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經濟/金融整併喊了兩年 一事無成

.聯合報社論..九二共識:丟不丟得掉與應不應該丟
.聯合報黑白集.換.變.騙.祈
.經濟日報社論.金融整併喊了兩年 一事無成






經濟/金融整併喊了兩年 一事無成


2015-12-12 01:2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明年1月將轉任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日前他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指出國內金控目前16家太多了,要打亞洲盃沒有一家夠資格,最適規模是八家;他明年轉換跑道後,最想推的是泛公股整併。再者,曾主委希望泛公股趕快整併,原因是泛公股占總資產約一半,如不整併,會阻礙台灣金融業發展。
目前台灣有16家金控,泛公股控制有五家,包括:政府持股超過50%或掌握一半以上董事席位者,有台灣金、合庫金、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資產總和占16家金控的37%。曾主委所提到的泛公股占總資產約一半,應該是銀行業,泛公股控制的銀行資產,占國內所有銀行業約略超過一半。因此,在曾主委變成曾立委,最想推泛公股銀行整併、金控減半的政策。
對於曾主委的構思,我們認為基本上方向是正確的,亦值得鼓勵。首先,為何有公股銀行整併的議題?2013年10月曾主委設下金融發展目標,希望在三至五年內,促成一至二家國內銀行成為具指標性的亞洲區域性銀行(簡稱為打亞洲盃)。而2014年3月初行政院長在立法院宣布推動公股銀行之間的整併(公公併),以利公股銀行打亞洲盃,已經確定為政府的政策方向。之後馬總統亦肯定金管會之打亞洲盃的金融發展政策,因而成為馬政府的既定政策。但是,兩年過去了,連最簡單的公公併都受阻,更遑論民營金控,因此可說是未有任何成果。
就亞洲地區而言,即使在台灣算是大型銀行,到了國外只能算是中型銀行;而且銀行過多集中於泛公股,使得這些銀行的發展被綁手綁腳,同時集中於傳統銀行業務,競爭力未見提升。在亞洲銀行業的發展,合併或收購是重要的手段,並且有利於赴國外發展,例如: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其中,新加坡原來有十家銀行,在十餘年前,政府主導整併成三家,而且皆揮軍向海外發展,形成亞洲地區性活躍銀行。
因此要落實泛公股金控、銀行整併的構思,必須強化海外分支機構的競爭力與整體規模。目前我國公股銀行的國際化程度不高,若能將兆豐金控、第一金控合併,兆豐銀與第一銀二者國外分支機構稅前盈餘佔本國銀行所有國外分支機構的三成,而且海外分支機構亦較多,則可提升海外競爭力。再者,以資產規模而言,兆豐銀與第一銀資產合計約5兆元,兩家合併將成為國內資產最大銀行。如此一來,自然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銀行與金控,並且有示範效果,倒逼其他銀行、金控整併。
其次,要貫徹打亞洲盃的政策,即使泛公股銀行、金控整併,還是要打通僵硬的公股股權管理結構。許多評論者提出公股銀行的所有權屬財政部、但經營權委由專業管理團隊的概念;亦即有關重大決策授權公股銀行董事會決定,例如在國外的併購案是需要必要之授權與時效性,而財政部則著重績效考核與董事指派。同時,必須讓泛公股銀行經營者的薪資結構與水準,能夠有市場競爭力。再者,至少解除泛公股銀行總經理的財產公布,以利聘任國際人才。最後,儘量讓經營階層的聘任是以經營的長期績效為考量,避免要到立法院備詢。以上這些限制,都是阻礙公公併的因素,但都不是金管會及財政部能夠解決,以致政策喊了兩年至今一事無成。
其實要打造區域性的代表銀行、金控,公公併只是形式,若僅是合併使規模變大,而其餘未改變,則競爭力仍無法提升。因此,整併的目標是塑造大型、且具國際競爭力的公股金融機構,政府相關部會必須全力支持,配套落實,如此我國金融業方能在亞洲有一席之地。
雖然曾主委的理想,以目前政治環境,甚難實現;但我們還是支持有詳細規劃、能夠提升競爭力與協助國內金融業走出去的整併案。

聯合/九二共識:丟不丟得掉與應不應該丟


2015-12-12 01:2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如果當選總統,將馬上面對為「九二共識」與北京攤牌。她應有兩個考慮:一、九二共識丟不丟得掉?二、九二共識應不應該丟?
我們的觀點是:九二共識不易丟得掉;且即使丟得掉,也不應該丟。
「否定九二共識」如今看似蔡英文最強勢的一手棋,但反過來看,卻也是她最脆弱的一手棋。這著棋一旦走錯,就可能全盤皆輸。
先談不易丟得掉。九二共識甩不甩得掉,要看北京是否放棄「九二共識」四個字。「九二共識」四字已見諸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又經馬習會夯實其「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的地位。習近平先有「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之說,又有「和平之舟徹底傾覆」之喻。依情理而論,若是習近平吞回了九二共識,他以後如何再就兩岸政策對美國、中國十三億人及台灣藍綠兩方「說話算話」(卜睿哲語)?如果習近平不肯吞回九二共識,蔡英文如何甩得掉?
再談如果甩得掉「九二共識」四字,蔡英文應不應該甩掉?隨著攤牌時刻迫近,近日見到一些傾綠人士向蔡英文獻策。有些人根據北京在馬習會的一段論述,揣測北京可能在九二共識讓步。張志軍說:「(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即可)」。
這段論述被解釋為:蔡英文只要承認九二共識是曾經發生及存在的「歷史事實」即可,北京就不會再強求民進黨沿承九二共識這個「歷史名詞」。此被視為北京明示蔡英文的「出路」。
但如前所論,要習近平吞回九二共識四字恐怕非易,這牽涉他「說話算話」的政治威信。蔡英文若誤判習會讓步,一旦失算,恐將滿盤皆輸。更凶險的情勢是:北京即使吞回「九二共識」,卻已言明必然會要蔡英文「認同其(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這就可能陷蔡英文於更加艱危的境地。北京若得寸進尺,蔡要如何表態始能讓北京滿意?
九二共識,在北京的核心內涵是「反對台獨/兩岸一中」,在馬政府的核心內涵是「一中各表」。蔡英文難道願意丟掉九二共識四字,而直接「認同(北京的)核心內涵」,即「反對台獨/兩岸一中」?
何況,經歷馬政府近八年的努力,對內,已將九二共識與中華民國憲法鏈接(不統/不獨/不武);對兩岸,亦已與一中各表鏈接。馬政府雖迄未使兩岸當局共同正式接納「一中各表」的政策架構,但近八年來北京向未正面否定此說,再經此次馬習會呈現「一中定義處於爭議狀態」,更可視為一中各表的推進。而「一中各表」無疑是台灣在兩岸關係中進退攻守的最重要及最後的戰略據點。蔡英文若甩掉九二共識,也將失去一中各表的攻防要塞,其後果將直接面對北京「反對台獨/兩岸一中」的正面攤牌,豈不是自毀長城?
「一中各表」對兩岸皆是必要的戰略架構,為兩岸互留餘地以推進和平發展。如果失去九二共識,將使兩岸皆失一中各表的發展餘地與過渡空間,將對雙方皆是難以彌補的損失。
蔡英文在與北京攤牌前,須對國人打開她的「黑箱」:一、甩不甩得掉九二共識?二、應不應該甩掉九二共識?蔡英文總不能說:我要甩掉九二共識的唯一理由,就是我要甩掉九二共識。
對於蔡英文來說,九二共識的三大內涵「反對台獨/兩岸一中/一中各表」,其中北京所堅持的「反對台獨/兩岸一中」,即使沒有九二共識四字,也不會消失。難道沒有九二共識,北京就會同意台獨了?或民進黨即可推動一邊一國了?
但如果沒有了九二共識,兩岸失去一中各表,那是北京可以面對的局面,更是北京鷹派所拍手樂見;因為,撤去一中各表的屏障,北京對台灣的壓力將更直接且緊迫。相對而言,則必將陷台灣於更加凶險的境地。因此,即使九二共識這四個字甩得掉,蔡英文若慎計吉凶得失,亦不可輕言丟棄。蔡英文不但不應丟掉一中各表,且應努力補強。
簡言之,台獨是蔡英文一定做不到的,所以蔡英文沒有理由因主張台獨或反對憲法一中而否定九二共識。但一中各表卻是已然鏈接在九二共識上的戰略架構,一旦失去就不易回復。蔡英文不能為了不能實現的台獨思維,而賠上「一中各表」的憲政天險。由此可知,九二共識不只是甩不甩得掉的問題,更是應不應該丟掉的問題。

聯合/換.變.騙.祈


2015-12-12 01:2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大選年,年度代表字是「換」,眾人驚嘆竟會如此切題。票選主辦單位代表黃晴雯說,「是民眾情緒的強烈表達」;游美月說,「可視為蔡英文的另類民調」。
票選代表字的前三名是:換、變、騙。其實,換與變,皆有「更易」之通義。而騙是以假亂真,偷天換日,也有變生莫測之義。所以,這票選字的前三名,換、變、騙,表達的是同一種思考趨向,卻是不同的層次。說明如下:
換:未必是變。新瓶舊酒,就是換而未變。蔡英文否定九二共識,這是換;但又稱「維持兩岸關係現狀」,這則是不變。但是,新瓶是否已準備好了?舊酒能否從新瓶倒得出來?這些皆尚不可知。更何況,若真的成了新瓶舊酒,這究竟是換,還是騙?
所以,換,未必能變,變亦可能是騙;甚至,不騙怎麼能變,又怎麼能換?這對經歷解嚴近三十年、看盡「換人作作看」及「政黨輪替」的台灣選民而言,這應當已是政治常識,但似也是一種政治宿命。
民主政治的選舉制度,最容易的就是「換」;換人作作看,一夕可成。但換了人,是否就能變,卻是未必。因為,國政在世局之中,世局制約了國政。否則,蔡英文為何尚未「換」上,就已言明「不變」,即「維持兩岸現狀」?可見,能不能「換」與能不能「變」,是兩回事。
正名制憲,國號要變,憲法要換;就是徹底的換,與徹底的變。但是,若只能「維持現狀」,正名制憲及台獨黨綱就可能成了徹底的騙。所以,自總統至二千三百萬台灣人,都要先搞清楚「換/變/騙」的交集處與分殊處,不能將三者菽麥不分。
代表字的第四名是「祈」,那或許是「天佑台灣」的意思吧?

聯合筆記/跟中國打交道

.滅頂活動/廚餘王國台灣 還要再浪費?
.滅頂活動/砲火亂射 小心誤傷「友軍」
.學賈伯斯「玩」出2倍生產力
.反恐攻 霸凌不如溫柔反擊有力
.聯合筆記/跟中國打交道
.美國的反中無所不用其極
.人情勝風景 愛上田中馬拉松
.創業教育 不是老闆速成班
.教育講功利 未來怎麼更好?
.孩子別哭 努力絕不會白費





聯合筆記/跟中國打交道


2015-12-12 02:04 聯合報 李莉珩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宣布,要赴大陸南京設立先進的十二吋晶圓廠;經濟部長鄧振中前天也在立法院表示,研擬五大限制,有條件開放陸資來台投資IC設計產業,IC設計大廠聯發科立即表示「樂觀其成」。台灣高科技產業最重要的兩大領頭羊,也是國際級的大公司,終究抵擋不了全球這股紅潮經濟趨勢。
究竟去還是不去大陸設廠?張忠謀顯然長考多時。一個月前,張忠謀在台積電運動會上透露,他在看美國布希政府時代財政部長鮑爾森寫的「跟中國打交道」一書,希望從美國人角度看中國經濟。
若從台灣的角度看中國大陸經濟,通常就只有「迎抱」或「抗拒」兩種立場。但除了台灣人的角度外,看來張忠謀更希望跳脫這種非黑即白立場,用更宏觀與客觀的思維,去思考在中國的布局與戰略。
張忠謀從這本書看到了什麼?「跟中國打交道」一書還沒有在台上市,也沒有中譯本。但英國金融時報的書評指出,面對中國崛起,美國該如何面對這些多方面的挑戰,鮑爾森開出的處方其實很簡單:保持清醒的頭腦,與中國展開有建設性的合作。因為,中國或許確實是個勁敵,但美國不應逃避競爭,這才符合美國自己的利益。
今年四、五月間,鮑爾森也對中國開放科技產業提出建議,他認為,對任何國家而言,在國家安全和對外開放之間都有一個平衡點,其間的分寸很難拿捏;但大家必須謹記一個事實:不應讓科技產業與世隔絕,因為閉關自守與打造真正具有競爭力的高科技產業,這兩個目標是背道而馳。
這位美國前財政部長點出的,就是現今經濟發展的既競爭又合作問題。因為,國家之間、經濟體之間、以及企業之間,與對手合作的利益,將遠大於對抗的利益。
這幾年全球風起雲湧的各國自由貿易協定、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也都是著眼這種競合經濟的利益。只可惜,在國際及區域競合經濟中,台灣到目前都還沒有拿到門票;與大陸之間的貨品貿易、服務業貿易協議,也始終卡關而沒有突破。這對台灣的經濟發展與產業競爭力是極為不利的形勢。
台灣產業已經無法閉門造車,必須與全球產業連結,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跟中國打交道,並非僅單純著眼紅色經濟,而是有著全球連結的更高層次戰略意義。

馬凱/總統大選能搶救台灣於倒懸?

.馬凱/總統大選能搶救台灣於倒懸?
.廖玉蕙/推窗放入大江來
.薛承泰/時空錯置的高教發展
.林中斌/中美南海互鬥的真相
.嚴震生/習近平出席峰會 中非不脫援助關係
.羅智成/美好的閱讀
.王健壯/頂新案上的一堂法律課





馬凱/總統大選能搶救台灣於倒懸?


2015-12-12 01:16 聯合報 馬凱



台灣正當危急存亡之秋,若不及時搶救,後果不堪設想。
半世紀來,我們獨沽一味:前卅年憑藉從事簡單加工的小型世界工廠起家,卻因僥倖踏上捷徑,經濟騰飛而上,用最短時間改頭換面成功,也同時被排出此一捷徑。原本失去依託的經濟,復在大陸世界工廠成型之後,做為其中上游中間財的供應者,得附驥尾勉強保住四%上下的成長。世界工廠乃是台灣唯一的倚恃,到了一日不可無的地步。
孰料對岸於二○○七年決定關閉世界工廠,並以六年時間,透過工資連連上調、社會保險不斷加碼、環保要求年年升高等手段,使沿海加工出口廠終於完全失去競爭條件,不得不退出,大陸的世界工廠也黯然走上末路。
如我所料,世界工廠關閉,推動大陸經濟高速成長的引擎頓熄,由於根本找不到替代動力,其經濟將陷入衰退危機。但真令人憂心的是,胥賴對世界工廠出超勉強保持四%上下成長率的台灣,一旦失去倚恃,經濟必將急轉直下,不知伊於胡底。
當對岸世界工廠大門關閉,我們苦求其他出路時,全球雙邊、多邊的FTA構成一個個對外封閉的小圈,台灣幾乎被摒諸門外,以貿易立國的生機何在?火上加油的,是少子化以破紀錄速率發展,日本的覆轍眼看已無從逃避。被摧毀的技職體系與大學教育,令企業高嘆無可用之人,而頂著方帽子的年輕人則高不成、低不就,無法發揮所長,台灣的下一棒將由何人承接?再加上支撐經濟的主幹垂垂老去,青壯人才與資金汨汨流失,一個日漸枯竭的台灣,還能苟延殘喘多久?
面對如此深重而迫切的危機,台灣只有一條出路,就是「窮則變、變則通」。不要再每天震天價響高談創新,創新何其難哉,豈是一時之間可賴以起死回生?其實真正也最重大的創新,就是重新檢視盤點我們擁有的寶貝,從其中發掘讓台灣可以絕地重生的機會。
半世紀來,由於世界工廠這條路太順遂、太理所當然,因此在我們的百寶箱中只取出這一味寶貝,全心全力運用達其極致,從未旁顧其他出路。如今走到窮途末路,必須另謀生計時,卻未發覺我們的百寶箱中正藏著趁手的寶貝,一旦有其大用,立能為台灣別開生面,打造出更美麗的風景。
其中之一就是我們每天生活其上的台灣。我們這一群台灣的子孫早遺忘,四百年前台灣乃是手扼北亞至南亞海上通路的海上霸權,所憑恃者就是位居要衝,而且擁有天然良港。新加坡具備近似條件,即可揚威亞洲、躋身全球富國之列。台灣之所以瞠乎其後,關鍵在於四百年來的海禁與鎖國,早將我們變成「內陸」國家,忘掉海洋的臍帶。只要踵武新加坡之後,充分開放、積極運用地理優勢,豈有不青出於藍的可能?
台灣正處關鍵時刻,將近八年身居要津但乏善可陳的主政者終將放手,幾組總統候選人摩拳擦掌競逐大位,一切轉變都有實現的機會。由於近廿年來超級大總統制幾將舉國命運置於一人之手,因此,任何改變都須透過此人始能實現。然而環目四顧,猶未得見心懷民瘼、目光如炬,足以扭轉台灣命運之人。但錯過這次機會,恐怕前途茫茫。但願上天垂憐,再給台灣一次奮起的機會。
(作者為經濟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