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拜登時代 美中關係何去何從?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8955/web/

◆  聯合報社論/「機動會議」是政院擅權失職的狡詞
◆  聯合報黑白集/「反中」比疫苗重要?
◆  經濟日報社論/拜登時代 美中關係何去何從?






經濟日報社論/拜登時代 美中關係何去何從?


2020-11-10 00:36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拜登當選美國第46任總統之後,在未來四或八年的拜登時代中,各方最關注的議題有二:一是他能否把一個正在滑向對立分裂的美國重新拉回到團結的軌道上來;二是美國的對華戰略及美中關係將何去何從?

拜登顯然已充分意識到第一個問題。拜登確認勝選第一時間在推特上發文表示,感謝美國選擇他作為領導人,無論有沒有把選票投給他,他都將會成為所有美國人的總統。當然,意識到問題的重要並不等於就能處理好問題,畢竟川普時代製造留下的裂痕已非一朝一夕可以弭平。

對內之外,更大的挑戰是如何面對中國的強勢崛起,直白地說,拜登時代的美國對華戰略及美中關係,將會影響到美國的霸權地位能否穩固,及美國正在下行中的運勢能否穩住。

就一般的輿論觀察,主要觀點有二:一是拜登上台,可能會為美中關係帶來一個「喘息期」。因為目前美中的摩擦和對立幾乎已遍及所有領域,並處在「快速惡性循環」的軌道上,整體表現為三個特徵:戰略互信的摧毀,高層政治互動幾乎停擺,沒有任何實質合作。拜登或可為此一急速下墜的關係踩一踩煞車,比如展開一些實質性的接觸、對話與合作。

另一觀點,則是總統的更換或許不會改變華盛頓對華政策的總體方向。「無論誰入主白宮,美國與中國的關係都將或多或少維持現狀」,美國 CNBC 援引白宮前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威廉姆斯的話這樣預測,「對中國強硬是使美國這個兩極分化的國家團結起來的關鍵。」

以上兩個觀點並不矛盾,相信即便不是專家也可能有類似的推斷,但我們認為,如果這就是未來拜登時代的美國對華戰略,那麼不但美中關係將很難獲得根本改善,對美國本身的處境亦將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美國對華戰略出現明顯的變化始自歐巴馬時代的重返亞太及亞太再平衡,川普時代不過是在這樣的戰略上加重砝碼而已,從歐巴馬到川普,美國之所以改變對中國的態度,說到底,就是所謂「修昔底德陷阱」的邏輯。因為自歐巴馬上台民國99年(2010年)中國 GDP 就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這就跟美國之間形成了老大老二矛盾,對美國霸權構成挑戰,美國當然就要像對付過去所有對美國構成挑戰的國家一樣,必欲壓之除之而後安。至於川普對中國一再的醜化妖魔化,不過是為美國的政策提供合理化的藉口而已

這樣的戰略,拜登上台以後要不要追隨或甚至再進一步加碼,取決於美國的戰略智慧,這又建立在三個形勢的評估及了解之上:

一、從重返亞太到印太戰略,十年過去了,中國崛起的勢頭被壓制住了嗎?不但沒有,兩國差距從 GDP 到科技到軍事到太空,哪一項不在持續縮小之中。那麼,能不能換一種戰略思維,與中國共建 G2 模式,進行良性的競爭與合作?然而能不能,又與以下兩個認知有關。

二、對中國體制的重新正確認識。長期以來,美國及西方看中國,普遍存在著成見與偏見,嚴重束縛並扭曲了他們的中國觀。隨著中國持續在方方面面的成功,特別是對民國 109 年(2020)新冠疫情的表現,能否讓美國產生反思,從而對中國發展體制有正確的認識與評價,將影響到美國今後對華戰略的思維。

三、對中國崛起後會否稱霸意圖的研判。這一點,中國一再表明中國追求的是主權領土的完整統一,並無意圖在全球稱霸,但美國始終不放心而且似乎也未真正了解,因此,只能期待雙方能有更深入的戰略溝通,建立更強的戰略互信了。

拜登時代的對華戰略因此是一個很重大的戰略選擇,不僅影響到美中關係如何發展,更會牽動到美國霸權地位能否穩固及美國運勢能否止住下行。











聯合報黑白集/「反中」比疫苗重要?


2020-11-10 03:53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台灣東洋藥品上月由董事長林全(右)宣布取得德國BioNTech(BNT)新冠疫苗授權,但本月3日宣布破局。本報資料照片


和德國 BNT 新冠疫苗交易破局,衛福部說是東洋公司拿不出授權書和合約草案,東洋則稱是數量和價格談不攏,雙方各說各話。在新冠疫情復燃之際,我國向外購置疫苗橫生變數,這是個很壞的消息。

此事的直接影響有二:其一,原估計至少可提供醫護及一線防疫人員疫苗的希望落空,下一步該如何,仍無頭緒。其二,東洋公司股價稍早因取得代理而一飛沖天,現又因交易失敗連日下跌,遭外界質疑有炒作股票之嫌,坑殺投資人總之,受害的是所有民眾

追根究柢,這兩個結局本來都可避免這支疫苗的大中華代理權在大陸藥廠手上,既然德國藥廠願意賣,台灣又想買,最直接的途徑就是向大陸代理商洽購。但台灣繞了一大圈,要大陸藥廠讓出代理權,由台灣藥廠引入,結果兩頭落空。背後考量,令人玩味。

陳時中說,直接跟大陸藥廠買「會有一些障礙」,所以未接觸。但是,相同疫苗由不同人代理,難道效果會不同?很顯然,所謂障礙就是被反中政治意識形態綁架陳時中不買中國疫苗」,連他們代理的,也不能買

國產疫苗進度落後,而外購途徑管道有限,政府又因政治因素挑三揀四陳時中似乎把反中看得比民眾生命還重要,寧可不要疫苗,也不要中國代理











聯合報社論/「機動會議」是政院擅權失職的狡詞


2020-11-10 03:55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多項經行政院會核定的重大會議未定期召開,院長蘇貞昌稱,相關會議因應疫情都改為「機動」、「化整為零」的專案會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經在野黨立委近月的質詢,發現行政院超過一年應開未開的法定會議──諸如食安、治安、廉政會報多達十幾個,行政院一律以疫情為託詞。行政院長蘇貞昌稱,相關會議因應疫情都改為「機動」、「化整為零」的專案會議,雖未定期舉行大型會報,但有就治安、食安、防疫、兒少等事項召開專案會議

蘇內閣最受人詬病的,就是充斥夸夸其詞的大內宣,一派律師治國模樣把狡辯當成實績,把霸道當成帥氣,把擅權當成明快。在這種氛圍下,對食安、治安、永續發展、性別平等、廉政、科技等「法定會議」置之不理,終日忙著製造網路議題修理在野黨,卻拿不出內閣治理的願景和理念。把國政治理當網紅小編來做的院長,已成為台灣政治奇景

這些明訂必須定期召開的會議,都是經行政院會核定的重大會議由院長或副院長擔任召集人,就是要由政院負最高統合責任,集合各部會力量研議、執行,同時督導考核其成效之所以定期舉行,就是要讓各部會必須在一定期限內拿出進度與成果。而今,行政院對自己的統合責任置之不理,還把一年多沒開的理由推給今年初才爆發的疫情,除了瞎扯,更證明其失職。

每周一次的行政院會在疫情期間從未間斷,足見疫情不是好藉口;就算防疫需要保持社交距離,難道不能以「視訊會議」方式召開?何況,指揮中心自詡台灣已兩百天沒出現本土病例,蘇揆還滿口疫情,豈非自打嘴巴?尤其,這些會議都由專責部會負責,例如治安會報的執行長是內政部長,廉政委員會是法務部長負責,食安會報是衛福部長負責;如此經年不開,顯示這些部會怠忽職守,導致問題叢生。且看徐國勇在國會被問到詞窮,渾然不知自己是治安會報執行長,蘇揆則鐵青著臉搜索枯腸圓謊;可見,這個表面威嚴剛猛的政府,內裡不知多麼荒疏乾澀。

偏偏蘇院長嘴上絕不輸人,硬拗相關會議是改成機動、化整為零召開,這又是什麼意思?以其「蘇式語法」理解,這就是說,只有蘇揆想開的會才會機動召開,他不想開的會就化整為」。蘇院長想塑造自己是能隨時因應問題的有效率領導者殊不知,這也暴露了他獨斷獨行、不顧體制及法規的作風從另一面看,也反映了行政院施政不是透過制度推動,而是靠閣揆個人領導台灣常批評對岸專制獨裁,例如,習近平即自兼一堆「領導小組」的小組長。然而,習主席還得靠這些「小組」來貫徹其決策;而我們的蘇院長連會都不必開,全憑自己無與倫比的霸氣即隻手管遍所有政務。

從管理學看,無效的會議,少開無妨但從國家的運作看,會議是駕馭行政機器的必要過程,也是節制領導者獨裁妄為的有效機制行政院各類會報都聘有外部委員,旨在提供政府更開闊的決策觀點但一年多來,包括永續發展委員會、兒童權益推動小組不僅未曾開會,連外部委員都未聘請。蘇院長不僅把國家大政當成「自家事」,更拒絕聽取外部的聲音。蘇內閣不再有「眾聲喧譁」,或能凸顯蘇揆唯我獨尊的「衝衝衝」光環,但院長獨攬大權是好事嗎?

從政府開放美豬行政程序的顛三倒四,地方與中央執法標準的南轅北轍,乃至南部縣市治安的惡化,導致馬來西亞女生的白白喪命。這些均顯示。政院該開而不開的會報,已變成政府施政怠忽的死角。蘇揆個人鋒頭再大,也遮不住這些對體制的腐蝕。

【重磅快評】新冠疫情已然失控 白宮換主人正面迎戰

◆  【重磅快評】如果豬會講話 恐怕也覺得蘇貞昌煩死了
◆  【即時短評】嚴把關不行 偷放水可以 民進黨又雙標?
◆  【重磅快評】新冠疫情已然失控 白宮換主人正面迎戰








【重磅快評】新冠疫情已然失控 白宮換主人正面迎戰


2020-11-10 09:39  聯合報 /   主筆室
美國準總統拜登將任命十二位科學家團隊,正面迎戰已然失控的新冠疫情,並表示疫苗上市後將讓美國人人免費施打。路透


美國準總統拜登將任命十二位科學家團隊,正面迎戰已然失控的新冠疫情。儘管一月二十日就職後團隊才能運作,但正面迎戰疫情是極重要的態度,尤其是交給專家指揮防疫,才能逐步糾正早已失控的疫情。

美國人口約三億三千萬,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竟然破千萬,投票日之前每天新增確診病例穩定破十萬。現況不只都市病例增加迅速,連中西部鄉村也快速蔓延,迫使一些州宣布禁制措施;更麻煩的是時序入冬,新冠病毒遠較夏天猖獗,傳播速度快,存活時間久,再加上病毒突變加速,疫情將更難控制。

壞消息頻傳。之前說新冠病毒自蝙蝠傳給人類,但此說只是研判,難以舉證;最近病毒確認在丹麥水貂體內突變,並傳給人類,則是證據明確;迫使丹麥當局決定撲殺水貂。水貂會成為病毒宿主並引發突變,那其他動物也有可能。

看到疫苗研發「有效率九成」的消息,帶動全球股市大漲,其實輝瑞用詞嚴謹,清楚界定這只是第三期人體試驗的一個數據,不要說有效率達九成,之前英國牛津大學、阿捷立康團隊,美國嬌生藥廠,都只出現個位數受測者的不良反應,及暫停第三期人體測試,所以「九成有效率」其實曲解這個數字。

只有完成共三期的人體試驗,尤其第三期的規模至少三萬受測者,測試數據經專業團隊審核通過,才能送進聯邦食藥署FDA〉核發量產許可,完成所有步驟,才能說疫苗研發成功,否則即便是最後一哩,也存在許多變數,這也是近百年疫苗研發失敗遠多於成功的原因。

美國疫情失控另個關鍵,是人民沒有防疫的健康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簡單幾件事;看到拜登勝選民眾上街狂歡,完全沒有防疫準備,很多人擔心勝選慶祝造成防疫大破口,疫情更發嚴重。因此,即便疫苗量產供應,不先養成防疫習慣,疫苗並不能完全遏阻疫情。












【即時短評】嚴把關不行 偷放水可以 民進黨又雙標?


2020-11-10 13:15  聯合報 /   本報記者程平
公視第七屆董監事審查會議昨天召開,國民黨推薦的5位審查委員未出席,但會中決議董監事候選人只要獲「出席委員」四分之三同意便通過,文化部長李永得並指國民黨「政治綁架」。圖為公視外觀。 本報資料照


公視董監事審查委員會出席委員決議,「出席委員」四分之三同意,便算審查通過,企圖用解釋來降低法明定的同意門檻,解決董監事難產爭議。不過,就在前不久,行政院才主張部分縣市封殺萊豬自治條例牴觸中央法規,兩相對照,豈不是嚴格把關不行,放水偷跑可以,民進黨如果背書,就是又搞雙標。

因為受公視法限制,公視董監事難產已非第一次。民國101年(2012年)馬政府曾提出公視法修法,企圖大幅調降公視董監事的審查通過門檻,從四分之三審查委員同意,調降為二分之一,也就是8席同意即過關。但由於審查委員是由立院依政黨席次推薦人選,此舉形同削弱席次弱勢的在野黨決定權,當時引發在野的強烈批評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當時就痛斥,公視董監事審查委員會的四分之三門檻,是用來保護多元的聲音,但馬政府提出的草案,完全是依照國民黨的國會席次量身訂作,企圖使公視徹底喪失多元性,使其成為國民黨完全掌握的禁臠。當時擔任民進黨主席的蘇貞昌,也反對下修門檻,最後立法院仍維持四分之三門檻。

民進黨執政後,多名綠委提案修正公視法,欲將門檻下修至二分之一,當年不願見到公視成為執政黨禁臠管碧玲,也成了修法的連署人。現在等不及修法,綠營推薦占多數的審查委員會,又要把門檻降為「出席委員」四分之三同意,如果依照昨天出席的委員結構,10委員中綠營推薦占8名,剛好過門檻,套用管碧玲 8 年前的話,「完全是依照民進黨的國會席次量身訂作」。

文化部長李永得說,5名藍營推薦委員集體缺席,「這就是赤裸裸的政治綁架」,又說尊重審查委員的決定,下一步須請教法務部的法律意見。只不過,四分之三高門檻就是民進黨當初在立法時,不讓大黨綁架的堅持,現在如用委員會議用玩弄文字遊戲的結論,就要挑戰法律的威信,此例一開,未來任何法律解釋都可用人數決定,都是民進黨說了算。










【重磅快評】如果豬會講話 恐怕也覺得蘇貞昌煩死了


2020-11-10 18:39  聯合報 /   主筆室
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午到立法院施政報告遭杯葛,蘇在會前受訪表示,國民黨團一直用這個手法讓立法院不能正常運作,訴求也一變再變,且每天抬著道具豬進出杯葛,如果那隻豬會講話,一定也覺得煩死了。圖/取自UDNTV


行政院長蘇貞昌話題不斷,今天是他本會期第 8 度赴立院施政報告受阻,因為國民黨團杯葛,要求他先道歉再上台,並呼籲蔡政府因應美選結果暫緩進口萊豬;蘇貞昌繼昨天拿馬英九說故事後,今天改拿國民黨道具豬作文章,聲稱「如果那隻豬會講話,一定也覺得煩死了」,其實,他的潛台詞應該是「反萊豬的人讓人煩死了」。  

蘇貞昌八度赴立院施政報告都上不了台,確實讓他感到不悅,他在進會場之前就預知國民黨團策略,就先消遣藍營,指國民黨團一直杯葛讓立法院不能正常運作,訴求一變再變,每天抬著道具豬進出,如果那隻豬會講話,一定也覺得煩死了;蘇貞昌的話「笑果十足」,但最無奈的,恐怕還是那隻道具豬,如果院長勇於認錯道歉,它又何須每天被抬進抬出?

其實,蘇貞昌近來談到萊豬,動輒請出馬維拉,越說越起勁,甚至到了「繪聲繪影」的地步,昨天還說美豬、美牛都是同一種萊克多巴胺,馬英九開放美牛進口 8 年了,台灣人吃美牛從 1萬 8,000 公噸吃到 6 萬 4,000 公噸,也都沒事,而且馬開放的時候還沒有國際標準,現在蔡總統是依據聯合國頒布的標準,政府一定會明白標示及嚴格管理等等;蘇的話半真半假,穿插夾雜,雖然把故事說得行雲流水,但假的終究還是真不了。

可能是蘇貞昌一再重施故技,馬辦也不是省油的燈,每每對他的發言揪錯,今天特別點出馬英九民國101年(2012年)開放美牛之前,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在同年 7 月已表決通過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立法院同月表決通過修正食品衛生管理法開放符合安全容許標準的萊克多巴胺牛肉進口,衛生署才於同年 9 月公布牛肉萊克多巴胺的殘留容許量,自此才有含萊克多巴胺美牛進口

當年走過這些行政及法律程序,民進黨無役不與, 蘇貞昌還是民進黨的黨主席,不可能不清楚,但蘇院長就是要在刻意在談話中夾帶一些「假訊息」,當然檢警是不敢辦大院長違反社維法,但是馬英九被坑多次,馬辦只能被動每日一錯的糾正,附帶批一下蘇貞昌又騙人了,一騙再騙、再騙成性,「騙完神明騙人民」。

奇怪的是,堂堂的行政院長,三不五時被說是一騙再騙、騙完神明騙人民,居然也不以為忤,寧非怪事?

其實,蘇貞昌院長說「如果那隻豬會講話,一定也覺得煩死了」,也許讓道具豬覺得煩的人,還不一定是國民黨團立委,而是一再在公開談話中夾雜假訊息,屢被揪錯也不改其樂的蘇院長;蘇院長除了對蔡總統上推特說成致電肯道歉之外,其餘免談,國人不煩,恐怕道具豬也煩了。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神機妙算的數位讀心術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8955/web/

◆  拜登勝選 歐盟仍得自立
◆  是LINE當機 還是人當機?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神機妙算的數位讀心術
◆  大意失荊州 中信兄弟無緣總冠軍
◆  挺川普太入戲 別成愛國賊
◆  兩岸關係應是台灣執政者的KPI
◆  兩次危機 全球經濟板塊大翻轉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神機妙算的數位讀心術


2020-11-10 04:20  聯合報 /   趙坤茂(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推薦系統可透過各用戶與物品間互動情況的相似度,計算較貼近的關聯用戶,並據以協力篩選出推薦品項。圖擷自網路


俗話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管子有鮑子,曹操有杜康,而生活在數位時代的你我,有讀你千遍也不厭倦,知面又知心的智慧裝置相伴,隨時呼應你內外在的需求。

當你造訪網站時,數位行銷邊框提示著必訪網站、廣告商品、線上影音、訂閱服務等,背後彷彿有位貼己知心,精準推敲你的興趣,誘發你的好奇心及購買慾。這位投你所好的知己,就是可預測用戶對物品偏好度的推薦系統

推薦系統可透過各用戶與物品間互動情況的相似度,計算較貼近的關聯用戶,並據以協力篩選出推薦品項。例如,若某甲和某乙與物品間互動情況相近,那就將某甲點選的物品推薦給某乙,也將某乙點選的物品推薦給某甲。這模式同時可考量各物品被用戶點選狀況的相似性,計算物品間的關聯性,當某物品被點選時,就同步推薦其關聯物品。

正所謂「畫虎畫皮難畫骨」,推薦系統不能僅依用戶的外顯動作遽下判斷,必須透過如矩陣分解等數學模式,來估算各用戶及各物品的內在潛質,這樣才能站在巨量資料的肩膀上讀到用戶的心坎裡,同時要避免統計上、文化上及認知上的偏差。

推薦系統也可基於物品屬性的吻合度,推薦屬性相似的物品。例如,《尼羅河謀殺案》是謀殺天后阿嘉莎.克莉絲蒂創作的偵探小說,它的屬性包括懸疑、推理、犯罪、小說、白羅、克莉絲蒂等,點選該物品的用戶,同時可能被推薦屬性相近的推理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一個都不留》、《名偵探福爾摩斯》、《怪盜亞森.羅蘋》或年底即將上映的同名電影等

推薦系統若一味迎合用戶好惡,將排除多樣性發展,幾番回合下來,可能會深陷於相對封閉的同溫層泥淖。此外,為打破「富者恆富,貧者恆貧」框架,實際上無需額外推薦大家熟知的人氣商品,以免重複呈現讓用戶無感,反倒應試著推薦一些較新鮮、具潛力或用戶未嘗探索過的物品,以帶給用戶意外發現的驚喜,進而開拓更多暢銷及長銷商品

杜康解憂外,曹操另有一位知心者楊修。楊修聰穎過人,頗能猜測曹操未曾表白的心思,可惜最後卻因才高震主與立儲爭鬥而遭殺害。如果猜忌的曹操再世,恐將那精於猜心的智慧裝置砸了吧。

話說回來,防機之心不可無,當我們漫步網路時,絕不要輕忽大量足跡所透析的內外在自我,以免被有心人士掌控濫用,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拜登勝選 歐盟仍得自立


2020-11-10 04:04  聯合報 /   張孟仁/輔仁大學義大利語系主任、外交暨國際事務學程召集人(新北市)
民主黨拜登贏得了白宮的激烈競爭。(美聯社)


儘管沒有得到川普有風度的賀喜,民主黨拜登贏得了白宮的激烈競爭。鑒於拜登在外交路線上與川普有著極大差異,歐洲各國有著不同的期待,只是各領導人的期望與利益盤算不盡相同。

西歐方面,法國馬克宏和德國梅克爾肯定是最鍾情於拜登當選的歐洲國家元首。在川普執政期間,德、法與美國關係氣場不合,呈現下滑趨勢。其中,美、法之間的衝突在去年十二月北約高峰會上達到白熱化,當時川普威脅要對馬克宏針對大型美國公司課徵數位稅回以關稅伺候。同時雙方還對北約的未來有著偌大的分歧,馬克宏進而諷刺北約已經「腦死」。法國還鼓勵歐洲共同防禦獨立,要從北約釋放出來,當然不為美國所喜

梅克爾與川普鬧得更僵,她拒絕參加華盛頓 G7 峰會,導致川普威脅將近一萬二千名美軍從德國基地撤軍此外,美國不允德、俄間建立北溪天然氣二號管線,並要求德國增加北約的國防開支

反觀,儘管美國對英國施壓 5G/華為,但雙方的關係仍然密切,這當然歸功於川普和強生之間的想法接近共和黨人明確支持英國脫歐,並打算洽簽兩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有別於民主黨的拜登和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威脅停止貿易談判

儘管義大利孔蒂總理避免表態,但民粹反對黨的薩爾維尼是川普鐵粉,而民主黨的前總理倫齊跟歐巴馬交好則熱愛同是民主黨的拜登

東歐國家擔心拜登上任後的情況可能有變,屬於維謝格拉德集團的東歐國家大多支持川普再次當選波蘭總統杜達與川普惺惺相惜,尤其是感謝美國軍隊從德國遷往波蘭匈牙利的民粹總理奧班力挺川普團結在一起捷克巴比斯儘管其方式婉轉,支持川普亦然更遑論,斯洛伐克不但順應美國的 5G 政策,更直接宣布川氏當選

事實上,拜登的當選無疑對歐洲各國有利,歐美的關係會改善,拜氏的外交內容與形式都相近於歐洲主要領導人。不過,即便以犧牲歐洲盟國為代價,美國的利益肯定被美國任何一位總統擺在首位,差別僅是川普「美國優先」,拜登的「美國利益」為重。

換句話說,拜登上台,軍費分攤、飛機製造商補貼和北溪天然氣二號管線等議題仍會意見相左,不會一帆風順倘若拜登領導的美國更因內部分裂而失去領導世界的能力,那麼歐盟必須團結,爭取己身利益,並要自立自強歐洲意識到:經過四年「川普主義」的淬鍊,應該獨立於中、美、俄。









是 LINE 當機 還是人當機?


2020-11-10 04:08  聯合報 /   邱元平/商(新北市)
LINE昨天又發生大當機,手機、電腦版的訊息通話都卡住無法使用。圖/手機截圖


昨天下午 LINE 當機廿分鐘,許多人訊息無法傳出,抱怨自己工作與生活因此大受影響。部分媒體更用了不少聳動的標題,包括「全台陷地獄」、「網友哀鴻遍野」等。LINE 能成為全台灣滲透率最高的 App,的確是因為許多人的生活與工作與它密不可分,但讓自己與他人受單一服務主宰到這般程度,還是讓人感到意外與不安

LINE 原本是一款即時通訊軟體,可以讓人們不用透過電話、簡訊或 Email 進行溝通與交流。不僅可以一對一、一對多與多對多,可傳送的訊息更從文字、圖片、聲音、影片,一路到表情符號與貼圖。不只提高了傳播的廣度與溝通速度,也增加了其他方式缺少的豐富性與趣味性。不過由於大家對這項工具的認知與使用習慣不同,因此也衍生許多問題。

隨便舉幾個例子:因為 LINE 的普及,假訊息的散布變得更加快速容易、出於關愛的長輩圖反而成為一種備受嘲諷的現象、擔心別人看到自己已讀未回而不安、看到對方已讀不回而胡思亂想、原本為維繫同窗情感的群組因轉貼政治新聞而情誼破裂、本該當面細緻處理的職場或情場行為卻透過螢幕草率從事。而不停增加的群組、官方帳號以及各種商業勾引機制,加上工作與生活訊息交雜,讓許多人的焦慮感不斷提高,生怕錯過任何一則重要訊息。

智慧型手機帶來的真是智慧化的生活嗎還是人們愈來愈依賴科技的結果,反而變得愈來愈缺乏智慧了呢?當然現代人很難離開科技,但不能不去檢視自己對每一項科技的態度與使用方式

曾任連線雜誌創始主編,常被稱為科技趨勢大師的凱文.凱利就曾表示,每次有新科技出現時,他就會先去努力了解,並嘗試使用一段時間,看看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他的這種觀念和艾美許人Amish的接觸頗有關聯。總被外界視為堅持過著簡樸生活的艾美許人,「其實可是終極的創客與 DIY 高手。」他們並非拒絕使用新科技,而是從自己最重視的東西看起,檢視新科技對其價值觀的影響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如果弊大於利就禁止社群成員使用,如果利大於弊則允許使用,但要做到盡可能擴大效益減少衝擊

同樣在中國也有不少古人早就告訴我們,要做物的主人而不要做物的奴隸無論是莊子的物物而不物於物」、管子的「君子使物,不為物使」,或是荀子的「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都是在講同樣一件事。雖然古代的「物」比不上現代的科技,但人與物的關係始終存在。而人的精神生活,如何不被各種物欲與科技所困住人如何不會變成機器甚至當機」,恐怕考驗只會愈來愈大。










大意失荊州 中信兄弟無緣總冠軍


2020-11-10 04:08  聯合報 /   林徹/醫(台中市)
中信兄弟隊又一次在總冠軍賽失利。記者季相儒/攝影


中華職棒卅一年的總冠軍賽甫落幕,在一勝三敗的劣勢中,逆境求生的統一獅隊,奪下了暌違七年的年度總冠軍;對比沉浸在奪冠的喜悅中,不幸落敗的中信兄弟,則瀰漫著落魄的無奈,變相地在七年內兩度達成了「冠軍賽亞軍三連霸」,無疑成為球迷們茶餘飯後的笑柄。

如此難堪的紀錄,也讓球隊中的老大哥周思齊和教練們痛心地指出,年輕球員們在自我管理的部分,仍有不少需要成長的地方,甚至點出數位球員因沉迷手機遊戲,而疏於練球。的確,在面對高張力的總冠軍賽,雙方誰能沉得住氣,就有極高的機會能奪下最終的勝利,而臨場穩重的表現,球迷所謂的「強心臟」,仰賴的是平時一再地反覆練習、累積經驗,靠的是球員們本身的毅力,並非短時間內能在大場面中偽裝出來的。

自從兄弟飯店洪家經營的兄弟象隊,轉手中信金控辜家後,不少死忠象迷老是感嘆,儘管接手的球隊老闆願意以高薪聘用優秀的外籍球員,對於表現突出的本土球員,加薪幅度也毫不手軟,但已不復見過去兄弟象時期,那種刻苦耐勞、拚戰到最後一刻的那種韌性。不少年輕的球員們,有更好的環境和資源,讓他們能在舞台上表現,但自身卻忘了努力的重要性,令人不勝唏噓。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兩句古文無疑道出這次總冠軍賽雙方的差距,統一獅隊在第四戰後,退無可退,但也因此激勵出球員們的鬥志,各個放手一搏;面對當下看似勝券在握的中信兄弟,硬是拉出一波逆轉的三連勝,拋下久違的橘色彩帶,不免顯示出中信兄弟球團從上到下,教練到球員們大意失荊州的窘境。回到生活上,這一系列的球賽,是否也告誡我們,即便是領先的那一方,在確定勝負之前,亦需步步為營,記取歷史上沉痛的經驗,避免一再重蹈覆轍!










挺川普太入戲 別成愛國賊


2020-11-10 04:19  聯合報 /   衣冠城/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季青漫畫


台灣許多年輕人因為川普對抗中國大打台灣牌,成了川普的粉絲。由於蔡英文政府押寶川普,加上本地部分媒體也大量宣傳支持川普,在美國大選前的一項國際調查中,居然在各國年輕人普遍反對川普的潮流中,一枝獨秀,成為全世界最挺川普的國家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川普落選。台灣許多人雖沒投票權但入戲太深,一時無法接受,竟然出征美國在台協會,其臉書遭台灣川普支持者洗版

川普上台後對中國進行一系列貿易戰和科技戰,並在地緣政治上圍堵中國,近兩年更是大打台灣牌,提高訪台官員層級、增加軍售等作為,挑釁中共。這許多出於個人政治私利的行為卻被許多台灣人民解讀為最挺台友台的總統台灣人並沒有深究川普反中的真正背景,更忽略了台灣開放萊豬進口購買昂貴軍火的代價

川普作為商人和綜藝節目主持人,曾遊走民主、共和兩黨,從來就不是個有清晰堅定政治理念的政治人物。他低俗的語言和錯亂的主張,許多建制派菁英不屑與他為伍,他身邊只能聚集一些邊緣人為他出謀畫策。例如他的經濟顧問納瓦羅死守重商主義和各國大打關稅戰,令許多經濟學家搖頭嘆息又如和他鬧翻的國安顧問波頓是個十足的好戰分子,連川普都看不下去;最重要的還有最近揚言要將白宮傳染病專家佛奇斬首示眾的軍師班農,更是一個爭議性的人物。從這些人的言行中,我們應該體察到川普的反中並沒有一套完整周密的戰略規畫,而是過時的經濟理論、冷戰思維、反華情緒的拼裝車。更有論者認為川普的反中是為了好在第二任時為其家族牟取商業利益所累積的籌碼。

任何國家領袖的作為都是基於自己國家的利益,川普至今不肯承認敗選,連美國的國家整體利益都不在乎的人,哪裡有可能顧及台灣。熱情質樸的台灣人在政客與媒體的誤導下,一廂情願的挺川普,抹黑拜登。現在竟然還將怒氣發洩在美國駐台單位上,原本的愛國熱情不但成為國際笑柄,更有可能造成國家的傷害。

日前俄羅斯駐中國大使館官方微博發文慶祝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國舊稱海參崴建城一六○周年,此舉遭大批中國網友留言,痛斥此發文涉及侮辱挑釁,掀起一片批俄聲浪。在此急需中俄合作的國際環境下,中共官方顯得異常尷尬。更有甚者,之前中國大陸網路上出現哈薩克共和國想回歸中國的文章,引起哈薩克強烈不滿,召見中國駐哈薩克大使,差點釀成外交風波

網路的匿名性、即時性以及流通性,讓許多人在發言時缺乏自我以及外部的過濾,許多時候造成無法預估的傷害,有時不僅傷害了自己,甚至傷害了國家。了解台灣的人或許會一笑置之,不了解的還以為台灣是法西斯橫行的地方呢










兩岸關係應是台灣執政者的 KPI


2020-11-10 04:04  聯合報 /   王亮/跨境商貿顧問(台北市)
蔡英文總統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針對如何深化台美、穩定兩岸關係進行討論。總統府/提供


美國總統選舉後,有人說不論誰當選台灣都「免驚」,這大概是基於美國新政府將對兩岸採取較平衡的做法而有此說法。但是我們不是台海無戰爭就可以「免驚」的。因為那只是生存的基本環境,我們對國家發展面臨的處境也應「有所驚」了。

我們的國家定位雖在憲法中頗明確,但實際執行上卻是模糊浮動的,甚至朝「一邊一國」、「去中國化」的方向走,有人更希望美國支持台灣免於被統一,假如美國強烈反中,這些人就受到鼓舞長此以往,除某些政治人物由全民付出代價刷台獨存在感外,對國家發展不利,政府與民眾都應檢討

問他們為何「反中」、「仇中」,把她當「準敵國」,這些人說「中國想併吞我們」、「中國不自由民主」,後者應是大陸人民最關切的事,目前我們應該無迫切憂慮的必要。但我們說「併吞」,而大陸說是「統一固有疆土」,而且其全民皆有此強烈的共識,也都願意為此打一仗,「仇台」的情緒並不亞於「仇中」;而我們仇中」,只製造敵意,卻絕大多數不願為此去打一仗美國會以美國利益為優先,未來會採取兩岸平衡的做法,在此情況下,我們的國家發展是堪慮的

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不像我們有強大的「準敵國」,她的治權雖不及於我們,但可影響我們的國際參與,甚至經貿,造成國際空間小,FTA 覆蓋率低,還要花大錢買武器,這對國家發展及全民福祉是不利的。我們應要求政府把兩岸關係定為執政者的重點績效指標(KPI),把兩岸解方作為執政者必須負起的責任,不能有任何藉口。

在兩岸特有嚴峻的處境下,須有高度智慧的解方,為全民及子孫創造美好的未來。與此相違背的明、暗動作都必須修正,這需要高瞻遠矚的人才。人才比武器重要,用人不能只偏重意識形態,主政官員至少需具備四個條件,一、無私無我的操守;二、廣泛的專業,能從各層面三百六十度看事情;三、靈活度:任事用法不致僵化;四、國際觀:敏銳地掌握國際趨勢及脈動,隨時作調整。這四個條件,每缺一樣就會發生問題,缺越多問題會越大










兩次危機 全球經濟板塊大翻轉


2020-11-10 04:03  聯合報 /   葉萬安/前經建會退休副主委(台北市)
新冠疫情自今年初爆發以來,肆虐全球,由於各國因應能力的不同,對疫後各國經濟的衝擊也有差異。 路透


新冠疫情自今年初爆發以來,肆虐全球,由於各國因應能力的不同,對疫後各國經濟的衝擊也有差異。目前雖難估測,不過鑑往知來,先分析前次金融海嘯對各主要國家經濟衝擊的經驗,再來估測新冠疫情對各國疫後經濟的衝擊,應是可行的方法。

民國96年(二○○七年)美國發生房貸危機,因處理不當,引爆民國 97-98年(二○○八─○九年)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衝擊。不過,中國提出四兆元人民幣因應對策有效,經濟提前復甦,所受衝擊較美、歐為輕。以美元計的各國 GDP 在金融海嘯當年及以後的民國 97-108 年(二○○八─一九年)平均每年增加率,與金融海嘯前的民國 90-96 年(二○○一─○七年)比較,中國下降了百分之二五點三,較美國萎縮百分之三四為輕;而歐盟由於金融海嘯的衝擊,引發債務危機,更導致歐元的大幅貶值,致使其以美元計的 GDP 平均每年增加率暴跌百分之九七,金融海嘯後的十二年,歐盟經濟幾呈停滯。

因此,中國 GDP 與美國比較,在金融海嘯前的民國 96 年(二○○七年),中國 GDP 落後美國百分之七五點五之巨,但金融海嘯後的民國 108 年(二○一九年)落後差距降為百分之三三點八,縮減了一半以上。致使民國 108 年(二○一九年)大陸 GDP 相當美國 GDP 的百分之六六點二對美國全球第一的霸權造成重大威脅

中國 GDP 與歐盟比較,更自金融海嘯前的落後百分之八十,金融海嘯後的差距急速縮減為百分之二十二,幾縮減四分之三,致中國 GDP 有很快趕上歐盟的可能而且金融海嘯後,中國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真正火車頭

新冠肺炎疫情於民國 109 年(二○二○年)初在中國武漢爆發,迅速流傳,雖當局快速採取圍堵封城對策,但已波及各地,加上圍堵封城阻擋人流,對經濟已造成嚴重傷害。不過由於當局迅速將疫情控制,至十一月七日止,中國確診八萬六,一八四人,死亡四,六三四人,均較許多疫情嚴重國家緩和很多

而年初新冠疫情在中國武漢爆發時,美國總統川普不僅輕忽,還宣傳美國最健康,不會受到感染,沒有採取任何預防措施,待三月美國受到新冠疫情感染後,一發不可收拾,至十一月七日止,美國確診人數已突破一千萬人,高占全球確診人數的百分之二十點四,因新冠死亡廿三萬六千人,高占全球死亡人數的百分之十九,而美國總人口三點三億人,僅占全球總人口的百分之四點三,顯現美國遭受新冠疫情衝擊之嚴重

根據各國染疫情況,再參考金融海嘯對各國經濟衝擊的經驗,估測新冠疫情後十年(民國 109-118 年(二○二○─二九))各國 GDP 每年增加率與病毒前比較,中國雖疫情處理得當,染疫人數相對較少,但因圍堵封城產銷斷鏈,經濟受創也很嚴重,較疫情前萎縮百分之三十三點九,較金融海嘯後減百分之二十五點三為重

而美國除染疫特別嚴重外,更面臨族群仇視、政治對立、社會分化、所得差距惡化,不是新任總統在短期內所能平息。致使美國在疫情後 GDP 增加率較疫情前更衰退百分之四十五點五也較海嘯後衰退百分之三十四更嚴重

因此,估測中國 GDP 將於民國 111 年(二○二二年)超過歐盟二十七國 GDP 總和因英國已脫歐),民國 115 年(二○二六年) 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中國人世紀」將於民國 109 年(二○二○年)代中期再度誕生。

劉維公/「當我塑膠」之社會語意學考察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劉維公/「當我塑膠」之社會語意學考察
◆  周行一/拜登政府初期的財經策略方向






劉維公/「當我塑膠」之社會語意學考察


2020-11-10 03:31  聯合報 /   劉維公(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流行語「當我塑膠」表達的意涵,感覺到自己被當作是塑膠,隨時都可以被糟蹋或被丟棄,彷彿沒有存在地位。圖為澎湖西吉嶼著名景點藍洞附近岸上不少海漂塑膠垃圾。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委被當塑膠?」、「用行政命令避監督把立院當塑膠」、「被當塑膠!食安會三分之二專家反對萊豬,卻導出開放進口結論」、「『在不瘋狂就等死』被當塑膠,游否希爆氣攤牌暗黑證據」、「館長遭判有罪,憲哥氣『當我塑膠』」等,以上這些句子都是媒體新聞報導的標題。不管內容是很嚴肅的國家政策重大議題,還是演藝人員私領域的八卦事件,「被當塑膠這句網路流行語經常出現在媒體版面上

塑膠材質不珍貴,價格又便宜,多半被用來大量製造廉價且用過即丟的商品。塑膠汙染的威脅,尤其是對海洋生態的破壞,已達到相當危險的階段。根據「經濟學人」的報導,從民國39-107年(一九五○年代至二○一八年)為止,全球製造出超過六十三億噸塑膠廢棄物,其中只有九%得到回收再利用,以及十二%送進焚化處理教育消費者盡量減少使用塑膠用品,是全球積極在推動的環保工作

拯救生態危機,當然不是「當我塑膠」這句流行語所想要表達的意涵。相反的,感覺到自己被別人當作是塑膠,隨時都可以被糟蹋或被丟棄,彷彿沒有存在地位,才是該流行語引發使用者強烈共鳴的原因

現代人對自己的存在地位,是否被他人接納或排擠,比如說自己的訊息為何對方只是已讀不回、自己的貼文為何得不到別人來按讚等,心理往往非常敏感,也很容易產生強烈情緒反應。

感覺自己被藐視、被誤解、被排斥、被欺負等負面的情緒感受,都是屬於社會痛苦social pain)的範疇。除了「當我塑膠」之外,當今不少看起來無厘頭的流行語,例如「是在哈囉」、「人+377」、「雙標」等,其意涵都在透露出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那就是現代人飽受社會痛苦的折磨,必須大聲說出自己的心情

近年來,社會認知神經科學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致力於進行社會痛苦研究馬修・利伯曼Matthew D. Lieberman著作社交天性》(Social是該領域的經典作品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家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 fMRI工具,取得大腦神經元運作時的鮮活影像,可以細緻掌握到大腦各個腦區部位的功能

利伯曼團隊的驚人研究成果發現,大腦對社會痛苦以及對生理痛苦的反應,都是來自同一個腦區部位:背側前扣帶皮質。簡單而言,當你被霸凌時,其劇烈的疼痛,就跟你摔斷腿當下痛不欲生一樣的感覺。

正常來說,我們會想盡辦法降低生理痛苦,例如利用運動防護設備、汽機車安全配備等避免身體的傷害。然而,弔詭的是,現今擁有權勢的人卻是處心積慮不斷製造仇恨與敵視,讓承受社會痛苦的人數持續增加。

我們不能再漠視社會痛苦的議題。世界各國正傾全力研發新冠狀病毒的疫苗,預計明年即可拯救成千上萬的生命。殊不知,讓更多人受苦受難社會痛苦,至今沒有處方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