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美嚴控技術外流 我須防池魚之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5121/web/

◆  聯合報社論/新九二或再硬拗:民進黨莫當現代保皇黨
◆  聯合報黑白集/政客 外交官 賈新文
◆  經濟日報社論/美嚴控技術外流 我須防池魚之殃






經濟日報社論/美嚴控技術外流 我須防池魚之殃


2018-12-22 01:1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財政部於今年10月公告,為執行「外國投資風險評估現代化法案」,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CFIUS)將對外國投資美國企業實行審查之試行計畫,並公布相關臨時法規此一試行計畫已自11月開始實施這項法規主要內容是擴大CFIUS的審查範圍和職權,重點放在限制外資獲得美國的基礎技術、新興技術與關鍵技術,包括生技、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定位、導航、微處理器、先進運算、數據分析、量子訊息和感測、物流、積層製造、機器人、腦機介面、高超音速、先進材料、先進監控等14類領域46項新興技術
這項獲得國會參眾兩院跨黨派支持的法案,目的在於對外國投資、併購擁有敏感科技的美國企業,加強管控,以防止外國勢力從民間、商界、軍方滲透、竊取美國的數據與尖端科技。這裡所謂的外國,大家都很清楚指的是中國大陸。也因該法案針對《中國製造民國114年(2025)》的目的性相當明顯,大陸商務部還曾回應,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跨國投資方興未艾,中美企業在深化投資合作有強烈意願,巨大的潛力,因此呼籲美國應客觀、公正對待中國投資者,避免國家安全審查成為中美企業開展投資合作的障礙,並表示中方將對法案內容進行評估,密切關注對陸企衝擊,全面備戰。
基本上,從美國推動外國投資風險評估法案的行動觀察,其戰略縱深已從貿易戰延伸至技術與智財戰。雖說目標明顯針對中國大陸,但擴大關鍵技術、關鍵原料的管制,勢必波及各國的產業科技布局。以台灣而言,國內產業常藉由購買輸入國外技術來提升技術水平,其費用涵蓋的範圍包括權利金、授權金、技術支援及顧問費等。根據經濟部統計處的統計,台灣民國104年(2015年)技術輸入所花費的金額達1,601億元,其中以美國輸入的技術費用占78%為最高,日本占13%居次。項目則以電腦電子與光學的技術授權金和專利使用費為大宗;而對外的技術輸出每年維持穩定成長,自民國99年(2010年)的260億元增加至民國104年(2015年)362億元,其中以中國和香港占35%最高,新加坡占25%居次,項目則以液晶面板和電腦電子技術為大宗
技術輸入仰賴美國,而技術輸出以中國為主要對象,台灣介於其中,若無法有效應對,未來恐將成為美擴大投資風險評估審查重點的觀察國家,輕則被牽連成為制裁對象,重則可能傷害台美高科技產業間長久累積的互信與合作基礎。而由於台灣正值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加上企業對美國的技術依存度相當高,短期內要大幅提升技術自主性十分不易,同時,觀察美公布的相關技術清單,涵蓋政府正全力推動的5+2產業中大部分的核心技術,如何降低此一法案對台灣產業未來取得美前瞻技術的衝擊,非常需要政府與產業齊心協力的努力與合作。
在政府方面,面對美國加強技術出口管制以及其他先進國家可能仿效的行動,政府對於外資審查與監管必須進一步強化,防止中資企業透過併購台灣企業來獲取敏感技術,或者藉由入主台灣企業轉換身分到美國投資或購併具尖端技術的美國企業,以確保美國等先進技術國放心以台灣作為其先進技術移轉、研發與製造的合作夥伴和研發據點。中長期而言,更須積極加速深耕基礎技術,以降低對國外技術之依賴
而在產業面,企業應該密切關注相關法案的進展與執行細節,免得本來希望透過投資或購併掌握先端技術的發展狀況,因相關法案規定可能只能投資,但不能碰觸或獲得相關技術資訊,或者因公司資本組成有中資比例而造成在美國相關投資的障礙。








聯合報黑白集/政客 外交官 賈新文


2018-12-22 00:0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駐日代表謝長廷。 (中央社)

民眾對民進黨投下不信任票,除了政策失當,官員人品太差也是重要因素。以外交官蘇啟誠自殺事件為例,外交部不自我檢討,駐日代表謝長廷卻不斷把責任推給「賈新文」(假新聞),令人反感。
賈新文」最近已成了蔡政府全力捉拿的頭號嫌犯,各種爭議事件上,都看得到他的身影。游姓學生在網路散播「台客困關西靠陸方援助」的謠言被抓,法官認為「不足以影響公共安寧」裁定免罰,外交部對此大表不滿,將繼續採取法律行動。謝長廷則咬死「賈新文」作祟,並屢嗆該生是「法院認證的造謠者」;這難道覺得死一人還不夠嗎?
蘇啟誠遺孀看不下去,日昨站出來澄清。她說,蘇啟誠自殺無關「賈新文」,而是受不了上級壓力,「不想受到羞辱」,因此以死明志。她並透露,當時有訊息傳出要把蘇啟誠調回台灣,這對職業外交官而言,是無法承受的重擔。亦即,導致蘇啟誠輕生的元凶,不是「賈新文」,而是外交體系的醜陋「官威
這起事件,真是活生生一齣現代「官場現形記」。駐外代表該做的事沒做,卻一路在那裡卸責諉過,拉「賈新文」當代罪羔羊。外交體系逼死駐外人員還不夠,又要把責任推給一時糊塗的大學生,連法官裁決的案件都想用政治蠻力推翻。這樣的「官品」,老百姓看得下去嗎?
蔡政府大開酬庸之門,不斷把外人塞進外交體系。現在,看看這些政客嘴臉怎麼做外交?








聯合報社論/新九二或再硬拗:民進黨莫當現代保皇黨


2018-12-21 23:5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總統蔡英文(前右)上月30日在總統府接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訪問團,與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薄瑞光(左二)擁抱。 (中央社)

近日一則媒體訊息說,民進黨政府有意推出大一中架構下「新九二」的兩岸政策但旋即遭到陸委會否認,強調政府兩岸政策無意改變。「新九二」的提法未必是空穴來風,卻被官方一棒打下,胎死腹中。即便如此,蔡英文卻不可能在兩岸問題上繼續蒙混下去。
蔡英文顯然想要繼續打迷糊仗。選後不到一個禮拜,她趁接見美國訪賓時定調:九合一只是地方選舉,「人民並沒有在兩岸政策議題上做出選擇」,因此「維持現狀的政策仍然不變」。言下之意,民進黨選舉雖崩盤,不等於她的兩岸政策崩盤。
這樣的說詞,對照這次選舉展露的民意,恐怕是自欺欺人。探究她的發言場景,可發現這應是蔡英文藉會見美國客人,特意挑選的場景。她的談話對象包括羅素、董雲裳與薄瑞光等,皆為美國已卸任的亞太政策制定者與執行者,這個調子很可能是蔡英文說了美國想聽的話AIT前主席卜睿哲也搶在蔡英文之前聲稱民進黨敗選,「兩岸政策因素影響不大」;兩項說法出自同一脈絡
首須釐清的是,蔡英文所表述的政策觀察是否正確?捲起這次選舉最大風潮的是韓國瑜,他在選前公開表態說:他完全遵照、認知、認同「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並將他的核心訴求「東西賣得出去、人進得來」與「九二共識」直接掛鉤。這形同懸出一道告示,讓選民選答,且九二共識就在選票靶心最後,韓國瑜仍以這個被綠營認為近乎自殺的標題,在綠營鐵票區的高雄大勝十五萬票。對此,蔡英文卻視如不見地說,人民並未就兩岸政策進行抉擇,這是選擇性的歪曲。
投票結果顯示,民眾不僅高度不滿蔡政府的施政,且在兩岸議題上看穿了兩件事:其一、今天經濟與民生的困境,與兩岸關係窒悶的現況息息相關;其二、蔡英文的「維持現狀」只是口號,目的是藉轉型正義等手法操作「漸進台獨」。於是,選民紛紛投下反對票。然而,已難掩飾其錯誤政策的蔡英文卻不甘認錯,想要藉美、中矛盾升高的形勢,繼續走自己的錯誤路線。對美國而言,當然樂得有台灣這樣一個好用的「馬前卒」但對台灣而言,這種對內無視民意、對外俯首稱臣的態度,沒有辱沒國家主權嗎
在蔡英文定調後,兩岸政策的檢討隨即在民進黨內消音,大家都把頭轉向別處,假裝這個問題並不存在。包括台北上海雙城論壇熱鬧登場,陳雲林來台弔唁江丙坤,民進黨都裝作與己無關。事實上,「新九二」的命題,可能是民進黨內少數有識者試圖繞過蔡英文所提出的務實嘗試;然則卻未等到響應,即被一巴掌拍死,可見蔡英文仍無絲毫推動兩岸和解的意願。
蔡英文這種「重返冷戰」的思維,可謂當今世界主流趨勢的異端。她兩年多來的政策,將政經資源與政策都押向美國,這是「一面倒」的政策。觀察亞太地區,從北方的兩韓、日本到南邊的菲律賓、越南以至新加坡,皆找不到類似作法。蔡英文的單邊路線,不僅弄到外交戰場損傷慘重,國內民生也大受拖累,她卻毫無悔意。由於錯估情勢,我國參與國際活動受阻、邦交國骨牌斷交,也讓經濟失去了動能。韓國瑜靠兩句簡單的口號就能捲起千堆雪,真正的背景在此
蔡英文若毫無悔意地繼續堅持其對美「一面倒」政策,固然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對台灣而言是對民意的背叛人民的聲音十分清楚:要放棄虛幻的政治堅持,提出適切的方案與北京和解,不容繼續裝聾作啞。民進黨若不想背棄民意,則不能再當「保皇黨」,必須搖醒裝睡的蔡英文,無論是「新九二」或「大一中」,都比不食煙火的「一面倒」管用。否則等到下一次民意雪崩,民進黨與蔡英文皆亡再來驚呼,已然太遲。

【重磅快評】普悠瑪案調查 竟是安全與準點只能擇一?

◆  【重磅快評】普悠瑪案調查 竟是安全與準點只能擇一?

◆  【重磅快評】假新聞上的共和國 豈容一封遺書刨牆腳?
◆  【重磅快評】外交官之死 謝長廷和外交部栽贓演很大
◆  【即時短評】龜毛侯友宜的務實小內閣要給市民ㄏ日子
◆  【重磅快評】小內閣組成頻出包 韓國瑜珍重
◆  【重磅快評】錯認小英有彈性 老馬遭蔡怒斥剛好而已?
◆  【即時短評】柯P重提兩岸一家親 說給對岸及民進黨聽
◆  【重磅快評】「紅衛兵」台大暴衝 受害的豈只是江教授
◆  【重磅快評】敗選的懲罰?高雄大眾運輸免費悄悄喊卡
◆  【重磅快評】「美少女」獨守空閨 誰讓圓仔不性福?
◆  【重磅快評】國民黨還在從阿嬤的嫁妝箱中找人嗎?
◆  【重磅快評】陳思宇會是戳破柯P神話的「吳音寧」?
◆  【重磅快評】聯合國氣候峰會不關台灣的事?








【重磅快評】普悠瑪案調查 竟是安全與準點只能擇一?


2018-12-22 20:21 聯合報  主筆室
普悠瑪事故已屆滿兩個月。圖/報系資料照

普悠瑪事故昨天屆滿兩個月,行政院調查小組與體檢小組連著兩天都公布建議改善報告,洋洋灑灑自組織、設備、程序、人員及環境5個層面,列出18項建議。當被問及,在準點與安全間如何取捨,台鐵局長張政源表示,若跟準點來比,安全當然更重要,未來不會要求趕時間而犧牲安全。調查個老半天,結論就是以後不會再要求司機趕點了。
這回答乍聽之下很理所當然,但在細究之下,就會發現無比荒謬。準點可以置換成「服務」、「營收」...任何的選項,不論跟什麼東西比,安全當然都是第一,沒有安全,當然就不可能準點,沒有安全,服務再好也沒有用。因為安全是交通運輸服務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根基,根本就不應是選項
過去台鐵誤點已是常態,尤其假日期間,大家總會戲稱是屬於「台鐵正常能量釋放」,習以為常。但自從普悠瑪事故後,很多人也發現,台鐵誤點已經變成「隨時都在釋放能量」,不要說假日,連平日誤點率也增加許多;加上事故後,普悠瑪、太魯閣等傾斜式列車實施轉彎降速,也讓過去準點率較高的招牌列車跟著加入誤點一族動輒誤點十幾分鐘以上已是家常便飯
為什麼會如此?關鍵在這次普悠瑪事故,很多人怪罪是因為台鐵要求司機趕點,導致釀成事故。一時間,要求準點成了眾矢之的,似乎成了不合理的要求。但交通運輸業最重要的不就是應該具有高度的可預測性,例如乘客可以清楚知道飛機何時起飛、捷運幾分鐘後到、火車幾點開,且信任它會「照表操課」,才能安排後續不論是轉乘其他交通工具或行程約會,更是產業競爭力所在
台鐵長年誤點背後當然有很多因素,包括設備、人員與路線,一如這次的事故,都不是單一原因,而是複合式的災難。台鐵要改變的不只是設備、人員、規章,更重要的是組織文化,要打破散漫、輕忽的差不多文化,否則給再多的人、買再好的車,組織文化不變,難保不會有下次重大意外。而安全,該是所有交通運輸業的DNA,怎麼能跟準點拿來天平兩端掂量孰重孰輕

聯合筆記/確保稅源 再談擴大稅基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5121/web/

◆  沈君山 大陸人 愛台灣(下)
◆  聯合筆記/確保稅源 再談擴大稅基
◆  漫畫/真相大白?
◆  防非洲豬瘟 宣導入商家
◆  同理心只有醫護該有嗎?
◆  振興觀光 靠補助還不夠
◆  是誰在傷害台灣?
◆  荒唐中選會 頭痛醫鞋子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確保稅源 再談擴大稅基


2018-12-22 00:25 聯合報  賴昭穎
蘇建榮20日強調,提高租稅負擔率不是加稅,而是希望合理擴大稅基,讓國家財政更穩健。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政部長蘇建榮日前宣示,為讓財政制度穩健長遠,將透過扣除額合理化、研議數位經濟稅制、以大數據尋找合理稅基等三大方向「擴大稅基」,長期目標是讓台灣的租稅負擔率提高到十五%
租稅負擔率是賦稅收入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估計租稅負擔率要成長一個百分點,必須增加約一千七百餘億元稅收;去年台灣的租稅負擔率是偏低的十二點九%,要拉高到十五%,要增加約三千五百億元稅收。
依官方說法,台灣財政狀況尚稱穩健,不過,長期卻有不能忽視的隱憂,這也是財長要努力擴大稅基的原因。畢竟政府歲入中,賦稅收入占八成之多,是最主要的財源,但人事、社福等龐大固定支出讓政府財政僵化,礙於節流不易,只能增加財源,如不想讓子孫背債愈積愈多,只能增加稅負。
在減稅拚經濟、經濟成長帶動稅收增加的主流思維下,加稅被多數民選政府視為票房毒藥,因此當蘇建榮提出調高租稅負擔率的願景被解讀為「加稅」時,他立刻滅火表示「不是加稅,是擴大稅基」;但納稅人哪分得清楚擴大稅基和加稅的差異
加稅並非洪水猛獸,比方說,政府去年為支應長照財源需求,財政部調高遺產及贈與稅、菸酒稅,儘管此舉違背稅收「統收統支」的原則,但財政僵化,只能透過這樣的方式找錢。
然而,財長要調高租稅負擔率,除了擴大稅基,更不能不處理稅收成長跟不上經濟成長腳步的問題照理說,經濟成長能促進人民所得增加、促進消費,稅收自然成長。不過以去年為例,經濟成長率有二點八%,稅收成長率卻只有一點二%,顯然國庫未完全分享經濟成長果實
稅收成長跟不上經濟成長腳步的原因,包括價格基礎和計算方式不同,這兩者是統計方法上的差異;另一個和財政部相關的因素,則是稅務行政的影響,例如稅制改變、稅率調整等,年初上路的股利稅改方案即是一例。
財政部當時以所得稅優化方案來形容股利稅改措施,方案中調高綜所稅的四項扣除額,避免被外界抨擊為圖利富人。結果新制上路不到一年,卻讓綜所稅稅基大幅流失,因此宣布延後推動新一波扣除額稅改。
弔詭的是,財政部一邊說要擴大稅基、健全財政,一邊卻研議給予匯回台灣的特定海外資金租稅優惠,但企業界仍認為財部給的優惠不夠多此外,行政院也通過促產條例修正草案,將提供給投資智慧機械、5G應用的企業抵減營所稅的優惠
一連串的稅制調整,恐怕只會讓稅收成長和經濟成長的差距愈拉愈大,透過租稅手段讓所得重分配的功能也日益弱化財政部當務之急是先確保現有稅源,否則財政穩健將淪為空談







沈君山 大陸人 愛台灣(上)


2018-12-21 00:06 聯合報  張作錦/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清大前校長、知名物理學家沈君山九月病逝,清華大學開放「奕園」供校內師生及故舊追憶沈君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清華大學十二月廿二日舉行追思會,追念故校長沈君山先生。典禮開始是詩歌吟唱,三首詩之一是崔顥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黃鶴一去不回了,我與沈先生數十年的交往,在形式上要「結束」了。雖是必然,難掩惘然。
沈君山在學術界曾任大學校長,在政界作過「不管部大臣」,精於棋橋,游於文藝,認識的朋友何其多也。但我們今天的傷懷,應非僅及於私人,而是從台灣和中國的角度來看:如果有沈君山,我們今天的環境會是怎樣?
沈君山一九三二年出生於浙江餘姚,少年來台,從建中、台大到留美讀書和教書。他可以像其他很多人一樣,終老他鄉。但他基本上是個知識分子,中國文化給知識分子下的定義、課的責任,是先天下之憂而憂,是聲聲入耳、事事關心。
一九七○年日本侵占釣魚台,引發台灣留美學生的保釣愛國運動,也改變了沈君山的人生觀和人生歷程。他在四十初度之年,值台灣退出聯合國之際,毅然辭去普渡大學的終身教職,返台效力,決定以「兩岸關係和族群融合」為努力方向,並提出「革新保台,志願統一」的主張。台灣不革新,就難以自保;兩岸若統一,須出於志願。在四十六年前,以兩岸關係和台灣的內部情況,說這樣的話,不僅要智慧,也要勇氣。
革新首在民主;保台必須團結。當時「黨外」勢力漸起,與當政者針鋒相對。稍有不慎,易生意外。沈君山的學養、性格和立場,被各方屬意為溝通協調的橋樑人選。他處理了「海外黑名單」問題,並全力協助「美麗島家屬」;台灣三大政治血案──林宅案、陳文成案和江南案,沈君山參與了前兩個的善後,而且受到信賴。台灣後來的解嚴與開放黨禁,沈君山的努力應記上一筆。
至於兩岸關係,沈君山一向主張,既要顧及大陸的立場,尤應維護台灣的利益。本著這樣的原則,他協助主管當局,負責與大陸談判,奇蹟性的創造了「中華─台北」的奧會模式。以後台灣參加各種國際活動,也都循此方式進行。後人沿用它或覺無甚出奇,但一讀沈君山的回憶錄《浮生後記》,就知他在折衝過程中花費了多少心力,克服了多少困難。
沈君山不以在外圍與大陸游擊式接觸為滿足,他要尋找兩岸制度的和解之道。除了早期的「革新保台,志願統一」,以及後來參與制訂《國家統一綱領》,他還陸續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治」、「一屋兩室,各持門匙」、「一個國家,兩個政府」等各種嘗試方案,比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早了很多。
沈君山最重要的「兩岸事業」,是一九九○年後的兩年內,以個人身分,到大陸三晤當時主政的江澤民,每次都談數小時。他反覆說明台灣目前不能接受統一的原因,及台灣必須要有自主空間的理由。他還為雙方提出各種設計構想,如「一而後統」、「統一『中』」──先求一個中國,其他問題留待以後解決。
江澤民指責台灣的國統綱領要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沈君山駁正他,是「以自由、民主、均富統一中國」。顯而易見,沈君山希望台灣人民生活在這樣的標準下,也希望大陸人民生活在同樣的標準下。沈君山甚愛台灣,但並非不愛大陸。他正因愛台灣,所以也要愛大陸。兩岸之間,如果此岸之人不愛彼岸之人,甚至憎恨他們,則兩岸如何可望和平融合?某些「台籍同胞」,往往以是否「愛台灣」檢驗「外省同胞」,沈君山是一個最好的答案。(上)






沈君山 大陸人 愛台灣(下)


2018-12-22 00:29 聯合報  張作錦/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沈君山1999年第一次中風,但樂觀健朗,仍不斷寫文章討論國內政治和兩岸問題。圖為2004年12月沈君山(左)參加聯合報文學獎頒獎典禮,與張作錦談笑。八個多月後,2005年9月第二次中風,但2007年仍替準備競選總統的馬英九撰寫兩岸政策說帖,隨即第三次中風,終於身殉他的「兩岸事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他知道,正因愛台灣,所以也要愛大陸

沈君山一九九九年第一次中風,影響不大,可以行走和書寫。二○○一年「九歌」為他出版散文集《浮生三記》,仍然為兩岸事多所著墨。我在《聯合副刊》上發表一篇讀書心得:〈尚思為國戍輪台?──沈君山的新書與舊夢〉,認為台灣的政治環境已經變了,以他的出身背景,恐不宜也不能再為兩岸操心。他應該珍惜自己的健康,轉變生活重心──發揮另一長才天賦,多寫寫文章。
我在這篇小文中指述,陸游六十七歲致仕,蟄居紹興鄉下,身在田野,心存社稷,某夜風雨大作,他賦詩曰:「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他最後雖未能迎回二帝,更未能阻金兵南下,但留下九千三百首詩,一百三十首詞,亦足以不朽。沈君山有彩筆如魔杖,可點石成金,除了兩岸問題,難道就沒有別的事值得努力?我認為,在出此「新書」之際,他的「舊夢」也該醒了。
沈君山讀到文章,給我寫了一封信,其中有一段話:「中國老知識分子最大的毛病就是好『聲聲入耳,事事關心』,總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才算男兒本色。兩岸的事,身老力衰,去春赴京兩次,要管也管不動,何況人家不要你管。但都放手了,活著有什麼意思?」他還把我所引陸游的詩,改了幾個字以自況:「僵臥清華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臥聽風吹雨,中南海事入夢來。」聽聽這話,這口氣,似乎下定決心「拒絕悔改」了。
二○○五年,沈君山第二次中風,雖然思考力未減,但行動能力已大為衰退,手不能寫,足不能行,卻為「漢聲」編寫一套五卷本的《沈君山說棋王故事》的書。中日韓、老中青三代棋王吳清源、木谷實、林海峰、曹薰鉉和聶衛平都入列。沈君山自青年時期即浸淫於棋藝,如今回歸舊愛,心有專屬,他的「兩岸狹心症」也許會慢慢好起來。但二○○八年到了,台灣政壇狂飆再起,而台灣的前途與大陸不可分,兩岸問題再受重視,於是沈君山的「舊病」復發了──也許不是復發,而是根本從未痊癒過。
二○○七年四月廿八日沈君山給我一封信,透露正在「為他人作嫁衣裳」,他是「兩岸關係議題的主筆兼顧問」,隨信附給我的兩篇「大塊文章」,是他兩岸意見的說帖。
對兩岸間事,沈君山這幾十年來未嘗須臾離。他深知,兩岸問題如不能和平解決,一旦訴諸武力,不僅大陸將受創傷,台灣更將生靈塗炭。解此困局而登斯民於衽席,是他平生最大心願,現在有人要用他的兩岸政策,他立即興高采烈起來,寫信還擊我,「對在下還是小看了些」,他雖然「僵臥清華」,但「不致只能不自哀」,也不是「尚思為國戍輪台」,而是「尚能為國戍輪台」──意謂自己的主張將來有可能實現的一天,那不等於在輪台最前線打了勝仗了嗎?
作過國立大學校長和「不管部大臣」的沈君山,會在乎什麼「主筆兼顧問」?「幕主」馬英九雖然是他的好友,但以沈君山的人品與學養,他會只在乎一人一家之興衰?這位兩岸議題沙場上本應解甲歸田的老兵,一聽到號角響起,立即拖著「剩體殘軀」,跛著腿,拄著拐杖,飛奔衝鋒前去。原因無他,他對華族有情,對中國有情,對台灣有情。如是而已。
沈君山「為人作嫁」的「兩岸問題說帖」,主要包括四點:
一、兩岸目前不可能達成一個雙方同意的終極模式。
二、但可以建立一個過渡的分治架構,以防範意外衝突並促進交流合作。
三、經過和平演變,中共達成民主化的時候,就是分治架構轉化成終極架構的時候。
四、終極架構之決定,須經由雙方人民分別之同意。
大選尚未開始,他的兩岸政策尚未啟用,沈君山二○○七年第三次中風,隨即臥床不省人事,前後十一年,他的理想,他的主張,甚至他的人生,都隨之結束了。
他期望台灣民主化,等到的卻是民粹化;他也祝望大陸自由化,等到的卻是更嚴密的控制化。至於兩岸關係,尤見漸行漸遠;一方是「獨立公投」,一方是「反分裂國家法」。甚至他對台灣最具體、也很重要的貢獻,「中華─台北」奧會模式,都被他一同奮鬥的夥伴和這個莫名其妙的政府,拿去公投「作廢」呢!病中的沈君山,若仍有意識,其心情惆悵可知,意興蕭索可知。他走了,不也算是解脫?
但是我們留下來的人能解脫嗎?環顧世局,回望台灣,想到崔顥「黃鶴樓」的最後兩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下)








荒唐中選會 頭痛醫鞋子


2018-12-22 00:06 聯合報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
中選會代理主委陳朝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庸醫頭痛醫頭,庸醫中的庸醫頭痛醫腳;中選會非常特別,頭痛醫鞋子,把公投選務疏失,一股腦兒的推給公投法。
公投結束,中選會提出公投法修法草案,包括連署擬附身分證影本,把「公投綁大選」改為「公投綁大選」,延長準備期,主文以不超過卅字為限……
簡言之,這次選舉的混亂,公投法固然有可以修改的空間,但錯的都是公投法,中選會一點都沒有錯,這是事實嗎?
公投法明定應建立電子連署系統,這才是因應「死人連署」的根本之道。本次公投,因為沒有電子連署系統,發生一連串的選務爭議,包括經法律授權的筆跡驗證」、連署提出以一次為限……面對接下來的選舉,如果中選會在預定期限內,明年三月一日電子連署系統正式上線,那麼以電子系統驗證,一翻兩瞪眼,當然不會有「死人連署」的問題。
而公投綁大選,就一定會讓選務如此荒腔走板嗎?有太多人提出建言,包括「增加圈選處」,選舉與公投分兩個投票所領、投票,這都足以減少民眾投票等待的時間。選前建言者諄諄,中選會藐藐,選後的解決之道居然是要公投、大選脫勾,因噎廢食。
公投的功能在於以直接民意制衡行政、立法兩權,本質是對有權者的不信任,但是本屆中選會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卻是對公投的敵意與打壓。中選會在修法中不自我檢討,卻以增加連署不便、投票困難的方式來「改革」,這怎麼不讓民眾懷疑中選會的中立性,就是要讓直接民意難以表態呢?
而陳朝建代主委過去屢屢與陳英鈐同一陣線,今天至少也是「戴罪之身」,筆者不認為本屆中選會有足夠的公信力,提出修法草案,乃至於負責民國109年(二○二○)的選務。本屆中選會實質上已進入看守階段,儘早請辭,由中立公正人士來負責民國109年(二○二○)選務,才不會喪失國人對民主的信任。
公投的結果,人民對民進黨的政策明確表示「不同意」,正如賴清德院長所言,「有倒閣的感受」。但重點不在倒閣,而是民進黨是否願意從善如流,從今天開始,落實多數民意的想法。
特別是東奧正名公投,人民清楚的表態,「實質重於形式」,中華台北這個名稱雖然不滿意,但能實質參與國際賽事,才是最重要的。
實質重於形式」,這個原則不僅在於奧會,也應是台灣兩岸路線的最高原則,一邊一國、兩岸一家親與九二共識都是形式,真正的實質是,哪一種兩岸路線,能夠為兩岸人民帶來美好的生活。
而筆者的期待「良制一國」,則是希望兩岸在形式的一國下,各自以實質人民福祉作制度競爭,完成統一。而在正式統一前,台灣人民無需妄自菲薄,台灣有多麼好,應該讓全大陸人都知道,反之亦然(大陸的制度有多好,也讓台灣人民瞭解及接受)。







是誰在傷害台灣?


2018-12-22 00:09 聯合報  潘兆民/東海大學政治系暨通識中心教授(台中市)
蔡總統表示,新台幣改版「去蔣」想法,「這類的事情不是總統說了算,也不是促轉會說了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太陽花學運的這群人,又為台灣做了什麼事情?衝入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在台大演講會場,擾亂校園安寧,破壞學生聽講權益,自以為是捍衛正義,大言不慚要求江面對歷史責任,給大眾一個交代。殊不知正如馬前總統所言「他們不知道已經害死了台灣」,不僅破壞行政官署,更導致兩岸貨貿服貿等法案胎死腹中,台灣陷於虛耗空轉,兩岸關係倒退,經濟遭受傷害。
美國巴克萊證券更以此發表「中國你好,台灣再見?」的研究報告,直指台商在大陸市場正需要創造有利環境增加競爭力之際,卻因學運與政治僵局,阻礙政府透過法律為科技產業創造有益的兩岸環境,因為缺少創新的國際競爭力,很難再正面期待科技產業的持續發展,並對台灣未來表示憂慮事實證明,學運後,兩岸和平紅利不再,導致台灣經濟發展停滯,太陽花學運才需要面對,並檢討與交代
同樣發生在台大,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為紀念過世妻子林淑如,捐贈一百五十億元耗費十年心血,創建癌症醫院舉行落成儀式。眾所周知,郭董的科技產業橫跨兩岸,不僅養活了多少萬個家庭,庇佑兩岸社會,更為台灣不知創造了多少GDP,兩相對照,誰在傷害台灣?誰才是在捍衛正義、真愛台灣?一目了然。
更甚者莫過於促轉會冠冕堂皇提出新台幣改版、軍營去蔣銅像、儀隊撤出中正紀念堂等案。姑不論其心態,僅新台幣改版一項,央行估算需花費五百億元。如此粗糙又浪費公帑的政策規畫,何來轉型正義?何來造福社會?搞得蔡英文總統急著澄清,否認相關規畫。
執政團隊失能,政策搖擺不定,至今仍搞不清楚台灣人民究竟要的是什麼?選後蔡總統急著安排與連任的柯市長見面,意圖營造白綠合作假象,為總統大選創造有利形勢,似乎已忘記,菜價持續下跌,農民辛苦無奈。事實上,不論是農漁民,各行業努力打拚的民眾,要的不就是辛苦的農漁獲能賣出去,日子能過得更好,這是做為中華民國總統責無旁貸,捍衛市井小民生活正義的天職可悲的是蔡政府仍不能理解民意之所向,仍在處心積慮算計連任大路。但如不能苦民之苦,必當失去民心,民眾還是會用選票告訴蔡政府應負的歷史責任。






防非洲豬瘟 宣導入商家


2018-12-22 00:18 聯合報  陳金鳳/主婦(台中市)
農委會已修動傳條例,將從近三年染非洲豬瘟疫區帶肉品回台者,罰則提高為20萬元,海關加強查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非洲豬瘟疫情的新聞甚囂塵上,其實這股疫情早在八月就時有耳聞,只是政府正忙選舉無暇宣導。而今為防堵,海關嚴格把關,違者罰款廿萬。
兩個月前,我和老伴前往上海探視兒孫們,兒媳託我們帶幾包機場免稅店的金門牛肉乾,入關後我們找到一家專賣台灣特產的商店詢問有沒有金門牛肉乾;她們說有,接著問我們是要去哪裡,我們告知上海,她們一聽即勸告:「如果是其他國家OK,但是去上海,建議你們還是不要買,因為會抽檢。」
在店裡繞了一圈後,老伴再向另一位店員說要買牛肉乾,這位店員也重複相同問答,我們只好離開。接著看到另一間台灣名特產店,老伴不死心又趨前詢問,答覆都如出一轍。可見不管是豬肉或牛肉製品,大陸是否也在防堵?而這項政策措施連桃機免稅店都能奉行不二,顯見是大陸方面的宣導夠強化且奏效
另一個感想是,店家並沒有抱持有錢賺就好的心態,對顧客誠實以告;我在桃園機場的免稅商店看到了商人良知、不貪圖民眾荷包,真的好感動。






同理心只有醫護該有嗎?


2018-12-22 00:16 聯合報  方景霖/地區醫院行政副院長、博士生(嘉縣民雄)
醫療第一線的醫護工作環境惡劣,恐大幅影響士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前有護理師友人投稿臉書專頁「靠北護理師」,爆料某藝人(據報導為「太保」張嘉年)衛福部台北醫院急診就診,因「打針太痛」怒吼護理師「欸拜託,我是病人欸!你不能給點同理心嗎!打針痛死了!」甚至說「我要投訴你!」媒體則報導引述該護理師被要求寫報告,考績也扣分。若處分為真,那麼受到最大影響的絕對不會是病患本身,而是醫院內的士氣。
其實,施打針劑會因為劑型、劑量、藥物的濃度及施打部位等因素,使得病患對痛的感受反應不同。護理人員在治療之前也會事先告知病患相關訊息,此事實難斷定護理人員有何缺失,實在不需拿「同理心」作為施壓的藉口。
筆者管理醫療行政廿餘年,以往醫護人員受尊重的工作環境已不復見,尤其是在衛福部長公開表示醫療是服務業之後更惡化
但這並不表示醫院對於護理人員的處分過當。就報導指稱護理人員寫報告一事,筆者站在行政管理角度認為有其必要性。事發報告並不見得對護理人員是種「處分」;相反的,白紙黑字的紀錄也可以是保護當事人的依據。因為事件發生之時無論是言語、感受,唯有雙方當事人才知道,旁人(管理階層)只能請護理師(當事人)還原事發經過,除了可以依理力爭(保護)當事人之外,也可用此案例作為教育訓練的範本,防範未來同樣的事情發生。
關於考績扣分一事,相信是當事人有所誤解。因為營造一個安全且受保護的執業環境是管理者的責任之一,鮮少會因為細微的紛爭而影響考績,筆者也相信這類的評比,管理階層應有更宏觀的視野,透過整年度的表現來考核。以這次事件為例,事發當時醫院裡的管理者應以保護院內員工為首要目標,不可能在事情尚未釐清就先扣考績。這種未審先判,打自己的小孩給別人看的管理作風,只會打擊員工士氣,更是損害領導力的事然而,扣考績之事若為真,我想上簽呈的主管應該先予以再教育才是







振興觀光 靠補助還不夠


2018-12-22 00:12 聯合報  蕭思源/自由業(苗栗市)
觀光局暖冬遊補助方案擴大到全國,希望振興國旅。圖為新北投溫泉商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觀光局明年一月擴大暖冬旅遊補助,實惠簡便,誘因十足。
旅遊補助嘉惠大眾,也讓飯店業者獲利,間接刺激消費,帶動周邊產業;雖是要花上十餘億元的煙火式措施,但能讓老百姓有小確幸的感受,比起八千八百億前瞻計畫,或其他沒有直接受惠感覺的施政計畫,旅遊補助經費還是值得的。
當然,振興觀光產業不能只靠補助政策,否則會養成倚賴,效果必將遞減;國旅對振興觀光旅遊產業也是局部幫助而已,消費力不若國外觀光旅遊團體。
地方政府或旅遊業者心態還太保守,口說「人要進得來」,對上門旅客卻不知主動提供服務。過去投宿經驗,若飯店非在鬧區,晚飯後常只能無聊地在附近閒逛,或找地方喝咖啡打發時間。
飯店業者應視投宿旅客如財神爺上門,聯合提供各項消費活動。我們去國外旅遊不是常有額外的夜間自費活動嗎?隨個人喜好,看表演、洗腳按摩、搭船夜遊,飯店周遭也有小販聚集,把握做生意機會。
暖冬旅遊補助大家稱好,但完善的政策不能僅是如此,吸引了旅遊者上門,卻忘了最重要的是如何促使消費,顯示發展旅遊產業還有很多不足須更用心努力

嚴震生/請有志爭取大位者 先寫本書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嚴震生/請有志爭取大位者 先寫本書
◆  盛治仁/九合一選舉的真正意義
◆  黃介正/「親台」是檢驗美中的唯一標準
◆  薛承泰/大學的寒流
◆  林中斌/老布希的平反
◆  劉兆玄/王道永續指標—全球永續發展另類座標

◆  王健壯/不一樣的蔡英文不如維持原樣
◆  陳亮恭/一線之隔的理念與偏執
◆  洪蘭/成功的關鍵:必備熱情與毅力
◆  葉銀華/如何解決企業傳承困擾?
◆  方祖涵/明星游擊手的家暴治療
◆  周行一/好台灣+好文化、好文明、好安全
◆  楊志良/一個問了三十年的問題

◆  盛治仁/勝利站後面 危險站前面
◆  王文華/如果你犧牲一切照顧的配偶愛上別人…
◆  謝哲青/一心多用 反降低工作效率
◆  楊渡/務實的台灣人,才是選舉的贏家
◆  馬凱/當白馬王子親吻睡美人
◆  趙春山/兩岸「關鍵時刻」
◆  劉憶如/「川習會」美中貿易戰暫時休兵

◆  王健壯/蔡英文又一句文青囈語
◆  方祖涵/球場上的戰爭英雄








嚴震生/請有志爭取大位者 先寫本書


2018-12-22 00:01 聯合報  嚴震生(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國民黨九合一選戰大勝,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將展開謝票感恩之旅,在農曆春節前全台走透透,但也被政壇解讀是為參選總統暖身。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距離民國109年(二○二○年)的總統大選僅一年多,距兩黨提名大約僅有半年左右,民進黨可能還是會推出現任總統蔡英文競選連任,但國民黨則是有許多人躍躍欲試,或多或少已展開布局,如拜會地方大老進行請益之旅。有些或許已經在找文膽寫政策白皮書,希望讓選民在投票時有所依歸。
美國許多參選總統的候選人,都會將其治國理念寫成一本書,在競選前就出版,不僅藉機造勢,讓選民瞭解及認識到他(她)在重要議題上的態度和立場,或是政策方向。但更重要的是這些候選人若是親自將這些想法寫成一本書,而不是由文膽代為操刀,可看出他在討論這些議題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臨時惡補再複述。
舉例來說,歐巴馬在剛擔任聯邦參議員時,就寫了一本《無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將他個人對美國政治的相關議題做了重要的闡述。這些議題包括政黨、憲法、價值、政治、經濟、信仰、宗教、國際關係及家庭等,讓我們清楚認識歐巴馬在這些議題上的觀察及立場。在民國97年(二○○八年)總統大選時,歐巴馬熟知大部分議題,任何辯論信手捻來,都順理成章,就是因為有寫書的經驗。
對於有志爭取中華民國總統大位的政治人物而言,他們至少應對下列議題深入研究,融會貫通,才有可能在此艱難時期出任國家的領導人。第一、能源問題,究竟非核家園是可以實現的理想,還是無法落實的夢想?我國的能源政策何去何從?綠能、核能及火力發電等比重,該如何分配最為合理?如果沒有足夠及穩定的供電,該如何發展經濟或是吸引投資?
第二、該如何面對少子化及老化所引發的各項問題?首先是少子化後教育資源的分配,該如何使用多餘的小學空間?該如何讓無法經營的私立大專院校合理退場?其次是長照問題,候選人不能僅重視台灣人口老化的長照需求,而應提出相應的政策;如何確保年長者在人生盡頭獲得適當的照顧,保有生命的尊嚴?如何確保有長照需求的家庭,能夠取得政府和社會資源,維持其生活應有的品質?另一個相關重大議題則是年金改革,如何平衡社會正義及信賴保護原則?如何讓一般老百姓在退休之前,能夠對未來退休後的經濟需求,做出最合理的規畫?最後,老人居住環境的改善,他們不應長期受困於老舊無電梯的公寓,因此如何進行都更,並確保都更後住得起新家?
第三、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兩岸關係的穩定,是台灣和平的重要前提。未來無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仍然要面臨九二共識的議題。中國大陸是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台灣該如何避免政治上的矛盾,經營出有利經濟的兩岸關係?
此外,個人認為總統候選人至少還要對台灣長期面臨天災(特別是水災)的風險,提出因應之道,也要有永續發展的環保政策。面對全球化挑戰及關稅貿易戰,我國的產業政策何去何從?當然,我國政治制度(雙首長制、行政院長同意權、小黨進入國會的門檻、公投的相關規定等)是否需要調整,未來的總統也應有自己的看法
由於篇幅有限,個人僅提出部分候選人該思考的問題,後者應具有全面性的治國理念,不是僅靠幕僚寫白皮書,進入狀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自己寫一本書,唯有如此,這些觀點才不是小和尚有口無心的複誦,而是經過消化後的深入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