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 星期四

【專家之眼】留下作品守住靈魂的勞勃瑞福(初四)

◆  【專家之眼】留下作品守住靈魂的勞勃瑞福(初四)

◆  【專家之眼】郝龍斌選黨主席年紀太大?老而不死是為賊(初三)
◆  【專家之眼】川習通話的多重解讀與對台啟示(秋分)
◆  【專家之眼】「合法要飯神曲」憑什麼入圍金音獎?
◆  【專家之眼】天理難容賴清德,違憲搶走地方財政自主權(初一)









【專家之眼】留下作品守住靈魂勞勃瑞福


2025-09-25 07:27  聯合報/ 張瑞雄/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
勞勃瑞福橫跨超過半世紀的演藝生涯,對世界影壇影響深遠。(路透)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對一位在光影中耕耘一甲子的巨星而言,死亡不是終結,而是進入一座殿堂的大門。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於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9月16日辭世,享壽89歲,在他鍾愛猶他州山中,在摯愛親人環繞安然離世。他的離去,像是夕陽落入山谷,但他所點燃的星光,卻依然閃耀世界電影文化天際

勞勃瑞福並非典型的好萊塢明星,他曾言「真正重要的是作品,只有作品才能讓人記住」,這句話不是謙辭,而是他的生命哲學。他以演員之身入世,又以導演之名開疆拓土,更以日舞影展媒介,為獨立創作點燃希望燈塔。他不僅創造經典,也扶植後起之秀,讓無數人得以在這座電影舞台盡情表演,如諾蘭、柯恩兄弟等導演皆從日舞崛起。

他從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代舞台劇起家,六十年生涯留下《虎豹小霸王》、《刺激》、《大河戀》、《凡夫俗子》等經典名作,在光影重構人性複雜浪漫。他在鏡頭,是紳士搶匪、記者鬥士、浪子情人;在鏡頭,則是堅持真實價值導演,甚至是文化運動推手。他的藝術不僅止於娛樂,更成為對社會人性提問回應

勞勃瑞福選擇站在群眾權力之間電影藝術發聲。他不諱言對政治立場,也不避諱對環境原住民人權聲援。他的作品如《大陰謀》、《全民情聖》無不充滿社會批判價值探討他曾說「電影最大挑戰,是打破偏見」,而他一生都在對抗這樣偏見,無論是對議題冷漠,還是對風格桎梏

正如《老人與槍》這部被視為他演藝告別作的電影所言:「我不是想要謀生,我是想要活著」。那是一種從容老去態度,更是一種對生命本質叩問。他在片中飾演溫文爾雅卻不願屈服的「銀髮搶匪」,真實生活中的他,亦是如此優雅堅毅他不被時間驅趕,反而用每一次創作,去鍛鑄時間意義。他用角色鏡頭說話留下一本本用電影寫成詩集

勞勃瑞福是如此一位現代君子,他追求的不是浮華名利,而是理念實踐、是文化承擔日舞影展誕生,是他不願坐擁榮光證明。他願意退居幕後成為橋梁孵化器,讓那些沒有資源新聲音世界聽見他說過「衡量我們成功方式,是我們為下一代留下了怎樣的世界」

如今他雖已辭世,但「日舞之名仍在光影仍閃他的創作貢獻不會因死亡而止步,反而更顯價值。許多評論人擔憂他逝世後日舞影展是否仍能延續其精神,但若我們回顧生前打造制度文化基礎便可明白,他不是在尋找接班人,而是在建立一種可持續文化生態

《呂氏春秋》有曰:「大匠不斲,大庖不豆,大勇不鬥,大兵不寇」。勞勃瑞福就是那位大匠,具有大勇,他從未教條框架限制創作,而是用自由探索引導眾人他的存在無數創作者相信夢想可以實現觀眾相信電影不只是娛樂,也是思想情感殿堂

當一位影帝離世最該懷念的不是他生前聲名,而是他留給世界改變勞勃瑞福不僅是銀幕上的傳奇,更是影像背後行動者他是一位不願被時代定義創作者,一位不斷提升旅人。他曾說:「真正樂趣,是在攀登過程,而不是抵達山頂」。我們可以想像,在某個屬於電影人天堂,他仍在那裡繼續拍攝導戲創作只是這一次,他用的是天上光影講述的是永恆故事

離去的,不只是勞勃瑞福,而是我們心中一段無法複製電影歲月但他留下的,卻是整個世界無盡回望目光不絕感念。「德不孤,必有鄰」。他的德行創意不會孤立,而將長存於世代代相傳







王正方/一分鐘的電影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正方/一分鐘的電影
◆  陳立恆/台灣當棋手的機會來了
◆  陳力俊/IC薄膜研究領航人 杜經寧院士
◆  魏國彥/我那小小多坑谷的國家









王正方/一分鐘的電影


2025-09-25 04:03  聯合報/ 王正方(電影導演)


進入網路世紀、AI 時代,人人要求效率、速度,一分鐘的劇情片出現了。

怎麼可能?人世間起承轉合的故事,不論多簡單,六十秒鐘能交代清楚嗎?

微短劇集」正在世界各地興起。一部微短劇通常有五十至七十集,每集一分鐘,製作成本約十五萬至卅萬美元,製作周期平均十五天到三周,有八天完成的紀錄。在互聯網平台播放,手機收看流量愈來愈驚人。去年北美、歐洲、南美、東南亞、日韓等市場的微短劇總營收,包括付費和廣告,超過十二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它已經突破十點九億美元。紀錄顯示,廣受歡迎的一部微短劇,收入有數千萬美元。

有人預測:十年後全世界的微短劇市場,將接近五百億美元。這個數字近乎匪夷所思,去年全球的正規電影票房不過三百零五億美元。

目前全球智能手機使用者近五十億人,十年後將突破六十億,網路覆蓋人口從百分之六十五增加到百分之九十二。從幼童到老年人,每日瀏覽手機要以小時來計算。個個養成一種習性:廣泛搜尋,不求甚解,任何費時五分鐘以上的項目,多數看個標題就略過,繼續滑下去。微短劇標明一分鐘完整故事,不妨姑妄一試,上了癮看五、六十集,不過一小時而已!微短劇若能持續吸引大量觀眾,前景未可限量。

微短劇源自中國大陸,幾年來在境內取得成功後進軍海外。拍攝基地以美國洛杉磯為主,雇用當地編劇攝影團隊演員劇集外語發音。據統計,今年中國有近千部微短劇集,赴海外拍攝。為長期不景氣洛杉磯影藝圈提供百分之廿五就業機會,演出微短劇集的好萊塢三線演員日薪可以飆到一千五百美元。

老問題:一分鐘的電影,怎麼拍才能吸引觀眾呢?

關鍵在劇本。先確立觀眾對象,是底層社會、家庭主婦或中產階級?一分鐘內要有迭起的高潮,最好可以剪輯出兩到三個「爽點」來。微短劇的結構、情節、角色要很簡單,選大家熟悉的主題。多數微短劇就是為了迎合觀眾各式心理需求的產物

幾部最受歡迎的劇集名稱:「報復的婚姻」、「與總統睡覺」、「離婚後的壞蛋繼承人重現江湖」;其他還有以「虐戀」為主題等。這些受歡迎的產品是編劇根據自己熟悉的市場,摸索出來各式劇本截至目前,最賣座多以譁眾取寵詭異荒誕滿足成年人做白日夢內容為主。因為時間極短,傳統電影中的情節鋪陳、氛圍營造堆砌、角色轉變、細說從頭等一概無用武之地。令許多影視工作者瞠目結舌,浩歎不已。

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持手機看微短劇集的普及率日漸提升,難以阻擋,能賺大錢的生意必然蓬勃發展下去。並不擔心它取代傳統電影,但日後微短劇集可能成為風靡人間的觀賞項目?一分鐘電影談不上益智、深層感情觸動,藝術欣賞等,因為它取材自人類大腦最低公約數

憶起林肯名言:「有什麼樣的人民,就有什麼樣的政府」效顰一句:「有什麼樣的觀眾,就有什麼樣的微短劇集」










黃齊元/面對國際現實 解決真正危機

◆  黃齊元/面對國際現實 解決真正危機












黃齊元/面對國際現實 解決真正危機


2025-09-25 00:39  聯合報/ 黃齊元(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


中共九三閱兵展現了前所未有的軍事與科技硬實力,震驚全世界,不但改變國際地緣政治版圖,也迫使美國修正其亞太戰略及美中對抗格局,未來將優先考慮本土防衛中國威脅,這對台灣安全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這場閱兵有幾點重大意義。首先,美國將放棄「第一島鏈」布局,因為毫無勝算,這種軍事撤退當然也將牽動半導體和 AI 板塊加速往美移動。其次中俄朝結盟形成戰略超級強權,川普只能嘲諷其「密謀抗美」。再者,中國成為世界領導者翻轉過去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

在川普不斷霸凌全世界國家的同時,美國正逐漸失去其影響力,而且陷入多重危機外交畢竟不是川普的強項,俄烏停戰失敗,以色列更攻打卡達挑起中東戰火;內政方面,美國陷入嚴重意識形態對立,川普盟友柯克遭人暗殺;此外,關稅政策還面臨被判決非法的可能性。九三閱兵後,全世界多邊合作和美國孤立主義分庭抗禮態勢,愈加明顯。

川普迫切想和中國做一筆大交易重振其地位,但有許多問題必須解決。近期中國國防部長董軍與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舉行視訊通話,董軍警告任何「以台制華」行徑都將挫敗;赫塞斯則強調,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衝突,但會堅決維護亞太地區利益

然而在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前夕,美國在台協會突然表態,「開羅宣言」等歷史文件並未決定台灣最終政治地位,美國將持續支持台灣面對來自中國各層面施壓活動。這非常不尋常,也是台海風險升高的訊號。

美國在中美談判關鍵時刻打「台灣牌」,別有居心;回歸交易本質,這一切就很清楚。美國對中國,希望取得非常重大利益,大陸一定會要求美國台灣問題上清楚表態;而美國對台灣,正積極施壓要求在半導體及 AI 產業大筆投資台灣應也會對美國的安全支持投桃報李。

今天中國在軍事、外交、科技等層面都不遜於美國,美國需要中國,遠超過中國需要美國;美國急著談判中國不急。什麼是中國最在乎的事?答案就是台灣,重點在於美國透過談判可以換到什麼。川普所有關於和平斡旋都失敗了,台海是其唯一希望

台灣人應該看清現實。美國認為,「台灣人都不願意為自己而戰,美國為何要保衛台灣?」但現實是,當美國都自認不可能打贏中國,台灣又怎麼可能?我們務實追求兩岸和平,從中美大兩岸,看台美小兩岸;否則再高的國防預算,也無法扭轉未來必然趨勢。

執政黨一直在國安議題上做文章,強調戰爭敘事,花大錢拍「零日攻擊」,完全和美中領導人想法及地緣政治趨勢背道而馳。真正的國安問題不在於軍事,而是能源危機貧富不均少子化;美國的無理要求被當作頭等大事台灣人的生計要求卻被擺在一邊。

今天台灣產業加速外移,民進黨要負很大的責任首先兩岸敵對關係導致地緣政治風險急劇升高;其次是非核家園政策,導致電力不足。

對中共而言,台獨好比哈瑪斯,一定要徹底消滅;大陸雖然包圍台灣,但武力絕對是其最不情願的選擇。大陸是台灣軍事上的威脅,美國卻是以經濟科技侵略台灣世界正在改變,實力主宰一切,執政黨積極追求抗爭,請思考我們為誰而戰、為何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