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6日 星期五

【專家之眼】沒有硝煙的中美鴉片戰爭(十一)

◆  【專家之眼】沒有硝煙的中美鴉片戰爭(十一)

◆  【專家之眼】陽交刀下留人──學檔造假追究誰?使民也義(初九)
◆  【專家之眼】中華文化與AI發展:傳統與創新(初八)
◆  【專家之眼】刪減補助款—當權力凌駕法律,雪花是共犯(初七)








【專家之眼】沒有硝煙的中美鴉片戰爭


2025-06-06 15:04  聯合報/ 高永光/政大兼任教授
川普總統(左)希望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直接見面溝通貿易爭端。圖為川習2017年在G20峰會上見面。(美聯社)


東方時間6月5日晚上,川普和習近平終於通上電話。中美間在5月中旬於日內瓦經貿關稅談判,簽署協議後,有著日前雙方相互指責未確實執行的隱霾,如今因川習通話一掃而空。雙方可望繼續進行下一輪的經貿談判。

影響中美經貿關係有兩個關鍵問題,一個是中國取消管制對美輸出稀土。川習通話前,美方指責中方未遵守第一輪日內瓦協議,主因是稀土輸美的管制未見鬆綁,但川習1.5小時的通話,美方透露稀土產品「應該不會再有任何問題」。

但是另外一個關鍵問題,則是有關中國生產可以在實驗室做出合成鴉片鎮痛藥品芬太尼(Fentany前體產品。川普在第一任任期就針對芬太尼輸入美國,成為中壯年人吸用、注射的毒品,對中國大陸強烈批評;在川普第二任期於4月2日「解放日」祭出「對等關稅」前,早就持續對中國大陸加徵10%到20%的「芬太尼稅」,至今未取消;估計中美日內瓦後續談判,應該會觸及芬太尼問題;但就此而言,中美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紛歧。

芬太尼是一種麻醉、止痛及治療癌症的藥物,它的鎮痛效用比海洛因強30至50倍,比嗎啡強100倍。但把它和一些非法藥物混合稀釋後,成為可以吸用或注射到肌肉、血管的毒品。使用者會產生介於清醒和睡夢之間很「歡愉」的感覺,但沒到昏倒的地步而尚有殘留意識,加上又會出現「芬太尼彎折」,即身體向前或向後彎折,或有「點頭」動作因此,使用芬太尼毒品後行動起來有如僵屍,因此也被稱為「喪屍」

芬太尼是一種合成鴉片,上癮後很容易因為使用過量導致死亡,估計美國每日有200人死於過量芬太尼。美國每年因芬太尼而死亡人數約在10萬人左右,由於使用此毒品的美國人年齡以介於18到45歲的最多,而進入美國的非法芬太尼前體,97%來自中國大陸的近萬家的化學廠,很容易以化妝品、香料偽包裝,合法或非法走私到墨西哥,再由墨西哥毒梟做成成品,非法進入美國。

正因為使用芬太尼後會出現很像吸食鴉片後的後果,因此,中美之間有關芬太尼的爭議,也被稱為是沒有硝煙的中美之間的「鴉片戰爭」。美國因芬太尼藥品而向中國所有產品加徵的關稅,也被稱為「芬太尼關稅」。

民國一O七年(2018年)川普與習近平就達成協議,共同打擊國際非法製造、走私及販售毒品;中國應美國要求,對生產芬太尼前體的化學藥廠進行管制,也對芬太尼藥品本身的化學物質進行永久的列管。因為中國的管制,使芬太尼毒品的賣價飆高,使用者數量減少,美國在這方面的年死亡人數有所下降。卻因此使得美國確信美國芬太尼毒品問題,主因在中國沒有做好芬太尼化學品嚴格管制,以及嚴厲取締芬太尼前體走私

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1月下旬川普開始其第二任期,白宮於2月1日發布「總統行動」(Presidential Actions,題為"Imposing Duties to Address the Synthetic Opioid Supply Chai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即「針對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成鴉片供應鏈課以義務」,公布川普的總統令,除前面所提到的對所有來自中國大陸產品,自2月1日凌晨起加徵10%關稅。但值得關注的是,這個公告充斥著對中國的嚴厲指控

包括:中國就是芬太尼合成鴉片前體的源頭、中國已經威脅到美國社會、毒害美國人民、破壞美國家庭;更有甚者,指摘中國政府提供安全的港口、運輸船舶等有利芬太尼化學產品的輸出、對廠商的補助,以及中國協助了跨國販毒集團的走私和協助洗錢。「總統行動」行文的口氣,恍如是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宣戰檄文

中國方面對此的反應亦十分強烈外交部發言人堅稱:芬太尼問題是美國自己的毒品問題,華盛頓自己有責任去解決此問題。而中國大陸已經將和芬太尼生產有關的化學產品,列為永久管制物品,同時亦積極參加國際反毒的合作,遏止毒品在全世界的散佈。對於中美日內瓦經貿談判,因為第一輪談判沒有觸及芬太尼,再加上美方並沒有取消芬太尼關稅,中方強調:「如果美國真心希望與中國合作,就應該停止抹黑指責中國。對話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

由上可見,芬太尼所引發的中美之間的「鴉片戰爭」,似乎短期內很難解決。走筆至此,回憶清朝時期的中英鴉片戰爭,當時清廷對於鴉片亦有所謂的「嚴禁」和「弛禁」之爭;「弛禁」派主張開放鴉片原料罌粟花的種植,中國自己能供應民間已吸食成風的鴉片,自不必向英國購買而使白銀流失,影響國家財政;但「嚴禁派」認為根本不應允許民間販售及吸食,因鴉片毒害人民健康,數年後將無兵丁可用。英國在1840年代兩度用兵中國,以約7,000人的海、陸軍隊,擊敗約10萬的清軍。鴉片戰爭的結果,中國被迫賠款及割讓香港、九龍,更因領事裁判權喪失國家主權;之後美國、法國跟進,使清朝中國成為次殖民地

中英鴉片戰爭中美鴉片戰爭,芬太尼毒品究竟是中國的問題,還是美國的問題,其實答案很明確!






魏國彥/綠營政客的偽善面具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魏國彥/綠營政客的偽善面具
◆  盛治仁/與畢業生分享三個人生體會
◆  辛翠玲/後霸權時代初期:國際關係新常態
◆  林中斌/「共軍必攻台」:六盲點
◆  陳冲/全球南方生日不快樂








魏國彥/綠營政客的偽善面具


2025-06-06 00:00  聯合報/ 魏國彥(作者為前行政院環保署署長)


梁實秋「雅舍小品」中論「女人」:「上帝給她一張臉,她能另造一張出來」這話放在今天,我們應該換個主詞:「上帝給政治人物一張臉,他會另外造一張」

政治人物經常有太多面具,在不同的場合換著戴,不僅選民看不清楚他(她)們的真面目,他們最後也忘了自己是誰!對他們而言,政治唯一的思路就是權力邏輯面具有助變臉,是奪權的工具;至於「誠信」,能當飯吃嗎?

民進黨創黨大老、當年大鬧立法院的朱高正說過:「政治是最高明的騙術」。民進黨經過兩次政黨輪替,後輩黨員更是爐火純青,毫不避諱了。

朱高正提醒民眾,政治人物「都是騙子」,人民必須時時小心檢驗,使他們不敢「公然行騙。我們且以過去十多年來台灣進口含瘦肉精的美牛美豬的政治攻防為例:

民國九十八年(二○○九年),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參與了「反毒牛大遊行」,表達對當時馬英九政府開放含瘦肉精美牛進口的強烈反對。她表示:「拒絕瘦肉精,要求政府重啟談判,政府做不來就下台!」然而,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八月,蔡英文總統上任第四年,聲稱「因為時空環境改變」,宣布自次年一月起,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還補上一句:「美豬美牛的開放是為了讓市場多一個選擇」,似乎是為了維護消費者權益而開方便之門。

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六月十日至十五日,民進黨為堅持瘦肉精「零檢出」立場,占據立法院議場主席台五天四夜,阻止國民黨在該會期立院休會前通過美牛進口案。八年後,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十二月廿四日,民進黨以人數優勢在立法院通過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一月一日起開放含萊劑的豬肉進口、開放卅月齡以上美牛進口。

高雄市長陳其邁在擔任立法委員期間,曾明確反對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並表示:「讓瘦肉精豬肉進口那天,絕對是總統下台時」當蔡英文總統宣布要讓萊豬進口時,他被「堵麥」受訪時表示,當時的情況已與現在不同。哈!官字兩個口,隨他開金口!

近來民進黨推動「大罷免」,國民黨反制,也在街頭進行連署,被抓到有「幽靈連署」,檢調搜索各縣市國民黨部,羈押禁見各層級黨工。當年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時沒有死人連署嗎?有啊,根據中選會的資料有九十五份,民進黨人有被羈押、被判刑的嗎?沒有!是跟黨證的顏色有關嗎?歐威爾的政治預言小說《動物農莊》描寫豬成功從人類手中奪下了農莊的自治權,最著名的口號:「所有動物一律平等」最後卻演變成:「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此其謂也!

近期以來,民進黨官員、民代與「大樁腳」相關負面新聞連環爆出:疑似藉綠電斂財,被指養中國小三,遭爆在自家人持股之餐廳吃大餐,黑金羶色一應俱全就像《動物農莊》的結尾所描述的:農莊的其他動物發現豬與人類把酒言歡、舉杯共飲,「他們再也分不清誰是人、誰是豬了」






黃耀輝/亂刪地方補助 違憲犯法悖情理

◆  黃耀輝/亂刪地方補助 違憲犯法悖情理
◆  黃齊元/台灣應加速「和中投美」









黃耀輝/亂刪地方補助 違憲犯法悖情理


2025-06-06 00:48  聯合報/ 黃耀輝(作者為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


賴政府上台一年多,沒幹過正事,卻搞了不少詐騙;例如以立院刪減預算,捏造弱勢團體的房租補貼、育兒津貼被砍等假訊息,為大罷免添油加火,可謂劣跡斑斑。

最近的倒行逆施,就是行政院以一一四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遭立院通案刪減,自行刪減有困難的歪理,大砍應給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六三六億,占原編數的二成五霸凌缺錢的地方政府,傷害基層弱勢民眾,這是史上前所未見中央政府違憲、犯法、悖理、無情的暴行,應予嚴厲譴責

憲法本文第一四七條「基本國策」明定,為謀地方的平衡發展,中央有「酌予補助」地方政府的義務。第一六三條明定「國家注重各地區教育之均衡發展,並推行社會教育,以提高一般國民之文化水準,邊遠及貧瘠地區之教育文化經費,由國庫補助之」。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也要求中央保障原住民族與離島發展,重視教育文化、交通水利、衛生醫療、經濟土地及社會福利事業,另規定對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尤其國民教育之經費優先編列。

主計總處將「一般性補助」限制於地方政府的基本收支差短,及教育、社福、基本設施等用途,行政院卻無差別地大砍該補助款,使高度依賴補助之縣市少了救命錢,而無以實現保障弱勢、實踐社會正義、促進均衡發展等上述憲定法定義務,更違反憲法第七條人民平等權,保障人民不因身處貧瘠地區而遭不公平待遇。在中央與地方權限畫分上,憲法一一一條規定「遇有爭議時,由立法院解決之」,行政院憑什麼逕刪地方補助

立院審議通過的預算案即為法定預算,釋字三九一號解釋「與法律案相當」,行政院提起覆議也已失敗。除非「遇特殊事故」而有裁減經費之必要,才得經行政院會決議,呈請總統以令裁減;地方政府也並無違反規定須「得酌減」補助。中央亂砍一般補助款後,地方僅剩一,八六五億,遠低於上年度的二,三○三億行政院公然違反預算法、財劃法、地方制度法、補助辦法,更破壞財政紀律。

何況,中央原歲出膨脹一成,被立院刪減中央政府不必要且浪費的出國、文宣等支出後仍是史上最高的二.九三兆非法律義務支出高達一.三兆,行政院調降六三六億僅占百分之二,其實毫無困難,若非心狠手辣怎敢大砍地方補助款二成五?從內政部長強迫地方更改路名、浪費納稅人血汗錢,以及監委公務車私用敗壞官箴情事,相對於立院無法刪減貪腐官吏人事費的無奈,更凸顯賴政府背離天理冷酷無情

明明主計總處將一般性補助、人事費、弱勢福利津貼補助等,在歷年的總預算列為「依法律明定必須編列之經費,即行政部門無法因財政困難而逕予緊縮或刪減」之「法定義務支出」;主計長陳淑姿竟向卓揆提出大砍地方補助款的餿主意,證明陳主計長工於政治算計,不惜敗壞財政紀律、犧牲基層權益與地方政府為敵,實在嚴重不適任

此外,許多民進黨籍的縣市長、區域立委及議員,竟然幫中央亂砍地方補助款幫腔,胳臂向府院黨中央彎,忘了家鄉的人民才是主人,辜負地方選民的託付,這才應當以罷免來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