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借鏡日企如何應對衰退社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北檢的公信力,隨柯文哲的誠信一起陪葬
◆  聯合報黑白集/民眾黨扛著大石頭
◆  經濟日報社論/借鏡日企如何應對衰退社會








經濟日報社論/借鏡日企如何應對衰退社會


2024-12-28 00:58  經濟日報/ 社論
比我們早一步進入高齡少子社會的日本,其企業經營策略值得參考。路透


高齡少子化是台灣未來發展的最大隱憂。國發會10月發布評估,到了民國一二九年(2040年)台灣人口將比今年少177萬人,而民國一五九年(2070年)時更將大減844萬人,剩不到 1,500萬人。面對未來消費衰退的國內市場,企業需要及早準備,比我們早一步進入高齡少子社會的日本,其企業經營策略值得參考。 

北海道是日本高齡少子化的嚴重地區,在人口最少的行政區音威子府村,只有620人,卻有全日本顧客滿意度最高的便利商店 Seico mart 設立分店。在日本通常一家便利商店需要周圍有3,000人口才能獲利,但 Seico 在音威子府村設店時,該村人口就已經不足1,500人,現在剩下設店當初的一半人口,分店還是繼續營業。 

為何 Seico 可以在人口嚴重衰退社區生存?店鋪集中在北海道的 Seico,為了在人口減少的社區生存,擁有其他連鎖店所沒有的強大營運能力;壓低自有品牌(PB)商品的進貨單價極為重要。其他便利商店業者的 PB 商品多為委外生產,而 Seico 為了壓低成本,多數 PB 商品是在北海道內自家的工廠、農場生產。其結果就是,就算部分據點只能維持損益兩平,但是也貢獻於 PB 商品的銷售,維持自家工廠的規模經濟。 

因此 Seico 的經營不求每個據點有足額利潤,而是求企業集團整體獲利。因為不少店面無法創造足夠利潤來吸引加盟,所以 Seico 有80%的據點是直營店,並且集團透過出口 PB 牛奶、冰淇淋等商品到北海道以外地區,來創造維持企業營運所需利潤。 

然而在人口稀少的小村設立超商,要維持損益兩平還是困難,還好 Seico 從90年代就開始店內料理業務,提供現做豬排丼、親子丼、炸雞、烤麵包等產品;亦即是便利商店之外,加上便當店機能,一方面幫助少子化社區飲食店少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增加獲利業務。 

在日本有所謂「限界集落」一詞,是指65歲以上人口達50%以上,社區功能維持瀕臨極限。當社區成為限界集落,因為消費力降低,超市等物流據點會在市場考量下退出,而社區居民在淪為「購物難民」後,會因為生活機能惡化,加速搬離社區。因此在高齡少子化的社會,社區是否有基本物流據點,成為能否緩和社區衰退速度的關鍵。

民國一O六年(2017年)北海道紋別市郊外的上渚滑地區,最後一家超市因為業績低迷退出經營。紋別市為了不讓當地居民成為購物難民,與 Seico 開展出新的服務型態。新店鋪開店資金1億日圓中,市政府補助3,500萬建設費,而 Seico 也回饋讓店內部分空間作為巴士候車室。建設用土地是當地民眾免費捐給市政府,市政府再免費提供給 Seico。市政府協助降低開店的初期費用與土地成本,即使當地人口僅有900人,Seico 也能維持損益兩平。 

上述公私部門合作的 Seico 案例告訴我們,在一個人口與消費力衰退的社會,企業營運的關鍵在於降低損益兩平點;亦即是降低營運成本,商品賣得少也能維持據點以服務社區民眾。 

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企業個案。儘管日本新生兒年年減少,但是創業於50年代的兒童用品專賣店西松屋,在民國一O七年(2018年)達1,000店,到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持續擴張到1,120家。在少子化的日本,西松屋能年年增加分店的原因,正是因為損益兩平點遠低於其他競爭對手。 

人力成本是零售業一大負擔,西松屋極力標準化與省人力化,其結果就是店鋪完全顧客自助,一店鋪只有二到三人打工族負責上架與收銀,而數家店才有一正職員工身為店長負責統籌。許多日本人對於西松屋的印象是店內路寬客少,但是因為低成本經營,就算來客數不多,西松屋還是能創造利潤。 

台灣即將走向日本般的衰退社會,我們當然期待政府改善少子化,但是短期內似乎也難有神仙妙方。因此企業必須做好準備,將面臨一個規模年年萎縮的消費市場,有經驗的日本企業值得借鏡。












聯合報黑白集/民眾黨扛著大石頭


2024-12-28 03:12  聯合報/ 黑白集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中)涉及京華城案,收押禁見快四個月,交保後直接回家面露微笑。 記者曾吉松/攝影


帶著廿八年半的求刑數,柯文哲昨天獲得交保。對民眾黨而言,這不知是喜是憂。柯文哲被押在看守所時,黨團運作自如,還能為他發聲。現在柯主席帶著一身腥臭回來,民眾黨繼續接受他領導,會不會反而迷失方向感?

最尷尬的是,「柯主席」還是不是黨主席,迄今是個問號。一周前柯文哲申請解除通信,說要寄出辭黨主席的信,台北地院還越俎代庖稱辭職信「已生效」。豈料,民眾黨這邊硬說「沒收到信」。這封信究竟是沒寄出,或是黨裡「不想收到」,還真耐人尋味。

最妙的是,柯文哲最信任的中央委員暨中央緊急應變小組召集人林富男說,就算有辭職信「中央委員也不會接受」,主席就是柯文哲,「沒有第二人」。換言之,北院宣布「生效」的柯文哲辭主席,立馬又被民眾黨「作廢」了。現在,就看交保的柯文哲「本尊」,要不要重新「登基」。

白營公職和幹部展現「團結」,是避免被「團滅」的必要做法,但未必能留住「小草」失望的心。畢竟,柯文哲的發財之道和政商酬酢,和墮落政客沒什麼兩樣,令人反感。眼前「尊柯」是一回事,但民眾黨現在是「扛著大石頭」過河,除非眾人能幫柯文哲「洗白」,否則這顆石頭會越扛越累,甚至可能與之俱沉。

柯文哲如果想清楚,也許得再親口宣布辭職一次。













聯合報社論/北檢的公信力,隨柯文哲的誠信一起陪葬


2024-12-28 03:20  聯合報/ 社論
逾百名小草聚集北檢外靜坐抗議。 記者翁至成/攝影


歷經近四個月羈押,台北地檢署以收賄等四大罪起訴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具體求刑二十八年半;隨後,北院裁定他以三千萬元的巨額交保。檢方起訴書中,詳述了柯文哲和黨內諸多令人不齒的政商勾串及募資手法,但同時也充滿臆測和推論,乃至與案情無關的「政治故事」。檢方未能一刀畢命地揪出柯文哲的收賄金流,偵辦過程又對特定綠媒不斷洩密,也讓北檢的公信大受損傷。

柯文哲的四大案,包括了奉送京華城容積率收賄,及處理民眾黨政治獻金涉及圖利、公益侵占和背信等罪。在京華城案的收賄圖利部分,柯文哲究竟收了沈慶京多少賄款,檢方語焉不詳。北檢僅以柯文哲行動硬碟記載的「小沈-1500」,和七筆合計二一○萬元的政治獻金帶過,證據力顯然太過薄弱。

在「小沈-1500」部分,檢方試圖以同一硬碟中其他並列資料也都有收錢的事實,證明這筆紀錄確是「柯文哲收了沈慶京一千五百萬元」。然而,同案被告議員應曉薇收賄超過五千萬元,身為市長的柯文哲收賄卻僅一千七百多萬元,顯不合理。以其他並列資料佐證,充其量只算是「推論」,檢方其實未查獲「金流」。然後,檢方便將所有案情無法釐清部分,全推給潛逃國外的柯文哲秘書「橘子」許芷瑜。

柯文哲處理政治獻金之混亂,從起訴書的描述看,堪稱是「一攤爛帳」。其中,既有政治獻金未入民眾黨帳戶者,又有開公司和基金會供金流進出者,更把「政黨募款演唱會」和「個人營利演唱會」混為一談。甚至,還有人直接在台北市長辦公室、柯文哲寓所地下停車場交付政治獻金,都荒謬絕倫。無論最後判決如何,這一樁樁政商黑箱交易的醜態,柯文哲「白袍染黑」再也無法洗白

對於相關指控,柯文哲和民眾黨一概否認,並反控北檢政治迫害、雙重標準,這未免避重就輕。但檢視司法偵辦過程,確實有諸多可議之處。例如,在「偵查不公開」原則下,卻屢屢有各種訊息及細節外洩給綠媒,用來炒作帶風向經輿論一再批評,北檢仍照洩不誤,若非已不在乎司法公信,就是奉承政治高層授意,是惡質的政治操作

再看檢方起訴書內容,並非純粹就柯文哲犯罪舉證,而像是「柯文哲從政黑資料揭密」。例如,特別將柯文哲行動硬碟中自稱「朕」、「朕是雍正皇帝,但絕不會讓你成為年羹堯」等資料公開;試問,這與案件本身何干?又如,描述柯文哲對公務員「丟筆怒斥永不錄用」情狀,是否在跟進最近的「反霸凌風潮」?包括揭露柯文哲延攬財團二、三代進入市長室實習,及總統大選失利後推動「傅冬菊計畫」,要使政商界支持民眾黨。這些內幕,固有助「醜化」柯文哲形象,但難道是為了遮掩檢方追查金流不力的窘境,否則有何必要在起訴中渲染政壇八卦

「清廉」和「透明」是柯文哲從政標舉的大旗,但京華城案和政治獻金案讓柯文哲的「清廉」蒙塵,起訴書所詳述政治醜態,則讓柯文哲自詡的「透明」變成黑色笑話。如此貪婪無狀之行徑,一般民眾聞之反胃,柯文哲如何繼續在政壇立足?

柯文哲的政治生命或已黯淡,但北檢偵辦此案的諸多踰越行徑,其實也是將自己薄弱的公信力與之陪葬。柯文哲遭起訴後,民進黨第一時間呼喚「小草回頭」,更證明綠營、綠媒和北檢的「合作無間」。柯文哲被譏「一年走完阿扁十年路」,而民進黨權力一把抓的醜態,又何嘗不是「八年走完國民黨四十年的路」?






【專家之眼】睦鄰穩邊反圍堵 不畏衝突探底線

◆  【專家之眼】睦鄰穩邊反圍堵 不畏衝突探底線

◆  【專家之眼】立院通過三法 在野黨下一步?









【專家之眼】睦鄰穩邊反圍堵 不畏衝突探底線


2024-12-28 06:00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近來中國大陸與印度、越南以及日本關係有所改善。圖為2021年9月新疆軍區某團官兵前往2020年中印雙方戰鬥處悼念。(圖/截自「西部戰區」微信公眾號)


美國拜登總統即將卸任,川普捲土重來再度掌權,全球各國都領教過川普在前個任期善變強硬作風,因此從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後,除本身政局不穩、難以有所作為國家外,幾乎各國政府都開始調整政策,準備應對川普2.0版政策對國際社會,所可能產生衝擊效應。

許多政治觀察家與安全戰略評論者都注意到,在過去幾個月中,北京致力於發動外交攻勢,但最受人矚目焦點,就是其周邊關係顯著改善,特別是與宿敵印度往來互動,能夠順利獲得突破,雙方談妥邊境駐軍各自向後撤離,避免產生任何衝突誘因。

同樣在對日關係上,亦可見到明顯互動回暖現象;顯然北京睦鄰政策獲致相當正面進展,此對拜登政府在過去四年,刻意交好中國大陸周邊盟友,透過多種關係架構與合作對話機制,希望針對北京完成地緣戰略圍堵策略相關戰略布局。

對於北京來說,能夠穩住邊界地區情勢,對於反制華盛頓對其戰略圍堵布局態勢,更是極端重要。拜登政府運用北京與其周邊鄰邦之領土與邊境爭議,透過擴大矛盾與販賣戰爭恐懼,作為其拉攏中國大陸周邊國家,加入其對北京所建構戰略圍堵圈,其實是各方心知肚明策略,因此為能反制華盛頓圍堵戰略布局,改善鄰邦關係穩定邊境情勢,確實是北京必須採取之戰略選項。

在國際政治強權大國若打算約制各個與其打交道之對象國,使其為其所不願為,就必須仰賴迫使(compellence)策略,但若希望使其不為其所欲為,就須採用嚇阻(deterrence)策略。兩種策略經常會交叉使用,在收放之間去導引與約制對象國所將採取政策。誘之以利與動之以情當然就是敬酒,但威之以力與懾之以勢就顯然是對方不吃敬酒時,所不得不端出來之罰酒。

在與印度、越南以及日本關係改善同時,北京與馬尼拉雙方在南海較勁衝突,死結卻是愈打愈緊;菲律賓在美國撐腰支持下,在多個島礁刻意與北京高調對峙,並不惜採取主動進逼手法與北京海警與其他準軍事武力正面衝突,儘管馬尼拉確實是有其算計,但中國大陸亦是毫不示弱強勢應對,為何北京不畏衝突亦無視於華盛頓與馬尼拉聯手所發動媒體宣傳戰,其真正原因就是要去試探美國對此政策底線何在?華盛頓究竟能夠力挺馬尼拉到何種地步?

吾人必須理解到,從俄烏衝突開始,全球都在關注美國能夠支持烏克蘭到何種程度?華盛頓對於北約東擴到底願意付出何種代價?同樣對於美國掛在嘴邊,高調表態要實現之印太戰略構想,其所願意以及所能夠承擔之支援,對各個區域內國友邦來說,其實就是在考驗美國安全承諾是否可信。因此就北京與馬尼拉在南海對峙較勁來說,雙方都希望驗證美國向菲律賓所開出政治支票,在與中國大陸衝突對抗時能否順利兌現。

國際社會各國間互動關係總是起起伏伏冷冷熱熱,當強權大國願意為盟邦積極付出時,自然就會獲得許多國家願意扈從其後,呼應搭配其政策與戰略布局。但當強權開始只顧本身利益,不再願意為盟國友邦買單付出代價時,自然就不會再有國家願意與其唱和政策,當然此時要找到馬前卒為其效命,在危機發生時願意充當砲灰,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

誠然北京能夠改善鄰國關係,必然是經過努力,但之所以能夠順利獲得成果,相當程度要感謝整個趨勢是如此變化,而北京願意順勢而為,這也是因為能夠精準辨識整體情勢與氛圍發展趨勢。看到北京能夠順利睦鄰穩住邊境態勢,吾人亦必須思考,當整個世界局勢開始變化,臺海周邊戰略環境亦開始轉變時,綠營執政高層還是要繼續堅持目前政策運作軸向,不去思考有利戰略籌碼逐漸流失,還要繼續在這個看來態勢不利政治牌局與戰略賭局,堅持梭哈下去嗎?







政戰沉默 國軍人力流失藏危機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政戰沉默 國軍人力流失藏危機
◆  韓彈劾代總統 賴須警惕
◆  台鐵公司將滿周歲…既然公司化 就該有企業經營精神
◆  台鐵公司將滿周歲…台鐵真正該努力的方向
◆  北檢起訴書…只見小說聯想體 不談數位足跡
◆  用腳投票!是誰綁住外送員的雙腳?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政戰沉默 國軍人力流失藏危機


2024-12-28 02:49  聯合報/ 楊正平/軍退榮民(桃園市)


明年政戰學院院慶將迎來重要紀念,然而,近期聯合報報導的「軍力流失,提前退伍官兵數陷羅生門」一文指出,隨著兩岸關係緊張及疫情後的缺工潮,國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人力流失危機。表面上,這一現象似乎是由外部因素驅動,但實際上,軍隊內部的權力結構與性別霸凌文化,正悄然侵蝕軍隊根基,迫使大量優秀軍官,包括國外軍校畢業生與博士菁英選擇離開背後的問題,尤其是政戰部門面對的挑戰,更值得深思。作為局內人,筆者希望提供不同觀點,幫助大眾深入了解這一複雜現象。

首先,軍隊作為高度集中的權力結構,少數中高階軍官經常利用權勢維護私利,對基層軍人進行壓迫。例如,部分高層仍堅持擴編軍隊,背後的動機卻是為了爭取更多升遷職位,忽視基層部隊面臨的困境和軍人心理健康的惡化。這種權力遊戲削弱了軍隊凝聚力,加劇了軍人對職場的恐懼與不滿,導致不少人選擇提前退伍、進入身心科住院,甚至走向絕路

此外,軍隊的性別霸凌文化已成為隱性且嚴重的問題。某些管理者藉由排擠與壓迫同事或下屬,來鞏固職位與升遷機會。甚至少數女性軍人之間的競爭經常演變為惡性鬥爭,給許多女性軍人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最終選擇離開軍隊。這些行為不僅直接傷害受害者,也深刻破壞了軍隊的職場氛圍,令團隊合作變得更加困難。

此情形類似韓國電影《寄生上流》中的情節,但焦點轉向性別與權力鬥爭。身處這樣的權力鬥爭與性別霸凌環境中,政戰部門的高層本應是軍隊心理健康的守護者,然而,政戰未能從組織文化和結構層面正視這些問題,反而將其視為次要,忽略了問題的根本。輔導長與心輔官在缺乏足夠支持與資源的情況下,無法有效發揮政戰職能,未能改善軍隊的工作環境與文化,對國軍的戰力產生負面影響。

國軍的人力流失,不僅源於外部因素,更深受內部組織文化與權力鬥爭的影響要解決這一問題,軍隊必須從根本上改革內部結構與文化,特別是強化政戰部門在維護軍人心理健康與職場公義的作用關鍵在於,應將焦點放在徹底改變軍隊的組織文化,而非僅依賴個別的輔導措施。只有正視這些結構性問題,才能有效應對未來的人力挑戰,保障軍人基本權益,建立一支偉大的軍隊。否則,人民又如何選擇從軍或支持軍購呢?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韓彈劾代總統 賴須警惕


2024-12-28 02:49  聯合報/ 劉順達/教(台北市)


昨天南韓憲政史上再一次發生重大事件,繼國會彈劾尹錫悅總統後,代理總統職務的國務總理韓悳洙也遭到彈劾命運,接連彈劾總統和國務總理,在南韓憲政史上算是創舉

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朝小野大」國會結構上的問題。第一大黨共同民主黨(簡稱民主黨)可以說無所不為,從立法到彈劾,直衝橫行,不僅屬於第二大黨的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無法阻擋,政府也無力抵抗,束手無策。

日前《韓國日報》選出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度十大國內新聞。尹錫悅總統的戒嚴上了榜首,依序是韓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醫療糾紛、執政黨在國會議員選舉慘敗及尹錫悅通話錄音等,幾乎尹錫悅的相關新聞就獨占了十分之四。

在執政黨國會議員退場下,民主黨在國會自行通過彈劾韓悳洙,韓悳洙立即表示為安定社會並尊重國會決定辭去。依序由經濟副總理崔相穆代理。「代理再代理」,政府幾乎進入「麻痺」狀態

民主黨認為韓悳洙拒絕任命國會推薦的三名憲法法官,如果應維持目前的六名法官來裁判尹錫悅的內亂罪,對民主黨不利;尤其,六位法官中擔任主審的鄭亨植是由尹錫悅任命,因此無法期待公正判決尹錫悅,需要盡快補足為九名。

問題是,韓悳洙既是代理總統身分,又是現任國務總理身分。因此,朝野兩黨,為彈劾的名額一百五十一票還是二百票爭吵不休,國會議長禹元植的立場就成了關鍵禹元植自始明顯傾向民主黨,因此,彈劾投票結果如預期通過

民主黨主席李在明已開始扮演「總統」角色。接見駐韓美大使及日本大使,說明即使政黨輪替,不會改變韓美、韓日關係,請美國和日本放心,然而,美日都懷疑李在明的外交政策又會回到文在寅時期的反美、反日。此外,李在明與企業家們舉行座談會,亦頗像總統姿態。

昨天下午,南韓憲法法院首次舉行對尹錫悅的準備庭,由尹錫悅的律師團出席,惟從傳訊的有關涉案人員口中的各項證據顯示,對尹凶多吉少,尹錫悅雖努力求生掙扎,但重回龍山總統辦公室難上加難。

一連串彈劾政局,南韓的經濟、民生問題、金融、外匯等全面受到影響,可以說岌岌可危。美國候任總統川普馬上要上台,他在競選期間,不斷強調與金正恩的親密關係,讓南韓十分緊張,川普一方面拿撤離美軍來恐嚇南韓,另一方面欲再次促成「川金會」。

台韓政局真是如「兄弟」,民進黨團臉書「暗挺」尹錫悅戒嚴,韓悳洙拒絕國會多數推荐的憲法法官意圖護航尹錫悅遭彈劾下台。南韓朋友說,當官的不知自己死期何時到來,既諷刺又現實。從南韓看台灣,說實話,少數執政的賴清德情況並沒有比尹錫悅好多少。尤其日前賴清德提名的七名大法官全軍覆沒,看看南韓國會可以把總統與國務總理一起拉下來,未來賴總統補提名時,真要選擇繼續死磕國會多數?


波波漫畫









台鐵公司將滿周歲…既然公司化 就該有企業經營精神


2024-12-28 02:49  聯合報/ 王微曦/公退(台北市)


台鐵從今年元旦改制為台鐵公司,但首任台鐵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分別由前台鐵管理局局長杜微及副局長馮輝昇擔任。也就是說,台鐵局雖改制為台鐵公司,但仍由原班人員接手;而且這些官僚高層,日前不但為自己加薪四成,甚至還自己上簽記大功等,無視基層員工及技術員等仍領著低薪,當然引起工會不滿。

另一方面,對於公司化後之台鐵,一般民眾最期盼的是,既已是公司了,就要有企業倫理精神,不要動輒在國定假日或連假,以要「正常休假」(形同罷工)來威脅政府和老百姓,看看高鐵或捷運等交通公眾事業,員工有這樣經常喊著要正常休假的嗎?

去年十一月六、七兩日,台鐵舉辦升資考試,有二九七名司機員報考,但台鐵竟然無法調度人力,造成六十名司機員缺口,導致這兩天有八十六班區間車停駛,十三班次縮短路程,影響數萬名乘客權益。這令人擔心,公司化的台鐵如何順利經營下去呢?

又台鐵的工安問題也堪慮,最近台鐵便有三件安檢出包,被鐵道局罰二一○萬元,其中竟有五人是無照駕駛工程維修車,這又如何能令國人安心?

既已公司化,台鐵公司就要有對策來解決人力和虧損及工安問題。此外,政府也要少干涉其營運方式,否則,若照政府以前利用台鐵具社會責任之性質等思維繼續經營的話,台鐵要轉虧為盈,恐怕也不容易。台鐵過去因尚未公司化,肩負政府許多交通政策任務也太多,如鐵路高架化、地下化以及捷運化等,雖然建設經費由政府負擔,但以後的維護費或站務人員增加費用多由台鐵負擔,這也增加台鐵經費支出的負擔。

其實,行政院曾在疫情三級警戒之前提出改革台鐵方案,但顯然只談確保安全,避談調整票價故當時政府決定每年補貼五十九億元,以支付台鐵小站虧損、舊制退休金等費用,等於是全民埋單來暫時止血。但公司化之後,政府還能如此光明正大補助嗎?而台鐵二十多年不漲價,其實連小市民也看不過去,這麼多年來,萬物齊漲,連公路客運都漲了好多次,為何台鐵都不能漲價?

台鐵公司化之後,台鐵自身需要有企業經營理念,多開創一些商業手段及收入,而政府更宜早日放開一點任務性壓力,台鐵公司才能早日步上營運正軌。














台鐵公司將滿周歲…台鐵真正該努力的方向


2024-12-28 02:49  聯合報/ 賀陳旦/交通部前部長(台北市)


台鐵公司今年元旦掛牌為國營公司,四天後將滿周歲。媒體拿出營收、事故數和準點率,批評公司成立後反而退步;立委也從工程進度和重大事故追蹤事項強調效率不彰,要刪預算。這些都是求全之責,也確實是公司化後表現不理想之處。然而,台鐵公司最需要改進的就是這些嗎?

首先要問我們自己,為什麼要把台鐵管理局變成台鐵公司,最直接的答案想必是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普悠瑪事故和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太魯閣事故後,政府決心改變營運者體質,要藉新組織的執行力落實行車安全也就是說,希望公司的效率好過於行政機構

什麼是公司效率?就是績效掛帥,就是賞罰分明吧?也就是要用商業管理代替行政督導吧?

對一個近兩萬員工的百年組織,管理文化沒辦法馬上全面改造,要從什麼地方開始?公司治理和行政體制最大的轉換在那裡?答案都是「董事會」

依照公司法,董事會負責公司決策,新台鐵公司要如何轉換體質落實政府和社會期待,董事會首先要有作為。因此第一件公司革新,最關鍵要檢視的是:董事會有沒有引進更有激勵性的管理?公司不要以尚未獲利而推延責任文化!賺錢時有獎金有分紅,沒賺錢前,也要訂得出、查得清的績效鼓勵。

其次,董事會既然是決策角色,要藉會議代替過去的公文簽核,(董事長)就要善用董事多元背景的優點。擔任董事的諸賢,也要有黃埔一期董事的榮譽感,為新台鐵公司建立制度。

究竟這一年來董事會有沒有直接,或經由各功能委員會,委請各董事協助公司治理方方面面呢?因此,第二件最該檢視的是:董事會自己的議程有沒有反映前述分工合議的策畫和執行?

再者,台鐵公司因重大傷亡事故而成立,公司化後最該強化的就是「落實安全」!外界批評的事故率是行車安全執行的結果,當然要密切追蹤。但是公司內部安全文化設訂和督管,才能防範未然。第三件要在公司化周年前問清楚的是:公司有重建改革性的安全機制嗎?

就我們的觀察,眼前台鐵公司董事會和總經理室確實增設「安全」推動組織,但彼此沒有「督管」和「提報」互動。又欠缺專家協助針對事由改進,反而在工會參與下,避談現場究責。公司化後除了會議加多,看不出安全改革有更制度化。

最後,層峰既然把公司化作為向社會作的改革承諾,就要步步堅挺。眼看第一年表現還不夠好,就該在事權上再授權,讓公司滿一歲「抓周」,有比「台鐵便當」更多選擇,更大空間。

台鐵的兄弟也要有志氣,早日丟開「國營」兩字,丟開「退休福利」的依賴心,決心提振服務革新台鐵品牌,名利自然兼收!














北檢起訴書…只見小說聯想體 不談數位足跡


2024-12-28 02:49  聯合報/ 吳統雄/世新大學資管系創系主任(台北市)


柯文哲保釋,在接押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北檢查扣的USB,內存一個 EXCEL 檔案,其中有一筆「日期二○二二/一一/一-姓名小沈-數字一,五○○-公司-用途-經理人沈慶京」紀錄。審判長盤問這筆紀錄是怎麼回事,柯說這個檔案不是他做的、也不知是誰做的

北檢押了柯文哲四個月,也沒有證明是柯做的,證實了兩個可能:第一、北檢缺乏科技辦案知識,對於「數位足跡」與各種資訊鑑識能力不足。第二、北檢已經查過「數位足跡」了,無法證明為柯所做,卻故意違法隱瞞事實,企圖構陷柯文哲。

「數位足跡」是指誰做的檔案,誰又增刪修改過檔內資料,都會隱藏在一般人看不見的「元資料」中。北檢所公布 USB 內的各檔案,都是 Office 檔案,則在主機上的系統資料夾中,可能隱藏了更多使用者的資訊。主機應該也被查扣了,北檢其實擁有豐富明確的物證。

檢查 USB 內各檔案與增修記錄,再與主機的系統資料勾稽,可以完全知道誰是使用者。如果只有一名使用者,則可合理推論就是柯文哲。雖然做此記錄與是否收賄仍有一段距離,已可證明柯推說不知情為不實,從而建立「合理懷疑」的起點,也有了可據此追蹤出真相的可能。

但若該 USB 使用者有兩人以上,甚至多人,則無法排除柯文哲真的不知道,依據「無罪推定」原則,此記錄並不能證明柯有罪。

如果經過詳細勾稽後,有可能發現該記錄確實為他人所做,則依現代法律準則,該記錄根本不具證據力,不得拿到法庭上。

「數位足跡」對普通人或許陌生,實則並沒有很困難。我國擁有最豐富資源的「數位部」,為何沒有跨部會合作?檢察署與其合作機構中的資訊科技專家也不少,為何沒有人針對問題點解決?北檢的起訴書超長,還包括與刑偵無關,強調某人「滿意微笑」的小說聯想體敘述,卻對「數位足跡」科技鑑識不置一詞

我對柯文哲案的評論始終一致:毋枉毋縱。柯若有罪,則應罰。若是情況證據不足,不應硬栽,且對所有政治人物的行為裁判必須一致化!

北檢起訴柯文哲收賄就兩件事:主攻放在第一點的二一○萬元,既有依法匯款記錄,不就是政治獻金嗎?為什麼又是賄款?只憑被緩起訴的朱亞虎個人所述認定?而且台北市長就這麼廉價嗎?

檢方副攻放在第二點的「一,五○○」(萬元)才真正值得注意。但 USB 上其他的記錄,被北檢認定是政治獻金,為何只有這筆是賄款?北檢在起訴的順序上似乎已經顯示了心虛。

當然,二一○萬元以人頭捐款,以及「一,五○○」如果是政治獻金,是否有違反政治獻金法?仍應依法議處,但不能轉嫁羅織為收賄!

惟政治獻金法顯然存在選擇性執法的問題,包括歷任總統當選人,其支持者公開超捐、與利用人頭的影片,現在還存在,也不見檢方一致性偵辦。

這種存在人性忌憚權威的現象,筆者也已多次呼籲:可以導入資訊數位科技解決!各種「公經費」,如國家特定計畫支出、政治獻金、與其他經民意認可的科目,應以「數位法幣」的形式收支,就可透明防弊。「數位法幣就是擁有數位足跡的國家數位實幣。當前 AI、資管應致力解決會受人性自然扭曲的公共事務問題。



季青漫畫





嚴震生/從軍事政變走向民主制裁的非洲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嚴震生/從軍事政變走向民主制裁的非洲
◆  闕志克/馬斯克如何變成川普的朋黨
◆  陳亮恭/三十三化身的千眼萬相
◆  廖元豪/大法官一役,民進黨該認清宿命
◆  廖達琪/梅克爾獨沽「自由」一味?
◆  方祖涵/贏球就是國球








嚴震生/從軍事政變走向民主制裁的非洲


2024-12-28 02:49  聯合報/ 嚴震生(作者為政大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


廿一世紀的二○年代,至少有十個非洲國家出現軍事政變或流產軍事政變。這一波軍事政變從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的蘇丹開始,到第二年的馬利,此兩國又和查德及幾內亞在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成為當年政權更迭的實例。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僅有布吉納法索發生軍事政變,兩次時間不到九個月。去年兩次成功的案例出現在尼日及加彭,布吉納法索與獅子山則是經歷兩次流產政變;今年兩次流產政變分別發生在四月份的幾內亞比索和五月份的剛果民主共和國。

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截至目前,非洲尚未出現成功的軍事政變,反倒在公認的全球大選年中,許多非洲國家的執政黨在選舉中遭到挫敗,受到選民制裁。自今年三月塞內加爾的總統選舉以來,非洲地區有十二個國家舉行總統大選,或是與政府組閣相關的國會選舉,其中查德、盧安達、阿爾及利亞、莫三比克、突尼西亞及納米比亞等六國的執政黨,一如預期地勝出。

塞內加爾與迦納出現第三及第四次政黨輪替,不算意外,不過仍然讓非洲民主發展的觀察家雀躍。塞內加爾前總統兩任任期,原先想要延後選舉的時程,同時還將主要反對黨領袖逮捕拘禁,想操控選舉、讓他的總理繼承其職位。塞國民眾走上街頭抗議迫使其妥協,憲法法庭也將原訂二月卻被延後到年底的選舉,提前到三月舉行。由於反對黨領袖已失去選舉資格,因此由同樣被拘留、但未被剝奪參選權利的另一領導人代表出戰。後者在選前十天被釋放,隨即在第一輪的選舉就以過半得票勝出,大贏對手近兩成。過去十多年兩次操弄選舉的執政黨,換來的都是選民的唾棄

迦納在十二月舉行的總統大選,是過去卅二年來的第九次民主大選;這個在獨立初期廿五年內軍事政變頻傳的西非國家,現在不僅每四年一任、兩任任期限制的制度從未受到挑戰,且長期以來一直是同樣兩個政黨的對決,且都是同一政黨候選人擔任兩任後,該黨就在下一次的競爭中落敗,因此迦納已出現四次政黨輪替,堪稱非洲民主政治制度化的典範。

另一個執政黨遭空前挫敗的國家,則是印度洋的島國模里西斯。這個內閣制的國家,現任總理所屬政黨在國會中原有超過三分之二席次,但這次選舉僅獲得少於三成的普選票,不到反對黨超過六成選票的一半;在六十六席的國會中更僅獲得兩個席次,主要反對黨則是壓倒性的六十席。

我們的友邦索馬利蘭雖然未獲得普遍的外交承認,但自卅多年前脫離索馬利亞獨立後就定期舉行民主總統選舉,這次出現反對黨以壓倒性的懸殊比例得票擊敗現任總統,完成另一次的政黨輪替。

南非長期執政的非洲民族議會,自民國八十三年(一九九四年)脫離白人少數統治後,每五年的選舉都能以優勢的選票及席次勝出,但今年的選舉竟然失去國會絕對多數,民主化卅年來首次出現聯合政府。南部非洲另一個民主國家波札那的執政黨,在今年的選舉中慘遭滑鐵盧,交出自獨立以來連續掌控五十八年的政權,印證只要是公平的多黨選舉體制,選民還是能透過選票進行民主制裁

仔細分析這十二個國家的選舉,大致可獲得的結論是,民主選舉體制原先較為健全國家,僅納米比亞執政黨保住政權;其餘屬於威權或是民主倒退的國家,都未出現政黨輪替。從這個角度來看,過去幾年的軍事政變或許可以解讀為,無法透過民主選舉進行政黨輪替時,絕望者的另一項選擇。






丁予嘉/交易的藝術

◆  丁予嘉/交易的藝術
◆  黃耀輝/新財劃法 劃破綠營的假戲
◆  黃齊元/川普交易策略,台灣因應之道







丁予嘉/交易的藝術


2024-12-28 02:49  聯合報/ 丁予嘉(作者為經濟學家)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一直是一位爭議性很大的人物。他說話的樣子,傲慢又輕浮;說話的內容,真真假假又煽情蠱惑,令人不舒服。但是,不管你喜歡或不喜歡,他即將成為全世界權力最大的人。川普就職後將面對不少的難題:不斷擴大的聯邦赤字、歹戲拖棚的俄烏戰爭、紛擾複雜的中東情勢、壓不太下來的通貨膨脹與全球暖化等;而他的競選承諾,例如降低企業稅賦、遣返非法移民、廣泛增加關稅、增加頁岩油產出等,這些承諾與川普面對的問題,卻又充滿了矛盾與衝突。他真的不懂嗎?

正當世界各國政要、民間智庫都在為川普上任後的可能做法,竭盡心力地去沙盤推演,冀望能找出最佳反制的時候,川普提名的內閣閣員卻讓眾人墜入迷霧,丈二金剛無跡可尋。先是提名蓋茨任司法部長,這廝有販運未成年少女的嫌疑,後因爭議過大,共和黨內都擺不平,只得放棄。

其他如衛生部長(非本業、反疫苗)、國防部長(非本業、談話節目主持人)、運輸部長(非本業、體育賽事評論員)、教育部長(非本業、摔跤協會理事長)、中東問題特使(非本業、地產商兼川普高球球友),加上另一位重要人物,亦具爭議之政府效率部的馬斯克。川普在想什麼?

諸多離譜的內閣提名外,有兩個閣員的位置極為重要。財政部長貝森特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貝森特是億萬富翁、華爾街名人、對沖基金巨子,曾與索羅斯並肩狙擊日圓、英鎊,成績斐然。不過,索羅斯向來是是民主黨大金主,貝森特這次倒戈支持川普,可能也有不為人知的盤算。

值得一提的是,他將是公開出櫃,官階最高的同性戀者,他的丈夫曾是紐約市的檢察官。盧特尼克也是億萬富豪,曾因為送女兒第一天上幼稚園,而躲過九一一劫難;他的公司在世貿大樓的一百樓,九百多名員工中,有六百八十人當天罹難。盧最為人稱頌的就是,多年來不離不棄地照顧、撫恤員工家屬,至今已捐贈一億八千萬美元。盧特尼克跟以往的商務部長不太一樣,他也統籌貿易代表署,權力極大。他在中國經商、居住、往來多年,還曾獲得特許執照,在中國經營貨幣經紀公司。外界咸認盧解中國,更將對中國強硬,川普真的是這樣想的嗎?

正當大家嘴裡都在議論著對中國課徵六成的關稅時,川普突然矛頭一轉,指責加拿大、墨西哥,受著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保護,放任毒品與其人民非法進入美國荼毒美國人民,應該課徵二成五的懲罰性關稅。此話一出,加、墨立即求見,處處逢迎。選前明顯挺民主黨的華爾街、高科技巨頭,亦諂媚地紛紛求見、捐款,以示忠誠。是他們看清了時勢,或真的臣服於川普?

距離總統就職日僅剩四十天,川普又違反傳統,發邀請函邀請習近平參加就職典禮。以往,美國總統就職,各國只會派資深外交人員參加,而大國如中國的元首要出訪,細節多如髮絲,豈是四十天內可以搞定的?川普又在算計什麼?

要搞清楚川普這個人,是一三○年來成功重返白宮的唯一一人。一本必讀的書《交易的藝術》是民國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年)川普與施瓦茨聯合寫的一本書。審度時勢、藐視對方、吹噓、威脅、不按牌理出牌、煙霧彈、拉攏忠於自己的人,及最最重要的-掌握資源,不斷擴大!為達成交易,融合多種手段,實在是一門藝術。懂了這個,就懂川普的所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