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1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5G霸權之爭 美中都非贏不可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經濟日報社論/5G霸權之爭,美中都非贏不可
◆  聯合報黑白集/肺要防發炎,腦也是
◆  聯合報社論/所謂超前部署,還領先病毒幾步?







經濟日報社論/5G霸權之爭 美中都非贏不可


2020-03-21 00:58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美中的5G霸權之爭,已經不是博弈,而是搏鬥了;而且,已從獨鬥進展到群毆。為了因應中國在5G行動通訊技術的崛起,美國動作愈來愈多也愈來愈大。川普政府計劃4月在白宮舉行峰會,並號召全球科技領袖參與,以遏阻華為取得5G技術的主導權。

根據美國媒體CNBC的報導,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證實,這個峰會與會者除了川普總統,預計還有三星電子、諾基亞、愛立信、微軟等科技公司高層主管,共同討論如何確保美國企業繼續主導通訊產業,以及向科技界蒐集資訊,以協助美國施壓盟邦,不讓華為的設備進入他們的通訊網路。
如所周知,為了對付華為,美國從一開始就使出了各種手段,如策劃逮捕孟晚舟、指責華為竊密,並要盟國拒絕採用華為設備等,但所有這些逾越商業競爭的手法,似乎都未見效,所以在獨鬥之後,開始要群毆了。

美國置形象於不顧,傾舉國之力,企圖封殺一家大陸企業,把華為往死裡打,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認為,可以有三個角度的觀察

首先美國最在乎、最忌憚的是美國的監聽通訊安全。全世界都知道,美國在這方面是全世界一把手,而且是獨家。美國通過五眼聯盟監聽全球,連身為盟國的德國總理梅克爾也照監聽不誤,維基解密更是將此昭告世界。美國深知,此一獨門絕技對於美國維持霸權地位至關重要,絕不能為人所分享或取代,必須以洪荒之力將此種可能扼殺於萌芽之際。

其次,所謂得5G者得天下」,一般認為,5G與建立在5G基礎之上、與5G密切關聯的AI人工智慧),均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內容。5G可通過萬物聯網,對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行為、產業發展、城市運作,甚至於科技研究、軍事技術等,進行全面性的顛覆與革命。5G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霸權必爭之地,美國輸不得。

第三是人類的通信科技大約每十年躍升一代,民國79年(1990年)代之前的1G是語音時代,民國79年(1990年)代開始是2G的文本時代,進入21世紀之後是3G的圖片時代。又十年,大約從民國99年(2010年)代開始,進入視頻時代,是謂4G;再接下來,即是將展開的5G物聯網時代

就中國而言,民國68年(1979年)鄧小平改革開放,一開始百廢待舉,首先要解決溫飽問題,在那個時代,無論1G或2G,對中國均為新鮮事物,當時的科技實力能跟得上就很不錯了,也就是追跑階段。進入新世紀之後,中國開始有能力參與從3G到4G的發展,可視為並跑階段。當前形勢則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開始探索並衝刺5G

毫無疑問,美國在從1G到4G的整個發展過程中,幾乎都處於世界前沿領跑狀態,但萬萬沒有想到,就在從4G邁向5G的關鍵時刻,突然發現冒出了一匹黑馬,而且已經被黑馬領先了一個馬頭,這當然讓從來就是世界第一的美國深感驚愕。不僅如此,美國還發現比5G更重要的AI,也極有可能處於被華為超前的不利態勢,美國因此不僅是驚愕,更感到挫折與焦慮。

美國能扭轉劣勢嗎?看來很難。美國碰到的對手是華為。華為不但有大魄力投入天量科研經費,還從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網羅人才,更能以天價從全球物色剛從大學研究院畢業潛在的AI天才,說到底,都跟華為的出色領導人任正非有關,這樣的對手,深謀遠慮,不好對付。正因為如此,川普想要聯合各個科技公司跟美國合作,但未必成事。這些科技公司也都有自己的算盤,評估跟華為是對抗好還是合作好,美國一些親密盟友英、德、法等國迄今未聽川普號令,也是同樣的邏輯。












聯合報黑白集/肺要防發炎,腦也是


2020-03-20 23:59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防疫宛如作戰,戰術面也須有心理準備,昨天是入境全部實施居家檢疫的第二天,桃園機場還是湧現排隊等候防疫計程車的人龍。 記者鄭超文/攝影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飆升,社會恐慌明顯上升。面對來勢洶洶疫情,民眾應該得做好準備,但也須警惕:病毒肆虐不僅傷肺,也要嚴防傷及腦部

防疫宛如作戰,戰術面當然要盡力防堵病毒,但也須有心理準備,瞭解再努力都未必能阻絕所有漏網。先前台灣防疫表現一枝獨秀,儼然成為國人對其他國家地區展現優越感的基石;如今馬奇諾防線出現破口,失望與恐懼又可能造成另一種偏差:把被感染者當成譴責或嫌惡的對象,忘記病毒才是真正敵人。

對感染的個案進行軌跡調查,是防疫作業要項其目的,是針對未來遏止疫情擴散;而不是回頭清算,秤斤論兩地評斷誰是罪魁禍首。

因應疫情威脅,政府往往必須採非常手段,祭出強力公權力。但在現代民主國家,統治的合法性來自民授,政府如何取得非常手段的授權,運用非常手段的範圍為何,都必須依法為之。如果政府表面諱言緊急狀態,實際作為卻無一不是緊急狀態方可為之,就是藉機偷渡濫權。若社會對此缺乏警覺,反而甘於搖旗吶喊,甚至回頭攻擊質疑者,與當初中共打壓李文亮吹哨醫師指其造謠生事,又有多大差別

冠狀病毒雖小,電子顯微鏡下仍無所遁形;感染雖快,一段時間後終將緩和。然而歧視、理盲、濫情、濫權等腦病毒」,其實更無形無影,狡猾難測。一旦掉以輕心,對國家社會傷害更重,更難恢復癒合。









聯合報社論/所謂超前部署,還領先病毒幾步?


2020-03-21 00:04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配合政府防治新冠肺炎疫情,高鐵積極展開各項超前部署措施,包括增購24台紅外線體溫量測儀等。 記者黃仲裕/攝影


短短一周,新冠病毒在全球擴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周之間,義大利死於新冠病毒的人數超過了中國大陸,西、德、美、法的確診者則擠進了「萬人俱樂部」,中國境外的累計確診數來到十六萬人。春節前,不少人對武漢封城幸災樂禍,現在幾個西方國家已跟進「封國」,美國加州昨天也下令州內四千多萬人不要外出

這一周,台灣的確診人數瞬間翻倍,從五十三例增加到一三五例,其中有兩天是二位數增長。在新增的八十多例中,僅六例是本土案例,其餘全是在境外感染帶回,又以歐洲為主。因此,台灣確診者的圖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國內第一波的確診者,主要為武漢台商、台幹及其家庭成員,年紀較長。第二波的確診者,從第廿四例無旅遊史的北部女開始,出現了一連串醫院相關的看護及探病感染。至於本周大爆發的第三波確診,則幾乎都與歐美的旅遊與工作有關,絕大部分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從這三波的發展看,台灣的疫情輸入源頭,已從大陸地區轉為歐美地區,乃至亞洲的泰、日、菲;台灣的感染者,則從中老年人轉為年輕族群,甚至是學生。正因為如此,政府這幾天迅速決定全面管制外籍人士入境,並對近期由歐美返國的本國民眾加強追蹤檢疫,當然是意識到了疫情之緊迫,必須重新審視既有防疫措施之不足,並把破漏補起來。

不可諱言,政府兩個月來的防疫部署,確實可圈可點,有效把疫情圈在可控制的範圍。但這樣的成果,恐怕有更大成分要歸功於一線醫護人員專業警覺疫調人員積極不懈、和民眾的高度自我防衛意識所致至於政府指揮決策則尚有檢討補強之處

舉例而言,疫情初期防疫中心對病毒的特性仍未充分掌握,因而過度著重旅遊史調查,卻輕忽了「無症狀感染」或「輕症感染」的可能性,導致感染者可能被誤診為流感後來陳時中參考新加坡經驗,追查感冒併發重症之案例,才查出第十九例的台中白牌司機曾載過大陸回國台商;但證實確診時,他已病逝且傳染給四名家人。雖不無遺憾,但能及時堵住這個缺口,仍值得肯定。

最近因為國際媒體常稱許台灣的防疫工作,一時之間,政府也頗為自得,但政府一再標榜防疫是「超前部署」,如盤點一下這段期間的防疫作為,仍有不少可待商榷之處。例如:第一,口罩配發推出2.0版,即意味政府壟斷的口罩政策仍不讓人滿意。第二,一所中學已因三人感染而全校停課,但我們的遠距或網上教學進度,似仍落後大停課準備甚遠

第三,從廿四、卅四到第一百例等的本土群聚案例,其實仍未徹底查出感染源,陳時中至今還在堅持台灣尚未出現「社區感染」,意義不大。第四,在疫情相對平緩時,政府對武漢台胞包機返國提出高規格要求,卻忽略疫情正從西方進來如今疫情驟升,不覺得自己兩套標準?第五,執政黨鼓勵仇中,當川普也祭出「中國病毒」的指控,主政者不擔心海外台灣人也成為種族歧視的受害者嗎?對此,政府有什麼「超前部署」的計畫?

這次的防疫作戰,仍看不到隧道的盡頭,台灣當然還沒到自炫、自滿的時候。這兩天桃園機場湧入大量返國的台灣民眾,現場大排長龍,每個人都靠得那麼近,而檢疫人員的裝備仍然只有單薄的口罩;這個景象,無論如何不像一個超前部署的作為。試想,就算這些歸國旅客不彼此傳染,那些第一線檢疫人員要面對大群不特定對象,怎麼會沒有人考慮到他們可能承受的風險?在蔡政府自誇超前部署時,不如想想病毒和我們的距離領先別國沒用,要領先病毒才行

【重磅快評】范雲籲拍抗疫影片 權力新貴派令人唏噓

◆  【重磅快評】范雲籲拍抗疫影片 權力新貴派令人唏噓

◆  【重磅快評】大疫當前 「相搶不及、相讓也難」
◆  【即時短評】緊急命令還不到時候 總統府不願自找麻煩
◆  【重磅快評】案例破百只是逗點 穩住防疫腳步別慌張
◆  【重磅快評】拿威權暗酸侯友宜 不如積極解決侵權疑慮
◆  【重磅快評】以色列想師法台灣 「眾神」如何回應?
◆  【重磅快評】悄悄打造赦扁工程 民進黨掛回貪腐印記
◆  【重磅快評】只敢禁學生出國,不敢禁外人來台?
◆  【即時短評】防疫優先 就能視憲法如無物?
◆  【重磅快評】隨機殺人未緩解 蔡英文的社安網聊備一格









【重磅快評】范雲籲拍抗疫影片 權力新貴派令人唏噓


2020-03-20 12:45 聯合報 /   主筆室
台灣新冠肺炎病例來到三位數,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范雲(圖)卻向文化部長鄭麗君倡議,拍攝台灣抗疫過程的影像紀錄輸出。圖/報系資料照片


隨著歐美病例大爆發,台灣新冠肺炎病例迅速來到三位數,19日更已有學校因有兩例學生確診全校停課。就在同時間,卻有立委向文化部長鄭麗君倡議,台灣這次抗疫相當成功、贏得國際讚賞,建議規畫拍攝台灣抗疫過程的影像記錄「台灣抗』」,如紀錄片或電影,輸出到國外。如果這提議是前幾天提出,若許還有點道理,但就在台灣瀕臨社區傳播的當口,連蔡總統都要出面信心喊話的當頭,則顯得突兀。

如果知道提出這個想法的是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范雲,這令人在錯愕之餘,更多的就是感慨了。

去年民進黨公布不分區立委名單,范雲高居第三名,就引發諸多訾議,因為她是社民黨創黨靈魂人物,曾代表社民黨參選立委失利,也曾參與倒扁運動,卻「跳船」到民進黨,導致第三勢力譁然。蔡政府民國105年(2016年)上任以來,透過執政資源收編社運團體向來不遺餘力,農村陣線聯盟成員大舉入閣或出任不分區立委,包括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國發會前副主委曾旭正、前立委蔡培慧、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前總經理吳音寧,以及到現在仍高居其位的農委會主委陳吉仲

表面上,可以說蔡政府重視社運團體,但擺在眼前的事實,這些昔日批判火力強大的社運活躍分子,當一舉躍升為蔡政府的政治新貴派後,也讓過去能量充沛的社運界砲火跟著熄火,也達到蔡政府當初收編裂解的目的

范雲過去是野百合學運世代亮眼的學運領袖,過去幾年積極參與婦女運動社會運動,本來就是民進黨積極拉攏的對象。民進黨將范雲納入不分區立委,當時台北市長柯文哲就形容這是搞垮社民黨的「斬首戰術」,倒有幾分的真實。立法院開議以來,范雲的新聞不多,如果這是她的起手式,就令人十分唏噓,權力的滋味果然迷人。

上半場台灣表現佳 但防疫路還很長

一月下旬疫情爆發以來,台灣在防疫上的上半場確實表現得不錯,但防疫是場長期抗戰,這兩天疫情的反轉,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昨天更直接表示,台灣應該是要宣布社區傳播感染了,防疫下半場如今看來沒有樂觀的條件。此時就先下定論台灣抗疫「成功」,還迫不及待建議文化部拍紀錄片、歌功頌德ㄧ番。只能說,從民進黨的角度,提名范雲果然沒讓他們失望。

聯合筆記/另類第三次世界大戰

◆  聯合筆記/另類第三次世界大戰
◆  機場防疫加強動線、空間規畫
◆  陳部長沒說的另一半答案
◆  後觀光時代的預想
◆  Fed 雙帖振奮劑震盪全球
◆  央行降息…政府應防資金亂竄
◆  長輩見鬼中邪?當心失智來襲
◆  畫中有話/政府準備18套劇本了嗎
◆  鼓勵消費發現金最實惠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另類第三次世界大戰


2020-03-21 00:07 聯合報 /   林政忠
基於國人從事國際旅遊均有感染風險,指揮中心宣布自台灣時間3月21日零時起提升全球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彷彿展翅黑天鵝,將病毒陰影籠罩全球。一向冷靜的德國總理梅克爾說,「這是二戰以來最大的挑戰」。事實上,疫情蔓延之廣、衝擊之重,堪稱另類第三次世界大戰,只是這次敵人是隱形殺手、看不見的病毒。

網上流傳一段順口溜:「過去打仗叫戰役,這次打仗叫戰疫。過去戰爭靠大炮,這次戰爭靠口罩。過去打仗要攻城,這次打仗要封城。這場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打上半場,歐美打下半場,海外華人打全場」。

歷史上人類多為領土而戰,這次是為健康而戰這顛覆傳統戰爭定義,船堅砲利不再是勝利保證,科學文明在病毒面前顯得渺小,每個人既是盟友、也可能對立,社會面臨三大挑戰:

一、文明化挑戰:新冠肺炎從東方席捲到西方,不論貧富,無一倖免;先進國家引以為傲的生活文明、醫療體系、公衛觀念,都在這場病毒試煉中現形。中美兩強一手防疫、一手指控對方。諸強國在病毒肆虐下出現破口,若從防疫能量考核國力,SARS經驗反讓台灣成佼佼者。

二、全球化挑戰地球村、全球化浪潮裂解。因為去除國界藩籬,反讓病毒如入無人之境,各國紛祭鎖國、封城手段,斷交通運輸是起點,接下來經濟活動、體育交流、文化展演等勢必限縮;高度依存的國際社會不可能永久閉關,鎖國是權宜之計,除非退回部落世界,否則病毒還沒消滅前,自己先自生自滅。

三、人性化挑戰:新冠不只散播病毒,更多的是未知恐懼。檢疫隔離措施打破人際互動和互信,歐美傳出對戴口罩東方人歧視和霸凌,為求自保紛紛搶糧搶子彈台灣也是高度緊繃,只要有逆時中論調,馬上被網友出征、肉搜,忘了指揮官陳時中曾耳提面命:「我們的敵人是病毒,不是人類,合作才會成功,對立就會失敗」。

每當瘟疫橫行,世人總會聯想起諾亞方舟,因為人世間充滿仇恨嫉妒,上帝引洪水毀滅前,特別指示諾亞打造方舟求生,方舟象徵著最後希望。

這場全球防疫戰爭,許多人寄望上帝的諾亞方舟,希望炎夏到來,能消滅病菌。但至今沒人知道病毒從何而來、如何而終?新冠肺炎打破世界秩序和常規,也讓人重新檢視,這不只是人菌、更是人性大戰;雖充滿挑戰,日相安倍仍堅持完整舉辦東京奧運,相信人類智慧和意志,終能戰勝困境。










後觀光時代的預想


2020-03-21 00:49 聯合報 /   李明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監事(台北市)
我摩洛哥旅遊團在受困近48小時後,平安返抵桃園機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球疫病蔓延,給觀光業帶來衝擊;疫情減緩後,能再恢復榮景嗎?我覺得該有「預測想像」(scenario),一方面各行各業能事先調整體質,免得屆時無法因應新局。

此前旅行業繁榮美景,可能「回不去了」,即使不是永遠,預估也要十年左右的修整調養。可確定的是,對亞洲人的憎惡已造成極大衝擊,當然種族歧視非理性又不道德,但這是無法避免的殘酷現實。

即使疫情過後,個人去歐美地區也會審慎考慮,建議最好跟團,至少能增加一層安全保障。

異國觀光吸引力,是建立在安全前提下,因此,所有觀光體系與服務,是為觀光提供「環境庇護圈」,觀光客透過這層保護圈欣賞異國風光。一旦保護圈喪失,異國環境即成恐怖異域,看到一篇「摩洛哥逃命日記」,悚然心驚,摩洛哥是多少人嚮往觀光之地,如今死命也要逃回台灣!

但人們對於休閒需求是永不止息的,異國觀光雖受極大影響,但接近大自然的戶外遊憩,如登山、露營、踏青、賞花等,將是新休閒熱潮。此外,居家休閒也會異軍突起,一方面培養足不出戶休閒方式,如閱讀、品茶、聽音樂、玩遊戲等,對於休閒業者而言,也是值得開發的市場。









陳部長沒說的另一半答案


2020-03-21 00:19 聯合報 /   黃崇源、陳威全/長庚大學教授、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研究員(桃園市)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圖為從泰國曼谷飛抵桃園機場的航班,兩名女性乘客從頭到腳包得密不透風下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日益嚴重,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對土耳其旅行團這起群聚感染憂心,許多民眾也納悶,土耳其和埃及的確診各約兩百例上下,和歐美各國相較,應不算嚴重,確診率怎麼會如此高?背後高風險何在?

以本研究團隊長期從事「新興流行性傳染病傳播動態電腦模擬及公衛政策成效評估研究」觀點分析,可解答民眾上述疑問。對於土耳其、埃及、台灣、歐美等國都一樣,許多境外移入案例,都是搭乘飛機,在機場辦理查驗證照通關手續、托運和提領行李。陳部長只說出一半答案,機艙殘留許多新冠肺炎病毒,民眾應盡量避免搭乘飛機答案的另一半是,大量乘客出入、供飛機停靠和維護的大型國際機場,才是提供病毒傳播、到處殘留蹤跡的平台

以統計觀點在大型國際機場和機艙裡,接觸一個有傳播力的新冠肺炎患者,或者手部觸摸到新冠肺炎病毒機率,遠遠高於目前在住家附近、工作場所、學校行政機關等國內各式場所,接觸到患者和觸摸到病毒的機率。

透過流病模擬,我們必須正視,新冠肺炎之所以擴散得如此廣、這麼快,主要風險根源之一在各國大型國際機場和機艙。也呼籲,為了身體健康和家庭幸福,也為協助政府延緩新冠在台灣大流行時機,若非必要,當前切勿安排出國旅遊,貿然進出機場!










機場防疫 加強動線、空間規畫


2020-03-21 00:15 聯合報 /   周文軍/前中正航空站主任(台北市)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旅客返台都要居家檢疫14天。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旅遊疫情建議已全部升至第三級」,返國旅客大增,加以十九日起所有入境者一律居家檢疫十四天,桃園機場檢疫工作量劇增,入境檢疫擁擠費時。
旅客長時間大量擠在入境通道,恐增加相互感染機率,造成防疫缺口;相關配套規畫、機場應變能力均應加強。

桃園機場每天都有班機旅客預報資料,統計隔天每小時旅客數量,據此可估算檢疫通關所需人力、設施,需要支援數,規畫每小時防疫車需求。桃機每航廈有南北兩個登機廊廳、每個廊廳有左右兩側。目前航機班次已大減,可依每小時班機旅客人數,彈性調整入境班機分散停放,於各入境層檢查,避免擁擠。

機場工作單位未能應變規畫,仍依往常運作,致不符旅客運作需求,應檢討。國際旅遊快速成長已為趨勢,現下為因應防疫需求,加速檢疫通關,除應檢討加強軟硬體設施外,可研究建立如免簽證旅客預先審核機制,讓國籍旅客於返國登機前,網路填報檢疫所需資料,預先審核。

三航廈有關規畫亦應檢討。三航廈因設計理念,入境證照查驗設於航廈四樓。旅客離機後,要走極陡坡度空橋上三樓登機門,續上四樓入境廊廳,走到航廈證照查驗後,再往下到一樓提領行李,行程較一、二航廈增加三、四分鐘。旅客多有隨身行李,且逾百分之九超過六十五歲,逾百分之七年齡不足十五歲。為安全、方便行李上下,許多旅客會選擇乘坐電梯,旅客擠在電梯封閉空間,成為高風險區。

四樓證照查驗區空間不足勉強設置,受限柱子及挑高空間影響,人工櫃檯排隊空間僅及二航廈百分之五十,需在擁擠環境運作,亦增加傳染風險。

登機門區域增加往四樓樓梯、電扶梯、電梯,縮減登機門運作、等待空間,影響防疫等相關作業。旅客離登機門即需轉換樓層,許多團體、親友會等同行者到齊再一起往上,登機門區域空間有限、電梯排隊空間不足,影響離機作業,延誤航機續航班次整備、防疫工作時間。

入境動線規畫不利旅客、航廈、防疫運作,也應調整設於二樓,四樓空間回歸航空公司貴賓室、轉機旅客休憩使用。









畫中有話/政府準備18套劇本了嗎


2020-03-21 00:52 聯合報 /   葉信菉
圖/葉信菉


台灣的防疫表現一直以來備受國際認可;這兩天單日確診案例暴增多是境外移入,政府限制外籍人士入境,他國也開始封城鎖國,國人拚了命回國躲疫情,入境檢疫大塞車

民眾開始失去信心,賣場見搶購人潮,泡麵、衛生紙、罐頭等皆被掃光。更有趣現象是,民眾為搶購商品把購物車停在走道,呈現購物車排隊有趣畫面;亂中有序,恰如機場防疫景象。

但,民眾對疫情的恐慌指數漸增,不論是醫療、經濟、民生等種種問題,不是蘇揆「貨很多,盡量買」,即能化解;政府有如當年李總統「十八套劇本」的準備嗎?










鼓勵消費 發現金最實惠


2020-03-21 00:37 聯合報 /   葉美霞/公退(彰縣和美)
川普擬砸1兆美元救經濟每人發1千美元紓困。 (美聯社)


當新冠病毒疫情不斷延燒,確診個案也隨之上升同時,百業日漸蕭條,雖然政府提出六百億紓困,日昨又說要給一千億救企業,但口惠而未實至,各行各業一片哀嚎之餘,莫不希望政府能儘快出手,尤其能效仿美、日等國發現金給全民,才是最實惠的紓困之道!

疫情日益高張之際,別說禁止出國,國人也不敢在國內旅遊;儘管政府提紓困預算,但與其只給部分對象、少數經費,如何振興經濟」?因此,不妨參照美、日、韓等國,拿出大筆經費救急,美國大手筆,要發每人一千美元,等於台幣三萬;日本則是逾一萬二千日圓,約台幣三千五百元…我們不敢奢求跟美國一樣,只要有一萬元消費,並仿效之前國旅,鼓勵國人在島內消費,相信這不失為一帖良方吧?









長輩見鬼中邪?當心失智來襲


2019-08-17 00:00 聯合報 /   陳乃菁/醫師(高雄市)
八旬吳姓老婦向家人表示家中「不乾淨」,晚上也不敢睡,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又出現副作用;老年精神與失智症專科醫師周伯翰診斷評估老婦罹患「路易氏體失智症」。 記者郭政芬/攝影


中元節剛過,大家在農曆「鬼月」期間不免小心翼翼,當然再怎麼禁忌,只是習俗而已;但若家中長輩繪聲繪影說看見鬼影,那麼我們就該考慮,是不是要帶老人家去就醫了,這可能是路易氏體失智症的前兆

在診間就發生過,兒子帶母親來神經內科找我,抱怨媽媽最近都拒絕上床睡覺,頂多坐在椅子上瞇一下;母子都因為沒能好好睡覺而掛著黑眼圈。

兒子單純期望我開助眠藥讓母親睡覺,不然兩個人都要垮了。我先問阿姨,為什麼只在椅子上坐、不想去床上睡呢?阿姨神情疲倦的回答,讓大家都嚇一跳:「我不能去床上睡,因為床上躺好多人啊!我是要怎樣去把他們趕走?我看他們睡很好,不忍心叫他們起來啊。」

當下兒子眼睛睜得好大,才知道母親是有更嚴重的認知問題。我告訴他,在失智症中有一種在高齡時發生機率較多類型,叫做路易氏體失智症患者會產生類似巴金森氏症患者動作慢現象外,還會有栩栩如生幻覺,及時好時壞意識

該症患者除會產生上面「見鬼」行為外,還有一種表現症狀也很常見。在過去民智未開時代,常會被誤認為是「中邪」。曾有家屬描述:「我太太是前一天正常、隔一天就變得不正常,正常的時候自己可以好好吃飯、看報,可是不正常時候就倒在地上打滾,根本聽不懂人話。」先生一臉焦慮問:「這是不是她血路一天有通、一天沒通?還是說發作是因為有不好東西來找呢?」這是典型路易氏體失智症患者行為我耐心解釋病症,教導他們如何面對和用最自然的心情照顧患者

路易氏體失智症對大眾來說,是比較陌生病症,但和其他失智症類型一樣,即使可配合用藥控制症狀,最好的照顧方式,還是透過日常生活安排減緩病情,因此家屬的應對方式,就格外重要;所以不要急著跳入「吃藥就好」結論,更不要誤信「驅魔」民俗方法。我們能做的,是多與家人談談,例如兒子若多問問母親,助母親卸下心防,就能提早發現母親並不是失眠問題。

對時下照顧老人家的兒女輩來說,我們應該要多花時間陪伴、觀察與溝通,也需要多理解失智症的不同類型,那麼當覺得長輩「怪怪的」,就可依靠醫學,提早給長輩正確醫療,也減少自己照護辛苦。










Fed雙帖振奮劑 震盪全球


2020-03-21 00:24 聯合報 /   林建山/環球經濟社社長(台北市)
Fed主席鮑爾認為,美國經濟前景很大程度取決於肺炎疫情的發展,然而疫情目前充滿未知。 (路透)


為因應新冠疫情對美國影響,Fed祭出前所未見金融雙帖振奮劑:一次降息四碼及QE印鈔七千億美元;川普寄望可因此振作股市與選情。但金融市場卻引發投資人與跨國企業喝倒采與喝大采的拉鋸戰:一方看好國際股市可回穩,前景看俏;另一方則認為,這是錯誤診斷,視為穿腸毒藥。

新冠疫情在中國武漢大爆裂,引發全球重視。中國採取「限制人員移動」,以禁絕擴散速度與範圍,短短兩個月有效控制疫情。相較民國92年(二○○三年)SARS及民國96年(○七年)H1N1疫情造成感染率及致死率,中國管控模式創造了佳績。

歐美大國也賡續,疫情初始紛採封城鎖國模式,對付疫情:城市封城、製造業停車禁工、服務業閉市、貨品貿易暫停、國內外旅遊中斷、交通減流等,等同社會經濟大停擺。實物經濟停擺,當然會震盪金融交易市場。

封城鎖國或有利於疫情止病」,但也造成停市傷害。人流、物流、金流、財流、商流、知流、訊流等,都是知識經濟活力動能基礎骨幹,「人流一旦停滯或中止,其餘也同告停擺任何失去動能的經濟,當然會像自由落體般下墜;於是,在個體國家,乃至世界宏觀層次,出現「供給面熔斷」的商品供應鏈大斷鏈危機,以及「需求面熔斷」商業服務供應大斷鏈危機。

此次對Fed喝采的跨國企業,認為絕無僅有的一次降息四碼,邁向「負利率」,立即效應有二:一是降低國內資金成本,解除繳息壓力但對實物經濟一無用處);二是利率水準降,也意謂美元由強勢轉化為相對弱勢。

QE印鈔救市,等於進一步向市場加注五分之一數額強力通貨,其最短視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挽救川普「緊急搶救新冠易情惡化衝擊」的國庫空虛窘境,及銀行業營運困頓;不過「降息加上QE」,也同時激升美國通膨水準,減損消費購買力,不啻更惡化美國經濟景氣復甦力道。

美國以外金融市場,普遍只看Fed的「及時救經濟魄力」,跟隨華爾街起舞,沒有細審這帖迷幻藥,對非美國地區經濟的衝擊:一是「地緣性貨幣戰爭」潮或將再起;二是大量流出的國際資金,將轉入亞洲市場。

美元貶值,相對的,亞洲貨幣,包括人民幣、日圓、韓元、新台幣等都會必然性要相應「被動升值」。此與稍早亞洲貨幣競貶態勢,恰好相反;在當今世界經濟環境,資金大量流出美國,主要又流向亞洲;亞洲體質佳的各國股債市、黃金、房地產等金融資產,必然會因Fed的金融雙帖振奮劑,而大大受到激勵向上推升。

所以說,近日亞洲金融市場,竟與態勢完全相反的華爾街同步大跌大漲,根本是場非理性無厘頭式反應,應該要儘快回神才對。










央行降息…政府應防資金亂竄


2020-03-21 00:42 聯合報 /   魏世昌/工程師(宜蘭市)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表示,此次降息目的是要減輕企業與家庭的利息負擔。 記者陳柏亨/攝影


為因應新冠肺炎對經濟與市場衝擊,一如外界所料,央行降息一碼然而降息目的是為刺激消費促進投資,但如以投資言,利率已經低到一趴水準,資金成本高低已不是投資重要考慮,而是缺少好的投資項目、適當的投資管道。

國內其實不缺資金,反因超額儲蓄過多,不少上市公司辦理減資、把錢退回給股東,企業逐年減少在台投資,寧願把錢放在銀行閒置。

換言之,除非台灣一直存在的五缺問題—缺水、缺電、缺工、缺地和缺人才,獲得決解與改善;否則降息不是雪中送炭,僅是錦上添花,宣示作用大於實質作用,不必過分期待。反倒是大量資金可能因流入房市而暴衝,政府應慎防資金亂竄。

再者,定存利率降到零,民眾就會去公共場所消費嗎?當美國景氣衰退,乃至受疫情影響,全球市場受到衝擊,台灣出口勢必也會受打擊,供給與需求面的雙重打擊,才是這次市場下跌主因

只能說從經濟學角度台灣經濟現況央行降息明知道沒什麼效果,但因各國都降息了,且去過SARS期間央行也曾象徵性降息半碼,現在看來我國央行是騎虎難下,同樣是不得不為了。

楊志良/此刻尚非「斷箭」之時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楊志良/此刻尚非「斷箭」之時
◆  方祖涵/終於暫熄的球場夜燈
◆  陳亮恭/佛系防疫下的生命價值
◆  王正方/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  嚴震生/民主國家也需要真相委員會
◆  周行一/新冠狀病毒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  謝哲青/沒有壞種子 只有卑劣的耕養者
◆  葉銀華/投資人要了解國安基金的功能
◆  馬凱/力求振興抵用券最大戰果
◆  林中斌/吾今既老 求師于幼
◆  盛治仁/爬人生的第二座山
◆  李清志/中華商場的複製與再現
◆  趙春山/樂見國共高層會晤,緩和兩岸緊張

◆  王健壯/這是一個特殊的學習時刻
◆  黃介正/美國對中政策回不去了?
◆  方祖涵/暫停轉動的世界
◆  楊渡/澎湖與台灣命運之謎
◆  劉維公/口罩社會症候群
◆  陳立恆/發狂的地球,利益相關的全球未來
◆  楊志良/新冠肺炎的最糟情境

◆  薛承泰/天擇的再現








楊志良/此刻尚非「斷箭」之時


2020-03-21 00:02 聯合報 /   楊志良(作者為前衛生署長、退休教授)
行政院拍板高中職以下師生本學期禁止出國,圖為一早學生戴著口罩上學。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十分嚴峻,喚起了大家對SARS的記憶,非常恐慌。可是SARS全台灣只有三四六人感染卅七人死亡死亡率十點七%;而民國98-99年(二○○九到一○年)的H1N1大流行,卻有數十萬人感染,八四四人住院死亡人數卅五人,只比SARS少兩個人。

H1N1大流行時,我正擔任衛生署長。疫情初始,就有媒體,及幾位目前任要職的醫藥衛生人員,說此傳染病疫情嚴重,甚至有立委要求總統發布緊急命令。但我審度疫情,及將有疫苗治療藥物成功研發,向馬總統報告,如發布緊急命令,將造成社會極大恐慌,反不利疫情,力勸不要發布。

這幾天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暴增,且幾乎都是從國外旅遊回來的人士,行政院採納疫情指揮中心建議,高中職以下師生不得出國。此項政策有問題限制人民行動自由有違憲之虞如經過評估疫情已嚴重到需要限制人民行動自由,才能控制疫情,應由總統發布緊急命令

現在是不是到了該發布緊急命令時機呢?我要藉一個美軍通訊密語斷箭」(Broken Arrow說明所謂斷箭」,指的是當敵軍已攻進己方陣地,分不出雙方交界在哪裡了,現場指揮官就會召來轟炸機,進行不分敵我的無差別攻擊,也就是「玉石俱焚」。

緊急命令如同斷箭訊號,雖可控制疫情,但代價就是民生也會與之俱焚。因為一旦發布緊急命令,將對社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與恐慌。

目前確診病患不過百來人,死亡人數只兩名,也沒有重的社區感染,這時宣布緊急命令,根本沒必要。雖然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可強制隔離及治療法定傳染病接觸者和染病者,但絕不是什麼都他們說了算?將來不排除會有需要發布緊急命令時機,但現在還不到「斷箭」時刻。

我近日應高雄市府之邀,提供防疫意見,最重要的兩點建議,提供參考。第一,現在人進不來,貨出不去,航空業、餐飲業遭受重大打擊。所以要鼓勵大家進行國內旅遊,多多消費,擴大內需。

第二,義大利、英國一樣,遭受重大疫情衝擊之時,首要之務全力保住醫療體系。現在所有診所,因配合防疫成本增加,但病患又大幅減少,所以只要診所繼續執業,應該依照去年同期,保證同樣收入。

另外,依照SARS經驗,現在不敢去看病的病患,會在疫情結束後大量湧入診所、醫院,使得醫療點數增加,但是在給付總額下,點值會下降。對此,也請用去年同期點值支付診所、地區醫院。這兩項措施,都是為了穩住醫療院所軍心,如此防疫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