘錄」,宣布雙方將加強海警海上執法合作。次月,海洋事務委員會公布擴建南沙太平島碼頭計畫,可供四千噸巡防艦泊於內側船席。

國防部前部長楊念祖表示,太平島擴建計畫背後一定有美國因素,且可能停靠美國艦艇。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同樣認為未來台美以技術原因(故障、維修、人道救援等)或海上救援執法為「幌子」,向美國海岸警衛隊開放太平島和東沙群島軍用機場,進行各種准軍事考察和訓練活動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他指出,台灣的此一作法將對中國大陸南海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

上月,美國國會議員乘坐空軍戰略運輸機降落台北松山機場。二○一五年,美國F-18戰鬥機曾因機械因素緊急迫降台南基地。未來,美國軍機、軍艦或政府科研調查船要求降落或停靠太平島或東沙島時,蔡政府會或應如何處理?北京又可能採取何種激烈反應?

今天是南海仲裁案裁決公布五周年日,預測蔡政府對此裁決或南海區域問題是不會發布任何官方聲明。未來,如果台灣的南海政策走過頭,過於迎合美國與其盟邦的南海戰略部署的話,太平島與東沙島情勢可能生變,此令人憂心。















日本東奧夢 變海市蜃樓


2021-07-12 04:30  聯合報 /   黃煜/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教授(桃園市)
東奧即將舉行。路透


二○一一年三月的福島核災可以說是讓日本陷入自二戰以後的最大危機,事發三個月後,首都東京宣布要爭辦二○二○年夏季奧運,目的就是要告訴世人日本回來了,但天不如人願,二○二○年初的新冠肺炎蔓延全球,也衝擊東京奧運辦理,日本回來了一詞的願景顯然有如海市蜃樓般的遙不可及。

事實上,這是東京第二次辦理奧運會,第一次是一九六四年,目的是要讓世人了解日本從二戰廢墟站了起來。依據日本讀賣新聞在二○一一年針對「昭和時代的意義」顯示,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排名第一,二戰則是排名第二,可見奧運對於重振民族自信心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是亞洲第一次辦理奧運,賦予亞洲第一的意涵不可言喻。

時隔五十年後,再次辦理奧運的背景時空已大不相同,如何讓一九八○年代日本第一重返巔峰是重要的目標,而日本政府也積極推出各項策略,特別是振興經濟。以觀光產業為例,二○一三年成功申辦奧運時,國際觀光客剛好突破千萬人次,當時是設定在二○二○年東京奧運時要突破二千萬人次,這個目標在二○一五年就已經達標,隨後修訂為四千萬人次,而在二○一八年時已達到三千萬人次。依照賽事籌委會預估,辦理奧運可以為東京地區帶來廿萬個工作機會以及卅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效益。

日本全國上下也積極投入奧運相關事務,豐田汽車及普利司通輪胎分別投下上億美元成為奧運頂級贊助商,加上原有的松下電器,僅次於美國的五家贊助商。另有六十餘家企業與東京奧運籌委會簽約,贊助金額高達卅三億元,是二○一二年倫敦奧運的三倍。此外,約有五百個地方政府住宿接待專案,邀請各國代表隊進行各項移地訓練,而願意接待台灣的城市有廿八個,這專案一方面擴展城市外交,另一方面則是開拓觀光事業。

但人算不如天算,新冠肺炎疫情讓東京奧運延後一年勉強登場,但代價不小,高達近一六○億美元的籌辦費用已經是有史最貴,且所有的奧運紅利消失殆盡,包括不少賽事必須閉門比賽、超過萬名志工退出服務行列,奧運相關活動規模縮水,如聖火傳遞、贊助商行銷活動及學生體驗奧運活動等。日本國內反對奧運辦理的聲浪也持續不斷,而研究報告也指出閉門比賽將使籌委會的損失金額高達二三○億美金。

尷尬的是新冠肺炎持續肆虐,日本政府於七月初第四度宣布緊急事態宣言,而賽前兩周的第一及第二劑疫苗覆蓋率分別約廿八%及十六%,原本運動員的場上表現應該是賽事焦點,如今各國代表團的健康及疫情演變卻躍升為新聞主角,日本政府防疫不力勢必受到檢討。一九六四年的東京奧運讓日本步上戰後復興之路,並奠定了一九八○年代日本第一的基礎,原本要在半世紀之後複製之前的模式,但人謀不臧使得重返巔峰之路崎嶇不堪。














柯文哲大哉問!國民黨主帥何在?


2021-07-12 04:22  聯合報 /   陳長文/納稅人(台北市)
台北市長柯文哲(中),最近大動作向民進黨宣戰,聲勢再攀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光環褪去,台北市長柯文哲(也是民衆黨主席)成為民怨出口,從民進黨幾乎是傾全黨與側翼媒體之力,圍剿柯文哲一人,證明了柯文哲的分量。

民進黨及其媒體的打壓,幾乎到了趙高指鹿為馬程度。柯文哲說,「台灣媒體搞成這樣,你說憂心,還不如說我們有點傷心」;憂心也好,傷心也罷,不如直道而行,由選民來做最後的仲裁。

在柯文哲市長/主席接受趙少康的專訪中,提出了一個人民存在已久的疑問,為什麼之前民進黨政府要拒絕上海復星醫藥代理的 BNT 疫苗?這個決定,導致了五月疫情的復發,讓七百多位確診者死亡,政府仍然欠人民一個交代。

沒想到,民進黨的回應,只能以「睜眼說瞎話」形容。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說,「如果上海復星真的擁有大中華代理權,BNT 德國原廠根本不可能跟台灣接觸談判」,但接下來又說「AZ、莫德納疫苗採購都沒有 BNT 情況,背後就是政治因素。」

羅委員反駁了自己。上海復星如果沒有代理權,要憑什麼去阻止 BNT 原廠與台灣簽約?就像羅自己所說,AZ、莫德納都沒有大陸的因素,那為什麼 BNT 疫苗就有呢?答案當然是代理權

至於為什麼上海復星有代理權,年初 BNT 原廠還是與台灣接觸,有多種可能,譬如說當時的合約是包括 BNT、上海復星與台灣在內的三方合約,上海復星睜隻眼閉隻眼,沒想到台灣在合約中使用「我國」名詞,而導致破局。

民進黨要如此否認上海復星代理權的存在,更證明了的確有「繞開上海復星」的司馬昭之心,正是這樣的「政治」考量,才讓台灣人民買不到足夠的疫苗。這個決定的始作俑者,間接導致七百餘位民眾未能及早獲得保護而確診死亡,民進黨政府不該自省嗎?

筆者曾為文比喻,現在台灣的政黨政治就如同三國時代,蜀吳聯手,方能與曹魏抗衡;蜀吳互鬥,就必然被曹魏各個擊破。現在來看,藍白合的可能性,已經增加,因為合尚有勝機,不合必然敗北。

國民黨,也是該有些壓力了。其實柯文哲質疑的,國民黨也都有人責問過,但就是柯文哲的質疑,能夠捲起千堆雪,這背後的原因,是國民黨應該要思考的。

柯文哲市長/主席的策略一言以蔽之,就是主帥親征,而國民黨的主帥是誰?願不願意背負起親征的風險,這就是國民黨與柯文哲,最大的不同。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微解封 就怕早起的蟲兒被鳥吃


2021-07-12 04:18  聯合報 /   王福闓/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台北市)
全台高溫炎熱,微解封前的周日新北市一處大型公園外圍跑步或散步的民眾明顯增多。記者侯永全/攝影


從五月步入三級警戒狀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業者的經營也面臨了重大壓力。直到近日終於看到了曙光,出現了「微解封」的機會。

但地方政府對餐飲業仍然持保守態度,不願輕易開放內用;許多旅遊業者對於在一定規範下的開放,也有許多考量而不願輕易接團;健身房、休閒農業園區等都仍然有不少業者持觀望態度。

這次微解封牽涉層面既廣又在不同部會的管轄範圍,業者最大的困境,就在相關規範不夠符合真正的經營現況。筆者訪談不同產業的業者後,歸納出以下四個關鍵,可作為後續調整的參考。

一、消費者恐懼心態:多數消費者仍然對過去政府提供資料中餐廳內用餐的風險有很高的認同,現在突然因為看似確診人數降低,就可以內用,卻沒有說明安全程度或防疫措施的可行性,也讓地方政府不敢遵從中央指示,只能繼續「順應民情」維持管制。

二、營運成本不符:以健身場域為例,消費者入場後在相關限定條件下,單日可服務人數可能只有過去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中小型餐飲業者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不論是防疫布置及桌數,都不夠符合內用成本,而且同時還要面臨大量的外送外帶訂單,對於是否增加人力更是兩難。

三、服務流程的不合理:以旅行業來說,雖然開放九人以下的團體,但是許多行程從遊覽車出車到景點和餐飲的服務,出團的流程都因為不同的開放程度而產生許多問題,像是若當地的國家公園開放,但該區其他景點仍沒有開放;或是消費者不是自行開車,而是搭乘大眾運輸前往遊樂園或休閒農場,中間不能飲食喝水等等不便,都讓整個服務流程產生問題。

四、業者的心理壓力:這一年多來疫情的變化,對於單一業者來說實在不可預期,若配合政策開放,但不論消費者、從業人員,都可能還沒打到疫苗,也就代表染疫的風險仍然存在。甚至就算業者盡全力做好防疫,仍然因為有染疫者前往消費,後續在其他消費者眼中就會影響觀感,業者都會擔心。

早起的蟲兒被鳥吃,正是反映了不少業者對於微解封的擔憂,縱然希望早日恢復正常營業,但管制標準不一致、營運成本及服務流程等問題,甚至是業者對於自己能否做好準備,都還是需要一些時間及信心。只有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大聲說出「準備好了」,才能真正讓解封的日子來臨。













以終為始的新冠防疫政策


2021-07-12 04:15  聯合報 /   蘇益仁/南台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前疾病管制局局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圖/取自直播畫面


七月八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決定新冠疫情延長三級警戒,但微解封並公布相關指引。這一個決策引起了各方的反彈,連多數地方政府都逆時中,指揮中心也強調在七月十三日前,各地方政府可以再調整。

防疫最困難的地方就是管制太嚴引起人民生活不便及經濟受創;如鬆綁管制又怕變種病毒乘虛而入疫情又復發。以致一年多來全球陷入反覆封城與解封的夢魘。這是此次指揮中心在疫情已緩解而不敢降級,而以微解封當試金石,想不到卻陷入父子騎驢的困境。

在歐美各國疫苗覆蓋率已達到六成以上的國家,皆紛紛鬆綁各項管制措施,使民眾生活及經濟回復到疫情前的一定水準。想不到Delta變種病毒的來襲,使以色列及英國的疫情又加劇,尤其是未施打疫苗的年輕人成為主要的受感染族群。但因目前仍未看出重症及死亡率的增加,英國衛生部長及首相強生抱持著與病毒共存或流感化的對策,而仍決定在七月十九日解封,雖然科學界及醫學人士群起反對。

我們如果觀察美國及英國在這波新冠疫情的多項前瞻性創新思維,包括疫苗的緊急製造及授權,及一開始就以採購人口數的數倍疫苗,以達成群體免疫為終極目標,可以發現這些先進國家的政府治理及科學實力提供了這個百年大疫的解方,令我們刮目相看。

歐美這一防疫作為其實在探討一個如新藥開發所倡議的「以終為始」的重要概念。當新冠病毒疫情可能如流感持續下去時,人類未來究竟應如何與病毒共存。目前公衛學家都提出新冠疫情流感化的概念,在未來兩年全球施打可接受的疫苗覆蓋率後,使住院、重症及致死率一如每年的季節性流感一樣,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而全民可以恢復正常生活及回復經濟活動。

就終極防疫而言,台灣目前的三級警戒措施都只在治標,我們必須超前部署及思考,我們究竟要做到什麼樣的防疫作為,才可能達到上述與病毒共存或流感化的防疫目標。疫苗覆蓋率是目前嚴肅的課題,何時可以達到廿五%(小英總統的期待值)、四十%、或六十%,都與未來防疫鬆綁密切相關。

當六十歲以上的人口都打完一劑,住院數、重症及死亡會大幅降低,這是立即可以達到的里程碑;但我們要達到確診數大幅降低到九十%以下,或流感化,及在變種病毒流行時,可能覆蓋率要達到八十%且兩劑的水平,這個里程碑可能必須加緊疫苗採購及施打。此外,對年輕未施打疫苗的人口,因感染皆屬輕症,應備足抗體藥物因應,一如克流感在流感時的使用一樣。


楊渡/站在路邊的下一代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楊渡/站在路邊的下一代






楊渡/站在路邊的下一代


2021-07-12 04:40  聯合報 /   楊渡(作者為作家)
夜市知名的冰品店把椅子立起,不讓客人內用,許多商店都努力的生存,希望能撐到解封那一天。記者邱德祥/攝影


傍晚經過市民大道,原本車水馬龍的車潮變得稀稀疏疏,道路兩旁已成景觀的各種特色美食店,幾乎都關上門。胡椒蝦、燒烤店、港式茶餐廳、日本料理等,大大小小的店,起初還撐著,如今要不是關上門,便是開著店面掛上牌子:「便當一百元」。

生意好時,這裡有許多服務生,如今少數還打工的年輕人舉著牌子,站在路邊招呼:便當一百元。那些曾為了辦喜慶婚宴而大開宴席的餐廳更慘,連便當都不知如何賣。

夜市裡的小店也一樣。他們是「不做不得食」的勞苦人,開了店才有進帳,許多小店,連跟政府拿補助都不會。而如今的夜市都關了。他們和環南市場的菜販一樣,一日不做,便一日沒收入。

柯文哲還算知道「賺吃人」的艱苦,想用半解封的方式,幫他們找一條出路,好歹有一點營業,有一點收入。但台北市的疫情實在不容樂觀。東一個社區,西一個市場,疫情爆不停,要全面封城做徹底檢疫,卻又不能像鍾南山封廣州那樣,完全封起來做核酸檢驗。台北沒有這個物流與食物配送支援,一定天下大亂。更何況,若驗出更多無症狀感染者,台北要如何處置?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根本還沒有準備好。普篩不行,疫苗沒有,到底要台北怎麼做?

事實上,中央政府不斷攻擊台北市、新北市的防疫,只是在轉移焦點。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現在不能解封的原因,是沒有打夠疫苗。從五月中疫情大擴散開始,每日染疫以數百在增加,人太多,感染足跡已無法追蹤。所謂匡列、疫調,也只能求其盡力隔離,不是解方。

疫苗是唯一的解方。但疫苗政策錯誤,導致大部分人無疫苗可打,少數人搶得像難民。疫苗若想全面開打,最快也要到八月,鴻海、台積電、慈濟都進來了,也才打不到一半。再等疫苗發揮作用,最快也要十月才能解封。

環南市場的自治會長嗆立委,焦點放在會長對林昶佐在「演戲」的不滿。然而,事實是這不是嗆誰,而是一種哀嚎,一種怒吼。他想喊出的是「底層的人,都活不下去了,你為什麼不關心,只關心政治鬥爭」。這才是底層的憤怒。

是的,市場的小商小販,打工的孩子,一日不做,一日不得食的人啊,都在掙扎!不只是沒有疫苗而死去的人,而是整個社會,整個人心,在疫情下掙扎。

家鄉的朋友說,在南部農村底層的生活中,有一些家庭,是年輕的父母親在台北打工,現在沒了零工沒收入。而原本在家鄉跟祖父母生活的孩子,本來還可以靠學校的營養午餐,中午總是有一些剩餘的飯菜,學校老師有溫情,會幫困苦的孩子打包,大家分著,帶一點回家給祖父母一起當晚餐。現在學校都停了課,營養午餐沒了,這些人家更困苦了。

年輕的一整個世代,包括了還不知道指考要如何考的這一屆考生,剛剛畢業的學生,乃至於還在打工交學貸的孩子,都被害慘了。但情況可以不必這樣,因慈善團體一再要求買疫苗,要求了一個多月,還得去求見蔡英文,首肯的公文才開始旅行。

這世界,有聽過媽祖婆要救人,還得去向慈禧太后叩首的嗎?

疫苗早進來,台灣早解封,何苦困在悶局中,死亡病故?

我在路邊,看見一個年輕人,舉著牌子,寫著「便當一百元」,長長的手,向稀疏的車流招手,他們像極了這一代的命運,在冷血政府的無視中,在黃昏的孤單裡,無聲呼喊。

為了下一代,我會好好記住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