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5808/web/◆ 聯合報社論/小心主權基金淪為黨政商私相授受法寶
◆ 聯合報黑白集/與昭和同悲的抗戰勝利
◆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正在重建世界秩序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正在重建世界秩序
2025-09-12 00:5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隱約感覺到中國對未來如何重建世界秩序、優化全球治理的意圖與策略。路透
過去一周,全球多數目光多聚焦於北京天安門的九三大閱兵,其實,在大閱兵之前,從8月底到9月初在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同樣值得重視,而且,合起來看,更可以隱約感覺到中國對未來如何重建世界秩序、優化全球治理的意圖與策略。
本屆由輪值主席中國主辦的峰會,取得了四個成果:一,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共同發表聯合聲明,強調銘記歷史、反對歪曲二戰真相,並呼籲推動聯合國改革與多極國際秩序;二,發表「天津宣言」,反對集團對抗與單邊制裁,擴大本幣結算,推進上合組織開發銀行落地;三,通過《2026~2035年發展戰略》,呈現強大企圖、向外輻射的上合戰略圖景;四,習近平主持「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並在會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議」,強調共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更強調,面對加速演進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上合組織要發揮引領作用,當好踐行全球治理倡議的表率。
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是緣起於上個世紀末,由中、俄及四個中亞國家針對區域安全經由對話,然後在本世紀初民國九十年(2001年)建立的國際組織,其後,隨著地區形勢趨於穩定,定位也從安全、政治擴大延伸到了經濟與人文,同時也開始擴容。目前,上合已有十個正式成員國、二個觀察員國、14個對話夥伴。據瞭解目前還有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埃及、土耳其、敘利亞、緬甸、柬埔寨等一眾國家正排著隊等待「入群」。
當今世界的主要國際組織中,上合與同樣以中國作為主角的金磚國家組織,都有持續擴容、朋友圈不斷加大的現象,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無論上合或金磚,所有成員清一色為「南方國家」,南方國家之所以被稱為南方國家,就是發展相對滯後或發展條件差,全都有希望能進步的強烈企圖心。中國以前也跟它們一樣,但今天的中國,無論中國現象或中國模式,不僅在南方國家中鶴立雞群,其表現與光芒甚至還超過許多發達國家,自然成了一眾南方國家想要仿效與追隨的對象,加入由中國主導的上合與金磚於是就成了最佳選擇。
二,中國除了本身的國家治理能力出色,近年來持續不斷針對全球治理提出的理念,也受到普遍的關注與歡迎,比如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近年來針對人類與世界的未來,一連串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及全球治理倡議,都給世界各國尤其是南方國家,帶來了新的方向、希望與信心。
三,當然,美國作為一個反面教材相信也是主要原因之一。21世紀的美國,明顯地已從上個世紀曾經作為世界秩序的主導者及維護者,變成了世界秩序的破壞者:經濟上反全球化、去全球化,貿易走保護主義,政治搞單邊主義,合起來就是霸權主義。川普2.0上台以後,不僅南方國家受美國霸凌,甚至不分親疏,連美國自己的盟友或夥伴也都難以倖免,世界秩序至此已成了赤裸裸的叢林法則。在這樣的情況下,世界各國無不興起望治之心,能有上合或金磚可以加入,自然不會放過。
中國也正是看到了這樣的大趨勢,除了為了自己本身的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必要時,與美國霸權強硬博弈外,也開始在重建世界秩序,優化全球治理方面,為國際社會指出新的方向,開闢新的道路。
從地緣角度看,上合是個起點,從中國出發,延伸至中亞、南亞、東南亞、西亞、中東;同時,中非合作論壇則是中國加上非洲全部54個國家中的53個;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則是中國加上阿拉伯所有22個國家;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包括中國及共同體的所有33個成員。
世界秩序,新與舊,正在展開一場全面的大博弈。
聯合報黑白集/與昭和同悲的抗戰勝利
2025-09-11 23:4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在抗戰議題上與對岸爭功,但轉頭又把抗戰勝利說成終戰。圖為賴清德總統(中)9月3日主持「中華民國114年秋祭忠烈殉職人員典禮」。 記者余承翰/攝影
北京辦完紀念對日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全球熱議皆是中國軍力超俄趕美,拍案驚奇。兩岸間卻風景迥異,聚焦當年抗戰歷史功過,國台辦、陸委會唇槍舌劍,互槓誰才是抗戰中流砥柱,好不激昂。
那廂早上國台辦剛搬出東北抗聯、八路軍、新四軍戰果,稱當年合計殲敵近七十萬人,不容篡改;這廂下午陸委會就丟出新聞稿反嗆,說日本厚生省戰後發布的數據,日軍不過戰死五十萬人出頭,嘲諷台辦自欺欺人。
當年日帝侵華,國共其實是在一面旗幟下並肩抗敵。戰後翻臉成仇,始有你我之別。但究竟各自殲敵多少,雙方說法殊異。在南京受降的何應欽翌年認定,日軍八年共戰死四十八萬餘人,當時並無國共之分。隨何應欽受降的共諜郭汝瑰在其所撰《正面戰場作戰記》則稱,正面及敵後各殲敵五十三萬、五十二萬人,幾乎不分軒輊。國民黨則以近三百名將領犧牲,來證明抗日戰爭中,國民黨不容置疑的領導地位。
就像已是 AI 時代的今天,俄烏戰爭雙方各自多少人裹屍沙場,仍是一團亂麻。
民進黨在抗戰議題上與對岸爭功,但轉頭又把抗戰勝利說成終戰,似猶與當年的昭和天皇同悲,精神分裂莫此為甚!台灣光復節轉眼將至,屆時民進黨是為光復歡騰、還是為終戰黯然,是馬是驢,當一目了然!
聯合報社論/小心主權基金淪為黨政商私相授受法寶
2025-09-11 23:4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賴清德總統就職周年時提出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賴總統近日受訪,聲稱政府要成立主權基金,投資或購買國際通路,幫傳統產業走向國際,遭外界質疑是順從美方需索。包括賴總統在內,許多人可能不瞭解什麼是主權基金,用白話文解釋,「主權基金」就是政府把國家(其實是全體國民所有)的一大筆資產,交由行政權去指揮運用。以馬來西亞為例,其主權基金資產總額近四百億美元;新加坡兩個主權基金合計破一兆美元;挪威則為一・九兆美元。無論哪一種主權基金,都是天文數字。
如此龐大金額的基金,如果沒有足夠透明的監管和效率,很容易淪為黨政裙帶沆瀣營私的淵藪。最經典的主權基金弊案,就是馬來西亞的主權基金醜聞。一名馬來西亞商人「劉特佐」,憑著靈活與大膽的手段,搭上好萊塢明星李奧納多,再輾轉搭上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與阿拉伯政要,用種種投資名義掏空了馬國主權基金「一馬公司」四十多億美元。他因此遭美國與國際刑警組織通緝,迄今仍未緝獲到案。華爾街日報記者將這個故事寫成《鯨吞億萬》一書,堪稱「詐騙聖經」。
正因主權基金金額巨大,而政治一向藏汙納垢,因此全球許多主權基金都是「制衡監督不上軌道」的國家在操作;因為在這些國家,反正大家都不敢過問。少數成功的例子,例如挪威,它民主環境成熟,監督公開透明,且基金投資多為穩健獲利型、少做特定目的的操作,舞弊空間自然減少。新加坡的「淡馬錫控股」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因善於投資,為該國提供了不少財政收入;但淡馬錫近年連續投資新創事業失利,也虧賠了數億美元。
賴總統對主權基金的目的和運作顯然所知不多,他說台灣成立主權基金是要「幫傳統產業打開國際通路」,根本是邏輯錯亂。這種說法,與去年行政院經發會顧問會議聲稱「設置創投基金幫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如出一轍,只是把「中小企業」改為「傳統產業」,再把「創投基金」改為規模更大的「主權基金」,都在魚目混珠。去年經發會的離譜建議明顯想圖利特定關係人,隨即遭學者聯名痛批;如今賴政府換個包裝捲土重來,實可謂「利之所在,不屈不撓」。
台灣的中小企業、傳統產業走向國際,政府確實能提供一些協助。例如,政府可以在共有資源(例如展場、廠辦)方面提供積極協調、收集分享資訊,一則減少廠商風險,二則增加他們的外部機會。這些,其實是經濟部、外貿協會的法定業務。但這些面向都涉及複雜的評估,若評估有利,則此類「殺雞」之事經貿部門原本就該做,用不到主權基金的「牛刀」;如果評估不利,主權基金更無需插手。以「協助傳產」之名設置主權基金,立論荒謬近乎痴愚,在國際基金操作實務上極其怪誕,而論述者從來不敢接受公開的檢驗,一看就知是「詐騙集團」的情節。
賴清德競選總統時,浩浩蕩蕩組織了一個政見白皮書的團隊,財經政見洋洋灑灑一拖拉庫,號稱「國家希望工程」。當選後,他棄政見如敝屣,卻讓觀風望向之輩幫他鼓吹主權基金之如何必要,意圖創造一個比當年「台杉案」規模大一千倍的「黨政要員爽快基金」,然後說這是要「協助傳統產業走向國際」,還說這樣就可以「給美國交代」。如此天馬行空的大話,從目前的政經情勢及一般常理來判斷,誰會相信真的是要幫助傳統產業,又如何幫得到傳統產業?這麼拙劣粗糙的話術,在野黨不但要擋下,全民也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