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5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經濟的發展前景與侷限

udn 論壇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聯合報 社論/川普亞洲行的三個挑戰與三道陰影
.聯合報黑白集/謙卑與卑劣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經濟的發展前景與侷限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經濟的發展前景與侷限


2017-11-05 02:3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共十九大落幕,大陸正式進入習近平新時代。新華社



中共第19大在全球注目中完成。除了政治布局外,經濟政策方向也是關注焦點。此次中共宣示的經濟發展主軸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共於1992年的14大時,提出「期於2020年前實現小康社會」,如今習近平更提出「盼望中國2035年達成『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發展目標,2049年建立現代化強國」。
為此,習近平未來三年將持續推動「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包括提升信貸品質、翻轉經濟發展模式、加速產業升級與改善產能過剩。面對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在19大鞏固權力之後,習近平對於推動前述各項經濟改革、執行一帶一路等所謂「經濟突圍」政策,勢必有高於第一任期的執行力道。
儘管如此,國際間仍對中國經濟是否真能良好發展存有不少質疑。例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19大期間即指出「由於企業債務處於相對高檔,家戶負債增加太快,中國必須防範『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明斯基時刻」是指經濟長期繁榮時,資產價格上揚會導致投機貸款增加,所形成的過多投機債務,會造成投資者的現金流吃緊,當被要求清償債務時,就必須賣掉投資物,連鎖的拋售將導致資產價格的崩跌。事實上,周小川會出此言,顯示中國經濟已非常接近明斯基時刻。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統計,中國非金融體系總債務占GDP的比重已從2008年底的141.4% 攀升至2016年底的257%,更有美國學者指出,此一比重已高達328%,遠高過一般認知的250%。
此外,習近平此次也再度提及「改善產能過剩」,顯示了產能過剩問題的嚴重性,因此中共勢必將延續近兩年來的「供給側改革」政策,避免高汙染、高耗能、過度競爭的過多產能帶來對社會及經濟的危害。事實上,若真要執行提升信貸品質、翻轉經濟發展模式、加速產業升級與改善產能過剩這些項目,也就是去槓桿、調結構,勢必抑制大陸最關切的經濟成長率。未來如何在去槓桿、調結構與保增長之間取捨,也是眾所關切的重要議題。
全球少有國家像中國大陸一般,可以將國家發展的目標訂到2035、2049年,也少有國家像中國大陸這麼重視經濟成長率,每年必須為必須達標而努力。中國藉由各種不斷推出的調控政策試圖達到預定目標,也藉由多不勝數的國有企業影響與控制市場;於是我們可看到一如去年四個季度經濟成長率幾乎完全相同這種全球少有的現象。因此,所謂「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其實不脫計畫經濟的本質,而這正是中國政府的基因,也無怪乎會有藉一帶一路政策來影響貿易的思維與規畫。
如今中國大陸已經進入第13個五年計畫時期,經濟確實有所成就,但也面對巨大的金融及債務危機,以及龐大的高耗能、高汙染及過度競爭的過剩產能問題。這些問題當然也是過去計畫經濟下的結果。計畫經濟如能完美,則經濟問題何以會如此嚴峻?
大部分國家也都會有經濟目標與經濟政策,但也多知道政策具有侷限性,必須在尊重經濟運作邏輯的前提下因勢利導才能有較好的趨利避害效果。經濟運作最簡單的邏輯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有一好、沒兩好」,例如國際金融有所謂的「三難」問題 — 政府無法同時達到貨幣政策自主性、國際資金的自由移動與匯率穩定三個目標。這說明了政府要透過政策來同時達到多元目標,往往有很大的侷限性。
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不容小覷,但困境之大也有目共睹。中國政府習於對各種所欲達成的目標訂定針對性的政策,但這些目標常常在本質上是相互扞格的,也因此很難完美調控。例如想要去產能、調結構,就很難保增長。而要去產能、調結構,最有效的方式可能就是放棄調控,讓市場發揮汰弱留強的機制。若不能適度尊重經濟運作的基本邏輯,那麼,所謂「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可能就會是中國未來經濟成長最大的自我侷限。

聯合報黑白集/謙卑與卑劣


2017-11-05 00:0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慶富案所涉不法,國人都支持徹查到底。但是看案情發展脈絡,儼然政治鬥爭更甚於查弊。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劉學聖/攝影


猶記民進黨大選完勝,蔡英文下令「謙卑、謙卑、再謙卑」;不過綠營許多作為,在心態上只有「千杯、千杯、再千杯」,在手段上也是「卑劣、卑劣、再卑劣」。
慶富案所涉不法,國人都支持徹查到底。但是看案情發展脈絡,儼然政治鬥爭更甚於查弊,且一副抓到辮子的心態,操作手段卑劣。
一開始,有人試圖導向「馬政府決定,跟蔡政府無關」的用意昭然若揭;緊接著,特定媒體「洗風向」,指慶富向馬陳情獲得解決,後來想再對蔡故技重施卻被打槍。
進一步,更有人釋出「行政院掌握馬英九介入慶富案密件」訊息,放話徹底調查,馬若不法將究辦;然後,顧立雄黃國昌藉立院答詢一搭一唱,證實馬任內府方確實以密件轉發陳情信「交辦」,還嗆馬「出來面對」。
未料旋即傳出慶富也向蔡政府陳情,總統府同樣以密件轉發。但可曾看到相關媒體、官員、立委對此有何批評?
其實依據相關法令及慣例,轉發陳情信本來就是SOP,因為總統府並非執行單位。如果轉發陳情信就涉弊,不禁要問,莫非蔡政府將陳情信全丟進垃圾桶了?
如此簡單道理若不知就已夠離譜,竟還變相扮演打手,這不是集體沉淪又是什麼?更且,既屬密件,卻三番兩次由特定媒體曝光,有無洩密問題,最近特別喜歡查辦馬英九的台北地檢署莫非竟成睜眼瞎子?
口稱謙卑,心態千杯,手段卑劣;這種打擊異己的作為,真讓人瞠目結舌,可嘆亦復可悲!

聯合報社論/川普亞洲行的三個挑戰與三道陰影


2017-11-05 00:0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今抵日本,展開亞洲五國之行。 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空軍一號專機今天上午降落日本橫田空軍基地,開始川普的亞洲五國之行。此次出訪任務艱鉅,不僅北韓危機一觸即發,還要面對崛起後越來越有自信的中國大陸;然而要因應諸多挑戰,川普背後卻拖著三道陰影,擾亂盟國對美國的信心,也妨礙了區域合作。
首先是北韓危機的挑戰。川普必須鞏固盟邦共識,團結一致,但也要顧及各國意見,外交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開戰。尤其解決朝鮮問題的關鍵,在於中國的支持,而大陸強烈反對戰爭手段;南韓也不贊成開戰,因為北韓報復目標首當其衝就是首爾。
川普近來不斷使用尖銳挑釁的言論,應是與談判並用的兩手策略。目前美軍三個航母戰鬥群集結朝鮮半島附近海域,防備北韓在川普訪亞期間的可能挑釁,並不是要實施外科手術式的攻擊;之前朝鮮外相稱會在太平洋海域試爆氫彈,不可不防。
其次是亞太政策,川普將在越南宣示他的新亞太政策。過去歐巴馬有「重返亞太」,川普上台後,「凡歐巴馬都反」(Anything but Obama),但只強調美國優先是不夠的,必須要有號召力。國務卿提勒森日前提出「印太新戰略」,呼籲共同遏制中國,但這並不是成熟的概念。也有人提出重新重視南海,川普政府雖已做了四次「自由航行」行動,但是無法動搖大陸在南海既成的優勢。
川普的難題在於,一方面要向盟國顯示美國並未放棄他們,仍會繼續留在亞太,但另一方面,面對大陸崛起的現實,卻必須讓出空間,否則美中會有更多的戰略緊張與摩擦。
其三則是貿易逆差。川普強烈要求各國減少對美貿易逆差,他不認為WTO或TPP等多邊機制是好方法。
本來TPP也是美國「亞太再平衡」的一部分,歐巴馬希望把亞太國家從中國市場拉回美國懷抱。現在川普棄多邊機制,要求雙邊談判解決貿易失衡問題,可是以美國之大,任何國家與美國雙邊談判都會吃虧,即使美國盟友也不例外。南韓與美國有緊密的安全關係,自貿協定原是其中一環,可是川普認為吃虧,要求重談美韓自貿協定;日本雖是美國亞太頭號盟友,川普念茲在茲的卻是美對日七百億美元貿易逆差,此行將要求縮減。
川普在北韓、經貿與亞太政策上能否取得具體成果,其實是看川普自己;但這次跟著川普出訪如影隨形的幾道陰影,卻影響了亞太國家對川普的評價與合作態度。
第一道陰影,是川普的國內政治醜聞。亞太國家普遍懷疑川普還有沒有足夠的政治權威;他推動的幾項改革,令不出白宮;明年底期中選舉,共和黨能否維持眾院多數,也大有疑問。尤其「通俄門」調查,火快燒到白宮,川普可能面臨司法傳訊,國會彈劾傳聞不斷,川普能不能做完第一任都成問題。
第二是川普的國際信譽。他上台後,美國越來越往國內看,屢屢廢棄過去的國際承諾。北約是美國安全承諾的基石,但川普不願意公開重申第五條集體防禦;全球關切暖化危機,川普卻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尤其是他上任就退出TPP,更讓已經談判七年、各自付出沉重政治代價的亞太國家非常失望。
最後則是川普的個性。白宮八個月來的決策風格,總統本人情緒多變、好大喜功、缺乏耐性,是最重要的因素。國務院前亞太助卿坎貝爾表示,過去他安排總統出訪的經驗,通常第四或第五天,總統便會感到疲憊;這次行程長達十一天,訪問多達五國,既考驗川普的注意力與耐心,也考驗幕僚的作業,而目前仍有大批相關官員未任命就位,這次訪問有許多機會出錯。
但美國還是世界最重要的國家,所做的決定,甚至所犯的錯誤,對其他國家都可能造成致命影響,台灣不能掉以輕心。不過,身為亞太成員,我們歡迎美國總統來訪,親自了解亞洲實際情況。

【即時短評】顏寬恒不再是「靠爸族」

.【即時短評】顏寬恒不再是「靠爸族」

.【重磅快評】賴清德與蔡英文的矛盾 與日俱增
.【重磅快評】小英有難 花媽豈能袖手?
.【即時短評】醒醒吧!外勞與千歲團才是農村勞動主力
.【重磅快評】慶富案將令國艦國造胎死腹中
.【重磅快評】誰讓成功嶺成了「霧都」?
.【重磅快評】獵雷艦烏賊戰 鬥馬之樂無窮
.【重磅快評】有需要的大官們該好好收斂收斂!
.【即時短評】比小清新 國民黨玩真的還是東施效颦?
.【重磅快評】我們的警政署長要很會做公關嗎?
.【重磅快評】北市府兩個局長吵架
.【即時短評】從芬普尼蛋到戴奧辛大閘蟹 食安辦在幹嘛?
.【重磅快評】原來,民主、自決不是獨立建國保護傘!







【即時短評】顏寬恒不再是「靠爸族」


2017-11-05 19:29 聯合報  記者陳秋雲╱即時報導

顏寬恒論述有理,侃侃而談大有進步。記者陳秋雲/攝影


立委顏寬恒是大甲鎮瀾宫顏清標的大兒子,從補選立委到這一任當選,在網路常被拿來與其他政二代比較,喊他「靠爸族」。最近他在立法院頻打台中空汙,又送「一例一休」輓聯,論述有物又能在網路及時反應議題,表現可圈可點,多名網友在他臉書留言說「顏立委,不再是靠爸族了」。
顏寬恒的父親顏清標名號著實太響亮,顏清標入獄,民國101年中央辦立委補選,民進黨傾全力,包括蔡英文、蘇嘉全等天王天后進駐海線輔選民進黨候選人陳世凱,最後顏寬恒贏了1138票。
顏寬恒當選立委前,一向與政治脫勾,顏清標家人在其選舉中的角色只是發文宣、跑活動,突然間站到台前,顏寬恒看到記者遞上麥克風、閃光燈時還會緊張到吃螺絲,讀稿還會發抖,靠爸族的名號不脛而走。
當選這屆立委後,不少人都發現顏寬恒對公共議題侃侃而談,為BRT快捷被裁員司機爭權益、要求東豐快速道路保留自行車綠廊,到最近頻打火力發電廠空汙、一例一休,應對不同議題的發言,多有數據支持論述,見解成熟,顏寬恒的確不一樣了。
顏的幕僚說,顏寬恒很重視團隊的專業意見,對小市民的關心足讓人暖心,不排斥議題都想試試看,該衝就衝。有時發言難免「凸槌」,但努力的程度值得肯定。
顏寬恒在網路的聲量比起藍綠營的大咖立委有過之而無不及,顏團隊多年前就經營網路,臉書粉絲頁就相當活躍,未來台中市公共議題少不了顏寬恒,較諸5年前的政壇菜鳥,不靠爸早就靠自己了!

名家縱論/林祖嘉:一例一休修法 應該更具彈性\星期透視/周陽山:監察委與監察院:兩岸的對比

.名家縱論/林祖嘉:一例一休修法 應該更具彈性
.星期透視/周陽山:監察委與監察院:兩岸的對比
.相同的老宋,不同的APEC
.無人車催油門 法律跟上了?
.「我要為你呼吸」安樂死前…感恩告別
.宜蘭縣長 不是不分區立委
.用最美軟實力 守住千萬觀光客
.可連上十二天 勞方能說不嗎
.畫中有話/車陣中的悠閒







名家縱論/林祖嘉:一例一休修法 應該更具彈性


2017-11-05 00:10 聯合報 林祖嘉(政大經濟系教授)

一例一休衍伸許多問題,行政院提出修正版本,可連上十二天,米穀業鬆了一口氣。 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最近針對「一例一休」所帶來的諸多問題與社會反彈,決定要進行修法,立法委員顏寬恒在臉書貼了一幅「英年早逝」的輓聯,引來兩千多次按讚,顯然大家對於一例一休都有很大的反感,相信這次行政院願意對一例一休進行修法,應該也是受到全社會壓力所做出的回應。
其實今年元月啟動的一例一休,的確有許多不合理且僵硬的規定,比方說,加班一小時,就要以四小時計算;加班五小時,就要以八小時計算。不知道當時是如何討論,才通過這種奇怪的規定。
另外,受到企業界反彈最大的規定就是「七休一」的強制規定,也就是「每七天一定要有一個例假日」的規定。所謂例假日規定就是,如果在例假日加班的話,企業不但要支付一.六六倍的薪水以外,還需要給工人補假一天。也就是說,如果企業讓員工在例假日上班的話,其薪資等於是原來的二.六六倍,因此當然不會有企業願意如此做,所以,就等於每工作六天,就要強迫休息一天。
本來「七休一」是想照顧員工,讓每一個人至少得到一天的休息,這當然是正確的觀念。但是,問題是,有些工作性質不同,很可能會需要連續上班超過七天,而在「七休一」規定下,這些工作的成本會大幅增加,企業該如何來處理呢?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今年一月初,蔡英文總統出訪中南美洲友邦國家,全程預計九天時間,有許多記者全程採訪。在去程的飛機上,就有記者向蔡總統抱怨,蔡總統回應說:「你們應該去跟你們的公司爭取。」好像這與政府政策沒有關係,造成國人譁然;這是政策僵硬所造成,卻要員工去與企業協商,但政策上卻沒有提供任何協商的空間與彈性。
其實,許多工作常會遇到需長天期工作的狀況,並不一定合適「七休一」規定,比方說,導遊帶團有長天數行程,不太可能要求導遊在途中強迫有一或兩天的休息。應該要有更大的彈性,而不是用全體適用的方式,要求所有工作都符合「七休一」。
另一個爭議是員工加班時數,在現行規定中,員工每月加班時數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但是,關鍵仍是工時彈性的問題,有些工作在淡季或旺季時,加班情況會很不一樣。現在修法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把每月加班上限提高到五十四小時;另一個則是採用「工時銀行」的概念,即每周加班上限仍維持四十八小時,但每三個月結算一次。也就是說,如果遇到旺季時,每月的加班時數可超過上限,但是三個月總計不得超過一四四小時。顯然,後者帶給企業和員工更多的彈性,「工時銀行」會是一個較好的修法方向。
另一個可能會修改的規定,就是員工在連續兩班之間的休息時間由十一小時改回原規定的八小時。我們認為此種修改要很小心,雖然我們同意應該給企業更多的彈性,但是員工連續上班已經很辛苦,如果中間的休息不夠,可能造成工作上的不安全,或是公安問題。例如機師背負數百條人命,大巴士駕駛也背負多條人命的安危,政府對他們休息時間的規定也需要非常嚴格。
總之,不論是上班時間、加班時數或休息時間,不同工作之間往往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修改相關規定時,應有更大的彈性,而不是採取一刀切的僵硬方式。政府應針對不同產業特性,與產業公會或工會一起討論來訂定出不同的相關規定,如此才比較能符合企業與員工的最大利益。

星期透視/周陽山:監察委與監察院:兩岸的對比


2017-11-05 00:10 聯合報  周陽山/金門大學教授、第四屆監察委員

習近平反腐的操盤手王岐山裸退,而中央組織部部長趙樂際內定接任中紀委書記。 (路透資料照片)



中共十九大決定成立監察委員會,組建國家、省、市、縣四級監察機制,與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合署辦公,並由原組織部長趙樂際接續王岐山,出任新職。
監察委將整合執紀(黨紀)和執法(國法),除落實廉政監督,還具有勤政監督和效能監督功能,避免官員懶政與懈怠。這將形成一種新型態監察權,既要打貪反腐、整飭官箴;又要激勵勤政,促進績效;兼具積極興利與消極防弊功能。
此次改革意義有四。首先,它啟動機構改革,將檢察機關反貪汙賄賂等部門轉隸歸監察委領導。監察委整合原屬檢察部門的反貪汙賄賂局、反瀆職侵權局和職務犯罪預防局,統一行使反腐職權,推動制度化、全方位的反腐。此外,改革也將檢察與監察職能進行梳理,釐清檢察偵查權和監察調查權的分際。
其二,將「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結合,推動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雙重任務。監察委隸屬於全國人大,遠超過原先國務院監察部職能,其監察對象自上而下,各級官員無所不包,真正做到頂層設計的「全覆蓋」。今後在人大統攝下,將形成一府(政府)、一委(監察委)、兩院(人民法院與人民檢察院)的新格局。
其三,中紀委會同全國人大,將行政監察法修改為國家監察法。監察委將履行監督、調查、處置等職責,賦予談話、詢問、留置等調查權限。過去頗受爭議的「雙規」(涉案官員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到「規定」的地點報到,接受調查),將改為具備法定效力的「留置」和「詢問」。藉此體現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國的精神。
其四,中共中央頒布問責條例,堅持失責必問。中央紀檢委高層負責人為了強化問責,分梯次約談各省區市、中央部門和中央企業、中央金融機構黨委(黨組)的領導人,督促其落實管黨治黨的責任。由此看來,今後監察委對高層官員的問責,將趨於常態化與制度化。
相對大陸的監察委,我監察院有不同的職掌與功能。首先,它是五院之一,是獨立的高階機關,以整飭官箴、改善績效、紓解民怨、促進善治為主要任務,並接受民眾陳情,以掌握民瘼民隱。而反腐肅貪任務主要由法務部調查局和廉政署負責,人員編制和預算規模,都遠遠超過監察院。
其次,監察院是超黨派機關,監察委員依法須退出政黨活動,也不可兼任黨職。監察委則與共產黨紀檢委合署辦公,由黨指揮、接受黨的領導。
再者,監察院具備獨立的調查權,可以憑監察調查證進入政府機關,取得相關文件,不受干預,並可要求受調查人員親自到監察院接受調查和詢問。但是,監察院並無對受調查人員「留置」的權力。
在問責任務上,監察院透過中央及地方機關巡查、糾正機關違失,並可對機關首長進行質問與彈劾,藉此強化民主問責的能力。
從二○○九至一五年,監察院共提出彈劾一五九案、彈劾官員三○九人,其中將官十四人、法官及檢察官四十九人、政務人員卅二人,民選縣市長四人,被彈劾的高級官員多達九十九人,占彈劾對象總額三分之一。相對的,中共中央紀檢委目前已查辦逾一百萬官員,其中高層的省、部、軍級幹部涉案者多達四四○人。這說明監察院和監察委雖然職能相異,卻都是「既打蒼蠅又打老虎」。


相同的老宋,不同的APEC
2017-11-05 00:10 聯合報 吳銘軾/東亞問題研究者(台中市)
宋楚瑜去年出席APEC。 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首次亞洲行,並將出席APEC越南峰會,本周東亞將進入政治熱季;宋楚瑜鎮邁父女亦將代表總統啟程參加APEC。

所謂:「外行看牌子,內行探底子。」APEC這塊牌子是亞太經合會,大家更關注的是各國元首領袖會議及個別會晤;台灣礙於國際現實,總統不能與會,而總統代表能否受到國家元首級禮遇及與習近平的互動,成為關注焦點。

去年秘魯舉行的APEC,宋楚瑜原本不被看好,但隨侍經國先生多年,及近六年省長累積的國際人脈,加上行前用功準備,資料齊全,不但見到了所有與會元首,且交談甚歡,所以自評全壘打。

宋鎮邁以晚輩身分陪同元首夫人參訪時,有節有度贏得好評,秘魯總統特致函我外交部轉宋表達謝意,更對鎮邁表現倍極推崇。

宋楚瑜不只會議期間發揮所長,他過去長期對中共的了解,被認定是能把台灣人想法以大陸語法讓對岸了解;也能解讀大陸用語,予層峰參考;更是各國了解大陸的解說員。上次APEC會後,各駐台代表常訪宋,請其解析大陸談話。今年宋氏父女再度代表參加,大家都充滿期待。

宋楚瑜雖是同一人,但今年APEC卻與去年大不同。

一、與會元首心情不同
習近平去年是小心翼翼,他知道他肅貪落馬的上百萬官員,會想盡辦法整他;而今十九大結束,他大權在握。去年美國歐巴馬僅剩一個多月任期,國際現實,友情不如行情,今年川普不但首次與會,也是首度以總統身分訪問亞洲國家,當然雄心勃勃。日本安倍剛勝選,將三連任主持東京奧運也將與會廣結善緣。去年南韓朴槿惠因閨蜜門案不能與會,而今文在寅上任面對朝鮮問題,也會在中、美、日、俄間尋求助力。

二、世界經合格局不同
去年美國總統選舉,川普與希拉蕊均表明退出TPP;國際多認為選舉語言未必成真,而今川普上任,明白退出。去年中國亞投行是構想藍圖,今年已上馬,再加上歐盟自英國退出後的裂痕已產生影響。世界經合格局開始明顯變化。

三、兩岸關係局面不同
去年因蔡英文就職演說,不明說「九二共識」,陸稱「未答完的考卷」,兩岸問題是「抗習勢力」找碴的焦點,大陸對民進黨不信任,藍營將獨派一些個人動作歸罪於蔡,而獨派又懷疑蔡已綠皮藍骨,致兩岸關係愈冷愈僵;但今年蔡英文在民進黨全代會發言,國慶發言及習十九大談話,顯示兩岸出現一道曙光,只看蔡能否抓住這道曙光改善關係,而宋去APEC,又何嘗不是去探索這道曙光的虛實。

由於今年APEC與去年大不同,蔡英文在宣布宋楚瑜代表出席時,不但親自舉行記者會並邀總統府、國安會兩秘書長一同列席,規格大大提升,也代表蔡對宋此次與會的期待。

宋去年參加APEC,與習心領神會,不期而遇,媒體有「一分鐘十分鐘」之說,卻無人發現會面幾次?宋顧及習之處境及兩岸大局,對於部分媒體羞辱嘲諷,不予辯解;習自「點滴在心頭」。今年各方仍認為宋與習仍是不期而遇,不會正式會面,但「不期而遇」比「正式會面」,有更精細的規劃與奧妙。我們就看看相同的老宋,在不同的APEC,如何表現吧!




無人車催油門 法律跟上了?
2017-11-05 00:10 聯合報 陳建宇/交通部前部長(台北市)
無人車風行,行政院擬提出「無人載具創新實驗條例」,主管機關為交通部或科技部。 本報資料照片

國際大車商及科技公司積極投入無人車自動駕駛(下稱無人車)研發與道路測試,各國政府也著手法令規範之制定。但交通部如僅以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子法作為無人車測試依據,有若干法律問題或障礙待排除。

首先,無人車上路測試,要進階到專用車道測試,則無人車輛的登記、隨車測試人員資格認證、無人車軟硬體設施審查、無人車號牌核發、行駛路段時段審核、保險範圍與賠償責任規範、甚至無人車實驗測試資料(俗稱黑盒子)的強制提供,均涉及中央及地方公權力介入,與一般用路人權益保護,現行交通法律並不足以規範,亦非交通部的行政規則可涵蓋。

其次,無人車如在道路實測,萬一肇事,縱有隨車測試人員,其肇事「行為人」究為車商或為隨車測試人員?應否負刑事責任?誰負?或因自動駕駛無「行為人」,所以刑事上不須負責?所有受害之人、事、物能由保險受償?此皆有待立法明定。

第三,無人車測試發生意外事故之責任判定,涉及無人車黑盒子資料、實際路況環境、其他用路人行為之綜合解讀,恐非各地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所能勝任,有賴車輛安全審驗中心科技部門之加入,或委其鑑定;公路法就鑑定委員會之運作方式,宜在其子法中作進一步調整。鑑定結果如涉民事賠償或保險理賠,甚或刑事責任,交通部更應未雨綢繆。

第四、無人車上路測試前,目前已商用並逐漸普及的無人車相關輔助系統(如電腦自動停車),如裝置在現有車輛上,如因車主接受系統建議,改由電腦自動停車卻肇事致生損害於他人或財物,此類車主與車商糾紛,因相關停車輔助系統買賣契約,未明確約定黑盒子(含資料)的所有權歸屬(事實上是車商有意保留),致令肇事原因無法澄清,再加上現行法律並無介入空間,亦應立法解決。

科技發展永遠超乎人類想像,行政院應主動立法,及早填補現有法制規範之不足,讓無人車上路測試有所依據,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我要為你呼吸」安樂死前…感恩告別
2017-11-05 00:29 聯合報 王長安/資深影評人(台北市)
安德魯加菲爾德(左)為真人真事取材電影「我要為你呼吸」化老妝,演出頸部以下全身癱瘓的真人主角;本片探索如何讓年老及重症病患有尊嚴地告別人生,應是大家心裡沉重的關懷。 圖/甲上提供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後,有關長照及安樂死議題,受社會大眾及媒體的重視;如何讓年老及重症病患有尊嚴地告別人生,應是大家心裡沉重的關懷。

甫上映的電影「我要為你呼吸」,剛好在這兩個議題上給了相當感人的結局。

一位患有突發性脊髓灰質炎的病患,自我決定度過最後一段快樂的生命,也給妻子一個可以接受的安樂死,既感人又讓人感恩的告別,給所有關切此議題的觀眾一個抒發情感的出口。

該片由安德魯加菲爾德主演,全片他幾乎完全在輪椅及病床上演戲,絲絲入扣,感人至深。

男主角羅賓在新婚後的一次戶外運動時突然全身癱瘓倒地, 妻子才剛懷孕,羅賓被送入加護病房以呼吸器延續生命,妻子戴安娜不離不棄照顧。

雖然羅賓被醫生告知可能隨時都會結束生命,但他不願就此生活在醫院,於是在妻子及親友攜助下偷偷從重症病房返家,這是他生命的轉捩點。

妻子及友人建構了可移動病床及裝載呼吸器的輪椅,使羅賓可以出入戶外,欣賞鄉村美景,此時他們兒子也出生,全家還遠赴西班牙旅遊,重溫昔日浪漫的戀愛時光。

此時羅賓發現,為何重症病患都要被關在病房,完全無自由空間,於是他在醫生友人協助下,前往國際知名的重症殘障學會,親身示範自製輪椅的奇蹟及生活見證,此舉讓許多重病患者走出醫院,回歸家庭的溫馨。

而羅賓此時也知道自己不可能痊癒,決定在生命結束前一日開告別派對,在歡樂及淚水中完成告別式。

隔日,由醫生友人給予安樂死,闔眼前再與妻兒相會告別人生。

戲院內多數觀眾流下眼淚,相信這個結局是大家願接受卻不願面對的事實,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





宜蘭縣長 不是不分區立委
2017-11-05 00:14 聯合報 呂健吉/華梵大學哲學系主任(宜縣礁溪)
宜蘭代理縣長吳澤成入閣接政委兼台灣省政府主席,他說是體制內的事,一切不意外,行政院有需要,他就承擔。 本報資料照片


宜蘭縣代理縣長幾經波瀾後終塵埃落定,也創下台灣民主史上,一年換三個縣長的紀錄。

台灣政治有一個壞習慣,只要是中央執政,地方縣市長在連任後任期過半時,就會求官,或是因連任政績太差,為選舉考量而當落跑縣長,執政黨似也不顧民意,全以下屆選舉為優先考量,官派代理縣長。此次宜蘭縣長代理就是明顯例子。

縣長一任四年,這是一個候選人跟選民的契約,沒有一個候選人敢在選舉期間表示,他只要做兩年就會離開。候選人在其連任時,當有人質疑是否會任期未滿就求官走人時,也都信誓旦旦表示會把任期做滿,但到時候仍違反承諾走人,選民也無可奈何。

中央執政者都不考慮選民觀感,反正代理縣長是中央指派,想找誰就找誰。以此次宜蘭縣長代理為例,民眾對林聰賢民調下降就落跑有微詞,沒想到代理不到一年的代理縣長吳澤成,在議會開議前又臨時指派因跳電事件下台的陳金德代理縣長,即使地方反彈,代理縣長是換誰都無所謂嗎?

縣政必須延續,政策推動往往因主事者換人而有所變動,吳澤成代理縣長之後就對前任林聰賢的政策多所變更,且施政風格也不一樣,縣府局處長要重新適應其領導風格,如今又再次變更,尤其在議會即將審查預算之時,到底是審誰的預算呢?

縣市長選舉是選人不是選黨,如果是選黨就任由誰來代理都無所謂,帳就算在政黨身上;但選人時,執政黨不應以任期過半不必改選的政治盤算去算計選民!講好聽是中央需要人才來做事,但如真是人才,那地方就不需人才來為民服務嗎?同理,代理者也是人才的話,何不讓縣民透過選舉來檢定呢?人才借調,這是一個說不通的邏輯,更是不負責任的政治盤算。

縣市長不是不分區立委,縣市長是當初受到選民一票一票要他把任期做滿的政治託付。縣市長是民選不是官派,把任期做滿是基本政治責任與倫理,一個政治人物怎能棄當初投票給他的選民於不顧呢?執政黨怎能一再以選舉考量更換代理縣長?

為了避免執政者利用此漏洞,應該修選罷法,以選舉契約誠信原則,約束不得任意求官辭職,未做滿者不得派任公職,要不然一年內換三個縣長的紀錄將可能一再重演。






用最美軟實力 守住千萬觀光客
2017-11-05 00:34 聯合報 蕭嘉弘/旅遊業(台北市)
2017年萬事達卡「全球最佳旅遊城市報告」出爐,台北以735萬旅客到訪人次位居全球最佳旅遊城市第15名,連續7年稱霸大中華區。 本報資料照片


國際信用卡集團公布最新全球最佳旅遊城市報告,台北排名第十五名,也以百億的國際旅客消費能力,稱霸大中華區;不久前,孤獨星球公布二○一八年世界十個最佳旅遊城市,高雄市也名列第五。南北爭輝,代表台灣向觀光大國邁進了一步。

報告同時指出,台灣在過去二○○九到二○一六年間,旅客成長率達十四.五%,全球最佳旅遊城市中高居第三,歸功馬政府二○○八上任辛苦打的底,累積本錢,如今才易達到千萬人次觀光大國的目標,蔡政府該把握珍惜,先「守成」,別搞砸了!

業界也清楚,陸客不來,新南向國家的客源量亦不足彌補,現在的情況是,陸客來台市場在築底止血,新南向國家來台市場後繼無力,已經在波段高原徘徊,難以突破,蔡政府只能繼續開放如菲律賓等國的免簽,衝短線,打治標的特效藥。

但觀光的軟實力更為重要,自然資源的美景無法增變,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仍需加強和厚植觀光的軟硬體建設;高雄近年表現不俗,曾在線上訂房網站調查外國來台觀光客最愛造訪城市獲第二名,但距台北市仍有段不小的差距,也代表著潛力空間;政府不妨進一步獎勵和鼓勵更多國際旅客,特別是旅遊團體「南進北出」,更全面地深入感受台灣的多元風情,愛上台灣。




可連上十二天 勞方能說不嗎
2017-11-05 00:22 聯合報 李月治/勞工(台北市)
一例一休將修法,按行政院版本未來勞工最多可連上12天班,圖為醫護與照顧人員赴衛福部抗議血汗過勞。 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端出一例一休修法內容,修法方向都偏向資方,讓勞工大失所望。像是勞工最長可連續上班十二天,讓我不禁擔心起寒暑假都在超商打工的女兒。

超商工作繁重瑣碎,人員流動率也大,遇到人手不足時,店長會要求代班,以前做七休一還有保障,現在可連續上班十二天,雖說加班要經勞資協商,但店長要求代班,你能說不嗎?

還有修法後特休假可遞延一年,明顯偏向資方。原本特休假沒有休完,企業主在年底應該換算成工資給勞工;因為有些雇主不想折算薪水給員工,政府於是配合修法。

通常我們的特休假會在年底前休完,不會故意不休。但有時考量工作進度,實在沒能休完特休(也就只剩幾天),老闆會換成薪水給我們,也不啻為勞工的小確幸。

這多出來的一兩天薪水對企業主來說並不算什麼,聰明的雇主也不會斤斤計較;對員工來說,可多買幾件衣服、看一兩場電影、吃一頓大餐,重要的是,雇主的通情達理讓人心情愉悅,對公司也更能凝聚向心力。

我今年有十八天特休,明年有十九天,若今年有兩天沒休完遞延到明年,明年就有廿一天假,愈積愈多。

若公司強制排休,排休前後照樣是一大堆工作等著你,累的還是勞工。工作就是為了養家活口,講白一點,特休沒休完、換成薪水,確實落在口袋才安心哪。





畫中有話/車陣中的悠閒
2017-11-05 00:10 聯合報 文/鄭清元
圖/鄭清元

在擁擠紛擾車陣中,一位年輕勞工戴上耳機滑手機,徜徉自娛,求得一絲喘息空間。

在台灣經濟成長大起飛年代,勞資共享經濟紅利,對未來充滿期待;隨著經濟停滯成長,廠商出走海外發展,勞工只能求得法令上的最低保護。新政府修勞基法,一例一休不斷引發勞資爭議;如今政府順應民意,與勞資協調,再度修法期增加彈性空間。

生活艱辛的勞動階層,面對日益遽增的生活壓力,政策朝令夕改,小市民的心情只能淡定以對;政府似乎忘了發展經濟活水,當經濟成長紅利大家都分得到時,勞資又為何會為休假這小利而對立呢?

王健壯/許宗力可以替總統上一堂課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王健壯/許宗力可以替總統上一堂課
.盛治仁/100%的堅持比98%容易
.方祖涵/數據派世界大賽
.劉維公/0.2美元的創新力
.范疇/兩端的無知—愚民、賤民?賤商、愚士?







王健壯/許宗力可以替總統上一堂課


2017-11-05 00:03 聯合報  王健壯(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行政院長賴清德(右)三日拜會前閣揆、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兩人手牽手步入會議室。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蘇健忠/攝影



蔡英文聲聲呼喚朝野政黨領袖對話,賴清德與吳敦義十指緊扣相見歡,這兩件事有可能讓台灣的朝野關係出現正面的轉變嗎?
執政黨與在野黨的關係,不像權力分立有憲法可資規範。但朝野關係是政治文化的外顯,也是不成文憲政慣例的一種實踐,更與民主成熟度相關。台灣民主體制雖然早已粲然大備,但一個符合民主原則的正常化朝野關係,卻至今仍未型塑完成。
正常化的朝野關係,必須依靠不斷地政治實踐去累積塑型。國會多數黨與少數黨的議事協商機制與文化,以及政府與在野黨的互動機制與文化,都與朝野關係能否正常化息息相關。
德國憲法對憲法機關彼此之間的關係,雖然強調權力分立原則,但也特別突顯機關忠誠原則的重要性;也就是說,權力分立再輔以機關忠誠,才構成了憲法機關的正常化關係。司法院長許宗力多年前就曾經引介德國這項憲法理論,並且主張政府與反對黨之間的關係,也適用機關忠誠原則。
許宗力引述德國憲法學者的觀點包括:「如果把反對黨排除於國家整合程序之外,將會帶來嚴重後果,並與追求國家整合之機關忠誠原則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馳,且有將現代全民國家轉變成『統治者之國家』的嫌疑」,「沒有政府與反對黨的整合,國家的整合勢必缺了一角,甚至完全落空」,以及「引進(機關忠誠原則)對以政黨惡鬥為尚的台灣政治文化,可以起一定程度的匡正作用。」
這幾個觀點的共同關鍵詞是「國家整合」。權力雖然分立,朝野雖然對立,但對立的朝野與權力分立的憲法機關,卻都屬於國家的一部分,而國家不專屬於統治者,更不專屬於執政黨,因此「要避免國家分崩離析成無數個孤立又相互封鎖、抵銷的權力單位」,就必須將被統治者與反對黨整合於國家治理體系中。
但台灣自建立民主政體以來,不論哪個黨執政或在野,其所作所為卻完全與機關忠誠原則相違。執政黨能整碗捧去就絕不會留一點殘羹碎屑,在野黨能杯葛癱瘓也從不知節制為何物;更嚴重的是,不管哪一黨的政府領導人,都將反對黨完全排除於國家治理的決策體系之外,以至於在國會,棄議事的正當程序於不顧,對待反對黨領袖,則是不聞不問不理不睬,猶如毫無關係的路人甲。
這就是台灣的政治文化與政治現實。在這樣的文化與現實基礎上,要怎麼進行朝野政黨領袖對話?退一步說,即使政黨領袖勉為其難見了面也對了話,但下一步呢?沒有下一步的規畫,這種一次性的領袖對話,最多只有儀式性的意義,既無助於正常化朝野關係的建立,也無益於國家整合的完成;結果既然如此,何必多此一見?
機關忠誠原則是德國憲法的不成文憲法原則,蔡英文如果有心改變朝野關係與政治文化,就應該有創造台灣不成文憲法慣例的雄心壯志,除了要進行制度性而非一次性的政黨領袖對話外,更要將反對黨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在國會恪守正當法律程序的議事協商之外,在總統府與內閣也應建立告知與諮詢反對黨領袖有關重大國政的機制;只有在創建這樣的憲政慣例後,台灣的朝野關係才有正常化的可能。
蔡英文與其癡癡等待朝野領袖進行對話,何不虛心請教許宗力,該如何落實機關忠誠原則於台灣的政治現實?
( 王健壯(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10月
.嚴震生/宗教改革五百年的政治意涵
.趙春山/以突破僵局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李清志/魅力市集的年代
.陳立恆/永遠BEING,所以英國
.施振榮/慶富再造—從王道談企業重整
.黃介正/習近平的二○三五
.葉銀華/金融科技創新實驗的定位
.蘇蘅/當媒體不重視採訪「真新聞」
.王文華/如果小學校園變成跳蚤市場…

.王健壯/習近平的弦外之音
.朱宗慶/夢想不滅、初衷不變、育成不斷
.盛治仁/人生要追求多少顆星星?
.趙春山/十九大後的兩岸關係:一場「定力」與「耐力」的較量
.方祖涵/按讚惹出的天大麻煩
.薛承泰/「博愛」與「愛博」之間
.羅智成/尋找部落

.王正方/小程和他的廖老師
.嚴震生/美國人露出肩膀的權利
.林中斌/王岐山十九大應會留任
.葉銀華/什麼是金融政策?
.馬凱/海峽風雲日亟 台灣能不自強?
.黃介正/中華民國106歲生日快樂
.洪蘭/2年學會說話 卻要用一生學不說話

.王健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似乎要變
.周行一/老人化社會與人文社會科學
.施振榮/從王道談「官不聊生」與「民不聊生」
.盛治仁/人生5個思考題
.方祖涵/企業與地方的共生
.范疇/再度建議國民黨改黨徽
.劉維公/當代病態民主的神救援話語術

.嚴震生/南比亞、尚比亞、甘比亞


9月
.葉銀華/家族企業之傳承機制
.李清志/美感的喚醒
.薛承泰/Seafood 什麼是文白比?
.廖玉蕙/不是放棄,是珍愛和疼惜
.黃介正/國防安全智庫的「十誡」
.葉丙成/體改打假球,教育部何以默然?

.王健壯/最困難的事 蔡英文還沒做
.朱宗慶/優勢與重視
.蘇蘅/民粹政治與社群媒體造神
.林中斌/太陽磁爆、大地震並無關聯?
.陳立恆/缺電?我們缺的是「自知之明」!
.盛治仁/第三次政黨輪替 民主扎根了嗎?
.洪蘭/閱讀是習慣不是本能 須從小培養

.方祖涵/天災行銷學
.王正方/我是王正中的弟弟
.施振榮/「物聯世界、智源台灣」
.賴英照/看見內線交易
.王文華/英雄所「睡」略同
.馬凱/當心啊!走在懸崖邊的世人
.葉銀華/公司治理最後防線失守

.王健壯/蔡英文強勢領導面臨考驗
.周行一/雇人不再靠學歷
.嚴震生/司法獨立,肯亞優於台灣
.薛承泰/世大運與日全食
.林中斌/拉古薩:自由繁榮和平的小國
.黃介正/美亞太政策鐵三角到位
.方祖涵/槍口下,不滅的記者魂

.劉維公/台灣文創產業政策的唐吉訶德症
.范疇/爭論文言文比例?沒開竅吧?
.馬凱/天賜良機讓台灣再領風騷


8月
.盛治仁/謝謝你的競爭
.廖玉蕙/別拿過去的錯誤恐嚇未來的可能
.洪蘭/簡單就是美 文言文很潮的!
.葉銀華/應避免傷害台灣的抗爭活動

.王健壯/逢課綱必鬥不累不煩嗎?
.余光中/免繳遺產稅的現金
.嚴震生/川普眾叛親未離,執政聯盟解構中
.林祖嘉/前瞻計畫絕不可以包裹表決
.葉丙成/政府,勿再把學校當業績提款機!
.蘇蘅/政治道歉的傲慢與偏見

.黃界正/沒有巴農的白宮與亞洲
.李清志/鳥不生蛋的魅力
.朱宗慶/「察言觀色」的正向思考
.陳立恆/天人合一也需要知行合一
.盛治仁/務虛的政治,務實的生活
.張俊彥/創造價值才是創新:談教育和科技的創新
.薛承泰/社會責任是「偽君子」嗎?

.方祖涵/被識破的是投球動作,還是假消息?
.王健壯/蔡英文的問題在哪裡?
.王正方/君子和而不同
.施振榮/企業家族 傳承無形信念、價值更重要
.馬凱/謀大位者要除三大害
.周行一/大學的進步需要永續的基金
.嚴震生/美國參議院的「核子選擇」

.黃介正/美中兩岸關係時間表
.高朗/朝鮮半島危機,不能心存僥倖
.葉銀華/公司為誰而治?
.洪蘭/看見誠品 成就閱讀
.薛承泰/公教樓地板32160 年改的5個魔咒
.盛治仁/看透生命迷霧 走不一樣的路
.方祖涵/老派的英雄對決



7月
.劉維公/講清楚說明白,假新聞一樣來
.王健壯/NCC應該做鋪路的人
.蘇蘅/挺媒體的蓋茲 台灣有沒有?
.葉銀華/高調做公益 好嗎?
.朱宗慶/時間.心境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陳立恆/氣與眼,台灣前瞻的活棋之路

.施振榮/突破價值與平衡盲點 邁向矽文明
.葉丙成/請問政府,體育改革做不做?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林中斌/無神論大國 宗教興起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