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7日 星期六

經濟/面板業升級 摒棄畫大餅思維


.聯合報社論..觀光慘業的割喉流血才剛開始
.聯合報黑白集.當道德優越感太超過
.經濟日報社論.面板業升級 摒棄畫大餅思維






經濟/面板業升級 摒棄畫大餅思維


2016-08-27 02:1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部日前宣布支持面板業者組成「國家隊」,預計由政府與業界投入千億元,推動台灣成為全球軟性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面板產業聚落。此項計畫攸關國內面板產業競爭力能否扭轉提升,並影響眾多企業發展與員工生計,規劃應更周詳,務求成功。
面板是台灣資訊工業的核心關鍵,總產值接近兆元,產業鏈相當龐大,上下游從業員工超過20萬人,不過由於歷經金融海嘯肆虐,各企業都虧損累累,產業發展與存續一度面臨重大危機。隨著科技持續創新,面板發展也出現新變數,如今韓系大廠在AMOLED技術不斷耕耘且擴大領先,加上美商蘋果下一代手機也將採用AMOLED面板,對技術主流仍停留在液晶顯示器(LCD)的台灣面板業來說,再度形成重大威脅。
所幸,近來面板業出現十年少見的景氣回升,公司營運與財務體質回歸正常,出現重新投資布局的契機。此刻經濟部督促工研院研發多年的軟性AMOLED技術進行商業化,確實很切合業界轉型升級的需求,只是,千億元投資案才宣布,就引起許多爭端,包括事前缺乏溝通,經濟部與國發會口徑不一致,加上業者反應事前未被告知與徵詢,讓此項立意良善的計畫蒙上陰影。
為了讓此重大投資案能順利進行,並成為重新凝聚國內面板業士氣的觸媒,我們提出幾點建議供參考。首先,政府對於重大計畫,應該深入研究並研擬可行策略。千億元的投資案絕對不是小數目,尤其是一個尚未被證明的技術與市場,原本就應戒慎小心,更應做好事前溝通協調與規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忌與誤會。
其次,政府更應有務求成功的決心與毅力。過去許多政府專案推動不成,問題都出在「事前不規畫、事後不究責」的做事態度,此次絕不能再畫個大餅,花完預算就好,更不是通通有獎,每家廠商都繳一點錢就可以來插花,而是應該確實執行,要求成員拿出績效,讓千億元投資看到成果。
同時,政府在推動計畫的觀念上,「國家隊」的說法並不適當,若以「國際隊」或「夢幻隊」來稱呼也許更適合。事實上,目前大家朗朗上口的「國家隊」,其實對自由經濟社會來說,都不是正常運作的商業模式,即使日、韓等臨近國家也不再採取此類作法,至於近年來大陸雖仍積極推動此類型計畫,但若檢討過去的推動成效,許多大陸政府主導的「國家隊」,失敗案例也明顯多於成功的。因此,這次政府出面號召推動軟式AMOLED計畫,要先釐清政府的角色,最好不要過度強調國家隊的概念。早期台灣政府扮演重要的產業政策推手,但如今時移勢轉,民間企業已茁壯,如何讓民間活力發揮出最大的加乘效果,才是政府推動此類專案最終的目標。
事實上,國內面板大廠目前都各自擁有硬式AMOLED的開發技術與量產實力,其中友達量產經驗豐富,群創又有鴻海布局夏普的後援,至於工研院的軟性AMOLED技術則著重在基礎研發與專利布局,如何讓產業界與工研院的優勢與經驗充分整合,形成國內上下游面板產業的合作,才是最終對抗韓商與其他強敵的利器。因此,在執行層面上,政府也應設計一套可行的辦法,把遊戲規則訂好,讓技術可以作價與授權,讓民間有經營能力的企業家來主導,才是讓創新技術走向商業化的正途。政府在初期只要扮演催生促成的角色,等到公司運作進入正軌後,再逐步淡出。
此外,由於軟性面板的技術與量產,目前在全球都還屬於風險較高的創新科技,在市場應用上也有待時間證明,政府也不妨提供多一點的獎勵措施,包括像研發租稅抵減、向銀行融資時的協助,或是蓋廠所需的土地優惠等,讓政府成為業界的助力。

聯合/當道德優越感太超過


2016-08-27 02:1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北一女生未主動讓座,遭拍照並被婦人貼上網。 圖/翻攝自ptt

北一女學生坐公車非博愛座,未讓座老弱,被旁觀者用難聽字眼辱罵,還拍照PO網。此事看來無關宏旨,卻是當前社會氛圍見微知著的典型事例。
台灣人好打抱不平,近年乘著民主化浪潮,挑戰權威、同情弱勢為主軸的「義憤填膺」的情緒,常常燃燒燎原。洪仲丘事件如此,文林苑都更事件如此,大埔張藥房事件如此。
民進黨政府號稱「人民路線」,政策方向也隨波逐流。不管是華航罷工或國道收費員風波,乃至張藥房原址重建,蔡英文、林全等掌權高層都未經合理決策程序,僅憑印象即作出結論。結果,上任百日的新政府天天有人上門,與其說陳情抗議,不如說討糖吃,連原住民不也推獨立建國?
人人嚮往公平正義,但當正義變成廉價口號,或有人藉「道德優越感」為攻擊武器,社會便墜入眾口鑠金的民粹。當今社會的認知:富人一定比窮人理虧,強者必定較弱者道德低下,其他道理即「著無庸議」。挨罵的北一女學生稱腳痛才未讓座,其實就算沒有腳痛,難道名校學生非得讓座?正如蔡英文向徐旭東承認,國道收費員事件遠通並無法律問題,則執政者何能強求企業埋單「社會問題」?
海外學者稱台灣人「理盲濫情」。劉鶚在《老殘遊記》裡罵「清官殺人」,猶比貪官可怕,即指仗恃「道德優越感」之惡果。想一想,今日台灣豈無正義無限上綱的問題?豈無道德優越感殺人的問題!

聯合/觀光慘業的割喉流血才剛開始


2016-08-27 02:1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陸客到台人數銳減,後續如果十一長假、明年跨年和春節持續再縮減,勢必會出現旅行社倒閉潮,遊覽車業、旅館業也都將受衝擊。 記者侯永全/攝影

陸客團日漸衰減,迭有遊覽車和旅行業者宣告不支,接下來,連鎖效應將向旅館、航空、餐廳和零售等業擴散。繼遊覽車業者近日集結向交通部抗議後,觀光相關四大「慘業」也決定九月發動萬人上街。比起先前國道收費員的抗爭,這些業者受政策轉變之害更慘烈千萬倍,對此,民進黨除了說些要求業者「轉型」之類的風涼話,別無止血之道嗎?
新政府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倒退,連帶使得民間原本良好的交流惡化,首當其衝的觀光業則開始了割喉流血戰。民進黨為了堅持僵硬的意識形態,卻要勤苦企業和勞動者付出痛苦代價,這豈是一個「仁民愛物」政府的表現?蔡英文五二○就職時說,對於總統大選結果,她的唯一解讀就是:人民期待的只是「解決問題」。但請捫心自問:拒絕九二共識演成今天的局面,是在解決問題或製造問題?
對於承接陸客團的遊覽車和旅行社業者經營陷入困境,民進黨立委的說法是:這些業者吃了太多「禁藥」,因此才會完全受制於對岸。這種說法,不僅狹隘,而且惡毒。沒錯,任何產業的發展,過度仰賴單一市場,都是危險的。但是,把兩岸人民的市場行為比喻成吃「禁藥」,難道要人民相互仇視才行?而執政者為了自己的固執任性,坐視本國的觀光「綠色產業」遭到打擊而毫無悲憫,這又算什麼民主進步?
蔡英文總統在決定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時,應該預料到兩岸的關係會因此陷入僵局,同時也會對民間的交流及產業造成衝擊和影響。然而,在沙盤推演階段,所有戰略其實都是「無痛推定」;因為,決策者沒有或疏於設想實際的痛苦是什麼滋味,也不知道個別小民的耐受力有多少差異。有些網民之所以酸說,「陸客不來,寧靜來了」,也正因為這無關其生計之痛癢。
但是,當空氣中的肅殺氣氛,慢慢導致了真實的割喉流血,民眾的痛苦就會變成街頭的哀號,政府還能裝作聽不見嗎?過去一百天,許多業者默默承受兩岸緊縮的壓力,仍在力圖配合政府的「愛台政策」;例如夜市攤商應該最是「春江水涼鴨先知」,但大家寧可勒緊褲帶,不敢多作抱怨。然後發生不幸的火燒車意外,政府的冷漠和遲遲未明的調查,都引發大陸民眾對台灣的反感,也更使陸客團止步。一旦遊覽車、旅行社、旅館、餐廳接連發生危機,並波及下游的鳳梨、茶葉、虱目魚等等農特產,其連鎖效果將極驚人。最近兩個月失業率已連續攀升,若再加上觀光業倒閉或裁員的系統性衝擊,蔡政府將何顏面對國人的支持?
表面上看,蔡英文行事似比陳水扁穩重;但就兩岸關係的處理看,蔡英文上任後卻比當年的陳水扁粗疏。二○○○年陳水扁初上台時,由於受到美方的節制,奉守「四不一沒有」的框架,至少讓各方的疑慮降低。也因此,陳水扁僅以三成九的得票率當選總統,在就職百日時卻獲得近六成的民意支持。反觀蔡英文,雖以五成六的高得票率當選,但就職百日民調卻驟跌至四成許;主要原因就在她過於自信,未上台就把兩岸關係弄僵,造成國家社會縛手縛腳,而種種施政不順則更對其政績落井下石,引發民怨。
在周旋百日之後,蔡英文邀請王金平出任海基會董事長的計畫也傳出受挫,必須另覓人選。其中原因不難想像:如果蔡總統缺乏從源頭解開兩岸僵局的意願,任何人接掌海基會,都將只是無效的人頭白手套,無用武之地。這和觀光業的陸客魔咒一樣,都在等待蔡英文運用智慧答完她的試卷,才有解除的可能。
林全那天處理收費員賠償時說,這些人因「政策改變」而受害,政府有義務給予補償。同理,觀光慘業也因政策改變而受害,但要賠起來絕對不只是幾億之數,政府真有能力善後?

聯合筆記/沙海林現象

.台灣時尚創意 斷層廿年
.趁陸客暫不來 重塑台灣觀光美學
.英全民調 摔在勞動政策
.蔡政府「恩澤」 全民共享?
.桑品載:何不說說黨產興台之功
.說「一夫一妻」挨罰 教部搞文革?
.讓坐風波/大嬸也懂網路霸凌
.讓坐風波/失控的正義感作祟
.聯合筆記/沙海林現象







聯合筆記/沙海林現象


2016-08-27 02:14 聯合報  劉秀珍

台北與上海雙城論壇落幕,代表上海來台的沙海林,連日成為台灣輿論焦點。這次交流,也創造難得一見的「沙海林現象」。
光從人選怎麼出線,就充滿學問。雙城論壇早建立市長出席,或由副市長代表的慣例;但今年不同,大環境有五二○後台灣政黨輪替、兩岸共同政治基礎被架空,就形勢言,上海市長楊雄不可能來;小環境則有台北市長柯文哲飽受民調下滑壓力,上海派人要對提升柯P聲望有益才有意義。如何派得恰到好處,的確費思量。
最後選定由常委兼統戰部長沙海林代表,意味雖然市長不來,但從大陸官員的重要性來說,兼不兼常委有很大不同,此舉實際上給柯P相當程度的尊重。最重要的,沙過去歷練與臨場應變本事,足堪因應才是他出線主因。
果然,沙海林一抵台,在緊張行程中,安排一段與陽明高中學生打乒乓的插曲,就頗有看頭。他身著運動短褲、自帶球拍,上場架勢顯得技高一籌;如果不是維安考慮,還真準備在台北市騎上一段U-bike。
這位像是桌球「練家子」的統戰部長,還有一副遇見媒體侃侃而談的好口才,問他「九二共識」、怕不怕民間抗爭,他應對自如,親和的說話態度,也讓人即之也溫。
不難發現,這些個人魅力都與他的出身有關。百度資料顯示,沙海林仕途養成過程中,他是大陸外交部首次公開選拔的高級外交官,擔任過駐美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也做過駐愛蘭特命全權大使。台灣強調多元文化背景,沙海林的經歷,應該也是他能以較開放態度,從容應對的原因。
沙海林現象,需要幕僚細緻綿密的作業。這次城市論壇終可上路,先是柯文哲的政治表態、對岸能接受,此外,從行前到抵達台北,上海市與台灣媒體的頻繁交流也很重要,期間甚至公布沙海林與上海台辦主任手機號碼,歡迎媒體隨時查詢,這點過去未曾有過。這些作為,凸顯上海市在對台工作中的靈活與彈性。
論壇前,上海公布統戰部長沙海林將代表市長出席,這個頭銜廣受矚目,台灣有些人更充滿疑慮,認為來者不善,因為「統戰」與「被統戰」一詞,被台灣人賦予「吃掉」和「被吃掉」的含意。但就在上海團啟程來台前,沙海林用「尚讚」來回應他對「統戰」一詞的新解,充滿巧思。
雙城論壇閉幕,高雄市政府發出港灣城市論壇邀請函給大陸四城市,至今仍無回應;沙海林現象,無疑給高雄帶來壓力。但正如沙海林秉持的信念「來了,就是突破」,對高雄市府來說,何嘗不是種啟發?但是「突破」要有想法與方法,而且兩岸關係的思維,已愈來愈沒有模糊空間。

桑品載:何不說說黨產興台之功


2016-08-27 02:14 聯合報  桑品載/作家(台南市)

蔡政府上任第一件大事,就是設計行政、立法、司法總動員「處理」國民黨黨產,激起千夫所指萬民唾罵的雷霆之勢,而國民黨匍匐在地,不做辯解。笑罵由人,形同坐實果然罪惡滔天。
國民黨黨產成民進黨選舉時「提款機」,這個政治能量早在民進黨並不起眼時便存在,由於國民黨內部也有「黨產歸零」聲音,等於回應民進黨說法,其效應是黨產被肯定為罪惡淵藪。自朱立倫到洪秀柱,兩位黨主席都忙著和「不當黨產」撇清關係。
現在大家都在說一件事,即民國卅七年,卸下總統職位的蔣介石,用黨總裁身分,動員包括軍人在內的力量,將故宮國寶和數以噸計黃金運到台灣,國寶值多少錢,難以算計,黃金則是台灣由貧而富重要基礎;發行新台幣靠它,外匯存底也靠它。這批黃金確取之不當,但受傷的是大陸,尤其是交出私人黃金取得政府發給以示抵價的「金圓券」的人民,國民政府一走了之,金圓券成了廢紙,從此投告無門。
台灣卻不同,這批黃金價值不只黃金本身,而是它給台灣下了許多「黃金蛋」,各行各業多受它卵翼而盛起。當台灣經濟起飛,台灣錢淹腳目,國民平均所得節節高升,是「黃金母胎」澤被所致。
蔣經國任行政院院長時推動十大建設,主要財金官員包括俞國華,都擔憂政府恐付不出這筆錢。蔣經國堅持要做,他的做法不是提高普羅大眾賦稅,他分批找來大企業主,請他們吃早餐,蔣經國誠懇說明十大建設需要錢,企業家當場開支票。他對俞國華等人說:「有這麼多外匯存底,我們不必怕。」
十大建設次第完成,台灣經濟的富現狀向上提了一個層次。台灣獲益,人民獲益。因國民黨「不當黨產」而獲得的成果,台灣人不是高高興興在享受嗎?
民進黨打國民黨黨產,不採司法途徑,用的是政治手段,蔡英文還設立了「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洪秀柱主席有責任以政治手段回應,方法是透過說明會,公聽會等直接和人民對話。人民若要罵,就挺著腰被他們罵,不能使民進黨自以為是「罵的心理人」;被人民當面罵,國民黨有解釋的機會,民進黨的罵,是依照它的利益需要定題目,在他們口裡,好事也變成壞事。
在那個黨國不分的年代,國產、黨產合成一個大水庫,開支統統在這裡,蔣家所揭示的「建設台灣為三民主義模範省」,其著眼是為黨也是為國。軍事預算多年都是總預算第一名,是為了強國,也是為了強黨;而黨和國,都在台灣。當民進黨批鬥國民黨不當黨產時,卻不說許多「國產」一樣有著「不當」的問題,譬如很多國營事業經營者同時也是黨官,經營過程中也有黨所挹注的力量,若謂國民黨是魔鬼,得魔鬼之力而藏於經濟體系中的國營事業,打倒它如何?
奉勸洪秀柱主席,國民黨這般低著頭挨打挨罵,不如迎上前去,耐著性子向人民說一說國民黨自一九四九年來台灣後都做了些什麼事,這些事和黨產的直接或間接關係。如果人民還認為罪該萬死,那也死個明白。
現在最流行的是「上街」,國民黨為何不上街?把國旗、黨旗混搭在隊伍裡,看這兩面旗幟,有人會厭惡,一定也有人會感動。
蔡總統百日民調紛紛出爐,趨勢依然向下走,但對國民黨的滿意度居然比政黨輪替後還低,這當然是打黨產打出來的「成果」。國民黨中央還以「黨產歸零」自得,搞不清楚蔡政府是要將國民黨和它黨產同時歸零。洪秀柱不是有「小辣椒」之稱嗎?那就辣一點,潑一點,悍一點吧,對這個黨仍不死心,等著你狠狠和民進黨吵幾次大架。

說「一夫一妻」挨罰 教部搞文革?


2016-08-27 02:14 聯合報  林瓊嘉/律師(台中市)

媒體報導,台大機械系甄試申論題提到,「家庭是由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組成…」教育部以違反性別教育法裁罰三萬元。讓人聯想:四十年代因兩岸情勢緊張,國防部為宣傳反攻大陸必勝,不准有動搖思想,曾發生軍民談述蘇聯軍隊如何強大即遭軍法單位依為匪宣傳罪,判決入監服刑。
時代更迭,現代台灣社會是一夫一妻制,法律並未修正承認多元家庭。但為何在廿一世紀的現代,說真話仍然要受罰。教育部的處罰如不是文字獄,什麼叫文字獄?
有關我國婚姻制度採一夫一妻制,係大法官解釋三七三、五八七、六二○、六四七、六九六解釋所一再闡述。司法實務更確認,一夫一妻制始為合法之婚姻,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是憲法、法律所明訂;教育部雖宣導多元家庭,卻並未立法通過。教育部性評會的決議凌駕於憲法、法律之上。性評會的決議竟可以不受憲法、法律約束,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怎麼有這麼大的權力?
在日常生活中,教會的宣教、學校的生活教育;在婚禮習俗中是否均不可再公開暢談一夫一妻,否則一律開鍘裁罰?如同為保護不幸兒童而寄養、收養制度,所以不再談親生、婚生子女,否則會對收、出養孩子形成歧視。
極端的性別平權,不顧普世的價值,不顧社會的觀感,不顧憲法、法律的規定,反我者一律開鍘處罰,形同變相文化大革命,此種極端思想,反不利於性別平權的倡導。多元家庭、同志婚姻,應予以尊重,但是否立法,尚有待評估及研議相關配套措施。
民主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家可包容不同種類的愛,但不能因為包容不同種類的愛即否定一夫一妻的家庭制度的正當性。教育部對本案的裁罰,凸顯性評會的威權思維,更戕害校園的學術自由,期待教育部體察教育對國家的重要性,勿以少數人極端思維,凌駕法律、學術自由、宗教信仰之上。

台灣時尚創意 斷層廿年


2016-08-27 02:14 聯合報  王福闓/中華整合行銷傳播協會理事長(台北市)

國際快時尚來台攻城掠地,對台灣時尚產業形成衝擊。圖為全亞洲最大H&M旗艦店,將在年底落腳西門町。 圖/H&M提供


筆者在高中時期,想做幾套合身有特色的制服,常跑西門町,同時也成了「小香港」、「西門新宿」的熟客;有時想買時尚雜誌、漫畫、模型,萬年則是最佳選擇。
用此開頭,原因很簡單,這近廿餘年,台灣口中的文創,到底怎麼了?
日本這次接棒奧運的表演,充滿創意和動漫人物,是文創產業的成功表現,引發討論;但若細看則會發現,幾乎都是廿、卅年前的知名作品,這幾年日本其實也面臨創新作品不易存活的問題。
廿、卅年不長不短,台灣這段時間因為業者的商業考量、政府政策的發展,以及學校教育的傾斜,導致環境不易孕育成功的本土漫畫家和作品。
很多人認為「宅」跟「時尚」無法連結,其實正好相反。從外國廣告海報便可發現,透過動漫傳遞的時尚訊息,常常更淺移默化影響閱聽眾,「美型男」、「時尚女」在諸多漫畫作品出現,當轉化成偶像劇、電影時,更成為當下時尚。
台灣的時尚創意產業,從根本斷層;諸多與時尚產業相關的大學專科科系,更可發現對於真實世界的不了解與斷層。
論時尚,日本的俐落、南韓的精緻、英國的優雅、義大利的正式、美國的創意…而台灣這廿、卅年的時尚到底發展成什麼?還是只是在隨波逐流下,成也五分埔、敗也五分埔?失去了原創,而稍具創意的卻過度溢價而曲高和寡。
筆者廿多年前為了買雙真皮尖頭鞋跑遍鞋店,除了舶來品幾乎沒有其他選擇,結果現在能選擇的品牌,還是日本和義大利等。若台灣本土品牌連最基本的消費市場,都不能支撐與滿足,又如何發展所謂「台灣的時尚」?
或許政治人物喜歡歸責前人,也沒有人願意去延續可能成功的政策;連城市行銷或舉辦運動會,都沒有智財權與品牌的概念。在教育面,博士們的專業與產業專家就是不同,若主管機關搞不清楚什麼是「務實」,那再多的數媒系還是只能當動漫大品的代工、再多的服設系也不容易建立出國際服裝品牌。
無止境地創造「日本風」農產品包裝,拍「韓風」偶像劇,改造老品牌有「吉祥物」的形象,並不是建立「台灣文創」的根本做法。
高手在民間,粉專幾十萬的插畫家有多少科班出身?穿出台灣時尚的達人又在哪?或許只有從「實務」取經,結合理論的紮實教育,或許會影響到下一個廿年的台灣文創吧!

趁陸客暫不來 重塑台灣觀光美學


2016-08-27 02:14 聯合報  吳怡彥/東南科技大學觀光與生態旅遊系副教授(宜蘭市

陸客來台人數銳減,對旅遊業界造成衝擊,圖為導遊手持「寶島台灣」旗幟,帶領陸客參觀台北國父紀念館。 記者侯永全/攝影

大選過後,媒體報導中國開始限縮陸客來台數量,也引發正反兩極的爭論。悲觀者覺得,陸客不來,將大幅減少觀光外匯收入,後面也可能連帶引發大陸讓利政策的撤退;樂觀者認知,此為經濟轉型的契機,可透過分散風險、產業增值研發等動作,增加未來國際市場競爭力。那答案為何?
其實可以翻開數據看看,再思考自我定位與市場何在!多數人對於陸客的批評,部分雖為事實,但相當部分來自政治意識的分野。比方說,陸客購買力相較日客低落,短時間是事實但隨著中日經濟消長,加上散客自由行的開放,應該會有不同光景。
回到實際的台灣社會場景,政黨輪替後的觀察,花東一帶光復、瑞穗、玉里,乃至關山、池上、台東,與商家的對談,陸客確實大幅減少,餐廳、旅館與名產店,乃至遊覽車業者無不叫苦連天。詢問他們對於政府開拓東南亞市場的企圖,則多以為東南亞市場普遍仍較台灣社會落後數十年,語言與文化的隔閡,短期內拓展觀光市場的企圖難以奏效。
那麼對於陸客縮減,台灣當如何因應呢?政黨輪替造成對岸所謂的「讓利」政策確實縮手。若然為事實,則當思考如何轉換危機為新契機。
首先從大陸內部政策而言,陸資滲透已然為普遍周知,大型旅行社、飯店、名產店,乃至遊覽車業者,甚至主題樂園,陸資無所不在。固然有其政治與經濟之意圖,但陸客不來,當讓對岸投資企業面臨重大損失,這些陸資背後操盤者多位居大陸黨政高位,陸客團不放行政策難以久撐。
再者,台灣的觀光內蘊如何轉變,美學的涵構如何進入生活中?這些年來,台灣景區相關設施已然大幅改善(從車站、景區的公廁可清楚看見),但這些只是基本,旅客移動的大眾運輸串起來(高鐵、捷運乃至公共自行車)後,搭配星級飯店與巷弄民宿,然後展現深富美學的常民文化,如斯才能吸引外國友人來台。
最後,南向拓展市場政策是勢在必行,開拓臨近其他市場,甚至遠端歐美都有必要。花東相關從業者所表示文化隔閡問題,在外配外勞,赴台多年後,有機會轉換;況且東南亞龐大人口,確認鎖定特定消費市場,台灣觀光仍有可為之處。當然,待人以誠展現台灣人民的友善是必要,總不能姿態高傲,卻又深切期盼對方口袋的人民幣吧!

英全民調 摔在勞動政策


2016-08-27 02:14 聯合報  史為鏡/司法實務工作者(台中市)

蔡政府執政屆滿百日,民調表現是檢驗其施政良窳的重要參考標準。綜合各家最新民調顯示,民眾對蔡總統的滿意度為介於四成一至四成九之間,不滿意度為三成六到五成之間;對林全的滿意度在三成二到四成四之間,不滿意度為四成到五成三之間。
從英全差強人意的民調表現中,可發現兩岸及外交因素只是民調落漆的次要因素,內政治理不善,才是蔡政府民調直落的主因。
在內政的勞動政策部分,蔡政府在「一例一休並刪除七天國定假日」的政策處理上立場反覆,不僅勞工不滿,連資方也有怨言。在華航空服員罷工、國道收費員抗爭的勞資爭議上,蔡政府針對訴求一概照單全收、獨厚少數勞動者的處理方式,讓其他仍在血汗邊緣的勞動者情何以堪。輕者,就在民調上給蔡政府打負評;重者,也想改天聚眾上街頭跟政府討糖吃。
在年金改革議題上,各方每逢開會已是爭論盈庭,蔡政府竟還將軍人年金改革跟公教人員分開處理,導致各方以後更難達成改革共識了。蔡政府這樣的「分化」處理方式,除會引起更多不平的怨聲外,在民調上也不易獲得支持。
在民調資料中另可發現,民眾希望蔡政府未來施政的優先順序是「拚經濟」。建議蔡政府把喊得震天價響的五大創新計畫給做出具體成效,以推動台灣的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若是不顧過去南向屢次失敗的歷史教訓,還是執意要落實「新南向政策」,繼續在政策順序上倒行逆施的話,可期蔡政府的民調還會繼續下滑。

蔡政府「恩澤」 全民共享?


2016-08-27 02:14 聯合報  黃瑞麟/媒體工作者(新北市)

國道收費員自救會抗爭,政府出面協調並承諾給予補償,遭外界批評「會吵的人有糖吃」。 聯合報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執政百日,如同散財童子般,有吵有鬧的人,幾乎要五毛給一塊,讓國債鐘響得更加沉重。
回想起馬政府時代,為因應金融海嘯,決定推出「振興經濟方案」,發行了消費券,筆者自己不僅使用消費券,還加碼拿出新台幣購物。
同樣花錢,馬政府讓全民共享,促進民眾的購買慾。而散財童子蔡英文政府團隊,花納稅人辛苦所得,卻僅讓少部分人享受到政府的「恩澤」,難怪民調下滑,根本不及格!
花錢在刀口上,才是蔡政府拯救民調的方向,否則這樣灑錢,在國民黨執政時,民進黨不是早就抗議、要求下台了!

馬凱/把國軍變成最大的學校

.馬凱/把國軍變成最大的學校
.李清志/威尼斯的建築省思
.薛承泰/活得久 有錯嗎?
.林中斌/為何梵蒂岡北京商議建交?
.葉銀華/銀行為誰而治?
.蘇蘅/如何給孩子一支手機?
.朱宗慶/「拜託,用走的!」






馬凱/把國軍變成最大的學校


2016-08-27 02:15 聯合報 馬凱 (經濟評論者)

馬前總統推動的募兵制,三度跳票。明年八十二年次及以前役男將有九千六百人徵服一年兵,其餘近三萬人則服替代役。但與馬總統就任前每年徵兵近十萬人相比,已有巨大落差。依目前募兵成效不彰及所費不貲觀,徵兵仍可能持續,乃至全面恢復。
自古以來,就有「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說法。經濟學家更強調服兵役的高昂機會成本,影響年輕力盛的役男就業、就學、出國深造,役期愈長,對彼等與社會的損害愈大;甚至有些刻意搞壞身體,如視力受損、體重過重、身體機能失衡等以逃避兵役,造成額外的社會成本。
另一方面,戰爭型態丕變,已不靠人頭、蠻力、近身搏鬥克敵;愈來愈依重科技、專業、頭腦致勝於千里之外、轉瞬之間,因此強迫青年入伍,不學無術、遊手好閒,對國防幾乎毫無助益。於是募集有志軍旅之士,長時間受專業訓練,人數較徵兵為少,戰力則無與倫比。
不過,如此美好憧憬,卻被殘酷現實無情打破;不僅募得人數不如預期,而且以每月戔戔之數月薪,要「好男」志願入伍,顯然也是痴心妄想,因而不得不走回頭路。
然而,我們確有第三個選擇,且是絕佳的選擇。
過去徵兵制被唾棄,只有一個原因:糟蹋人才。不論如何優秀人才進入軍中,在每天了無新意,甚至因循的刻板生活中將其才華浪費殆盡,甚至染惡習。這樣的兵役制機會成本無限高昂。
但若將國軍翻轉,變成超大的學校,一切都會改觀。上焉者,主動篩選可徵人員中智慧最高、專業最優、品格傑出者,依其專長編入國軍最高研究機構,一方面接受嚴格而精良訓練,一方面投入相關技術與知識研究,經過一段時日,此類機構即成頂尖研究中心,服役者可參與頂尖研究,發展出來的技能難有敵手。這些人才一部份可推薦前往國外頂尖學府深造,學成後或留軍中,或回國在業界學界服務,都會是國家最寶貴的成果。
下焉者,因個人或家庭因素,未能獲得良好教育或訓練,即可藉公費、全天候在軍中的教育,在最優秀教師的教誨、提攜之下,擁有一技之長,至少獲得適當的經師與人師的報導。
台灣最大危機就是技職教育瓦解、學校授課與現實需求脫節;將高中職或大學畢業生送入軍中強制學習一年,只要師資、課程安排得當,上述缺口即可局部乃至全部改善。一年全天候的精湛技職訓練,絕對勝過三年心不在焉、師資設備不足的形式教育。如果可援南韓現例,將國中畢業生隨其意願提前服役一年乃至更久,技職人才空窗危機立可解決。
當然,國軍人才、設備不足,正可與招生奄奄一息的高中職,乃至大專學校配合,共獲其利。而這些民、軍互通人才,對打現代科技戰的軍隊固然如虎添翼,對無數求人才如久旱望雲霓的台灣企業而言,更將如天降甘霖,「社會成本」云乎哉!
(作者為經濟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