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經濟/無人機亂竄 快建立管制規範

.聯合報社論..解救國安問題的「百寶箱」
.聯合報黑白集.2300萬,多少自己人?
.經濟日報社論.無人機亂竄 快建立管制規範









經濟/無人機亂竄 快建立管制規範


2017-08-05 02:4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操作無人機不是難事,但若要進行測量或觀察災難現場,則須具備一些經受訓才能取得的特定技巧。由於物流等工業用途與災難應變而產生的無人機操作員需求大增,日本提供這類訓練課程的學校正大行其道。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017台北世大運將於8月19日登場,為避免賽事期間因民眾遙控無人機影響比賽及安全,台北市政府表示,舉辦世大運的五縣市34處場館,將管制無人機使用,一旦有民眾在戶外場館周邊使用無人機,經偵測進入管制區,會由警方啟動無人機防禦系統,由攔截機、干擾槍管制飛行。

由於無人機的應用多元,不管是商業活動或者個人娛樂消遣,使用者愈來愈多,無人機群飛、甚至亂飛的現象愈趨普遍,但也導致各種意外事件頻傳,因此,政府不應僅是世大運期間需要管制無人機,更應儘速建立整體性的管制規範,以確保飛行安全,更進一步促成產業健全發展。

以英國為例,由於曾發生多起意外事件,包括一架飛往倫敦希斯洛機場的客機遭到無人機撞擊;因操作不慎導致無人機螺旋槳重創孩童右眼;甚至有不法之徒利用無人機,將毒品、手機等違禁品偷運至監獄等案例。為阻止無人機持續在境內亂飛,英國宣布將實施無人機註冊制度,不僅要求總重超過250公克的無人機登記註冊,使用者也必須通過安全認知測驗。

而就在今年6月,負責發展歐盟下世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統的歐洲單一天空空中交通管理研究聯合執行機構(SESAR JU)發布了促進無人機於低空域安全營運的藍皮書。

這份藍皮書主要針對歐盟150公尺以下空域的無人機飛行活動,包括執行公務、商業營運及個人使用等,提出空中交通管理的服務框架。其基本原則有三:其一是安全:於低空域飛行的無人機必須如傳統航空般安全,故須發展一套類似傳統航空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統;其二是自動:須提供相關資訊給高度自動化或自主飛行的無人機,以避免碰撞及確保飛行安全;其三,2019年將提供無人機電子註冊、電子身分識別及地理圍欄等基礎服務(U-space)。

除此之外,根據SESAR JU的規劃,未來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系統將配合無人機在聯網及自主飛行能力的持續提升,逐步增加U-space的內容。包括支援無人機在人口稠密區的營運管理服務,如容量管理、衝突偵測及避障輔助,甚至將提供與傳統航空的整合介面,讓無人機從鄉村、郊區到都會區皆能順暢飛行,農業、調查、巡檢及物流等各種應用皆能營運。

歐盟之所以如此積極,除了希望確保無人機能夠安全運行,也期待能為歐盟地區無人機的應用發展市場奠定基礎。

因為根據歐盟官方評估,2020年歐洲無人機硬體及服務市場可達數十億歐元,也可望帶來更多創新的服務,因而歐盟在無人機領域提出「歐洲單一天空(Single European Sky)」之目標,希望整合歐盟各國成為單一市場,以期促進無人機相關業者的發展,並強化歐盟產業的競爭力。而上述U-space服務的建置,即是促成「歐洲單一天空」的重要作為。

回到台灣,基於我國在航太及資通訊產業之基礎,產業在商用無人機上具一定程度的發展潛力。而觀察全球主要發展無人機產業及應用的國家,皆提供專屬場域,以利業者進行服務測試、甚至商業應用實證。因此,建議政府應規劃特定場域,並由專責機構管理營運,讓業者進行產品測試。另可參考日本的國家戰略特區制度,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業者共同協調,規劃特定區域及配套規範,讓企業進行現行法規尚未容許的無人機應用實證。

為形塑良好的產業及應用發展條件,也需要友善的法規及確保飛航安全的交通管理系統。無人機作為技術仍在演進的新興應用,法規亦應依施行經驗及技術發展情況調整修訂,交通管理系統應具備的能力及提供的服務亦然,如何與時俱進,政府也應提早規劃部署。





聯合/2300萬,多少自己人?


2017-08-05 02:4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2日盤點民進黨明年地方選舉選情,特別點名台北市長柯文哲要嚴肅面對支持者懷疑「你還是不是我的自己人」的問題。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黃義書/攝影


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說,綠營基層對柯文哲頻頻砲打中央頗有意見,支持者懷疑他究竟還是不是「自己人」。這項質問,出自執政黨秘書長之口,不免讓人心驚。

作為執政黨,照理說,應把全台兩千三百萬人都看成「自己人」,無分東西南北;但在洪耀福的眼中,顯非如此。依他的定義,不順服蔡政府的政策,跟民進黨唱不同調的,都不是自己人。自命墨綠的柯文哲曾是民進黨的「盟友」,但反話講多了,也要被打成「非我族類」。

這種敵我心態,還不只存在於民進黨,在蔡政府內部也一樣鮮明。林全到烏來視察防颱工作,撇著臉對水利署官員講話,不願正視在場的朱立倫,就因新北市不是綠色執政縣市。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批朱立倫是「中二」,原因也是如此,因為他不是「自己人」。

比起朱立倫,柯文哲其實已經幸運很多。在正式絕交前,民進黨至少還認為柯只是「有二心的友軍」;但對於朱立倫,執政黨根本就擺明以「敵軍」待之。同時,由於「惡屋及烏」,新北市和台北市民也無法享受蔡政府的關愛,前瞻建設計畫分配經費大餅,藍軍執政縣市都只有垂涎的份。

令人心驚的,其實不是洪耀福或黃重諺的黨派之見,而是黨政團隊竟能把國家分成不同色塊而給予差別待遇;又把人民分成「自己人」和「非自己人」公然羞辱恐嚇。當執政者自己不斷在國家內部製造敵人,台灣怎麼會強大?



聯合/解救國安問題的「百寶箱」


2017-08-05 02:3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少子化強襲高中職招生,北市教育局長鼓勵私校附設國中小或幼兒園,以拓展生源。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前瞻計畫預算底細逐一被解開,預算項目中荒腔走板的各種驚奇,令人目不暇給。蔡英文日前在民進黨中常會當面質疑衛福部長陳時中,認為少子化預算「少根筋」,真正有用的「公共托育」預算竟然編得比送家長「育兒百寶箱」還少,「難怪會被民眾罵」。連蔡主席都無法苟同,即可知衛福部端出的「建構○至二歲兒童社區公共托育計畫」有多難看。
衛福部提出的廿二.七五億元前瞻少子化預算中,除了以四.四四億元設置「社區公共托育家園」,預估增加一四○○個托育機會外,其他「布建托育資源中心」、「提供育兒百寶箱」、「增修或改善區域型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及「整建綜合社會福利館」等四項,共要花費十八.三億元。花六億元送百寶箱、蓋了會館和各種中心,就能讓人想生小孩嗎?

至少,蔡英文是不信的。蔡英文還化身「蔡教授」,苦口婆心指導陳部長:要讓人民對預算服氣,至少得拿出公共托育的覆蓋率,設定具體指標與時程。蔡英文說得出「公共托育覆蓋率」,令人驚艷;顯示在少子化議題上,她要比陳時中內行些。近年,先進國家都以公共托育拉抬出生率;日本首相安倍去年承諾要擴充十萬個托育名額,德國總理梅克爾近年更擴充四十萬個公共托育名額,使涵蓋率從十四%成長到卅五%。

「育兒百寶箱」說得神奇,但提升生育率真正的法寶,是提高公共托育服務。衛福部若能在八月底立法院重審預算之前,承諾將在四年內將公共托育覆蓋率由目前的十%提升到卅%,達到「前瞻」歐盟的水準;那麼,跌至世界末位的台灣生育率才可能谷底反彈。

衛福部長挨刮事件,說明了幾件事。第一,在解決少子化的「國安問題」上,衛福部是大外行;儘管四月成立了「少子化對策辦公室」,但掛了招牌並不表示就扛得起責任。蔡英文要求行政院必須「協調勞動部、經濟部及內政部」等部會,也顯示光靠衛福部是無法獨力解決台灣的少子化難題。

第二,在少子化預算中,塞進「增修或改善區域型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及「整建綜合社會福利館」等原本就要進行的計畫,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基層公務員在長官要求下,匆忙叫出幾個舊檔案,拼拼貼貼湊出來的急就章,以應付在野黨要求前瞻預算應擴充的內容。這樣的政策品質,在前瞻計畫中還有多少濫竽充數,執政者以為人民看得下去?

今年有幾個新數字,令人憂慮。一是最新的老化指數為一○○點一八,台灣的老年人口數首度多於兒童。二是主計處根據今年一至五月的新生兒數推估,只怕今年新生兒人數將首度跌破廿萬名,總生育率恐再創新低。那麼,衛福部又該如何重寫這份少子化前瞻作業,才不至於「死當」?

眾所周知,年輕人不想生,最沉重的負擔即在托育費用,占了新手父母可支配所得的五分之一。研究指出,托育費要控制在收入的一到一成五,家長才可能考慮生養第二胎。然而,台灣的公共托育長年供不應求,二到六歲托育的公私比一直在三比七的低檔徘徊,托嬰公私比甚至達一比九。北部縣市公托的中籤率竟然只有二%,比上明星大學還難;這樣的環境條件,如何讓年輕世代敢碰生兒育女的國安問題?

衛福部四月成立「少子化對策辦公室」時,喊出戰略目標要將總生育率由目前平均只生一.一個孩子,提升到生一.六個。換算下來,這得讓人民一年多生九萬個寶寶才能達標。請問陳時中:打算用幾年達成新增九萬寶寶大軍的戰略目標?若以歐盟三成覆蓋率來算,就有三萬新生兒需要公共托育,那依前瞻四年多一千四百個的速度推算,竟要八十多年才能達成。這種牛步,真是面對國安問題的前瞻態度嗎?

葉銀華/公司為誰而治?

.葉銀華/公司為誰而治?
.洪蘭/看見誠品 成就閱讀
.薛承泰/公教樓地板32160 年改的5個魔咒
.盛治仁/看透生命迷霧 走不一樣的路
.方祖涵/老派的英雄對決
.劉維公/講清楚說明白,假新聞一樣來
.王健壯/NCC應該做鋪路的人
.蘇蘅/挺媒體的蓋茲 台灣有沒有?









葉銀華/公司為誰而治?


2017-08-05 00:56 聯合報  葉銀華

長榮航空的空服員7月30日臨時請「天災假」,造成50班航機取消,影響上萬名旅客行程。民航局建議業者透過簽訂團體協約或勞資協商,讓天災假有彈性。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陳嘉寧/攝影




上周日長榮航空部分班機停飛,令人連想到去年六月中華航空的大罷工事件。這些事件,員工在伸張合法權益、管理階層慮及公司的獲利,但誰來照顧旅客的權益?我要強調「無顧客就無公司」,因此滿足顧客需求與保障他們權益是治理公司最基本的條件,這也是這二家航空公司必須體認到的!
受尼莎颱風影響,上周日全台停班停課,長榮航空首次有五百名空服員依法請「天災假」,公司宣稱因派遣人員不足,臨時取消五十航班,而影響上萬人行程。遭延誤的旅客相當生氣,認為長榮航班要停飛或延遲,應提早公布才對。
旅客到達機場,外面天氣甚好,但飛機卻沒有飛!有旅客要赴香港參加入學考試、到大陸工作、旅行團出遊、出國結婚等,皆因停飛而延誤;而且飛機未飛出境,停留在海外旅客也回不了台灣。
不少班機被取消的旅客聚集在地勤櫃台前要求給答案,也有人批評空服員未盡責任,不顧旅客權益。而長榮航空企業工會指出,當天有五小時可供公司調度,有員工還自願銷假支援,明顯是長榮管理階層人力調度有問題。同時,該公司管理階層屢遭批評在天候不佳情況下,仍然決定飛機照飛,讓空服員、旅客承受很大的風險。
無獨有偶地去年六月下旬,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在取得合法罷工權後,選擇蔡總統就任月餘之首次出國訪間日,無預警宣布自廿四日凌晨起發動罷工行動。此次罷工持續了三天,廿七日凌晨才復工,其影響的旅客比長榮航空停飛事件,多出甚多!此罷工事件,政黨輪替前的舊經營團隊任由罷工發生,而新任命的董事長為了平息罷工,幾乎全部答應罷工空服員的要求;七月初,包含地勤的華航企業工會提出的八點訴求,新董事長也原則性接受。但後來又被員工批評為董事長跳票,未全部履行。
從上述二個事件發展,管理階層、工會皆在保護自身權益,對旅客合理權益的保障有何啟示?首先,希望航空公司管理階層與工會瞭解,從公司營運的角度,顧客是最重要之利害關係人,公司必須滿足顧客需求與保障他們權益,否則即使是產業龍頭亦會被淘汰。君不見前幾年發生的食品業生產黑心產品,引發全國消費者抵制,公司、甚至整個集團將陷入崩潰的地步。
其次,從旅客觀點,航空公司臨時、無預警停飛,造成旅客很難因應,勢必造成時間耽誤、行程延宕,甚或有難以彌補的損失,其迥異於其他產業。因此,航空公司之罷工、停飛應有較嚴格限制,此本應由交通部解決,但就去年罷工事件,交通部未有事前防範措施,而上周日停飛事件交通部只通函國籍航空以長榮案例為經驗,天災期間做好應有的應變規畫。綜此,希望主管機關有更積極處理航空公司停飛、罷工之行政措施。
最後,呼籲旅客要自發性發起拒搭有上述不佳記錄的航空公司,這是最根本地驅使航空公司在意旅客權益。
(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