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2日 星期五

聯合筆記/大虎易打 小鬼難纏

.蔡拒九二共識 把兩岸一刀切
.百日蜜月倒數 只見對立緊張
.剷除特偵組 免提心吊膽?
.大巨蛋不搞定 像北市府反商招牌
.給獎金之餘 幫運動員創第二春
.虐殺動物加重刑責 別再拖了
.寶可夢 滿足探索fu
.聯合筆記/大虎易打 小鬼難纏





聯合筆記/大虎易打 小鬼難纏


2016-08-12 05:33 聯合報  李春


中國有很多待解的問題,這兩年中共領導層為了保住紅色江山,下了不小力氣去辦的,是幹部問題。下了那麼大的力氣,民間仍然對中共幹部觀感不佳,其中一個因由,是大鬼易打,小鬼難纏。
中共領導層為解決幹部問題,人們相當熟悉的是打「老虎」。諸如周永康那種深臥最高核心層、令計劃那種盤踞權力要津的「大老虎」,以及中央軍委前副主席徐才厚、郭伯雄等「軍老虎」,看似不易撼動,實則說打就打。
除了「大老虎」之外,在地方和部門呼風喚雨的大鬼們,也是易打。中共中央紀委近日透露,今年上半年曾「談話函詢」中管幹部五百零七次件次,比去年同期多六成以上。
所謂「中管幹部」,就是中央組織部直接管理的幹部,通常是中央部委司局級以上、地方副省級的幹部。所謂「談話函詢」,是對被舉報、被調查的幹部,展開組織談話和書面函詢,要其自己說明或交代問題。被「談話函詢」者中,如有「對黨不忠誠、不老實,不珍惜組織多次給予的教育挽救機會」者,最後會被黨紀政紀處分,甚至移交司法。今年以來,落馬「中管幹部」逾二十人,都是「談話函詢」後辦的。
「中管幹部」中問題者,我們可稱為「大鬼」。「中管」之外「省管」、「市管」、「縣管」幹部,以百萬計,其中有問題者按比例計就多如牛毛。
近日有兩隻小鬼,就犯了眾怒。一個安徽蕪湖市的信訪局內,有位叫周永寧的副局長,在接待民眾反映地產商封路問題,躺在椅子上睡著了。但民眾投訴,信訪局居然回應「這是胡說」,周「當時只是在想問題」。此前另有官員的同類舉報,回應則是「正在思考問題」。
如果說副局長愛「像睡覺一樣想問題」,還令人哭笑不得,則副院長開房則挑動群情。那是黑龍江綏化市蘭西縣,有位法院副院長叫王旭,被舉報與美女情人開房,王旭公然回應,「開房只是聊天,啥事都沒幹」。但更深入的舉報說,王副院長已被舉報至少三次與女性開房,其中兩次過夜,那是更深入的交流了。
這些「小鬼」,遍布東西南北,其人數眾多,法難治眾外,還有官官相衛、層層庇護。再加上其罪過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中央管不到,地方不願管,所以真是相當難纏。

虐殺動物加重刑責 別再拖了


2016-08-12 05:33 聯合報  史為鏡/司法實務工作者(台中市)

北市文山區知名餐廳「動物誌」,日前透過網路協尋失蹤的店貓「斑斑」,日前犯下「大橘子」虐貓案的澳門籍台大生陳皓揚,他到案說明時竟坦承已將斑斑殺死。翻攝自動物誌 About Animals臉書粉絲團網頁



台大陳姓學生再犯下虐貓惡行,施虐者為何虐待動物,有研究者嘗試做解釋。
從心理學角度看,有學者認為虐待動物的人,可能長期處於挫折情境人格扭曲,藉由虐待動物排遣對人生充滿壓力的不滿。
有些犯罪學研究指出,虐待動物者往往來自破碎家庭,且童年有被虐待的經歷,這些人把壓力、怨恨,藉由虐待行為轉嫁到動物身上。
還有一派社會學者認為,在高度競爭的資本主義社會裡,有的人因追求與人的親密信任感與社交歸屬感未果後,感覺被社會體制壓迫,心理需求被壓抑,最終陷入絕望,只好藉由虐待動物、自殺、隨機殺人等方式,來尋求情緒宣洩的出口。
從以上各說來看,「尋求壓力釋放」可說是虐待動物的主因,更與陳生到案聲稱,犯下「大橘子案」後,因壓力太大無處宣洩,所以再度犯案的說法相符合。
六月國軍虐死小白事件,引發民情激憤,立院七月審查《動物保護法》修正草案時,初審通過虐死動物者最高刑期由一年改為兩年,另施虐者應接受主管機關生命教育與輔導,可惜未能在本會期三讀通過。希望立法院下會期能盡速通過修正案,以彰顯台灣保護動物生命價值的決心。
政府部門應結合學界,加速進行相關研究,並擬定生命教育、諮商與心理治療、社會安全等相關對策,以防制虐殺動物事件再度發生。

死了一隻長頸鹿以後只要再修法和開一堆會就好了嗎?

2016-08-12 22:15:20  udn / 鳴人堂 / 公共政策 / 顏聖紘

長頸鹿久宵死亡,真的只能用「有空弄抓寶地圖,沒空照顧動物」 的膝反射評論來回應嗎?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倫敦動物園於1828年剛開園時的鳥瞰圖。 圖/維基共享

1864年攝於倫敦動物園的斑驢。這種動物在1870年代就已經因為狩獵在非洲絕滅,最後一隻個體於1878年死於動物園中。 圖/維基共享

長頸鹿是莽原型動物,需要相當大的生存空間。 圖/美聯社


倫敦動物園內的蘇門答臘幼虎,而近年倫敦動物園也經常舉行活動為老虎保育募款。 圖/路透社

瑞應麒麟圖,1414年畫作。 早在鄭和下西洋期間,就已經多次由東南亞的榜葛剌(今孟加拉一帶)等國獻給明朝永樂帝。


澳洲一處動物園搬運長頸鹿的過程。 圖/歐新社

長頸鹿的照護需要高度的專業。 圖/美聯社

孩童在廣州動物園中餵食長頸鹿。 圖/路透社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保育員和獸醫師搶救宵久。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長頸鹿宵久在搬運過程中死掉以後,馬上就在媒體上冒出一些「反射式」評論,例如:「動物園應該關掉」、「動物園未受監督」,或是「有空弄寶可夢地圖沒空照顧長頸鹿」之類的意見。
所有的動物照護(husbandry)與圈養(captivity)都涉及高度的專業,尤其在動物福利論述越來越精細,生態保育意識越來越普及,以及相關的科學技術也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任何動物的圈養都需要經過縝密的思量,甚至得受到公眾的檢驗。
但是當資訊透明度不足,公眾的資訊獲得能力不佳,以及專業知識水平具有高度落差的時候,這樣的社會監督究竟會把動物圈養的管理往好的方向推進,或是加深專業動物飼養管理以及「一般大眾」之間的鴻溝呢?
在台灣的媒體上,只要出現「某某動物園要被關閉」的報導,就會馬上獲得很漂亮的點擊次數,會對這種新聞點讚的心理基礎不外乎是「動物園只是囚禁動物的地方」或者「動物們可以回到家鄉去好棒」這兩種天真的情懷。感覺就好像在看電影《馬達加斯加》,然後對著動物大喊「run~~~」。這樣的思維看似對動物充滿了濃濃的愛,然其基礎卻是缺乏對現代動物園發展與動物圈養實務的瞭解。因此我想就動物園發展、明星動物的形成,以及行政管理上的實務提出一些小小的看法。
動物園應該關掉嗎?
動物園的起源甚早,在主要文明中都會出現,因為帝王透過蒐羅珍禽異獸來鞏固統治地位、滿足個人與貴族癖好,並象徵異邦臣服在自己的顯赫威名之下。
隨著現代國家體制與帝國主義的興起,動物園與植物園這兩種機構在19世紀成為列強展現海外殖民與資源搜刮能力的配備,但是我們對許多生物的知識也都在那個充滿掠奪的年代中藉著圈養與栽培生物才得以接觸,並就近觀察而突飛猛進。這也就是說,我們目前所知道的知識,有非常大的一部份來自於過往走過的痕跡,即始以今日的標準來說,過去的科學發展受惠於帝國主義發展,並伴隨了對動物福利與生態保育的忽視。
然而動物園這樣的機構在世界各國的發展軌跡並不盡相同。在英美等國家,早期動物園的成立確實是為了服務貴族的喜好,然而到了19世紀中末期,動物園就已經與學術研究有比較緊密的結合。這也是為什麼1826成立的倫敦動物園是由1828年成立的倫敦動物學會所管理。而倫敦動物學會本身就是一個學術研究機構,長期以來進行各類野生動物的分類、演化、形態、行為、生理、病理方面的研究。這也就是說,動物園的經營方針並非取悅大眾。
之後,動物園這樣的機構在全球各地很快地被仿傚成立,其目的多半都只是以購買與圈養各種動物來滿足一般人獵奇的心態。也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心態,因此許多經營不善的動物園經常帶頭示範如何虐待動物,並且在娛樂與教育的包裝之下把動物的圈養蹧踏成為一項令人垢病的專業。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有錢有地的經營者,可以任意購買動物營造出亂七八糟且充滿不當動物表演與圈養方式的「原野樂園」與「休閒農場」
除了歐美少數由學術機構管理的動物園之外,全球多數動物園,包含台灣的動物園的近代化,已經漸漸從從傳統的獵奇、觀賞、娛樂、表演轉型為保育、研究、教育。所以如果對1914年成立的圓山動物園早期模樣還有記憶的人來說,當年的動物圈養環境非常狹小,多數動物只是被囚禁。甚至還需要動物表演(騎單車之類的)。但是搬到木柵以後一切就好轉了嗎?也未必。位於木柵的台北市立動物園在1986年啟用以後,雖然在當時號稱是東南亞最大的動物園,但是就現在的眼光來說,其佔地面積,給予部份「巡遊型動物」(例如北極熊、獅子,與其它莽原型動物)的空間也已經很難符合動物福利的標準。
但是這表示動物園就不具備任何功能,應該被直接關閉嗎?以台北市立動物園來說,除了多年來在受到限制的空間下改善部份動物的圈養空間(例如行為豐富化)以外,最重要的是長年擔任走私與本土野生動物救傷收容的工作。雖然台北市動物園從早年的圈養展示走到現在的保育與教育之間,比起歐美部份動物園晚了很久,但是也漸漸地轉型成一個以保育、教育與研究為主的現代型動物園。這也就是說,現代動物園在人力、專業與物力都能支持的情況下,應該要往這個方向發展,而不只是因應部份人士的叫囂與不理解而直接關閉。
以長頸鹿這種動物來說,早在鄭和下西洋期間,就已經多次由東南亞的榜葛剌(今孟加拉一帶)等國獻給明朝永樂帝。但是產於非洲的長頸鹿怎麼會由榜葛辣獻給明朝皇帝?這當然要拜當年阿拉伯人控制印度洋東西兩側海陸貿易所賜,因此榜葛辣在那個年代可以獲得非洲的珍獸並不是困難之事。除了榜葛辣以外,麻林(今肯亞一帶)、阿丹(今葉門一帶)也曾朝貢長頸鹿。而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的時候其下屬還到古里、適默迦等國買到長頸鹿。
除了中國,在歐洲海上強權興起之後,長頸鹿也成為歐洲各國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外交工具。更別說西風東漸之後,大日本帝國如何效法歐洲國家在動物園圈養這些動物,那麼在1961年後園山動物園能由日本動物園獲得長頸鹿來滿足大眾的期待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圈不圈養一種動物的決策本身就是複雜並隨著時空轉變而有很大的不同。非洲各地的長頸鹿在過去並不特別被認為是瀕危動物,因此一直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一種長頸鹿成為華盛頓公約(CITES)的貿易管制物種,甚至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紅皮書上也被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物種。然而事實上長頸鹿早已經因為環境破壞、氣候變遷與狩獵(包含原住民與外來客)幾乎在厄立垂亞、幾內亞、矛利塔尼亞,與賽內加爾消失。安哥拉、馬利與奈及利亞的族群也幾乎絕滅,或被移地安置於盧安達與史瓦濟蘭。在所有長頸鹿的亞種中,努比亞長頸鹿、羅氏長頸鹿與西非長頸鹿在野外都只剩下數百頭。
近幾年東非各地因為迷信「吃長頸鹿肉可治愛滋病」的謠言興起吃長頸鹿肉的風氣,因為長頸鹿容易獵捕,價格又較牛肉便宜,因此原本許多沒有保育疑慮的長頸鹿族群瞬間陷入危機。此外,部份新興富國(如中國)的崛起,瞬間增加私人動物園的設置,因此對長頸鹿這類動物的需求也相形提高。這也就是說,過去圈養長頸鹿或許還沒有生態保育上的疑慮,但若在這幾年還有動物園想要購入由野外捕捉的長頸鹿,就必然會受到長頸鹿保育團體的質疑。
維持動物園動物圈養品質的兩難
由於許多動物的進駐與持有遠早於保育與動物福利概念的興起,因此當我們現在談論一種動物的圈養空間不足的時候,在現實上已經受限於幾十年前的硬體設計。除非有地,否則增加這類長壽動物的活動空間是相當困難的。
為什麼要把動物搬來搬去?根據許多國際動物園與水族館組織的建議與規則,所有的圈養動物都不應該發生近親交配,或是因為空間不足與個體性格問題所造成的個體損傷。這個時候動物園之間就必然需要為防止近親交配、促進同種動物的基因交流與提高遺傳多樣性而努力。這也就是為什麼動物會需要被「搬來搬去」。
但是動物的搬遷有這麼簡單,想搬就搬嗎?有些評論者認為,動物園動物的搬遷或移動缺乏規範。但事實上全球動物園都早已為許多特定動物的交換與搬運發展出很多的聯繫窗口與模式,再加上華盛頓公約、IATA以及各國動物福利規範中都具有搬運規範。以台北市動物園的長頸鹿問題來說,因為當時得到的個體有限,因此當繼續繁殖形成小個體群,而幼體又長為成體以後,個體之間的競爭行為就會開始浮現。如果不找地方來增加動物的個體空間反而會造成其它個體的損傷。我想這是任何飼養繁殖過動物的人的基本常識。
許多動物的交換都還需要經過遺傳資訊的比對才能確保那樣的交換是否造成雜交?或是合理的遺傳交流?當這些都確認以後,才會真正進入動物的搬運作業。但因為長頸鹿為鯨偶蹄類動物,台灣又不巧是口蹄疫的疫區,所以想要輸入新的動物進來增加遺傳多樣性也很難,要把台灣圈養的個體輸入到其它國家交換更難。這個時候只好在國內交換或移地圈養。
此外,任何照顧動物的人都不會希望自己照顧的動物死掉。因此日常的照護和醫療支援就會變得非常重要。如果查閱野生動物醫療文獻就會發現,長頸鹿的肺炎並不屬於非常容易診斷的疾病。主要是因為長頸鹿雖然容易緊張,卻又不是顏面肢體動作非常豐富(或是讓人能看得出來)的動物,再加上一個高高在上的長頸,就算牠感染肺炎,也經常無法馬上發現。這類動物感染肺炎但在外表看不出來的情況事實是非常常見的,這是因為許多動物就是不會顯示出容易被診斷的樣貌。
如果你認為這個地方不應該再圈養動物,就可以把動物放走嗎?也未必。如果缺乏整個非洲的長頸鹿的族群遺傳資訊,我們根本不知道這隻動物可以被送到那個國家的那個地點。此外原本野生的族群是否願意接納被釋放的圈養個體也是未定之天,憑空增加諸多的風險。
以上都是圈養一種動物的考量與代價,但是一般的遊客與觀眾並不會知道這麼多,而在我們諸多的公私立動物展場中,也不會告訴你這麼多複雜的現實議題,只會告訴你遠在天邊的科學知識,還有配合遊客的賣萌。
再修一次動保法就萬事OK嗎?
我不知道《動物保護法》是不是一個最常被修的法,不是提高罰則就是新訂一堆難以執行的規則。如果因為這隻長頸鹿的事再來一個針對展示動物增訂條款,那會怎麼走?那些除了牛與豬以外,還有多少哺乳類動物要納入《動物運送管理辦法》?又要設立個什麼委員會?又要確認動物照養員有多少小時的訓練?又要有什麼監督平台?誰來監督執行成效?基層動保業務的人力與時間夠嗎?其實要幾百個平台都沒有關係,但是請問當媒體批評動物園專業能力不足或是傲慢的時候,那請問誰比動物園專業?是發即時新聞的記者嗎?還是沒有養過動物的善心人士?
我在過去的許多評論中曾經提過,動物保護法實施到現在為什麼仍然跌跌撞撞的因素非常多。母法本身對受保護動物的定義不夠完備,應受法律介入的事務不完備,無論是技職、大學、行政與決策體系都無法面對貓狗與傳統禽畜以外的理念與技術。許多中央主管單位規範的事務一到了地方就會變得懸而未決、難以執行,或是被不專業的主管搞得難以執行,在法律的執行上也經常因為動物差異、群眾關切程度,與法官的認知不一而有許多令人困惑的地方。
而現實面就是我們能夠參與這類決策的專家不夠多,不管開幾次會,可以來開會的就是幾個熟面孔。一不小心讓人知道了還可以酸你是「小圈圈」、「黑箱作業」或「同溫層」。如果我們真希望法律的設計、政策的執行和現實面的配合都能夠讓事情往我們想要的方向發展,那麼在提出修法建議之前,或許我們應該要先瞭解在相關科系的教育與研究中缺了什麼環節?主管單位缺乏什麼樣的資訊支持政策與科技研究?除了呼籲大家不要看惡質動物展演之外,政府、民間團體、動物園園方,與民眾所應該接受與提供的教育又是什麼?如果我們不確認有誰能夠執行這樣的理想,那麼任何一次修法都會造成另一次的頭痛。有一個零安樂死擺在眼前還不夠嗎?
一隻野生動物的逝去當然是令人痛心的,但是某些媒體與民代每每遇到動物死亡,就在不理解理想與現實差距的狀況下,把動物園當軟柿子來打也是一種廉價的反應。
無論是台北市動物園的長頸鹿、天馬牧場那隻摔死的阿河,海生館的小白鯨,牠們在台灣的存在其實從來不是基於動物園的現代任務,而是傳統的民眾心理與票房需求。也因為有這樣的需求,這些動物才會被長期地圈養。如果我們希望動物園的未來真的是走向現代化經營,並履行現代動物園的職責,或許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動物園成為學術、教育,與保育專業機構,而不是民代招待選民的後花園,或只是某個機關辦活動的附屬場所。此外,如何讓動物園的醫療設備更上一層樓,改善人力素質與待遇讓它成為一個可以讓專業人士願意投入的地方也是當務之急。
最後,如果動物園真的是一個環境教育場所,我們除了在廁所小便斗上貼那些豆知識,或是讓小朋友開心尖叫以外,我們要不要誠誠實實告訴所有小朋友,為什麼這些動物會因為「你想看牠」的需求遠渡重洋跑到台灣來?長頸鹿在夏天吃冰棒是因為台灣的鳥天氣真的不適合養牠只好吃冰消暑,或只是小朋友覺得那個模樣很可愛呢?
延伸閱讀
顏聖紘/非貓狗寵物的運輸需要細緻討論,而非誇大與恐嚇
顏聖紘/解決觀光休閒農場中動物展示的問題不能只靠震怒
顏聖紘/哭哭的「阿河」掀開被忽視的動物運輸議題



王正方/準備好了瞭解整個歷史嗎?

.王正方/準備好了瞭解整個歷史嗎?
.葉銀華/拚經濟優於稅改
.薛承泰/年金寶可夢
.王文華/「不看新聞,在台灣可以過得很好」?
.嚴震生/父親節想起父親總總
.羅智成/尋找戰馬—完成度是實現夢想的指標
.馬凱/大麥克告訴我們什麼?






王正方/準備好了瞭解整個歷史嗎?


2016-08-12 04:58 聯合報 王正方

電影「大審判家」劇照。圖/安可電影提供


「大審判家」是二○一六年德國電影展的最佳影片,也獲得導演、劇本、男配角等獎項,同時得到柏林、多倫多影展等許多重要國際影展的邀請。
「大審判家」的主題嚴肅、步調緩慢、沒有美女俊男、不使用特殊效果或電腦合成技術,劇本根據真人真事編成,主角是位糟老頭子。影片的開場樸實無華,但數分鐘後觀眾就會不自覺地隨著導演的鏡頭,亦步亦趨的進入劇情。
一九五○年代的西德,訂定憲法、確立民主制度,經濟成長的步伐穩健而快速。當時的檢察總長弗立茲.鮑爾,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積極追查阿多夫.艾許曼的下落;此人是歐戰時惡名昭彰的納粹劊子手,奉希特勒之命處死了上千萬的無辜猶太人。鮑爾獲得情報,艾許曼隱姓埋名,躲在阿根廷。
雖然西德徹底執行民主制度,但國內還有許多思想頑固、守舊或仍在緬懷希特勒的人,位居要津。老鮑爾意圖拘捕艾許曼回德國受審的工作,便屢受阻撓。他想出另一條途徑:與以色列合作,然而這是違反國策的叛國行為。當時西德的情報主管嚴密監控鮑爾,掌握了鮑爾年輕時同性戀行為的證據,暫時秘而不發。
密訪以色列兩次,爭取到對方的合作。鮑爾堅持拘捕艾許曼後,一定要引渡到德國的法蘭克福公開受審,讓全體德國公民認識納粹的真相,瞭解他們犯過的罪行,這個自省過程對德國的未來太重要了。以色列先同意鮑爾的要求,在阿根廷順利逮捕艾許曼之後,由於美國、西德、以色列的領導人有其他政治算計,艾許曼在以色列受審判罪,執行死刑。
情報單位蒐集到鮑爾助理的性愛照片,要他出面告發鮑爾私通以色列的「叛國行為」,助理百般掙扎,以自動投案來保護老鮑爾。老檢察總長繼續追查其他納粹劊子手的蹤跡,數年後鮑爾促成法蘭克福的奧其維茲大審(Auschwitz Trials),西德人民在電視上看到整個審判過程。
「大審判家」的製作嚴謹,導演深諳電影藝術的竅門兒,許多關鍵性場面,他處理得舉重若輕,主線與旁線的安排錯綜有致,男主角、男配角的表現具說服力。最珍貴的是本片的深意:年輕人準備好了來瞭解整個歷史嗎?
鮑爾在影片中說:「德國以自己的經濟奇蹟為傲,這裡是歌德、貝多芬的家鄉,但也是希特勒、艾許曼的家鄉。正如同有日也有夜,民族歷史有光明也有黑暗。相信我們的年輕人已預備好了,去認識德國整個的歷史…。」
面對自己的歷史黑暗面需要極大的勇氣。如今世間有過多的懦夫,繼續保持他們的愚昧、固執、頑冥的自欺欺人!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存在、說慰安婦是自願的、竄改教科書,侵華戰爭合理合法…,更有等而下之的助紂為虐者;刻意掩蓋日本殖民政府屠殺原住民的史實,以阿諛醜陋的言詞來詮釋:將「日據」改為「日治」等,全力蒙蔽愚弄下一代,這樣便能穩住江山,永世掌權下去?
勇者無懼,清楚認識了整個歷史,便從黑暗中走向光明。每個國家都需要一位伸張正義、鍥而不捨的弗立茲.鮑爾。
(作者為電影導演)

經濟/寬鬆魔法失靈 財政政策救火

.聯合報社論..特偵組因陳水扁、柯建銘而廢
.聯合報黑白集.廢教官,創就業
.經濟日報社論.寬鬆魔法失靈 財政政策救火





經濟/寬鬆魔法失靈 財政政策救火


2016-08-12 04:4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各國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已招式用老,在降低利率、擴大量化寬鬆(QE)措施,甚至負利率之後,政策工具正一步步耗盡。但就在央行幾乎無計可施之際,卻出現一些有利的信號,就是財政政策終將承擔起促進全球經濟的部分重擔。
各國須採取積極性財政政策的理由顯而易見。第一,貨幣政策已捉襟見肘,負作用逐漸比正效果還大;QE不僅製造資產泡沫,也窒息債市流動性;負利率反而引發民眾憂慮,使家庭及企業更不願、不敢支出。第二,先進國家公債殖利率非常之低,因此實施財政擴張政策的成本也持續下降。第三,目前許多國家仍普遍維持中性或偏緊的財政政策,為擴張支出預留相當的空間。
日本是政策轉向的急先鋒。日銀近月來未再積極擴大寬鬆政策,安倍內閣也宣布28兆日圓的擴張支出計畫。儘管實際的支出額僅有表面數字的四分之一,而有「雷聲大、雨點小」之譏,但已顯示財政與貨幣政策終將雙管齊下,且至少在短期間將對經濟成長產生溫和的效果。
再看英國,前財政大臣奧斯本原本將繼續加稅以削減預算赤字,但一場「英脫」卻使內閣改組,政府有機會擴大投資及支出。新內閣雖然尚未展現決心,但至少已不會再走「撙節」的老路。
原本厲行「撙節」的歐元區,現在對財政政策的立場已漸放鬆。歐盟執委會決定讓西班牙及葡萄牙的預算赤字比率超標,連德國的財政政策也在默默地鬆綁。基於德、法明年將舉行大選,現任政府可能採取「以火救火」的策略,即擴大財政支出來打擊對手。歐元區雖不大可能採取整體性的擴張財政措施,但至少可能會進一步放鬆對各國的財政制約。
美國在2011至14年間也採取撙節政策,使每年經濟成長率約減少0.5個百分點。未來無論是川普或希拉蕊出任總統,都願意、且必須靠擴大預算赤字、擴張財政支出,來支撐經濟成長。川普主張減稅及擴大基礎建設支出,來啟動經濟成長,否則只有死路一條。經濟學者基本同意川普的政策在短期間將能使美國經濟加速成長;但專家也擔心川普太愛借錢,他的計畫可能使聯邦赤字在十年間增加11.5兆美元。
希拉蕊也開出大手筆的支票,主張五年間增加2,750億美元的基礎建設支出,並擴大「歐記健保」的涵蓋範圍,提高學前教育支出,並大舉提高公立大學學生的學費補貼。光這項補貼政府就要多借數千億美元,使預算赤字快速增加。
中國則以「一帶一路」計畫為主,興建鐵路、橋樑及港口,估計支出的金額將達國內生產毛額的9%,總金額達1.4兆美元,規模將超越「馬歇爾計畫」及「歐盟擴張」行動。尤其這是為期30-40年的計畫,只有中國才能持續推動。
經濟學界對政府擴張支出的立場也在改變中。哈佛經濟學教授魯格夫一向反對政府負債過重,但現在也表示「如果能使成長擺脫泥淖,增加赤字來挹注支出將是個好主意,在長期間能使稅收增加」。目前美國公債殖利率極低,政府也更有能力借錢,重點是錢要花在刀口上,必須聚焦於提升生產力,例如重建及改善美國的基礎設施,並加強職業訓練,使更多勞工能發揮雇主所需要的技術。
促進經濟成長的責任從寬鬆貨幣政策轉向擴大財政支出,固然有助於強化全球經濟動能,但對投資人也將帶來高度風險。目前全球投資人仍深信升息還要等好幾年,因此在資產布局上一心追逐公債及高股利股票,全球負殖利率債券總額已超過12兆美元。一旦政府靠增加舉債來提高支出,無論是公債供給增加及經濟加速成長,都將使公債價格下跌,而「寬鬆貨幣政策」的投資概念也將走到盡頭。

聯合/廢教官,創就業


2016-08-12 04:4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教育部日前宣布,5年內教官全面退出校園,改外聘校安人員。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推動「教官退出校園」,預計在五年內,讓高中職及大學教官「有尊嚴」地退出。「有尊嚴」三字,頗符合新政府的文青腔,也希望官員執行時能落實承諾。
既聲稱要「有尊嚴」,就不要再開口閉口說出「清除校園威權遺毒」之類的政治咒語。畢竟,解嚴後又歷經三次政黨輪替,教官早就失去了威權象徵,反成為尷尬的存在。教官退出校園,讓他們可以另尋天空,不必再成為政治鬥爭的代罪羔羊。這和國民黨清理黨產一樣,不妨都歸零思考。
多年來教官之所以還在校園裡走動,說穿了,絕對不是因為人們多麼緬懷威權統治的往昔時光。真正的原因是,大學和高中職不願自己負起「校園安全」和「管教學生」的責任,所以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讓穿軍服的教官來幫忙把關。
也因此,教育部要廢教官的消息一出,馬上引發家長團體和私立高中職的反對。家長的反對比較容易理解:高中生正值叛逆階段,家裡管不動,需要教官幫忙管教;尤其校園內外一些小混混出沒,一般老師管不動。私立學校反對撤教官則更是另一層現實考量:目前教官薪資是由教育部編列預算支付,將來轉到校方頭上,將是一筆沉重負擔。
最搞笑的是,廢教官之後,要改聘「校安人員」,教育部認為這可創造「新的就業市場」,為大學畢業生提供不少月薪三到四萬元的工作機會。教育部如此費心創造就業,令人感動!

聯合/特偵組因陳水扁、柯建銘而廢


2016-08-12 04:4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民進黨立委提案廢除特偵組,法務部已經回函表示贊成。圖為法務部長邱太三。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法務部長邱太三端出洋洋灑灑五大理由,說明特偵組已無存在之必要,建議立法院修法廢除。蔡英文總統把「司法改革」喊得震天價響,但她提名的司法院正副院長人選卻皆遭輿論指為不適格;如今,竟又由法務部喝令廢除專辦權貴犯罪的特偵組。如果這就是蔡政府司法改革的起身砲,我們懷疑其改革會有多少成效;更嚴重的是,這種只因自己的喜好動輒擴權或拆撤機關的作風,將把蔡政府變成一個新的威權政府。
特偵組二○○七年在陳水扁政府手上成立,由民進黨「立院三寶」之一的蔡啟芳提案修法。當時民進黨的論述正義堂皇,聲稱將如何打擊權貴犯罪,乃至劍指總統和五院院長云云。如今,十年不到,上述所有堂皇說詞皆棄之於地,改以影響檢察機關監督、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等理由,否定特偵組存在之必要。試問,如果今天的理由成立,當初為何不未加深思而強行設置?
當初由蔡啟芳領銜提案設立的特偵組,今天由其子蔡易餘提案廢除,只反映了台灣政治的躁鬱和出爾反爾的本能,大約不會有人認為這是值得流傳千古的「父子佳話」。反倒是,法務部為何自甘配合蔡易餘的提案演出,才足堪玩味。其實,由陳致中自爆曾向蔡英文提議廢特偵組,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則大罵特偵組為立法錯誤的「憲政怪獸」,應更能找出特偵組將遭廢棄之線索。
如果要說特偵組成立十年一無是處,社會大眾恐難苟同。當年特偵組承辦陳水扁國務機要費案、洗錢案、買官案、二次金改案等,讓甫卸任的陳水扁鎯鐺入獄,並跨海討回匯往海外的賄款,寫下了民主政治史上精采的一頁,也讓國人見識到一個貪腐元首可以濫權到什麼地步。這類案件,若非由特別授權的特偵組專案處理,而是經由一般檢察系統分案,要辦出這樣的成績,恐怕絕無可能。
特偵組歷經四屆的成員更替,表現也有高低起落。例如,偵辦高院法官貪汙案、林益世貪瀆案、中藥商及牙醫公會行賄案等,都有可觀的成績;但也有若干廣受注目的案件懸而未決,如三一九槍擊案。然而,真正給了特偵組一記重擊的是柯王關說案,該案因捲入「馬王政爭」風波,若干關鍵程序之正當性受到質疑;在綠營聯合藍軍擁王人馬的反撲下,不僅黃世銘反因「洩密罪」遭到判刑,特偵組的形象也受到重挫。
扁家貪瀆案帶給整個民進黨莫大的羞辱,讓綠營的民主業績一夕蒙塵,不難想像,民進黨對於特偵組多麼恨之入骨。也因此,三年前柯建銘領軍結合擁王勢力扳倒黃世銘報了一箭之仇,還嫌不夠,如今民進黨執政,對特偵組必欲除之而後快。從這樣的脈絡看,廢特偵組之舉,視為新政府為陳水扁、柯建銘的復仇事件,並不為過。然而,如果特偵組是一隻憲政怪獸,牠是綠營生出來的;如今綠營悻悻然要消滅牠,難道不也把自己變成更大的憲政怪獸了嗎?請問,這種「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態度,如何可能將司法推向制度化?
法務部擬廢特偵組的消息傳出後,當初特偵組催生者之一的檢察官陳瑞仁提出兩個關鍵問題:其一,將來如何辦權貴犯罪?其二,法務部長邱太三將來能否扮演「壞人」角色,幫檢察官抵抗外界的壓力?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指向同一個核心:政治干預辦案的因素如何消除。當初成立特偵組,是為了跳過層層行政及政治干擾,使檢察官可以直搗權貴犯罪之巢穴;現在,法務部卻以內部考核不便等下層技術性理由,主張廢掉特偵組;這是進步還是退步?是改革還是保守?是人治還是法治?
且看蔡政府,隨便立一個法,就能成立新機構來整肅對手;隨便修一個法,就可以廢掉一個專門打擊權貴犯罪的司法部隊。其權力自我膨脹的速度,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