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0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協助中小企 降低AI數位落差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4512/web/ 

◆  聯合報社論/郭台銘的要求似嫌奢侈,但展現合作誠意
◆  聯合報黑白集/偉大美國人的護台奇想
◆  經濟日報社論/協助中小企 降低AI數位落差






經濟日報社論/協助中小企 降低 AI 數位落差


2023-04-20 03:00  經濟日報/ 社論
AI示意圖。PIXABAY


近來在產業科技界最夯的議題,莫過於 ChatGPT 的推出與應用。ChatGPT 為美國 OpenAI 所提供的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服務,可泛用於問答、對話、內容彙整摘要與文案產出等內容生成。雖然其仍有許多的限制與不精確,但由於其簡易的介面,流暢的應答與回饋,引發全球使用風潮。不僅一般使用者趨之若鶩,許多企業也開始評估如何應用於公司的營運。

舉例而言,ChatGPT 可以協助企業自動回答常見問題,減少客服的工作量和工作時間;還可以自動生成文本,如新聞報導、產品說明、市場分析和內部報告;也可進行自動化翻譯和摘要,如市場報告和客戶評論,並自動生成摘要;甚至可以作為智能語音助手,幫助員工安排會議、查找資料、發送郵件和執行其他日常工作,大幅節省企業的時間和成本,甚至還可以協助撰寫程式。

而也因為 ChatGPT 的爆紅,許多科技大廠,如 Google、Amazon、Meta 紛紛加入戰局,如 Google 推出 Bard AI,Meta 則是推出 AI 大型語言模型 LLaMA,中國大陸雲端廠商,包含百度、阿里巴巴及字節跳動等亦在積極布局相關的技術。而更多專門的垂直應用,如支援語音聽寫、提供行銷廣告文案、圖文編輯的服務競相登場,熱鬧非凡。

但在熱鬧之餘,我們恐怕也需未雨綢繆。就企業而言,當 AI 工具可以發揮的功能愈來愈強大時,顯然善用工具的企業,比較可以勝過不會運用者,因為不僅可以節省人力,更可以槓桿 AI 的超人智慧;同理,會運用 AI 工具的人,一定會打敗或取代不會運用工具的人,因此未來企業求才的標準,可能很大的重點在於其是否能運用 AI 工具。

而這個議題須回到教育場域,到底我們需要教育出什麼樣的人才?應該教什麼?怎麼教?那現在沒有AI能力的人如何協助其提升?

而若宏觀來看產業整體發展,AI 可能會造成巨大的數位落差,有資源的大型企業會更有能力運用 AI 工具來競爭,廣大的小微企業,恐怕會更居於弱勢的局面而有礙於社會的多元創新。因此如何協助中小微企業運用這些強有力的 AI 工具,以提升其市場競爭力,需要政府與企業一起努力。

首先,建議政府責成法人或協調相關公協會,透過生態體系的建立,就AI在各行業的應用及轉型標竿進行虛實整合的知識擴散。這個大平台可以提供目前各法人及協會相關的課程、研討會及線上課程的資訊,並提供初步的諮詢。

其次,透過成功案例來讓產業有實際的學習參考。廠商在進行AI運用前,常常不知從何開始?對整體的應用藍圖也不知如何進行規劃。建議政府應在各行業選出具參考價值的標竿企業群,經由這些標竿來為產業界進行示範,讓各產業有學習的對象,瞭解這些公司是如何運用 AI 來解決什麼樣的問題?而有了更多的標竿典範之後,可以歸納一些原則性的規範,透過這些規範,讓輔導單位或者受輔導單位有方向可依循。

此外是 AI 資源的釋放。相對產業的研發環境與資源,一般來說,大學、研究機構及研發法人在設備及電腦資源上有較多的空間,建議政府協調相關的研發機構,除了自行研發及產學合作外,應該對產業界開放及提供更多的數據、模型和電腦運算資源。尤其是政府所擁有的數據,在合規的要求下,針對產業的需求加速釋出,以利AI的訓練與應用。

最後是人力的再訓練。AI時代將帶來多元的挑戰,不管是白領或藍領,就業都將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如何有計畫且系統性的提供目前廣大的就業民眾相關的課程與訓練,以協助其面對未來的AI環境,的確需要加速進行。












聯合報黑白集/偉大美國人的護台奇想


2023-04-20 04:57  聯合報/ 黑白集
美國白宮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在台北舉行的記者會表示,台灣應教全民使用武器,如有數百萬人都會使用AK47步槍,將使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重新評估入侵台灣。記者林俊良/攝影


我們偉大的美國友人,真的很擔心台灣的安危。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日前鼓吹,台灣應教導全民使用 AK47 步槍,這樣中共就不敢入侵,還獲蔡總統贈勳。最近,投入共和黨總統角逐的拉馬史瓦米也高唱此調,呼籲應該向每個台灣家庭發放步槍,以抵抗習近平。

這些美國人是怎麼搞的,以為發槍就能解決問題?又或者,以為台灣人都很愛槍,而且很缺槍枝。尤其,美國政府拚命繃緊兩岸關係,拚命賣武器給台灣,又誇下海口一旦發生戰事會迅即馳援;但到頭來,又推說台灣「全民武裝」起來才是根本之計,說這樣美軍很省事。

真的,人們很好奇,這些天真的美國佬是怎麼看台灣的。以為台灣人民都像阿富汗或烏克蘭人一樣,都天生喜歡打仗嗎?以為台灣青年都像以色列那樣,肩上隨時扛著槍,拿起來就能射擊殺敵嗎?試想,台灣時不時發生一件槍擊案,都讓民眾嚇得寢食難安;一旦家家戶戶擁槍,將變成什麼世界?

拉馬史瓦米的擁槍宏論,是在「美國步槍協會」發表的。他還鼓勵該協會,到台灣設置「分支機構」,教導並訓練民眾如何使用,真不愧是企業家出身。他還在現場高呼;「台灣,我們來了!」「台灣,我們與你同行!」

對於如此熱心的美國友人,蔡政府要不要也邀他來台頒贈勳章?












聯合報社論/郭台銘的要求似嫌奢侈,但展現合作誠意


2023-04-20 04:53  聯合報/ 社論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昨(18)日召開記者會,不僅會中唱國歌、宣讀國父遺囑,意圖爭取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提名。記者余承翰/攝影
侯友宜今(19)晚啟程前往新加坡,率領市府團隊展開四天三夜的市政國際交流。圖/取自侯友宜臉書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表達參選總統的決心,在國旗國歌聲中,喊出「給我三十天,我給你台灣新藍圖」的訴求。隔天,國民黨呼聲最高的人選侯友宜則率團出訪新加坡,要展現他較少顯露的國際格局。郭台銘要求「給他卅天」的說法,在藍營基層對提名延宕的強烈焦慮及急迫感下,未免顯得太過奢侈。但從正面觀察,郭台銘表現出合作誠意,這是藍軍應把握的機會。

整體而言,郭台銘的「訪日開拓之旅」成果報告會,沒有太多令人驚豔之處。記者會上,除了國旗、國歌、國父遺囑等象徵性儀式,郭台銘未能石破天驚地提出民眾渴望的選舉定位和政治論述,卻說還要給他卅天才能提出「台灣新藍圖」。可見,四年前參選未遂之後,郭台銘並未持續為自己的問政之路作出最佳準備。迄今,他靠的還是自己原有的「郭董」形象;至於他要如何成為「台灣的 CEO」,路徑仍很模糊,他身邊的謀士也未幫他釐清這點。

這點,也許就是外界對於「郭董」能否扮好「郭總統」的主要疑慮所在。作為企業家的郭台銘,有著精準的判斷力、不懈的進取心、強大的管理能力,獲致了驚人的成就。但國家治理畢竟不同於公司治理,不僅領域繁多,處理手段也要更精緻多元;郭董的「台灣 CEO」說法固具吸引力,但這與實際政治運作仍有段距離。最重要的是,政治不是「快閃」活動,需要持續的關注與經營,不能只在選舉才出來「試水溫」,那便顯得太投機。

無論如何,郭台銘在記者會上表現了對國民黨的尊重與信任,這也為雙方未來的合作奠下了基礎。郭台銘目前並非國民黨員,再加上前次大選有過不歡而散的過節,這次黨主席朱立倫仍願將郭台銘納入徵召名單,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郭台銘成為藍營可以運用的資產。否則,如果拒之於千里之外,可能將郭台銘推向柯文哲陣營;如此一來,國民黨的二○二四大選之路必然愈發險阻。由此看,朱立倫的這層考慮和布局,是正確的決定。

郭台銘當然也知道,以自己的非黨員身分被納入國民黨徵召民調,已是破格禮遇,自己必須珍惜這樣的特殊待遇。因此,他在記者會上表達了對黨中央徵召機制的充分信任,即使被媒體問到比較挑釁的「仙人跳」問題,也未暴衝,聲稱相信朱立倫會公平徵召。這樣的態度,即為他和國民黨未來的合作,留下了良好的空間。所謂「競而不爭」、「鬥而不破」,郭台銘的參與,至少推促了侯友宜的提前表態與出訪,有助於態勢更趨明朗,也能凸顯不同參選人可以互補的空間。

目前國民黨內充滿焦慮,尤其立院黨團不斷催促總統候選人須及早定於一尊,以便立委展開備戰。但觀察黨中央的作業安排,一方面是在為侯友宜參選爭取時間,二方面是在爭取郭台銘的開誠布公合作;兩者如果都能兼顧,對大選必有加分作用。包括朱立倫最近在新竹勸退林為洲、由徐欣瑩接棒,苗栗立委徐志榮也跟進交棒,皆有擴大整合及世代交替的意義。

對郭台銘而言,既然願意加入國民黨的大選機制,當然就應尊重國民黨的遊戲規則。即使最後落敗,也應實現他說過「若落敗,全力支持侯友宜」的承諾;否則,他的人格誠信將毀於一旦。對於是否接受「侯郭配」或「郭侯配」,郭台銘未置可否;國民黨立委楊瓊瓔則提出,「侯友宜選總統,郭台銘領軍國會」之議。這些,都是藍軍對於侯、郭合作的不同想像,當然也是郭台銘可思考的合作之路。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租稅政策大小眼 還想照顧青年弱勢?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4512/web/ 

◆  民調提升 馬英九教給國民黨的事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租稅政策大小眼 還想照顧青年弱勢?
◆  福斯賠巨款 撒謊付代價
◆  台灣人比日人、韓人會犯罪?
◆  愛護山林 從帶走垃圾做起
◆  小學生參與校務 不可行
◆  本色與角色 教育與政治的平衡
◆  40年後還在紅色恐懼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租稅政策大小眼 還想照顧青年弱勢?


2023-04-20 05:03  聯合報/ 黃耀輝(作者為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
聯合報系資料照


綜合所得稅的觀念架構很簡單,就是把個人、配偶和扶養親屬的十類所得(不含免稅或分離課稅之所得),併計為綜合所得「總額」,減除「免稅額」及「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後,求得所得「淨額」,再套上累進稅率,算出應納稅額。

其中,扣除額是在一般扣除額之外,再扣掉特別扣除額(簡稱特扣)。一般扣除額,只能在列舉扣除額(簡稱列扣)或標準扣除額(簡稱標扣),選較高額者。

房租支出雖為七項「列扣」之一,但每一申報戶每年扣除額以十二萬元為限,低於購屋借款利息卅萬元的上限,顯示政府租稅政策自始即歧視租屋弱勢。

而房客必須提供租約並遷入戶籍,才能列扣,在房東強勢的租屋黑市裡,弱勢房客其實是看得到吃不到。因此,台灣租屋人口雖超過三百萬人、一百萬個家庭,但享用房租列扣的還不到三%,證明列扣對租屋弱勢「形同虛設」,無助益可言。負責住宅政策的內政部,從來沒有針對租屋黑市問題,對症下藥,所以去年的擴大房租補貼,最終以失敗收場,是意料中的事。

也因此,我和一些社運團體早就建議財政部將房租支出改為「特扣」,以幫助「買不起」又「租不起」房屋的真正最弱勢,若搭配「強制登錄」及「租稅大赦」、「囤房重稅,出租輕稅」,應可正面解決租屋黑市問題。可惜,都沒得到財政部、內政部的正面回應。

最近有立委再提出房租改為「特扣」的建議。地政背景的財政部長莊翠雲說,列舉扣除額的「屬性」,是納稅人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重大支出;基於經濟、社會原因或特殊政策考量的,才列入特別扣除,顯示她還在「財稅」狀況之外。

請問莊部長,所得稅法哪裡有定義各種扣除額的屬性?照部長獨到的見解,列扣如是基本生活所需,為什麼不隨物價上漲而調高?列扣中的捐贈、競選經費不是基本生活所需,是否應改為特扣?而特扣中的長照、身心障礙特別扣除,更像是維生所需,是不是該改為列扣?

怕房租改為列扣「會引起其他的類比」,莊部長又講要從租稅公平、財政收入等作通盤考量。我們不禁要問,各部會紛紛提出產創條例、獎參條例等等,對優勢科技產業的租稅減免優惠,稅損動輒以百億計,財政部何曾據理力擋?號稱史上最大減稅的「台版晶片法」,違反財政紀律法、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沒有稅式支出評估和公聽會,就火速通過,財政部何曾考量租稅公平、稅收損失?

擋不住錦上添花的減稅就算了,財政部對租屋弱勢幾百元減稅的卻斤斤計較,分明就是「大小眼」。再對照財政部「高層」說,會照層峰指示的「溫暖、堅韌」,凸顯官員們「君為重,民為輕」的心態;所謂的「加入柔性力量,貼近民眾」,更是文青肉麻當正經;最後才提到「照顧社會弱勢、青年族群」,則是純屬有口無心,對雪中送炭的租稅政策沒什麼好指望了!











民調提升 馬英九教給國民黨的事


2023-04-20 05:03  聯合報/ 羅智強/總統府前副秘書長(台北市)


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四月份「政黨支持傾向」民調,國民黨支持度回升八個百分點。也不過就半個多月前,許多民眾提到國民黨時還是猛搖頭,但這段期間,我聽到的讚美聲卻變多了,支持者對馬前總統在大陸大談中華民國、憲法,為國民黨的兩岸政策站穩腳步,感到振奮,相信這也是國民黨民調反轉的主因。

二○一四年因為反《服貿協議》爆發太陽花學運,使得兩岸蓬勃發展的交流進程受嚴重衝擊。二○一六年民進黨執政後,進一步操弄反中、仇中、抗中情緒,國民黨的兩岸論述被民進黨攻擊為「親中賣台」,不僅無力招架,甚至自陷於對手所設的框架,對「九二共識」避之唯恐不及,丟盔卸甲,喪失兩岸論述的話語權。

事實證明,拿香跟拜只會失去立場與方向,落得被邊緣化,反中永遠反不過民進黨,反讓支持者迷惘。國民黨必須走出民進黨設定的議題,找到自己的戰略定位。馬前總統在大陸完整闡述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的兩岸政治定位,具體實踐基於憲法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以行動證明「九二共識」的可行性,以及國民黨是最能捍衛中華民國、處理兩岸關係的政黨。

馬前總統結束訪陸行後,啟思民本基金會調查,四十二點四%民眾較支持馬政府時期「親美和陸」策略,支持蔡政府「親美抗中」者僅卅三點九%;四十八點八%民眾支持「九二共識」作為兩岸交流基礎,更有五十三點四%的過半民眾支持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

台灣普遍民意是不要戰爭、不想成為烏克蘭,台海和平是民眾共同的期盼。馬前總統的大陸行,讓民眾看到「九二共識」不僅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也是和平的指南針,為國民黨奪回兩岸政策的戰略優勢,也就是他所說的「九二共識又活過來了!」

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從不缺論述,論述就在《中華民國憲法》及政綱之中。長期民調低迷,是因為對原來該執著理念未戰先怯;一個迴避中心思想的政黨,讓支持者無所依從,力量就會逐漸渙散,民調當然高不起來。

馬前總統訪陸,國民黨民調增八%的啟示是,要重視自己的優勢,堅持中心思想,千萬不能隨波逐流、綠云亦云。以具體作為實踐論述,讓民眾有感,才能找回支持者,進而擴散到中間選民,打開重返執政之路。










福斯賠巨款 撒謊付代價


2023-04-20 05:03  聯合報/ 張瑞雄/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台北市)


國內即將進入總統和立委大選熱季,媒體上必定各種選舉消息滿天飛,很多資訊真假難分,對於受假消息傷害或被誹謗的參選人來講,即使事後可在法庭上得到平反,但選舉已結束,輸掉的選舉已經無法重來了。

況且誹謗官司非常難成立,一九六四年美國一宗牽涉《紐約時報》的案件中,最高法院裁定原告需要證明在新聞機構發布或播出虛假資訊時存在「真實惡意」,知道這種資訊是虛假的或對其真假有「魯莽忽視」的行為,即根本不去查證真假。

這為新聞機構提供了堅固的保護,免於誹謗判決,即使過了將近六十年,現在媒體在誹謗案件中的被高度保護依然存在。所以當一家電子投計票公司(Dominion Voting Systems;DVS)提告福斯新聞網誹謗,因為福斯在新聞中說因為 DVS 系統作弊,才讓拜登打贏川普,大家期待這會是一場冗長的法律戲劇,但可惜審判還未開始就結束了。

原因是福斯與原告達成和解,福斯將支付七點八七億美元解決這起案件,雖然這筆賠償金額約為 DVS 要求的十六億美元的一半,但對於一家市值介於三千萬至八千萬美元間的公司來說,這仍是法律專家所稱的一大筆錢。這項和解金額等於是對福斯的譴責,換句話說,它意味著「法官發現福斯撒謊了」,這就是為什麼會看到這個令人瞠目結舌數字的原因。

這對新聞媒體是個重大的警示,訴訟過程中出現的內部短信和電子郵件都非常有價值,先前的法庭檔案顯示福斯的最著名明星和上層管理者私下都嘲笑有關二○二○年選舉舞弊的指控,卻允許福斯在節目中大肆宣傳有關總統大選的謊言。福斯的和解等於向有持續法律糾紛的其他右翼媒體發出了「強烈的資訊」,如果你在說謊,就須付出代價。

去年,康乃狄克州陪審團對右翼陰謀論名嘴瓊斯假傳桑迪胡克小學大屠殺的陰謀論,做出九點六五億美元賠償金判決。上述福斯的和解加上正在進行中的其他訴訟,表明信奉陰謀論的保守派媒體面臨真正的經濟風險。目前仍不確定的是,這將有多大的警告和威懾作用。

公正無偏的媒體是民主法治社會的重大基礎之一,但因媒體為私人所擁有,普遍很難做到。媒體也不宜由政府機關來監理,因媒體就是要監督政府的執政。例如最近中天電視和 NCC 的諸多官司,政府就九連敗,顯見政府插手管理媒體也會有很多問題。

所以司法是最終的審判和把關,不管媒體或政府,只要是出於私心,只要是故意誹謗或誣陷,司法應該都要給予當頭棒喝的制裁,只可惜司法的大輪的確轉得很慢,公義有時來得很晚,福斯和 DVS 的官司也搞了將近兩年,遲來的正義還是正義嗎?











台灣人比日人、韓人會犯罪?


2023-04-20 05:03  聯合報/ 許文彬/中華人權協會名譽理事長(台北市)


聯合報報導我國監獄已出現受刑人高齡化問題,管理上面臨許多潛藏危機。問題出在那裡,又該如何解決?這是「司法改革」所應正視的重要課題。

從「人口監禁率」觀察,也就是國家人口每十萬人中有多少人在監所中監禁;近來我國較日本大約高五倍,較南韓高三倍,這在獄政主管部門有紀錄可稽。但我不相信咱台灣人竟比日本人、韓國人這麼會犯罪,而且差別這麼大。

原因不妨從下列幾個面向探究:一是「無罪判有罪」,也就是冤獄。二是「輕罪判重刑」。三是「該判死刑而不判,改用無期徒刑取代」。這些都涉及司法實務運作及刑事法制設計問題。

所謂「冤獄」,就是誤判。被告並未做這個犯罪行為,法院卻引用有明顯瑕疵的卷證資料判有罪;其事實認定,違反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司法史上著名的「蘇建和三死囚案」即是一例。

輕罪判重刑的問題,緣於民國九十五年的錯修刑法。把「連續犯」、「牽連犯」的法條廢掉,一律用「數罪併罰」的方式科刑;又把「合併定應執行之刑」的刑度上限,從二十年提高到三十年。完全無視刑法所定的犯罪類型本有「質」與「量」的概念區別。舉例而言,竊盜罪的「質」不比殺人罪,所以即使犯案次數再多,也不應判比殺人罪重。當年刑法的錯修就破壞了這個法制原理,以致如今「輕罪判重刑」,且又造成囚犯逐年高齡化問題。

至於針對「最嚴重之罪行」,例如殺人罪,特別是受害者不只一人,或受害者完全無辜的隨機殺人,國際人權兩公約也不反對判處死刑。然而,目前法院老是用「被告尚有教化之可能」的荒謬理由免其一死,改以無期徒刑代之。另一方面,已判死刑確定的案件,法務當局又遲不執行。如此不但對受害者不公平,也等於要用人民納稅錢來養惡徒一輩子;又占用監獄空間、增加管理困難。可謂違背廣大百姓的法律感情,完全不可取。

監獄人滿為患是國家之恥,監獄囚犯高齡化日趨嚴重,台灣的國際形象也因而受累。亟待執政當局發揮政治智慧,於「司法改革」對症下藥,早日謀求合理解決。












愛護山林 從帶走垃圾做起


2023-04-20 05:03  聯合報/ 吳崇旗/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新北市)
花蓮林管處舉辦「大禹嶺淨山計畫」,攀岩高手垂降撿拾邊坡垃圾,甚至還清出廢棄機車。圖/花蓮林管處提供


上周末花蓮林管處為配合向山、向海致敬及無痕山林政策,舉辦「大禹嶺淨山計畫」。有別於這幾年常見沿著步道與休息區周邊的淨山活動,在山區有些垃圾點因位處陡坡、不易清除,因此邀請近廿名精於攀岩垂降的「蜘蛛人」,以垂降方式清垃圾,兩天竟清出多達四千公斤,甚至還清出報廢機車、洗衣機、廢棄獵槍等。

這個新聞,除顯現部分民眾或少數不良廢棄物處理廠商的公德心還有改善與進步空間外,也代表我們需給予大自然更多尊重與愛護。

為了還給大自然公道,在管理作為上,訂定法規與罰則是最直接作法。然而,戶外場域廣闊,管理人力有限,大自然也無法派遣野生動物對人類開罰單,所以,藉由加強戶外教育宣導從自身做起,是最可行作法。目前國內外皆在推動「無痕山林」概念,希望藉由合宜的行動原則,避免自然環境遭受過度破壞、減少人類的不當行為,加強關懷與責任。

當我們享受山林進行遊憩活動時,可遵循「妥善處理廢棄物」原則,攜帶適量裝備與食物,帶出所有攜入的垃圾、食物、廚餘,避免汙染水源及使用清潔劑,並妥切處理個人的排遺和無法攜出的物品。相關的行動概念包括:一、帶出門的裝備會收好帶回家;二、在戶外吃剩食物會打包帶回;三、不在戶外掩埋或焚燒垃圾;四、盡可能減少使用衛生紙,使用後請攜帶下山。

最後,試著發揮同理心思考,當我們到朋友家作客會尊重主人,可是為什麼當場景換到大自然,我們就那麼隨性?有人說,走進大自然像是回到自己的家,但當他們回家看到被破壞與汙染情形時,情何以堪!在政策鼓勵民眾走入山林親近大自然時,除了硬體設施的優化與便利,更應強調正確對待自然環境的觀念;愛護山林與自然環境,不應只是口號。











小學生參與校務 不可行


2023-04-20 05:01  聯合報/ 劉永健/小學校長(南投市)
國民教育法修法,未來國中小校務會議應邀請學生列席。圖為國中學生,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近日國民教育法開始緊鑼密鼓的修正程序,由於其內容涵括既有之縣市教學輔導團、校長遴選及聘任程序、常態編班等多項重要議題,因此受到各界相當的重視。

但在修法內容中,擬將國教法第十九條第二項中有關校務會議成員規定,就原有之校長、全體專任教師或教師代表、家長會代表及職工代表外,並得加入學生代表列席會議。由於學生代表究竟是「得」邀請加入校務會議,或是「應」加入校務會議,引起諸多討論,但若讓中小學生代表「應」加入校務會議進行討論,在實際執行上恐窒礙難行。

首先,在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多為七至十八歲青少年,在法律層面上係屬限制行為能力人,在實務上中小學生若自行購買手機,其法定代理人依法可主張契約不成立。由於校務會議是學校重要會議,主要任務在議決校內重要事項,但國教法對校務會議目前主要可討論的內容,僅在第八條第二項對於教科圖書公開選用由校務會議訂定辦法;另外,在國教法施行細則第十二條則是提到校務發展計畫、學校各種重要章則、依法令規定應經校務會議議決之事項、校長交議事項等為校務重大事項,而這些項目均與青少年日常生活所必須的精神違背,因此在中小學校務會議強制加入學生代表實無意義。

雖然主張中小學校務會議應加入學生代表者多引用兒童權利公約的精神,主張青少年有權就影響其本身之所有事務自由表示其意見;但我國並非聯合國該公約締約國,且學生之主張若與國民教育法或課程綱要相違背,校方該如何因應,恐引發實務上困難。因此,對於此次國教法修正,學生代表的出席應維持非強制參與,且最後仍應採多數決,如此對第一線教育工作者方不致造成阻力。












本色與角色 教育與政治的平衡


2023-04-20 05:01  聯合報/ 王延煌/高中校長(彰化市)


「在教育領域,教育政治學」始終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存在。多數的校長、長官或民代不願直視政治對教育的影響,卻又不得不承認教育裡到處充滿著政治。會有這種趨避衝突,一來是政治冷漠的歷史情結、二來則是對教育中立的錯誤解讀。然而,教育政治學探討教育對政治發展的正面影響、政治對教育的正向引導以及產生的權力互動關係,因而一再被忽視,實屬可惜。

早年威權體制下,許多父執輩心中都住著小警總,深怕和政治沾上邊會惹禍上身,於是再三叮嚀子孫要遠離政治,以求明哲保身。經過數十年下來,許多教育工作者因而有著「政治潔癖」的 DNA,不願也不屑和政治有所牽扯,多數校長也是這麼認為。而執政當局也樂於利用這種認知,形塑教育歸教育、政治歸政治的統御哲學,以遂行政治目的。

我國《教育基本法》第六條明訂:教育應本中立原則,學校不得為特定政治團體或宗教信仰從事宣傳或活動,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和學校也不得強迫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及學生參加任何政治團體或宗教活動。這裡的政治中立,並非要教師變成政治絕緣體,而是允許校內課程中的民主與政治議題研討,其公民權與參政權當然也未被剝奪。然而,學校為避免踩到紅線,一直採取嚴格中立主義經營校務,終至欠缺政治敏感度而被反噬。

近來多名中小學校校長、主任、教師因輔導管教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在民代與媒體交相責問下被教育主管機關認定處理不當或消極處理,火速被撤職或停職。雖然暫時緩解民怨,但教育與政治兩者間的信任感也加速裂解。行政機關的政治處理滿足了吃瓜群眾的期待心理,順帶解除政治危機;但教育工作者念茲在茲的教育核心議題,始終沒有清楚對社會大眾或教育工作者說明。關鍵在介於教育與政治之間,能有效維繫運行的「法律」元素,向政治傾斜,甚或被取代。所斲傷的不僅是事件當事人,更是整個教育,代價不可謂不高。

曾國藩說:「本色做人,角色做事。」是說做人要方正,應堅持信念與操守,亦即「持己以正」;在社會上做事,必須與人互動,要學會「取和捨」,也就是「處眾以和」。教育工作者在當代的政治環境下,除了秉持教育良知辦學、傳道、授業、解惑,遵循教育本色做人,也要學習「角色做事」的政治三昧。同樣的,政治人物不能心中只有「為官」這個角色,更要反省是否有「本色做人」!











40年後還在紅色恐懼


2023-04-20 05:01  聯合報/ 劉正鳴/退休高中校長(台北市)
針對北市敦化國小唱團高唱統戰歌曲,北市議員簡舒培(右)指出,陸委會都已經要處罰了,蔣萬安仍沒有評論,批評他麻木、盲目的市長。圖/翻攝北市議會直播


近日台北市立敦化國小合唱團因演唱「我們同唱一首歌」,遭多位民代抹紅痛批,令人想起四十年前的「北美館紅色雕塑改色事件」。

一九八三年台北市立美術館邀請雕塑家李再鈐製作〈低限的無限〉大型幾何結構紅色雕塑於館前廣場展出。有觀眾認為由特定角度觀之似共產主義的紅星,向有關機關檢舉。館方接獲公文後將雕塑改為銀色,引發文教界和輿論的抨擊,後來得以恢復原樣。

當時龍應台曾為文嚴厲批評此事件政治掛帥,是文明社會不應有的心態。過了四十年,似乎政治掛帥的「紅色恐懼」並未消失,在當前民主法治的台灣,竟然更變本加厲的墮落。

前述「我們同唱一首歌」歌詞曲優美,整首歌詞都是感情的連結,毫無政治和意識型態;況且其歌詞是台灣知名作詞家方文山所寫,他寫的其他歌還被列入國中課本。現在用意識形態來批判這首歌,挑動兒童的紅色恐懼,豈非荒唐?

至於批評兒童合唱團的紅色領巾,更是無知且心態可議。青少年用領巾作為裝飾早已成為潮流,在團隊中共同的領巾,更是一種單純而美觀的識別系統;例如世界童軍組織裡,每個團都有自己設計的領巾,是美觀、也是單純的團隊認同,五顏六色都有。敦化國小合唱團的領巾已設計沿用逾十數年,七年前合唱團也曾獲邀戴領巾參與總統府的活動,當時沒問題,現在卻遭批評顏色不對;這樣汙染孩子的心靈,是文明的倒退和墮落!

有人研究松樹毛蟲的集體行為,發現松樹毛蟲認為只要跟著前面的蟲走就是對的,於是研究者在一個大花盆邊緣引導松樹毛蟲依序走,形成一圈。每隻毛蟲的前面都有一隻帶領者,每隻都誤以為方向是對的,幾天幾夜後松樹毛蟲因集體受困飢渴死亡。

這個例子讓我們警惕,文明的進步需要有智慧的帶領者,若跟著有心者帶風向的引導,極可能是集體的荒謬。目前政治掛帥的紅色恐懼,衍生許多荒謬決策,不但阻礙社會的進步,更是文明的墮落。


楊渡/兩岸語言要怎麼切割?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楊渡/兩岸語言要怎麼切割?
◆  方祖涵/從電玩重生的歷史
◆  黃志芳/貿易戰是熱鬧,貨幣戰才是門道





楊渡/兩岸語言要怎麼切割?


2023-04-20 05:01  聯合報/ 楊渡(作者為作家)
立委質詢問教育部長潘文忠,是否知道有國中課本將馬鈴薯稱之為大陸用語「土豆」?潘驚呼「台灣教科書怎麼可能使用中國大陸的用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康軒版中學課本寫了一個關於「土豆」的笑話老哏:大意是有人說他吃「醋溜土豆絲」,另一人說土豆那麼小,怎可能切絲?後來才明白,土豆即是馬鈴薯,而閩南語講的土豆,是花生。有立委就以此質詢教育部長潘文忠,說我們中學課本被統戰了。

這實在是讓人啼笑皆非的無知典型。相信潘文忠比誰都清楚。因為民國九十九年(二○一○年),我代表中華文化總會帶團去和北京教育部開會,討論合編《兩岸中華語文大詞典》的時候,當時潘文忠還是代表教育部參與的成員。他應該比誰都明白兩岸語詞差異,不是用大陸用語、台灣用語就可以輕易切割的。

說白了,土豆意指花生,也不是台灣專用語,大陸閩南方言即如此。而馬鈴薯有些地方叫「土蛋兒」,中國各省方言之間差異太多,要加以全面分辨,真的很難。即使以台灣來說,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遷徙到台灣一百多萬人,完全是南腔北調。想要把台灣語言使用定於一尊,彷彿只有閩南語才叫「台灣話」,只能有一種語言,才代表台灣,那是對台灣多元文化多元族群無知

試問,兩岸之間的語詞有多少差距,可以被切割成大陸用語、台灣用語呢?

依據當年編撰《兩岸中華語文大詞典》的幾百個學者專家,在十幾萬個詞條中,兩岸語詞的差異,共有詞占了九十三%;而差異詞占了七%。質言之,兩岸差異用語只占了七%,要怎麼切割?而差異詞之中,包括了四種類型:同實異名同名異實大陸特有台灣特有。大陸特有詞為台灣特有詞的兩倍,是因為大陸各地方言特多詞語不同,故而比台灣多。

此外,兩岸最大的差異詞出在那裡?在學術名詞新使用的詞語。每年光是國際政治、經濟、醫學、理化、科技、學術、明星人物等,層出不窮兩岸翻譯不一;光是電影名稱的差別,就可以寫一本笑料大全

更麻煩的問題是:網路新興用語多又快,有的風行一時,成為社會現象(如:打醬油、老炮兒),有的代表新興社會現象(如:小三、山寨、小確幸),這種年輕人網路用語,已經很難分辨大陸、台灣了。

事實上,隨著網路風行兩岸語言趨同現象日益明顯。特別青年世代用語大量流通,像「同志」,以前大陸是指政治上的同志,但受到台灣影響,它逐漸變成同性戀的代名詞。而「嗆聲」也風行成兩岸共用;有些大陸的段子順口溜立即被台灣網友瘋傳。

這種趨同現象,是網路時代才有可能產生的,如今已成為普遍現象。這也增加我們判斷某些語詞性質難題。不過,此種現象卻是兩岸流行文化日趨同步的一種反映。典型的例子太多了。這樣的語言現象,誰有辦法切割?

人類文明不斷演進語言社會生活的一種反映。當台灣流行看大陸劇,看「乘風破浪」的姐姐,然後你叫年輕人要切割大陸用語,那不是跟大陸規定不可使用台灣流行語一樣可笑嗎?而大陸的年輕世代很多人都認得繁體字,你若問受到什麼影響?答案會讓你跌破眼鏡!因為他們都用台灣的 KTV 唱歌,那些歌詞看多了就認得繁體字兩岸當局誰都管不住。

那些教條派立委和教授們,實在跟現實太脫節了!兩岸青年文化早已走在政治前面自成時尚悄悄風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