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0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博弈 安全統戰vs.經濟統戰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如此虛應故事的政府,蔡總統滿意嗎?
◆  聯合報黑白集/3Q的金箍棒
◆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博弈 安全統戰vs.經濟統戰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博弈 安全統戰vs.經濟統戰


2021-09-30 01:17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澳洲與英、美共組AUKUS安全聯盟,同時毀棄與法國的潛艦交易,激怒巴黎,造成法美、法澳外交齟齬。 歐新社



美國總統拜登 9月15日宣布成立美英澳同盟AUKUS),劍指中國。根據報導,美國將幫助澳洲建造八艘核動力潛艦,首艘於民國 129 年(2040年)完成,在此之前,澳洲將租借美國的核動力潛艦。幾乎就在同時,9月16日中國正式向紐西蘭遞交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申請書, 9月22日台灣跟進,也向紐西蘭遞交加入 CPTPP 的申請書。

兩件看似性質完全不同的新聞,折射的卻是美中雙雄在全球博弈中最新一回合的過招:美國的安全統戰 vs.中國的經濟統戰。雙方動作看似突然,其實都是謀定而後動,也都是雙方全球長期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先看中國一方。CPTPP 的前身「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原本是美國在歐巴馬總統任內主導、旨在排除中國又包圍中國戰略框架,但民國 106 年(2017年)川普總統一上台,就以讓利太多不利美國宣布退出。失望的亞太成員在日本主導下改頭換面,將 TPP 易名為 CPTPP。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大陸鴨子划水,促成了包括中國、東協十國及日、韓、澳、紐共15個成員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RCEP 總人口22億人,國內生產毛額(GDP)占全球30%,已於民國 109 年(2020年)11月15日正式簽署,是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

日前中國大陸又再申請加入 CPTPP。由於 CPTPP 是一個高質量的自由貿易協定,要求嚴,門檻高,以目前中國大陸現況,恐怕多方面都需要大幅改革才能達到 CPTPP 標準,加上可能面對日本、澳洲等成員國的干擾,因此北京的動機與策略不免令人好奇。

對此我們提出看法。首先,中國大陸的用意應是倒逼自己升級。改革通常面對意識形態包袱既得利益集團抗拒兩大阻力對外開放排除阻力最好手段。中國大陸從民國 68 年(1979年)的改革開放、民國 90 年(2001年)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再到去年的中歐投資協定,莫不如此。難度愈來愈大,說明自信也愈來愈強

其次,打入 CPTPP 以消解原本美國想用 TPP 來圍堵中國的氣勢。川普棄 TPP 而去,拜登也宣稱不會復入;中國的加入將進一步強化美國排斥 CPTPP 的意志。中國或將成功地把一副壞牌打成了好牌。

更者,為各國在美中之間的選邊提供了經濟上的誘因與正當性。新加坡率先表示歡迎中國加入 CPTPP對所有成員國而言,當然歡迎而非排斥一個世界最大市場的中國,此一理由亦將對日、澳等國構成壓力,最終做出妥協。

最後,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於美國更醉心於通過安全與軍事媒介建構反華聯盟,中國大陸致力的是一張張經貿網絡,如RCEP、中歐投資協定、剛剛擴容加入了伊朗的「上海合作組織」及水到渠成的一帶一路。相對於美國主導的「脫鉤化」,中國正在建構的是一個以中國為核心為主導多層次經濟全球化」。

如此布局,無以名之,就看做是中國在美中博弈中針對美國的「經濟統戰」。因此,也就可以把一系列美國針對中國的戰略布局,如北約、G7、美日印澳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以及最新的 AUKUS 軍事同盟等,看做是美國在美中博弈中針對中國的「安全統戰」。

對於此一正在形成中的全球戰略格局,有三個角度值得關注。第一,經濟的整合是開放的,可以重疊,有相乘相加的誘因;安全的整合則是封閉的,還容易在原本體系中產生矛盾與對立;第二、美國對華地緣戰略表面上在擴大,實則在後退,並有從第一島鏈向第二島鏈後撤的傾向。

第三,AUKUS 的成形及日本鮮明的反華立場,恰恰偶合了上個世紀英國戰略家麥金德世界島理論。世界島理論預見到的就是海、陸兩大板塊的對立與互動。大陸板塊指的是亞、歐、非三大洲,即所謂世界島的大整合;海洋板塊指的是美洲、澳洲、英國、日本四塊與世界島不連接的陸地。

美中兩強在21世紀的博弈,的確充滿了許多驚奇與懸念。














聯合報黑白集/3Q的金箍棒


2021-09-30 00:46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本報資料照片



3Q哥立委陳柏惟即將面臨罷免投票,他可能嫌選情太冷,所以親自在立院表演一場「台語質詢秀」助興。這還不打緊,他糾纏國防部長邱國正陪他唱和;邱國正不從,他立刻罵邱部長「鴨霸」。3Q哥的脫線演出,正好自證了「刪Q罷免案的正當性

用台語質詢,陳柏惟不是第一人,因此談不上創新。何況,與客語、原住民語相比,台語不算需要保護的弱勢語言。陳柏惟卻在國防委員會,把台語當成金箍棒耍得虎虎生風,這只證明他黔驢技窮。再說,陳柏惟的母親是上海人,他的「母語」並非閩南語。但他和邱國正拉拉扯扯講了一堆,從頭到尾言不及義;從邱國正的不耐,可看出這段質詢已成「垃圾時間」。

陳柏惟選上立委,是台灣的特殊政治現象。他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代表基進黨在高雄參選市議員,只得到一萬多票而落選;兩年後他轉戰台中立委,卻以十一萬多票擊敗在地立委顏寬恒。原因是那次選舉拜香港反送中之賜,台灣芒果乾效應衝天滿口反中台詞的陳柏惟趁勢而起。誰料,他的全部絕招也僅止於此,至今毫無寸進。

召喚「亡國感」未必是壞事,但糟的是,販售「芒果乾」的人根本不在乎亡不亡國,也不在乎怎麼救國。像陳柏惟這樣,以為用台語質詢就很猛,你能靠他救台灣?













聯合報社論/如此虛應故事的政府,蔡總統滿意嗎?


2021-09-30 00:43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立院國民黨團發動焦土作戰,在民進黨立院黨團層層人牆保護下,行政院長蘇貞昌用廿二秒鐘狂吼完成五十七字口頭施政報告。記者陳正興/攝影



九月廿八日成了被遺忘的教師節,這一天,民進黨在圓山飯店歡慶他們的卅五歲黨慶;與此同時,立法院則爆發了朝野衝突。在國會,行政院長蘇貞昌因「3加 11專案報告草草了事遭到在野黨杯葛,他在推擠中以廿二秒念完短短五十二字的「施政報告」,成為史上最難看的一幕。

這三個場景碎片,拼湊起來,正反射出台灣社會與政治不整合的窘狀。對於失去的教師節,不少人深感失落,更多人則完全忘了它的存在。對於民進黨卅五歲黨慶,蔡英文總統和昔日創黨大老坐在那裡緬懷舊日革命時光;他們似渾然不覺,兩度執政的民進黨已變得比他們當年批判的政權更加濫權霸道。對於初嘗抗爭戰術的藍委,民進黨對他們連譏帶諷,要求他們回歸「理性問政」路線;事實上,這樣的抗爭場面恐不及民進黨當年的十分之一。何況,在民進黨一黨獨大的行徑下,理性問政還有存在的空間嗎?

從任何角度檢視,蘇貞昌都已失去一個稱職閣揆的資格,但蔡英文遲不肯調整內閣人事,讓他繼續在那裡磨耗台灣的前景和人民的耐性就能力而言,蘇貞昌的格局狹隘,缺乏行政院長應有的宏濶瞻矚;他極度重視行政細節,就是視野不足的證明。就氣度而言,他喜歡貶損他人以自我凸顯喜好以威懾人」而非「以德服人」,也說明他缺乏自信。在執政上,他經常陷入「抓小放大」的泥淖,好用過時的管制思維來治理國政為了掩蓋自己政策的左支右絀,他高度倚賴宣傳術來粉飾太平

面對「3加11」的決策檢討,蘇貞昌原本可以動之以情、說之以理,好好向民眾說明並表達歉意。但正因才具和胸襟不足,他卻採取硬拗的態度意圖強渡關山,反而激起滔天民怨。試想,民眾已經戴了兩年的口罩,每天擔驚受怕卻打不到想要的疫苗;蘇貞昌對於政府的服務不周之處向民眾彎腰致歉一下,有那麼困難嗎?何況,在疫情期間,蔡政府的「行政集權化」傾向日趨明顯,人民的行動不僅處處受到管制,連基本的人權都不斷受到壓榨和剝奪。政府以為人民的日子好受嗎?那麼,蘇揆為何要表現得如此倨傲?

蘇貞昌在立法院的專案報告草率了事主要原因,就是自恃民進黨在立法院擁有過半席次,可以予取予求。這種態度的最大謬誤,就是不把立法院當成必須向人民負責的「民意機關」,而把它當成和在野黨角力的「執政黨外掛機構」;正因為如此,主政者渾然忘了人民的存在。當年在野的民進黨拚命在街頭衝撞,就是為了取得更多「為民喉舌」的位置,擊退那些一味捍衛威權統治的「萬年國會」;但如今,民進黨立委毫無主見地力挺蘇貞昌的不良決策,他們又比當年萬年國會的「老賊」進步多少?

如果百年老店的國民黨會成為他們自己進步的障礙,如今卅五歲的民進黨也已逐漸露出了他們的老態,漸漸忘卻他們曾追求過的理想。因此,一個無才無德市長選舉中被民意否棄的人,可以煞有介事地在那裡誇耀權威;而一個完全執政的民進黨之立法院卻變得唯唯諾諾,自甘把國會變成橡皮圖章,一味幫蘇貞昌護航。

更重要的是,蔡總統怎麼看她自己領導的政府?加入民進黨才十七年的蔡英文,可以假裝不知道民進黨的「前人」都追求過什麼理想,但她會覺得一個橡皮圖章國會民主政治光榮印記嗎?讓一個言不及義的閣揆每天在那裡大放厥詞,就是她的識人之明嗎?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數位人生養成記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9019/web/ 

◆  安倍時代終結 反中幽靈仍徘徊
◆  長照皮球 部會互踢到何時
◆  長照影響勞參率 對女性多重壓迫
◆  剪綵文化 讓公家建築品質輸民間
◆  老美雖有交代 軍訓役難補戰力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數位人生養成記
◆  願景回響/別戴著耳機 哼歌過馬路
◆  新噱頭不斷 教師上課時數被剝奪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數位人生養成記


2021-09-30 01:15  聯合報 /   趙坤茂(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這些日子以來,大家的卡機時光,是否超過塞車時光呢?

數位浪潮下,兩情相悅也好,郎有情妹無意也罷,只要政府網站出招,民眾就得上網接招。於是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號令一響,大家都乖乖備齊資料,在塞爆的網站上你爭我奪,虛擲無數的寶貴光陰。雖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但早起的蟲兒被鳥吃,廝殺間,到底誰是早鳥,誰又是晨蟲呢?

身處數位江湖,我們逐步體驗了生存、生活和生命三個層次數位人生三部曲,個中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疫情期間的嚴峻挑戰接二連三,深深考驗著民眾的數位生存能力例如疫苗接種事宜線上預約方式七轉八折,排序規則更是莫測高深,令等待者暈頭轉向。以高齡長者而言,有時要里長造冊,有時要上中央預約平台,有時卻又丟回地方預約系統,弄得老人家寢食難安。幸好這段關鍵期間,鄉里親族間上下齊心,長輩紛紛打了保命針,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但願獨居無助的邊緣老者,在如此混亂不安的情況下,千萬不要被遺漏了。

又如遠距線上學習師生的數位設備及網路頻寬是否充分呢?有位都會區的同學告訴我,他的住家網路頻寬僅足以應付低速的語音文字交流,一旦會議系統的影音流量過大,就完全卡住了;他雖不想改變簞食瓢飲生活樣態,但也不得不花錢升級對偏鄉及弱勢族群而言家戶間的數位落差更嚴重線上教學必須多一些彈性配套,不能放棄任何一位孩子。

數位生活便捷彈性,人人各有一套自娛娛人的新生活型態。對於大規模的數位體驗,個人總覺得簡潔素樸單純選擇,勝過五光十色的花俏炫技。看看近日推出的振興五倍券數位綁定,似乎弄得過度複雜與搶手,導致剛開放時,全民卡在網站裡團團轉。荒謬的是,手滑錯誤無法即刻修正,必須等到系統新增基本修訂功能後才行。十月中旬,加碼券將周周抽、天天送,難保到時候詐騙集團不會乘機作亂,以偽造中獎訊息誆騙無辜民眾,大家都得小心。

數位時代提供了施展抱負多元舞台擴大了眾人智能的影響力,造就了各行各業的網路作家與直播網紅。只要有心耕耘,人人都能在選定的舞台上自我實現,活出生命意義,留下數位傳奇讓獨特的想法與創作永遠迴盪於天地之間

數位世界是世人共修的道場,讓我們能超越時空利樂眾生。儘管有些數位體驗未必盡如人意,大家仍要心平氣和樂觀面對,畢竟數位人生除了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外,還有其他如意的一二呀!












剪綵文化 讓公家建築品質輸民間


2021-09-30 01:04  聯合報 /   徐岩奇/建築師、建築改革社前社長(台南市)



探討施工品質時,業界朋友留言很直接:「公共工程都沒法跟私人案比啦…」,在網路上引起共鳴,大家說的問題關鍵,不外乎:一、單價偏低,二、工期不足,三、工程查核失焦。公共工程品質金質獎結論,也常與業界觀念相左,曾有國內知名建築人說,「我認為的好品質通常不會得到金質獎,而得金質獎的多是品質不好的」,豈不諷刺?

工期常為配合首長剪綵而被犧牲工期不足常造成三級品管制度形同虛設。如工期被不合理縮減,每層樓板為趕工就縮為十四天(本來至少需廿一天),最重要的自主檢查、抽查、缺失改善等程序就被犧牲。完成鋼筋、水電配管後,未有足夠時間檢查就灌漿;如果監造、機關硬要擋下來,也怕進度落後;檢查程序尚未完成,來不及確認,做錯機率當然高。

營造廠面對可能的百萬罰金,只好「先做完再說」,每個環節都可能面對後遺症,例如安全、漏水等。私人案以「品質」為目標,工期有彈性。但公家僵化契約變成包商很大的風險,只好「先做完再說」,不禁要問公家案的「目標」呢?

公家案現場常見大片的卷宗,是在搞文書,還是在照護工地品質?每到上級查核,就得停工做好表面功夫,否則很容易被記缺失,例如工地髒亂等查核委員不斷新發明文件,品質金質獎也助長此文化,重文件而非工地實質民間案人力多在工地現場,但公家案卻多在辦公室,也造成不合理的成本增加。想起當兵時高裝檢造假文化文書和真實是兩回事。民間案著重「落實自主檢查」,不到五分之一的文書,資源用在刀口上。

另外,查核委員的專業度不足,常見委員看不懂就在文書中挑毛病,或指導施工顯示權威工地疲於應付敢怒不敢言建築涵蓋土木以外的工種太多,例如門窗、空調、消防、照明、防水、磁磚、天花板、室裝、扶手等上百種工項著重介面整合,不僅安裝要牢固且講究美感。建築師都不一定懂,因為營造是一門專業,工程會需要過濾委員背景,與重新檢討查核制度

品質不好誰要負責?機關朋友問我:「機關即使不斷追高單價,團隊在他案也表現不錯,為什麼公家案品質就是做不好?」

有榮譽感的營造廠不願參與公家案,除了不願搞文書,還要面對工期不足、查核制度的羞辱,也反映在最近公家案不斷流標。技術問題可以逐步改善,但首長的「剪綵文化」,需要政治人物登高一呼破除,如同當年的題字文化













老美雖有交代 軍訓役難補戰力


2021-09-30 00:49  聯合報 /   林興寧/公(彰化市)
為強化四個月「軍事訓練役」役男戰力,國防部宣示,將由軍訓役男退役的後備軍人編成步兵旅負責各地區「城鎮戰」守備任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曾點名我後備部隊殘弱,如今國防部重新要求軍訓役男須下部隊,並落實「抽外島籤」充實戰力應對。台灣既為兵家必爭之地,即便「老美有交代」,從全民國防角度看,這樣的作法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日昨論壇范疇為什麼台灣需要廣設靶場」一文,認為戰爭發生時全台淪陷才叫做輸,至於不叫敵人得逞,比起正規或後備部隊更有效的方法,就是平常要訓練一批散落各處不懼戰不怕死的民兵,展現奮戰到底精神讓進犯者有所顧忌。這不禁讓我想起早在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三月「老美沒交代」的情況下,民進黨吳怡農便投書媒體,闡揚自己國家自己救重建義務役」,並直言「台灣最終是什麼樣的國家,決定權在我們手中,我們若繼續逃避現實,遲早將付出天真的代價」。

當然,沒人否定兩岸陷於兵凶戰危時,雙方需更多善意,但正所謂「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誇張點說,今天就算新黨執政,恢復「國統會」,並簽署「兩岸和平協定」,誰能保證從此天下太平?同樣,若中美鬧翻且力挺台灣,「基進黨」趁勢上台,宣布獨立並改名國軍為「台灣敢死隊」,誰又敢說中共絕不致越雷池一步?自然屆時從天降下的砲彈,更不會長出「識別統獨」的眼睛。

因此先不論美國自阿富汗狼狽撤軍時,拜登說美國不會參與一場連阿富汗人都不願意打的戰爭,此類牽涉「信任/背叛」、「自助/助人」的道德難題然而比起我們外部處境較好的新加坡、瑞士,男性需受長期軍事訓練,以及同樣強敵環伺的以色列實行「全民皆兵」的例子,都足夠證明此刻大幅整備國防戰力確有必要何況許多軍事專家也認同以台灣的地理條件,民防在國家安全上更具關鍵地位,並舉例少買一架戰機或幾枚飛彈,就能夠更新台灣所有十二個後備旅的步槍機槍榴彈槍基本武器

在執政黨大力推銷「芒果乾」,和許多年輕人整天喊打卻不肯當兵的年代,國防部不圖強化戰力之根本,只在原本軍事訓練役十六周上打轉,這種逃避現實的作法若是出於「老美有交代」,只怕戰事一起,「役男要忍耐」的機會都沒有!













新噱頭不斷 教師上課時數被剝奪


2021-09-30 01:06  聯合報 /   李嘉賢/教(嘉義市)
南投縣暨大附中學生會以音樂快閃行動,在教師節當天向老師表謝意。圖/暨大附中提供



或許是受疫情影響,今年教師節少了媒體及社會關注;但有些該拿到檯面上討論的教育議題也因此乏人問津。

首先,是教師年齡結構問題:各縣市國中小教師年齡平均達四十多歲,這批教師目前是教育現場主力,少子化使得校園已多年未補充新血,可見未來也是如此;一旦這批教師到屆退年齡,教育界就會出現青黃不接、教學經驗無法傳承的大斷層。這個問題至今仍未受教育高層正視!

其次,是教學節數被變相剝奪問題:雖然國中小每年都要上繳課程計畫,裡面也會羅列教學進度表,但很多正式課程的上課時間,卻被諸如體驗活動、疫苗施打、學力檢測等占用,導致實際教學節數不足,學生無法完整學習,且此現象一年比一年嚴重。但相關單位卻選擇以鴕鳥心態面對,且不斷添增新噱頭來霸占上課時數!

最後,是教學工作勞逸不均問題:教師薪資以年資為唯一依據,打混摸魚教師仍存在校園,在教師法下,這樣的教師,學校無法解聘,但亦不敢委以重任,導致願意承擔工作者肩負的責任愈來愈重,打混摸魚者則坐領乾薪。教師分級制喊了多年,卻始終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上述這些問題或亂象,都需要教育部或更高層級長官出面處理,否則犧牲的便是學生受教權













願景回響/別戴著耳機 哼歌過馬路


2021-09-30 01:14  聯合報 /   林家瑜/護理師(新北市)
過馬路戴耳機或滑手機,都有相當危險性。記者高彬原/攝影



拜讀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公路正義 找回行人安全」報導,看到去年有二一七名行人在路口死亡,讓家中有兩個小孩的我,感觸良多。

每次帶小孩過馬路時,都會緊拉著小孩的手大步通過,叮嚀他們「馬路如虎口,要左右觀察,快快地通過」。但每次騎機車停等紅燈時,總會看到有學生兩隻耳朵塞著耳機,嘴裡哼著歌,彷彿馬路就是他的舞台,即使人行道紅燈亮起,依然故我。

台灣路口設計有問題,有些路口因容易塞車,便允許汽機車直行時可左右轉,此時行人也可穿越人行道,一旦行人和汽機車都搶快,便易造成事故。

雖然公車多裝設有左右轉或倒退警示燈和聲響,但一般汽機車多沒有這裝置,馬路仍危機四伏,除了汽機車駕駛和行人都應提高警覺外,這類汽機車左右轉和行人直行共存路口,相關單位應研擬讓行人先行通過,再讓汽機車通過,以免汽機車和行人爭道,最後死傷的絕對是行人。另外,也要提醒所有的行人,尤其是學生,穿越馬路或是走在人行道上時,先暫停您的耳機聲響吧!保持注意力,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以免讓危險找上您!















長照影響勞參率 對女性多重壓迫


2021-09-30 00:55  聯合報 /   王順民/文化大學社會福利所教授(新北市)
台大研究證實,有長照需求的家庭中,已婚女兒的勞參率比已婚兒子低15%。本報資料照片



學者研究民國 97-108 年(二○○八到二○一九年)間的財稅資料,發現聘看護工的長照家庭,家內已婚女性勞參率比已婚男性低一成五,推論照顧父母的負擔,是拉低女性勞參率主因。

長照」之於「勞參率」的可能掛鉤,要有整全與多層次的不同考察。單就政策規範層次看已婚女性因要照顧家中長者,致女性勞參率降低,是屬性別平等、職涯發展、家庭運作、長期照顧、勞動參與、老人福利,或是國家整體發展的議題?這顯示一種跨域整合觀點照顧管理機制,是必要且迫切的;否則,任何單一、殘補的應對措施,只是讓這些議題進一步加乘惡化,且演變成公共事務的難題

研究是聚焦家中聘有移工的已婚兩性,就其各自勞動參與情形析論,在已婚兩性角色扮演裡,女性有媳婦或女兒的不同角色,也不單只有短期留停或離職中斷的收入議題,而是該項經濟安全保障課題,更會進一步展延至生理、心理、社會、認知、文化等環環相扣層層堆疊滾動影響換言之,影響勞參率的經濟安全需求,宜有不同需求層次的更多關照,否則,長照之於勞參率的關聯,只會加深來自於結構性限制的女性多重性壓迫。

台灣民國 109 年(二○二○年)女性勞參率,在廿五到廿九歲達到高峰的九十點四七%,此後女性因為婚育,勞參率降到八成多,四十到四十四歲再降至七成六,五十五到五十九歲更只剩下四成四。從中固然可窺見長照工作可能是阻礙因素,但是從長照社會,到長照分工、責任、素養及其布建,任何一個失落環節,其所涉及到婚姻關係、就業勞動、家庭動力、文化主義等不同內涵屬性的「女性」,經常被視為主要、優先及替代的長照人力,這才是該議題的癥結所在

因此,需要被顛覆或翻轉的,不僅止於制度措施的變革作為,而是如何藉由長照假規畫推廣,以深究家庭支持、人力效益、勞動成本、社會代價等結構性環境,遑論現行居家服務運作,更是有不知用、不會用、不想用、不敢用、不能用、不夠用、不好用」的諸多限制,以至於讓女性必須承受最後一哩路的壓力。












安倍時代終結 反中幽靈仍徘徊


2021-09-30 00:48  聯合報 /   蔡增家/政治大學國關中心教授(台北市)
日本前外相岸田文雄(右)當選自民黨黨魁,和即將離任的首相菅義偉(左)一同慶祝。(路透)



經過兩輪的激烈選戰,溫和派的岸田文雄擊敗高人氣的「過動兒河野太郎,當選日本自民黨總裁,也將成為日本的新首相。這彷彿是日前國民黨主席選舉的翻版,在過激與過動的四位候選人中,選出可預測性、走中道路線的候選人

表面上,這是自民黨派閥政治恩怨之戰。岸田雖然並非安倍屬意的人選,但由於宿敵石破茂支持河野,讓安倍力主高市早苗與岸田相互合流,一舉打破河野的首相夢。

實質上,這是一場親中與反中勢力的相互較勁,由於岸田支持幹事長任期制,讓親中的二階俊博抬出野田聖子,全力阻止岸田當選;而河野與中國眉來眼去,讓親美反中的安倍推出右翼的高市早苗,瓜分選票來全面封殺河野。自民黨內的黨內互打,其實與國民黨也沒太大異同。

與過去不同的是,在抗中的主流氛圍下,讓這場自民黨總裁選舉,彷彿成為一場反中的誓師大會,四位候選人都在比誰對中國最強硬。高市早苗支持美國在日本本土部署中程飛彈,還與蔡英文總統進行視訊,以強調自己才是親美反中的安倍正統接班人。

而為了洗刷親中的標籤,河野提出日本應該發展核潛艇來抗衡中國的軍事威脅;岸田則主張要如何對付中國,是當選首相後的最主要任務,台海安全會是日本下一個重要議題;野田聖子雖然親中,但主張日本應扮演美中對抗下的協調者角色彷彿反中愛台,就是選舉票房的最佳保證

撇開選舉期間的政治語言,岸田雖然過去曾經在安倍主政時期,擔任四年半的外務大臣,是安倍俯瞰地球儀外交民主價值同盟最忠實的執行者,也是最了解安倍外交路線的候選人,但從現今岸田對中國政策的發言中,仍可以看出岸田與安倍的合而不同

首先是以人權、民主來取代全面性的對抗,岸田承諾在當選後,將在首相府設立「人權議題輔佐官」,處理台灣、香港及新疆的民主人權事務,以維護民主法治人權等普世價值。由此可見,岸田在對中政策上,以避免觸及軍事議題的紅線,降低中日兩國緊張局勢,將美中日三邊關係的鐘擺,擺回到過去民主價值同盟務實路線

其次是以經濟安保來取代軍事安全的威脅,岸田將經濟安全視為如同國家安保的重要議題。在對外上,岸田勢必將會全力加入美國所主導的民主產業供應鏈聯盟,同時支持台積電到日本設廠;在對內,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岸田將改變過去對美一邊倒路線,全力拉近中日兩國之間的距離感。

最後在國人最關注的台日關係上,岸田是四位候選人當中,與台灣情感連結比較薄弱的一位,他雖然支持台灣加入 CPTPP,但不會像安倍、菅義偉時期的大鳴大放,將以化明為暗轉為檯面下支持。

由此可見,岸田的上台,代表著安倍時代的終結,但反中的幽靈,仍在日本上空徘徊著。














長照皮球 部會互踢到何時


2021-09-30 00:53  聯合報 /   伊佳奇/長照政策研究者(台北市)
衛福部長照政策,衍生問題丟給勞動部,勞動部則拿出雇主不同意照護假問卷結果,好像政府沒責任。 聯合報系資料照



聯合報專題報導再度提出長照照護假,可惜繼續看到部會間互踢皮球;問題出在衛福部的長照政策,衍生出問題丟給勞動部,勞動部則拿出雇主不同意照護假問卷結果,好像政府沒責任。關鍵是長照2.0過度承諾,誇大不實,無法幫助家庭照護者建立整合資源、規畫照護計畫的能力,就算有照護假,問題依然存在。

長照2.0的理想是蔡英文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總統選舉政見「優質、平價且普及的長期照顧服務體系」,但始終沒有政務官敢說出這是一件國王的新衣,優質與平價是兩條平行線,就算明年長照預算增列到六百多億元,已從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五十一億元,成長十二倍之多,但再多的預算仍無法將長照責任全部從家庭移轉到政府。

長照政策應該是引導、輔助、支持家庭的力量,應建立強有力的社區照護支持網;政府無法像廿四小時住宿型長照機構承包所有照護責任應引導家庭整合自身社會照護資源,依被照護者階段性需求調整資源的運用。

但長照2.0政策宣導卻畫一個大餅,讓民眾誤以為打1966電話,照護問題就解決;今天就算給予卅天或一百五十天,無論有薪或無薪的照護假,照護問題依然存在。政府應先誠實溝通,長照2.0服務的極限,家庭應承擔的責任、應學習的知識與技能,政府可如何協助。

衛福部利用政府功能分化空間,將責任丟給其他部會,譬如照服員的訓練、考試、社福類移工的徵聘、訓練等給勞動部,現在再將照護假問題丟給勞動部,負責任的政府應先將所有長照相關問題整合,無論是照護人力政策家庭照護假歸建回衛福部並由政務委員協助協調部會。否則長照照護人力相關問題仍會在部會間皮球踢來踢去,長照悲劇仍會出現在基層無助家庭中。

衛福部對照護假的回應,更無關問題本質,「若民眾有意願返家照顧,當然給予一定尊重,但不希望照顧者本身仍有職涯期待卻被迫離職。至於長輩失能後,主要照顧責任不應由女性一肩挑起。」今天問題是為何需要請照護假?是因為照護人力不足,又不懂資源整合與運用,最直接反應是自己返家照護,倘若照護者懂得資源運用,無論運用政府、民間公益、宗教、社區互助團體或購買社企、企業等長照資源,加以整合運用若能解決何須請假返家自行照護

一再提醒家庭照護者,自己問題自己承擔,不可能寄望政府或民團能幫忙解決,唯有知識與技能才是解決照護問題的工具,政府過度承諾,自然形成民眾過度失望的相對剝削心理

台灣長照體系建立關鍵,是在厚實家庭照護者,政府角色是在協助與支持家庭照護者有能力擔負起照護責任,政府無法取代家庭責任,問題本質是如何建構家庭長照能力,不在休假與否,目前是將單純問題複雜化,衛福部將責任丟給勞動部,問題永遠存在


施振榮/王道思維與實踐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施振榮/王道思維與實踐
◆  陳亮恭/健康照護資源配置的氣球觀點
◆  范疇/為什麼台灣需要廣設靶場?
◆  李清志/火車頭的再造






施振榮/王道思維與實踐


2021-09-30 00:39  聯合報 /   施振榮(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宏碁/提供



王道」是大大小小組織的領導人之道,王道思維只有透過「實踐」,才能真正創造價值。尤其面對外在多變的環境,領導人對王道的基本信念不能改變,但如何有效落實的方法則要有彈性,透過不斷探索找到對的方法,並且建立利益平衡的機制,使多方共創價值過程需要耐心堅持下去。

當年我看到微處理機有創造價值的機會,於是在民國 65 年(一九七六年)與創業夥伴共同創立宏碁,之後思考台灣要如何借重既有的基礎面對未來的技術巿場發展趨勢,於是在民國 78 年(一九八九年)提出「科技島」與「世界公民」的定位及倡議

提出「科技島」是因為當時看到台灣未來發展科技產業的契機,而「世界公民」則是呼籲台灣在國際化的過程中要善盡企業公民的責任,才能與在地合作夥伴建立利益平衡新機制。之後有感光是「科技島」還不夠,因此在民國 85 年(一九九六年)提出「人文科技島」的倡議

王道思維很重要的精神在於,創造價值必須建立在利益平衡有效機制上,如此合作夥伴才有可能攜手共創價值,尤其沒有「實踐」就無法創造價值,因此我總是很早就提出來及早做、小小做

我創業一路走來,從「微處理機的園丁」,再到宏碁國際化發展過程中提出「龍騰國際、龍夢成真」,以及「全球品牌、結合地緣」的策略,都是具體實踐王道過程

民國 81 年(一九九二年)我提出「微笑曲線」,透過微笑曲線可以了解附加價值分布在何處。我也藉此呼籲,台灣在既有的硬體製造基礎上,應該進一步強化技術研發巿場行銷的能力

後來在民國 100 年(二○一一年)提出「千倍機會、百倍挑戰服務業國際化」,這也是從王道思維出發,時值台灣經濟轉型發展關鍵時刻,台灣未來的機會就在服務業國際化,雖然有「千倍的機會」,當然相對也有「百倍的挑戰」等待我們去克服。

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我也提出面對未來的挑戰,台灣的新願景就要以成為世界的「創新矽島」(Si-innovation)為定位,並打造台灣成為東方矽文明(Si-civilization)的發祥地

且面對新經濟時代來臨,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我提出「新微笑曲線」,強調要透過跨領域整合,才能在新經濟時代有效落實體驗經濟共享經濟進而創造新價值,這也是台灣未來轉型升級提升附加價值關鍵所在

尤其台灣過去在 3C 產品的物質文明方面已為全人類做出貢獻,未來更應該進一步在精神文明方面有所貢獻。面對疫後新常態,民國 109 年(二○二○年)我也呼籲文明重中之重,就在「防疫、健康、醫療」這三件重要大事,台灣在過去的發展基礎上,可透過 ICT 平台及 AI,在數位防疫健康聯網智慧醫療領域全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且「人文科技島」自提出後,至今仍在實踐中今年底前科文双融集團在台北一○一建構整合文化科技的沉浸式展演體驗場域AMBI SPACE ONE」也將正式開幕

談這些願景,最重要的還是在如何實踐,要看到初步成果,短則十年,長則要二、三十年才能初見成效。而這些願景與倡議的實踐,往往要觀念先行,並將目標與使命不斷對外溝通,透過可行的方法與機制,掌握時機並且不斷累積新核心能力,台灣一定能對國際社會做出貢獻。

重要的是,實踐王道要靠志同道合夥伴,攜手建構一個王道產業生態,才有持久的競爭力,我也期待在各個不同領域都能百花齊放,而非只在特定領域一枝獨秀,讓台灣在不同領域都能開出花朵。


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先修「財劃法」 再談新竹縣市合併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資訊大國的數位治理卻有大腦萎縮症
◆  聯合報黑白集/又見習維拉效應
◆  經濟日報社論/先修「財劃法」 再談新竹縣市合併






經濟日報社論/先修「財劃法」 再談新竹縣市合併


2021-09-29 00:0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14日南下新竹與林智堅、柯建銘同框,有關竹竹併,蔡總統說要審慎嚴謹的討論,讓政策在形成的過程中可以更完整。記者王駿杰/攝影



新竹市長林智堅最近拋出新竹縣市合併議題新竹縣長楊文科加碼為竹竹苗合併主張同時升格為直轄市。一時之間,竹竹併成為網路熱搜話題,更激起地方政壇熱烈討論。蔡總統對此採取開放態度,表示尚需進一步審慎評估,但觀諸其執政風格,在政治與選舉利益的考量下,未來難保不會利用國會絕對多數的優勢,強行通過修法,以遂一黨私利。

依據地方制度法第四條規定,「人口聚居達一百二十五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其實,新竹縣市合計人口數約100萬人,尚未達法律得設直轄市的標準。民進黨為達設都目的,打算提出地制法第四條修正案,將設直轄市人口數標準調降為100萬人,如此量身訂做的修法,完全違反法制專業精神,居心叵測的政治算計,昭然若揭。

林市長否認這項合併倡議並非為自己的選舉鋪路,但從他拋出議題時機及民進黨高層人士的立即附和觀之,難脫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台灣於民國 99 年(2010年)透過單獨改制或合併升格,除台北市未變外,新成立了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等四都,加上民國 103 年(2014年)桃園縣改制為桃園市,一共六都加 16縣市行政區域正式成形

行政區域劃分的主要目的為了達到政府服務人民效益的最大化,現今有無必要成立第七都?如何妥善規劃並確保其成效?在在皆須綜合考量各種因素與條件,在審慎嚴謹的評估後決定。尤其是現有六都實際經驗的檢討,更可做為他山之石。若只是以政黨甚或個人狹隘的選舉利益為考量,將嚴重扭曲政府效能,進而傷害民眾生活福祉。

從法律面來看,如果按林市長的提議只是單純新竹縣市合併,不升格為直轄市,目前的法源仍有不足。地制法第七條規定,縣市之新設、廢止或調整,須依法律規定行之」,但因行政區劃程序法尚未完成立法,現行法律並沒有相關規範可以適用,以致單純的竹竹併反而滯礙難行。既然如此,竹竹併若要成功,最快之路就是利用地制法現有的相關規定,除合併之外再加升格為直轄市。但因為竹竹併人口未達125萬,為解決此問題,一是修法調降標準至人口100萬,另一則是把苗栗加入合併範圍,此亦即近來許多政治人物關注的焦點,處處充滿操弄斧鑿與思維

其實,人口數量只是縣市改制直轄市條件之一而已,更重要的是其對地方政治、財政、經濟、文化、都會發展與交通的影響。政治人物通常都會以提升共同生活圈方便性改善政府行政效率改制的訴求,現實上他們更在乎的是藉此擴增地方財政資源的分配。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統籌分配稅款可以分得更多,進而擺脫原先在一堆窮縣市中搶食貧乏資源的困境。但也因如此,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的議題更凸顯現行財政收支劃分法 20 餘年未修所存在的弊端與問題

以民國 109 年(2020年)為例,中央普通統籌分配稅款約 2,772 億元,其中 64.87% 分給六都,平均每都約300億元,26.47%分給16縣市,每縣市約46億元,其餘給鄉鎮。直轄市平均分得的金額約為縣市的六倍,對地方首長而言,這是多麼大的分配差異,無怪乎會成為縣市合併或改制直轄市的主要誘因。當然,改制後的某些政府支出亦可能增加,但整體而言,對地方的財源仍然是正大於負。

由於統籌分配稅款以不同的分配公式對待直轄市與縣市,造成其間財源分配的扭曲與失衡,從而錯誤地誘導縣市對合併或改制的決定。竹竹併若是基於一個不合時宜的財劃法而推動,將對地方區劃的均衡發展,造成無以挽回的傷害。

因此,我們堅決主張在財劃法沒有全盤合理修正之前,蔡政府不應推動竹竹的合併或改制。














聯合報黑白集/又見習維拉效應


2021-09-29 01:08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新任黨主席朱立倫26日收到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賀電,朱立倫覆電向習近平表達感謝。記者林汪靜/攝影



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賀電,兩黨重新確認「九二共識」與反台獨。朱對習所提「共謀統一」,回應「求同尊異」,加碼批判蔡政府「反中去中」。國共同聲為民謀和平福祉,劍指無作為的民進黨;這惹毛蔡政府,陸委會批評朱自甘為中共統戰分化對象」。

綠營炒作朱與深藍矛盾,朱主動發布國共電文往返,刻意透露雙方事先溝通,聲稱重建兩岸溝通管道。習近平稱「朱先生」在前,蔡政府扣紅帽在後,朱立倫頓成紅統張亞中之同路人,喧囂眾藍旋即轉身抗綠。朱立倫利用「習維拉」的手腕,並不亞於蔡英文。

習維拉替藍營定紛止爭,還戳穿綠營失語焦慮。陸委會被國台辦已讀不回,見不得國共指點兩岸事務,批朱「迎合」中共,卻遭反將一軍,指國共和老美都反台獨」。綠營瞬間無言以對

在國民黨之前,拜登致電習近平,稱無意改變一中政策,接著我駐美代表處更名被曝光告吹。蔡政府裝作看不到拜登迎合中共,但此時,如何再大內宣抗中保台

阿富汗事件後,習近平承諾停建境外煤電廠,替衰尾拜登的氣候峰會作面子拜登回報放生孟晚舟,為習政權延任增添柴火風向會變,習維拉不是蔡英文的專利國際間只有一時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












聯合報社論/資訊大國的數位治理卻有大腦萎縮症


2021-09-29 01:05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振興五倍券數位綁定22日上午開始。本報資料照片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遺失案,引發外界對該制度的質疑。本報資料照片



最近全台民眾一再被捲入數位亂流。五倍券的數位綁定,亂象頻傳;同時又爆發高中生申請大學入學的「學習歷程」,竟有兩萬多筆檔案資料因工程師按錯鍵而人間蒸發。外界難以想像,號稱「資訊大國」的台灣,政府竟帶頭鬧出一連串資訊管理低級錯誤,顯示主政者根本罹患了數位治理大腦萎縮症

前年一○八課綱上路後,教育部規定,每個高中生從高一起都要建置學習歷程檔案,每學期上傳到政府的資訊庫平台作為申請大學入學重要軌跡依據。這項政策上路兩年多來,已成為第一線教師、高中生及家長的共同夢魘

教改核心精神鬆綁,一○八課綱精神更強調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能力,因此降低了高中必修學分,以便讓學生有更多探索與實作的空間檢視學習歷程檔案要求,就與課綱精神完全背道而馳:不僅規定上傳的項目和手續繁多,包括學生成績、學習成果、幹部經歷等七本名冊,只要一步錯就得全部從頭再來。學生們為應付這些形式項目幾乎無法專注於課程學習,更遑論自由探索跨領域事務繁瑣的形式主義大開獨立思考的倒車

建置學習歷程檔案政策上路後,已弄得民怨沖天;但教育部堅不廢除,卻也不思修改使其簡化。教育部既如此看重學習歷程檔案,對學校上傳的檔案要求鉅細靡遺,理應謹慎維護才對。但事實卻非如此,去年底,即曾發生教師在上傳過程中遇到系統大規模故障事件;重新上傳後,又與中央課程代碼連不起來。此外,教育部的公版模組容量極小,也遭批十分「落漆」。教育部顯然未由此得到教訓,才釀成這次更難收拾的災難。

學習歷程檔案制度是四年前教育部從韓國取經而來;然而,政府複製國外經驗卻只學了半套。韓國是成立國家級國家教育研究中心」,負責建置、維護系統與檔案;但到了台灣,教育部因不懂資訊科技,又想便宜行事,只用少許經費委託給單一大學執行,再由大學外包給業者。如此廉價轉包下,當然難以維持系統的穩定。這次檔案消失事件,固是人為疏誤更難想像的是,這麼重要的檔案竟沒有異地備份,教育部也渾然未覺

出了如此嚴重的差錯後,教育部長潘文忠一味甩鍋給工程師和負責維運系統的暨南大學團隊,彷彿自己毫無監督責任。這種「推諉術」,堪稱是蘇內閣的標準風格:火車出軌一律推給包商或人為操作不當,斷橋推給機關權責不明,防疫破口則推稱沒有會議紀錄可追。如此善於推諉的政府,官員怎會有責任倫理

政府的數位治理亂成一團,一再出醜,讓人搖頭。從口罩實名制簡訊實聯制,從疫苗預約到三倍券及五倍券的領取,沒有一次不發生系統爆量塞車運轉失靈的問題更可笑的是,實聯制耗掉民眾無數時間,但累積的大量資訊因檢索困難無用武之地;五倍券的數位綁定,竟連基本資料填錯都無法修改,徹底戳破唐鳳神話。尤其,這些預約平台系統皆由泛官股占四成關貿網路公司得標;果然有了「官帽」保證,系統再難用、出包再多次,都能繼續得標

台灣擁有傑出的資訊產業和人才,政府將科技運用在國家治理上,理應駕輕就熟。然而,近年不斷上演的數位之亂,卻暴露政府的數位治理落伍蒼白只有急就章發包委外思維,以致一遇公共事務的管理亂象叢生。台灣徒有資訊大國之名,政府數位治理的腦袋卻是一片空洞!


去梯言/習近平的變革有多深刻?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8979/web/

◆  2.2兆! 特別預算常態化 違法失職
◆  五倍券照顧弱勢 更有價值
◆  強烈訊號 美中關係丕變?
◆  德國友中轉向?不離對話接觸框架
◆  去梯言/習近平的變革有多深刻?
◆  調整軍事訓練役 根本朝三暮四
◆  願景回響/推動車讓行人 善用科技執法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去梯言/習近平的變革有多深刻?


2021-09-29 00:57  聯合報 /   公孫策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新華社)



北京政府會不會放手讓恒大倒閉?恒大倒閉會引致多大的金融風暴?大陸的經濟挺得住嗎?同時間,限電停產又在各省市遍地開花;而上個月習近平提出「共同富裕」,大陸資本家看到馬雲的遭遇,猛然醒悟,爭先恐後捐款。

分析家認為,這些大動作任何一項都將使得中國經濟傷筋動骨,如今卻全部一起上,如果不是習近平的絕對權威,肯定不敢推、也推不動

事實上,不只是經濟方面,「雙減」打擊補教業、點名網路遊戲是「精神鴉片」、聲討互聯網平台「壟斷」、教師大輪調以消滅明星學區,乃至小燕子趙薇人間蒸發,甚至小學上課時間都要明文規定—幾乎可以視為一次大範圍的「整風」。

習近平想要幹嘛?

七月初,習近平在建黨一百周年紀念會上致詞,他提了九次以史為鑑、開創未來」,他同時說,「…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如果「破壞一個舊世界」是以史為鑑的話,那他要開創的未來是什麼?他當時並沒有描繪一個具體「新世界」。九月初,他對中共年輕官員說:「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鬥爭是不切實際的」,要他們「丟掉幻想,勇於鬥爭」。

對照來看,他要中共年輕黨員「丟掉幻想,勇於鬥爭」的鬥爭對象,應該包括了前述的房地產、平台經濟壟斷業者、明星學校、網路遊戲,簡單說,就是錢賺太多而腐蝕了人心、帶壞了風氣,並引起人心不平的事物。然而,這些其實正是大陸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成果,也是「中國崛起」的代表性事物,習近平對這些發動了全面鬥爭!

於是,中共媒體「人民網」轉載的那一篇〈一場深刻的變革正在進行〉就不是偶發事件了,反而是批判那篇文章的右翼喉舌,這次沒有正確揣摩到習大大的心底。

用歷史的比喻,習近平要做的是一次「胡服騎射」:

戰國時趙武靈王推動全國「胡服」,趙國軍隊因胡服而能騎在馬上作戰,在此之前的諸侯戰爭以車戰為主,趙國的騎兵因而無敵於諸侯,趙武靈王成為繼魏文侯齊宣王之後的戰國第三位雄主

然而,要華夏民族穿胡人服裝,是直接挑戰國人生活習慣,阻力很大,趙國貴族大多反對。趙武靈王最後下定決心「成大功者不謀於眾」,胡服變革乃能成功。

習近平推動的這一場變革,用心非常深刻,不能膚淺的看待。





◆◆2021年08月29日20:01     |  來源:李光滿冰點時評 -- 時政 -- 人民網 
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一場深刻的變革正在進行


◆◆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湖居隐者李光满 -- 新浪微薄
湖居隐者李光满  08-27 20:29



















2.2兆! 特別預算常態化 違法失職


2021-09-29 00:48  聯合報 /   陳貴端/逢甲大學退休教授(台中市)
為了讓預算執行更有「彈性」,預算法標準愈訂愈寬,新冠肺炎紓困振興則屬於特別預算第三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執政者為掌握財務資源作為政治運用籌碼,常於總預算外增訂特別條例,再以特別預算框架多年預算。執行時,每年控制動用特別預算額度,規避公債法流量管制預算法第廿三條經常門及資本門運用限制,破壞預算法第八十三條適用特別預算之法規範限於「國防緊急設施或戰爭」、「國家經濟重大變故」、「重大災變」、「不定期或數年一次重大政事」之立法精神,及削弱行政、立法、監察三權制衡監督力量

近年來,政府藉「因應緊急重大情事」、「振興經濟,擴大建設」為由,編列特別預算扁政府「新十大建設」五年五千億元。馬政府「愛台十二項建設」四年五千億元。蔡政府前瞻建設(八年八千八百億元)、新式戰機採購(七年二四七二億元)、疫情紓困振興(三年八千四百億)、提升海空戰力(五年二千四百億),運用政黨立院優勢,先後通過特別條例框列特別預算合計達二兆二千億,超出一○九年及一一○年中央政府總預算二兆規模

特別預算排除公債法存量管制限制流量管制規定中央政府總預算特別預算每年舉債額度不得超過其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歲出總額十五%,是財紀法所關心債台高築原因之一

預算審議常引發爭議,總統任期四年,若要做大事,就責任政治,「重大政事必須具緊急性必要性,且多年計畫應相當明確,絕非為特定目的把多個普通預算框架成一個預算,稱特別預算,成為總預算外的另一個預算。

就預算制度應採「設計計畫預算制度」,將多年預算納入年度預算,把年度預算與遠期目標相結合,就所編制多年的預算,嚴加審核並控管執行進度及採績效預算制度精神進行管控,貫徹「零基預算」精神。若非緊急或戰爭、經濟重大變故、重大災變,應回歸總預算依預算法編制與審議,並將執行內容及進度納入管控,否則特別預算規模之大,若執行管控不嚴,很可能成為執政者可以自由運用之財庫,將成未來債台高築另一扇門。每任總統都編列特別預算做法是否得當?是否違反預算法、公債法、財紀法之精神?盼行政院、立法院、監察院,以及人民與更多學者專家關注此重要議題。

建議:一、應重視強化特別預算管理,避免執政者常利用訂定特別條例、編制特別預算,規避公債法舉債上限存量及流量管制,框架多年預算、計畫方案未詳予評估並做好選擇及替代方案、財源籌措及債務清償未作規畫,挾國會多數,大計畫、大預算均未經嚴格審議,強行通過。行政及立法機關顯有違法失職之嫌。若非緊急或戰爭、經濟重大變故、重大災變,應回歸總預算,採設計計畫預算制度、績效預算制度及零基預算精神,嚴加管控,樹立財政紀律。

二、應重視強化預算、決算編列、審議、執行之透明度及強制定期將特別預算執行之相關資訊揭露。陽光最好消毒劑、防腐劑,可強化民意監督力量樹立財政紀律















五倍券照顧弱勢 更有價值


2021-09-29 00:49  聯合報 /   余宗龍/中興大學運動與健康管理研究所所長(台北市)
五倍券將上路、各縣市政府也大舉加碼,激勵近來包括餐飲、百貨、觀光旅遊、電商等族群備受市場矚目,「五倍券加碼受惠股」成為市場熱議焦點。記者胡經周/攝影



行政院的振興五倍券即將發放。近日,振興券如何綁定到高回饋的信用卡或是電子支付、如何抽到各部會加碼再升級的大禮,已成為民眾茶餘飯後熱烈討論的話題。目前整體疫情走向趨緩,加上在大型企業與連鎖加盟業者琳瑯滿目加碼活動的推波助瀾下,振興券可望帶動一波報復性消費,創造經濟效益。然而,吾人想問:「振興券有振興到需要的人嗎?」個人認為與其錦上添花集中消費在特定行業、業者,不如給下列三類受困店家和弱勢族群雪中送炭,顯得格外有意義

一、在地店家、攤販:在都會區生活的民眾,可能有注意到每天照亮回家路上的店家、餐廳、攤販,正逐漸消失!因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而關門或轉讓者不在少數,如今這些奄奄一息、嗷嗷待哺的商家還要面對大型企業早已磨刀霍霍,準備搶食這塊振興大餅。因此,疫後拚有感復甦,或許人們應站在最前線,將振興券花在需要幫助的社區商家或市場,感受助人與被幫助的快樂,一同建築出社區的良善與美好。

二、社福公益團體:根據知名雜誌的調查,疫情造成國內多數社福/公益團體所收到的捐款與過去相比有所萎縮。財務陷入困境下,社福/公益團體對社會各種弱勢族群所能提供的服務和協助範圍可能因而下降,營運困境不言可喻。所以,規畫捐券行善的機會來了,若能將振興券轉成慈善捐贈,將會是場及時雨,更是好事一樁

三、受政治衝擊的果農:五千元的振興券對某些個人或家庭來說,可能只是意外之財;但對最近接連受到政治事件影響的果農,助益可能不小。面對這樣的窘境,挺果農不能只是句口號,若能將五倍券拿來挺果農,付出愛心實際行動,展現社會關懷,實質幫助農民擴大國內市場,也別具有意義。














強烈訊號 美中關係丕變?


2021-09-29 00:50  聯合報 /   陳一新/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新北市)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協議,24日終於獲釋得以返回中國大陸,此舉可謂是美中關係重大轉折。路透



纏訟三年困在加拿大的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協議,以緩起訴名義獲釋,已於廿五日返回中國大陸。同日,朱立倫再度當選國民黨主席,並於次日收到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賀電,雙方展開暌違一年半的良性互動。兩件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一放到美中台關係的架構中,就是強而有力政治訊號,自有特殊的戰略與政治意涵,讓三方四黨的關係起了新的化學變化

孟晚舟的官司從逮捕到獲釋,代表美國川普到拜登總統對中國政策的重大轉折。川普的魯莽行事如今倒成為拜登手中的一步棋,為美國爭取更大的利益。

美國撤軍阿富汗後,拜登在外交戰場上贏來的籌碼幾乎一把輸光。香港英文南華早報放話,表示習近平只會以視訊演說方式參加十月底義大利羅馬舉行的 G-20 峰會,意謂原先安排的場邊習拜會也作罷

拜登九月九日主動致電習近平,就是想了解「拜習會」是否仍有可能。十五日拜登宣布成立美英澳AUKUS聯盟廿一日聯合國大會中國極盡低調之能事的演說,就是透過軟硬兼施,期盼習近平改變主意,但北京均不為所動。

直到九月廿五日孟晚舟獲釋返國,中美關係的改善才出現第一道曙光中國大陸外交部副部長謝鋒七月廿六日美國副國務卿薛曼天津會談,釋放孟晚舟就是北京希望華府做到「美方停止錯誤言行清單」中的重要事項之一。

在另一份北京關切的「重點個案清單」,還包括美方必須調整對大陸留學生簽證立場、取消對大陸產品的高額關稅、保障大陸在美國的公民權益等。

從習近平與朱立倫的電訊往來,可以看出他們在「反對台獨」與「九二共識」的立場並無軒輊,而朱以「求同尊異」回應習的「共謀統一」無疑也充滿創意與新思維。

拜登政府透過釋放孟晚舟等具體動作,積極尋求與失和三年的中國大陸改善關係,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也努力恢復中斷近兩年的兩岸關係,明顯具有一些重要的戰略與政治意涵。

首先,民進黨政府五年多來扮演美國棋子的角色將漸漸步入尾聲。易言之,蔡英文政府作為美國「反中急先鋒的「階段性任務」,將隨著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轉向而逐漸吿一段落。

其次,在未來數年,即使美中仍會高度競爭,蔡政府偶爾仍會成為拜登政府的棋子,但美國政府官員見風轉舵,應不會像川普最後兩年任內拜登頭半年把蔡英文當個寶,對抗中國大陸。

第三,在拜登眼中,蔡英文的利用價值既然不高,她在黨內的威信自然下降,而朱立倫若能團結黨內同志,打贏明年縣市長選舉,蔡英文民意支持度勢將進一步下挫,提前進入後蔡英文時期。

第四,在拜登與習近平改善關係的同時,美國需要的不再是一個成天只會製造兩岸衝突擴大美中矛盾民進黨政府,而需要一個能夠成為美中關係潤滑劑國民黨

最後,一葉知秋,從拜習通話、拜登聯大演說、孟晚舟獲釋,以及其他後續良性互動,美中關係的改善正在既定的軌道進行,美中既競爭又合作的趨勢已不可能逆轉。














德國友中轉向?不離對話接觸框架


2021-09-29 00:51  聯合報 /   張孟仁/輔仁大學義大利語系主任、外交暨國際事務學程召集人(新北市)
德國國會大選廿六日投票截止、媒體發布出口民調後,基民黨總理候選人拉謝特(右)在位於柏林的黨總部向支持者發表談話,總理梅克爾(左)站在一旁。(美聯社)



梅克爾執政十六年,儘管暱稱鐵娘子,秉持人權價值,任內仍不斷擴大德中政治和經濟關係,堪稱西方對北京最友好的領導人。此外,德國經濟為歐盟龍頭,許多政策不管有意無意皆能引導歐盟走向,更遑論擁有提案權歐盟執委會主席亦為德國人。德國大選過後,梅克爾的友中政策能否接棒,取決於未來聯合政府的組成。

目前,社民黨成為第一大黨,倘邀請立場相近的綠黨、自由民主黨組紅綠燈聯盟,看似不利北京,然則中長遠來看,中國大陸市場的吸引力以及本身能撼動全球的實力,德國及所率領的歐盟未必能纓其鋒。況且中國駐美大使先畫了紅線警告:「只要柏林立場一改變,中國便會秀肌肉」。德國及未來歐盟的對華政策僅能摸著石頭過河」,該硬或軟實需縝密盤算。當前,中國遠企購入漢堡港碼頭的三成股份是否能得到新政府的點頭,將是德國政府對華政策處女秀

若以社民黨的蕭茲出任總理,之前曾擔任漢堡市長的他支持許多和中國合作的項目,咸信他的對華政策有很多的合作空間。觀察社民黨的中國政策相當隱晦,只道雙方關係將由西方民主法治國家中國威權國家資本主義體制之爭來決定,正是不願正面衝突的保留。不過,此次小黨影響力倍增綠黨與自民黨皆主張彰顯人權價值綠黨更是想出利用跨大西洋合作遏阻北京自民黨則是強調捍衛商業利益價值觀時不能不有所取捨。兩個小黨的票數如獲增加,社民黨必有所牽制,不過,對中國友好的德國經濟界會迫自民黨低頭。

值得一提的是,民間似乎傾向「價值優先」,不排除對中強硬。根據民調機構 Forsa 八月底出爐的民調顯示:五十八%的德國人認為,即便對華經貿關係會受到影響,德國也應採取更強硬的對華政策,並更為捍衛德國自身利益。影響力廣大德國工業聯盟也針對奴工的問題批判中國,對在中國投資的德商示警。不管如何,德企在中國是否得到公平對待是未來政府施力的重點。

值得注意的是,對華議題並非重點,由於德國洪災所致,氣候變遷才是首要看點。未來,該議題不脫尋求北京的合作,社民黨與綠黨皆有意願,北京有此利器來跟新政府周旋。

準此以觀,德國對華政策或有不利北京的趨勢,但不會超出以多對話接觸為準則的框架。目前德國的對華政策雖以經濟利益為基礎,但為避免過度依賴,不在美中對峙選邊,未來會轉為歐洲導向,德國各黨支持歐洲解決方案解決 5G 困擾,不願依賴外國數位技術,以及科技、軍事(部分政黨支持)自主,即為顯例。此外,綠黨和自民黨則表達對台灣的支持,甚至自民黨黨綱支持台灣,則為我方可以努力的方向

















調整軍事訓練役 根本朝三暮四


2021-09-29 00:56  聯合報 /   陳國銘/出版業(基隆市)
國防部將調整軍事訓練役訓練流路,將原本的八周與八周(入伍訓練加專長訓練),改成五與十一周(入伍訓練加部隊訓練)模式。圖/陸軍司令部提供



報載國防部將調整軍事訓練役訓練流路將原本的八周與八周入伍訓練專長訓練),改成五與十一周入伍訓練部隊訓練)模式,消息一出,許多軍事訓練役男叫苦連天,也有評論指出這是受限於美方的建議所致。雖然整體來說,軍事訓練役男有可能去外島服役,就公平性來說這是正確的,但除非調整與增加軍事訓練役的時間,否則外界很可能會以朝三暮四來戲稱調整訓練周數的政策。

過往在徵兵制以及兩黨惡質政策所致,目前除志願役官士兵,另有大多數為服四個月軍事訓練役男,先前主要的目的為訓練出合格的步槍兵,後續因為各種因素而沒有配發部隊,光是在這個層面上就被外界批判,訓練四個月而不用下部隊的兵根本是浪費。但也有意見指出這四個月的步槍兵,連衛哨勤務營區整體安全防護執勤上都相當勉強,還要與常備部隊搭配

現在要顧及外島籤的公平性固然很好,但並不代表這會增加多少戰力,因為訓練時間服役時間加總就是四個月。新兵的初始階段主要是透過訓練與軍紀,養成士兵長官命令服從性與耐性同時間鍛鍊基礎體能

經過體能訓練養成服從性,之後才施以單兵武器訓練,除單兵武器裝備外,土工器具單兵個裝生化防護等也都需要時間訓練,並不單單只是會射擊步槍就好。再以步兵排支援迫砲班小型團體操作武器,或是火箭彈兵投擲手榴彈等等兵器,想要在四個月之內完訓並非不可能,但扣除掉休假與各種勤務與支援,恐怕訓練的時間相當有限

現階段的軍事討論氛圍相當奇特,不去討論現役部隊如何精進戰術或戰法,卻拚命討論後備部隊如何精進,甚至連宮廟義勇都隨意出爐,現在則是點名討論到軍事訓練役精進,外界難免會覺得匪夷所思。無怪乎有些評論指出,這是美方給我們的建議後,軍方趕緊對軍事訓練役時間提出些許的變動來因應美方的要求,但若未來不增加軍事訓練役的時間,恐怕再怎麼樣多的兵員去填補外島的空缺也是無益。
















願景回響/推動車讓行人 善用科技執法


2021-09-29 00:54  聯合報 /   林軺/教(台北市)
行人在行穿線上有絕對路權,轉彎車應保持三公尺距離,台灣路口設計卻讓車難避讓。記者葉信菉/攝影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報導「車不讓人 行人在路口死亡新高」,談到台灣從民國 93 年(二○○四年)開始取締車不讓人已經十七年,行人在路口死亡卻攀歷年新高,成了文明社會最大諷刺。

就在上周六中午,筆者經過巷口,一輛轎車急駛而來,沒禮讓也不減速。我本能急停腳步讓車子過,想不到車子旋即又緊急煞車,因為左斜對側有一對母女正騎著腳踏車過巷口一半,差點被那轎車撞個正著。

其實這麼多年來,相關單位嚴格取締路口或斑馬線車不讓人的執法行動,常斷斷續續的,無法持之以恆,別說禮讓,不少駕駛連要減速避險的觀念也付之闕如。

同一天晚上,看到電視一則新聞報導,談到以往的北京,車子衝撞斑馬線上的行人屢見不鮮,行人過馬路像在賭命一樣。不過為了迎接冬季奧運,最近北京大力推行文明駕駛,並祭出重罰,只要車不讓人扣點三分,累積十二分吊銷駕照,還會進入不良信用檔案,讓駕駛個個繃緊神經。

雷厲風行之下,北京駕駛已經從過去沒禮讓行人習慣到現在雖偶爾還會有一些駕駛等壓到斑馬線才停車禮讓,但即使沒有紅綠燈的路口,只要有人走在斑馬線上,大都會自動停下車來,和以往有天壤之別。

想達到這樣的成效,當然不能單靠交警站崗,而是利用監視器科技執法,並鼓勵民眾檢舉。否則也會跟我們的街頭一樣,只要員警不在路口站崗,違規汽機車一溜煙就從人群間穿梭而過,險象環生,沒挨罰像撿到便宜,被開了單就直呼倒楣。

到歐洲旅遊,對於車讓人文明駕駛特別有感。德國為例,儘管車行速度快,只見行人都不需點頭示意或舉手表明,而是安心且從容的走過馬路,因為車子一見行人,都會立即減速、停車,沒有例外

有一次我們像在台灣一樣,見車子急駛而來,立即停止腳步,想不到那駕駛停著不動,非等我們過馬路不行。因為「車讓人是他們駕駛文化裡根深柢固的 DNA

想培養那樣的駕駛文化,也許需要很長時間。但輔以科技執法,持續不斷重罰不禮讓行人的行為,嚴懲因不禮讓而肇禍的駕駛,相信終有水到渠成一天,就好像機車騎士都已經養成戴安全帽的好習慣一樣!


陳亮恭/健康照護資源配置的氣球觀點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亮恭/健康照護資源配置的氣球觀點
◆  范疇/為什麼台灣需要廣設靶場?
◆  李清志/火車頭的再造






陳亮恭/健康照護資源配置的氣球觀點


2021-09-29 01:00  聯合報 /   陳亮恭(作者為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APEC國際健康照護數位轉型線上論壇8月舉行,有10國以上APEC經濟體派代表團出席,共同探討政府、醫療、產業整合。圖/工研院提供



廿年前,英國衛生部出版國家病床調查》,探討英國醫院病床的使用狀況,發現英國從八○年代起,全國病床數逐年減少,也發現病患住院日隨之下降,顯示醫院在有限的政府預算下,縮短病患住院日提升住院醫療的效率。有點像餐廳在節日分配用餐時間,提高翻桌率增加來客數的概念,只是英國醫院提升翻桌率並無法增加收入,因為英國制度中央醫療預算撥付地方由地方政府以此預算規畫設置醫療服務,此時提升效率是為了解決就醫壅塞,而增加收入

整體而言,英國醫院顯著提升服務量能,透過縮短住院日發展各種替代治療方案如門診化療、門診手術與居家醫療等),在病患就醫權益及公務預算窘迫間尋求平衡。對於從事醫院管理的人而言,英國這廿年的改變可謂成功範例,在有限預算下活化病床利用,並帶動醫療照護模式創新,減少醫院病床還提高服務量能,這麼完美的故事有沒有盲點呢

英國衛生部未被漂亮的數字所迷惑,反而進一步分析,病患住院日縮短後,是否得到更好的醫療品質結果發現,高齡病患雖然成功治癒疾病而出院,但很大比例病患出院後卻入住長照機構,這個結果令人震驚。與美國在中美洲大力查緝毒品所產生的「氣球效應」類似,用力擠壓氣球時,並沒有真的減少氣球體積,只是把空氣擠到其他地方。英國民眾健康照護需求醫療擠到長照去,更把醫療費用不足的窘況轉嫁長照體系表面上政府有效管控醫療費用長照福利需求持續增加

英國衛生部面對此結果有三個可能對策,第一是視而不見,因為費用增加是在長照而非醫療,但站在全人健康的立場,不能以行政制度為由轉嫁責任,自然無法視而不見;第二是回復過去的制度,但伴隨大量醫療費用支出醫院病床建設,不僅沒預算也緩不濟急,可行性很低;英國政府最終採用第三個方案,在急性醫療健康返家間推動中期照護」,讓病患在急性病痊癒但未完全復原前,由大醫院轉至家裡附近的社區醫院進行積極的復原治療讓病患健康返家,而進入長照體系,制度一推廿年,成為英國重要的醫療服務

台灣民眾的不健康餘命就像一個持續膨脹的氣球,擠壓只將空氣擠至其他部位。不健康餘命的長短受很多因素影響,改善不健康餘命需要全方位策略,不是單一面向的方案與漂亮參與人數就能改善,我們需要全面的宏觀思維,更需要追求有效的導入策略,政策需要民眾有感,更需要具有成效。健保署推出銜接急性醫療急性後期照護」,有效減少民眾失能的風險,雖然跨出重要也有效的第一步,人口快速高齡化的現象,步伐需要加快,也需要更多、更全面的策略,更重要的是整合資源制度設計,而單一方案

英國沒有因為長照不隸屬衛生部的行政管轄就視而不見,而是站在減少氣球持續膨脹的立場推出具有整體價值的方案,這是價值觀的體現廿年過去,英國學者大聲疾呼政府進行第二次國家病床調查。台灣面對持續膨脹的氣球,需要找到進氣的源頭而調整,只顧財務管控擠壓氣球,恐怕造成氣球破口而破裂,動搖超高齡社會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