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1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俄烏戰爭下的美中經貿新情勢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對人民錙銖必較,對高端數十億元一揮
◆  聯合報黑白集/桃園大火沒人問
◆  經濟日報社論/俄烏戰爭下的美中經貿新情勢








經濟日報社論/俄烏戰爭下的美中經貿新情勢


2022-03-21 02:31  經濟日報 /   社論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但對全球經濟產生衝擊,也牽動美中關係。圖/路透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但對全球經濟產生衝擊,也牽動美中關係。中國與美國針峰相對,不但拒絕將俄羅斯出兵視為侵略,沒有加入制裁俄羅斯行列;也繼續維持與俄烏兩國正常貿易關係,甚至還增加對俄羅斯採購。美國透過外交斡旋,成效有限,拜登並出馬與習近平通話,結果是雙方各說各話。

美國不排除制裁中國大陸,中國也公開反擊美國,認為制裁解決不了問題,並指責美國不斷供應烏克蘭武器,並非是在調停,反而進一步助長戰爭強度。

中國與俄羅斯兩大陸權國家,沆瀣一氣與美國對抗,全球雖不至於回到冷戰時期瀕臨戰爭邊緣的風險,但未來對抗張力會持續增加。特別是美中兩國的霸權之爭,也會使美中經貿衝突更加白熱化。

美國與俄羅斯經貿關係不深,所以美國對俄國實施出口管制,取消對俄羅斯最惠國待遇,實際效果有限。目前制裁主要是切斷俄羅斯金流,將其阻絕於國際金融市埸。未來美國會繼續聯合各國推動「供應鏈去中國化,市場去俄羅斯化」。

川普時期美國對中國制裁原則,主要針對在技術對美國有威脅,以及涉及助長中國侵犯人權兩方面。拜登上任後大致維持制裁方式,對於中國懲罰性關稅、進口及出口管制、投資限制,以及專業技術人員管制並未放鬆。

俄烏戰爭後,美國考慮動態調整對中國經貿戰略。俄烏雖非工業生產大國,但開戰後也影響到全球產業供應鏈而引起經濟動盪;突顯產業供應鏈的脆弱,以及打造自主供應鏈的迫切。所以未來美國會由「去中化」及「去俄化」角度,建構自主供應鏈為優先政策。

美國還會繼續加碼對中國制裁措施,例如美國對違反美國對俄制裁禁令,仍對俄國出口的中國企業會有懲罰手段。中國則強烈質疑美國一邊制裁中國,另一邊卻要中國配合美國制裁俄羅斯;中國外長最近即明確表示中方反對對俄羅斯制裁,更反對沒有國際法依據的單邊制裁。

2021年中國經濟成長率高達8.1%,但第4季成長已明顯趨緩。今年在美國對中國制裁力度不減,中國國內疫情擴大下,經濟已經面臨下滑風險;俄烏戰爭再次衝擊大陸經濟,中國希望以不介入調停,不參與制裁以降低影響。

在美國宣布不會加入跨太平洋進步夥伴協(CPTPP),印太戰略成為美國圍堵中國最重要平台。在今年2月所公布印太戰略報告,除了共同對抗中國外,美國也強調與盟國建立夥伴關係,並推出「印太經濟架構」,以強化區域內經貿連結。

特別是俄羅斯不僅軍事入侵烏克蘭,也先駭入烏克蘭基礎建設的網路系統,在網路戰爭中取得先機,突顯確保網路安全的重要性。這會促使美國在國內加速成立網路安全新機構,對外則在印太經濟架構下推動可信任的電信網路基礎建設,以使在產業供應鏈不受威脅下,確保國家安全。另外美國也會以美日數位協定為基礎,加速推動簽署雙邊數位協定,台灣應掌握此機會。

另外在制裁俄羅斯行動中,一些美國在印太戰略中積極拉攏的國家與美國並非同心,不願意選邊站。例如印度在聯合國制裁俄羅斯的投票棄權,東協也與美國不完全同調,不願一面倒向美國,未來美國在推動印太戰略時,這些國家能否完全配合美國仍有不小變數。

台灣自開始即全力配合美國,加入制裁俄羅斯的第一波行列;台灣鐵桿挺美,期望可以彰顯台灣是美國可靠的夥伴。未來美國是否可以投桃報李,使台灣成為印太經濟架構的「正式會員」,涵蓋在美國經濟安全的共同防禦系統中,仍有待觀察。













聯合報黑白集/桃園大火沒人問


2022-03-21 03:02  聯合報 /   黑白集
美福倉儲18日晚間又復燃。記者曾健祐/翻攝


全台每天都在傳跳電,但政府從上到下推得乾乾淨淨,都說無關缺電。與此可堪一比的是,全台最近不斷驚傳大火,桃園頻率奇高,接連燒掉知名企業廠房倉儲,濃煙蔽天,灰燼飄到鄰近城鎮彷彿「下黑雪」。然而,從中央到地方無人過問,大家都把臉別開,就當作不存在。

這些火災不是三起五起,光是工廠火災,三月短短十六天內就發生了九起。其中六起發生在桃園,包括知名的美福倉儲、家樂福倉儲,有的還是滅了又燃。如果把台中興中街的集合式住宅大火、高雄的森林火災、新竹的新桃電廠計算在內,祝融肆虐全台的程度讓人驚心。這些事故,都只是巧合嗎?

問題是,碰到這種「火瘟」,政府官員都退避三舍,大官的視察行程都閃避敏感地區。倒是大災區的桃園市消防局長動怒了,他反問:「為什麼發生火災,大家都在怪消防?」沒錯,負責工廠及建築安檢的工務和建設部門都有責任,但消防部門的安檢落實了嗎?台灣的消防標準與時俱進了嗎?

大火不斷,扣掉人為因素,不外設備老舊、設計不良所致。但不能忽略的是,近年台電頻頻斷電、跳電、降載,亦可能造成各種設備短路或耐受力減損,導致事故頻仍。以蘇揆的辯才過人,既能在國會滔滔駁斥群雄而面不改色,能否以同樣的悍然處理火警公安?












聯合報社論/對人民錙銖必較,對高端數十億元一揮


2022-03-21 03:03  聯合報 /   社論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預定五月上路,未來至醫學中心就醫,自費金額恐從六、七百元增加至一千二。圖為民眾在醫院診間外等候看病。記者陳正興/攝影


政府宣布調高健保部分負擔,一般藥品及慢性病處方箋若藥價超過一百元,將依藥價加收廿%,基層院所及地區醫院上限為兩百元,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為三百元。檢驗費用若超過五百元者將加收部分負擔,為鼓勵分級醫療,經轉診者加收十%,未轉診者則加收廿%,各有上限。新制將於五月上路,預估有近一千五百萬人受到影響,可為健保挹注一○七億元經費。

表面上看,新增調漲的費用皆只在幾百元之譜,看病民眾不致難以負荷;但對多病弱勢家庭而言,累計下來仍是不小的負擔。更別忘了,政府去年才調高健保費率,一般保費及補充保費同步調高十.二三%,幅度不小,所有人的支出都加重了。當時,衛福部稱是為了「維持健保收支平衡」,部長陳時中更掛保證:「兩年內不再調高」。誰料,如今陳時中又以健保總額將破八千億元、健保準備不足為由,迅速宣布調漲費用。

健保制度若要可長可久,必須依靠合理的收費和給付制度來維持,以確保醫療品質和國民健康同步增長,這點毋庸置疑。但目前的狀況,健保制度的改革都只在收費的皮毛上打轉,既無法透過給付設計刺激醫療品質的提升,又無法杜絕不必要的浪費,只能追著不斷高築的財務支出漲價。就這點而言,衛福部的表現令人失望。

以這次調漲為例,政府去年剛剛調升過費率,陳時中又承諾兩年內不再調高;如今,又以健保總額將突破八千億為由宣布調高部分負擔。這樣出爾反爾,不算失信於民嗎?何況,調高部分負擔,只不過是為增加近百億元的收入,卻有一千五百萬人遭政府剋扣。對比之下,衛福部獨厚高端疫苗,不斷放水讓它利用「橋接」免做第三期人體實驗,便直接緊急授權生產;且不問國人之實際需要,便逕自花費四十多億元公帑買進五百萬劑高端。如此,不嫌太厚愛高端、而苛待百姓嗎?

之所以要提高端作為對比,主要是政府簽約買進的五百萬劑高端疫苗,因無法取得國際社會的承認,因此乏人問津,目前仍有二七九萬劑打不完。由於這些疫苗都已接近其效期,其中最早過期的一批就是三月廿日;亦即,昨天開始失效。其餘的高端疫苗,則最晚將在六、七月間全部過期失效。陳時中日前在立法院備詢時稱,過期的疫苗,「只能銷毀」。換言之,價值廿多億元的疫苗,除非能送出,否則將全部打水漂。但是,又有什麼國家此刻願接受這批科學程序有瑕疵的疫苗?

蔡政府對高端的厚愛及偏袒,不僅是放水給予緊急授權,更包括了草率簽約虛擲公帑,及任意展延效期。在高端疫苗實驗跳躍、效果未明的情況下,衛福部就貿然下單採購五百萬劑,且價格比成效最佳的莫德納苗還高出兩成。這若不是政府圖利高端,就是任人宰割。此外,在鬧出人命而施打民眾觀望的情況下,政府仍持續接受高端供貨,並將疫苗原本僅六個月的效期展延到九個月;這些作法,合理嗎?

無論如何,衛福部用「拔鵝毛」的手法調漲健保部分負擔,是看準百姓不會掙扎;但別忘了,被拔毛的並不都是肥鵝。更可議的是,政府對一般民眾錙銖必較,對高端卻是大手一揮數十億,毫不在乎。如今,將有廿多億的疫苗遭到「銷毀」,陳時中談起來,也是像打個水漂那麼輕鬆,絲毫不覺得自己當初的偏執與偏袒決策有何可議之處。看不到廿多億的公帑損失,卻汲汲於拔取庶民的百元之毛,這是官員冷熱兩極的偏差世界。



【專家之眼】美中談俄烏 台灣竟成次要籌碼

◆  【專家之眼】美中談俄烏 台灣竟成次要籌碼









【專家之眼】美中談俄烏 台灣竟成次要籌碼


2022-03-21 08:17  聯合報 /   陳一新/淡江大學榮譽教授
美中領導人18日就烏克蘭局勢舉行視訊通話,美國總統拜登(左)當面向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大陸若協助俄羅斯,將面臨「後果」。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3月18日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舉行視訊峰會,針對烏克蘭與台灣問題進行意見交換。台灣問題正如預期成為籌碼,但出乎意外的是台灣的籌碼地位似乎降低,美中兩國都從雙方的大格局來看台灣。

在會談中,拜登承諾「四不一無意」,即美國不尋求與中國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以盟國壓制中國、不支持台獨,以及無意與中國衝突。

習近平表示他對拜登的表態非常重視,但認為美國有不少人仍對台獨釋放錯誤訊號,尤其是前任美國政府,如果未來美國官員並沒體現拜登的承諾,則是非常危險的。

至於拜登要求習近平調整對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立場,中國大陸外交部與白宮都拒絕透露詳情。根據各種情資與媒體報導,拜登嚴辭警告北京不得對莫斯科提供各種援助、要求中國大陸在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維持中立、與克里姆林宮進行一定程度的切割,並在時機恰當時對俄烏戰事進行調停或斡旋。

對於美國第一項要求,北京已悄悄做出調整,以避免美國為首西方國家的制裁。至於北京在莫斯科與基輔之間維持中立,可能性並不大,因為中俄兩國關係是基於相互需求,不受第三方影響。

在雙方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之下,北京也不太可能與莫斯科進行切割,更不會加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制裁的行列。至於在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進行調停或斡旋,北京也正在考慮時機問題,但為避免調停或斡旋失敗,北京要求與其他國家一起進場,才不致單獨承擔失敗責任。

相形之下,拜登提出的「 四不一無意」,無疑對北京做了過多的承諾,甚至超過當年柯林頓總統針對台灣問題所說的「三不政策」:不支持兩個中國、不支持一中一台,以及不支持台獨。

此亦顯示,北京與華府較過去更為關切美中之間的關係。中國大陸領導階層顯然認為,台灣問題是美中高度競爭下的產物,要化解此一問題,必須先從美中關係的大格局著手。不過,拜登雖然在美中關係與台灣問題上做了很多讓步,但是要真正做到,恐怕也不是容易的事。

美中之間是否陷入新冷戰,雙方都各有立場也各有說法。同樣地,美國是否尋求改變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就如同老布希總統是否尋求「和平演變中國」是個永遠爭辯不休的議題,以及說多少和做多少的問題。

至於美國是否透過盟國對中國大陸施壓,更是一個各說各話的問題。就算拜登承諾不尋求與中國大陸衝突,但美中之間關係錯綜複雜,矛盾固然不少,衝突也在所難免。

這次拜習視訊峰會,表面上雙方似乎各取所需,拜登達到警告習近平不得支持俄羅斯總統普亭的目的,而習近平也達成警告美國不得對台獨釋放錯誤訊息的目標。但是,最值得我國國安高層注意的,就是北京與華府都開始從中美大格局來看台灣問題。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淨零路徑應納國際評估指標


◆  禁營隊證明 強君子所難
◆  台鐵公司化 先釐清營運定位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淨零路徑應納國際評估指標
◆  森林永續 莫忘住民權益與他國森林
◆  部分負擔調整 添基層醫病負擔
◆  動態清零 台商如何應對陸疫情
◆  極音速登場 俄調整戰鬥模式?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淨零路徑應納國際評估指標


2022-03-21 03:06  聯合報 /   楊之遠(作者為退休教授)
聯合國IPCC發布「氣候變遷影響與調適」報告,指全球一半人口對氣候變化處於「高度脆弱」狀態,如果地球繼續升溫,氣候風險就愈高。路透



目前「淨零」已成為各國應對氣候變遷行動的口號,截至二○二一年底,全球已有一四○個國家宣布或正在考慮實現淨零排放目標,覆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百分之九十。但是儘管淨零口號響徹雲霄,環保團體仍擔心各國規畫失當或沒有採取實際行動,導致前述淨零宣示對解決全球暖化的危機毫無益處。因此許多學者希望能利用適當方法,對各國淨零目標計畫進行細緻的評估考核。在公平比較下,對各國施加壓力,淨零目標才會有「實質性進展」。

因此由兩個非營利組織,氣候分析所及新氣候研究所設計之氣候行動追蹤方法(The Climate Action Tracker, CAT),提出對政府設定淨零目標應該考慮的十個實踐關鍵要素,大致分為三類:範圍、架構和透明度,藉以追蹤各國的氣候行動。

十項要素為:(範圍) 明確的達成淨零目標時間;涵蓋所有溫室氣體;納入國際航空和國際航運的排放;是否在國境外依靠抵消等措施進行減少或移除。(架構)納入國家法律;具有單獨的減排及去除目標;對目標及執行過程有法定的定期檢討。(透明度)關於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碳移除及儲存,具有健全的科學透明論述;全面性的規畫;關於設定淨零目標具有相對「公平性」的說明。

二一年十一月,CAT針對十項要素發布四十個國家的淨零目標評估結果,認為可以接受(Acceptable)的國家僅為智利、歐盟、哥斯達黎加及英國;達到平均水平者(Average) 有加拿大、南韓、美國及德國;較差的(Poor) 則為澳洲、中國、日本及紐西蘭;阿根廷、巴西、俄羅斯等十三個國家則評為資料不全(Information Incomplete)。

另外國際會計事務所畢馬威(KPMG)使用一○三項實現淨零排放的關鍵驅動因素,計算淨零準備指數(Net Zero Readiness Index, NZRI),評估三十二個國家在二○五○年前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準備情況和能力,並在去年底公布NZRI排名結果。歐洲之挪威、英國、瑞典等國居前六名,日本第七、韓國第十一、美國第十四、中國第二十。

由於各個機構考量的評估指標不同,比較的結果就會略有差異。整體上歐盟國家表現較佳,美國、日本、韓國有技術潛力。中國雖有技術潛力,但透明度要加強。

我國國際處境特殊,因此在制定淨零路徑時,當然需要先考量我國的國情能力,但是未來國際環保團體之監督審視力量將日益增強。建議我國規畫淨零路徑,不僅需參考先進國家做法,並應考量將國際主要評估方法之重要指標納入,確保我國的淨零路徑能與國際接軌。












禁營隊證明 強君子所難


2022-03-21 03:06  聯合報 /   陳信文/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兼副校長(新竹市)
教育部高教司通知各大學,避免高中生將營隊、研習、競賽充實學習歷程檔案,要求辦此類活動時不可發放參與證明。圖/讀者提供


教育部於近日函文各大學「…辦理營隊或相關活動時,如涉及學習歷程檔案之準備或充實,不得收費,亦不可授予參與證明方式…」,教育部的出發點是「避免違反招生倫理及破壞招生公信」。該函文固然有其回應時事之背景,但是對各大學的約束力與其可能產生的深遠影響,應該進一步加以檢視。

辦理的「營隊」或「活動」是否涉及「學習歷程檔案準備或充實」,主要端視學生如何運用這些資料,與這些活動的本質反而並非最相關。這些營隊與活動的範圍可以很廣,如參與運動競技、作文比賽、甚或聆聽一場詩人演講,只要學生將之放入學習歷程,都會是涉及學習歷程檔案之準備或充實。

任何「正派」單位舉辦活動,應無不可對人言之處。因此面對是否曾有舉辦任何活動、以及在可確認參加人員的條件內的相關詢問,堂堂正正的單位與大學,合情合理都應該大大方方的加以確認。教育部卻要求各大學「不可授予參與證明方式」,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也是強正人君子之所難。

基於對社會的感恩與責任,大學會希望藉由各種活動與營隊回饋社會。如果只是為了「避免違反招生倫理及破壞招生公信」,教育部可以比照「研究生之配偶或三親等內之血親、姻親,不得擔任其指導教授」之要求,要求各大學在審查學習歷程時,不可採計出自自己大學的營隊或活動紀錄。

此禁令函文是雙面刃,或許可以部分達成「避免違反招生倫理及破壞招生公信」之效果,但是也會使得大學在辦理活動上卻步。大學社會責任是近來大學很重要的教育思維,「town and gown」是很好的理想。盼望教育部在考慮事情時可以更加周延,免得未見其利、反受其害。












台鐵公司化 先釐清營運定位


2022-03-21 03:06  聯合報 /   李克聰/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新北市)
台鐵員工頭綁抗議的紅布條,表達對台鐵公司化的心聲。記者黃義書/攝影


行政院會三日通過台鐵公司化相關修法草案,草案規範台鐵公司由政府獨資經營,設立基金承接台鐵現行的短期債務一四八四億元,並規範不得因公司成立而裁員。

立法院將在廿三至廿四日審查「國營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草案,但因台鐵企業工會所提版本,在償債及資產配置與政院版本不同,認為交通部未溝通協商。另外,台鐵產業工會則認為公司化後財務負擔仍很沉重,並提出安全管理要優化、監理機制要防黑箱等應融入公司化條例中。檢視行政院版本與企業工會版本,都缺乏問題導向之整體改革思維,因此立法院審議就很關鍵,建議應先釐清台鐵主要問題與未來營運之適當定位,再來討論決定適當的台鐵公司設置條例內容。

行政院的草案開宗明義就說明台鐵公司化期能朝企業化經營,提高經營效能及競爭力,並促進鐵路事業健全發展,提供安全、可靠、舒適及便利之優質大眾鐵路運輸服務。因此立法院審議重點應在於釐清在票價調整受限及必須完全配合政策的限制下,未來如何能提供高服務品質的服務,進而將台鐵轉變為有競爭力的公司,確保現有台鐵局員工之權益,並能全面改革台鐵行車安全與效率問題。

尤其在行車安全改革,應評估是否必須藉由公司化才能進行?如政府已確定台鐵改革必須從公司化開始,建議應將行車安全改善方案明確納入台鐵公司條例中。

台鐵工會版雖將行車安全納入草案第四條,新增「台鐵公司對於行車安全具直接關聯的核心業務,應以最高標準及自辦為原則,明定相關辦法,確實優先遵守與執行」,但內容不夠具體完整,而且行車安全改善核心業務如能自辦有效,相信台鐵安全問題不致如此嚴重。

此外,台鐵主要問題還有:人力不足而且青黃不接導致經驗未能傳承之專業斷層、營運定位不明且賺錢路線逐漸讓出導致競爭力持續下降、車種班次複雜多元導致行車效率低落、軌道相關設備之汰舊換新不能及時導致故障頻繁、運工機電等跨不同部門之各項SOP制訂與執行介面難以整合等。建議立法院審查時應要求交通部審慎評估車路分離之公司化後,是否能有效改善這些人、車、軌道及制度等問題讓台鐵脫胎換骨?

台鐵改革如要從公司化做起,具體改革順序及作法,是應先將台鐵重新適當營運定位及調整適當營運規模與發車模式,並找出政策路線補貼後仍能獲利的營運方式。至於財務改革的根本作法,應是將歷史債務四二○八億元清零,讓台鐵浴火重生。如行政院評估此釜底抽薪改革的可行性低,建議應在行政院版本與企業工會版本之間,評估決定適當可行的償債及資產配置之平衡性版本,並對外完整說明。

台鐵公司化目的是要能突破多年來內部缺乏改革動力的困境,確保在法規適當鬆綁後,能提供高服務品質的營運服務,並能規畫執行讓台鐵真正獲利的TOD場站資產開發,增加營收改善財務,保障現有台鐵員工權益。同時還必須有效防止民代財團介入土地資產開發弊端,及防止公司化後淪為政府酬庸反而無法引進真正專業人力的問題。













森林永續 莫忘住民權益與他國森林


2022-03-21 03:06  聯合報 /   林登秋/台灣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台中市)
淡水古蹟博物館推出「國際森林日-古蹟療癒趣」體驗活動,要邀請大家一起遊淡水。圖/淡水古蹟博物館提供


三月廿一日是國際森林日,今年是聯合國推出國際森林日的第十年。遺憾的是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二○二○年的調查,全球森林在一九九○至二○二○年間減少超過十%,達到四億二千萬公頃。然而台灣的森林面積從一九九五年第三次森林資源調查時的二一○萬公頃,占陸地面積五十八%,到二○二○年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時增加到近二二○萬公頃,占國土面積六十一%。在國際一片擔憂毀林對全球環境及氣候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當下,台灣的森林保護成果值得我們給自己掌聲。

今年國際森林日的主題是永續生產與消費。台灣的木材消費量每年高達六百至九百萬立方公尺,可是九十九%仰賴進口,其中最大宗是來自對砍伐限制較少,生態保育投入較低的東南亞國家如馬來西亞、緬甸與越南。如此生產與消費的重大差距,顯示在我們保護台灣森林的同時,可能傷害了其他地區的森林。對試圖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的台灣而言,這顯然不是站上國際舞台最優雅的姿態。

保護對台灣水土保持與生物多樣性極為重要的天然林,應該是多數國人的共識。另一方面,積極經營約廿七萬公頃的生產性人工林,以永續提供木材以及其他林產物,從而減少台灣因木材進口,而傷害其他地區森林以及棲息其間的生物,這是台灣做為地球村一員的基本義務。

此外,台灣絕大多數森林分布在山地,附近有許多原住民部落,這些山區的住民多非經濟優勢的族群,對森林利用的大幅限制讓他們無法靠山吃山。而減少貧富差距、重視原住民福祉都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的重要內涵,因此在維持良好生態系結構與功能的前提下,應適度放寬林下經濟活動的限制,讓當地住民能改善生活,進而成為森林永續的積極促進者。

鼓勵森林的永續生產與消費,並不代表森林資源的利用不需要受到節制。無論是天然林或人工林,一旦成林自然會有眾多動植物甚至是保育類生物在其間生長、活動。這些森林也會和附近居民的生活交織。這些人工林的經營不能無視當地的人與其他生物的存在。否則一旦鋸木聲響起,附近居民及保育人士的抗議聲浪亦將如影隨形。

如果在造林初始就邀請當地社居以及保育團體共同參與造林以及未來伐木計畫,等到適伐齡要進行伐木時,抗議聲浪應會大幅降低。對於目前已達適伐年齡的人工林,在提出砍伐計畫時更應積極納入當地社區及保育團體的意見,避開生態豐富區、敏感區以及對當地社區有重大意義的區塊,才能減少紛爭。

我們既不可竭澤而漁,也不應以鄰為壑,封存眼前可以永續利用的森林,卻進口來自生物多樣性更高、保育力道更弱地區的木材,造成更多生物生存的危機。藉由二○二二國際森林日所揭櫫的永續生產與消費,讓我們正視台灣森林生態系的永續經營,善盡地球村一員的責任,透過對森林的永續生產與消費,促進公平正義、致力消除貧窮、重視原住民權益,才能無愧地球之母的恩賜。













部分負擔調整 添基層醫病負擔


2022-03-21 03:06  聯合報 /   王宏育/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高雄市)
衛福部預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包括急診、藥品、慢箋、檢驗檢查部分負擔均有所調整或新增,最快5月1日上路。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預告修正「健保門診藥品、門診檢驗檢查、急診應自行負擔之費用」草案。對於在診所就醫,主要有兩個改變: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一次本來不用部分負擔,改為收取。在診所的檢驗檢查本來不用部分負擔,調整為超過五百元以上,要收取十%,上限一百元。乍看下調整不多,但對捉襟見肘,或因疫情影響的內需觀光產業、偏鄉弱勢老人,仍有討論的空間。

先進各國都有分級醫療制度,基層診所先過濾一般疾病,有需要時再轉介醫學中心,如此節省醫療費用,更可達成醫療有效率化。台灣雖有此制度,卻不實施,殊為可惜。目前藥品部分負擔一律是廿%,上限二百元。所以有三高等慢性病人,「假若」在診所藥費一千元,部分負擔二百元,部分負擔比率廿%。到大醫院如果藥費是三千元,部分負擔也是二百元,比率僅六點七%,當然會引導病人到大醫院就醫,造成基層醫療萎縮。這次調整醫學中心和診所的連續處方箋第一次同樣部分負擔加收廿%,完全無助分級醫療,建議診所免收。

其次有關加收診所檢驗費用的部分負擔,超過五百元十%,所以有可能會收五十元、五十五元…至一百元不等。診所忙於醫療、防疫等工作中,還要分心詳細計算檢驗部分負擔額度,準備很多五元銅板,增加額外工作負擔,現在是增加這些繁瑣事情的最好時機嗎?

況且檢驗費用健保署跟診所是以「點」為計算單位,以前一點約零點九元,新冠疫情下病人減少,一點是一點一元,很難計算「正確數目」,萬一被抽查核刪,先收取的部分負擔要退給病人嗎?所以建議健保署等九個月後點值確定,累積病人在所有醫院、診所的就醫部分負擔總額,再收取。不然就改為檢驗費用超過一千點,都收取一百元部分負擔,醫病都方便。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就是調高健保費率。目前健保費結構是個人負擔卅%,國家十%,雇主六十%。而且薪資高繳的保費多,所得少繳的保費少,以富濟貧,也有社會福利的含意。















動態清零 台商如何應對陸疫情


2022-03-21 03:06  聯合報 /   陳明璋/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台北市)
中國大陸近期本土疫情嚴峻,深圳、東莞、吉林等地因此採取封閉式管理措施,部分企業也因此停工停產。新華社


幾乎在俄烏開戰的同時,中國大陸爆發了本土疫情,且愈演愈烈。台商群聚的投資地區如深圳、東莞已經宣布「封城」,昆山蘇州也因鄰近上海,進出口仰賴上海,產銷失衡大亂。雖然大陸已破天荒放寬防疫標準,但疫情不受控,台商仍受大陸「動態清零」政策的影響,至於影響有多大、涉及層面如何、以及如何應對等,均值得探討。

大陸政府的完全清零政策,官員處理不當就被摘烏紗帽下台,不留情面的管制措施,不但造成包括台商在內的工商業心理負擔和壓力,且還有預期會拖到四月的情況下,原物料與零組件的斷貨供應,價格飆漲的成本負擔,停工待料的等待折磨,資金周轉的克服,客戶端的協商折衝和人員進出不便等問題。

大蘇州地區進出上海,都要做三加十一的隔離,物流人員要做六次的核酸檢測,只要從上海回來,到處要檢查健康碼和十四天行程碼,若已被註記星號,連門口警衛都要檢查,因此幾乎每兩天就要做核酸檢測。台商自我陶侃說:生活已和核酸檢測分不開了。

廣東地區的台商也很辛苦,深圳東莞已經封城停工一星期,看樣子至少還會延長一周,完全恢復可能要到四月底。任何供應鏈有差錯,只能停工待料。未封城的惠州清遠等,原物料不再經由香港運送,改由廣州直接進口,或由陸運改海運,港口由塩田改蛇口;出口也機動調整,由福州或其他地方出口。

其實台商反應靈活又快速,外銷業在大陸各地有廠者,會轉到疫情相對和緩的地方生產,也有台商轉單台灣或東南亞廠,以應急需,或請人代工出口;出貨如陸上不行,改水運,再不行,改空運,時間會延後三天至一周,成本增加幾倍,當然要和客戶磋商,不能做虧本生意,且要提前準備各種備案,見招拆招,為防疫與圖存,十八般武藝都要用上。

至於內銷業,最大問題是業務員不能拜訪客戶,售後和技術服務不能到位,貨款被拖欠,因此一般除總部外,在重點地區要設業務和技術服務人員,就近服務;且加強線上推廣,設立直播部門,聘請網紅或教導業務人員直播技巧,一方面激活沉睡會員,也可拓展新客戶,並加強京東物流及申通快遞等物流業的鋪貨服務,並對疫情地區增設線上全網全領域服務,且在鄰近疫情地區增設倉庫備貨,以應恢復正常之需。

最後對台商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各地台協宜速和當地政府協商,爭取如目前只有東莞政府提出的減稅、融資及補助等紓困措施,比照辦理,以減壓力和負擔。

第二、向大陸政府建議宜採漸進式放寬動態清零政策,因Omicron或BA.2已不那麼可怕,注射兩三劑疫苗者已無生命危險,故可與它和平共處。

第三、台商的數位化管理宜加強建置。不管是和客戶磋商,在家或遠距上班,或是線上直播與服務,都已是趨勢和必備的管理工具。

第四、台商宜發展封城停工的創新營運模式,並積極學習各方卓越的因應作為,改良後進而尋找商機。

最後,台商的危機管理能力宜加強。每一次的嚴酷考驗都是轉型升級之機,積極面對才能激生突破發展之方,邁向坦途。













極音速登場 俄調整戰鬥模式?


2022-03-21 03:06  聯合報 /   林穎佑/中山大學亞太事務英語學程兼任助理教授(台北市)
俄烏戰爭進入第四周,俄國19日宣布在前一天首度動用新武器,對烏克蘭發射「匕首」極音速飛彈,摧毀位於烏克蘭伊凡─法蘭科夫市郊一座地下彈藥庫。(歐新社)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消息指出,俄羅斯部隊在近日運用「匕首」極音速飛彈摧毀烏克蘭西部一個含有飛彈和機載彈藥的大型地下軍火庫。此事件除了俄軍對烏克蘭西部部隊的打擊之外,更是極音速武器首次公開運用在戰場之上。

在飛彈的發展上,速度越高,就代表飛彈具備的能量較高,無論是射程或者是接近目標時的機動力,都會比較高,其主要是憑藉高速(多半超過五倍音速,而在二○一八年普亭的國情咨文談話中,更號稱匕首飛彈為具有十倍音速的完美武器),突破各國的飛彈防禦網,自然讓極音速飛彈成為近期各軍事大國爭相發展的新軍備。

俄軍此次使用此項軍備並精準的破壞烏克蘭軍的軍火庫,首先需注意的是在飛彈的載體上是從何種載具發射?在二○一八年公布的畫面中是由俄軍米格卅一K攜帶匕首極音速飛彈,此次是否依然是由米格卅一K或是其他載具?值得後續觀察。

攻擊的目標為烏克蘭西部的軍火庫,代表俄軍也想要藉由精準打擊來破壞烏克蘭軍的補給點,特別是在北約軍援的物資持續進入烏克蘭之時,若俄軍能透過此種方式攻擊,除代表烏克蘭軍始終無法取得中高空的制空權之外,也代表未來俄軍或許可以減少低空的對地密集支援,而使用極音速武器或其他遠距發射的飛彈來削弱烏軍部隊的戰力。如在三月十八日俄軍也利用在黑海的艦隊發射巡弋飛彈攻擊烏克蘭西部的利維夫機場,其目的都是希望能切斷烏軍的補給路線。

需注意的是如果俄羅斯的上述飛彈都能準確的打擊烏軍設施,這是否代表北約對烏克蘭的電子戰支援已到達一定的限制,開始出現邊際效用遞減的狀況,或是俄軍也有注意到開戰初期所受到的電子干擾,開始使用其他的系統或調整方式來應對接下來的戰鬥。

此次烏俄之戰也說明了當代戰爭的發展,在追求資訊化與智能化的同時,許多傳統的戰場因素依然會出現,資訊科技雖然能打破部分的「戰爭迷霧」,但無法避免戰場上出現的「摩擦」,俄烏兩軍都無法逃脫上述的限制。在兩軍作戰之時,也可以看到俄軍在戰術上的修正(如在閃避刺針飛彈的戰術動作),以及新武器的測試(如此次首次使用極音速飛彈),而烏克蘭軍在缺乏制空權與重裝備下,如何集結有限的火力與無人機搭配形成反攻,都是在此戰中值得我方觀察的方向。




朱宗慶/傳承之美,讓江山代有人才出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朱宗慶/傳承之美,讓江山代有人才出






朱宗慶/傳承之美,讓江山代有人才出


2022-03-21 03:06  聯合報 /   朱宗慶(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東方神奇美猴王》去年十二月在高雄衛武營演出獲得廣大迴響、座無虛席。圖/趨勢教育基金會提供



前陣子,在臺灣戲曲中心欣賞由朱陸豪老師領銜主演的《東方神奇—美猴王》,精彩演出,全場讚嘆聲、叫好聲、笑聲與掌聲此起彼落,氣氛高昂!此外,更看見世代交替與傳承之間,所帶來生生不息的能量!

暌違十八年,再次回歸復出,朱陸豪老師依然身手矯健,醞釀了將近二十年,這一次,他秉著「傳承」的使命感,以演代訓,親自帶著兩位徒弟徐挺芳、秦朗,以及臺灣戲曲學院京劇科師生,完成這部別具意義的演出。

我認為,促成這部作品,有太多的要素!因為有朱陸豪老師的使命感,無私的親授與付出;徒弟接受挑戰、不斷的練習與精進;以及集臺灣戲曲學院師生共同努力、趨勢教育基金會陳怡蓁董事長對傳統戲曲的大力支持,各面向的組成,才有機會將這部作品的精彩,以及背後的意義展現出來。

這樣代代傳承的希望,也讓我回想起,四十多年前,曾被稱為「青年藝術家」時的自己。回想當時台灣的環境,相比於其他樂種,打擊樂仍是一片荒蕪,但在長輩的支持與提攜下,我有幸能以打擊樂為出發點,盡情追求與揮灑,讓打擊樂有機會從舞台邊緣走向中央;創立打擊樂團後,更因而認知到「傳承」及「人才培育」的重要性。

但,傳承與培育人才並非口號!不只是給機會、給舞台、給資源即可,從經驗與想法的傳授,到周邊各項資源如何串連,需要強大的使命感,投入時間與心力、實際的行動。

在我多年經驗中,我認為,經驗的傳承、對後輩、年輕藝術工作者的支持,可視為一種「陪伴」的過程。而陪伴,有多種形式,如尊重對方的選擇,當對方有需求時,從旁給予協助;其次則以鞭策的角度,激勵對方的成長;也有些是緊盯對方,隨時在身邊叮嚀、守護,不斷給予目標,帶領著他的前進。

陪伴,依著不同對象、情況與屬性,有著調整的空間;在陪伴的過程中,一步步的將專業技藝與個人經驗傳遞,也讓彼此之間有更為深度的共同信念與熱情。

而在技藝與經驗之外,更有賴於周邊環境、資源的整合,在全盤性的計畫下,透過提供輔導陪伴、資源串連、資金等方式,鼓勵後輩接收經驗之餘,也勇於不斷嘗試與挑戰;進而,讓這些珍貴的寶藏不僅得以循環,甚至可以放大再放大!

一代接一代、一棒接一棒,傳承之路沒有捷徑。在我身邊,類似這樣因為傳承而讓「能量放大」的案例,不勝枚舉。每每看見資深與年輕世代間,流露出的濃厚情感連結與源源不絕的能量,總讓我感受到薪傳之美,更看見希望!

如今,我雖然已不再被視作「青年藝術家」了,但我總相信,台灣人才濟濟,若能透過不斷的傳承與創新,讓江山代有人才出,未來的環境與生態將有機會益發蓬勃與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