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5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進口核災食品 豈能昨非今是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人事改組能否打通國安血脈
.聯合報黑白集/人民搬紙 內閣搬風
.經濟日報社論/進口核災食品 豈能昨非今是






經濟日報社論/進口核災食品 豈能昨非今是


2018-02-25 00:0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財團法人綠色消費者基金會21日上午舉行日本核災區食品議題公聽會,邀集食安辦、食藥署、原能會、民團、監委與立委代表共議。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羅真/攝影




過去指責馬政府考慮放寬限制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不遺餘力的民進黨,在執政之後,內閣官員、駐日代表,甚至政府高層一再透露考慮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的進口;髮夾彎之迅速,令人驚訝。當然,在時空環境以及其他條件改變下,政策並非不能調整;不過,如果執政黨真的以為開放核災食品進口是互利雙贏,那麼必須給台灣人民一個完整的答案,清楚說明政策轉彎的理由。
目前使政策立場有180度轉變,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當時不能開放的理由都已經不存在了。那我們必須要檢視現在政府準備開放進口的地區與檢驗標準,與過去的是否相同?如果相同,是什麼原因目前可以解禁?如果有所不同,那麼開放的理由是什麼?
依照目前政府的說法,未來開放是要以國人健康為優先,並依據科學證據及國際標準;但是馬政府當時也是以此方向做為解除限制參考,卻被嚴厲指責危害台灣人民健康,這一點是政府必須釐清的首要重點。
其次,當時台灣禁止進口的核災區食品,雖然在日本已經可以流通,但日本人普遍認為風險很高,所以仍然不敢買;基於此,絕對不可用日本已流通做為台灣也可以進口的理由。當然也有日本是因為滯銷所以才要求台灣開放的說法,請問現在滯銷情況改變了嗎?另外,我方也曾要求日本必須比照其他國家提供官方檢驗證明或輻射檢驗報告,不可以有差別待遇,請問未來若放寬限制,日本可以提供官方文件及報告嗎?
如果政府可以釐清上述疑點,將所有資訊公開透明,並將現況說清楚,講明白;若是情境真有變更,政策轉變是可能有其合理性,也會得到民眾支持。
開放核災區食品進口攸關國民健康,絕對不可牽拖不相干的理由,例如日本曾針對韓國限制日本核災區水產品進口,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提告,在小組判決中,韓國敗訴。政府以此案例作為台灣不能置身事外,而必須開放日本核災區產品進口。但是韓國與台灣對於日本的限制措施及範圍並不盡相同;而且WTO單一爭端解決案例的結果只限於個案,並沒有通盤適用的性質。特別是目前此案例並未結案,韓國仍保有上訴一次的權利,未來仍有翻盤的可能;以日韓初步的結果做為支持台灣必須開放的理由,並不太具有說服力。
新政府上任之後,在經貿外交方面表現仍有待加強。例如為了推動新南向政策,單方給東南亞國家免簽待遇,不但不符合國際慣例;而且免簽下使得國門大開,衍生了不少社會問題。為了要解禁日本核災食品進口,官員紛紛表態支持開放,完全站在日方的角度替日本解套,失去了中華民國官員的身分及立場。特別是相較於以往在野時堅決反對的態度,現今政府官員所展現的柔軟身段,以及過去強力反對的一些地方首長及民意代表,如今幾乎全部不出聲,更給人有時空錯亂之感。
日本福島核災事變即將在3月11日滿七周年,相信日方要求開放的壓力必然會接踵而來;跨太平洋全面進步夥伴協定(CPTPP)也將在3月8日正式簽署,台灣非常積極尋求加入。但政府千萬不要誤判情勢,以為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就可以使台日關係更上層樓,日本就會支持台灣加入CPTPP,甚至可以啟動台日自由貿易協定。開放核災區食品進口,更不代表台灣就可以走入世界而與國際接軌。
政府必須根據事實,堅守立場。在民眾對於核災食品安全疑慮未消除之前,不可貿然行事。政府也要想清楚,是準備拿開放核災區食品去換CPTPP及台日FTA?還是拿台灣人民的健康去換CPTPP及台日FTA?



聯合報黑白集/人民搬紙 內閣搬風


2018-02-25 00:0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內賣場衛生紙傳將漲價。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內閣改組,外交、國防、勞動部、陸委會及退輔會等五部會換將,但除了林美珠外,多屬職務移動或另作安排,稱之「搬風」再貼切不過。人民無感之餘,更因衛生紙將大漲,而忙著「搬紙」。兩相對照,何其諷刺!
這波衛生紙上漲,廠商的理由是國際紙漿上漲四成,有成本壓力。衛生紙是民生必需品,一大包一漲就多一個便當錢,更恐引發萬物跟漲,影響不可小覷。行政院卻說,「已責成公平會、消保處了解,若價格有不合理波動,將採取作為。」這種說法,多麼老調、官僚而推託。
在衛生紙價格蠢蠢欲動之際,一些飲料店家也宣布每杯將調漲五元。若是乘上每人每月的飲用杯數,對人民荷包的真實剝奪,只怕更甚於衛生紙。
反觀勞工薪資,蔡政府雖以軍公教帶頭加薪、道德勸說、獎勵等方式敦促企業跟進,閣揆賴清德甚且宣稱有七成企業加薪。但真實性如何,是因基本工資調升而形式調整或是真實加薪,仍然待考。政府可以打迷糊仗,但人民的荷包不會說謊
前幾年國際油價每桶漲上百美元,馬政府反映成本油電雙漲,卻飽受「覺醒青年」批評。如今國際油價降到六十多美元,九八無鉛汽油仍是當年的價錢,一般物價也齊聲喊漲,卻不見當時吶喊的覺青出聲。也難怪會有人說,要發「尋人啟事」
人民搬紙,荷包更空;內閣搬風,覺青失蹤…。不要懷疑,這正是當前的台灣


聯合報社論/人事改組能否打通國安血脈


2018-02-25 00:0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漫畫 波波
總統府秘書長吳釗燮將轉任外交部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這次政府人事改組,有些陳腔濫調的分析稱譽「老幹新枝」或「秉持統帥意志」之言,或謂在總統充分尊重下,賴清德做了相關內閣人事調整云云。事實上,改組的基調是「重國安、輕內政」,如本報昨日社論評述,蔡總統主導之國安、外交、兩岸團隊的異動幅度遠超乎預期,這是因為在蔡總統執政廿個月後,國安團隊已經出現嚴重的功能不彰的問題,不能不動。
國安團隊要面對的是雙重挑戰:一是因應中國大陸日益升高的政治壓力,二是籌劃新的國際合作空間。年底九合一選舉在即,兩年後的總統大選亦形勢逼人,國安團隊倘有任何疏失,馬上就會反映在選情上;正因如此,國安運作不容有任何疏誤。
先談國防部長的角色。蔡總統上任之初,多方徵詢有資格的將領出任部長,多遭婉拒;馮世寬挺身義助,蔡英文應點滴在心頭。但是,馮世寬浮誇的個性影響社會觀感,也令軍中士氣消沉,他的階段性任務告終,此刻換人已嫌稍晚。下階段軍人年金改革,條件雖可能較公教寬緩,但引發軍人抗議勢不可免。新任國防部長嚴德發與退輔會主委邱國正沉穩治軍,必須妥善因應現役與退伍軍人的不滿
國防重頭戲,在未來台美軍事合作。嚴德發經過國安會的歷練,視野應更上一層樓,台美軍事合作已不僅僅是軍售議題,而是仿效北約體系朝亞太同盟發展,包括美、日、澳等的「互通整合」(interoperability)發展,這是新部長的挑戰。
兩岸方面,海陸兩會雙雙異動,陸委會換上新主委陳明通,海基會實際操盤的秘書長柯承亨調國安局;對照大陸三月初國台辦與海協會新人將雙雙到職,絕非偶然的。蔡政府一直認為,兩岸關係僵持是國台辦主事者從中作梗,故其間也曾由陸委會匿名官員多次發言批評;雖是奉高層之命行事,但對岸都把帳算在張小月頭上。一旦兩岸都換了新主事者,過去的心結歸零,或可以有個新開始。但這也只是期待,除非蔡英文的態度有基本的調整,大陸對台灣的要求不會改變,僵局也不變,即使換了與對岸稍有交情的陳明通,也一樣難以施展。
吳釗燮挾其豐富的資歷出任外長,看似「過分合格」,但他要面對的卻是從未有過的外交挑戰。兩岸僵局未解,大陸將繼續收縮台灣的國際空間,在國際上向我施壓。梵蒂岡即將與大陸簽訂主教任命協議,雙方談判建交隨時會開始,大陸外長王毅更揚言要拿掉我在非洲僅存的兩個友邦——布吉納法索與史瓦濟蘭
我外交處境自去年底以來,每下愈況。李大維任內丟掉聖多美與巴拿馬兩個邦交國,面對深綠的批評,他背負的是「老藍男」的原罪。相對而言,「根正苗綠」的吳釗燮或可訴諸悲情牌,幫蔡總統卸下許多壓力;但對人民而言,挫敗就是挫敗,責任難逃。吳釗燮或許也有開創新局的雄心,但結構限制如此,他要超越李大維並不容易。
一年多來,外界對國安會功能不彰迭有批評,據稱蔡總統本人都嘖有煩言。在國際外交事務上,不時還要吳釗燮跨刀協助,實非常態。李大維以穩健見長,但現在的國安會更需要的是團隊合作,尤其是幕僚作業的精緻化及狀況室的相關部會中級官員的值班等,目前的運作極不理想。國安諮詢委員是研究與執行的骨幹,若不稱職,當換即換,不能為了顏面任其繼續尸位素餐。
歸根究柢,國安會問題之鑰其實在蔡總統之手,她必須調整領導思維,才可能有解。目前各副秘書長、諮詢委員、乃至重要駐外代表,都由蔡總統單線領導,交辦任務據聞,大陸政策由蔡總統與辦公室主任詹志宏一把抓,他人無法置喙,這相當危險。
在越來越複雜而危險的區域環境中,如何凝聚智慧以防微杜漸,蔡英文的責任顯比她的意志重要。

【即時短評】嘉義兩個女人情結? 綠地變藍天成奢談

.【即時短評】嘉義兩個女人情結? 綠地變藍天成奢談

.【即時短評】大陸繼續已讀不回 陳明通恐也難通
.【重磅快評】陳明通的作用只是緩解纏鬥的痛苦
.【重磅快評】內閣改組只是同批人輪唱小英的卡拉OK歌譜
.【重磅快評】各家一本SOP 中油挨罵罰錢後照樣復工
.【重磅快評】台灣清廉甩陰影 陳師孟重烙扁朝貪腐印記
.【重磅快評】台美說愛 別忘了先談談頁岩油與戰機
.【重磅快評】全國下半旗 0206花蓮大震結案了嗎?
.【即時短評】這一吹,邱太三做了「正常」示範
.【重磅快評】逼宮大戲登場 南非要老酋長提前讓位
.【即時短評】7金牌創5特例 教育部使洪荒之力「拔管」?
.【重磅快評】蓮霧誘惑擋不住 山也變鹹了
.【重磅快評】花蓮「漂亮生活」破滅 速成觀光後遺症
.【即時短評】頂大面臨崩解 台灣高教提前宣布投降
.【重磅快評】慶富案「辦民不辦官」 陳師孟要查嗎?
.【重磅快評】連地質調查都要省 天佑台灣只用嘴巴喊
.【重磅快評】小英回春?賴神死亡交叉?藍綠高興太早了

.【重磅快評】為了總統到來 救災現場停工大半小時
.【重磅快評】蔡副建議遷都台中 賴揆恐怕第一個反對!
.【重磅快評】別否認,災難中政治還是無孔不入
.【重磅快評】金正恩的妹妹是他最後一張王牌
.【重磅快評】即使晃到頭暈 花蓮復原不可忘記這些事!
.【重磅快評】軟腳樓,絕不是老天爺安排的「恐怖巧合」
.【重磅快評】防災意識太薄弱 花蓮強震恐非單一事故
.【重磅快評】視察部隊都成機密 蔡總統怕什麼?
.【重磅快評】吳志揚盛讚鄭文燦背後的國民黨三個危機
.【即時評論】不再被意識形態綁架?核二廠2號機趁機重啟
.【重磅快評】無視台商人在冏途 綠營飢不擇食猛奏狂想







【即時短評】嘉義兩個女人情結? 綠地變藍天成奢談


2018-02-25 11:09 聯合報  記者王慧瑛╱即時報導
今年農曆年前的寒士尾牙餐會上,有意投入嘉義市長戰局的藍綠選將一塊上台跳抖肩舞,藍綠難得融合成一片。本報資料照
嘉義市前市長黃敏惠(右)、現任議長蕭淑麗都有群眾魅力,在基層各擁實力。本報資料照
今年農曆年前的寒士尾牙餐會上,有意投入嘉義市長戰局的藍綠選將一塊上台跳抖肩舞,藍綠難得融合成一片。本報資料照



嘉義市議長蕭淑麗上月宣布退出國民黨,訴諸民意,以無黨籍參選市長,還感嘆「黨的世代交替只是口號」,前市長黃敏惠確定代表藍軍出征,外界以「兩個女人情結」看待,說穿了其實黨內派系械鬥的殘酷現實。藍軍內憂高於外患,團結都不足以勝選,何況分裂,藍營支持者最不願看到的情況還是發生。
嘉義市是黨外時期民主聖地,翻開40年來嘉義政治史,許家班傳奇史是重要一頁,市民心中總記得許家班許世賢、張博雅、張文英母女三人,民國57年許世賢成為全台第一位女性民選縣轄市長,之後兩個女兒接棒主政,因著許家班的存在,國、民兩黨在嘉市有20年始終是在野黨,頂多在立委選舉占個席次,如今許家班勢力已逐漸式微。
國民黨人才培育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山頭林立,互不信任。前市長黃敏惠家族與蕭家班恩怨情仇,更是嘉義政壇津津樂道話題,黃敏惠、蕭淑麗是勁敵宿仇,兩個女人較勁背後意涵是黃家陣營、蕭家班交鋒,藍營正刮起茶壺內風暴。
黃敏惠家族與蕭家班的恩怨情仇,每到選舉,即成為嘉市政壇熱議話題,兩家族宿怨從父執輩就結下,蕭家班從許家班執政期間即雄踞嘉義市議長寶座,長期掌握議會政治生態,黃擔任兩任9年嘉義市長,府會關係惡化,勢如水火。
嘉義市人口約27萬人,公民數約23萬,藍綠基本盤各約3成,另外4成是中間選民。女將蕭淑麗、黃敏惠各有深厚基層實力,也有群眾魅力,兩個女人互不相讓,想要綠地變藍天成奢談。

名家縱論/簡立峰:從跨國企業投資 看台灣AI新創機會\星期透視/朱雲鵬:狗年經濟、股市皆繫於出口

.名家縱論/簡立峰:從跨國企業投資 看台灣AI新創機會
.星期透視/朱雲鵬:狗年經濟、股市皆繫於出口
.大屋頂下/平昌冬奧 看兩韓及兩岸
.川普翻臉如翻書 台灣別起舞
.監委查諷扁劇/看到陳師孟 想起鄭南榕
.監委查諷扁劇/民主會被沒收 人民勿再沉默
.六龜高中無40級分…偏鄉普設高中 政策錯了
.六龜高中無40級分…別用成績否定學生
.畫中有話/「幸福共好」有影嘸?







名家縱論/簡立峰:從跨國企業投資 看台灣AI新創機會


2018-02-24 23:31 聯合報  簡立峰
Google與宏達電正式完成11億美元合作協議,Google硬體資深副總裁歐斯特羅表示,歡迎HTC團隊加入Google,台北也正式成為Google在亞太區最大的研發基地。 (美聯社)


近期包括微軟亞馬遜等外商分別在台設立人工智慧(AI)研發中心與創新中心,而台灣過去也一直是Google重要的研發中心。隨著一月底HTC行動團隊的正式整合,及與研發人力的持續擴充,台北已正式成為Google在亞太區最大的研發基地,是Google邁向人工智慧優先的重要夥伴
這些國際企業增加在台投資研發,無疑給低迷已久的台灣科技產業新的刺激與啟發;台灣產官學界,應該在此波外資投資的帶動下,趁勢凸顯台灣科技優勢,加速調整台灣新創產業體質,讓國際也讓國人了解,台灣在人工智慧時代,仍然具有相當科技能量,有機會發展出更具競爭力的科技創新產業。
從外資對台投資的數據來看,台灣已經連續多年居於亞太後段班。近期跨國企業加碼對台投資研發,確實顯示科技在邁向人工智慧的時代,台灣完整的硬體供應鏈與人才聚落,確有其不可取代性;事實上,台灣的科技廠商也持續有好表現,根據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公布的「全球百大科技領導企業」名單,台灣共有十三家企業上榜,與日本並列第二多的國家,台積電更是排名第七。
弔詭的是,國外企業看好台灣人才,台灣既有科技廠商也在茁壯,但台灣卻一直非常缺乏信心。這與多年來隨著科技產業典範轉移,台灣一直沒有培育出新興產業,讓年輕人可以逐夢成長有很大關係。近年在網路服務、行動計算與數位經濟等新領域,不論國外如何風起雲湧,台灣總是未能出現成功的新創企業,新創產業的獨角獸始終付之闕如。
這波跨國企業來台爭取研發人才,或許可以讓台灣重新看到自己在科技產業的價值。在進入AI時代後,新一代智慧手機、智慧汽車、智慧家庭、智慧醫療等領域都有多元的AI應用,並且朝向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發展,對前瞻硬體科技需求大增。而主導者也從原本的電腦或手機等純硬體廠商,逐漸轉變成影響力更大的網路服務業者。這些網路企業普遍缺乏硬體經驗,台灣硬體產業研發能量,因此重新受到重視。
對於台灣硬體產業來說,這絕對是難得的機會。可藉此契機,開發更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可以師法以色列新創企業,專注開發出尖端技術,像是更智慧的感測器、適合AI運算的晶片設計等;台灣擁有完整的硬體資訊與供應鏈,國際大廠也在引導這個趨勢,相關廠商可以眼光放遠、更大膽投資研發。
這波AI硬體需求,也將為台灣新創圈帶來新機會。過去幾年,台灣軟硬人才合作有明顯斷鏈現象。台灣網路與軟體人才約莫卅五-四十歲以下。他們是台灣網路原生代,具有豐富網路生活能力,但普遍缺乏在硬體產業工作經驗。這樣的台灣網路世代,自然有興趣發展純網路生活服務。但台灣市場小,網路服務大者恆大,小企業很難藉此孕育茁壯。而尚未成長完成,就被迫要出國打國際盃,談何容易。
台灣新創人才要把握AI所帶來終端硬體多樣化的契機,發揮在台灣創業的優勢;趁著這波AI興起、國際大廠紛紛釋出新機會,能運用台灣硬體優勢,很多軟硬整合機會,包括智慧工廠服務、智慧醫療儀器等,不論B2B或B2C服務,都適合在台灣經營打造。
政府部門也應該掌握這個時機,除了更積極投資科技研發,扶植國內新創,也可以藉由國際企業來台徵才的機會好好「引才」,提供更多法規層面的鬆綁與配套,才有機會吸引印度、歐美、日本、中國的白領人才來台,就像前HTC創意長陸學森(Horace Luke)來台工作,後來結合了HTC與Tesla的優秀團隊,創辦Gogoro帶動一個全新的產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台灣社會中始終瀰漫一股覺得環境不佳的氛圍,集體負面思想太嚴重,欠缺創新突圍的企圖心;當許多跨國企業紛紛看到台灣的價值,台灣科技產業與年輕世代或許可以更有信心,好好努力,把握難得的機會。
(作者為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星期透視/朱雲鵬:狗年經濟、股市皆繫於出口


2018-02-24 23:50 聯合報  朱雲鵬/台北醫學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
今年內需表現成為國內經濟成長的主要支柱,主計總處上修民間消費實質成長。圖為台北年貨大街的採買人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去年我國全年經濟成長百分之二點五八,創三年來新高;據主計總處表示,經濟成長超乎預期的最重要原因是出口暢旺,尤其第三季情形特別好,乃至上修了原來預期。去年的基期已經墊高,今年經濟成長預計將略低,但如果出口情況持續強勁,離去年勢必不會差太多。
哪些產品是出口成長的功臣?去年全年出口成長一成三,其重要推升力量,在於我國主力出口產品成長快速,大多數等於或大於這個速度。例如位居第一名,占總出口約三分之一的電子零組件,去年成長百分之十五點五;第二名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成長百分之十三;第三名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成長達百分之十八點四;機械更高,出口成長達到百分之廿一點一;另外塑橡膠製品和化學品分別成長百分之十五點三和十三,也是重要功臣。
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出口大廠,受惠於出口暢旺業績迭創新高。台積電,去年十二月營收為八九九億,比前年同期成長了一成五一;鴻海更誇張,去年十二月營收達到六千七百多億,年成長達百分之五十仁寶去年第三季營收達到二千五百多億,成長率達兩位數。就全體上市櫃公司而言,去年全年營收達卅二點六九兆元,創歷史新高
營收好,獲利也很強。去年到第三季,蘋果供應鍊、金控、塑化原物料三個指標族群獲利亮麗,單季獲利達到六千四百多億元的歷史新高。根據估計,去年全年可望達到二點一兆元,也是歷史新高。
所以,台股穩穩站上一萬點,看起來不是炒作,而是有基本面在支撐,而這個基本面的主要來源是出口。今年如果出口好,多數上市櫃公司營收不會差,獲利不會差,股市的前景就不會差。
那出口需求的來源呢?當然是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成長。台灣出口最大市場是中國大陸,主要供應原物料、零組件和半成品。而大陸的市場是全世界,包含其本地市場,也包含其大宗出口去向的歐美。
所以,全球都是命運共同體,台灣在經濟上不可能自外於大陸和其他各主要市場。如果大陸和美國發生嚴重貿易摩擦,台灣和韓國一樣,一定也會遭池魚之殃。如果大陸經濟、消費成長不如預期,台灣也會受到波及。
如果我們不清楚這些道理,眼中只有自己,陶醉在自我欣賞的夢中,對於外界毫不關心,甚至對於某些衝突還抱持著隔岸觀火、幸災樂禍的想法,現在新年已經過了,最好趕快清醒過來。
當然,本身的消費動力不是完全不重要,從國內生產毛額需求組成的表面數字來看,民間消費是最大項目。主計處也期待在去年基期墊高後,今年經濟成長不能全靠出口,也要靠民間消費;希望其成長可以達到百分之二點零八,有別於去年經濟靠外需衝刺,今年也要大幅靠內需支撐。
有這樣的期望不是不對,我們也預祝民間消費如期達標。但我們千萬不能忘記,消費取決於所得,而所得取決於經濟成長,對台灣而言,經濟成長又主要取決於出口。這就是台灣的實況,我們必須認識自己,才能夠做出有益於國計民生的有效決策。


畫中有話/「幸福共好」有影嘸?


2018-02-24 23:57 聯合報  文/楊萬雲
圖/楊萬雲


大年初五開工第一天,松山霞海城隍廟迎財神,請示財神爺後,抽出「中吉」的台灣經濟財運籤,指示如果大家共同努力,可以財運倍增。許多民眾前往參拜求發財金,並搶摸財神爺鬍鬚、元寶,求新的一年充滿財氣運勢。
農曆年期間,各地廟宇依往年習俗抽國運籤,只是令人鼓舞的籤詩不多;蔡總統亦到各地廟宇參拜,並發送「幸福共好」紅包福袋;對民眾言,過了元宵這個年才算過完。沒想到初五開工後,接連而來的,卻是生活用品漲、漲、漲。衛生紙喊漲,飲料漲…,民眾期待政府施政,能讓人民往真正「幸福共好」轉型。







大屋頂下/平昌冬奧 看兩韓及兩岸


2018-02-24 23:55 聯合報  黃年
為了平昌冬奧順利舉行,兩韓破冰談判。 (美聯社資料照)

蔡英文總統(中)出席「2018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致詞,再向對岸喊話表示,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兩岸關係是當中最重要的關鍵。 記者蘇健忠/攝影


平昌冬奧牽動兩韓政治互動。金與正面交金正恩親函邀請文在寅訪問平壤,文在寅回稱雙方要努力創造條件。
兩韓互動達此程度,這不是第一次。
就運動會言,一九九一千葉世界桌球錦標賽,兩韓即共持「朝鮮半島旗」入場,後來又有二○○○雪梨奧運、二○○四雅典奧運及二○○六杜林冬奧等。就政治面言,則二○○○及二○○七年,金大中盧武鉉前後訪問平壤,皆與金正日會面。
但是,過去的這些努力,皆未實現當時之所期待。現在亦已有人猜測,這回平昌冬奧會不會又是一次薛西弗斯
以兩韓比台灣海峽兩岸,最大的差異在於:兩韓在國家架構的交集較大,但民生治理績效懸殊,雙方實際的社經交流幾無發展。兩岸則在國家架構問題的歧異甚大,但民生治理績效的差距相對較兩韓小,雙方社經交流更是暢旺。
一、先談國家架構問題。以平昌冬奧所表現者言:
1.「大韓民國」代表團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在「朝鮮半島旗」下,一同組隊進場。「半島旗」(統一旗)是一個高於並包容了「大韓民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概念」。
2. 在「半島旗」下,兩韓尊重各別的「國號」及「國旗」,金永南、金與正向南韓太極國旗行禮。
3. 雙方會面,金永南對文在寅說:「承總統先生的關心,一切都好。」文在寅也曾稱金永南為「委員長」。尤其,二○○○及二○○七,兩韓高峰簽署的兩份「南北宣言」,簽署者的身分也是「韓國總統金大中(盧武鉉)」及「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
「朝鮮半島旗」尚非法定旗幟,卻表達了一種政治意識的交集,確認了「大韓民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對等地位。此一確認,也穩定了「半島分治而不分裂」的概念
回視兩岸。二○○八年北京奧運,台灣代表團是以「中華台北」名義,持梅花五環旗進場;當時大陸媒體還為「中國台北」或「中華台北」的中文稱號,喧嚷了一陣。至於政治面,二○一三年,國台辦張志軍及陸委會王郁琦互稱官銜,已引為重大突破;而二○一五年馬英九與習近平在新加坡(不是在北京或台北)會面,則互稱「領導人」(不稱總統與主席)。
兩岸與兩韓不同。「大韓民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相互接受,不否定對方的存在;如當年的東西德,「互視為不是外國的國家」(兩德與兩韓皆為聯合國會員國)。但兩岸之間,北京認為「中華民國已在一九四九年滅亡」,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國旗、國號、總統。
二、再談民生治理績效與社經交流。先看兩韓。北韓不是沒有「改革開放」的試探,畢竟這是唯一的活路,但因起步太晚,兩韓民生治理的落差過大,以致北韓失去「改革開放」的信心,深怕走上自我顛覆之途。所以,兩韓之間開放金剛山旅遊及開城工業區等試點,皆告失敗。金正恩此時之想,也許是打算抱著核彈來改革開放,以因應可能引發的內外壓力。
回視兩岸。由於對岸改革開放的成效,兩岸民生治理的績效差距相對縮小。甚至大陸方面由於量體較大、效率較著,已出現規模及體制的優勢,透露出自信。兩岸之間的年貿易總額已近兩千億美元,年互訪行旅近千萬人次,並簽訂了廿三項協議。這些,皆遠非兩韓能及,在此已不必贅述。
兩岸與兩韓對照。兩韓在國家思維的頂層架構上較穩固。「大韓民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相互接納,可謂是「現在進行式的一個韓國」;「朝鮮半島旗」(統一旗)的飄揚,則是一種「大屋頂高麗」,穩固了「分治而不分裂」的態勢。至於若欲增長兩韓的社經交流,只要北韓能決志縮短民生治理的差距,重建起南北互動的信心,兩韓即有可能朝向「共同締造論」發展。
相對而言,兩岸在國家思維的頂層架構上,則相當脆弱。雖然兩岸社經交流暢旺,但北京的「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無法維繫「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亦阻絕了「共同締造論」的可能性。不僅如此,更已成為助長台灣分離主義的主要因素,使得台獨運動獲得正當化及合理性
兩岸的僵局主要出在「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中華民國」不被北京接受,「中國一體」在台灣也失去支撐。北京一方面希望台灣能維持住中華民國,卻又以滅亡中華民國為目標,這是其兩岸政策的主要矛盾所在
「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如果「一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即是一個矛盾的悖論。因為,「一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兩制」,絕無可能實現「和平統一」。如今,「和平統一之路已死」的說法甚囂塵上,但這只因「一國兩制」不是「和平統一」的方法,而絕非「和平統一之路已死」。
如果兩岸要建立「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即應思考「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互視為不是外國的國家」,並以「共同締造論」來維繫共同的願景。其可能路徑是「大屋頂中國」、「互統一」、「不消滅中華民國的統一」、「大屋頂中國兩制」,也就是「不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的統一」。
朝鮮欲以核彈建立其在兩韓的話語地位中華民國則以民主建立其在兩岸的話語地位。民主比核彈有力。北京若要實現「心靈契合的統一」及「和平統一」,那就必須設法經由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去完成統一,其前提就是不能再有「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
看平昌冬奧,我曾建議,兩岸應當協商改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台北」的奧運「會旗」。因為,這面旗幟是兩岸重要的精神聯結。北京應知:留下這面旗、維護這面旗,比否定、羞辱這面旗,來得明智。
兩韓是個僵局,但他們至少維持了大韓民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並立於「分治而不分裂」的「半島旗」下。北京應當覺悟:若要消滅中華民國,豈有可能實現「和平統一」

王健壯/行政院怎可讓教育部為所欲為?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王健壯/行政院怎可讓教育部為所欲為?
.李清志/京都咖啡館
.朱宗慶/當創作展演遇上古厝節慶
.陳立恆/我拿什麼奉獻給你,台灣價值?
.蘇蘅/2018假新聞的邪靈仍在滋長

.黃介正/又逢戊戌 再思維新
.方祖涵/賽車女郎的工作權
.王正方/台灣不能只在重複、輪迴
.王文華/機器人還不能幫你擦眼淚

.王健壯/大法官應該選擇釋憲時刻
.葉銀華/博通再次收購高通的啟示
.周行一/666是空頭之兆嗎?
.林中斌/美若仍軍事優先 恐步蘇聯後塵
.葉丙成/以教育科技弭平教育落差
.洪蘭/生死關頭 你會搶救什麼

.嚴震生/農曆年攻勢50年後,美航母重返越南
.盛治仁/為政者的「對的順序」
.方祖涵/分享機密的運動手環
.薛承泰/管他七爺八爺!




王健壯/行政院怎可讓教育部為所欲為?


2018-02-25 00:20 聯合報  王健壯(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行政院長賴清德(左)與教育部長潘文忠(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處理管中閔當選台大校長的手法,不但是典型的官僚作風,也是這個政府「自以為是為所欲為」的縮影
什麼叫官僚?舉一例即可知:教育部發公文要台大回答兩個問題:其一,遴選委員會的決議方式,是共識決或多數決?其二,遴選委員對會議結論的簽名,是現場簽名或電子簽名?
這兩個不知所云的大哉問,根本是在沒問題處找問題。遴選委員會採用什麼決議方式,與教育部權責何關?而且,共識決是決議,多數決也是決議,難道校長遴選非採某種特定決議方式不可,否則即決議無效?既然沒有,教育部豈非狗拿耗子多管閒事?至於,遴選委員是現場簽名或電子簽名,也不關教育部的事,難道台大敢簽名造假?
在同一份公文中,教育部又以台大報部公文太過簡略的理由,要求台大重新提報更多相關資料,這項要求同樣官僚透頂。教育部次長姚立德是部派遴選委員,每次開會都未缺席,而且每次會議都領取了相關資料,如果教育部認為台大公文太簡略,大可就近詢問在同一棟大樓上班的次長,或向他索取相關資料即可,何須多此一舉行文台大,這不是官僚是什麼?
更不可思議的是,姚立德應該是教育部裡面最清楚管中閔當選校長有無疑義的一個人,但在教育部連發七道公文的過程中,他卻表現得像個局外人,他的人事處長數次刁難台大,他也任其為所欲為,既不提醒,也未阻止,更沒反對;次長當委員的遴選委員會,被下屬處長連發七道公文質疑,次長卻從頭到尾悶聲不吭,天下寧有此事此理乎?
一個小小的教育部人事處長,竟然可以刁難一所大學的自治事務至此地步,可以阻擋一位依法依程序而當選的校長就任之路,也可以對由校內外社會菁英組成的遴選委員會指三道四,這樣的人不紅也難,不留名青史也難,「陳焜元」這個名字經此卡管一役,已經寫入台灣教育史
但人事處長並沒有獨立行使職權的資格,教育部也不是獨立機關,如果處長的行政處置有違法理,他的教育部長官怎麼可以任其為所欲為?同樣的,如果教育部對台大的行政處置也犯了錯誤,行政院長又怎麼可以任其為所欲為而不予以提醒?部長或次長提醒處長,院長提醒部長,既是行政義務,也是政治責任,難道這個政府都沒人在管事,大家都成了自走砲?
但對如此官僚如此為所欲為的教育部,有些在知識社群夙具風評的台大教授,卻仍然寄予期望。他們希望教育部退回校長遴選結果,也主張台大應依校長遴選運作要點廿一條,召開臨時校務會議解決爭議
問題是,廿一條第二項雖規定「本要點如有窒礙難行之處時,得由臨時校務會議補正之」,但這項規定賦予臨時校務會議的權責,僅限縮於補正要點中的窒礙難行之處,並不及於補正遴選結果。更何況,此次遴選從頭到尾並未出現「要點有窒礙難行」的爭議,難道臨時校務會議可取遴委會而代之決定校長遴選結果如何?而且,呼籲教育部退回遴選結果就如同開門揖盜,這個代價值得嗎?
「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教育部怎麼會有那麼多疑問?」這是前任台大校長孫震的疑問。但「這個政府」好像每天閒著沒事幹,就有本領把簡單的事變成複雜的事,複雜的事變成無解,為所欲為,誰奈他何?



元月
.劉維公/從「新零售」看「新高教」
.劉憶如/美國稅改政策評估
.黃介正/「新時代」的兩岸關係

.王健壯/不必謙卑,因為你沒那麼偉大
.葉銀華/大學生你出國進修了?
.范疇/平論管中閔的台大校長風波
.馬凱/以「萬元育兒」救「稅改」原罪
.薛承泰/人口紅利未消失,台灣還有機會嗎?
.施振榮/推動公視釋股 讓華視民營化
.朱宗慶/心念轉,情勢轉

.蘇蘅/公視 真要走向黑暗時刻嗎?
.嚴震生/美國政治的蝴蝶效應
.陳立恆/不識高山青,台灣如何長青?
.盛治仁/那一張阿諾睡覺照片,你也傳了嗎?
.方祖涵/沒有被遺忘的33勝投手
.王正方/燃煤電廠不是空汙的主因?
.黃介正/美台關係正能量的隱喻

.王健壯/台灣民主正在倒退走
.李清志/老屋新生 感受年輕的好
.洪蘭/讓每個人都期待明天的太陽
.薛承泰/人工智慧紀元已到來!
.葉銀華/大陸系統性金融風險會形成?
.周行一/凍漲大學學雜費 台灣恐永遠落後韓國
.林中斌/川普可能連任

.嚴震生/足球先生成為賴比瑞亞總統
.薛琦/創新就是解決問題
.馬凱/救低薪要這樣做!
.劉維公/光榮城市的神話
.方祖涵/一年一度的海陸大戰
.范疇/指紋、聲紋、臉紋、思紋
.盛治仁/2018,活得Y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