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經濟/適度調整房屋稅 一舉三得

.聯合報社論..台灣首見「極端高溫」警報
.聯合報黑白集.小學生和莊國榮誰荒謬
.經濟日報社論.適度調整房屋稅 一舉三得




經濟/適度調整房屋稅 一舉三得


2016-07-24 04:0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日以來,前行政院長陳冲針對民進黨地方政府大幅提高住宅的評定現值,指出課徵財產稅是違憲,因此認為房屋稅應該「不升而要廢,不廢也要降」。由於目前每年政府的財產稅收入約600億元左右,是一個很重要的稅種,尤其對地方政府而言當然不能輕易言廢。另外,近年來國內所得分配惡化,而財產稅(尤其是房屋稅)稅率太低,是造成財富分配不公的最重要原因,因此財產稅不能廢。
首先,針對財產稅是否違反憲法第15條的說法,應該由大法官來解釋。事實上,大法官會議早在民國81年的369號解釋文中說明,房屋稅條例並沒有違憲。其實就直覺上來說,憲法第15條是說,「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如果因此可以引伸為財產不得課稅的話,那麼工作所得是否也不得課稅?
事實上,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有課徵財產稅,其中又以房屋稅為大宗,而且大都是由地方政府徵收。主要理由是因為房屋的價值是來自於區位的好壞,比方說,是否鄰近捷運、公園、市場與學校,當地的治安及醫療服務好不好等,而這些屬於地方性公共財,大都是由地方政府提供,所以,當住宅因為這些地方性公共財而增加價值時,就必須支付較高的房屋稅。
以美國為例,各地方政府的房屋稅稅率高低不同,由地方政府自行決定,徵收較高稅率的地方政府就提供較好的地方性公共財;反之,徵收較低房屋稅的地方,政府只能提供較差的公共財。所以,美國各地方有所謂的好區與壞區,讓人民自由去選擇想要居住的地區,想要住在好區的民眾,就必須支付較高的房屋稅;反之,就選擇住在較差的地區。這就是「用腳投票」的由來。
再說,我們目前的房屋稅是否很高呢?先舉一個例子來比較,在台灣擁有一台市價百萬左右的車子,每年大約要繳2萬元的牌照稅;然而在台北擁有一棟2,000萬元的房子,每年繳交的土地稅與房屋稅加起來大約5萬元。車子與房子都是財產,為什麼稅負會差這麼多?或許有人會說,房子是人安身立命的地方,所以應該少課一點稅,那麼請問,衣食住行都是人們生活所需,請問那一樣不重要呢?
從上述的例子來看,其實不是車子的牌照稅稅率太高,而是房屋稅的稅率太低。再以全世界先進國家大都市房屋稅稅率來看,大約是市值的1%,如果以此一稅率計算,台北市一棟2,000萬的房子,一年的房屋稅應該要繳20萬。當然,以目前台灣房屋稅的實質稅率水準,政府不可能把房屋稅稅負一下子拉到這麼高,但是顯然我們的房屋稅是偏低了。
接著,我們再要提一下房屋稅與所得分配惡化之間的關係。法國經濟學者皮凱提(T. Piketty)在其名著《新資本論》的主要結論是,造成全球所得分配惡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長期以來資本的報酬率一直高於勞動的報酬率,因此,要減緩所得分配惡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對於資本的課稅。財產稅(房屋稅)就是高財富擁有者最重要的資本之一,因此對於房屋課徵較高的稅負,當然可以達到長期減少所得與財富差距的目標。
最後,要強調的是,雖然我們認為財產稅不能廢除,但是畢竟國內只擁有一棟自用住宅的國人占有七成以上的大多數,由於居住是其主要目的,如果把稅率提高太多,會對大多數國人產生立即影響。因此,地方政府在調高住宅評定現值時,應該同時調低自用住宅的稅率,以減輕其稅務負擔;然而,對於擁有多棟房屋者,應該適用較高的稅率。如此,一方面可以增加政府稅收,另方面可以減緩所得與財富分配惡化,同時又可以達到維持房價穩定的目的,一舉三得,這才是最佳的政策。

聯合/小學生和莊國榮誰荒謬


2016-07-24 04:0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教育部召開「課程審議會學生代表遴選會議」,學生質疑程序有瑕疵,太過草率,議程被完全擱置。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喻文玟/攝影


有小學生報名要審課綱,李家同教授痛批「教育部瘋了」。他說,如果真的選出小學生當課審委員,台灣將變成國際大笑話。
第一,李家同罵錯了,讓學生來審課綱,是民進黨主導的立法院通過的決議,要罵得先罵立法院和民進黨。第二,李家同可能過慮了,小學生如果真的要來課審課綱,看起來雖很荒謬;但因為預先知其荒謬,也許反而沒那麼危險。比起小學生審課綱更荒謬的,是指派一個充滿政治偏見的人來主持課綱研修大計,其結果必然更危險。
教育部日前召開學生代表遴選會,台上的主持人和台下的學生吵得一塌糊塗,那位主持人,正是扁朝時滿口荒唐言的教育部前主秘莊國榮。當年莊國榮以其粗話為武器,掃射藍營政治人物,那些言論無一能反映其法學背景,僅說明一個人為了政治立場能粗鄙到什麼程度。
在扁政府時代,莊國榮之「敢言敢演」,就被喻為技冠民進黨「國會三寶」,和杜正勝、謝志偉合稱「新三寶」。誰料,事隔八年,教育部長潘文忠竟忙不迭地將這塊寶物重新出土,讓他主持課綱研修大計。這樣的「慧眼」,到底背後藏著什麼心思,恐怕才是人們更該擔心的事。
從這個角度看,李家同罵「教育部瘋了」,其實也罵得沒錯。小學生報名參加遴選,至少有膽識,但立刻被莊國榮排除。而莊國榮不僅不必參加遴選,他還佩著寶劍來主持遴選;如此,課綱還會有活路嗎?

聯合/台灣首見「極端高溫」警報


2016-07-24 04:0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受太平洋高壓增強及吹西南風影響,大台北地區高溫炎熱,一群來台觀光的陸客,不耐「寶島」炙熱的陽光照射,紛紛撐起陽傘及披著防曬花薄紗穿越台北信義區的馬路。 記者侯永全/攝影



台北最近連續飆出卅七、卅八度的高溫,台灣島則被曬得像紅通通的烤番薯,民眾苦不堪言,氣象局也終於發出首次「極端高溫」警報。不僅台灣飆高溫,北半球中低緯城市齊步進火爐,近四十攝氏度毫不稀奇,且至今並無趨緩跡象。無論如何,防暑災已是城市必備認知。
前不久,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氣象組織(WMO)聯名呼籲各國建立因應熱浪系統,並貼心提供「熱浪預警系統」建置指南。同一時間,我國衛福部開始宣導「熱傷害」,雖只是政令宣導,但顯見暑災的危害成形;台北市環保局也宣布建立「熱浪預警SOP」,結合各局處在熱浪發生時交換資訊,展開及時救援。
一年多來,地球暖化增溫現象明顯,至六月底止,已連續十五個月氣溫高於當月的歷史均溫。今年是聖嬰年結束之次年,太平洋低緯地區海溫偏高;我國海洋研究船置放在西太平洋低緯的浮標,測到海溫竟高達三十一度,高出常溫五度之多。另外,今夏太平洋高壓強盛,日照熾烈,溫度不斷攀升。
進入本世紀以來,歐洲連番酷暑造成數萬獨居老人遭熱死,因而使得熱浪的因應對策廣受各國重視。台灣在這方面的警覺極差,問題在觀念不到位:一、熱浪來襲是災害等級,必須因應、調適、減緩;二、熱浪應被監控,可預警,且有足夠時間採取防範措施;三、因應熱浪措施必須做好前期的科學準備,要有足夠的大數據分析與科學根據來支撐應對措施。
城市興起前,夏季只是四時之一,算不上災害。近年來,因暖化加上城市熱島效應,酷暑逐步嚴峻地往災害挪移。然而,台灣在氣象預報、公共衛生、防救災應對上,從未將酷暑認為是「災」,主政者也不曾想過因應酷暑已到了需避災層次,應該布建防災網,並補強科學研究,且反覆演練。
熱浪來襲,一般而言均有預警空間,少則三天、多則一周,即能根據大氣環境、高壓槽線、海面溫度的變化發出預警。只要掌握預警空間,做好應對,即能避免生命財產損失。遺憾的是,台灣通常是在高溫發生後,氣象局才告知偵測溫度,毫無預警效果。
所謂暑災的科學準備,例如酷暑來臨將使冷氣耗電激增,能源當局必須計算民眾升降一度冷氣溫度的電力支出,電力系統如何因應?會否超負載而斷電?以台灣的情況,若民眾每調低一度冷氣溫度,全台大約每小時要多支出二百四十萬度電力,約是核一兩部機加上核二的一個機組的發電量。這些,都需要精算,並預為綢繆。
高溫對健康危害的研究也需補強。台灣醫療領域對低溫對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疾病的研究不少,卻甚少關注高溫環境對銀髮族的傷害;有了足夠數據,一遇高溫情境,才能妥慎執行獨居老弱緊急送往照護中心的計畫。
交通設施的監測,也是暑災防禦網的一環。六月初的熱浪,東線鐵路連續發生莒光號、自強號出軌翻覆事件,原因是鐵軌不耐高溫而「挫曲」變形,連帶扯斷供電的高壓電桿傷及乘客。事實上,軌溫監測在防災計畫中已是必要動作,鐵路局也只能趕緊亡羊補牢。
因為觀念不到位,連帶酷暑防災至今沒有中央主管單位,地方僅台北市環保局成立「熱浪預警SOP」平台,但也僅限於道路灑水、提醒戶外工作者補充水分、國中小暫停體育課等措施。這些,都必須積極設計,若等三十八度熱浪臨頭才啟動防災,勢必來不及。
由於暑災直接侵害民眾健康,不少國家由衛生部主導防災,但這顯然不足。迄今為止,衛福部國健署除了宣導「熱傷害」,即再無其他防災措施,這是受限於該部職掌之故。防暑布建應由氣象、環保、衛生、國土安全共同參與,只有由中央進行跨部會整合,才能建構有效率的防災網。

星期透視/明確定調、華麗民粹/名家縱論/共好 不能自己好就好

.星期透視/明確定調、華麗民粹
.名家縱論/共好 不能自己好就好
.做小自己 還求公平對待?
.我不想現在就為政府倒數
.台灣怎麼了? 上位者漠視
.選填科系 4招踏上坦途
.新生注意 藏在獎學金後的大學財務黑洞
.慕尼黑槍案 德國哀傷但不驚慌
.認真做事 還會有更多勝選
.盤點長照資源 別畫大餅
.民間串起藝文 蘭博那夜好美
.畫中有話/兩岸民間交流難斷






星期透視/明確定調、華麗民粹


2016-07-24 03:36 聯合報 楊永明/國際關係學會會長

蔡英文總統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 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總統上台兩個月,首次接受外媒華盛頓郵報專訪,主要是以兩岸關係為主,具有相當重要的政策宣示意涵。這是蔡總統就職演說後,再次更清晰陳述對兩岸關係的主要觀點,只是部分概念明確,部分華麗民粹,很有蔡英文風格。
訪問中對兩岸關係部分,有三重點值得討論。首先,蔡英文回答記者提問有關接受九二共識期限問題,蔡的回答有兩種解讀,一是拒絕期限接受九二共識,二是實質拒絕九二共識。總統府發言人強調,只是針對華郵詢問有關期限的說明;但有大陸學者認為是實際上拒絕九二共識。
仔細閱讀華郵網站原文,可知蔡的回答是拒絕期限,卻也認為九二共識條件違反台灣人民意志(It isn't likely that the government of Taiwan will accept a deadline for conditions that are against the will of the people.),因此對岸學者解讀為實質拒絕九二共識。
蔡英文政府對於兩岸論述,仍是「憲政體制」與「九二事實」,儘管九二共識的重點,也在「各表」的創造性模糊,但顯然蔡英文十分在意任何有「一中」意涵的說法,因此明確拒絕期限接受違反民意的九二共識。
其次,蔡英文總統談到兩岸經貿關係,指出兩岸經貿互補不再,彼此已是競爭關係,並且警告北京對台灣採取經濟制裁行為的寒蟬效應。至於陸客減少是否傷害台灣的觀光產業?蔡英文直接說,希望觀光客來源是多元的。
訪問中蔡總統承認中國大陸仍然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但是如同她在總統就職演說中,指出要「告別以往過於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這次訪問再度確認蔡政府對外經濟政策方向,要擺脫兩岸經貿依存現狀。
目前希望確認的是,如果兩岸經貿已從互補成為競爭關係,蔡政府是否會繼續推動兩岸貨品與服務貿易協定,畢竟兩岸經貿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形成,缺乏制度化保障,不僅影響台灣企業權益,也影響台灣經濟走向與發展。
第三,如何在兩岸穩定與台灣自主間維持平衡?華郵提問認為蔡英文代表偏向認同「台灣人」的年輕世代,比老一輩更支持獨立,則該如何在兩岸穩定與年輕選民滿意度間維持平衡?蔡英文表示,不同世代和不同族群的台灣人有不同的「中國觀」(views on China),但他們都同意一件事,那就是民主。華郵問到關鍵,蔡的回答似乎隱晦地指出民主獨立的優先性。
蔡總統在訪問中,數次強調已向北京表達相當善意,並希望習近平能尊重台灣民主與民意,展現更多彈性處理兩岸關係。然而,北京則是不動如山,大陸國台辦很快的發表聲明,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兩岸政治基礎,兩岸制度化交往才得以延續。
有意思的是,蔡英文提出台灣人之間有著不同的「中國觀」,應該包含對北京政府觀點,也針對整體中國大陸的認知。只是不知蔡總統是否也認知到「中華民國觀」,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名稱,依據中華民國憲法成立與運作,回歸「中華民國觀」或可發現更多彈性空間。
其實,九二共識不僅符合中華民國憲法體制,也能維持兩岸間的和平穩定架構,具有合法性論述與戰略性模糊的雙重價值與效益。此外,九二共識是我方所提出的兩岸互動主張,不是北京單方面設定的兩岸交往條件,不需要過於狹隘認定,九二共識就是中國大陸的統一條件。
無論如何,以蔡英文就職兩個月後,透過華郵訪問,明確強調不接受九二共識期限,不滿意兩岸經貿依存現狀,以及喊話習近平尊重台灣民主,看來蔡政府兩岸政策的軌道已定,短期內兩岸停滯氛圍是很難改變了。

名家縱論/共好 不能自己好就好


2016-07-24 03:36 聯合報 徐重仁(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在台灣職場,如果新人報到第一天,要他去掃街道,去附近鄰里挨家挨戶拜訪,不少人應該會覺得莫名其妙吧。為何不是坐在辦公桌好好熟悉一下業務,而是做一些看似不相干的敦親睦鄰。
在日本,有一家「大里不動產」,位在千葉縣大網白里市,員工數僅約五十名,規模不算大,但員工一大早上班,不是先進辦公室,而是到白里市的車站、街道集合,先掃地再說。
有的員工主動穿上指揮交通的服裝,疏散家用車不要開進公車道,避免公車無法進站,造成路段塞車。另外幾批員工,則換上清掃服裝,按街道順序,一條街一條道沿路掃乾淨。
大里不動產的員工一開始做這些事情時,該區域的居民都心生懷疑「到底他們意有何圖?」為什麼沒事不像別家不動產那樣發傳單、推薦房屋租售就好,而是要掃街道維護居家整潔,甚至後來還辦社區活動,把公司會議室當作社區教室,邀集鄰里鄉親一起跳早操舞。
我拜訪這家企業前,也是充滿好奇,因為包括鄰里街道清掃之外,員工一早進辦公室,還要花卅分鐘打掃辦公室,甚至把鄰里活動排出日程表,每天要掃哪些街道,要辦哪幾場文藝交流活動等,全部就像公司會議行程表,被詳細地刊載出來,員工工作時間有超過四成,幾乎都在掃地或參加鄰里活動。
大里不動產創辦人野老真理子的企業核心理念,是「解決地方課題,是經營者的職責」,她說一開始做社區活動、清掃時,居民也很冷漠,覺得這家新公司葫蘆裡不知賣什麼藥?並不是太熱中理會他們。
野老真理子則認為真心不騙,只要是發自真心對待居民、愛護企業所在地的環境,一定可以讓大家感受到他們的「誠意」。也就這樣,每天掃地、每周辦鄰里活動、一年辦了二八三場地方活動,終於打動居民。自此大里不動產儼然成為該地區居民的交誼站,對大里的員工不像是客戶關係,反倒成為朋友般時常噓寒問暖,生意也總是「自動找上門」。
講這麼一段故事,要凸顯的是,「共好」這兩個字的實際含義。
當企業誠心為客戶著想,先讓客戶好;客戶絕對感受得到,等時機成熟也會有所回饋,這是人與人相處很自然地互動。且當經營者用真心在做對社會有益的事,員工跟著親身執行,久了就養成了習慣;因為天天掃地,員工自然而然就知道要保持環境乾淨,在公司如此,在鄰里走動時也如此。
共好的架構,包括顧客、員工、企業、地方四方都好,進而成為地方貢獻與企業永續經營的正向循環。共好也是從內而外的善念展現,絕不只是自己好而已,而是別人也要一起好。
很多人說,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對待外國人很有熱情。不過,有些情況卻流露出這種對別人好的好,卻是有選擇性的,例如在捷運上很多人看到長者會讓座,這是禮讓的美德;但一接起手機,講話的音量卻很大,打擾了附近乘客。
共好,不應顧此失彼,要發自內心體貼他人,對他人有耐心,才能逐漸展現真誠,讓對方感受到你真正的好。把共好的精神,放到企業去實現,做得好、連貫地做下去,企業得以永續;但如果把持不住,例如為了向股東有所交代,陷入追求利益的「陷阱」,眼中會愈來愈看重利益,不慎可能就迷失了自己、抹滅了創業初衷。
微熱山丘創辦人許銘仁,原在IT產業,為了幫助種鳳梨的弟弟和八卦山的鳳梨農夫們找銷售出路,創立微熱山丘,雇用當地員工、選用當地土鳳梨,對待客人則以台灣人情味的待客之道,奉茶並遞上一整塊鳳梨酥,取代切塊試吃的傳統做法;結果一炮而紅,寫下鄉間傳奇。接續還在店面找出空位,讓當地小農可以販售自己栽種的農作物。
起心動念先要為他人的好,最終也得到善意回饋,讓許銘仁在事業也闖出另一片天。所以共好,起初是不能自己好就好;一旦執行下去持之以恆,最終會讓客人及相關夥伴們感受到,「有你真好」。
(作者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李清志/傳說中的男子漢工寮

.李清志/傳說中的男子漢工寮
.朱宗慶/「贈票」與文化消費
.陳立恆/文化認同,台灣未來的適者生存
.劉克襄/不知名的老人與小店
.方祖涵/選擇無聲的自由
.林中斌/法國勁旅 精兵嚴訓 台灣楷模
.黃介正/美國總統大選 正式起跑





李清志/傳說中的男子漢工寮


2016-07-24 04:05 聯合報 李清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攝影師陳敏佳所親手建造的「男子漢工寮」 圖擷自李清志臉書


最近前往北海岸深山裡,探訪攝影師陳敏佳親手建造的「男子漢工寮」,他在深山中建造小木屋棲身,在文青界掀起一股風潮,許多人帶著朝聖心情去拜訪他,好像探訪電影「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裡主人翁克里斯多福最後死去時住的那台巴士一般!試著去感染他內心那一份文明人所失去的野性與勇敢。
陳敏佳相信我以前提的理念「建築是人類的本能」,因此在山林中建造小木屋。這個概念多少也受到奈良美智每次展覽用廢棄木料搭建小木屋的影響,同時也與日本建築界藤森照信教授親手打造的茶屋有關。
不過陳敏佳的小木屋,不像奈良美智A to Z小木屋,只是在美術館中展覽,也不像藤森照信的茶屋,只是用來喝茶,這座小木屋必須滿足生活種種需求,是一座真正的「生活容器」。在沒有水電下,舉凡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都必須親手製作、解決問題。
他利用機械重力打水設備,引山溝溪水過濾使用;利用木屑製作乾式馬桶、打造貓砂般的衛生設備;還有燒柴檜木浴盆,甚至有柴火爐具兼微量發電設備等,所有建築知識都不是亂拼湊,而是在網路自學,與魯賓遜漂流記的原始簡陋完全不同。
陳敏佳的「男子漢工寮」已不是昔日流浪漢陋室小屋,它其實是一種現代人的反璞歸真,是一種對於都市文明的反叛;同時,在網路科技發達的今天,以一個建築素人身分,自行研究建築設備資訊,試圖證明作為一個人的無限可能性。
我曾在研究「素人建築」時,提到自力造屋不僅是因為「建築是人類的本能」,其實很多時候,這些沒有受過建築正規教育的人們,是因為內在心理原因而去建造建築,在建築過程中獲得內心某種安慰與救贖,我將這種建築稱做「自我治療的建築」。
我試著去探討陳敏佳回歸田園山林的心態,或許是像盧梭所提出「高貴野蠻人」概念,在文明世界裡,人性的墮落與偽善,讓他回到自然山林,那是一個相較於城市文明而言,更為高貴與善良的世界。人們在自然界中,藉勞動洗滌內心的偽善與詭詐,在山林的寧靜中,讓心思回歸單純與喜悅。
看著陳敏佳努力過著勤奮鄉下人的生活,忽然想起我逝去的父親,他在美國研究所時深受尼布爾神學影響,也喜歡親自動手做,常常告訴我「勞動是神聖的」,我幼時一直不明白勞動為什麼神聖?但是從陳敏佳山林勞動中,我慢慢感受到這種身軀勞動的神聖性。
我問陳敏佳不怕蟲蠱瘴癘之氣,他說剛開始會被蟲咬生病,但是發燒生病一、兩次後,身體好像適應了,開始與山林地氣相連結,也就不會生病發燒!他甚至直接倒臥大地呼呼大睡,清晨在露珠相伴中醒來,這讓我想到日本文人幸田露伴,因為他以前經常醉臥草原,早晨醒來有露珠相伴,因此名為「露伴」,我因此笑稱陳敏佳應該是「敏佳露伴」。
在山林中十分悠閒寧靜,城市中的紛擾似乎不在,我感覺回到童年時的美好,一種伊甸樂園的無憂與無慮!
(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