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9日 星期日

經濟/促進投資還是成長的不二法門

.聯合報社論..政策殺人:痛惜一位年輕獸醫之死
.聯合報黑白集.「中華台北」解咒
.經濟日報社論.促進投資還是成長的不二法門




經濟/促進投資還是成長的不二法門


2016-05-29 01:3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今年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仍為負0.68%,導致主計總處調降了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由原先的1.47%降為1.06%,雖然減少了0.41個百分點,但卻勉強「保1」。一般認為,出口貿易對台灣經濟成長有極重要的影響,只要國際需求旺盛,帶動出口,就會讓台灣經濟表現提升;相反地,一旦國際景氣欠佳,減少對我國出口需求,立刻導致台灣經濟成長受創。去年和今年的狀況就是如此。
然而,相對於上述的短期現象,對經濟中長期表現更重要的,應該是資本設備投資(或稱固定投資),因為資本設備一旦投入,可以影響好些年的經濟表現,深入影響到經濟各種層面,如就業量、薪資、上下游產業連鎖投資和就業效果。也因此,各國無不卯足勁大力促進資本設備投資。
我國過去訂有「獎勵投資條例」,後來又有接續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都是吸引投資的專法,但和相互競爭的國家比較之下,資本設備投資表現一直不算理想。以資本設備投資占GDP的比例而言,1990年代之前約略在25~30%間;90年代後就只能維持在20~25%,在國際間並不算出色。以近五年(2010~2014)資本設備平均占比而言,台灣為23%,別說和中國大陸超高的47%完全無法比較,和「亞洲四小龍」的其他三小龍相比,也明顯低於韓國31%、新加坡28%,也稍低於香港24%。但香港經濟中,較不需設備投資的服務業占了93%,相形之下台灣落後香港更多。除非我國資本設備的生產力特別高,否則帶動經濟成長的效果當然相對有限。
事實上,創新能力不強的亞洲鄰國,都靠較高的資本設備投資率來帶動成長,如印度同期為34%、印尼為35%、越南為29%,泰國和馬來西亞也都超越台灣,只有菲律賓遜於台灣。已高度發展的瑞士和瑞典,其資本設備投資也都不亞於我國,難怪能維持製造創新的領先地位。而這應該是近年來我國經濟成長乏力,愈來愈依賴國際景氣的主要因素,值得主政者和相關部會重視。
投資不振當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工商界常提到的五缺-缺工、缺地、缺水、缺電、缺人才,一直未能有效解決。以「缺人才」為例,中央研究院提出研究報告後,馬前總統也說「人才外流」是「國安問題」,但迄今問題仍未解決,顯示台灣官僚體系已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台灣未來發展的更重大危機。若新政府無法承受問題、對症下藥,台灣經濟將持續惡化。
無法解決問題的原因當然不少:首先,政府效能在減弱之中。由於社會愈複雜,公務員負責之事愈多,但員額卻又凍結、加班嚴重,薪水卻凍結;加上國會議員監督嚴苛,「有志青年」不願投入政府,官僚整體素質已經下降。
其次,無論新舊政府,都強調「戰鬥內閣」,要有「百日維新」的績效讓外界刮目相看,因此無時無刻不在「炒短線、爭短效」,少人真正關心、處理核心問題。其實,阻礙投資的最重大關鍵在於舊法規無法調整來適應新社會,但調整法規費時耗力,雖有長遠效果,但卻無即時宣傳效果,因此修法能拖就拖,造成許多新投資無法可依,甚至成為「違法」狀態,影響投資至巨-「第三方支付」就是顯例,但此種現象普遍存在。
此外,主計總處應仿效新加坡改變預算體制,讓相關部會可以「借預算」來執行其新認定之重大方案,以帶動投資,也可以「保留」相當預算滾動到下個年度,不會以年底「消化預算」來造成浪費。
經濟成長的正本清源之計,還是要促進投資,政府及民間,國內和國外的投資都需要。除解決「五缺」之外,提升官員待遇及素質、大力調整法規、改變預算體制,都在嚴厲考驗著新政府的執政能力。

聯合/「中華台北」解咒


2016-05-29 01:3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有些事只有民進黨才能做,國民黨做了,就是罪該萬死,這是台灣的迷思。這次,林奏延參加WHA被罵到臭頭,但他至少成就一項建樹,就是幫「中華台北」解除魔咒。
過去馬政府的部長以「中華台北」出席大會,被綠營罵「賣台」,遭民進黨青年軍羞辱。為此,藍營部長在演說時都極端謹慎,處心積慮夾帶台語喊出「台灣加油」,讓「台灣」二字不缺席。
今年,林奏延頂著「二七五八決議」和「一中原則」與會,從頭到尾自稱中華台北,不敢說出「台灣」二字,連台語也省了。如此畏縮的表現,本土社團開罵:「不說中華台北會死喔?」但蔡英文總統卻稱許林奏延不負所望完成任務,她更強調,使用中華台北的名稱並沒有被「矮化」。
認為「說中華台北會死」的人,是他們的信仰自由;但如此一來,他們就只能關在島內自艾自怨,什麼國際場合、國際活動都去不了。中華台北雖不是令人滿意的名稱,它卻是一條走得出去的路,讓台灣被看見。我們是要選擇關門自憐,還是選擇被看見?
蔡英文稱許林奏延的表現,當然有些強作鎮定。她選擇不承認九二共識,而換得二七五八及一中框架加身,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無論如何,不放棄參加,學習適應「中華台北」的名稱,選擇不鬧場僨事,仍是正確而務實的決定。
蔡英文更該想想,九二共識提供的也是一條平直的路,可以省掉很多跌跌撞撞。

聯合/政策殺人:痛惜一位年輕獸醫之死


2016-05-29 01:3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桃園縣新屋鄉動保園區園長簡稚澄。 圖/本報資料照片


簡稚澄,三十二歲,從北一女念到台大的高材生,高分考入獸醫系,特考榜首成為獸醫師,去年才結婚。可歸類為「人生勝利組」的年輕女子,卻選擇吞服供犬隻安樂死的藥物自殺身亡;親友痛哭不捨,罵她笨蛋。但我們若看看她的人生難題:熱愛動物的她,在動物收容所工作,必須長年親手對大批流浪動物執行安樂死,還被動保人士指為「女屠夫」。換作任何人,在那種煉獄般的處境中煎熬,如何走得下去?

我們痛惜這位年輕獸醫之死,對於政府政策和社會體制成為結構性幫凶,更是憤怒無比。簡稚澄因熱愛動物才投入獸醫專業,甚至比一般執業獸醫更加用心地以動物福祉為念,選擇了收容所那種艱苦的工作環境。她曾說,自己的初衷就是要讓動物過好一點;但她卻必須日日目睹動物極端受苦,也必須說服自己一次次狠下心去執行安樂死,但求幫助動物解脫於生不如死的命運。
很多令人心酸、憤怒的議題浮現。首先,關於流浪動物,不是有所謂「零安樂死」政策嗎?立法院去年通過《動物保護法》的修法,刪除原有的收容所動物「公告逾十二日而無人認養,得予宰殺」條款,宣稱兩年後台灣全面實施「零撲殺」政策。社會上有愛心人士歡呼,有立委邀功,卻也有動保團體暗暗擔憂。流浪動物問題有其多方面的成因,也需要專業的對策。若徒有口號卻無配套措施,徒有善意而缺乏妥善的執行,各地收容所的犬隻必然爆量而至難以正常照顧,甚至可能讓飼主誤信「反正不會被安樂死」而胡亂棄養寵物。
果然,此一號稱「台灣走向友善動物王國」的政策還未上路,令人擔憂的後果已發生。有些地方收容所擔心政策實施後無力負荷,開始加速撲殺收容之動物,或大量移轉於私人收容所。四月初,嘉義家畜疾病防治所之動保專車,就在執行移轉任務時嚴重超載,導致車內四十多隻狗悶死。所謂「友善」政策,尚未使流浪動物蒙利,已產生「政策殺生」效應。簡稚澄眼見「零安樂死」的漂亮口號高懸,公布施行本已指日可待,卻在此時輕生,想必正因熟知黑暗內情而感到悲觀吧!
流浪動物零撲殺政策,被稱為「終止十二夜條款」,是由描述流浪動物悲慘處境的電影《十二夜》而來。這類台灣之恥,卻是普遍可見的現實景況。台灣流浪動物之慘狀,令在台外籍人士都看不下去,而成立了如「Animal Taiwan」之類的民間收容組織;而民間也缺乏認養流浪動物的風氣,往往需由動保人士協助「外銷」歐美,才能為流浪動物找到下一站。地方動物收容所和民間繁殖場形同動物墳場的景況,一再出現;無數「愛心媽媽」餵養流浪動物的身影,也是台灣街巷的特殊景觀。《十二夜》所述乃冰山一角,引發了輿論壓力,行政和立法部門為討好民意遂趕著修法作業績。但政策敷衍形成,社會議論熱潮消退之後,又有什麼單位推動認養流浪動物的配套措施?又有誰管動物收容所的管理和執行效率?誰管流浪貓狗的最終生死?這套戲碼,正如《看見台灣》紀錄片引發熱議之後,行政院立刻指派成立「國土保育專案小組」,而如今安在?
台灣的動物保護議題,不能說毫無進展,例如「金山小白鶴」的故事,引發附近社區的農民和學校主動投入生態保育及生命教育,可見還有再接再厲的空間。遺憾的是,政府幾乎是其中最不負責任的一環,往往造成令人氣餒的後果;若說簡稚澄是政策敷衍的犧牲者,毫不為過。
總統官邸裡前有流浪狗出身的「馬小九」,今有流浪貓出身的「蔡想想」,顯示主政者愛護動物的關懷。簡稚澄以自己生命作為死諫,主要在表達「所有生命都一樣重要」;掌權者憐惜年輕獸醫之死,能否拿出一些具體改革措施?

名家縱論/黃藍燈乍現 台灣經濟回春了?

.國家生存戰略 蔡總統求救於中華民國
.地制法修正/記名投票是趨勢 亦解套
.新創服務商機 台灣看不到
.名家縱論/黃藍燈乍現 台灣經濟回春了?
.贏回東南亞人心 「新南向」要新思維
.照服員職涯發展? 請作答!
.教兒謹言慎行 被笑跟不上時代
.治健保假弱勢 配套在哪?
.取消欠健保鎖卡/別忘了 台灣人最會鑽漏洞
.畫中有話/都市叢林 何處棲身





名家縱論/黃藍燈乍現 台灣經濟回春了?


2016-05-29 03:00 聯合報 林祖嘉

日昨,國發會公布四月分的綜合景氣燈為黃藍燈,這是連續十個代表景氣蕭條的藍燈後,出現的第一個黃藍燈,看起來台灣的經濟似乎有一點回春的跡象。
另一方面,主計總處公布今年全年的經濟成長率為一.○六%,雖然比三月公布的一.四七%調降不少;但是和原先包括行政院長在內的許多經濟學者都認為今年經濟成長率可能難保一相較,似乎又要好了一些。
上述這幾個訊息,是否真的表示台灣經濟開始回春了呢?但是,四月的外銷訂單成長率為負十一%,遠比原先大家預期的要低很多;而出口是帶動台灣經濟成長的最重要動能之一,在出口還沒有看到春天的消息時,要評估台灣的景氣是否真的回來了,可能還需要再多觀察一陣子。
首先,在日前主計總處公布的全年經濟成長率一.○六%中,他們計算的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為負○.六八%,這與三月估計時的數字相同;但是主計總處在四月底曾經把今年第一季的經濟長率,下調到負○.八四%,現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又把數據調回到負○.六八%,這麼短時間內多次修正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不知道理由何在?是否應該再說明一下?
而且,主計總處最新估計第二季經濟成長率為○.四八%,但是四月的出口成長率比去年同期低六.五%,而且外銷訂單成長率為負十一.一%,在訂單仍是二位數負成長的情況下,五月和六月的出口也很難樂觀,因此第二季能否維持○.四八%的成長率,可能有待觀察。
另外,在國發會公布的綜合景氣指標方面,雖然出現黃藍燈,但是實際指標分數只有十七分,比藍燈最高標的十六分,只多出一分。也就是說,雖然景氣看起來略有好轉,但是顯然此一好轉的力道,是非常薄弱的,其中以股價指數及製造業的幾個指標略為上升,但是出口訂單及貨幣供給等交易性的領先指標,卻仍然沒有看到好轉的跡象。
台灣是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受國際經濟景氣大環境的影響非常大,不久前IMF才略為下修全球的經濟成長率,也就是說國際上對於今年的全球景氣,仍是持較悲觀的看法。再加上,到目前為止,亞洲四小龍的出口,也都呈現負成長,因此,我們認為對於台灣景氣是否已經真的回升,可能還要採取較保守一點的態度比較好。
當然,台灣的經濟也不是全然與國內景氣無關,事實上國內消費、民間投資與政府支出是否成長,也都有很密切的關係。依最近中央大學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來看,又下跌到七十九分的最低點,表示民眾對於未來的經濟依然有些悲觀,所以消費信心不足,這對於未來的消費動能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由於新政府兩岸政策不明,陸客來台觀光人數可能會有變化,這也會減弱國內的消費。另外,在投資部分,因為兩岸關係不明,對於國內投資與外資來台,可能都有不利的影響。新政府面對這些不利因素,應該在短期內儘速找到對策,設法增加消費及吸引民間和外來投資。
最後,在政府支出方面,由於馬英九政府去年已經看到經濟景氣不佳,所以去年在編列今年政府預算時,已經把政府的公共投資增加了十.八%,這是過去七年來成長最高的一次。另外,科技預算也成長了三.八%,合計今年政府的公共支出成長率超過六%,對於景氣不佳的現況而言,會有很重要的貢獻。因此,建議新政府應該要「確實執行,加速實施」,相信對台灣的景氣會產生立即的效果。
(作者為政大經濟系教授、行政院國發會前主委)

蘇蘅/傀儡劇大師 川普真能得天下?

.蘇蘅/傀儡劇大師 川普真能得天下?
.劉維公/一個都不能少vs.最好少一個
.林中斌/五二○餘波的解讀
.馬凱/100、2、兩1/2加3「星」
.李清志/咖啡館是我的修道院
.葉銀華/拚經濟 振民心
.薛承泰/社會安全網,該怎麼補?
.薛承泰/養寵物 玩寵物




蘇蘅/傀儡劇大師 川普真能得天下?


2016-05-29 02:57 聯合報 蘇蘅

韓國小說家申京淑曾說,「我發現我很難大聲說出我珍視的秘密,只好滿懷失落,終日閒晃,假裝什麼都沒發生」。這句話說的是,南韓民主剛萌芽時,威權政體受挑戰,社會動盪,人們充滿失落,但沒有出口,只能把秘密悶在心裡。
然而,隨著數位時代來臨,社群媒體為沮喪民眾創造出口。
美國政治觀察家察覺,共和黨候選人川普聲勢所以扶搖直上,就是有一群對過去八年憤怒不滿的民眾,情感上需要發洩。起先人數不多,但由於川普善於「導演」網路爭議話題,一年多就「製造」六百三十多萬追隨者,讓其他候選人有如巨人身旁侏儒。
歐巴馬號稱白宮第一位「社群媒體總統」,但川普來得更是時候,如今這位社群媒體「霸道的皇帝」,篤定獲共和黨提名。
川普一躍成為全世界最有名的話題人物,無論經濟、反恐、移民或其他議題,話一出口,媒體爭相起舞,吸睛率是其他候選人的十倍。他每天送出十六則推文,是其他候選人的兩倍,轉推文幾何級數成長。去年十二月在南加州演講,強調未來將禁止穆斯林入境美國,瞬間衝到廿三萬人次,成為網路最多人按讚新聞。
反觀希拉蕊團隊,在臉書和推特主打學貸等年輕人議題,精心設計一串音樂名單,在音樂社群網站吸引各年齡層族群。但她猶疑多慮,反而在社群媒體的面孔模糊不清。
其實希拉蕊比其他候選人都重視公共政策,她主打經濟,並在推特推出系列環保議題。最近連經濟大師克魯曼都撰文抱不平,認為川普大談「大幅」減稅,卻不提任何可信的減支措施;希拉蕊費心提出「溫和」減稅及提高支出的平衡措施,媒體卻以「假平衡」報導,淡化兩人政策對比,極不對稱。
相反的,善於為複雜問題提供簡化解藥,不管邏輯通不通;採取「羶色腥策略」,反而在臉書、推特、Instagram一路領先。正是川普成功之道。
媒體生態也改變了。過去主導議題的主流媒體,現在卻以閱讀率和收視率掛帥,密集在社群媒體找材料,找到高吸睛議題就大肆炒作。大數據時代,社群媒體的點閱率、按讚率,讓主流媒體振振有詞跟著學樣,形成被社群媒體「尾巴搖狗」的現象,被深諳此道的川普看破,把媒體當人偶,傀儡線操弄到淋漓盡致。
華爾街日報認為,川普主要靠散布刺激言論來自我行銷,川普不否認這點,甚至自誇他的娛樂特質「非常符合新聞娛樂化需求」,讓議題完全追著他跑。
其實川普早在一九八七年,就在「打交道的藝術」書中寫道,「我從媒體學到,他們對好故事永遠餓渴,故事愈聳動愈好。只要一點差異和誇張,再加上大膽爭議,媒體就會上門報導。」選舉只是他玩弄媒體於股掌的另一種機巧。
美國「新聞意見」雜誌去年十一月封川普為「操縱大師」,就像前陣子,他用性感嬌妻照片對比,譏嗆克魯茲老婆的長相,主流媒體無不跟著起舞。
社群媒體普及後,對政治影響日漸深遠,全球媒體似乎共同面臨「川普們」的災難。
無論「菲版川普」菲律賓新總統杜特帝「殺掉毒梟」、「性侵犯要砍生殖器」的爭議言論,「土耳其川普」總統艾爾段親自踢足球還演出帽子戲法,乃至「歐洲川普」,都引領風潮。
美國是世界首強,目前「川普」已成最吸眼球的關鍵字;不過沙士比亞曾說,「寫戲的是騙子,看戲的是傻子」;川普這一套伎倆能否讓他走進白宮,戲還沒完。
(作者為政大新聞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