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4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矽谷銀行破產對金融業的啟示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3551/web/ 

◆  聯合報社論/缺舍缺肉丟槍丟人,軍紀渙散現危機
◆  聯合報黑白集/請神容易,送神不難
◆  經濟日報社論/矽谷銀行破產對金融業的啟示






經濟日報社論/矽谷銀行破產對金融業的啟示


2023-03-14 02:40  經濟日報/ 社論
聯準會十三日召開緊急會議,美國政府已出面保證,該行儲戶一定能領到存款。圖為畫家筆下矽谷銀行標誌支離破碎的示意圖。(路透)


從上周五(3月10日)到周日(12日),短短兩天內美國就發生加州矽谷銀行(SVB)與紐約簽字銀行(Signature Bank)倒閉事件。美國財政部、聯準會(Fed)與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生怕其他中小型及地區性銀行也發生擠兌,引爆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甚至演變成金融風暴,已於周日宣布緊急因應措施。兩家銀行倒閉的主要原因當然是本身營運及財務結構存在諸多問題,但 Fed 貨幣政策連連出錯也難辭其咎。

SVB是全美資產排名第16位的銀行,與矽谷區科技業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s)與新創企業(start-up)關係密切,而且這些創投與新創業者的營運觸角更延伸到中國大陸、英國、印度等多國,國內及國際連鎖效應不容輕忽。SVB 倒閉的原因相當另類,既不是被放款壞帳激增拖垮,也不是因為投資高風險資產而嚴重虧損,反而是因為持有的安全資產太多。

這要從民國一O九年(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之後說起,當時由於美國採取擴張性財政與貨幣政策,並以量化寬鬆(QE)政策大舉購買金融資產,造成資金泛濫。許多加州創投資金及新創企業都把數以十億美元計的基金存入 SVB,使該行在民國一O九年、一一O年(2020及2021年)期間共流入約1,300億美元的新存款。SVB 並未胡亂投資,而是把大量資金投入到公債以及由美國政府支持的長期債券上;SVB 總資產中,這類證券占55%,比率之高在100大銀行中排名第一。這些投資毫無風險,加上存款成本幾乎是零,因此投資債券的報酬率雖低,但 SVB 仍有賺頭。孰料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3月起 Fed 激進緊縮貨幣政策,債券價格大跌;安全性雖然不變,但市值卻大幅下降,帳面嚴重虧損,股價大幅下跌。因此最安全的資產,有時也會變成殺傷力最強的地雷,這是 SVB 倒閉給金融業的第一項教訓。

其次,利率雖然上升,但大部分銀行由於擁有鉅額的浮動利率放款,因此放款利息收入也會隨之升高,且升幅會大於存款利率升幅,銀行淨利差擴大,獲利能力更強。反觀 SVB,由於大量資金都押在長期債券上,殖利率在買進時就已經鎖死在低檔,不會隨著利率上升而提高,淨利差淪為負數,且愈負愈多,獲利因而遭到壓縮。因此資產結構必須多元化,則是第二項教訓。

SVB 的另一項弱點,就是存款基礎太過集中於大型客戶。SVB 存款金額低於25萬美元(存款保險上限)的中小型客戶,占存戶總數的比率還不到3%,但以企業為主的大額存款戶對利率非常敏感,當 Fed 升息會要求 SVB 提高存款利率,因而對 SVB 的獲利率立即造成壓力。去年一年內平均存款利率由0.14%急升到2.33%,升幅遠超過一般綜合性銀行債券的利息收入,小於存款利息支出,銀行當然是愈做愈賠。銀行固然應該重視大客戶,但莫忘客大也會壓主;不但有更多的籌碼要求銀行提高存款利率,而且稍有風吹草動便會大舉提款。因此存款來源必須分散化,則是第三項教訓。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間,許多銀行與 SVB 一樣,接收到龐大存款,並將這些資金投入長期債券。如此不僅銀行的長期公債部位將會在未來幾年拖累銀行的獲利率;這雖然不表示銀行體系的償債能力會出問題,但是獲利能力下降已在所難免,股價也將承受壓力。

Fed 的貨幣政策連續失誤,也是銀行體系風險升高的一大催化劑。Fed 先是在民國一一O年(2021年)初通膨已經明顯升高時,堅持通膨只是「過渡性」;到民國一一O年(2021年)11月時雖承認「過渡論」已經「身退」,但超寬鬆政策仍持續數月,到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3月才開始緊縮;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底時又認為通膨已經減緩,並縮小升息幅度,結果今年來通膨又有復燃之勢,Fed 立場又轉向鷹派。先是過鬆,之後又急縮,不僅對金融體系造成嚴重干擾,也使 Fed 本身陷入「三難困境」,既要同時達成2%通膨目標及最大就業的雙重使命,還要確保金融穩定。Fed 如何拆除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引信,3月21日的會議就是一大考驗。










聯合報黑白集/請神容易,送神不難


2023-03-14 02:40  聯合報/ 黑白集
桃園市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去年迎來日本神祇「天照大神」供奉,遭質疑違背忠烈祠精神。圖/桃園市政府民政局提供


桃園忠烈祠發生「抗日英雄」與「日本大神」共處一祠的鬧劇,新市府迅即裁定:將大神送回日本。張善政從善如流,快刀斬亂麻,值得肯定。

台灣光復後,日本殖民時在台興建之神社幾乎拆除殆盡。桃園神社碩果僅存,先改為安奉鄭成功為主神,繼而改成忠烈祠。儘管各界對昔日神社的去從看法不一,但「舊桃園神社」被保留為市定古蹟,如今作為「桃園忠烈祠」使用,則行之有年。

這次事件所以引發爭議,是鄭文燦在去年底卸任前修改辦法,對神社園區的委外經營改採空白授權。不料,委外廠商竟迎來日本「天照大神」等神祇供奉,一夕將忠烈祠又變成了日本神社。如此一來,收復台灣的鄭成功、八年抗日的英雄,都被迫與日本大神共處一祠,根本不倫不類。

這項活動以「文化」之名舉辦,實際從事宗教活動,無論對忠烈祠或日本神道教都缺乏尊重。活動本身荒誕不經,卻無法可管,問題就出在鄭文燦舊市府下台前夕匆匆放寬管理辦法。這些亂象,顯示舊市府的管理決策問題重重。

鄭文燦市府把「請神」看得很容易,放水讓委外廠商自行其是,搞出這場羞辱國家尊嚴的爛攤。張善政展現的則是,只要抓對原則,「送神」未必很難。如果去年桃園市長選舉是民進黨獲勝,很難想像,這齣鬧劇要演多久?
















聯合報社論/缺舍缺肉丟槍丟人,軍紀渙散現危機


2023-03-14 02:29  聯合報/ 社論
國防部長邱國正(中)上午在立院受訪時,坦言國防部針對「馬防部官兵怨沒肉吃」要檢討,有不夠周延的地方,但也保證不會再發生此事。記者蘇健忠/攝影


國防部長邱國正最近成了道歉部長。從總統府副侍衛長任命兩天即遭註銷,馬祖爆發士兵抗議無肉事件,屏東海陸手槍被掉包頂替,金門二膽士兵夜逃對岸,全台兵役塞車苦等大半年服不了役。一連串失控出包事件,都顯示軍方螺絲掉滿地,軍紀渙散到難以想像。這對治軍甚嚴的邱國正而言是莫大諷剌,卻也顯示國軍內部亟待自救,否則如何保家衛國。

邱國正對國軍狀況百出心中有數,二月底他才下達「任何違法犯紀案件,各單位要依法究辦、重懲快罰」的軍令,要為失控的軍紀補破網。軍隊裡離譜事件頻傳,諸如軍官與地方政府餐宴時性騷女性、憲兵隊集體賭博、男女軍官「激戰」視頻外流,都暴露軍紀鬆散;包括士兵也缺乏保防意識,才有馬祖「缺肉」的求救戲碼上演。當四處可見「酒池肉林」現象,這哪像個枕戈待旦的隊伍,又哪看得到蔡政府宣示的「備戰才能止戰」精神?

備戰的關鍵,在於精訓兵源,所以才要將四個月役期延長到一年。但制度修改容易,實際訓練能量卻完全跟不上,全台有許多役男都在苦等兵單而不得,連役政署都要發函國防部建議強化訓練能量。國軍為了戰備,要急增十一個新訓旅,將軍人從廿一萬增加至廿六萬人;但不僅訓練營舍準備不及,更糟的是幹部缺員嚴重。缺營舍缺官又任務吃緊,當然無法健全管理工作,這卻是當前軍營實況。

本月初總統府副侍衛長吳松齡少將剛上任兩天,旋即遭到拔官。其原因,除違規使用公務車,也疑有經費支用等問題,黑函滿天飛。國防部唯恐事端擴大,立馬調任。這類黑函攻勢,除意圖影響人事調動,也凸顯軍中之不平情緒,進而損及國軍整體形象。參謀總長陳寶餘四月將屆齡任滿,勢將牽動另一波軍中高層人事異動,一旦黑函攻勢再起,陳年舊案成為有心人士攻擊武器,將導致高層人心浮動。國防部必須辨明虛實,審慎處理,不能讓將領異動成為軍心鬆動的導火線。

中共機艦日日來犯,就是要增加國軍防衛壓力,消耗我方戰備,並擾亂我軍心士氣。對國軍的辛勞,國人都能體會,也不忍對國軍過於苛責。然而,屢屢出現匪夷所思的違法犯紀事件,顯示治軍系統存在結構性的問題,包括政治和社會的干擾太多,很難憑邱國正的「嚴懲令」有效解決。例如,屏東槍械掉包事件是軍中慣有裝檢欺瞞把戲,還有連續發生現役軍人上網「賣槍」事件,皆說明軍中諸多死角未除,是國防大隱憂。

監察院去年調查陸軍二六九旅軍士官接連輕生事件時即指出,軍中仍存在斥責的領導管理文化與不當管教,心輔流於形式,也凸顯內部管理及後勤作業等疏漏。當幹部人員不足,政戰心輔工作力有未逮,想要有效掌握基層身心狀況,根本是緣木求魚。因此,士兵因缺肉在沙灘寫字求援,二膽士兵因感情及債務糾紛而游奔大陸,即不足為奇。當今青年安逸慣了,無法適應軍中嚴紀要求,難怪光怪陸離的違紀現象頻仍。軍方若守著過去的舊遊戲規則,光是要讓士兵乖乖待在軍中都不容易,要如何將他們訓練成能聽從號令、敢於拚搏殺敵的戰士?

歸根究柢,軍中士氣及紀律的鬆散,與社會缺乏備戰及作戰意識是互為對應的。即使經歷過冷戰對峙的上一代人,也已近半個世紀未曾見過戰火;如今,國家卻要草莓世代的年輕人拿起槍枝準備殺敵。這樣的劇本,蔡政府寫得出來嗎?要重建國軍的紀律和戰力,只靠邱國正一人行嗎?



【專家之眼】綠營的交流善意 是在換賴的總統路?

◆  【專家之眼】綠營的交流善意 是在換賴的總統路?

◆  【專家之眼】為何以房養老早該廢除了?






【專家之眼】綠營的交流善意 是在換賴的總統路?


2023-03-14 07:41  聯合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副總統賴清德日前在世界棒球經典賽台中洲際棒球場開球。本報資料照


關心兩岸關係發展者,應當佩服民進黨的本事。明明常以犧牲在陸台人利益歧視對岸方式卸責助選,但突然改稱善意、推出有利交流政策後,外界就眾口交譽,甚使台商形容,這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兩岸最好的消息。真是好消息嗎?眼光放遠一點,恐怕未必。

陸委會宣布自10日起,恢復開放10個兩岸空運客運航點,並預告將開放13個包機航點、清明節前恢復小三通客運中轉。行政院長陳建仁接著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獲控制,兩岸民眾有交往需求,陸委會釋出最大善意,方便民眾往來。兩岸關係能夠藉由此途徑,達到總統要求的健康、有效的交流。習慣歧視與仇恨語言的民進黨突然好言好語,所圖為何?大家應該相當好奇。

作為升斗小民,我們當然希望兩岸有權者和平民生優先為念。但想想過去、看看現在疫情已獲控制、國門早開前提下,綠營才推動開放兩岸交流,不免啟人疑竇:為何選在此時?有人推測,因和解可以加分、平衡台美關係、減少蔡英文總統本月赴美的政治後座力。而對後者,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已否認,「這個聯想恐怕太敏感了」,並稱蔡今年2月與台商談話時,就表示評估開放的航點是「全面性」。

政治後座力的聯想確實有些牽強,畢竟兩岸航點開放規劃已久,而蔡何時去美當初不能確定。但全面性說法玄妙。因為政府提的開放五評估標準,歸納一下,就是民意與市場需求。兩岸之前僅開四航點,最感不便的是台胞回鄉路。陳院長講出重點。中共也在2月1日稱,依台胞及島內有關團體的反映,提出優先恢復16個兩岸直航點建議後,民選的蔡政府才開放不全重複的10個,至於對另外13個航點稱有需求但尚無條件恢復定期航班暫規劃得申請包機。這「尚無條件」如果包括市場因素,在自身不先開放陸客或專業、商務人士來台前提下,客源恐怕不足,綠營的辦法是要等對岸來談的善意。此是否即是全面思考?

這種全面思考的玄妙之處更在於政治。綠營長期以來就是操作兩岸對立、緊抱美國大腿,突然覺得昨非今是、改變立場,這也太奇怪了。如果說綠營搞壞兩岸關係是為選舉,現在想營造良好氣氛,當然也要從選舉角度思考。外界目前多把兩岸事務決定權歸於蔡,過度忽略了民進黨賴清德主席,乃至於新潮流系的角色。

賴的務實台獨工作者標籤,讓美國人懷疑他有管理兩岸關係能力。為解決疑賴論問題,已有傳聞稱,他擬3月15日登記時,或4月中成為黨總統候選人後,表述競選綱領與兩岸政策,以爭取美方支持。而表述的調子,相信會改採維持現狀的溫和態度。在此之前,綠營要營造兩岸和平氛圍,賴順勢推出溫和論述才較有說服力,這要靠民進黨內主管兩岸事務派系刻意操作,就是賴所屬新潮流系在做的事。

所以陸委會不是一次公布政策,還拖拖拉拉預告,清明節前恢復開放小三通客運中轉,但細節下週才會說明。引起台商抱怨,政府不能開放只做半套,還要看良辰吉時,台商兩年前就呼籲重啟小三通,春節前卻只有專案開放,不含台商中轉。現在說要開放,又不一次說清楚。

目前民進黨政府吹的春風,恐怕是著眼於總統大選前,滿足美國與台人維持現狀意願的舉動。中共不可能相信民進黨,他們現在的呼應,是為統戰與宣傳需要,估計只要民間交流管道恢復官方仍舊不相往來。但無論如何,他們正在配合營造氛圍。對民進黨來說,重要的是在選前有能繞過九二共識交流的氣氛就可以了。這會讓台人再次以為現狀可以維持,甚至憶起民國一O三年(2014年)在野的蔡主席名言:只要民進黨打好大選,連中國都會朝民進黨方向來調整。一旦賴搭著這個氣氛當選總統,日後要怎麼玩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人民當然該歡迎兩岸吹起和解春風,但請別附加太多政治算計。最近一直傳言中共要在近年解決台灣問題,綠營已為此延長役期,還要大家配合這麼旗幟鮮明的候選人。台式民主與國家興亡最終關係為何,恐怕就快要見真章了。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1:傾聽孩子的心聲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5:人性經不起誘惑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4:為自己留一條生路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3:說對不起來不及了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2:富不過三代?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1:傾聽孩子的心聲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1:傾聽孩子的心聲


2023-03-13 15:58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傾聽孩子的心聲。 示意圖(ingimage)


為人處世,很多行為是否能被欣賞,行為的動機十分重要,動機純正的行為總是比較容易被接納。

先讓孩子知道你愛他
例如後母在管教子女時,子女常會懷疑後母管教動機不是出於愛,此時愈發引起他們思念生母的感情。雖然生母的管教可能更甚於後母,但是因為他們很少懷疑生母對他們的愛,對管教的行為容易接納,「愛必管教」是孩子們也曉得的道理。

因此,立下規矩管教孩子時,一定要先讓孩子知道你愛他們。當孩子因愛接納你時,你的家規才能真正被接受和執行。否則必有許多反叛行為發生,做父母的最後只會弄得灰頭土臉,哀聲嘆氣地結束不成功的管教。

與中輟生聊興趣
現在中輟生愈來愈多,引導中輟生重返正途並不容易,但有經驗的輔導人員都知道,任何看似有效的辦法,都必須在中輟生接納這位輔導人員以後才能發生效果。

當中輟生來到中途之家時,輔導人員一開始絕對不會跟他們談大道理,也不會訂下許多嚴厲規矩。如果那樣,過不了幾天,這些中輟生就又不見了。因此,如果中輟生是女孩子,就由女性輔導員同她們談服裝、化妝、髮型、歌星等女孩子有興趣且容易談的問題,然後再進一步談女性生理上的一些問題及應注意的事情。

漸漸地輔導員會被中輟生接納。因為她們認同妳,知道妳了解她們的心聲,知道妳真的關心她們,妳就被她們接納了。這時妳再以關心的口吻問她們:「妳們這樣下去總不是辦法吧!」她們會低頭不語,沉靜地表示同意。這時妳再提出一些具體建議,其成功率就很高了。

父母要修愛的學分
父母愛孩子的程度,在生命中都是擺在第一位的,都知道孩子必須管教。但管孩子也是有學問的,尤其在時代變化快速,電視媒體、網路影響至深時,管教孩子更非易事。

做父母的需要修幾個教育學分。修學分的方式很多,例如看書、聽演講、上父母養成班交換經驗,都是可行的方式。新時代的父母要有新時代的教育方法,才能教養出成材的孩子。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2:富不過三代?


2023-03-14 13:58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富不過三代? 示意圖(ingimage)


台灣原住民在體育上有卓越的成績,小有台東紅葉棒球隊,大有阿美族的楊傳廣獲世運十項全能銀牌,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原住民為甚麼在體育上有耀眼成績,原因可能不止一端,但最重要的應是原住民的生活環境

原住民失去體能優勢
原住民生活在山區,為了生活要打獵,追逐野獸要跑得快,躲避猛獸傷害,逃命更要跑得快;要吃樹上的果實就必須會爬、會跳。生活環境使他們具備了體育競賽的基本條件如果加以訓練,就容易在運動場上出人頭地

但是在運動場上基本條件不錯的原住民,因為生活需要而移居都市後,環境不再培育他們的體育特長,久之,他們的第二代雖然還是原住民血統,但在體能上的特質已全然盡失。

富不過三代
這使我想起中國古言:「富不過三代」,財富為甚麼不過三代,有的甚至二代就花完了,想必也是環境使然。第一代白手起家,在刻苦的環境中,學會了各種謀生打拚的技能。他們看過風,也見過雨,再惡劣的環境也打不倒他們,他們主持的企業當然日益茁壯。

但是到了第二代,這種刻苦的環境,與父輩第一代的環境早已大不相同;至於第三代更是養尊處優,哪裡經得起打擊?稍遇經濟不景氣的風浪,就翻船倒閉。有的第三代更是好逸惡勞,養成諸多惡習,雖無風浪,但他駕駛的船,都會被他自己搞沉掉。

所以財富不過三代,也不要太過責怪子孫不爭氣,實則是他們所處的環境產生結果

成立基金會造福世人
講到這裡我要提醒有錢的老闆們,如果愛你們的孩子,就不要留太多錢給他們,留太多錢給孩子,一方面是害他們,另一方面也是害了你一手打拚出來的事業。

我們給孩子的應當是良好的全人教育。如果我有十億元財產,留一億給他們足矣!其他的全捐出來,成立基金會造福世人,選最好的人管理基金會,由基金會掌管企業,企業仍可以永續的經營。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3:說對不起來不及了


2023-03-15 15:11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說對不起來不及了。 示意圖(ingimage)


一位年輕女孩,千方百計到美國留學,大好前景在望。這時她認識了一位英俊的美國青年,熱戀結婚,她對自己的未來自然又更增遠景。

道歉哪能彌補
但不多時日這位英俊的丈夫身體出狀況,她自己又怪病纏身,變得有氣無力。後來才發現,她的美國先生婚前已染有愛滋病,並傳染給了她。先生離世前對她說:「I am sorry.」

有個綁匪綁架了昔日老闆的孩子,並撕票,被抓到以後,他低著頭對電視媒體說:「我對不起我的老闆,I am sorry.」

現在有些年輕孩子稍遇挫折就走絕路,寫信給父母,說:「孩兒不孝,先走一步,來生再來報答您們。」說這種話有什麼用呢?父母的傷痛,豈是一句「來生再報答」所能彌補的呢?

罰款不能減免
有位公司會計員作帳出錯,漏報所得稅被查獲,公司被罰了近千萬元,會計員自動辭職,並對老闆說:「我對不起你。」

與其事後辭職說對不起,為什麼平常不小心作帳,並熟讀稅法呢?罰了千萬元,說聲對不起,罰款就可以減免嗎?

有位朋友研究所畢業時,非常興奮,請了父母及女朋友一起來參加畢業典禮,為了慎重,特別請了朋友來替他們照相。領碩士證書時還情商校長配合擺個姿勢,以便留下歷史鏡頭。但是後來負責攝影的朋友向他千道歉、萬道歉地說,因為底片沒有裝好,所有的畢業相片都沒拍出來。

終身遺憾無法補償
千道歉、萬道歉有甚麼用,畢業典禮也不能為你再來一次。類似的事不勝枚舉,人生中發生了疏失,任何彌補之道都是事倍功半,有的甚至是終身遺憾,永遠無法回復的。

有些人愛說大話:「我保證不會出問題,否則願意把頭給你!」但是事情發生了,我就是要了你的頭,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凡是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對於做任何事,都應該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準備,務使閃失降至最低。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4:為自己留一條生路


2023-03-15 15:14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為自己留一條生路。 示意圖(ingimage)


一位雕刻家曾說:「雕刻人像及木偶,有個重要原則,就是鼻子最好留得大一些,眼睛最好刻得小一點。」因為鼻子大可以改小,一旦過小就不能變大了。眼睛嫌小可刻大一點,如一開始就刻得過大,就無法改小了。

做人要鼻子大眼睛小
雕刻人像的原則是如此,我們做人處世的原則也是如此,凡事要為自己、為別人留餘地。話不要說得太滿,事不要做得太絕,一開始鼻就刻得太小,眼睛刻得太大,雕刻師傅就沒有修改的餘地了。

有個政治人物,在該黨宣佈提名名單前夕,聽說自己不在提名名單內,非常生氣,立刻召開記者會,當眾宣布退黨,並燒毀黨證。但第二天公布名單時,他竟名列前茅。這下子慘了,進退兩難,最後只好自打耳光地到黨部去請罪。這就是一下手,鼻子就刻小了,以致於後來再怎麼變也變不大了。

另有位政治人物,也是因為未獲提名而退黨。記者問他將來還有無可能再回到黨裡來,他肯定地說:「絕不回去,回去是孫子。」後來黨內大老欲重用他,他又回去了,結果就一直在黨裡當孫子。這也是眼睛一雕就雕得太大,再想改小就改不來了。

毀掉美滿的婚姻
有位娶得千金小姐的先生,官拜岳父公司的總經理。有次夫妻吵架,太太罵先生說,「你神氣個甚麼東西!也不照照鏡子,要不是靠我們家,你會做到總經理嗎?恐怕還在那裡掃地!」
太太這番話嚴重地傷到丈夫的自尊心,因為舉凡這類因岳家關係而任高位者,最忌諱人家說他是靠裙帶關係發達的。有個知名上市公司的總經理就曾公開說,他有傲人的學歷,做事夠努力,今日地位都是自己打拚出來的,不是靠有錢的岳父賞賜。

前面這位太太吵架的氣話,因為傷及丈夫的自尊,他們的婚姻到今天都不順利。有時我們說「一言興邦」,這位太太卻是一言毀掉了美滿的婚姻。看樣子,雕刻人像的原則,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力行的道理裡!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5:人性經不起誘惑


2023-03-18 07:42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人到一定年齡,性的需要強而有力,必須依靠法律、教育、宗教及道德力量給予約束,否則人跟禽獸差不了多少。示意圖/ingimage


《孟子·告子上》告子說:「食色性也。」人到一定年齡,性的需要強而有力,必須依靠法律、教育、宗教及道德力量給予約束,否則人跟禽獸差不了多少。在這些約束力量薄弱時,人的性衝動就會跨欄而出,即使地位崇高如美國總統亦不能免。

不讓自己有機會
古有柳下惠者,夜宿國門,有女子來同宿,恐其凍死,坐之於懷,至曉不為所亂。

像柳下惠功力這麼高的人是稀有動物,一般人是達不到的。在功力不夠時,就應自我預防,不讓自己有坐懷的機會,自然就不會亂。就像我經常抵不過冰淇淋的美食誘惑,我們家就不買冰淇淋,眼不見為淨。

賺得財富犧牲婚姻
有位太太的先生在外地投資,經常幾個月不回來。我說,這樣會有外遇的危險。這位太太說她先生很老實,應該不會有問題。我告訴她,老實是一回事,有沒有坐懷不亂之功又是一回事。老實人或不老實人,他們坐懷不亂的功力大概都差不多,做太太的還是小心點好,應該跟先生一起去投資的地方住。

這位太太說,她在國中教書,再過五、六年才能退休,捨不得退休金,現在無法去。我說:「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妳必須有所選擇。妳不能給先生許多坐懷的機會,又期望他不會亂,這是非常不切實際的想法。」

坦白說,男人是經不起引誘的,太太賺得了退休金,犧牲了婚姻,值得嗎?當然我們也可以商量,先生不要去外地投資,畢竟賺得財富,卻犧牲婚姻及家庭,是十分悲哀的事

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
聖經上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夫妻二人本為一體,經常分隔兩地是不正常的現象。不正常的現象,往往就會產生不正常的結果。

現在很多空中飛人或太空家庭都是不正常的,有識者應該趕快停止這種狀況。有位財主臨終前對好友說:「我贏得了財富及地位,但失去了孩子與家庭,我是世界上最悲慘的人。」

各位朋友,你難道真的希望變成一個悲慘的人嗎?或是你真的認為這種悲慘命運不會降臨到你呢?別太高估自己坐懷不亂的功力吧!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USR是社會解方,還是高教毒藥?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3551/web/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USR是社會解方,還是高教毒藥?
◆  逐大位避考…3月不談能源?
◆  矽銀光速倒閉 高利率時代扮推手
◆  3個引信…兩岸春天在望?
◆  神社與忠烈祠並列 認知錯亂
◆  兩岸融冰 和平最好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USR是社會解方,還是高教毒藥?


2023-03-14 02:49  聯合報/ 侯勝宗(作者為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特聘教授)


教育部近年來大力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全國各大專院校一窩蜂地提出各種社區參與和社會實踐計畫,極力爭取教育部的經費補助。一時之間,大學實踐社會責任成為高教未來發展的新藍海,儼然成為大學重生的新希望。

這種由上而下的政策指導與資源引領,雖然立意良好,但面臨生源不足的大學退場寒冬,各大學所推出的 USR 方案,究竟是社會(社區)的快速解方,還是高教的慢性毒藥?值得各界深思。

大學存在目的,是為了回應社會與國家發展的需要,學術研究與人才培養則是大學達成該目的之策略與方法。唯如今大學角色逐漸從過去「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供給端思維,朝向「以人為中心」的學生需求端調整。特別是隨著線上課程與數位平台興起,大學的角色與功能,不再只著重於傳統的「老師-學生」垂直關係,更朝向多元利害關係人的水平關係發展。例如:近年來教育部和國科會為強化大專校院與區域連結合作,積極用各種計畫引導大學組成跨專業團隊,主動和社區、組織、產業結合,將知識傳遞給社會,帶動所在地區繁榮與發展。讓大學走出學術象牙塔,使大眾可以更親近專業知識,促進社區共榮、產業共好和社會共善,是大學未來的新想像。

然而,大學應如何實踐 USR?從事 USR 的教師又應如何融入社會之中?或許我們可以從利害關係人來檢視大學的社會責任。廣義來說,與大學或其所提供之教育目的有關者,都應列入利害關係人之範疇。大學的利害關係人包含(但不限於):學校創始法人機構、學生、家長、教師、職員、校友、政府、產業、社區、外圍研究機構、所在社區,甚至社會大眾等。大學必須先定義其所涉及利害關係人的範圍及其需求,與彼此間的關係和優先順序,才能思考該大學的社會責任為何。

從教育本質來看,「學生」才是大學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教學」才是教師最重要的社會責任;「未來」才是大學面向人類發展最要關心的責任使命。但如今在人工智慧(例如 ChatGPT)與萬物聯網世代,學生似乎不用進大學也可以獲取知識,先進科技正在取代教師角色。面向未來,大學究竟還有那些是無法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的呢?筆者相信,無法被寫成 0 與 1 程式碼的能力,才是無法取代的,其中「想像力」與「同理心」的人文訓練,是大學教師存在的二大關鍵價值。

我們傳遞給學生的知識,或許有一天真會被 ChatGPT 取代,但「生命影響生命」的陪伴不可能被取代。大學的價值是有一群願意用生命陪伴學生的教師,教學相長一同建構難以言傳的軟實力、人文思維與多元視野,共同探索未來、影響世界。

所以,「生命陪伴」才是大學教師投身 USR 之價值所在。













逐大位避考…3月不談能源?


2023-03-14 02:49  聯合報/ 陳長文/超國界法律教授、律師 謝英士/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律師


三一一日本大地震十二周年,三一四台灣核二廠二號機停機,在三月裡本該熱議的核電、能源議題,在台灣卻一片寂靜。檯面上下有意角逐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總統大位的政治人物刻意迴避,最好外面世界的各類重大問題源源不絕,免得大家細究,緊接著三月以後可能缺電的殘酷事實。

三月不談能源是台灣政界的集體墮落,民進黨一意孤行、國民黨諱莫如深,民眾黨、親民黨、時代力量等關鍵力量噤聲,無法發揮平衡、監督的作用。各政黨總統提名在即,相較於全球經貿、兩岸衝突,缺電危機與電價上漲與民眾更密切相關,且立即可見,一樣值得重視。

根據台電公開資訊,每度平均電價為二點五一元,同時,每度售電虧損一點八九元,則由政府吸收。長期能源補貼造成台電近兩年虧損五,四六○億,難怪經濟部長王美花要以「又窮又急」形容,力促特別預算先撥補台電五百億元。問題是,這樣的補貼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

談能源必談核電,因為核電會放大所有能源政策爭議,堪稱從政者的靈魂拷問,也是問鼎總統大位者的必考題。國際間,歐盟領袖正激辯核能定位,但問題不是「用不用」核能這種層次,而是核電與淨零路徑能有多深的連結。例如低碳排的綠氫low-carbon hydrogen),是否僅限於再生電力所生產,還是包含核電?以核電為基礎的綠氫,是否列入歐盟再生能源目標計算?試圖以核電為傳統火力電廠尋找出路,以實現公正轉型。

前提錯誤,常會導致結論有問題,甚至會形成災難。以非核家園連結台灣自主、台獨意識形態,是過去台灣環境運動與政治運動結合的遺毒。民進黨的非核家園,以拒絕核電的前提立場,導致能源政策扭曲,陷入電價高補貼、光電競逐良田美景、黑影幢幢的困局,加劇社會不公義現象,愈來愈讓人感到不安。

經濟學人曾在三一一日本大地震十周年報導指出,福島事故真正的教訓是:「不應逃避核能,而是明智的利用它」。日本近期重啟核電、延長核電廠使用年限的政策,正是務實面對能源問題,調整政策的大是大非,其非核政策髮夾彎的脈絡,值得省思。

競逐總統者的格局,必須看到國際情勢變化與台灣自身條件,不被過去歷史包袱束縛,勇於迎戰尖銳議題。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以核養綠」公投提供台灣一次轉向的機會,惜未獲把握,重新思考「非核家園」的定義、時間、方法,找到台灣最佳的適合方案,是當務之急,無須作繭自縛限於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

台灣沒有自產能源、又是出口導向經濟國家,淨零壓力極大,時間不在我們這邊。明、後年屏東核三廠停機,將是最後討論機會。朝令有錯,夕改何妨?是滾動式檢討,還是「依法行政、謝謝指教」端看政治人物的決心與擔當。











矽銀光速倒閉 高利率時代扮推手


2023-03-14 02:49  聯合報/ 吳芳銘/自由撰稿者(嘉縣太保)
美國矽谷銀行倒閉不但波及本國企業,中國企業及富豪近日也被流言波及。 美聯社


美國暴力升息對金融及經濟的負面效應開始發威了!矽谷銀行爆雷閃電破產,並波及兩年期美債收益率累計下跌近兩碼,創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來最大跌幅。同時,市場擔憂聯準會對升息持更久和更高的立場帶來的影響是否因此改變、高利率推升融資成本和債券利率而誘發流動性風險,和對金融及經濟體系的破壞力。

從歷史經驗看,流動性危機具有突發性、不可預測性和傳染性,故常導致市場恐慌和線性外推;對於資產的處理表現為先賣出再觀察的避險操作,引發巿場恐慌。

矽谷銀行的危機在於將短期存款投資於長期固定利率資產,在高利率的環境下,造成矽谷銀行持有的各種證券加權收益率,均大幅低於這些證券近期的利率,擠壓淨息差附帶巨額虧空,以致減少創投業務及科技公司現金消耗增加,在存款外流加速下,被迫出售債券及進行大規模再融資,引發巿場流動性擔憂‍、導致流動性不足與資不抵債而倒閉,目前已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接管。

美國在金融海嘯後強監管下的金融槓桿較低,資本充足率也相對健康,引發全面性的債務危機可能性不高;即使後續小銀行接續發生危機,也不代表整體美國銀行體系會有危機。目前美國銀行體系的流動性緊縮並不顯著。

此外,矽谷銀行的特殊性,與一般商業銀行不同,商業銀行的多元化經營,大銀行的資本、風險管控嚴格,還有更多的監管,整個銀行業受到的打擊較小,出現系統風險機率低。

但矽谷銀行一直是創業生態系的主要資金供應者,它在科技產業具有特殊的角色與功能,美國一半由創投支持的科技、醫療保健公司的資金都有它的參與;逾三萬家初創企業進行融資,與全球六百家創投、一二○家私募基金有合作關係。其以創投、私募基金等方式支持新創公司,是產業創新系統的關鍵推動力和加速器,這更是需要擔憂之處。

矽谷銀行除在美國外,在英國、加拿大、丹麥、德國、印度、以色列和瑞典等國家也設有分行,因此影響層面還擴及全球創新國家的企業和產業。資金鏈的斷鏈衝擊科技新創公司的現金流和資金投入,造成生態系的停滯、倒退,甚至可能成為「滅絕級事件」;這從英國政府要求巴克萊銀行和萊斯銀行集團等貸款機構,考慮對矽谷銀行英國分行提出收購要約,來降低對科技創新產業的衝擊,可見一斑。

在升升不息的高利率年代,依賴高槓桿融資、期限錯配嚴重、資金鏈不足的金融機構及資產,遭遇突發的價格波動或意外將出現脆弱性,不得不慎。

矽谷銀行在短短兩天光速倒閉,是高利率時代推倒了一個高科技商業銀行模範生的案例。在不確定的年代危險充斥,足資引以為鑑。













3個引信…兩岸春天在望?


2023-03-14 02:49  聯合報/ 趙建民/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
陸委會在中共全國兩會期間公布10個恢復定期直航航班的航點,另開啟13個包機航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去年八月共軍圍台軍演,台海震動,加上地緣競爭日烈,新年以來,美中台三方同步調整戰略。三月九日,陸委會宣布開放大陸十個航點,同日,總統府宣稱蔡總統將於月底過境美國,並和新任眾院議長麥卡錫在加州見面。

上述決定看似單純,卻創了兩個先例:蔡政府首次從避戰的角度,將對美外交和中共關聯,主動提議將和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的會面,移到美國本土,避免刺激陸方;其次,這也是蔡英文執政六年來,首次改變對大陸市場減少依賴甚至脫鉤的政策,主動開啟交流!

蔡英文在六年任期內,超越李登輝和陳水扁,成功的締造了台灣主權的現實,雖然走了七個邦交國,但拜地緣競爭之賜,台美關係空前友好,美方甚至以「堅若磐石」譽之。考慮歷史定位,唯一遺憾的是,台海非但沒有成就她所承諾的和平穩定現狀,反而瀕臨戰爭邊緣,青年上戰場的恐懼,對將年輕世代視為禁臠的她而言,更是不可承受之痛。在剩下的一年餘任期內,以交流的方式塑造兩岸和平印象,似乎將成為蔡英文的首要之圖。最近新的人事布局,將她最信任的國安顧問,部署在海陸兩會,意圖已很明顯。問題是,在地緣對抗有增無減的情況下,蔡的如意算盤打得通嗎?

近期美中兩方對台海地區的和緩似乎也有期待。去年十一月峇里島峰會上,拜登對習近平空前讓步,在不支持台獨的基礎上,加碼不支持「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北京方面則主動開放台灣農漁產品進口,並配合小三通恢復運轉,台海結構因素似乎也有利於蔡英文的設想。但美中台三方欠缺互信,彼此防範計算,香江水暖是否足以融冰?

二十大後,中共一改前此對民進黨政府的封鎖,政策上開始促進交流,在經貿融合的基礎上,特別強調文化交流,以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流於軍事和政治層面。三月五日新任商務部長王文濤參加全國人大台灣團對政府工作報告的審議時,揭示對台重大措施,在他提出推動兩岸經貿深入發展的三個方案中,除了延續過去經貿合作和產業合作外,特別強調「政策支持」。針對陸委會宣布增加十個航點,國台辦也善意回應「希望台灣方面順應民意」。

雖然如此,中共對台政策的另一個面向,亦即反對外力干涉,涉及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力道遠遠超過兩岸交流。近傳密克羅尼西亞擬和我建交,涉及美中地緣競爭,是否有超出要價五千萬美元的政治風險?國安單位必須謹慎以對。又如日昨美國情報總署評估,習近平第三屆任期內,將更強硬對抗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也已預告美中就台灣的鬥爭不會減緩。

三月六日習近平在政協聯組會議發言,一改過去以「某些國家」含糊帶過,首次公開批評美國,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實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圍堵、打壓,給我國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外交部長秦剛加碼抨擊,稱美國「全方位遏止中方,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在美中關係滑向新冷戰的可能性有增無減的情況下,蔡總統過境外交、麥卡錫是否堅持來台,以及台灣是否成為美國的東亞軍火庫,將是今年引爆台海穩定的三個引信。












神社與忠烈祠並列 認知錯亂


2023-03-14 02:49  聯合報/ 張璉/東華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新北市)
桃園市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去年迎來日本神祇「天照大神」供奉,遭民眾質疑違背忠烈祠精神,市府表示活動結束後會撤除,引起綠營質疑。圖/本報資料照


今日抹滅忠烈祠,明日奪你民族魂。

桃園市前市長鄭文燦在任內改桃園忠烈祠為「桃園忠烈祠與神社文化園區」,且在桃園觀光網上曾俏皮稱是「全台獨存的日本神社上演的穿越劇」,實集荒唐荒謬於一身而不知。神社供奉何鬼?忠烈祠又供奉何靈?鄭前市長難道不知?

日本統治台灣後期,推動「日本化」、「皇民化」,在各地興建神社,所謂「一街庄一神社」,不准台灣人民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把所有的公共寺廟都改成日本神社,加強台灣人民以天皇為中心,改以日本神道的信仰。日本統治的目的是切斷台灣人與傳統文化宗教的臍帶,而以日本鬼神取代之。

忠烈祠是最具國家主體性的象徵,是為感念與褒揚為國家殉難殉職的忠臣烈士而立的祠祀,也稱英烈祠、昭忠祠、顯忠祠、褒忠祠。以大直的忠烈祠而言,為中央政府祭祀的專祠,即首都忠烈祠,是祭祀為中華民國殉職及有重大忠貞事蹟且足資矜式的國軍官兵、警察及人民等的祠廟;在全國各地的忠烈祠,由各縣市民政局管理,每年三月二十九日及九月三日春秋兩祭,首都忠烈祠由總統主祭,各地忠烈祠由地方首長舉行公祭。

然而,一個地方首長竟因一己或政黨之偏執,濫權亂政、混淆視聽,擅改最具國家主體性的忠烈祠,與曾侵台、據台、殖台的日本國神社並列,且以後者壓過前者,自我認知錯亂。試問,豈能一手祭祀國家民族英靈,一手轉拜曾殺害迫害自己國民的人鬼?國家主體性在哪裡?鄭前市長做了最糟糕的示範。

又有說者謂,「桃園神社本來就是日本時代蓋的神社,供奉日本神明,國民黨來了之後,把神社改成忠烈祠,才是不倫不類吧?」此言甚差矣!歷史上忠烈祠的建築來源有三,一是新建,其次是以地方忠義之廟改建,再次是改前朝的忠烈祠。所以,民國卅九年改民國廿七年才落成的日本神社為桃園忠烈祠,乃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例如,清末為紀念在太平天國而戰死的湘楚淮軍,在各地建昭忠祠,也把多處關公廟改為忠烈祠。後來,中華民國建立,就把湘楚淮軍的忠烈祠改為紀念革命先烈。古今類似之例不勝枚舉。

台灣光復後脫離日本統治,過去的神社已失去祭祀意義,從國家主體性的立場,更不應存留在台灣土地上。國府遷台後,將過去的日本神社改為忠烈祠,皆有其歷史脈絡。況且,日據時期大肆推行皇民化,將所有寺廟都改成日本神社,因此國府遷台時,傳統祠廟都已被日本人廢止或改為神社,而今竟有地方首長以行政權力美化日本神社,荒誕絕倫。

明朝土木堡之變,蒙古人大敗明軍;情勢漸緩後,明廷在居庸關外建立顯忠祠,以紀念一萬多個捐軀將士。土木堡大敗重挫國家形象,立刻有人建議應在岳飛的老家湯陰興建岳王廟。為何明人紀念三百年前的宋人岳飛?目的是重塑盡忠之心,岳飛抵禦外侮精忠報國的忠義精神,與明人抵禦蒙人的情況相似;無論顯忠祠或岳王廟,皆是為樹立精神楷模,激發國民精忠報國之心。

又如,漢字文化圈的韓國,十六世紀末遭日本豐臣秀吉攻擊,朝鮮每逢遭難必向中國求援;明廷派兵護衛,前後八年打退日本,史稱「壬辰之亂」,朝鮮稱「壬辰倭亂」。事後,朝鮮為祭祀死傷將士,在釜山建忠烈祠,為特殊功勳者則立專祠。至今不少韓國年輕人喜歡在忠烈祠舉行婚禮;對新人而言,在此舉辦傳統儀式的婚禮,與古代忠貞英靈相映照,象徵彼此堅貞的愛情。

何時,我國的忠烈祠也能成為觀光景點,讓國人到忠烈祠,不僅是向先烈致敬感恩,也激發國人正義之心,發揚愛國忠貞的精神。














兩岸融冰 和平最好


2023-03-14 02:49  聯合報/ 吳敦義/前副總統
陸委會在中共全國兩會期間公布10個恢復定期直航航班的航點,另開啟13個包機航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三月十日,習近平連任大陸國家主席;同一天,民進黨政府重啟兩岸直航,後續還將開放大陸十三處包機航點及恢復小三通中轉。這對冰封多時的兩岸,猶似春風拂過海峽,予人感覺有些暖意。

民國九十八年(二○○九年)八月,我應邀前往香港參加第四屆「兩岸論壇」暨第三屆「台港論壇」,主辦單位安排我發表專題演講。那時我是立法委員,也是國民黨副主席兼秘書長。

在飛往香港的班機上,我思索著演講內容,想到了毛澤東寫的〈沁園春.雪〉,於是靈機一動,將這闕詞改寫為:「兩岸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唯反攻大陸已成歷史,解放台灣又嫌霸道。一國兩制,或統或獨,都為台海掀波濤。俱往矣,數當前明路,和平最好。」

在演講結束之前,我將這闕詞分享給在場聽眾,大家的掌聲久久不息;我想應是那句「和平最好」引發共鳴。畢竟,「和平」不僅是兩岸三地中國人的企盼,也是世人共同的願望。

在馬英九擔任總統那八年,兩岸即是以「友善互動,對等交流」的原則進行。外交休兵、簽署 ECFA、陸客大批來台,為台灣經濟注入活水,創造了近年難得一見的榮景。然而,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民進黨再度執政後,兩岸關係急凍;近年又因國際情勢的變化,美國與中國大陸嚴重對峙,台灣亦被捲入其中;兩岸情勢更形嚴峻,戰火似乎瀕臨一觸即發邊緣。

猶記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後,當時的中共總書記胡錦濤來電致賀並邀請國民黨組團前往大陸訪問;因而在馬總統就任後的一星期,國民黨在吳伯雄主席率領下組團前往大陸。雙方第一次晤談時,我即當著胡錦濤的面公開表達「一中各表」的重要。當日晚宴,我進一步說:「一中各表就是大陸看到『一中』就開心,台灣看到『各表』便安心」,並用台灣話說:「一邊看兩字,『互相麥創治』(意指彼此不要相互作弄)」,在座聽懂台語的莫不稱好,不懂台語的,經翻譯後了解其意,也都點頭表示認同。

中國近百年來歷經多次戰爭,生靈塗炭、骨肉流離,那種痛與苦,是所有中國人刻骨銘心的傷痛記憶;而國共內戰造成的內耗與分裂,更讓現代的中國人付出了慘痛代價。

如今兩岸分治七十餘載,很多老輩都已凋零,國、共兩黨過去的恩怨亦已隨風而逝,兩岸沒有理由啟戰端。尤其是俄烏戰爭,大家都見識了戰爭的可怕;兩岸若爆發戰爭,台灣淪為戰場,無論我們買了再多先進武器、布置再多地雷,都不是我們所要的。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在八二三砲戰停火四十餘年後,兩岸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非得兵戎相見?

台灣美國商會今年農曆春節後公布的「二○二三年商業景氣調查報告」,指出有三成三的在台美商會員,表示業務受台海緊張「嚴重擾亂」;更有百分之五十五的在台美商會員,認為台灣政府在民國一一二-一一四年(二○二三至二○二五年),應將兩岸關係列為最優先的施政事項。

此外,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於二月中報告,也呼籲因疫情緩和,兩岸應盡快解除民間交流限制,重啟官方溝通管道。有別於邇來一些中共可能侵台的煽風點火論調,美國商會的調查與 NCAFP 的報告,顯然更符合兩岸實情與有益兩岸交流。

以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而言,兩岸「和」則兩利、「戰」則兩害;要「和」還是要「戰」,其理至明。期待兩岸政府都能把握這次復航的契機,為台海融冰多釋善意,以期有朝一日,橫亙兩岸的冰山能夠冰消雪融。



葉銀華/矽谷銀行倒閉的啟示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葉銀華/矽谷銀行倒閉的啟示
◆  王文華/可不可以早一點來接我?







葉銀華/矽谷銀行倒閉的啟示


2023-03-14 02:49  聯合報/ 葉銀華(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
美美國矽谷銀行(SVB)宣布破產,市場擔心演成成雷曼風暴2.0。(路透)


為了防止系統性風險蔓延,美國聯準會、財政部與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三月十二日共同發表聲明,對於矽谷銀行的存款戶進行全額保障。原本每位存款戶在每家銀行的存款保險最高是廿五萬美元,現在變成全額保障,可說此事件有超過純粹是地區銀行倒閉的影響層面。到底矽谷銀行倒閉對我們有何啟示?

首先,若金融機構的治理偏重眼前獲利,終究會有災難降臨。矽谷銀行母公司矽谷銀行金融集團的股價,在民國一九年(二○二○年)二月底新冠疫情爆發前為二○八美元,到了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十一月上旬漲到七四七美元,為什麼會有一年九個月股價大漲二點六倍的榮景?即使到了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三月也有約五五○美元的價位。

自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聯準會進行史無前例的寬鬆貨幣政策,其資產負債表從約四兆美元,暴增至八點九兆美元。再者,因疫情帶來在家工作型態之電子產品需求,使矽谷科技產業獲利大增。此時,矽谷銀行的經營模式起了變化,以幾乎不用付利息取得大額的活期存款(來自科技產業),轉投資美國長年期的公債與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賺取平均約二%的利差報酬。此項經營模式可說是利差交易,而且表面看似穩健、無風險,讓矽谷銀行食髓知味大賺此種容易錢,加大金融資產投資(占存款高達近七成),而有著亮麗的獲利表現,使母公司股價有著二年多頭的格局。然而美國聯準會自從去年下半年暴力升息、全年升息十七碼,隱藏的危機終究在今年三月爆開來!

其次,金融機構不能忽視全面性的風險管理,特別是流動性風險。上述矽谷銀行的利差交易看似沒有風險,但其實並非如此!此種利差交易在銀行資產負債表會造成「短期資金長期使用(短期負債、長期資產配置)」之期限錯配的問題,因而帶來流動性的巨大威脅。在聯準會暴力升息後,一些近似無風險的短期金融商品提供不錯的報酬率,吸引矽谷銀行之存款戶(科技業)提款進行投資,或者提款因應終端需求下降之營運所需。為了因應大額提款,矽谷銀行只能賣出原本投資的債券來因應,但卻因升息效應而使債券價格大幅下跌,矽谷銀行產生明顯損失。為了提高資本適足性,矽谷銀行必須增資,但危至臨頭,金融機構增資計畫不可能達成,矽谷銀行被迫賣出更多的債券應付不斷增加的提款,損失更加巨大,終究面臨被接管的命運。要強調的是,出事前矽谷銀行母公司股價還有二六七點八美元,外界根本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也給了矽谷銀行執行長事前賣股的機會。

最後、也是最根本的是金融機構治理,相對於一般產業,不能過度重視股價表現。矽谷銀行上述的經營模式完全表現出管理層著重短期獲利與股價表現,更深層的是他們要鞏固職位與獲得優渥的薪資成長,但銀行面對深不可測的流動性危機。

綜合而言,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風險,平常看似不明顯,但一旦引爆就會要了金融機構的命。台灣的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如果有著期限錯配、貨幣錯配問題,遇到利率大幅變動,都有可能發生流動性風險;此時為了存戶、保戶權益,更不適合以資本公積、法定盈餘公積來發放現金股利給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