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2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角色與政策思維值得檢討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3645/web/  

◆  聯合報社論/林佳龍越級請辭與陳南光跨朝舞劍
◆  聯合報黑白集/民眾腦筋比政府清楚
◆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角色與政策思維值得檢討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角色與政策思維值得檢討


2021-04-12 00:25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中央銀行。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銀行是頗為特殊的政府機關,長期以其「獨立性」與「專業性」而少受到立法院與一般民意的實質監督,批評意見不多也常導致是非曲直難辨。近來幾位曾任及現任央行理事的台大經濟系教授出書系統性地檢討央行過去的政策思維與作為,逐漸掀開央行的神祕面紗,勢必引來更多對央行角色的探討。央行必須面對未來各界的高度關注與討論之外,本書對央行角色與政策的批判也值得央行惕勵檢討。

中央銀行法」第2條揭示央行的經營目標包含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之穩定、於上列目標範圍內,協助經濟之發展。簡單來說,前兩項有金管會的協助,大致安妥,因此央行最重要的任務在於「穩定物價」與「協助經濟發展」。在經濟學原理中,央行最重要的任務即在穩定物價,避免惡性通膨;協助經濟發展是次要目標,這也彰顯於前述法條中。前央行總裁彭淮南可以屢獲A級總裁殊榮,物價穩定是最主要的原因。

然而,物價穩定一方面被列為央行功績,另一方面卻也成為央行可「協助經濟發展」的基礎,而這也正是爭議最多之處。這裡有兩點值得討論:首先是物價何以穩定,其次是如何協助經濟發展的問題。

台灣物價所以穩定,並非完全依賴央行有效地控制貨幣供給量或流動性。在政府選擇出口導向的經濟成長模式下,補貼生產成本壓低物價、甚至薪資,是長期對策,即使缺水缺電,水電價格仍是「維持亞鄰最低」,加上國內民意對價格上漲極為敏感,政府必須努力抑低物價,因此物價穩定實非央行之功。

相反地,央行長期政策只有「寬鬆」與「極度寬鬆」兩項,長期低利率可為證明。寬鬆政策的高流動性本易引起通膨,但是在上述物價難升的情況下,流動性全由非貿易財房地產市場吸收,導致房價高漲、物價卻平穩的怪異兩極結果

少子化問題的惡化已成國安問題,高房價是主要元凶已是共識。但面對此困境,政府還是只「打炒房」,不「打房」,除了問題依舊,責任也多落在財政部央行長時期低利率政策才是房價問題根源,但從來都只有治標不治本選擇性信用管制」。房地合一稅2.0即將上路,連業界都直言只能「打掉成交量、打不跌房價」。政府若不能打破央行把持,光是靠財政稅制來解決國安問題,必將會在歷史上被深刻檢討

其次,就協助經濟發展而言,這是困難任務。經濟發展最困難之處在於長短期目標不易兼顧,想要長期的結構轉型升級必須勇於犧牲耗能缺效率的產業與企業,但也會付出影響短期成長的代價。即使暫不論央行,政府的產業政策就常陷於進退維谷、投鼠忌器的窘境,光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等政策要扭轉、升級產業結構,殊屬不易。央行的低利率政策被批評為阻礙經濟體質調整,當然並非無的放矢;最明顯的例證是民國 69 年(1980年)代的新台幣緩升政策,過度的流動性不但在房地產市場累積巨幅泡沫,高房價名列世界前茅的惡境至今未曾改變,更使得市場擇優汰劣的功能受到扭曲,殭屍企業競逐資源,喪失了轉型升級的契機。

如今長年的低利率政策正讓悲劇重演。低利率使得原本投資報酬率不划算、不應投資的項目也被執行,進而競奪資源,排擠長期有利的發展項目,實嚴重扭曲了有限資源的運用,阻礙市場機能與經濟轉型,也使得諸多產業政策顯得事倍功半。有責任感的經濟部國發會實在應該向央行提出嚴正抗議

經濟發展可視為一種「包容性的成長」,強調經濟個體在經濟活動中的公平機會、重視較均等的分配。但央行的利率與匯率政策協助出口,忽略促進內需,不但扭曲了國內個體間公平競爭的機會,也將台灣推向過度依賴外貿輕忽內需不公平險境

我們不否定央行「協助經濟發展」的初衷,但必須先體認經濟發展的深刻意涵。央行歷來的政策思維或失於短淺,缺乏對實體經濟造成長遠影響意識。這是央行在受到批判之餘,值得深刻檢討之處。












聯合報黑白集/民眾腦筋比政府清楚


2021-04-12 02:07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黨徽與國徽近似再掀話題。 本報資料照


有時候,政府會煞有介事地提出很笨的問題,自以為可以考倒誰。但在老百姓看來,這類問題根本沒必要回答,因為命題本身就是錯的。最近內政部要求國民黨改「黨徽」,正是這種情況。

一月間,時代力量提案要求內政部評估修改「國徽」的必要性。內政部思考了兩個多月,最近要求國民黨「改黨徽」,理由是「黨國不分」的時代已過。但台灣民眾可不是吃素的,大家都知道「黨徽」的存在早於「國徽」,而國徽標誌正是源起國民黨革命成功。內政部要國民黨改黨徽,根本搞錯對象;國民黨也放話,叫民進黨有種改國徽。

根據本報的網路投票,在問到應該改國徽或改黨徽時,已投票的四千多人中,有九成一回答「國徽和黨徽都無需更改」;僅有四趴認為應該改國徽,四趴認為應該改黨徽。這個答案,等於給內政部和時代力量各一個大耳光:別在那裡無病呻吟了,國徽和黨徽都沒有問題

國徽和黨徽很像,反映的是一百多年前國民黨創建中華民國的歷史事實;九成多的民眾覺得不必修改,因為他們承認這個歷史事實。民進黨和時代力量的國家認同不一樣,但得等到他們對國家有更多實際貢獻,再談修改才有可能。

說「黨國不分」的年代已過,其實很諷刺,民進黨不是正朝那裡邁進嗎












聯合報社論/林佳龍越級請辭與陳南光跨朝舞劍


2021-04-12 02:05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太魯閣號出軌事故後,交通部長林佳龍(左)傳出曾同時向蔡英文總統(右)與蘇貞昌口頭請辭,被質疑越級請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鐵太魯閣號發生重大災難,交通部長林佳龍先向蔡總統口頭請辭,後再向行政院長提書面辭呈;此舉遭黨內政治人物批評是「越級請辭」,把「私人關係」放在體制之前。事實上,這只是蔡政府內部亂象的一環,鐵路局長人事懸缺三個月未補,林佳龍在立法院對此支支吾吾,恐也與所提人選始終未獲蘇貞昌同意有關。簡言之,「蔡蘇體制」的恐怖平衡,已到了妨礙政府正常運作的地步。

對於「越級請辭」的質疑,林佳龍辯稱,因為他的人事任命案是總統和院長決定的,所以先向蔡總統請辭。這樣的答覆,只是愈發坐實蔡政府體制紊亂的批評。根據憲政原則,交通部隸屬行政院管轄,林佳龍請辭理應向蘇貞昌提出,他卻先向蔡英文口頭請辭,明顯不符體制。也難怪,政壇認為林佳龍先向總統「試請辭」是在祈求慰留;但蘇貞昌後宣稱「收到請辭訊息」,目的則在斷其後路。一個請辭,刀光劍影。

這齣拖拖拉拉的請辭大戲,不僅和蔡蘇體制權責紊亂有關,也和民進黨派系分贓息息相關。因此,在林佳龍確定必須為四十九條人命下台負責後,還「擇吉」指定在四月廿日交卸,主因就是繼任人選難以擺平派系之爭。林佳龍是「正國會」領袖,他一失勢,立即打亂蔡英文的派系平衡布局;要由誰或什麼派系來填補,均煞費心思。若放手由蘇貞昌任命,這兩年伺機坐大的蘇系勢力將更擴張,不僅其他派系愈發不滿,蔡英文也會備感威脅。

這些心結,從台鐵局長懸缺三個月未補,即可窺知問題嚴重性。蔡政府近年用人,常常是一批批官員從地方順勢湧進中央,賴清德升任閣揆時從台南帶進一批,陳菊入府時從高雄帶進一批,鄭文燦在機場相關事業安插了一批,林佳龍出任交通部長時也從台中帶進一批「龍家班」。這些暴得大位的地方人馬,未必具有全國性的管理瞻矚和能力,因此導致中央政府決策品質不斷下降。更糟的是,民進黨派系不斷忙於爭權卡位,許多職位不斷換人,仍無助於提升政府職能。試想,連一個鐵路局長人選都能懸缺三個月未果,交通部長的接替人選豈會是容易之事?

無獨有偶,中央銀行最近也發生「跨朝打怪」的事,和林佳龍的越級辭職事件互為輝映。事件緣起是,兩名央行現任理事和一名前任理事共同出版《致富的特權》一書,批評過去廿年央行的低利率、低匯率,除助長房價上漲,並阻礙產業升級,造成薪資低迷及人才外流。受矚目的是,除了三名前後任理事參與,現任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更寫了推薦序,被外界解讀為「項莊舞劍」,明批前央行總裁彭淮南,劍指現任總裁楊金龍,意在阻止楊金龍連任。

之所以有此揣測,原因是陳南光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才由總統任命進入央行,他又是陳師孟的學生,被認為和陳吉仲一樣是顏色正確且受寵的「小英男孩」。但陳南光既身在體制,又有其他理事為其盟友,為何不能在央行內部據理力爭,而要用出書或投書的方式從外部圍攻央行?彭淮南擔任央行總裁廿年,其功過是非當然可以討論;但房價、產業升級及人才外流問題因素複雜,全怪到他一人頭上,豈是公允之論?何況,彭淮南還是國際認證的「十四A總裁」。

從林佳龍的越級請辭,到陳南光的跨朝舞劍,乃至於蘇貞昌的大權一把抓,都顯示了蔡政府踰越體制的用人任事,已到了難以正常運作的地步試想,凡事都要問權力靠派系專業還有容身之地


【專家之眼】美國戰略競爭法案的威力與侷限

◆  【專家之眼】美國戰略競爭法案的威力與侷限







【專家之眼】美國戰略競爭法案的威力與侷限


2021-04-12 09:04  聯合報 /   陳一新/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
美國參議院將審議「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藉此因應大陸不斷擴大的全球影響力,大陸外交部表示堅決反對。圖/取自大陸外交部網站


美國聯邦參議員計畫提出一份「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預計下週送至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審議,大陸官媒顯然如臨大敵,甚至認為該法案有如國會版的「討中檄文」。

首先,由聯邦參議員梅南德茲等人提出的這項法案之主要目的在於讓拜登在推動「反中政策」時有法可依,也就是讓總統能有一套「反中政策」的架構與模式可以遵循。

其次,由於該法案是由梅南德茲等參議員參照拜登、國務卿布林肯、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財政部長葉倫等人的言論與談話以及白宮三月初提出的「國家安全戰略暫行指南」,因此該法案內容將不會過度出格。

易言之,美國在拜登主政之下,對中政策應會在此框架之下進行。

第三,雖然該法案整合拜登本人與政府官員的思維邏輯,提出「重點戰略方向」,但大陸顯然「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繩」,對於該法案嚴陣以待,甚至認為該法案可能會成為影響美國對中政策數十年的「反中政策綱領」。

顯然,北京也未免太過高估該法案的影響力。通常,國會的法案在順利通過後,能否付諸實施或執行到什麼程度,主要要看行政部門特別是總統的看法與想法。

第四,不要說該法案獲得執行的程度端視行政部門,即使總統的意見也不一定能長長久久,一旦成為跛鴨總統,他的意見到了執行層面就可能七折八扣,更不用說總統下台後了。

第五,該法案當然對中國大陸有一定的殺傷力。在當前高科技的時代,正如華為董事長任正飛所言美國是要我們從小學生做起」,要自立更生,會比冷戰時期發展兩彈一星更為艱難。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政府的「反中政策」是奠基於民主、自由於人權等普世價值。除非拜登能在普世價值之外,也能與盟國以利益相結合,否則美國目前主導的「民主科技聯盟」未必就能永久屹立不搖。


【即時短評】選黨魁 韓國瑜不只差臨門一腳

◆  【即時短評】蘇貞昌豈容促轉會一再遲交、延畢?
◆  【即時短評】政府有決心將安全觀念化成全民運動?
◆  【即時短評】選黨魁 韓國瑜不只差臨門一腳






【即時短評】選黨魁 韓國瑜不只差臨門一腳


2021-04-12 01:17  聯合報 /   記者劉宛琳/即時報導
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本報資料照片


韓國瑜昨出席今年第一場公開行程,被解讀為復出起手式。韓從年初決定以公益之旅重新出發,並支持趙少康參選黨主席,結果峰迴路轉,隨著趙少康未能取得參選資格,韓親征的呼聲也愈來愈大;不過,韓國瑜除了公益做不到兩個月恐遭批評,也可能因再度成為民進黨攻擊對象,影響到2022藍營版圖。韓出線的考量,差的恐怕不只臨門一腳。

國民黨主席競逐,從趙少康宣布參選、「藍白合」議題一路延燒至今,眼見7月底就要投票了,但目前除了江啟臣宣布競選連任、中評委張亞中表態參選外,其他熱門人選韓國瑜、朱立倫、連勝文都還在等待時機,但近來發生太魯閣號事故,更打亂了他們的布局。

韓國瑜是否參選?若要參選,何時宣布?都牽動朱立倫、連勝文的意向。對江啟臣來說,不管能不能選贏,不爭取連任才是新聞;但對朱、連來說,黨主席是關鍵一戰,韓國瑜更是當中最重要的變數。從韓願意見朱,就能看出,在趙少康不能選後,韓展現中立的態度,不管選或不選,都能跟各方陣營維持一定的關係。

韓國瑜以公益之旅出發累積熱度,盼扭轉形象後徐圖前進。若要選,以他在黨內人氣,確實可以一搏;若不選,輔選2022,絕對會是各方尋求支持的力量,成為一方領袖。

不過,當初被拱選總統,韓的承擔反讓自己成為執政黨攻擊對象;是否再選黨主席,韓避免再度受傷害的考量,可能會大於出來選的考量,因為他僅存的政治能量不能再被消耗。











【即時短評】政府有決心將安全觀念化成全民運動?


2021-04-12 07:42  聯合報 /   記者李承穎
台鐵太魯閣號408車次事故,造成慘重傷亡。本報資料照片


太魯閣號發生台鐵半世紀以來的嚴重死傷,立委祭出提案、修法、開公聽會等方向,希望透過立法亡羊補牢,讓這次意外的人命不要白白犧牲;但1年前的普悠瑪號事件,檢討聲浪也是如海嘯而來,台鐵也稱總體檢報告改善100多項,卻仍然發生悲劇,顯然,政府若無改革決心,並將安全觀念深植人心、轉化成全民運動,悲劇恐怕無法遏止。

大魯閣號事件的工程未依規定設邊坡柵欄,導致工程車輛滑落軌道釀重大事故,且台鐵已要求連假期間停止施工,要求承包商撤場,顯然法令或相關規定都有,但工作人員將安全觀念拋諸腦後,才釀成此悲劇。

在全台缺工、缺料現象下,許多接公共工程的廠商拚命趕工,希望如期完工,以降低成本,在不該施工的期間施工,甚至鋌而走險違法施工,現在又有立委踢爆,類似工程邊坡地點共有9處,若廠商還是抱持利益優先心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立委提案希望亡羊補牢,其中也包含開公聽會,邀產官學者對公司化修法提出建議。只是,公司化可否改變台鐵沉痾已久現象,還未有定論,且修法路迢迢,可能遙遙無期;但安全觀念一定要先落實,從最基本的做起,就是嚴格監督廠商須符合現行法令施工。

日本JR西日本公司2005年也曾發生快速電車出軌撞上大樓,釀成107人死亡,當時採用的是舊型自動列車,事後日本導入新型自動列車防護系統和新的司機訓練方式,受損的大樓也成為事故紀念園區,並成立基金會照顧家屬及受難者,我國可借鏡國外經驗,徹底改變,才是轉變台鐵的新契機。

普悠瑪號事故後,台鐵的總體檢報告144項改善項目,聲稱已改善109項,卻未包含「災害告警等系統」,顯然遇到事故後,才開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令人憂心台鐵下一個危機之餘,更要質疑:難道每每發生悲劇才要改善嗎?












【即時短評】蘇貞昌豈容促轉會一再遲交、延畢?


2021-04-12 23:15  聯合報 /   記者林河名
行政院長蘇貞昌(左)與促轉會主委楊翠(右)。本報資料照片


促轉會將報請行政院再度延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先前雖已表態支持延任,但促轉會已在法定任期之外又延1年,蘇揆還要讓促轉會繼續「遲交」、「延畢」?

促轉條例第11條規定,促轉會應於2年內就促轉事項,以書面向行政院長提出任務總結報告。條文雖規定「其於2年內未能完成者,得報請行政院長延長之;每次以1年為限」,但解釋上,原則仍應於2年內完成任務後解散,不能把例外延任視為常態。

促轉會成立後,即因「東廠事件」引發風暴,蹉跎兩年寶貴時間,交不出任務總結報告;去年報請延任1年,如今又要延任,「遲交報告」竟成為不必解散的理由,不但有違「促轉」立法意旨,更是倒果為因。

「民間真促會」反對一延再延,舉出許多有力理由,包括現任主委楊翠兩年前提到正積極撰寫總結報告、沒有延任打算,並自信相關政策規畫、法案及永續性工作都能在各機關持續推動。當初表示「會盡力而為」,現在卻說「還需要時間」,也讓人懷疑,縱再延任1年,恐怕還要再延?

促轉會今天提及未來工作方向,包括「貫徹究責、協力共進、深化法制」,這本是核心任務,何以竟成「未來工作方向」,並據此要求延任?就算政院「基於對獨立機關之尊重」未加干預,但蘇貞昌作為上級機關首長,也有督促如期完成任務之責。且以蘇之治軍甚嚴,豈容一再報告遲交、任務延畢?

轉型正義固然重要,但遲來的正義並非正義,因此需要「促進」轉型正義。然而,促轉會運作3年,顯未回應外界對「促轉」的急切,卻代之以「慢轉」、甚至「空轉」,讓轉型正義形同「怠速」。

依現行規定,促轉會延任,不受國會監督,卻完全取決於閣揆。蘇貞昌一再核准促轉會延任,已有濫權之虞;再者,對照太魯閣號事故發生後,外界質疑蘇當初不核定「台鐵總體檢報告」,也不成立改善推動小組,如今若竟核定促轉會一延再延,難道不畏「只准促轉,不思改革」之譏?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後疫情,景觀專業者的公共健康新立場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3645/web/  

◆  拖延改革 質疑總統的決心
◆  願景回響/你挑的是成長配方,還是含糖飲料?
◆  教條拖累防疫下半場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後疫情,景觀專業者的公共健康新立場
◆  核四能否商轉 蘇揆扭曲解讀
◆  即時通報 平常就該準備
◆  台鐵政治經濟 放手讓專業管理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後疫情,景觀專業者的公共健康新立場


2021-04-12 04:38  聯合報 /   郭瓊瑩(作者為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
英國海德公園(Hyde Park)。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公園」這個名詞是工業革命後才有的新空間涵構,尤以英國為先驅。主因工業化帶來經濟創新,卻也同時帶來了空氣、水、土壤之汙染,造成許多人類之新疾病,尤以肺炎及霍亂為甚

英國皇家花園改為海德公園美國波士頓之查理士河整治串連濕地成世界知名之城市規畫新典範—「翡翠項鍊」。此風潮帶動了歐洲各國把皇家園林釋出作為公共休閒綠地,即今日「公園」之雛形。

昔時倫敦泰晤士河水質空氣汙染嚴重,導致必須升五色旗以警示市民是否得以出門。惟經百年來之整治,泰晤士河已成為大倫敦之重要綠廊與風廊。今日面對後疫情,各國之規畫界尤以景觀專業為首,已發起新的專業立場聲明」,認為「公共健康」與「景觀生態」有絕對關係專業者應負起開創健康環境空間」之責任。

這個「立場聲明」即時且適時。依英國之統計,過去五十年來其健保支出已占 GDP 之三點四%,現已近八點二%,擔心再過五十年將會達總 GDP 之廿%,這將會是政府龐大之負擔。

我國健保支出雖只占 GDP 之三點三%,但政府對醫護人員之投資卻過於苛刻。換言之,在談論如何營造健康環境,把支出之部分百分比投入於「健康環境」之營造,預防醫學之視角,各國已有實證。好的健康環境在公共衛生、都市規畫與景觀設計專業者之整合下,自各規模之社區公園綠地、都市森林、河川綠廊……,均有助於鼓勵民眾走到戶外從事各種活動。對患有肥胖、心肺疾病以及精神疾病、高齡者……均可轉化為健保支出之降低,這已是各國衛福政策之新戰略。

當後疫情可能視為新正常,可見 Welfare 已不足以觀照宏觀之國民健康,它尚應自 Wellbeing 之基點提升,促成國民有  Wellness之多維養生實踐力。此營造福祉社會之「新立場聲明」為:

(一)改善空氣、水、土壤之品質,以持續減輕氣候變遷之衝擊。
(二)增益先天健康不平等之族群,並改善其生活型態。
(三)創造令人舒適放鬆、增進社交互動、減輕反社會、孤獨與壓力之開放空間。
(四)提供人民在工作、學習之環境場域中,獲發展身心健康之最大機會。
(五)提升紓壓療癒修復各種身心理健康可及性

此「Healthy Place Making」的新任務,正是景觀人跳脫狹隘綠美化環境,開創專業責任與形象之新契機。以台北都會區為例,如何明智發展社子島、關渡這兩片都市之肺與腎,足為此「新立場」之實踐典範。













拖延改革 質疑總統的決心


2021-04-12 04:14  聯合報 /   林淑馨/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新北市)
波波漫畫


檢視這次府院所提的台鐵改革方向,基本上都是迴避體制外的改革模式,也就是公司化和民營化,而企圖尋體制內的改革。畢竟這樣的改革方式,帶來的衝擊最小,對日後選舉的影響也最低,卻又能替民眾不滿的情緒找一個出口。但是,這樣形式的改革到底有何意義?從改革方向就可以看出政府沒有解決台鐵問題的決心與誠意。

首先,蔡總統提出要徹底解決台鐵組織文化,加強「運、工、機、電」四大系統橫向整合功能。試問總統,如何徹底改革組織文化?長期以來,台鐵人員在公務員鐵飯碗的保障心態下,欠缺績效壓力顧客至上的觀念,不但服務品質低落,組織成員對於事業的經營更缺乏危機意識。除非推動民營化,使組織成員喪失身分的保障,才能徹底落實組織文化的改變,否則無論在制度內進行任何改革,官僚式組織文化依然存在,難以撼動。

當然,民營化與否也牽動另兩項—台鐵財務和營運模式的改革成敗。台鐵財務虧損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沉重退撫金、政策性投資等,都是造成其虧損的重要原因,加上票價廿六年未漲,更可以視為是台鐵受到官僚體制限制政治介入所影響營運自主性的一種表現,這些應該都是體制內改革所無法解決的問題

至於行政院所提出「台鐵未來將朝企業化經營模式,循中華郵政營運模式改革」這點,更可以看出政院對台鐵改革這件事並未做足功課。試問何謂企業化經營?在政府官僚體制內如何能達到企業化經營?招標不用依循政府採購法?賞罰能夠比照民間企業辦理?票價可以真實反映成本,而不做政治考量?

雖然政府提出中華郵政公司化作為標竿,但中華郵政公司化是否真能成為「標竿」?照理來說,「公司化」僅是民營化的一項「過渡性措施」,而不是改革的「結果」或「終點」。公司化的目的是希望利用公司化的過渡階段,解決員工身分問題,例如日本鐵路、電信、郵政都是先公司化再完全民營化。反觀我國,卻誤將公司化當作改革的結果,中華郵政自從民國 92 年(二○○三年)改制公司化以後,就停滯至今,導致內部發生同工不同酬的問題,相關單位卻始終視而不見,但同一時期改制成公社的日本郵政,卻早就在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完成完全民營化了。

綜上所述可知,府院所提出的台鐵改革其實是錯誤的方向。每次遇到民營化問題,政府總習慣以擔心淪為「財團化」來誤導民眾,並當作改革的擋箭牌。然而,類似電信、郵政、鐵路這類型的公用事業,能不由專業財團經營嗎?放眼國外相同事業,也都是財團來經營。換句話說,財團化並不可怕,重要的是過程中政府是否真能發揮監督的功能,還是只抱著將燙手山芋轉交民間的短視想法。因此,嚴格來說,這次發表的改革方向只能說是一種拖延伎倆,日子一久,媒體、民眾早已忘記,除非等到下次問題出現才又會被再度提起。所以,很想對政府說,我真的看不到政府改革誠意,也嚴重懷疑政府改革台鐵的決心。












願景回響/你挑的是成長配方,還是含糖飲料?


2021-04-12 04:15  聯合報 /   薛曉晶/營養師(台北市)
成長配方多含有精製糖,喝兩、三杯就可能超標。若長期飲用恐提高慢性疾病風險。圖/蔡宗儒提供


這次聯合報願景工程「誘兒奶粉甜祕密」專題,報導市售成長配方奶添加過多糖,造成孩子嗜糖成癮。這專題讓我想到常在媽媽社團裡見到許多媽咪們抱怨孩子,早上一杯奶、中午一杯奶,午睡起來再一杯奶,晚餐前也要喝,睡前還要再來個晚安奶,但正餐吃沒幾口,生長曲線也都在三%以下;擔憂的媽媽還會詢問,該選擇哪種成長奶粉、還是需要喝XXX,才讓寶貝脫離後段班呢?但其實問題就是出在喝太多奶這件事上面!而且如此頻繁的喝奶,家長有注意過挑選給孩子的成長奶粉整天總攝取糖量可能跟含糖飲料差不多嗎?因為挑錯成長配方奶粉,將是造成孩子偏、挑食的起源。

無論糖的來源成長配方奶還是飲料,只要是過量的糖就容易造成孩童生長激素分泌停滯。民國 88 年(一九九九年)的研究發現,孩子飲用七十五克糖水時,將會使生長激素在飲用後的九十分鐘降到最低點,要至少三小時才能恢復到基準線;亦有兒童內分泌科醫生認為若一天一至三次的含糖飲料,將至少有二至六小時成長激素的分泌停滯;更可能因為攝取含糖飲料或高糖配方奶而造成食欲下滑、偏挑食等問題,使得飲食攝取不足而造成營養不良。美國最新版飲食指南也建議,二歲開始每天攝入的添加糖應少於總熱量的十%,且避免二歲以下食用含糖的食物和飲料。

因此,建議家長們在挑選成長配方奶粉時,應先學著看看成分及營養標示。成長配方奶粉的用意,在於讓孩子喝奶就能得到成長所需的營養,那麼最應該出現在第一位的成分應該是脫脂奶粉全脂奶粉(或稱牛乳固形物),而非麥芽糊精或是玉米糖漿固形物,否則等同於在讓孩子喝高糖飲料。再來應以一般全脂或低脂奶粉的營養標示作為基準來比較,一般每一百公克的全脂奶粉應有卅八至四十公克的碳水化合物及糖乳糖),建議挑選的成長配方奶粉也應該不與全脂奶粉的營養標示差距過大;並且應注意是否含糖的比率過高,以避免造成孩子習慣喝有甜味的成長配方奶,相對於沒有甜味刺激的正餐、蔬菜、鮮奶,就容易被孩子討厭而造成嚴重的偏、挑食了。

趕快回家看看,你挑的是成長配方奶粉」還是含糖飲料














教條拖累防疫下半場


2021-04-12 04:46  聯合報 /   王任賢/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台中市)
AZ疫苗開打三周,醫事人員接種意願低落,指揮中心今起擴大接種對象,希望符合資格的防疫人員、高風險人員踴躍接種。本報資料照片


由於政府對 AZ 疫苗連串的錯誤政策宣導,第一波醫護打氣非常不給力,即使在面臨疫苗即將過期的壓力下,依然如此。這時沒有良好誘因的擴大接種對象,因為意願並沒有提升,打氣增加肯定不能預期,也沒法紓解疫苗即將到期的解燃眉之急,只能期望疫苗少報廢點而已。

指揮中心此時能夠想到讓出國旅客優先接種疫苗,不失為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旅客為了能順利出國,接種疫苗的意願是有的。但若沒法排除現行出國的障礙,國人連國都出不了,打氣也高不起來。這就是在政策擬定前,沒有作好配套,一切政策都可能淪為口號。

現在出國的障礙在於禁止醫護同仁出國已經一年了,能出國的旅客回國後,也沒有鬆綁居檢時間,打了疫苗也一樣不鬆綁。不解開這些結,醫護期望接種疫苗後可以自由出入境落空,誰還有意願及早接種疫苗。加上政府的帛琉旅遊泡沫,連帛琉政府都點出了關鍵問題,醫護當然看得出政府在打假球。如此心不甘情不願的連疫苗都沒加入帛琉旅遊泡泡中,骨子裡就是反疫苗,就是蔑視旅遊。總認為旅遊會帶來台灣疫情的災難,衝擊防疫成績。連能夠改變疾病的疫苗都不信任,所以才會出台這麼荒誕的政策。

指揮中心擬於本周研擬開放出國旅客自費接種即期 AZ 疫苗,又是另一個吃老百姓豆腐的政策。這個政策本意是好的,但為什麽要自費?又為什麽要老百姓出錢買即期的疫苗?在量販店的即期麵包,好歹也該有買二送一或買一送一的福利吧!指揮中心連這點都做不到。

政府政策失當,要人民埋單的作為,在衛福部裡司空見慣。健保審不了的新藥新醫材,就要求病患自費,光這一缺口就把台灣健保搞得跟大陸一樣,健保之名健保之實,老百姓一生病就被扒層皮的日子已不遠。屬於人禍的太魯閣號事件,衛福部沒事也來湊一腳募款。大概是想用防疫的高人氣再為搖搖欲墜的政府加點柴火,盡點棉薄之力。否則還真難解釋衛福部這種怪異行為。

對於自疫區入境,造成政府防疫負擔時,政府對其酌收費用,這在傳染病防治法裡就有規定,新冠自費篩查是有法源的。但疫苗不是篩查,不在檢視有無染病,而在保護國人不得病,這是政府天職,怎可因為國人想出國旅遊就收費。出國旅遊、醫護看病、官員防疫都是國民生活工作的一部分,指揮中心怎能單獨歧視出國旅遊,只針對出國旅遊提出疫苗自費要求,簡直形同勒索。

新冠防疫的後半場,因為有疫苗,開放的比重一定要高於防疫比重。只有對台灣沒信心的人,才會依然抱殘守缺,死守著以前的教條不放。只可惜上半場的教條保不了下半場,台灣防疫排名落後就是明證。旅客自費疫苗政策,就是這種保守而跟不上時代的教條翻版,有必要及時改正。














核四能否商轉 蘇揆扭曲解讀


2021-04-12 04:48  聯合報 /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台北市)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核四沒辦法、也不該重啟運轉。記者莊昭文/攝影


民代問政抓到一角就窮追猛打,是常態。北市議員苗博雅要市長柯文哲對核四商轉表態是典型案例。很多公共議題的答案不是簡單的YES或NO,核四商轉正是這種複雜問題的敏感決策。

答案是啥?答案包括了三個要素結論、根據和方法結論是針對問題進行的某種行動表達一定的評價和判斷根據是導出結論所依照的理由,包括事實、判斷、法律意見或相關成敗案例方法是具體的可行做法。滿足以上的充分條件,才能據以表達立場。

核四商不商轉?通過試運轉測試必要條件,蔡政府有意無意地讓它停滯;不然就是話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說。這樣的情況下要人表態,實在強人所難。柯市長反嗆愚者提問,固然有失議場答詢禮儀,但也是符合科學的理性素養

核四試運轉測試到底完成了沒有?行政院和台電都沒說實話。台電四月一日的《核四現況》簡報中明載:「一號機應通過一八七份安全試運轉測試,卅二份未通過原能會審查 」。行政院長蘇貞昌解讀:核四一號機未完成試運轉測試。正確的訊息則是:核四一號機試運轉測試已完成,送予原能會的一八七份報告中,有卅二份原能會未完成審查,所以,這卅二份報告才會尚未通過。

民國 103 年(二○一四年)四月廿七日馬政府決定封存核四,原能會對於台電針對當時一號機執行中試運轉測試所提出的安全報告審查工作也就隨之停止。但時任經濟部長的張家祝認為,核四雖已封存,但核四一號機試運轉測試與安檢工作仍須完成,免得日後依舊在安全議題上落人口實。因此前述工作仍持續進行,不因封存而停止。一直到當年七月底,終於完成一號機的試運轉測試與安檢工作。

蘇院長不能片面聽完台電報告後,就見獵心喜,直接發言指稱試運轉測試未完成,抹煞安檢小組費時十六個月的努力與辛勞至於二號機施工未完成,是眾所周知的事,重啟後儘早完工就可以了,不能直接推論核四因此無法重啟

核四廠區有 S 斷層,無法重啟?核四附近有斷層是事實,核四的反應器廠房下方無斷層也是事實。核四現況報告中提及的 S 斷層經過的是汽機廠房,非反應器廠房,而 S 斷層經地調所評估,已有四萬三千五百年未曾錯動,屬於「非能動斷層」。原能會審查結論是,有必要進一步開挖地層,進行橫剖面的分析評估。這些評估工作都還沒做,就說贊成與否,蘇院長未免說得早了些?

其他問題例如:建照過期、備品難以取得、燃料過保固期等等雖然都是老調重彈,但也要政府、台電和專業機構來公開確認。總之,核四該不該商轉,許多相關的前期評估要做,對其各項衝擊也要基於學理和科學數據。民意今後質詢核四真的要用心看懂《核四現況》報告了!















即時通報 平常就該準備


2021-04-12 04:37  聯合報 /   王瑞德/土木技師、經濟部水利署前署長(台中市)
太魯閣號出軌造成嚴重傷亡。本報資料照片


太魯閣號事故為什麼會發生?是不是應該有系統性的鐵路兩旁一定距離的即時影像監控,並建立即時警示通報系統?這些的困難就在「即時」,但只要肯花錢,應該是做得到的。

這類似每年在汛期前水利單位會把河川兩岸可能洪水氾濫的缺口,特別採取應變措施,而正在施工中堤防、護岸還沒閉合完成的地方,先施築臨時圍堰,作為替代,預防洪水氾濫。這樣的危機意識風險管控,採取具體的措施防範不幸事件的發生,才是應有作為。

平常」就是「即時」的準備,「即時」能夠反應的時間不多,所以「平常」就應有這種鐵路兩邊一定距離內資訊的不斷探測、觀察、資訊蒐集分析。這也類似水利單位利用衛星遙測,對河川施行定期性的影像監視、觀測、蒐集、比對河川內的變化,並找出可能在河川內進行不當行為的事件。

把事故的刑責歸在幾個人身上,固然是法律上的追究,但應防範未來類似不幸事件,既然工程有監造、專案管理機構,如何規範這些讓鐵路局多花很多錢的機構,在工程上應該有的作為,以及類似這樣的工地安全和交通維持措施具體規範,才可以盡量防止類似這樣的低級性舉動,卻帶走四十九條人命的重大不幸事件。













台鐵政治經濟 放手讓專業管理


2021-04-12 04:31  聯合報 /   曾冠球/台灣師大教授(台北市)
台鐵改革應「放手讓專業管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鐵的存在是為一般民眾服務,為那些搭不起高鐵的民眾提供價格合理的服務;為那些不想在高速公路塞車的民眾提供相對便捷的服務,簡言之,就是促進社會公平」。

一般人總是假定民營化會比較有效率,注入「企業精神」可以讓台鐵起死回生,但政治生活裡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試想:台鐵最快的起死回生方式,不就是砍掉員工,讓一個員工做三個人的事情;壓低員工薪資;砍掉一些旅客稀少的車站,降低維持成本;減少不賺錢的投資,把錢用在立即會賺錢的東西上,設法讓帳面數字變得比較好看;還有大幅調漲票價,增加公司營收。

民營化後這些遲早都會發生,但大眾屆時可能沒機會抱怨。如果大眾還有機會抱怨,交通部作為大股東,肯定會進行調控—不管是票價、停靠站,而且是嚴格的干預,但這麼一來,民營的台鐵又被官員掐住脖子,而沒法好好經營。公司專業經營者會抱怨政府管太多,甚至外行領導內行,看看我們某些國營事業轉民營的過程就懂了!

當然,政府不管似乎又說不過去,但不管怎麼樣,到頭來民營化能夠改變的東西絕對不是「企業化經營可以提升效率這麼簡單的假定。如果,不管民不民營化,政府都會介入營運,下指導棋,決定營運策略、投資項目、採購方向,甚至連最高經營者的指派也未必具有領域專業,只以服務政治為職志;屆時民營的台鐵經營不好,大可推說是經營高層的愚昧,換掉經營階層,政府又可以撇得一乾二淨,等於到頭來什麼問題其實都沒解決。唯一解決的,就是政府把台鐵負債累累的爛攤子成功甩鍋而已!不重要的問題解決了,真正的問題其實難以撼動,但這樣做有意義嗎?會不會民眾失去比得到更多?尤其是對窮人。

今天台鐵改革的討論方向已趨向「公司化」,但不管是公司化或民營化,台鐵有辦法脫離政治嗎?朝這方向期待就太天真了。程度上,「放手讓專業管理才是討論重點,交通部管理鐵路事業的人要夠專業,抓住幾項大原則,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政治干預,避免「外行領導內行」,追求表面工夫,才是核心問題之一。至於民不民營化、公不公司化只是表面議題、政治動作,改變不了問題的本質效率作為一種改革目標,很多人會覺得有吸引力,但效率從沒告訴我們努力的方向,甚至效率究竟有沒有辦法有效產生。那些主張公司化或民營化的改革者,期待注入企業精神的同時,更應關注台鐵運輸產業政治經濟


洪蘭/現在你不讓他哭,將來他讓你哭?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洪蘭/現在你不讓他哭,將來他讓你哭?








洪蘭/現在你不讓他哭,將來他讓你哭?


2021-04-12 04:13  聯合報 /   洪蘭(作者為中原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父母不要給七歲前的孩子玩手機或平板電腦等3C產品 圖/弘光科大提供


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天下事都是福禍相依,利弊相隨的,比如說,沒有光,我們看不見東西,但是光太強,會傷眼睛。

很多新手媽媽不知道寶寶已會翻身,常是在換尿片時,寶寶從盥洗檯翻落到地上才知道。因為浴室是梳洗和化妝的地方,燈光通常比較亮,這亮度對嬰兒來說很刺眼,當不舒服時,動物的本能會驅使他逃避,三個月大的寶寶肌肉還不聽大腦的使喚,但當肌肉逐漸有力後,他為了避光,一翻身,就掉下來了。

朋友的孩子就是在換尿布時翻下來,她害怕會腦震盪,還抱去掛急診。她特地來信問:人的眼睛不是有眼皮嗎?為什麼嬰兒不把眼皮閉上?

他們有閉,但是眼皮擋不了強光,盲人雖然看不見,還是知道白天和夜晚的差別。一般牙醫在不鑽牙時,都會把手術燈關掉,免得病人不舒服。

光的傷害比我們想像的大(其實刑求有一招就是用強光照犯人的眼睛,使他因為不舒服分心而說錯話)。我常看到年輕的母親在大夏天推著嬰兒車上街。小嬰兒還不會坐,大多是平躺在嬰兒車內,常常斜射的陽光會照射到他的眼睛,這時我都會想起「吊人樹」這部電影,猶疑著要不要告訴母親這樣對嬰兒不好。

這是一部民國 48 年(一九五九年)的好電影:一八七○年代,蒙大拿州一輛驛馬車遭盜匪搶劫而翻車,車上的女乘客被甩出來,面朝上昏迷在山坡上,當被救時,她的眼睛已經被太陽連曬三天曬瞎了。

嬰兒剛出生時,眼睛還未發育完全,是個三百度左右的近視眼動眼神經外面的髓鞘也尚未包完成,還不太能聚焦。所以一歲半前的幼兒看電視都會坐得很前面,因為他看不清楚。嬰兒眼球的軸徑一開始時只有十六mm很小,要到三歲才長到廿三mm。這是為什麼不要給七歲前的孩子玩手機或平板電腦等 3C 產品,因為會傷眼睛

嬰兒不會說話,趨吉避凶動物的本性,嬰兒也不例外,不舒服時,他們會用哭來表達需求。不要不理嬰兒的哭泣,因他也有情緒。若是尿布乾的,才餵過奶而嬰兒仍然哭,抱起來,拍一拍安撫一下,不要不理睬。那句「現在你不讓他哭,將來他讓你哭」是錯的、不人道的話。曾經有父母相信日本這種育嬰手冊的話,狠心要譲孩子哭到睡著,硬是不去抱他,結果第二天早上,發現孩子已經死了,哭到吐奶沒處理,噎死了。也有幼兒園老師發現這種方式養育的孩子脾氣不好,很自私,不合群

幼年期的需求未被滿足會影響長大後的人格,合理的愛不是溺愛,不要怕會寵壞他,連法律都不外人情,何況自己的孩子,怎麼忍心看他哭到無聲?盡信書不如無書

人世間最幸福的事便是被愛,這包括動物在內,我常為沒人愛的流浪貓狗感到難過。其實孩子不難帶,只要了解他為什麼發脾氣。大人在生氣之前請先從他的角度去看一下他的需求。不要忘記那句笑話:你為什麼穿那麼多衣服?答:因為我媽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