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5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從新冠肺炎學到寶貴的一課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9858/web/

◆  聯合報社論/撒錢容易,搶救產業斷鏈的挑戰才艱鉅
◆  聯合報黑白集/防疫中的機器人
◆  經濟日報社論/從新冠肺炎學到寶貴的一課







經濟日報社論/從新冠肺炎學到寶貴的一課


2020-02-15 01:1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世衛組織WHO已正名武漢新冠肺炎COVID-19,並表示疫情對全球各地構成「非常嚴重威脅」,呼籲各界分享病毒樣本,加速研發藥物與疫苗,預估第一批疫苗可能要18個月才能備妥,目前只能以當下可以使用的武器對抗病毒。從全球已確診逾6萬病例,死亡超過1,300人的總體數字,及其為冠狀病毒史上感染力最強,沒有症狀也會傳染他人的現象來看,確實令人觸目驚心。

但統計數字的變化,也顯示疫情漸轉趨樂觀。首先是「不確定性」已經降低,新增案例逐漸減少,兒童較不易受感染,痊癒人數不斷增加,死亡率逐漸遞減至2.5%以下,明顯遠低於SARS和MERS;其次,則是疫情爆發地的武漢和湖北,確診病例占了將近75%,死亡數則占了96%,以外地區的死亡率更低,可見得該病毒和歷史上的其他知名病毒一樣,都有愈傳愈弱的特性。因此,只要對疫情爆發或擴散地做好「阻敵於外」的管控措施,例如中國大陸延長年假,採行史無前例的封城,及限制人員在城際、國際的流動,加強居家管理,隔離檢疫措施,都能有效阻卻傳播途徑。

SARS專家,根據數學模型、病毒蔓延近況與政府防疫作為的綜合評估預測,預測新冠肺炎疫情應可望在2月中下旬進入高峰期,隨後來到平穩期,然後遞減,樂觀估計應該在4月底接近結束。國際股市也持續正面反映了此種樂觀的估測。

目前唯一的變數,就是大陸各地本周起陸續復工,可能增加群聚感染的風險。因此,北京當局雖要求支持企業開工,但也要求企業負起配合當地政府防疫法規,廠區防疫升級等措施。但從目前大陸的復工企業不到三分之一,看到企業復工的困難重重,也可降低群聚感染的風險。隨著疫情轉趨樂觀,開工率也許就會逐漸提高。

疫情的管控轉趨樂觀之外,最值得關注的就是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尤其是衝擊觀光、旅遊、客運、餐飲等產業,更衝擊大陸的台商製造業的開工率,導致很多產業的上中下游到處出現斷鏈的情形,許多企業出貨或營收都明顯減少,中小企業開始逼近生存紅線。

政府已提出600億元紓困方案,但在國際觀光客驟減,國旅也冷卻的當下,應特別針對旅遊餐飲產業給予低率融資和租稅減免措施,助其度過難關而不至於永久性的歇業或倒閉,也可減少失業。斷鏈的中小型製造業,可按照嚴重程度給予類似的救急措施。

其次,對於因為疫情而影響工作機會的勞工,依據為就業保險法第16條,中央主管機關於經濟不景氣致大量失業或其他緊急情事時,於審酌失業率及其他情形後,得延長失業給付之給付期間最長三至六個月,給予類似「失業給付」的津貼。對於必須「居家隔離」,或是家中有子女延後開學而須留在家中照顧學童的勞工,參照就業保險法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給予「家庭照顧假津貼」,依照前六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六成按月發給,最長六個月。經費皆由就業保險基金支付,而非由雇主負擔,也可由勞動部直接以行政命令,或採特別條例方式付諸執行即可

最重要的是,經過此次疫情的衝擊,也讓我們有省思社會核心價值的機會。從過去一味追求總體的經濟成長和個體的物質享受,貪多務得而犧牲環境生活品質,甚至忽視倫理親情、精神健康的重要,進而從恐懼、恐慌中看到喧囂、吵雜、汙染的減少,建立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培養堅強的免疫力,進而重新檢討人類和環境、生態如何和諧共存的關係,都是國家社會整體值得學習的的寶貴經驗。













聯合報黑白集/防疫中的機器人


2020-02-15 00:18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廣東省人民醫院利用機器人送藥給病人,降低交叉感染風險。(中新社)


為對付疫情,大陸不少城市推出了機器人或無人機,執行隔離、勸導、識別的工作。除了新鮮,效果還不錯,因為機器人不怕病毒感染,又能六親不認地公正執行。

安徽的一個社區,利用無人機在空中巡邏,向居民宣導防疫訊息。這些無人機還可以透過臉部辨識功能,鎖定未戴口罩的民眾,飛到他們頭上要求對方戴上口罩。無人機若發現民眾在戶外打麻將,也能由警方透過即時監控,要求他們返回室內。

在武漢,有些機器人被用來處理消毒、送餐的工作,以減少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在社區的網格化管理中,騰訊提供了一種AI技術,可協助各社區管理居民及人員的識別及進出。一旦發現掛有湖北疫區牌照的車輛進出,可以立即發出警示訊號。

在最近的返工潮中,機場、地鐵、火車站及辦公大樓有大量人潮進出,要如何防範可能的感染者?一家科技公司融合了紅外線熱影像和臉部識別技術,可在人群中迅速找出體溫異常者;這項技術已在北京開始應用。在上海,使用的則是警務巡邏機器人,搭配真人民警共同巡邏,除了語音播報要民眾注意防疫,還帶有可測溫的熱成像攝影機。

疫情肆虐中,人與人必須保持距離,以防病毒感染。此時,人工智能產業逆勢上揚,找到了發揮的空間。儘管智能機器人很神,能快速處理體溫、人臉、牌照等資訊,就是無法過濾官僚的謊言。正因為謊言,全球才有這場災難。












聯合報社論/撒錢容易,搶救產業斷鏈的挑戰才艱鉅


2020-02-15 00:13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經濟,行政院推出紓困措施。圖為士林夜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針對這波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行政院擬訂《應變及紓困特別條例》草案,預計匡列六百億元特別預算,向三大產業紓困。包括,在疫情結束後推出「振興抵用券」,協助夜市、商圈、餐廳提振消費。六百億元聽起來手筆不小,但撒錢能否用在要害並提振經濟,則是另一回事。

這些紓困措施中,一般民眾最感興趣的當然是「振興抵用券」;但區區廿億元能發揮什麼作用,仍令人存疑。原因有三:一,政府設計的是「折價券」而非「消費券」,這對夜市、商圈的小型消費而言未必有激勵作用,反而有計算作帳不便的麻煩。二,這和去年政府發放的「夜市抵用券」太過雷同,且去年發放的一千多萬張抵用券,仍有四百多萬張尚未使用,顯示並不好用。三,類似的抵用券一發再發,除了效果遞減,只會使短期症狀掩蓋長期問題。

再看,這波政府研擬的紓困方案,僅針對內需型產業、農業、及交通觀光等三個範疇而發,著眼狹窄,而無法命中衝擊經濟更大的產業。原因很明顯這些紓困措施幾乎全集中在農業及餐旅觀光為主的服務業,對於牽動經濟更鉅的資訊和傳產製造業,則毫無著墨。事實上,這波疫情導致中國大陸數大城市封城,加上兩岸許多海空交通中斷,因而引發的「產業斷鏈危機」,才是嚴重威脅台灣經濟的重中之重。對此,行政院卻毫無關注。

試想,如果政府為了服務業和農業紓困,一舉即輕易揮霍掉六百億元的特別預算;那麼,對於接下來製造業可能出現的創傷,我們還有多少存糧可以對抗依然混沌的疫情?尤其,蔡政府為了大選,去年底一再大肆撒錢開支票,把國庫的資源都提前掏去使用。如今,碰到了國家真正緊急的狀況,我們要再度透支未來,難道國庫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

根據主計總處的預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將由原來預估的三.○二%,下修為一.八%,近乎腰斬,也是十五季以來的最低。全年的經濟成長率,則由原來預估的二.七二%,下修為二.三七%;其中又以出口影響最大。據估計,這波疫情將使中國大陸全年經濟下修兩個百分點,來到四%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台灣受到的牽累將比我們的估計更大,絕不可輕忽以對。

事實上,不單台灣的經濟受到影響,這波疫情的衝擊是全球性的。中國大陸作為世界工廠,扮演了全球許多工業重要零組件的生產、加工及組裝基地,當某一城、某一廠的生產或運送出了問題,其上下游的關聯產品即無法運作,這就是所謂的「斷鏈危機」。以蘋果的iPhone手機為例,鴻海在河南鄭州的工廠目前開工率僅四到六成,蘋果手機的供應就會出現問題;連帶的,iPhone12的量產也將被迫延後。經過這場驟變,一定有很多國際大廠想把工廠遷出大陸,以分散風險;但在當下,還是得先面對眼前的危機才行。

簡言之,政府編列了六百億元特別預算紓困,雖然有絕佳的藉口,但檢視目前運用在三大產業的項目,卻都只是為了救窮或杜庶民之怨,談不上任何「振興」的意義。若果真如此,六百億元砸下去,只會石沉大海,民眾將看不到什麼新的東西浮上來。與此同時,台灣觀光不振、商圈夜市衰退、農業出口不利的基本病因將再度被遮蓋掩飾,在荏弱中繼續拖延病情。更糟的是,民進黨立院黨團已經磨刀霍霍,將不待討論,就讓特別條例輕騎過關。那麼,政府花六百億元去打水漂,即可能不幸變成事實。

尤讓人納悶的是,六百億特別預算中,光交通部門就分配到五百億元,其中三百億美其名為觀光升級及轉型」,到底意欲何為?一向志大言大的交通部長林佳龍,必須提出更具體的計畫內容才行!

【重磅快評】蔡政府非華航不接人 自證假惺惺的冒牌貨

◆  【即時短評】黑鷹折翼 最重要是檢討文化不是記過懲處
◆  【即時短評】接回滯留武漢台胞仍有轉機
◆  【重磅快評】蔡政府非華航不接人 自證假惺惺的冒牌貨

◆  【重磅快評】工廠開小門「偷賣」口罩戳破蘇貞昌的大話
◆  【重磅快評】防疫與經濟非零和 不該蹺蹺板兩端爭長短
◆  【即時短評】盧秀燕拒台中州廳中央代管 原來有內幕!
◆  【重磅快評】小明的故事:時中出口氣或明通扛黑鍋?
◆  【重磅快評】民粹防疫,蔡政府已從人道底線撤退
◆  【重磅快評】民主黨初選 亂集團說分明
◆  【重磅快評】解讀蔡英文關鍵字 武漢求救信白寫了
◆  【重磅快評】實名制成功? 請逐日公布口罩徵用分配數字
◆  【重磅快評】千里送藥兩套劇本 兩岸誰比較人道?
◆  【即時短評】救病童!兩岸大搶功 人球沒人管
◆  【重磅快評】解放軍在疫情中操演 意欲何為?
◆  【重磅快評】武漢肺炎若空氣傳染更可怕
◆  【即時短評】警察績效制度還在哈囉?









【重磅快評】蔡政府非華航不接人 自證假惺惺的冒牌貨


2020-02-15 11:37 聯合報 /   主筆室
昨天武漢台胞親屬聚集在陸委會前高喊「我要回家」,家屬們表示台灣是他們的家,沒有人會拒絕自己家人回家。記者葉信菉/攝影


為了是由哪一岸的航空公司執行任務,旅住武漢或赴武漢探親的台灣人,回不了家。咱們的防疫官陳時中指責陸方拒絕合作,都是一些官話,千萬別當真。這麼說好了,中共很顢頇不愛這些台灣人,但蔡政府就愛了嗎?半斤八兩罷了!

所羅門王斷案的故事已經被說得太爛了,讓人懶得再提,但所羅門王說將那孩子劈了,一人分一半吧!結果卻是,北京說好啊;台北也鼓掌說,簡直是太好了。

簡單地說,中共不在乎這九百多人滯留湖北的台灣人死活,認定你們台灣要不要悉聽尊便,反正要送就是東方航空,並且送個四、五趟,把這九百多個全數送回去;蔡英文、蘇貞昌、陳明通、陳時中也一點不心疼,死活就要華航去接,且只能接一百廿個,不能由華航接,那就全部繼續留在武漢等著被感染,說得更難聽點,等死。

中共要東方航空載運很政治,蔡政府硬要華航去接就不政治嗎?所羅門斷案的智慧在於,用一個簡單的辦法就分出了誰是生母、誰是假冒的,現在證明了,兩岸都是假冒的,兩岸都想搞政治,東方航空就是祖國疼愛台灣同胞,但中華航空就變成台灣國終於如願到武漢撤僑!

問題是,九百多個人顯然既不是台灣同胞,也不是台灣人民,祖國若愛這些同胞,就讓華航去接不就得了,但台灣國若愛這些人民,讓東方航空將受苦多日的孩子載回來,高興都來不及了,還反對什麼勁兒?但兩岸各自堅持的樣子,等於告訴全世界,這批人只是「政治籌碼」,或是,「政治難民」。

北京絕不是生母,台北更肯定是個假惺惺的冒牌貨。前幾天千里送藥給血友少年的故事,兩岸又在爭寵,一個說是海基會與台商在鄭州接力,一個說台辦從中調度在湖北、河南邊境接藥,摻雜了政治的故事,一點不再感人,只剩噁心!

前人說「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一尺又何妨」,現在兩岸是「千里接送只為戲,讓他一分都不依」。但這種狗屁倒灶的爛戲,以為別人都看不懂嗎?「東方航空」與「中華航空」的政治符號學,老百姓學不會,但他們的命卻是真的。冒牌貨要證明自己是生母,請加點油吧!











國台辦講事實真相:民進黨當局百般阻撓台胞返鄉

                時間:2020-02-15 18:5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2月3日,首批247名在鄂台胞搭乘東航春節加班機返鄉,但後續運送迄今未能實施,備受兩岸關注。民進黨當局近日指責大陸方面拒絕合作導致運送安排“破局”。究竟事情原委如何,在鄂台胞至今不能回鄉原因何在?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15日接受記者採訪,講述了事實真相。


馬曉光說,2月6日我曾介紹了東航運送計劃受阻的情況,指出台灣方面一再藉故拖延台胞返回,並不斷對大陸無端指責,把我們努力克服各種困難為台胞服務的一樁好事變成了無理的政治炒作。這些天來,台灣方面不但繼續阻擋拖延台胞返鄉,而且他們的民粹和政治操弄變本加厲,甚至不惜採取造假、造謠的手段掩蓋真相。
對於記者詢問,台灣防疫機構負責人14日下午和晚間稱,2月9日兩岸曾達成共識由華航執飛,運回台灣方面提出的“優先返回名單”121人,但大陸方面突然變卦並要求以東航五個班次運送979人。馬曉光指出,此人完全罔顧事實,純屬信口雌黃。真實情況和過程是:
  2月3日,東航完成首次運送。返鄉台胞感謝大陸各方積極提供協助。台灣方面曾對這次運送表示“感謝”。
  2月4日,東航提出第二批運送計劃,即5日、6日晚間各由其執行2班,共運送890名台胞及其家屬。台灣方面當晚即予回絕,表示首批運送回鄉台胞出現一確診病例,後續應提升防檢疫強度,由於島內對返鄉台胞的防疫措施“收容能量有限”,東航的執飛安排“斷無可能”,並提出運送乘客應有“優先”類別。
  2月5日,大陸方面要求台方盡快提供其所稱確診病例有關信息,以便湖北方面和東航及時進行防疫調查並採取相應防疫措施,並表示將繼續對全體返台乘客做好疫情排查和科學防護。鑑於湖北待返回台胞已集結完畢,東航期望當天至少執行1-2班運送,以解民急民困。但台方既沒有提出所謂“優先”乘客名單,也不回复確認東航運送安排,導致東航當天未能執飛,在武漢已作好登機準備的台胞被迫解散回家。
  5日晚,台灣方面要求提供東航擬載運全部乘客名單。湖北方面漏夜加班,再次匯總湖北各地台胞請求協助返鄉的申請,整理出979名台胞及其家屬的名單和相關資料,並於6日上午9點前交給台方。
  2月6日,東航根據湖北匯總乘客名單,提出6日和7日各執行2班、8日執行1班共運送979名乘客的計劃。台方再次藉故拖延,聲稱首次運送作業在島內“引起諸多疑慮”,提出要由台灣防疫人員在登機前執行檢疫;機上旅客以200人為上限,並將提供一份台方整理的“返台優先名單”。與此同時,民進黨當局一些人指責首次運送“造成台灣防疫漏洞”,不斷對大陸進行攻擊。
  由於當天東航再次無法執飛,大陸方面指出,台方一再拖延阻礙,導致東航後續運送安排無法實施,在鄂台胞深感失望、寒心。如按東航計劃集中運送,所有急切返回的台胞皆已如願返鄉。台灣方面曾對首批運送表示感謝,近日卻一再對大陸無端攻擊指責,這種政治操作應立即停止,並儘快確認東航運送安排。
  2月7日、8日,台灣方面繼續拖延,沒有任何答复。
  2月9日,台方不但沒有同意東航運送,反而橫生枝節,提出“擬由華航班機執行下一航次任務”,乘客以200人為限。當天並提交一份121人的“優先返回名單”。
  2月10日大陸方面回應:第一,湖北疫情防控任務繁重,武漢天河機場運輸保障繁忙,由東航從在鄂台胞集結地起飛運送,快速便捷,台方另提華航接運,無異於節外生枝。第二,如果按台灣方面所稱,由於島內防疫能量所限,一班次只能運200人,並以每批返回台胞須隔離14天算,目前近千名在鄂台胞全部完成返回至少要兩個月後。眾多急於返鄉上班、上學、就醫的台胞難以接受這樣的安排。第三,東航此前提出的運送計劃,是全面滿足在鄂台胞返鄉心願的切實可行方案。台方的121人“優先運送名單”,經湖北方面核定比對,該名單既不全面,也缺乏合理公平。979名等待回鄉台胞中,慢性病患者近80人,60歲以上老人和不滿18歲少年兒童近400人。而台方名單中,真正需要優先的不足20人,121人名單的代表性顯然有限。儘管如此,東航仍願近日內運送包括這121人“優先名單”在內的200-240名台胞盡快返回。同時,對於東航後續運送全部在鄂台胞的航班計劃和可行時間,台方應盡快明確提出意見。第四,武漢方面對台方聲稱首批返回台胞中出現一確診病例高度存疑,並提出七個問題要求台方作出說明,希望台灣方面回答,並提供該病例相關資料。
  2月11日,台方仍然拒絕同意東航執行運送。
  2月12日,台方再度表示拒絕同意東航運送,並稱初步決定由華航在12日或13日執行載運任務。大陸方面明確表示,綜合考慮急需返鄉台胞情況和武漢機場實際狀況,由東航執飛運送最為便捷可行,由華航接運不切實際,希望台方勿再堅持。目前滯留在鄂台胞急需返鄉工作、學習、就醫者甚眾,盡快返鄉是他們的最大關切。台方應當就其島內“擴充防疫能量”安置返鄉台胞,說明確切時間進度安排,以免台胞苦等不知延至何時,台方久拖不知伊於胡底。
  2月13日,台方仍不同意東航運送。大陸方面當天回應,湖北方面對運送台胞返鄉早已規劃周全,各項準備一周前即已就緒,運力保障不存在任何問題。同時再次要求台方就何時能完成在鄂台胞回台后防疫安置能力擴充,盡快說明時間進度安排,以利雙方有序推進後續運送作業。
馬曉光說,以上就是截至目前兩岸民航聯繫渠道溝通的全過程事實清楚表明,台灣防疫機構負責人所說的完全是謊言。雙方一直在溝通東航運送事宜,明明是2月6日東航就提出了完整的運送台胞計劃,而台灣方面一再以各種藉口阻擋拖延,2月9日又改口提出由華航執飛,何來大陸變卦之有?也正是此人宣稱,首批返台的台胞出現一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引發了島內炒作,成為台方阻擋在鄂台胞回家的藉口。然而,武漢市台辦根據掌握的具體、確鑿事實,發現台方宣布的這個確診病例存在很多既不符合醫學規範、也明顯有悖常理的疑點,因此提出了七點質疑。這位台灣防疫機構負責人完全有責任如實向公眾作出說明,但是從2月8日到現在,他除了支吾搪塞,對七點質疑一直諱莫如深。這名台胞被宣佈為確診病例,竟然沒有被告知,更沒有進醫院隔離治療,也沒有實行與其他同機旅客不同的措施,這樣的離奇怪事有誰能信?但就是這樣一個疑點重重的病例,卻被台灣方面大做文章,成為阻擋東航執飛運送的一個理由。在大陸方面一再要求下,台方13日才提供了這個病例的一些情況。如果真是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相關信息提供拖延長達10天,這會給其他同機乘客、給湖北方面防疫帶來多大危害?前幾天,還是這位台灣防疫機構負責人,竟然不顧基本的人道精神,宣布不許兩岸婚姻家庭子女回家。這種冷血決定不但給在鄂台胞返鄉帶來更大困擾阻礙,而且對許多台胞家庭造成傷害。
馬曉光指出,台灣方面聲稱的“弱勢優先”其實是拖延東航執飛計劃的一個藉口實際上,在首批回鄉的247名台胞中,我們已經考慮了老人、少年兒童和慢性病患者,有98人得到了優先運送。我們也說過,盡快運送就是最大優先,符合每一位需要盡快返鄉的台胞的利益。現在大家看得很清楚,台灣方面一直拖到9日才提出121人的“優先名單”,早就耽誤了東航先前的執飛安排,所謂優先從何談起?更何況,東航計劃運送的979名台胞中,近85%是臨時來鄂人員,未滿18歲的少年兒童和60歲以上的老人有近400人,有近80人為慢性病患者。台灣方面提出的121人名單,完全沒有顧及上述情況,不能真實反映在鄂台胞的實際急迫需求。至於台灣方面稱防疫“收容能量有限”,他們不應該忘記,民進黨當局1月30日就曾聲稱要接回在湖北的台胞,並信誓旦旦宣稱“會做好充分準備”,為什麼過了幾天反而以“收容能量不足”為藉口拒絕東航運送呢?收容能量不足是一個必須優先解決也不難解決的問題,10天過去了,竟然沒有結果,令人難以置信,是無心?是無力?還是其他?我們提出台灣方面應當加快防疫安置的擴充,同時不要完全中斷返鄉台胞的運送,既充分考慮了在鄂台胞急需返鄉的最大關切,同時也是基於理解和體諒島內民眾。我們提出台灣方面應當拿出一個完成防疫安置的確切時間表,以利雙方有序安排在鄂台胞後續運送,也是合情合理的,但台灣方面至今避而不談​​。原因究竟何在?他們應該講清楚說明白。
馬曉光強調,在運送在鄂台胞返鄉這件事情上,事實清清楚楚,台灣方面先是以“防疫優先”、“弱勢優先”、防疫能量不足為藉口,後來又橫生枝節提出由華航接運他們總是在不斷尋找藉口、變化手法,百般拖延阻擋東航實施運送誰在真正關心、幫助台灣同胞,誰在極力拖延、阻擋,不斷節外生枝,是非分明,一目了然。實際上,台灣方面的各種托詞和藉口,都是為了拖延運送,阻擋台胞返鄉。企圖以謊言推脫責任,掩飾自己的口是心非,是行不通的。事實就是一面鏡子,照出了他們的內心和真實面目說到底,民進黨當局從來就沒有把台胞的利益放在眼裡,他們根本就沒打算讓在鄂台胞盡快返回,而是想盡辦法阻攔,能拖就拖,能擋則擋,能耗多久是多久。大陸方面從關心台胞健康福祉和真誠幫助台胞出發,早已做好了運送在鄂台胞返鄉的一切安排,這些台胞也在急切期盼等待。我們敦促民進黨當局,不要把一己私利凌駕於台胞的利益之上,應當盡快同意東航運送,讓在鄂台胞早日順利回家。

國台辦網站http://www.gwytb.gov.cn/wyly/202002/t20200215_12243729.htm












【即時短評】接回滯留武漢台胞仍有轉機


2020-02-15 21:15 聯合報 /   記者李仲維/即時報導
圖為第一批滯留武漢台胞搭機返台。中新社資料照片


接回滯留湖北台胞的第二班包機看似遙遙無期,兩岸各有堅持,但協商本來就是妥協的藝術,尤其此事是不涉政治事務性協商第一批武漢接返人員這兩天有望結束隔離,接返第二批人員並不是沒有轉機。

在兩岸各自亮牌後,目前接返作業卡關的理由已經很明顯,一是何方派機的問題。陸方提出依照第一批由東方航空執行輸運計畫;而蔡政府基於第一批輸運不愉快的經驗,要求派遣華航且搭載我方檢疫人員赴當地協助登機檢疫作業。

二是優先名單的問題。陸方要求分多班次、快馬加鞭輸送979人回台;而蔡政府提出的優先接回名單只有121人。

基於避免有像外國「撤僑」的觀感,陸方寧願自己派機也不願讓華航去接人。蔡政府則緊抓第一次運返作業有出現確診病例的藉口,指對岸防疫不夠周延,顯示兩岸各自都有心機考量。

至於是否派遣防疫人員隨機,應可參考其它國家派遣包機的前例,如果沒有前例,又強要陸方吞下防疫能力不足的罪名,恐怕難以成事

至於優先名單,應該也是可以協商討論的。蔡政府目前只提出121人,換句話說,包機的載運量還有很大空間,如果陸方手上也有優先名單,在討論後應該是可以增減的,如果蔡政府堅持要湖北方面將這121個人一個不能多,一個不能少地送回來,豈不是把對方當作是執行單位、下屬單位?陸方也恐怕難以接受蔡政府的擺佈。

當前最大的難點,是兩岸缺乏互信與默契,尤其是蔡政府雖然率先提出接返滯留湖北台胞,但在第一批運返作業吃了悶虧,亟欲掌握第二批的主導權。

第一批自武漢撤返的247人即將結束隔離,接返下一批不該再成為增加國內醫療負擔的藉口,協商更是妥協的藝術,尤其此事是不涉及政治的事務性協商,在家屬的聲聲呼喚下,人道救援不應流於口水戰,兩岸官方必須兼顧人道與防疫,讓滯留湖北的台灣人儘速回台。














【即時短評】黑鷹折翼 最重要是檢討文化不是記過懲處


2020-02-15 21:53 聯合報 /   本報記者程嘉文
空軍司令熊厚基宣布,自請處分記過一次。記者程嘉文/攝影
空軍公布失事黑鷹直升機的最後航跡,資訊詳盡程度超乎過往。圖/空軍提供


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墜機身亡,這位優秀將領的英年早逝,造成國軍難以彌補損失。面對空前嚴重意外,軍方破天荒向外公布失事報告,雖是亡羊補牢,但開誠布公的態度仍值得肯定。

幾乎所有意外都是「複合性事故」,非致命的單一因素湊在一起,就會釀成大禍。「0102空難最先的因素是天氣,然而空軍對台灣山區氣候絕不陌生,飛行員也都經歷類似訓練,黑鷹直升機甚至可在沒有能見度情況盲飛」。「小病」為何變成無解的憾事?就是軍方含蓄提及、不願細說的人因因素

當天直升機出發前,還是晴空萬里,組員向航管申請目視航線VFR飛行,但在天氣變壞情況下,飛官可以向航管要求,改為非目視狀態的儀器航線IFR模式,就能爬高飛入雲幕中。航路上最高峰不過3,800餘呎,只要超過此高度,絕無可能撞山。

由目視改為儀器,對硬體裝備與飛行員技術都毫無困難,但須先由航管人員以雷達確定其位置,再開始引導。依據民航局公布的飛航指南AIP),在北宜山區必須爬高到5,000呎以上,雷達才能看到專機此時已飛越雪山山脈最高點,馬上就要進入蘭陽平原、降落蘇澳,如果又要特意爬高到5,000呎,再從高空由航管引導下降,勢必多花相當時間。

軍隊最重視準時,尤其總長行程繁忙,在中午前就得趕回台北,下午又有會要開。儘管沈一鳴向來以明理好長官著稱,但駕駛恐仍難免有求好心切、不能遲到的心理壓力。面對天氣轉壞,是否要改飛儀器航線,潛意識多少會影響判斷。

另外從軍方報告中可知,在墜機前頃刻,正駕駛一面操縱飛機,同時還正與航管討論抵達蘇澳的時間,副駕駛兩度插話提醒高度,最後試圖改出時,仍晚了兩秒鐘。這種情況不由令人想起,民國81年(1992年)泰航311班機在尼泊爾加德滿都撞山,當時機長同樣一心二用」,同時兼顧操作飛機重新進場,一面還與航管人員對話,導致未注意航向錯誤

近年全球航空公司強調座艙資源管理」(CRM),落實組員分工,「一人主飛,一人負責通訊與監看是常態。就此而言,如何落實國軍多人駕駛機種的CRM,才該是未來檢討的重點,遠比對將校們記過調差,更有建設,也才是真正精進空軍戰力、告慰烈士在天之靈的正道。

聯合筆記/「鑽石公主」難題 全球課題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9858/web/

◆  面對新冠病毒 以讀攻毒 以書止輸
◆  跨國瘟疫野火 世界大規模「減碳」
◆  聯合筆記/「鑽石公主」難題 全球課題
◆  補助有排序 紓困更完善
◆  畫中有話/經濟春燕何時來?
◆  連署入世衛本末倒置 凸顯政客愚民私心
◆  我入世衛 先要成亞洲傳奇
◆  菲國禁台令急轉彎/為國為民 濃濃政治味
◆  菲國禁台令急轉彎/化解誤會 代表處之功
◆  漫畫/排隊買口罩都是假新聞?!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鑽石公主」難題 全球課題


2020-02-14 23:39 聯合報 /   蔡佩芳
在日本橫濱外海展開海上隔離的鑽石公主號郵輪。 (美聯社)


日本政府處理鑽石公主號飽受批評。持平而論,日本對鑽石公主號原沒有義務,卻如同飛機事故,成天外飛來責任。

任何國家突然要接納三千七百人隔離觀察、治療,成員半數來自五十個不同國家,都是難題。日本感染症與環境感染學會登船調查,十三日發表報告指,依防疫手冊採取預防感染措施,但人員來自各國,溝通說明困難。這例一出,更讓各國紛拒郵輪靠岸。

日本有本土疫情、還有專機撤僑要應對,不可能將防疫資源傾注於鑽石公主號上。日本單日只能負荷三百個檢體分析,一個檢體成本一萬日圓,全用於船上檢疫,最少也需要十三天,近四千萬日圓日本政府為此徵召民間實驗室,希望將檢疫能量擴大至一日一千件

日本本周完成第五批專機撤僑後,將暫停撤僑,除待撤人數下降外,返日後安置地點也待安排。千葉三日月飯店因接納第一批撤僑專機民眾,形象大損,影響其他單位的意願;近日確診案例後送山梨、長野治療,顯示收容能量有限,首都圈已無法負荷

日本安置避難民眾準則重視公平性,若物資不足,為免糾紛甚至寧可留中不發,或許是船上人員上陸決策遲緩原因。

即使開放各國接回國人,如何護送、從哪離開,全程不能有防疫破口。南韓中央日報十一日報導,南韓政府表態,沒有計畫接回船上十四名韓人,報導更提到,至今沒有一國提出具體計畫。船上有逾四百名美國人,美方原有意走海路,從駐日美軍基地載離,協調後也放棄。

讓日本最難堪的恐是,招外界批評措施都源於世衛規定。日本採船上隔離,獲世衛專家支持;對中國人赴日禁令幅度小,固有政經考慮,也是照WHO對疫情認定。檢疫官遭傳染,戴口罩、手套,卻沒穿防護衣、護目鏡,輿論質疑輕忽,厚生省解釋,防疫配備依WHO方針

檢疫原是拉丁字quadraginta意思四十」,中世紀鼠疫流行時期,若懷疑船上貨物或旅客帶有致病原,會要求船隻在外海停泊四十天,確認安全才放行,以防止旅客或貨物將傳染病帶入境內,顯示運輸、旅行帶來傳染病問題多麼棘手。郵輪群聚感染沒前例,眼下日本單獨面對鑽石公主號難題,但所有苛責,其實是全球課題。











面對新冠病毒 以讀攻毒 以書止輸


2020-02-15 00:08 聯合報 /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出版界呼籲,政府在訂定紓困或振興抵用券適用範圍時,千萬不要忘了出版業與書店,在臉書轉傳海報。 圖/吳政鴻提供


一、以讀攻「毒」
多年來提倡「讀書不輸」,新冠病毒肆虐,正是「安於短暫隱居,均能渡過疫關」。拿書消失在海邊、山下、平原上,我不找你,你也找不到我。生命鍵盤敲下「暫停」,放下懸念,做個書本上雲遊四海的讀者。

心靜下來,只要有書作伴,就能感受到靠近知識散發的熱量。我們不是一直嚮往《湖濱散記》、《山居歲月》意境嗎?內心自問:自己怎會在都市叢林中停留這麼久?當你重溫古人智慧,你更能體會:黑天鵝帶來的「危」也就是「機」。

川普以保護主義「讓美國再偉大」爭取選票時,波及國家短期受苦,但懂得應變的,反因此更強壯,加快變更「偉大」,大陸華為5G發展,是因禍得福例子。

中國大陸經過新冠病毒災情後,待封城的武漢等地,生命力再現時,不少人預測,冒出來的而是狀元與文明。

二、書生的「三生」有幸
深居簡出,閱讀沉思,書成最好伴侶,還需要口罩
利用機會專心讀好書

一本有吸引力好書,必有你難以拒絕的特質:1、傳播現代知識;2、論點有創意並激發創意;3、故事感人且有啟發性;4、有實用價值;5、提倡人與自然和諧共存;6、記錄人類(及國人)的成就;7、探索人類心靈世界;8、提倡人間長情與大愛。

透過長期閱讀,現代人靠知識與技能:才有好的「生活」。才有尊嚴的「生存」。才有安身立命的「生計」。這成書生的「三生」有幸。

一生「與書共生」,從六歲起讀書到廿八歲畢業教書,與書成命運共同體—認真讀書、教書與寫書;甚至有機會回台參與出版,選書、評書、印書,我成東西方社會快樂讀書人。

三、讀書,做人,做事
貫穿一生的信念,不是財富與權力,而是讀書與教書。因此倡導:

人生起點,不是誕生,而是與書結緣那一刻;與書結伴一生,就是「書生」;就是終身知識之旅

廿一世紀初台灣的競爭力、生命力、凝聚力,面臨嚴酷挑戰。做為知識分子,能想到的還是回歸基本面—好好讀書、做人、做事。 把三者結合,在新冠病毒消失後,變成提升生活品質的新風潮。

因此鼓舞大家一起「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

四、以書止「輸」
眾聲喧嘩中,靜靜聽一下的十項自述與自信。老友王建煊看到後,要我寫下來,掛在他主持的基金會牆上。

1、書是啟蒙的「種子」。2、書是溫柔的「鞭子」。3、書是學習的階梯」。4、書是沉默的「老師」。5、書是跨越無知的「橋梁」。6、書是治療愚昧的醫生」。7、書是打開封閉的「大門」。8、書是逃脫貧窮的「捷徑」。9、書是知識的「地圖」。10、書是前進的「思索」。

最大心得:離開書,你就輸。

最後:書是對抗病毒傳播武器。













跨國瘟疫野火 世界大規模「減碳」


2020-02-15 00:12 聯合報 /   徐正雄/農夫(新北市)
武漢一家醫院的醫護人員正在照料新冠肺炎病患。 (美聯社)


說來諷刺,我們居然得靠一場瘟疫才能大規模「減碳」。代價卻是無辜人命。

世界最大的引擎快速熄火,哀鴻遍野,多少投資者還想從災難中撿便宜,並以樂觀者自許,不知反思這場跨國瘟疫野火,之難以撲滅,正是因世界已悄悄被「經濟統一」,各國界線正迅速消失。

一場瘟疫,也揭露各國體質和心機。瘟疫阻止人類流動,同時也凍結貨物,許多東西暴漲暴跌,才發現對他國依賴有多深。人們享受著大量生產的廉價,慢慢失去自我製造能力。

有人一邊罵不透明,一邊還想從受傷大象身上割取象牙。曾經恨之入骨的友邦,居然成為出力最多的鄰居。而從他那裡獲利不斷的國家,卻翻臉跟關臉書一樣容易。

和熟稔的疏遠了,和陌生的靠近了,因為災難,各國關係重新排列。

瘟疫,和那些隱藏在各大公司、財團的幕後操手脫不了關係。對他們來說,什麼都可變成商品,《土地正義》這支紀錄片裡,忠實記錄「綠能」也可消滅無數小農、毀人家園。

環保不啻成政客商人的胭脂。以經濟為名,政客編織各種美麗謊言,去殘害各種生物、破壞自然環境,最後財富集中少數,連百姓也成為繼生物之後,被宰殺對象。

我們拚命破壞環境、殘害生命,發明各種讓人類變得可有可無的科技沾沾自喜,凡事以數據回答。正是這種傲慢,讓瘟疫隨著網路,散布到每個人心中!這種恐懼,沒有口罩可過濾。

前幾天,和曾服務於東南亞公益團體的小農閒聊,問他為何回國?他說:在東南亞,看商人低價取得土地後,放火燒林,再用低薪剝削勞工…劇情和《土地正義》不謀而合,其實這種故事到處都是。

人類如何對待世界,世界定會加倍奉還。貪婪者或許可以躲過水災、火災,卻難敵無色無味的瘟疫;死神面前,人人平等。

到現在,居然只有一位瑞典小女孩覺醒,政客仍不肯正式對地球道歉,並積極補救!世界是「火宅」;地球是巨大的鐵達尼號,船要沉了,許多人還在唱歌跳舞。我們常常忘了,也懶得想起—人類和萬物的榮枯,息息相關。












補助有排序 紓困更完善


2020-02-14 23:47 聯合報 /   吳怡彥/東南科大觀光系副教授(新北市)
針對疫情紓困,經濟部已就餐飲、零售、會展、商圈、夜市及傳統市場五大項內需服務業進行盤點,將協助業者度過難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忽然間,城市寂靜起來。通常年節時期的台北城,本來就因大批常住人口南返相對空蕩。但過完年,百工齊啟的時節,隨著新冠病毒確診案例增加,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大家開始足不出戶。出門常只為排隊等口罩的網路笑話,或許也相當程度地反映真實。

常住人口減少,在城市內部移動,自然減損消費力;但城市本身人口的基本消費仍在,更大的消費缺口來自觀光人口。所謂的觀光產業,依賴的產業鏈,都以交通為始,因為「移動」而產生消費地域移轉,移轉數額常不是等量,而是倍率增加,因為移動衍生更多食衣住育樂購等消費。當大家不移動固著於居住地,擴增的消費就消失了,連帶影響的經濟層面,不可謂不大。

也因之,政府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提出新一波紓困方案,匡列特別預算超過新台幣六百億元,紓困對象包含內需型產業(餐飲、零售、商場商圈、夜市、傳統市場、會展業等)、農業、觀光及運輸業等,後續包含勞動部門、文化部門(電影娛樂業、藝文展演等)、製造業等。並秉持雨露均霑、立竿見影、固本強身、加速公建四大元。

面對重大衝擊變數,政府提出紓困因應方案,實有其必要,而借鏡SARS經驗,了解受衝擊產業,依序為餐飲、零售、觀光、運輸、製造業等,也顯示政府投入相當心力,以為政策擬定基石,需予肯定。藉由此次紓困方案,調整公共建設時程,提出的固本強身、加速公建也有其理。但仍需提醒及了解衝擊產業排序,當有補助的優先次序,而非雨露均霑,方能確實救急,見立竿見影之效。

所謂紓困產業,不應雨露均霑,不僅指產業類項,也在紓困地域。城市因常住人口眾多,原本外來人口消費總額比例,仍遠低於常住人口,而觀光旅次更較城市常住人口數低。城市本身的常住人口與通勤旅次,仍能支撐基本經濟運作;但依賴觀光的小鎮小鄉就不然了,當觀光旅次無法進來,這些年來催生的地方創生政策,必然受波及。再者,因為恐懼而駐足不前的旅次,仍需有相關的安心配套。

調整補助產業類項與地域,提供更正確的抗疫知識,並建構讓人安心的移動通路,當能讓此次的紓困政策,更完善。












畫中有話/經濟春燕何時來?


2020-02-15 00:13 聯合報 /   林俊良
圖/林俊良


過去,台北信義區百貨商圈,聚集人流與錢流,是經濟櫥窗的重中之重。春節前,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國際觀光客與陸客卻步;加上民眾聞疫色變,非必要也減少外出,上街幾乎人人戴口罩,消費意願大降,衝擊觀光餐飲百貨服務業。

微風集團近日開出人力精簡第一槍,期望不是第一張骨牌。惟如何找回國人消費力,經濟春燕何時來,令國人忐忑。












連署入世衛本末倒置 凸顯政客愚民私心


2020-02-15 00:05 聯合報 /   石文傑/退休教師(新北市)
台灣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能有效控制,歷任衛生署長林奏延(左起)、楊志良、涂醒哲、張博雅、葉金川與全國醫師公會理事長邱泰源等人在品觀點董事長許良源的發起下舉行記者會,號召500萬民眾一起連署挺台灣。 記者潘俊宏/攝影


面對新冠肺炎威脅,五位前後任衛生署長、衛福部長召開記者會,號召五百萬人連署挺台灣加入WHO,讓國際社會聽到台灣人民的需求。有人說台灣加入對世衛會有貢獻、有的說這不是政治問題,而是衛生與健康問題、有的要求台灣有尊嚴、有意義,與世界各國一樣平等入會,還說拒絕台灣是中國和世界的損失。

這些訴求令人動容,也深表贊同。問題在世衛組織是聯合國附屬機構,就像教科文組織UNESCO) 、人權委員會( UNCHR、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必需是聯合國成員,才能入會捨入聯一途想彎道入世衛,既不合程序,也似本末倒置

就像不參加聯考及會考,試問如何進名校?父母再多金和社經地位再高,相信也沒有學校敢接受?

至於呼籲五百萬人民連署挺台灣加入WHO的民粹作法,恐更無濟於事。當年不也是有發起「一人一信致函聯合國,要求讓台灣入會」,結果如何?只凸顯政客愚弄國人的私心這些道理相信國民黨籍前署長都應心知肚明,何以還要配合當啦啦隊












我入世衛 先要成亞洲傳奇


2020-02-14 23:58 聯合報 /   孫健萍/公民正義聯盟總召集人(高雄市)
世衛全球專家會議研討新冠肺炎新藥及疫苗,台灣專家「線上」參加,外交部說明進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擴散,台灣以抗煞經驗立即啟動防疫機制,目前疫情的控制相對周邊國家、地區更為迅速、有效;與此同時,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卻屢屢受阻。即便國際處境艱難,台灣醫療與公衛的成就仍受舉世矚目,也掀起國際間新一波台灣應否加入世衛論戰,連日相安倍及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也公開發言力挺台灣。

在新冠病毒疫情日益嚴峻,即便我國以外交手段積極運作友邦為台灣發聲;但在大陸影響力下,勢難抗衡。除政治運作,台灣做為世界醫衛一分子,亦可透過台灣醫衛形成關鍵影響力,做為世界醫衛領域無法排除台灣的重要基礎。

一、隨著科技發展不斷精進,未來醫療將突破地域限制,台灣應結合醫療與國內科技優勢,率先切入「跨境智慧醫療」領域,吸納國際頂尖醫學人才、團隊合作。醫學與醫療研發、智慧醫療設備、製藥與疫苗研發、生技產業…等,均適合台灣發揮,而自由經濟示範區的醫衛專區可作為這些領域,面向全球一展身手的練武場。

二、推動醫衛外交,是我國展現專業軟實力和爭取國際社會認同的重要管道。我應致力醫療新南向政策,協助相對落後國家建立公衛、醫療體系;與各國公衛官員交流,例如:台灣的健保體系、抗煞經驗。

美國學者艾迪森矽盾」(Silicon Shield)一書,形容台灣的半導體實力,如同中東石油一樣,形成「矽盾」,讓世界科技進程缺少不了台灣。以此觀點來轉念反思:我們不必問世衛組織為我們做了什麼﹖而該問我們為了世界衛生做了什麼?台灣的醫衛關鍵影響力,是否能讓台灣加入世衛組織猶未可知,卻能讓台灣在世界醫衛扎根、耕耘。

好萊塢電影我是傳奇」,為了解救人類,不顧一切保護消滅病毒的疫苗;過去我們曾締造經濟奇蹟,未來我們透過醫衛努力,相信也可以締造醫衛傳奇!











菲國禁台令急轉彎/為國為民 濃濃政治味


2020-02-14 23:53 聯合報 /   陶以哲/高中教師(新北市)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菲律賓為防止疫情擴散,十日突將台灣列為旅行禁令國家;我強烈抗議,菲總統杜特蒂還特別表達,並非政治考量,而是為了杜絕疫情延燒自家人民。最新發展,菲方昨內閣會議後又收回禁令,取消對台灣的旅行禁令

菲方先前態度當然讓國人不滿,疫情發燒,許多區域/全球經濟如再低迷下去,也會送進加護病房。各國在自保與種種權衡上,勢難盡如人意;菲台長期以來為彼此重要市場,打壞彼此關係,對兩邊都不是好事。

值得注意的是,當菲國對台如此,我們可曾進一步深思,類似禁制令給當事國的感受? 未來疫情穩定後,國與國間(如兩岸政府)看來更難破冰。衛福部陳時中,「國籍選擇自己擔時,是不是隱含意識形態政治性考量

確實,因諸多主客觀因素,我們無法雪中送炭,但我們的官員至少在語言表達時,可以展現適當溫度,對外人展現出我們的文化水平;對抗病毒無情,有賴非常手段,但別忘了過程中,作為人的美好良善特質。

當各國皆以自身人民健康與生命安全,為最大依歸的此時,如先前菲律賓決策對我拒絕入境,許多國人群起抗議憤怒,卻沒有反思,近日我們對他國所做的,其實跟過去幾天菲國對我們做的沒兩樣。

即便政府大聲疾呼,一切是為國為民,無關政治,但我仍持續嗅到濃濃的政治味。











菲國禁台令急轉彎/化解誤會 代表處之功


2020-02-14 23:50 聯合報 /   汪哲仁/研究人員(新北市)
菲律賓對台灣實施旅行禁令,圖為菲律賓總統杜特蒂。 (歐新社)


菲律賓原公告基於一中政策,對中港及澳實施的臨時旅行禁令」,包含台灣,造成近五百位台灣人被困在機場,嚴重影響國人權益。杜特蒂總統稱該禁令是基於公衛防疫所需。這種欲蓋彌彰做法,更激起國人憤慨。

杜特蒂上台後,其政治狂人行徑,不僅一改過去長期親美路線,大量引進中國力量,換取更大經濟利益。從菲律賓衛生部所發出公告,開宗明義就提到一個中國政策,更印證其親中路線。

本次菲國政府願收回成命,解除禁令,原因應是菲方召開緊急內閣會議,菲駐台代表及部分部會首長,強調我國疫情輕微及防疫有效,經過激烈辯論後,杜特蒂最後只能接受內閣建議,政策轉彎。由此可見,雙方代表處的良好關係與互動,在關鍵時刻能夠協調、溝通,最後化解雙方誤解。

此次兩國防疫紛爭,菲更應明白,台灣是近鄰,雙方在醫療公衛領域上密切合作,才真正有利國民的健康安全,否則台灣在防疫出現破洞,也絕非菲律賓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