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6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AI產業未必泡沫化 看長不搶短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6095/web/ 

◆  聯合報社論/不怕放錯颱風假,就怕治理思維不進化
◆  聯合報黑白集/去中國化要跟上時髦
◆  經濟日報社論/AI產業未必泡沫化 看長不搶短







經濟日報社論/AI產業未必泡沫化 看長不搶短


2024-07-26 00:2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全球產業最紅火話題莫過於AI人工智慧。 (路透)


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以來且持續中,全球產業最紅火話題莫過於 AI 人工智慧,幾乎所有與 AI 產業供應鏈相關公司,都受到投資者特別青睞,股票價格與企業市值一飛沖天。

然而,最近歐美專家如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Robert Armstrong、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首席投資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等,開始表達質疑之聲,擔心這可能是一種「初期泡沫(baby bubble)」,就像民國一一○-一一一年(2021-22年)出現的元宇宙(Metaverse)、非同質化代幣NFT)等一般地開高走低,最後造成投資者慘賠收場;甚至有人直言,AI 可能像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的網路(.com),出現大型泡沫破裂危機。

持這種觀點的預測專家主要依據以下三項理由:首先,目前全球 AI 新創公司股價炒作與估值,與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網路新創公司幾乎如出一轍,強調虛幻「本夢比」而非適當本益比;其次,消費者願意為 AI 產品與服務付出的代價,與這些公司股價估值完全不成正比,商業獲利模式尚未明確;最後,同性質產品取代性強且快速,即便是紅極一時的 ChatGPT,市場份額迅速被他廠低價競爭者所瓜分。

今天高股價與市值的 AI 產業,究竟是一場由國際過剩熱錢所主導,即將撐破的泡沫,或是值得期待的長期經濟發展支柱,政府主管機關、企業、投資人,應該反覆琢磨。

若要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須從 AI 價值基本面開始探索。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這個名詞源於民國四十五年(1956年),迄今超過68年歷史,然而人工智慧實用化倚賴許多相關技術發展的成熟性,今日的 AI 仍處於技術發展成長前期,眼下爆紅的生成式 AI 與即將出現的通用式 AIAGI),恐怕只是 AI 技術發展中繼階段。假以時日,經量子計算增加算力與大型語言模型(LLM)提供加持後,AI 發展將進入真正影響人類生活的階段。

當然,以現有的領域專屬型人工智慧(domain-specific mastery)技術,仍然足以在若干應用領域提供可觀的價值,如人臉辨識、自動駕駛、金融投資輔助工具、醫療診斷、工廠自動化生產等,都值得務實期待。

另外一個值得深思的議題是,消費者願意為即將出現的 AI PCAI 手機,支付額外購買費用嗎?還是如同手機相機畫素,認為所謂內嵌式 AI 只是新產品自動的規格升級?

比對先前的網際網路發展經驗,在初期,企業對企業(B2B)才是真正的獲利模式,至於企業對消費者(B2C)服務與產品要能獲利,恐怕需要較長時間的等待。

目前國際間對於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仍然存在許多瓶頸與障礙亟待解決,如美國 AI 七巨頭:微軟、蘋果、谷歌、輝達、網飛、亞馬遜、特斯拉,互相的競爭遠大於合作、不同系統間缺乏標準互通,美中陣營基礎研究與創新,相互牽制而不共享,AI 倫理與法律相關議題完備性不足,以及高階技術人力與應用領域專業人才極度欠缺、大量計算導致能源消耗,加重氣候變遷之嚴重性等,都是致力 AI 發展與普及者所不能逃避的難題。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美中歐日等先進國家領導人,最近均曾表示將 AI 技術發展,視為未來國力之重要部分,然而這種競爭圍堵與敝帚自珍思維,極有可能像過往的軍事武器科技,長期將嚴重妨礙 AI 技術普遍造福人類的可能性,甚至大幅度限縮商業發展與獲利範疇,致使有志企業徒呼負負。

由以上分析可知,AI 技術未來發展進程,與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利益與意向間,仍存在若干嚴重之矛盾。這點對於一般投資大眾與技術研發者而言,人工智慧的應用普及似將不如今日線性預測般地樂觀。

AI 人工智慧無疑是二十一世紀對人類產生最大影響的關鍵技術之一,對於這項可能改變人類福祉,亦可能引發世界大戰而造成重大傷害(馬斯克之用語)的關鍵技術,若是利害關係人(尤其是各強國政府)以其他考量因素干涉其發展與普及,消費大眾與投資者,恐怕只能靠等待與時間來解決一切。














聯合報黑白集/去中國化要跟上時髦


2024-07-26 00:5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教育部決定將「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改成「台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引發議論。 圖/本報系資料庫


賴清德在全代會上全程以「台語」發聲,教育部也準備將「閩南語」能力認證,改名「台灣台語」。這顯示,正港台獨有志難伸,精神台獨更須如火如荼。但國台辦朱鳳蓮很不給面子,用閩、客雙聲帶回應,說這兩種語言都源自大陸

朱鳳蓮一語中鵠,這是民進黨處心積慮「去中化」的又一鬧劇。但她沒搞懂,對於賴清德,這可不是鬧劇,它是「洗滌人心」的長遠大計。說直白些,「洗心」是說著好聽,「洗腦」才是真的。

綠媒近日鼓吹媽祖、關公從來不是中國人,就是洗滌人心的一部分。說媽祖不是中國人,跟說白馬不是馬,邏輯真有八七分像。但別以為那只是閒扯淡,媽祖林默娘說的「莆仙話」就是閩南語一支,若接受媽祖是中國人,那就得認了說閩南話的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這個歷史連結,當然得造個斷點。

但如今網路無遠弗屆,賴清德在台北說「台語」,朱鳳蓮立馬在北京直播「閩南語」,聽起來有何不同嗎?何況,要洗滌、要改名的東西一籮筐,賴政府的整形速度太慢了!

另一端,全球正興起新型「去中國化」。除一堆外國網紅奔赴中國,一些中國死對頭也在「去中國」,包括加拿大外長趙美蘭、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和同命連枝的烏克蘭外長庫列巴都去了。「去中國」正成熱潮,賴政府該想一想!











聯合報社論/不怕放錯颱風假,就怕治理思維不進化


2024-07-26 01:0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放不放颱風假是由縣市長根據各地風速雨量自行決定,但在台灣的政治惡鬥和民粹取向下,「從眾反應」成了縣市長最安全的選擇。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林澔一/攝影


凱米颱風來勢洶洶,卻在宜花外海打轉徘徊,意外讓全台民眾多了兩天颱風假,有些縣市甚至可能因豪雨成災再多一天。對民眾而言,兩天颱風假就像天賜大禮;對企業主而言,兩天多出的成本只能苦吞。對縣市長而言,則慶幸全台各地同步放假,沒有誰因堅持不放假而被罵到臭頭。儘管如此,大家感受一下,真覺得這兩天假放得理直氣壯嗎?

廿四日當天,首當其衝的宜蘭、花蓮都風狂雨驟,有若干地區傳出淹水災情,這假當然是要放的。反觀西部多數縣市,雖有風雨,但還算平靜,未到無法上班工作的地步。人們多了一天颱風假,但在家收看風災新聞,首日並未看到什麼恐怖的土石流,多半是路樹、路燈、招牌倒塌造成的死傷意外。當天唯一未放假的是金門,知道自己距離颱風路徑甚遠,不會受到影響,故選擇不跟進「從眾反應」。

放不放颱風假是由縣市長根據各地風速雨量自行決定,但在台灣的政治惡鬥和民粹取向下,「從眾反應」成了縣市長最安全的選擇。首長寧可錯放,也不願斤斤計較什麼科學指標,更忌標新立異與眾不同。如果左縣右市都放假,你絕對沒有不跟進的自由。就像去年卡努颱風來襲,桃園未和北北基同步放假,就讓張善政被數落了一年。今年,我們看到北北基桃四兄弟同心,要放假便一起放。

再如台中市長盧秀燕,剛剛千里迢迢依出訪計畫飛抵美,一聽說凱米颱風來者不善,立刻掉頭飛回台灣。如此辛勞奔波,為的就是不讓對手把「颱風天不坐鎮指揮」的罪名安到她頭上,甚至藉機批鬥藍營。但都做到這種程度了,民進黨的毒口水依然四處噴濺,罵她作秀,王義川還批消防局長為何有空去接機。事實上,以台中市當天的情況,空應該是有的,消防局長順便沿路簡報各區狀況,不也十分符合情理嗎?那麼,王義川在鬧什麼?

整體而論,除了宜花東,其他縣市可能都早放了一天颱風假;但這其實是非戰之罪。主要原因,凱米颱風強大的結構在東部與護國神山中央山脈數度碰撞抗衡,在外海盤桓了大半天。其後,風勢明顯減弱,但登陸時間也較預計延後近十二小時。各縣市停班停課時間多半須在前一日晚間八時左右宣布;如此一來,難免造成颱風假和實際風雨的落差。隨著手機通訊的快捷便利,這個問題並非無法解決。例如,情況比較不明確的縣市,若能等更有把握的時間再宣布,決策或許比較不會太離譜。

再看,昨天凱米遠颺後,颱風尾輻合西南氣流的龐大水氣降下豪雨,在南部地區造成嚴重淹水。尤其最近適逢大潮,河川水流難以在海口消退,像高雄市愛河的水位便暴漲外溢,漫流淹入周邊豪宅社區,市區一片汪洋。同樣的,台南的永康、關廟、安平、仁德等區,也都淹水災情不輕。近兩年,高雄、台南都在爭搶台積電等科技業設廠,一方面為繁榮地方,一方面也為創造就業。但如此一窩蜂地搶建開發,是否忽略了都市整體的排水、疏濬規畫,經凱米的測試後,必須好好重新檢視修正。

颱風假錯放難免,但如何將集體誤判減至最低,則需要更多理性討論。歷經三年新冠疫情,許多上班族已逐漸習慣遠距工作;若能納入居家上班設計,就更不怕放錯假。但政府的颱風假思維,仍停留在上世紀的統一決策模式,甚至加入了民粹情緒及政治謾罵。這次兩天颱風假,正是這種心態的產物。政府平日若勤於疏濬,勤於檢查路樹路燈,有些災情是可避免的。






廖元豪/憲法裁判的政治可預測性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廖元豪/憲法裁判的政治可預測性
◆  魏國彥/微塑膠侵入我們的腸胃了
◆  楊志良/寫不完的漏網悲劇
◆  陳冲/老是一寶 但也要服老
◆  周行一/被動收入的迷思







廖元豪/憲法裁判的政治可預測性


2024-07-26 00:48  聯合報/ 廖元豪(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憲法法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憲法法庭經常會碰上有重大公共爭議,甚至是政治黨派衝突的案件。這時人民就會發現,國家重大政治爭議,竟是由十五位非民選的大法官來決定。憲法法庭代替民意機關與選舉程序,成為「權威性價值分配」的機制。政黨與一般大眾自然想要預測「大法官們怎麼判」。那麼,大法官們的憲法裁判,應該天威難測,還是眾望所歸地容易預測呢?

答案是:憲法裁判應該在法理上可預測,而非在政治上容易預測。

法理上可預測,顯示大法官即使處理高度爭議案件,依然是「法的僕人」而受社會信賴;政治上好預測,卻讓人民覺得大法官不過就是政治打手,或是看風向的投機者,鄙視之心油然而生。

法理上可預測,是在法學上或釋憲先例有紮實的基礎,使法界專家能判斷憲法法庭的裁判。而政治可預測性,則指人們在預測憲法裁判時,不是依據嚴格的法學規則,而是從以下標準來猜想:一、任命大法官的政黨、總統;二、大法官的政黨色彩與政治傾向;三、當前的政治權力或風向。

在憲法裁判,法律與政治的確不容易完全區分。大法官們更要有智慧,盡可能說服社會大眾與法學界,我們是基於「法理」而非純「政治」來裁判的。民主國家中,重大的政治爭議與公共價值,居然是由一小撮非民選法律人來裁決,憑什麼?憑的就是大法官行使司法權,作法律上的專業判斷,而不依循政治有權者的意志,更不是大法官自己的價值偏好。司法權是受法所拘束的權力,是「解釋」憲法而非自行「創造」憲法規範。大法官不只要自認做到這一點,更要讓絕大多數人民「相信」大法官「不是政治判斷」,憲法裁判方有正當性。

尤其台灣處於新興民主文化,法治信仰也不夠紮實,社會大眾更容易用政治結果來猜測、解讀憲法裁判。大法官要戒慎恐懼、如履薄冰地處理重大政治爭議案件。在威權時期,戒慎恐懼是為了不要觸怒當今;現在,如履薄冰則是不要破壞薄弱的「大眾司法信心」。

憲法文字很模糊,因此憲法裁判是否遵循、引用先例,就是「法律上可預測性」的重要指標。如果憲法完全沒有規範,又沒有先例,大法官或許就盡量讓政治社會自行運作,不要大動干戈改變現狀,以免被人認為大法官們拿著司法權來實現個人的理想。而釋憲先例雖可變更,但變更先例應屬例外中的例外,務必要有極具說服力的論證,方可為之。絕不能像政權輪替就大幅更動前朝政策那樣,急著想「翻轉」一切。憲法裁判如背離先例,卻在法理上欠缺強力基礎,同時更在政治上符合「任命者的利益」、「大法官的偏好」,以及「現今執政者傾向」,那簡直是完美符合大眾的「政治觀點」-憲法法庭有明確政治傾向。若真如此,司法權定分止爭的功能將蕩然無存,因為民眾根本不相信這個裁決是「法律決定」。

美國有許多人懷念雷根時期任命的兩位大法官-歐康納與甘迺迪。因為這兩位溫和保守派大法官,總是踐行中間路線、漸進主義,而且尊重先例,不惜打臉任命他們的共和黨。他們讓人相信大法官不是總統意志的延伸。墮胎、積極平權措施、同志權益等重大案件,於他們在位時都能作出社會大眾尚可接受的判決。比起現在動輒推翻先例,實現共和黨政綱的大法官們,他們才是司法的榜樣。

期待中華民國的大法官們,也有同樣的智慧與能力,維護司法公正形象,讓憲法法庭在法律上可預測,而非政治上好猜測。 





黃齊元/交易的藝術,川普領導大戰略

◆  黃齊元/交易的藝術,川普領導大戰略
◆  劉大年/因應美國政局的可能變化








黃齊元/交易的藝術,川普領導大戰略


2024-07-26 01:10  聯合報/ 黃齊元(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副董事長、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


川普入主白宮已無懸念,一夕之間,全世界急忙補修川普學分。這是天命,混亂的世界、分裂的美國,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出現了對的英雄和救世主。

川普是一名商人,沒有理念和理想,嘲笑民主價值和西方聯盟。在他心中,一切都是商業利益交換,如果說他有什麼目標,那就是「讓美國再次偉大」。

川普民國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年)出版的《交易的藝術》是一本經典作,書中介紹了川普的商業哲學,有幾個重點:一、追求利益,但保護下檔風險;二、保持多個選項,維護自身利益;三、借力使力,利用優勢影響結果,不要讓對方感到你迫切想交易;四、廣傳信念,激發人們想像力。

川普副手范斯理念類似川普,以現實主義掛帥;他認為講道德沒有用,應根據「對美國是否有利益」來處理外交事務。他和川普都認為中國是美國最大敵人,應集中資源、不要太分散。川普可能放棄拜登圍堵策略,因為成效不大、執行困難。

在被問到如果台灣被攻擊,美國是否防衛台灣,范斯說美國應讓北京知道入侵台灣會付出極高代價,如果中國發動攻擊,「再決定怎麼做」。用白話說,老美只想用威懾戰略打代理人戰爭,但不會參戰,要犧牲也只限台灣人,把戰場留在台灣

川普講得更直白,他在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跨太平洋保衛台灣很困難,台灣也沒有交保護費,「他們搶走了我們所有晶片業務,我們有那麼傻嗎?」在另一篇訪問中,他表示不會透露底牌,以免影響談判籌碼。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日韓都被川普要求交保護費,台灣不可能例外。至於條件為何?我們可以猜想:一、增加半導體對美投資。現有二廠共投資六百五十億美元,未來可能加倍;二、增加軍火採購、提高國防預算;三、重組台積電。台積電外資持股達七成,川普可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美國股東支持董事會重組,發揮影響力。

中國大陸如果解川普,應盡量和他談條件,不管是豁免美國國債、或大幅減少貿易赤字,任何能改善美國經濟的條件都可以談,前提是支持兩岸和平統一。和川普打交道需用華爾街併購思維,利益至上、政治其次,敵意併購也可有圓滿結局

如果中美無法達成協議,可能先各自展現軍事實力,如同中國對菲律賓,再看川普如何出招,最終仍可能和解,以免兩敗俱傷。台海若有戰爭,美國應會比中國傷得更重。理想結果是談和,中國尊重美國老大地位,但美國也承認中國崛起現實,雙方各取所需、合作共贏,川普不會像烏克蘭或以色列打無止盡的戰爭。

中國大陸可能戰略是,透過軍事封鎖台灣,逼老美上談判桌,因為美國只會威嚇,不願真正出兵。川普可能戰略是,用最大力量威懾中國,如果不成,則在「美國優先」前提下,和中國和解取得最大利益、犧牲台灣

澳洲前總理陸克文在其著作《可避免的戰爭》中提到,習近平的世界觀有十大利益同心圓,最核心是「持續掌權」,其次是「確保國家統一」,其重要性超過「保障經濟繁盛」,從現實可印證。川普上台給習近平帶來一個難得機遇,主要由於川普治國風格,加上全球地緣政治情勢失控,形成完美風暴。

過去半世紀美國是全球老大,很多國家被其包養,但今天乾爹態度變了,大家必須認清現實。台灣如果不願「備和」,只能被美國逐步引向「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