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經濟/如何健全獨立董事功能?

.聯合報社論..「這種態度其實是害國家的」
.聯合報黑白集.慶賀,不必造神
.經濟日報社論.如何健全獨立董事功能?




經濟/如何健全獨立董事功能?


2016-05-13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由於新任行政院長林全是辭掉高收入的獨立董事工作,再度進入政府服務,而該公司又提名三位曾經擔任政務官、證交所董事長、立委職務的人擔任;再加上一些大型企業集團的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同時存在藍綠執政的退休官員,一時之間獨立董事被批評是高薪肥缺、退休官員庇護所、裙帶資本主義,因而形成熱門話題。
上述的批評都是從個案表面的現象來觀察,但並非常態,存在一些偏差的評論。首先,並所有的獨立董事都領有高薪,許多批評引用擔任一家公司年收入上千萬的狀況,那是特例,大部分獨立董事年收入皆在200萬以下,甚或新上市公司的行情是每個月3萬到5萬之間。
其次,獨立董事是錢多、事少、沒有責任的肥缺?從投資人保護中心的訴訟案件,許多公司因財報有造假事件,而使獨立董事被提起民事訴訟必須賠償,責任不可小覷。而目前一家金融業獨立董事,每個月開二次會是正常的。
同時,如果獨立董事是肥缺,為何會有一些人要辭去獨立董事,進入政府服務?再者,退休官員擔任獨立董事,若有專業可對公司經營有所協助,這應該也有正面的意義。政府引進獨立董事制度是希望有外部專業人士以個人名義,進入董事會,避免董事會普遍是公司內部人士與法人代表的情況。
如何健全獨立董事的功能,應該是面對上述批評的正面思維。首先,針對退休或離任政府官員擔任獨立董事的批評,問題的重點是政府官員旋轉門的檢討。目前有較明確旋轉門的是有主管產業的部會,其官員在離職後三年內,不能擔任該產業之公司的董事、監察人、經理人與顧問。但是行政院長、副院長,以及經濟部、科技部、國發會正副首長,似乎沒有旋轉門的規定,但他們仍然掌握重大政策與預算。然而,我們也要思考,如果旋轉門太過嚴苛,有可能找不到專業人士擔任政務官。
其次,許多人批評獨立董事無法獨立於管理階層進行判斷,理由是目前董事選舉制度,獨立董事是由董事會提名,說穿了是由大股東提名,要當選仍然需要大股東支持。如此情況下,如何確保獨立董事不受大股東影響?上述問題點出癥結:誰來選舉獨立董事?有人提出持股股東「一人一票」選舉獨立董事,此項建議的確引人深思;其立論基礎是獨立董事應代表外部股東立場,由持股一張以上的股東一人一票選舉獨立董事。目前「公司法」是由全體股東、依據股份來選舉董事,因此要實施此一建議須先修法。
如果要維持目前的選舉制度,如何強化獨立董事的功能?如果能搭配設置全由獨立董事組成的審計委員會,證交法已經將內控、內稽、年度財務報告,以及簽證會計師之委任解任,財務、會計或內部稽核主管之任免,授權給審計委員會,因此在有特定授權之下,自然引申出責任,驅使獨立董事行使職權。
再者,輔以要求在年報清楚揭露獨立董事在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的出席率,以及通過哪些議案、設計哪些制度、所領薪酬等,透過資訊透明來鞭策獨立董事。
另外,倘若公司財務報告及財務業務文件有虛偽或隱匿之情事,獨立董事仍然有被投資人保護中心訴訟與要求賠償的風險。透過上述的內、外部治理機制,期待獨立董事善盡職責。
最後,獨立董事任期制是否適合引進台灣?例如:最多三任九年,一旦超過則不具獨立性。引進此項制度必須思考如何讓上市櫃公司找到具備專業性的獨立董事,以及任期制會導致嫻熟公司發展的獨立董事,無法繼續對公司做出貢獻,這都是主管機關在修法時,做出更周延的決定,使制度實行更順暢。

聯合/慶賀,不必造神


2016-05-13 03: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總統副總統就職慶祝大會主舞台設計,核心創意來自「建醮」意象。 圖,中央社提供

五二○總統就職典禮主舞台被批「好醜」,除了以紅色剪影呈現的台灣風物並不討好,更重要的是,採用民間「建醮」作為設計概念,宗教氣味太濃,也容易給人「造神」的聯想。
今年五二○紀念活動和商品陸續推出,外界褒貶不一。紀念郵票採數位幾何像素造形,打破傳統元首攝影肖像,並創造隱含性別、族群、平權的平民圖像,頗富當代文化意義。女性禮賓人員的服裝則揚棄傳統的旗袍,走年輕素淨風,只可惜拋不掉腳下七公分的高跟鞋。紀念酒走卡通和簡約風,引發市場搶購的「千杯」熱潮;紀念金幣則除了昂貴,看不出特色。
揚棄一成不變的旗袍、肖像等傳統符號,確能帶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受;但舞台設計採取「建醮」概念,其實又掉入另一種「傳統」的窠臼。舞台設計者對自己的創作盲點缺乏警覺,或許是自認採取了大量「本土元素」,呈現了各行各業的庶民圖像,以為如此就能傳達「全民的舞台」意象。然而,細觀剪影上農婦抱穗、漁夫抱鯉、民眾歡欣起舞等畫面,跟威權年代「薄海騰歡」、「普天同慶」的刻板景象有何兩樣?
再說,在民間信仰中,「建醮」是為了酬神;將民主年代的元首就職舞台打造成「醮壇」,就算設計手法再厲害,恐怕都有欠妥當。並不是說設計者不夠認真,也許正是他們認真過度了。
從國家新局的開端而言,五二○值得慶賀,但適度即可,不必造神。

聯合/「這種態度其實是害國家的」


2016-05-13 02:5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羅瑩雪近日談到時代力量在國會的表現,批評時代力量的想法很片段,
「這種態度其實是害國家的。」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許正宏/攝影


台灣社會有一種可怕的自我消耗傾向,大家每天忙著為各種議題爭辯,吵得面紅耳赤,卻從來不深入探討問題根源,以尋求徹底的解決。也因此,人們只能日復一日陷在爭辯的循環中,既無法產生新思維,也無力改變現狀;於是,台灣只能在這種躁動的對峙循環下不斷自我消損。
鄭捷被槍決後,再度引發廢死與反廢死的叫罵,但雙方的發言依然只有口水戰的深度。事實上,要不要廢死,最有資格敲下定音錘的國會立委,他們應該站出來提議是否修法廢除死刑;但他們卻唯唯諾諾,連自己的立場都不敢表明,不少人只能痛批羅瑩雪批准槍決是政治操作。言下之意,難道要把鄭捷留給邱太三,以便算成民進黨的「政績」?誇千斤之力,卻只挑四兩之擔,民主政治的虛有其表莫過於此。
台灣目前的刑法依然存在著死刑,對於像鄭捷這般凶殘的殺人犯,法官只能依法選擇判死;即使我國簽署認同聯合國人權「兩公約」,也只能盡量朝「審慎使用」的方向去做。因此,要徹底解決社會對廢死的爭議,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由立法院修法通過廢除死刑,否則,即是由行政部門訂定出更透明、合理的死刑執行程序,不能但憑首長個人一時的想法而定。在這種情況下,立法院就此舉辦一次廢死修法大辯論,恐怕才是根本之計;不能在有女童遇害時社會「殺人者死」的呼聲不絕,但法務部一執行死刑卻又備受譴責。
政治上這類光說不練、避重就輕、兩面投機、唱盡高調的事例,比比皆是。以最近的事件為例,台灣漁民在沖之鳥礁遭日本扣押,馬政府派出船艦護漁,遭民進黨指責是因應過當,甚至稱有挑起戰端之虞。其後,發生世界衛生大會(WHA)邀請函附一中但書之爭,新政府發言人居然馬上指責馬政府與對岸「唱和」,並強調國人應該不分黨派共同捍衛台灣權益。這種從本黨立場看天下的態度,標準搖來晃去,台灣利益至上的考慮被置於何地?
羅瑩雪近日談到時代力量在國會的表現,有一句直白的評語,足以概括這類現象。她批評時代力量立委的想法很「片段」,無法把握正確的重點,口裡喊著對等尊嚴,但心裡卻沒有對等想法,「這種態度其實是害國家的」。以大陸將台胞證改為晶片卡為例,時代力量要求我官員,對岸必須先徵求我方同意才行;但羅瑩雪質疑這種觀點缺乏對等原則,因為反過來看,我國移民署發出的大陸同胞入台證,難道曾事先徵求對岸同意?
事實上,不論是伴隨無知而來的理直氣壯,或者是因狡猾而採取的兩面投機策略,乃至因為怕事和冷漠而無意作為,三者在動機上雖有高下之別,但其問政態度對於社會進步的阻滯與傷害是一樣大的。套用羅瑩雪的話,「這種態度其實是害國家的」。怕事與無感的國民黨,已失掉了政權;無知的時代力量,則必須在揮霍信任之際加緊學習,以免自誤僨事。至於狡猾的民進黨,在即將重新登上權力高峰時,已不可避免地面對了種種「髮夾彎」的失速狀態,這些政策彎道其實都是民進黨多年來玩弄兩面手法所遺留的禍害,現在輪到它自己必須面對與收拾。
台灣為何在廿一世紀會出現一個殺人不手軟的大學生鄭捷?這個疑問,隨著鄭捷伏法,恐將永難解開謎底。而以台灣社會對此事的喧譁,在高喊「正義彰顯」的一方與堅持「廢死」的一方之間,我們其實看不出誰比誰更高尚。令人擔心的是,社會對話的基礎越來越薄弱,不同意見者留給對方的餘地越來越小,而台灣社會自我耗弱的病情則仍在加重。
有時候,我們不禁懷疑,政治人物並不想解決問題,所言所行只是為了累積「相罵本」。然而,如果羅瑩雪能看出「這種態度其實是害國家的」,難道蔡英文看不出來?

酷經濟/人性本私,然後呢?

.「震源破裂」 蘭陽平原下地熱活動劇烈
.用智慧思維 看防災簡訊
.高孔廉:九二會談 歷史事實是破局
.台灣應「識共」 大陸「識台」嗎?
.情境親同 停止九二共識口水戰
.520建醮 總統府變總統廟?
.新政府 也讓我有「感」吧!
.酷經濟/人性本私,然後呢?




酷經濟/人性本私,然後呢?


2016-05-13 03:00 聯合報 林建甫

北市柯文哲市長力推「四年兩萬戶」公宅計畫,進展不順,屢遭當地民眾反對。
為此都發局長林洲民感嘆說「台北市民其實滿自私的」。柯P加碼演出說:「全地球人都很自私,不只台北人」。這是經濟學的ABC,問題是該怎麼辦?
亞當史密斯《國富論》中,有段最廣為人知的名言:「我們所需要的食料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家或麵包師的恩惠,而是出於他們自利的打算」。
人類一切經濟或是公益慈善行為的背後,都是為了滿足個人的利益、尊敬、稱讚等等的自私自利動機,但因為有「看不見的手」(the invisible hand)運作,大家都自私自利的結果,反而成為增進整體經濟繁榮的最大動力。這也是「資本主義」能成功運作的最大關鍵。
八○年代末期,蘇聯、東德等共產國家相繼解體,證明共產主義實驗的失敗,資本主義大獲全勝。資本主義可以累積財富,提供誘因,在人類自私自利的驅動下,企業家及民眾更有熱情,更願意自動自發努力,因此往往能創造最大的效率,這也是經濟快速發展的最佳機制。
然而○八年後的金融海潚,到今天全球經濟仍受其害。許多研究紛紛指出,資本主義國家M型化社會,日益嚴重,中產階級消失,變成只有少數富人和多數窮人的社會。美國企業研究院莫瑞(C. Murray)博士指出,美國社會因為「金融波動」與「社會不安」兩大危機,已經分成富人、窮人兩大族群,兩族群間彼此很少往來,更嚴重的是缺乏同情,這是爆發災難的前兆。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認為資本主義有先天不穩定性,資本報酬率往往大過經濟成長率,造成經濟成長的果實是資本家獨享,一般人只能分到麵包屑。據此皮凱提主張各國應聯手課徵資本持有稅。最近郝尉爾(D. Howell)教授比較美國和瑞典兩國,發現課徵富人稅、改善貧富差距的瑞典,經濟成長率可以略勝美國一籌。
五二○新內閣就要上任,閣揆林全是財稅問題專家,過去在財長任內花最多時間就是在稅改。不過目前台灣經濟仍在住加護病房,如何運用財政政策改善社會不公平,又能帶來經濟成長,林內閣要去傷腦筋。

高孔廉:九二會談 歷史事實是破局

2016-05-13 03:00 聯合報 高孔廉/東吳大學管理講座教授、陸委會前副主委及海基
五二○總統就職,蔡英文如何表述兩岸關係,近日成為關注焦點,也是未來兩岸關係走向重要指標。本人以參與兩岸事務廿八年老兵身分,還原當年歷史。
首先,九二共識緣起,是我方不同意陸方所謂的「一個中國原則」。猶憶一九九一年初成立陸委會及海基會,展開與大陸的協商,解決當時迫切的兩岸交流,包括文書驗證及掛號信函查詢,雙方就協議實質內容已有共識,但陸方要求在協議前言寫上一個中國原則,我方堅決反對。
雙方為此拉鋸,一九九二年十月底,又約在香港會談,對於一個中國,雙方各提五個表述方案,均互不接受,我方乃又另提三案,但對方並未回應,即返大陸;我方團隊為了彰顯誠意,留在香港等待,亦未獲回應,因此「九二會談是破局的,根本沒有共識」。媒體報導,蔡英文的幕僚擬以承認「九二會談歷史事實」來表述,那是完全不了解經過及破局事實。
陸方返回研究後,於十一月初來電表示,接受我方三案中的一案,並於十六日正式來函,對我方建議表示「尊重並接受」,並將我方表述原文作為附件,同時,也提出陸方擬表述內容。
陸方用七十二個字,我方也用了八十三字,這樣長的表述,媒體朋友認為很難報導,因我方表述的關鍵字句是「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於是歸納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或「一個中國,各說各話」,以前者廣為使用。敏感的議題,模糊的表述,雙方可各自找到下台階,擱置爭議。也因為有了這個基礎,才開始籌備並於一九九三年,在新加坡舉行歷史性的辜汪會談。
二千年四月,陸委會主委蘇起鑑於民進黨即將執政,恐不易接受共識中前一句的一個中國,乃建議使用更模糊的九二共識,來描述一九九二年雙方往來的函電。也有人認為這個情況是「agree to disagree」,於是建議用「諒解」取代共識,最近聯合報黃年先生更建議,直接以「九二函電」來表達。其實不管是共識也好,諒解也好,函電也好,都是描述同一個事實,但絕非「破局的九二會談」。
以個人經驗,兩岸碰到敏感的政治性議題,最好的解方是「清楚的事情模糊化,簡單的事情複雜化」,雙方各有台階可下,以複雜而模糊化的方式來擱置爭議,解決問題。
總之,九二共識是後來對當年史實所賦予的名詞,正如歷史上「貞觀之治」,也是後人冠名,描述唐朝唐太宗清明政治及國富民安的榮景。
而九二共識的緣起,是我們根本反對大陸所謂一個中國原則,其內容是我方提出,並經對方函電表示尊重與接受的。不管是名詞或內容,如果新政府能想出更好,且能為兩岸所接受,也樂觀其成。我們期望兩岸關係能和平穩定,才能創造和平紅利並在國際間和諧共處。

黃介正/國防產業+軍心士氣

.黃介正/國防產業+軍心士氣
.王正方/國民外交遠勝凱子外交
.周行一/易地而處
.葉銀華/為何股民怕宏達電分拆VR部門?
.洪蘭/文質彬彬 然後君子
.徐重仁/掃廁所與日本人的情懷
.王健壯/擺盪的大法官解釋
.馬凱/薪資高低 是禍?是福?
.薛承泰/養寵物 玩寵物
.葉銀華/日本之病:從安倍送酒談起




黃介正/國防產業+軍心士氣


2016-05-13 03:00 聯合報 黃介正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新政府即將上任,從競選期間的政見以至選後的政策宣示,我們的國防應會有一番新氣象,令人樂觀期待;希望在對岸軍力迅速成長、東亞局勢動盪緊張、美國大選變數不小的多重壓力下,可以為國防改革與現代化帶來新的動力。
在國防事務上,新政府最大的亮點是深化國防建設與經濟發展的連結,讓國防產業成為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並可以透過軍民合作,共同創造就業、扶植產業、培養人才、累積科技能量、並增加國際工業合作的基礎。標竿的產業則以「國機國造」、「國艦國造」帶頭,希望擴大形成多元獲利的產業鏈。
雖然國內政策圈與軍學界,對於「自研自製」一直有仁智之見,甚至情緒爭辯,但「高級教練機」與「柴電潛艦」均為國軍迫切需要獲得的重要裝備,確實沒有太多時間再拖延,朝野文武也都有相當的共識。
近年來,美國與我國在安全援助與合作上,有成熟穩健的互信,漸趨緊密扎實的互動交流,也對外交工作形成有利支撐。然而,從更大的圖像解析,中國大陸不斷增強的國際與區域影響力、美國內政的黨同伐異與民粹興起、美中兩國遠超過台美的重大共同商貿利益、以及兩強從朝鮮半島、東海、南海以及東協的競爭張力,我們隱然感受到:美國對台軍售的算計因素與困難度,未來只會有增無減。
因此,考量武器獲得難度日增,提升「國防自主」的含量,既是崇高理想的主觀願望,也是必須面對的客觀現實。
在衷心期盼國防產業再出發的同時,我們不能忽略近來若干令人憂心的,有關國軍的事件與報導,包括:國軍退撫基金極可能在兩年內破產、陸戰隊基層幹部憂鬱住院、國軍舊式戰鬥服到處可見補丁、陸軍官校校友自發性「踢人生最後一次正步」等。其中部分是制度執行所衍生,也有許多經年累積的老問題,並不盡然是軍人自己造成,也非國防部可自行解決;然而這每一件事的背後都隱含著極為迫切而嚴肅的課題,絕對會直接影響到軍心士氣。
我國出口已連續十四個月萎縮,今年經濟成長保一難,更意味國防預算未來幾年內不可能增長,幾成事實。此外,在少子化與老齡化夾攻下,今天預算籌措的困境,與十五年後可用之兵的人數困境,也是當前持續推動募兵制時,必須放在同一個天平上綜合考量的。
國軍戰力是執行國家政策的工具之一,卻也是我國面對周邊險惡安全威脅及兩岸綜合實力失衡情況下,得以捍衛自由民主制度,保護人民生命家產的終極後盾。戰力的內涵,先進武器裝備固所必須,榮譽、自信、擔當、領導智能以及國際視野等軟實力,才是真能令敵見識台灣「自我防衛決心」,達到實質嚇阻的關鍵。
「黃埔的後裔」所期盼者,除了新政府制定國家安全,以及國防軍事的戰略指導文件,更需要三軍統帥真心的、親身的、恆常的、有感的關注與關懷。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