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5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負油價亂象 給市場上了一課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2956/web/

◆  經濟日報社論/負油價亂象 給市場上了一課
◆  聯合報黑白集/真的想參加國際活動?
◆  聯合報社論/「加零」的驕傲與哀愁:看台灣政經圍城







經濟日報社論/負油價亂象 給市場上了一課


2020-05-14 23:37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時間4月21日凌晨,5月份西德州WTI)原油期貨倒數第二個交易日,期貨合約價出現史上首見的負油價 當日結算更落至每桶負37美元的驚人價位前所未見的負油價及單日跌幅高達306%,重創在期貨市場做多或炒底的投機性交易人,為數眾多的原油ETF商品投資人也蒙受損失。

回顧當日,全球第三大原油 ETN── iPath B 系列標普高盛原油指數OIL),由 4.01 美元大跌至 1.88 美元,並在4月22日宣告清算下市槓桿型做多的原油 ETF 所受衝擊更大,ProShares 兩倍做多彭博原油 ETFUCO)股價由 33.75 美元劇跌至 13.11 美元、單日跌幅達61.1%全球三倍做多槓桿型原油 ETF 更因淨值過低或呈現負值而下市清算這種原油 ETF 商品幾乎全軍覆沒的情形,顯示出許多投資人、部分專業投資機構及商品發行商對該金融商品的了解及準備仍不夠充分。

具體地說,過往投資人習慣期貨價格最低僅為0元,以致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西德州原油期貨出現負值之際,投資人反應不及,未能立刻平倉停損,導致虧損極為驚人更有部分投資人因未即時停損,使保證金維持率過低而遭期貨商系統強制砍倉,承受大量的超額損失其中,最慘的是中國銀行旗下石油期貨衍生性理財商品原油寶」,因未能及時將5月原油期貨轉倉,遂出現按照結算價計算後的投資人不但賠光本金,還得倒賠價差給銀行的怪事。諸如此類的糾紛頻仍,使全球各地出現許多投資人對期貨商提告的事件。

經此一役後,全球各大原油 ETF 紛紛推出相對應的因應措施,以便在國際油價大跌或負油價再現時,可保住最多籌碼,並防止類原油寶事件重演當前國際主流做法大致可分為三個方向,一是在股本總值不變下,將多股合併進行反向分割減少流通在外股數,此舉可提升每股淨值避免觸及下市門檻;二是轉倉至遠月,以避免近月原油期貨負值與巨額波動之風險;三是拉高保證金維持率至合理水準,以確保交易安全,因而暫時降低曝險水位。當然,也有採行混合做法者

舉例來說,UCO 在4月21日宣布反向分割,直接以 25 股併1股,避免清算下市,並將期貨部位轉倉至9、12月份;另一檔兩倍做多的 ETF ── BetaPro Crude Oil 2x Daily Bull(HOU)則在4月22日宣布暫將部位曝險調至一倍,以降低波動性風險;全球規模最大原油 ETF ── United States Oil Fund LP(USO)在4月21日將近月期貨合約由分散轉倉到 6、7、8 月,之後並採取 8 股合併為 1 股的反向分割以提高每股淨值,接著再次轉倉更遠月份。

只是,如此調整又衍生出新問題。例如反向分割使價格拉升,吸引投資人再度進場,且投資人若因不瞭解價格走揚緣由而追價,反而造成投機風更甚,若油價又出現巨大跌幅,將讓更多投資人受傷;至於轉倉至遠月合約或調降曝險比重,都是減少波動、控制風險以保護淨值的方法。惟在近月原油期貨價格反彈時,轉倉至遠月的 ETF 無法充分反應漲跌幅,讓投資人享受不到油價反彈的好處,令投資糾紛再起。不過,在這個油價波動劇烈的非常時期,發行商在發行條款規範內端出因應風險措施,尚不失為符合情理的操作,目前國際間也未有監理機構認為此做法有何不適切之處

綜上,即便近期油價明顯回彈,但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各地肆虐,且全球經濟回復正常活動時間難料,是以經過負油價洗禮後,投資人應更充分了解自身風險承受度,並對金融產品特質有更深的體認。當前唯一可堪告慰的是,在各大 ETF 紛紛轉倉至遠月後,6 月份到期的 WTI 原油期貨未平倉量已降至5月初的 27 萬口,遠低於前月同期的 63 萬口,本月再度出現交割日前多殺多的負油價機率已大幅下滑。












聯合報黑白集/真的想參加國際活動?


2020-05-15 00:13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我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團常任代表朱敬一去年八月退職,職位卻懸缺八個多月未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世界衛生大會(WHO)即將召開,政府正極力動員友邦提案,敦促世衛邀請台灣與會。但反觀我國早已是正式會員的世界貿易組織(WTO),上任大使朱敬一去年八月退職後,職位卻懸缺八個多月至今未補要說政府真想積極參與國際活動,從這點看,一點都不像

我國成為世貿組織正式會員已超過十八年,我駐 WTO 代表具大使身分,和其他國家代表平起平坐,是台灣最重要的國際參與舞台。如此重要的職位,蔡政府任其閒置不管,卻拚命在哪裡罵世衛組織秘書長,又拿磚頭砸世衛大會的門。這樣的國際參與態度,令人不解。

說穿了,蔡政府最近敲鑼打鼓製造參加 WHA 的聲量,重點不在「拚外交」,而是玩政治給百姓看,證明我們多麼賣力爭取,而對岸多麼鴨霸打壓最好中共表現得野蠻一點,蔡政府就可以拿來大內宣,激化民眾的反中情緒,那才叫穩賺不賠。馬政府時代台灣應邀參加 WHA,民進黨竟派人去場外謾罵我國代表,它哪裡是真想參與國際活動。

好笑的是,朱敬一退職半年後,蔡英文才核定已退休的前國貿局長楊珍妮出任世貿副代表」;兩個月過去,楊珍妮也從未赴瑞士就任政壇傳言,這項任命不過是在幫某人卡位」,赴不赴任當然不重要

最重要的國際組織職位空著不管,卻在進不去的世衛組織門外喧囂叫罵。蔡政府這種輕重不分的作法,若說是認真的國際參與態度,誰會相信?








聯合報社論/「加零」的驕傲與哀愁:看台灣政經圍城


2020-05-15 00:11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5月20日將發表第二任就職演說,美國學者極為關注。圖為她4月9日在陸軍台南營區,視導部隊戰備任務演練。 (路透)


新冠肺炎逾月本土零確診,防疫指揮官陳時中自稱「初步成功」。「加零」為蔡蘇體制五二○連任施放禮砲,在大內宣吹捧「防疫有成」之際,紓困之亂卻揭露台灣另一個的面貌:原來加零背後掩藏另一層民生疾苦防疫成績犧牲經濟換取的成果。全球各地正試驗各種解封策略,希望盡快回到正常生活;但對台灣而言,更嚴峻的考驗是:一場大疫,是否讓台灣進入一個巨大的政治與經濟圍城?

抗疫一百多日來,政府高唱「超前部署」,但除了口罩生產線,不見任何疫後社會重建的行動方案。蔡總統任命蘇揆續任,並送上「護國院長」的高帽;然而蘇揆部署的是個人聲望,把責任都推給防疫指揮官和地方首長,看不出瞻矚格局。民眾期待經濟復甦,卻只見政務委員炒冷飯,宣稱台商回流等投資台灣規模已加碼到近兆元台幣,將創造八萬工作機會。然而,對照讓勞動部頻感意外的無薪假和失業數字,乃至各行各業關廠與倒店市況,令人慨嘆高官和小民像是活在不同世界。

疫情重創我國產業,消費信心急劇萎縮,內需及就業市場所受傷害,與防疫成績截然不成正比。疫情其實只是最後一根稻草,真正讓業者卻步不前的是眼前只見時代的終結,舉目看不到未來

這波疫情,讓全球都面臨產業鏈及需求鏈的斷裂與重組。但台灣的問題早在疫前即已發生,卅多年來支撐經濟繁榮的政經社會條件,前兩年已瀕臨瓦解。蔡英文在美中兩強對峙中選擇親美抗中,不僅高科技、傳產業者得遠離中國,另謀出路;內需市場也因兩岸關係惡化消蝕,曾承受和平紅利的零售服務業被斷手斷腳

仗著防疫至上,蔡政府輕忽經濟的雙重衝擊,並以「零確診」自我感覺良好,粉飾太平。而滿朝文武忙於爭權卡位,不見一個肩膀扛起責任,讓民生活動循序解封。指揮中心顧問張上淳,社會對病例「零容忍」,讓下令放鬆的決策者壓力沉重此話的另一解讀是執政者把防疫當成集權治理的工程,要靠「加零」來維持其統治的神聖性;也因此,即使疫情趨緩,台灣仍被封印在圍城中。執政者唱和民粹鼓吹加零,除了防堵,沒有其他進攻對策,台灣缺乏如韓國或中國般一邊抗疫、一邊分階段復工自癒能力

蔡政府極力創造防疫神話,包括各類世界看到台灣的置入性行銷,但這些虛榮都無助解決生計問題。蔡政府雖因反中贏得防疫首戰,得到美國助我加入世衛的「口頭支持」,仍未拿到門票,卻被困在美中對抗的靶心。美國每天新增確診數仍未低於兩萬人,蕭條危機迫在眼前;蔡政府脫中入美的經濟路線猶如空中樓閣,提不出推動復甦的新政。

面對疫後的世界經濟秩序變化,台灣顯然毫無想像,更缺乏具體因應之計。這次韓國疫情大爆發,卻能藉由擴大篩檢,迅速控制文在寅總統日前發表就職三周年談話,要以經濟引領疫後發展,並揭示產業發展方向與策略,以及就業保障具體措施。他並不擔心病毒可能捲土重來,用明確政策鼓勵人民迎戰病毒與大蕭條,並就兩韓問題和區域安全提出合作主張,將危機轉化為國家再出發的契機,包括與中國大陸合作規劃新經濟組合,雙方人員的安全快速通關青瓦台不自滿於抗疫績效,積極開拓生存空間,蔡政府應虛心學習其行動力

台灣民粹政治之為害,在防疫過程盡顯無遺。先有「順時中」,後是「加零」,許多人在危懼中不問是非利害,只知黨同伐異紓困之亂背後顧腹肚的呼聲提醒我們:再多「零確診」,都只是原地踏步蔡政府必須思考如何突圍解困,台灣才能更上層樓面對中共政權的威脅,也是如此

【重磅快評】蘇揆紓困秀…有需要領不到 沒需要領更多?

◆  【即時短評】發補貼舵手要帶領台灣農業走向什麼未來?
◆  【即時短評】民進黨的台灣價值 選前選後不一樣
◆  【重磅快評】政治封聖大仁哥 能讓民進黨變得高道德?
◆  【重磅快評】蘇揆紓困秀…有需要領不到 沒需要領更多?

◆  【重磅快評】國民黨是動輒得咎 還是咎由自取?
◆  【重磅快評】蔡英文與獨派各取所需 藍營正辦非軋一角
◆  【重磅快評】一「卡」通? 疫情趨緩後盡快重建隱私個資
◆  【重磅快評】潘文忠拿官威挺招名威 果然發發驚人
◆  【重磅快評】招名威踩的紅線 豈止是歧視而已
◆  【即時短評】「中華民國」不是歧視發言的遮羞布
◆  【重磅快評】蘇貞昌的沈默就是超限利用陳時中
◆  【即時短評】百大青農竟不是農民 政府到底紓困到了誰







【重磅快評】蘇揆紓困秀…有需要領不到 沒需要領更多?


2020-05-15 09:54 聯合報 /   主筆室
520前夕,行政院長蘇貞昌依例率內閣總辭。利用這個任期的最後一次院會,蘇貞昌繼續大秀紓困政績。圖/報系資料照片


520 前夕,在少見的「未辭先慰留」情況下,行政院長蘇貞昌還是依慣例率內閣總辭。利用這個任期的最後一次院會,蘇貞昌繼續大秀紓困政績

蘇貞昌說,各項紓困方案已經嘉惠逾 800萬人;其中,現金紓困發放超過 310 萬人,發出約 550 億元;各項紓困貸款也幫助了 40 萬個人或企業,核貸超過 5,000 億元。

紓困 800 萬人!蘇貞昌總是說得很大氣!尤其領了現金的 310 萬人,雖然有工作領 6 萬,沒工作領 3 萬,賣玉蘭花給 1 萬,老弱身障發 4,500 元,連尊嚴都被分等對待,但總是要謝恩的。至於那些還陷在「紓困之亂」裡的民眾和基層公所人員,更不敢吭聲了。

蘇貞昌說「3天審核、5天發放」、「中央審核、地方免責」,讓衛福部到地方政府都亂成一團,民眾也備受折磨。
部分縣市認為資格審核困難,擔心錯發而未發放或發放比率極低,不但宜蘭縣、新竹縣與花蓮市到昨天仍然是零發放」;號稱核發比率全國最高的台南,也只有一成左右這1萬元真的不好領

這些藍綠諸侯,政治覺悟都比不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深諳撒錢之道的農委會,懍於「萬元紓困之亂」,早早宣布百萬農民不必申請,萬元直接入帳,雖然比較「細漢」的漁民還是得排隊填表,但畢竟撐起了蘇揆「現金紓困310萬人」的政績秀。

蘇貞昌還提到「各項紓困貸款也幫助了40萬個人或企業」;但大家不會相信這是他的謙虛,而恐怕要問一下勞動部是不是短報紓困戰果?

明明前天行政院才宣布 10 萬元勞工紓困貸款倍增,加碼 50 萬個申請名額;因為這項 4 月底開辦的勞工紓困貸款,50 萬個名額不到半個月就額滿了。

勞工紓困貸款,和各種現金紓困不同,這是必須償還的銀行貸款,只是由信保基金提供信用保證、勞動部補貼首年利息罷了。但既然首年免息低率,許多民眾明明沒有需求,也「相揪」去申辦。

政院和金管會都承認知道這種情況,但他們都說,只要借了錢進行消費,對於振興經濟仍不無幫助。至於會不會排擠真正需要者,就沒法考量那麼多了

只是,第一波 50 萬個名額,如果連同第二波加碼,等於 100 萬名勞工將申貸總額達一千億的紓困貸款。這麼好的戰功,報到蘇揆那裡,竟然縮水到只「幫助了 40 萬個人或企業」?難怪內閣都拍完畢業照了,勞動部長許銘春對於續不續任,「還沒接到電話」!

蘇貞昌大秀紓困政績,但政院猛加碼,地方不敢發;有需要領不到,沒需要領更多無政不亂,無亂不怨蘇貞昌說得滿口紓困政績,卻留給基層擦不完的屁股










【重磅快評】政治封聖大仁哥 能讓民進黨變得高道德?


2020-05-15 11:22 聯合報 /   主筆室
副總統陳建仁。圖/本報資料照片


副總統陳建仁即將結束任期,總統府連日替他作告別秀。大內宣的主題這回不踹世衛組織,玩起政治封聖,事蹟是陳建仁成為我國第一位放棄卸任禮遇的副總統。先不說聖蹟虛實,光是執政黨在紓困內亂之際,為淨身出戶的大仁哥政治封聖,就很有「何不食肉靡」的神氣。好像要那些搶著申領一萬元的市民,好好學習副總統犧牲千萬禮遇的美德。

陳建仁被國家機器打造成不忮名利的政治家,但民眾沒那麼好騙,馬上有人比較兩種選擇的待遇差別,質疑大仁哥是「擇優」而棲。網民發現卸任副總統月薪 18 萬,但中研院特聘研究員約有 四、五十 萬;就算沒有四年副總統辦公室費用一千三百萬,中研院四年薪水早就超過禮遇月薪和辦公費加總。

小英專屬社群平台操盤手林鶴明立馬出征帶風向,強調陳回歸最沒人關心的研究工作,不叫擇優,「這叫擇差」,更嗆批評者是酸民,「根本是心室狹隘症候群」。大仁哥的醫界好友更爭相力挺,指大仁哥若要擇優愛錢,可以去更好更多的公司當顧問,指酸民格局狹隘很可悲。

陳建仁早在三月初就決定回中研院作特聘研究員,當時他的認知是,已有副總統卸任禮遇,將不再領取特聘研究員薪水。其實他根本弄錯了,依據卸任總統副總統禮遇條例規定,再任公職者停止禮遇;大仁哥要重拾最愛的研究生涯,就沒有選擇領那份薪水的餘地,何來放棄之說?

蔡政府的大內宣部隊上工前沒查明法律,讓大仁哥從神話變成文宣笑話,還修理說出真相的民眾是酸民,真是缺德至極。但凡陳建仁領一天公帑,人民就有權力替他撥算盤,這是民主的遊戲規則,綠營把副總統依法處理卸任禮遇的事,包裝成道德標竿,一旦禁不起考驗被拆穿,就利用網軍出草異議者。陳建仁要回中研院發光發熱是好事,壞在大內宣把聖騎士糟踏成好名逐利的俗人。

為大仁哥政治封聖,神聖不了蔡政府,倒像為無能政客超前部署。除了要人民學習為國犧牲奉獻,別和政府計較金錢,更多是替繼任者立規樹範。

去年蔡總統肯定陳建仁「為促成民進黨團結」決定不續任,話說得毫不羞慚;既然大仁哥福國利民,怎能因為平息民進黨權力內鬥,就叫他讓位呢?蔡總統為了蔡賴合,送走陳建仁,又怕賴清德在總統府搞小朝廷,還要把大仁哥臨別身影當樣板,打造專屬副總統的「權力圍欄」。政治封聖毫無道德光環,是為權力服務遮羞布










【即時短評】民進黨的台灣價值 選前選後不一樣


2020-05-15 12:22 聯合報 /   記者蔡晉宇/即時報導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的撤案,就算擋下了蔡英文在520的尷尬,卻再一次證明民進黨選前選後不一樣。圖/本報系資料照


今年大選前,民進黨主打「抗中保台」,靠著反送中事件催化,霎時「台灣價值」喊得鑼鼓喧天。但從勝選後的華航更名、護照封面更名二公決案刻意冷處理,到如今的刪國家統一修法蔡易餘主動撤案,證明面對實質的主權修法問題,柯建銘一席別拿必須慎重以對的兩岸問題開玩笑,才是民進黨執政的真正態度,強化台灣主體性的言論,終究只是選舉時騙選票的話術

上個月台灣基進、時力所提的護照、華航正名公決案,二案都不是新話題了,也都是過去民進黨在野時長期支持的議題,但執政後的民進黨,面對相關行動的回應低調閃躲,顯露出的是換了位置換了腦帶的保守作為。

除了推托華航更名可能耗費鉅額成本、現有的航權會受影響等,黨團幹部甚至說,相關議題在 3 月受到矚目,但到了 4月最重要的議題是紓困,「不如先擱置一下」。完全不見選前的強調台灣主體性義正詞嚴

公決案一事,綠營尚能解釋是在野立委煽風點火,破壞了執政黨既定步調,但如今拋出刪除國家統一等字眼的蔡易餘不僅是民進黨籍立委,更被視為與蔡總統關係友好的英系民進黨再一次口惠而實不至的作為,恐難再自圓其說

蔡易餘日前在廣播節目上,被問及國民黨質疑打假球時還回應,自己沒什麼不敢,提案很中性、也沒有下結論,只是讓台灣更有彈性因應國際情勢的變化;對比今天主動撤案,無比諷刺

所謂圖窮匕見,在國民黨不再扮演剎車皮還進而幫忙催油門的推波助瀾下,民進黨本會期在立法院原形畢露,被柯建銘口中國民黨的敗選迷失,揭穿了國王的新衣。民進黨就算擋下了蔡英文在 520 的尷尬,卻再一次證明民進黨選前選後不一樣。










【即時短評】發補貼舵手要帶領台灣農業走向什麼未來?


2020-05-15 19:13 聯合報 /   本報記者彭宣雅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圖/農委會提供


蔡政府第二任,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毫無意外留任,主要在於蔡政府需要他繼續執行農業撒錢任務,牢牢穩固農民選票;陳吉仲留任,牽動的不僅只是接下來四年一次的農會選舉、縣市長選舉,甚至下一任總統大選,農民票放不得,事實證明只要砸錢超有用,直接發錢,越快越好,未來四年,農委會將繼續成為地方民代的提款機。

民國107年(2018年)縣市長大選,執政黨大敗,農委會搞不定各項農產品產銷失衡,被視為敗選戰犯之一,時任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下台,副主委陳吉仲升任陳吉仲轉換策略,開啟了農業大補貼時代,從高麗菜、柑橘、黑毛豬、鳳梨、香蕉、養殖魚、雞蛋、火龍果、芒果、檸檬、麻竹筍、文旦柚、甘蔗等,不論是否真的產銷失衡,究竟是天災還是自己栽培管理技術不佳,唯一農業政策就是補貼

平心而論,很多位黨籍立委,非常肯定陳吉仲,認為他是歷屆以來最接地氣、做得最好的主委,主要是因為去年提供前所未有的火力支援 ( 錢 ),在地方上,以前不能補助的項目,現在都補助了,農委會讓地方民代有面子,有政績

陳吉仲全台走透透,地方農政官員曾私下說,只要主委在記者會上拿起麥克風,就有錢有利多可拿,支票開滿滿,但究竟最後執行做到的有多少沒人知道,反正話先講先贏,講錯了也沒人在意,更沒人追究,農民團體樂於現場配合演出,大家開心就好

這四年來,農委會推出許多政策,包括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農民健康保險、農業保險法、防範非洲豬瘟、推動有機與友善環境農業、農產初級加工、建置農產品加值打樣中心等等,但是這些政策參與率有多少?推到後來為何欲振乏力?堆疊上去、無窮盡、無退場機制的支出預算,未來該如何收拾,恐怕才是接下來實務上需要面對的問題

陳吉仲會留任,農委會內外早已了然於心,實際上,農家子弟出身,還有農經博士背景的人,不僅能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度與意識型態,還能徹底貫徹中央旨意者,執政黨內應該也找不到第二人;只是,未來四年,這樣以補貼為主要政策的舵手,究竟要帶領台灣農業走向什麼樣的未來

聯合筆記/中國變局 印鈔階層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2956/web/

◆  漫畫/紓困金何時發
◆  畫中有話/疫情所逼…一將功成百店枯
◆  防疫有成 不要高興得太早…
◆  會考開冷氣 應不用開門窗
◆  發錢之外 把制度破網補起來
◆  私大退場 不是立個法就解決了
◆  兩岸關係 「道」出勝負
◆  我返WHA 兩岸共識比聲量重要
◆  央行景氣復甦的藍圖?
◆  聯合筆記/中國變局 印鈔階層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中國變局 印鈔階層


2020-05-14 23:43 聯合報 /   李春
疫情蔓延,中國人民銀行持續寬鬆,人民幣利率匯率雙降。圖為中國人民銀行。 (中新社資料照片)


大疫症牽出大變局,這是歷史規律。就算沒有大型軍事衝突,中國也已在大變前夜。

要變,變得最快的可能是經濟,然後隨之而來是社會之變、政治之變。目前沒有高人可占出變局走向,那就不妨以小見大,看三件事,解兩個詞

三件事,先看人人都有興趣的富豪榜。中國新財富五○○富人榜本周出爐,除馬雲以三千億元人民幣升首富,人們關心到兩件事:一、是十五年前中國還沒百億富豪,今年百億富豪是三百一十五人;二、是民國107年(二○一八年)中國富豪集體受挫,去年居然在中美貿易戰下又攻城掠地。兩件事說著一個關心,進入如此悲慘世界,還會有大批新富面世嗎?

第二件事,仍算新鮮熱辣,那是中國央行發布《二○二○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財經界翻來覆讀,讀出貨幣政策新表述,刪掉了「不搞大水漫灌」一語,通篇不提「槓桿」二字。這一語二字,是長期強調的,意味著中國當局把保經濟放到第一,百無禁忌,包括印鈔放水

第三件事,來自京城,在中國首富之區北京西城,「學區房」價錢創新高,成交量翻了一倍。「學區房」就是劃在名校網內據戶籍就可上名校的住宅,所謂新高,是全球新高」,因為暗盤超過香港。公開叫價都說最高到了廿五萬元人民幣一平方公尺,但有位中產仁兄哭訴,他想拿下金融街一「學區房」,出價五十萬人民幣一平方公尺,沒輪上。

再解兩詞,一叫「流動性分層」。說的是中國金融問題,資金市場結構性失衡,流動性傳導中出現層次,形成多個拆借市場,流動性分層後有的領域泛濫,有的領域緊張,說直白是人民幣放水但流不到生產經營,都忙別的了市場分層又被人引入人群,是有的人只想怎麼花錢逗樂,有的人苦思怎麼掙錢維生。

跟流動性相關,再來一詞叫「印鈔階層」。這詞沒有學術定義,只是經濟學者閃爍其詞,其實沒什麼可隱諱的,自民國97年(二○○八年)金融危機以來,北京上海印鈔機沒停過,進口最先進最高速的機器,也在這些年。印鈔一多,在市場、法治都有缺失下,難免會流入特定階層,這個階層您叫「利益既得者」也好,叫「印鈔階層」也行,反正有人得就有人失

三件事、兩個詞,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關係,所以觀察中國經濟變局,如不想心情太沉重,就泡茶去解這些玄妙的關係。












央行景氣復甦的藍圖?


2020-05-14 23:46 聯合報 /   李同龢/大學教師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中)指出,經濟復甦很可能會呈Nike的「勾勾型」,第二季還是看不到景氣復甦。 記者胡經周/攝影


央行總裁楊金龍昨天在立法院接受立委賴士葆曾銘宗質詢時表示,台灣經濟復甦,有可能是 NIKE 的勾勾型,而不會是 L、U、V或 W 型的復甦,所謂 NIKE 的勾勾型就是 NIKE 的商標,有些像用毛筆畫出的有長長尾巴的勾勾。

由於新冠肺炎對經濟造成的影響是史無前例,因此經濟學家及分析師對景氣復甦的預測有各種不同看法。四月中到五月時中國及美國開始放鬆對疫情的管制,不少分析師看到中國的採購經理人指數強力反彈,加上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及大量的政府紓困財政支出,因此認為景氣復甦會像 V 字型一樣快速復甦。

可是也有分析師悲觀認為,並非所有公司都很快回復原來的產能,公司需要時間先償還在疫情所借的錢,而且訂單也沒有很快回復原來的水準,雖然採購經理人指數強力反彈,可是這是因為前期基期很低的關係,因此景氣復甦會是 U 字型,最快也要到明年年底,才會復甦到疫情前的水準。

更悲觀的看法則為景氣復甦會像 L 型,也就是說復甦要花更長的時間,在最近解除禁疫情管制後的調查顯示美國有七十%的人會避免到人多的公眾場合,超過五十%說避免去百貨公司,而這些避免公眾場所的人中有卅%表示至少會有超過半年時間不會去上述地方,因此就算解禁,有很大一部分的人不出門消費,而民間消費占了 GDP 將近七成,消費明顯減少,當然景氣復甦的力道就會不足。

有些經濟學家則認為,景氣復甦會是 W 型,因為他們認為太早放鬆疫情管制,會導致疫情再度惡化,因此會重新封城,使得剛復甦的景氣又再度急遽下滑,等到疫情控制到某個程度又再鬆綁管制,所以景氣會在未來幾年內會快速上下擺動。
由於沒有像新冠肺炎這樣造成廣泛景氣迅速衰退的例子,所以經濟學家提出可能景氣復甦的新型態,那就是 NIKE 的勾勾型,也就是說,因新冠肺炎造成的急速景氣衰退後,景氣會持續積極地復甦,而不會像 U 字型一樣,衰退持續比較長的時間。

那到底景氣復甦,會是哪一種型態?誰也說不準;所以央行總裁才說台灣景氣「可能」是 NIKE 勾勾型的復甦。不過就目前嗅到的氣氛是,可能開禁有點過早,假如有效解藥或疫苗沒有及時推出,疫情可能在秋季又再度大爆發的話,那景氣復甦的路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或許景氣復甦就會是個拉長型的 W 了。











我返WHA 兩岸共識比聲量重要


2020-05-14 23:50 聯合報 /   徐勉生/退休大使(高雄市)
今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預定於5月18日舉行,然而台灣迄今仍未收到邀請信。圖為世界衛生組織(WHO)。 (歐新社資料照片)


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於五月十八日開幕外交部長吳釗燮日前坦言今年參加機會不大,但如能加強支持台灣的聲量,台灣參與 WHA 的目標就愈來愈接近

此言其實是轉移焦點、誤導國人。因為「聲量」只能算是充分條件,「共識」才是參與的必要條件。試分析如下。

世界衛生組織(WHO)法律顧問所羅門日前重申,台灣能否參與是由會員國決定,並坦言目前內部仍意見分歧,因此無法發出邀請函。由此可知,台灣不能與會的關鍵因素,是欠缺共識。

此處所稱的共識包括兩個層面。其一,台北與北京之間的共識。其二,WHO 會員國之間的共識。而會員國間的共識,植基於兩岸間的共識。

由於中共提出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將台灣參與問題由原本的技術性考量,轉換成政治性考量,造成會員國意見分歧。WHO 是聯合國附屬機構,當然應該遵守聯合國有關決議。中共根據二七五八號決議,主張北京政府是中國在 WHO 的唯一合法代表。此項主張得到中共支持者認同,WHO 內部因此意見分歧。

在此情形下,即使友我國家力挺,甚至向 WHO 與中共施加壓力,也無法促成台灣重返世衛大會。因為 WHO 有一九四個會員國,其中一八○個與中共有邦交。且中共在第三世界有極大影響力,必能輕易地在 WHO 中封殺台灣。

民國93年(二○○四年)我友邦在 WHO 就台灣參與案發動投票,結果一三三票反對、廿五票贊成,就是明證。

筆者在歐洲工作期間,駐在國官員曾坦誠相告:只要你們與北京達成協議,無論台灣以什麼名義、什麼身分、用什麼方式參與,我們都樂觀其成。充分顯示,癥結在於兩岸有無共識,WHO 會員國本身其實沒有特定立場,只要兩岸建立共識,會員國就會順水推舟。

我們自民國86年(一九九七年)起爭取參與 WHA,歷經十一年的努力仍然無果。直到民國97年(二○○八年)與中共達成共識,才自民國98年(二○○九年)起連續八年獲邀參加 WHA。民國105年(二○一六年)蔡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否定「九二共識」,中共以兩岸失去共識為由,反對台灣繼續以觀察員身分參加 WHA。

台灣想重返 WHA 別無他途。必須先與對岸建立共識,如果兩岸取得默契,其他會員國必樂觀其成。

民國98年(二○○九年)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 WHA,獲得全場會員國代表鼓掌歡迎,充分說明「合則兩利」。兩岸先進行協商,建立共識,台灣重返 WHA 自然水到渠成。











兩岸關係 「道」出勝負


2020-05-14 23:53 聯合報 /   楊鴻光/退役教官(台中市)
日本共同社發自北京引述消息人士的談話指出,大陸解放軍計畫8月在南海舉行大規模的登陸演習,目標設定是台灣控制的東沙群島。圖為空中鳥瞰東沙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兩岸因缺乏良性互動,官民間互相撻伐,呈緊張狀態,媒體出現武統論、奪島演訓、三日滅台等報導與討論,此起彼落,大有一戰方休氣勢。

孫子兵法始計篇,提出五事七計是預測戰爭勝負的關鍵。皆以「」為重中之重。如何使全國人民一心一德,同仇敵愾,形成「上下同欲者勝」、「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的「道」,才是根本。如八年抗戰國人在「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信念下,一致對外,才能以寡擊眾,戰勝強敵日軍。

古今中外,戰爭多以「道」定勝負,李淵取代楊廣、劉邦取代項羽。美軍黯然退出越南,阿富汗三次擊退英、俄、美入侵,皆出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兩岸間亦可以「道」做比較,畢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執政者慎之!慎之!













私大退場 不是立個法就解決了


2020-05-14 23:55 聯合報 /   張淑中/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前校長(新北市)
嘉義縣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停辦,代理校長洪大安開記者會鞠躬道歉。 記者魯永明/攝影


創辦十九年的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突然宣布,將於一○九學年度停招、停辦,將是第六所退場私大

近年來,少子女化現象造成私立大學招生困難。教育部雖擬「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草案,希望讓招生不佳私校轉型或退場。

然而,國內任何一所私大退場,都是十分嚴肅的社會問題。因為私大停招、停辦,除涉及教職員工生計,及上千名學生就學安頓等問題外,最重要影響,可能會造成許多專業領域研究人員,被迫前往另尋工作。

根據教育部資料,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大專院校一年級新生人數已減至廿二點五萬人,比民國104年(一五年)少了二萬人,預計民國117年(二○二八年)在學學生總數只有七十二點三萬人,比現在減少四十一點三萬人,只剩下四成。除此之外,全國私校工會等教育團體,也曾表示,至民國117年(二八年)我國大學數量估計將減至一百所,屆時將有六十所私校退場、超過一萬名教師和六千名職員失業,這是急迫且必須正視的高教難題

私大退場,引發社會不安及人才外流危機,我國主導教育的相關政府官員,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當前教育部推出的高教改革政策重點,除應持續鼓勵有意願的國立大學合併,以增加國際競爭力;另一個施政重點,應是如何協助國內私立大學有更強的生存競爭力,並設法吸引更多的東南亞國家或陸生來台就讀;而不是急於立法,只著眼想讓國內私立大學的總數量減少,或立即退場。

中國大陸每年都編列龐大預算,補助各省地方大學,讓各校發揮教育特色功能,並擴張國際影響力;尤其近年來,推出各種「台生優惠方案」,積極拉攏台灣青年,已造成許多優秀學生西進就學趨勢。

反觀台灣,卻準備推動可能讓各種高級人才外流,以及造成學校、家長、學生極度不安的私校退場條例。

簡而言之,私大的退場機制不是不能推動,但是政府恐須事先審慎做好各種評估,以及深入研究私大退場後可能的社會問題,如此才是高教改革問題的戰略關鍵所在。











發錢之外 把制度破網補起來


2020-05-14 23:59 聯合報 /   王振昌/飯店業(高雄市
政府應藉由發送個人或企業紓困金的同時,讓政府商業登記及福利制度的破網補起來。圖為合作金庫掛出挺小規模營業人之紓困方案布條。 記者曾原信/攝影


過去,政府「鼓勵」小額交易的店家或是個人開立發票,國稅局更會派人去賣豆漿早餐店算人頭,或是盯著網路交易大戶。每月營業額超過廿萬,就要開立統一發票,強制列管。即使這樣,還是很多人不辦理,哪怕是一%的營業稅也不想繳。

政府亦鼓勵沒有勞農公保險的納入國民年金,只要勞保有中斷的, 就會收到繳費單;不過因為沒有強制力,於是很多人都過一天,算一天。

疫情下各部門紛推紓困方案,大方撒錢,紓困名額一再增加不手軟;只是政府怎麼沒有想到,趁這時將那些沒有商業登記的人納入登記,沒有國民年金的人納入保險,藉由發送個人或企業紓困金同時,讓政府商業登記及福利制度破網補起來。下次再有類似情況發生,政府就能更有系統的進行紓困或是救助。

個人或店家走到需要紓困地步,雖有大環境因素,也不能不說沒有自己要檢討的地方,不能全然只是伸手向政府要錢,也不能說我就是什麼都沒有,沒有稅籍資料, 沒有存款證明,就是把錢拿來就好了。

疫情會過去,給錢大家都會,但是發現金的同時,能將商業登記及福利制度的大網建立起來,才是政府施政的本領。

蕭思源/自由業(苗栗市)
日昨行經新北萬里海邊賞景,路邊向攤車老婦人買了杯石花凍解渴;藉著歇腳時間閒聊幾句。老婦人直抱怨,疫情來後遊客大減,生意難做,想靠近白沙灣景區停車場遊客多些,卻會遭驅離還吃罰單。

問老婦人有無去申請紓困?這話卻引來她更多抱怨。老婦人稱申請紓困要提進貨證明,她的攤車只是做小生意,能去哪裡拿進貨證明?又說,申請紓困要提同個戶籍每一個人的存摺影本,這也是為難啊!家裡人誰會願意把個人存摺公開呢?老婦人更說,人家農民沒這麼多限制,還直接匯入帳戶。她說這話的語氣不僅是抱怨,更還有著不平與氣憤。

不甚了解紓困申請的細節。也不清楚老婦是否符合資格?但實際聽老婦人訴說,明顯感覺心中有股怨氣,怪政府沒能體恤需要紓困者困難所在。

要老婦人放下生意,自己跑去區公所申辦紓困已是不容易,又若她收到的資訊不完全或不正確,輾轉聽別人也是如此抱怨,主觀認定政府對待小攤販就是不公,那一定是基層庶民普遍認知,政府怎能輕忽不在意呢?

紓困並非只有撒錢,若能協助放寬小攤商做生意限制,讓他們防疫前提下營生,或許比申請紓困更來得實際。












會考開冷氣 應不用開門窗


2020-05-15 00:02 聯合報 /   林澤/教育工作者(台南市)
國中會考明天登場,今年強制考生戴口罩,但天氣炎熱,這幾天中投區許多學校都模擬考場環境,要求國三學生全天戴口罩K書。 記者喻文玟/攝影


會考即將於周六登場,考生需戴口罩,試場開冷氣但開啟前、後門,及窗戶開啟約一拳頭寬距離,維持空氣流通。隨著疫情連七天零確診,連續卅二天無本土病例,職棒已陸續開放民眾進場看球,酒店、舞廳研擬開放,嘉義縣更開放校園裡的老師、學生不強制戴口罩教育部頒布的會考冷氣政策是否應隨疫情發展而調整

眾所周知,教室開冷氣時一旦開啟前、後門及窗戶,冷氣降溫效果不佳外,更讓試場用電量暴增。一旦考場跳電,將重演一○五年國中會考新店高中試場大停電造成一周後重考爭議。

既然疫情控制朝正面發展,考生應考時全程戴口罩,並測量體溫,筆者認為教室開冷氣時無需開啟前、後門及窗戶。既可讓教室裡的冷氣在大熱天裡發揮良善的降溫效果,更可避免跳電、停電衍生考場爭議。











防疫有成 不要高興得太早…


2020-05-15 00:07 聯合報 /   林聆/教育工作者(苗縣竹南)
台灣已超過一周零確診,一個月無本土病例,國人齊心抗疫有成,防疫指揮官陳時中也不忘提醒民眾要以防疫新生活的態度防範病毒捲土重來。 記者潘俊宏/攝影


祖母總是在我們得意洋洋的時候,以平穩口氣說:「不要高興得太早。」客家話叫做「會洩味」,這就是「未到終點不說勝負」、「得意事來,處之以淡」的道理,這次新冠病毒入侵,表面上台灣防疫看似成功,第一線居功厥偉,公民配合守法也功不可沒。

但是,很多隱藏危機仍虎視眈眈,只要大家輕忽,就可能造成大流行。顧此失彼,原有的醫療品質一定下降,又可能危及其他病患。

再者,我們不可能一直鎖國,一旦其他國家挺過來了,到時經貿通商頻繁後,我們還能自得於防疫有成?若不謹慎處事,注重個人衛生,凡事謙卑祈求,就會「死於安樂」。這不是很深的道理。大家都有責任為防疫盡一份心力,也是國人該居安思危所在。












畫中有話/疫情所逼…一將功成百店枯


2020-05-15 00:10 聯合報 /   曾原信
圖/曾原信


台北東區地下街店家,掛出「疫情所逼」布條預告收攤;疫情造成民眾心理恐慌,仍需時間「療癒」;只是「一將功成百店枯」,專家預言再也回不到過去生活方式了。

指揮官陳時中說,疫情趨緩要跟大家說聲恭喜,但還是要繼續落實防疫新生活。這段時日,為了阻絕病毒,導致人際間因距離造成心靈恐慌;後疫情時代,民眾防疫心態,暫時無法消退;店家等不到紓困,只好一間間喊收,真是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