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修補兩岸關係 避免走向經濟零和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8897/web/

◆  聯合報社論/沒有生根及成長欲望的國民黨如何再起?(《二○二○大選》系列之 二)
◆  聯合報黑白集/「天王們」該退散了
◆  經濟日報社論/修補兩岸關係 避免走向經濟零和







經濟日報社論/修補兩岸關係 避免走向經濟零和


2020-01-12 23:3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總統大選蔡英文以壓倒性多數獲勝,顯示選民對於蔡政府的認同。而蔡英文總統能以史上最高票當選,主要關鍵在於兩岸政策的奏效;高舉拒絕一國兩制的大旗,成功激化出亡國感的危機意識,在一片抗中保台的聲浪下成功連任。然而在激情過後,一切回歸正常,蔡政府必須認真修補過去四年緊繃的兩岸關係
蔡總統在當選後承諾兩岸關係不變,強調政府會守住底線,不會妥協屈服;並以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原則,做為重新開展良性互動,拉近兩岸人民距離的重要關鍵。蔡總統的談話基本上與過去大致相同並無新意,未來應該思考如何突破目前兩岸困境,因為與四年前蔡總統上任時相比,目前兩岸關係更為嚴峻。當時蔡總統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中國大陸則以未完成的答卷回應,雙方尚有迴旋的空間。然而目前在中國大陸解讀共謀統一的九二共識,蔡政府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劃上等號下,雙方幾乎已無交集。再加上反滲透法上路後,兩岸更是漸行漸遠,仿如兩條平行線,未來兩岸如何破冰,是雙方必須正視的問題。
在兩岸關係不佳下,雙方均曾利用經濟手段制衡對方,但是兩岸經貿互動依然密切顯見政策干預無法阻擋市場運作,未來兩岸極可能仍將維持政治對峙,經濟熱絡的局面。
事實上,在蔡政府上任後,即積極推動多項措施,例如新南向政策,以降低對中國大陸的經貿依賴。在挹注大量資源並提供片面優惠措施下,效果仍然有限,台灣與新南向國家經貿關係並未強化。 以出口為例,民國106-108年(2017年到2019年)台灣出口成長率分別為13.2%、5.9%、-2.1%,但對新南向重點區域東協的出口成長率為14.2%、-0.6%、-7.4%表現尚不及整體出口這和東協國家關稅較高,與台灣欠缺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連結,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如果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在中國大陸的阻擾,以及各國的忌憚下,台灣不可能在區域經濟整合有所進展。
美中爆發貿易戰後,蔡政府很明顯的靠向美國,配合美國對中國的制裁,希望順勢可以降低對中國的依賴。雖然帶動了台商回台生產,產生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下滑,對美國出口上升的貿易轉移效果;但台灣對大陸出口(含香港)占總出口比重仍居高不下,過去三年大致仍維持40%左右,顯示短期事件很難改變經貿整體架構。未來不如將重點放在吸引這些受成本驅動的台商,可以在台灣繼續深耕加碼。
美中兩國在全球產業供應鏈互爭主導權,未來分道揚鑣幾乎已成定局。台灣亟欲擺脫與中國大陸的連結,希望可以導引企業以美國供應鏈來取代紅色供應鏈;再加上中國大陸積極推動進口替代自主創新的政策,對於台灣產生不少排擠效果兩岸產業不但早由互補轉為競爭,甚至有可能走向非你贏,即我輸零和的結果
事實上,兩岸產業連結並非立即可以拆解;重點不在於先選邊站,而首先應盤點各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競爭力的消長情形,據此制訂扶強救弱計畫,以提升技術水準,並且鞏固在供應鏈中的地位,才是治本之道。
未來中國大陸將會面臨美中對抗下經濟成長趨緩,但卻要達成民國110年(2021年)建立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習近平可能第二個十年任期;以及十四五規劃產業方向將有重大調整等情況。而台灣則需擺脫經濟成長低迷、區域經濟整合受阻,對中國大陸經貿依賴仍高的情況。如何打造新的兩岸關係以帶動經濟成長,考驗雙方領導人的智慧。











聯合報黑白集/「天王們」該退散了


2020-01-13 00:14 聯合報  黑白集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短短一年,國民黨從大勝變為大敗,雖仍是最大在野黨,但這次的打擊卻不亞於四年之前。直言之,國民黨已來到全面改革與世代交替的關卡,黨內「天王們」若再恣意徇私,必將受到嚴厲討伐。
藍軍在前年九合一的大勝,如今看來就像一顆糖衣毒藥,讓國民黨嘗到甜頭旋即沖昏了頭,忘了四年前的大敗。黨內的「老天王」彷彿獲得權力春藥,以為可以再度縱身江湖;而「新天王」則迫不及待,意欲再上層樓。各懷鬼胎、互不相讓的結果,便種下敗因。
面對這次的大敗,吳敦義無疑必須負最大責任難看的是,他宣布請辭還留下一個下周三請求中常委允辭的尾巴,這難道是在暗示中常委慰留他?至於韓國瑜,則必須回高雄面對其甫當選就落跑的責難和罷免的折磨,這也考驗他的應對智慧
廿年來,國民黨從「一黨獨大」淪為在野。奪回政權八年,卻又因軟弱和分歧而缺乏作為,導致鐵票凋零,對年輕選民毫無吸引力其中最大問題,就在所謂「天王們」的陳腐守舊,內鬥內行,對外卻毫無戰力。反觀民進黨,一年前還在谷底,歷經蔡賴的初選內戰,終而能齊心力保江山。藍綠對照如此鮮明,藍營天王不慚愧嗎?
面對狂賣「亡國感」、走民主倒退路的民進黨,台灣不能沒有一個認真的在野黨來制衡。國民黨要重振,眾天王必須退散,把黨機器交給有理想、有鬥志的中壯代來經營。











聯合報社論/沒有生根及成長欲望的國民黨如何再起?


2020-01-13 00:09 聯合報  社論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在大選落敗,支持者傷心落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國民黨慘敗後,本報曾以《沒有生根欲望的國民黨如何再起?》社論,呼籲它必須徹底改造革新。四年過去,國民黨再度在大選遭遇重挫,那篇文章的論點仍適用於今天的國民黨:師心自用的領導人,陳腐的大老文化,被壓抑的中壯世代,逾期失效的政治論述,庸懦當道的用人,對社會脈動的疏離,在在必須改革。今天的社論我們特別加上「成長」二字,期待中壯世代奮起興革,將新動力注入黨內;否則,一個垂垂老矣的政黨已沒有留戀價值。
除了上述的結構性因素,這次國民黨的大敗還有幾個主客觀因素:第一,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未久即參選總統,使其正當性受到質疑加以綠營排山倒海的抹黑中,他被形容為一個「瑕疵品」,不適合出任總統。第二,國民黨「內亂」一波接一波:郭台銘和王金平的「吃碗內看碗外」,菁英對庶民的不屑,地方首長遲遲不肯歸隊等除了幾場關鍵造勢,韓國瑜團隊和黨機器毫無整合。第三,最重要的,是黨主席吳敦義的師心自用:先是他自己有意參選總統而拉韓卡朱;韓國瑜投入後,他又拉郭卡韓其後他又拒絕輔選,更演出造成國民黨形象及士氣重挫的不分區立委提名。步步差錯,終走入敗境。
有這種把自己看得「比黨還大」的主席,國民黨的運作,怎麼可能是在追逐政黨的最大利益?又怎麼可能盡心維護黨的形象,以爭取民眾的支持?在不分區名單公布前,國民黨趁著九合一勝選的氣勢,原本有希望翻身一舉搶下國會最大黨;但吳敦義的「私房名單」公布後,外界的期待破滅,「下架吳斯懷更成為民進黨最順手的抹紅王牌。於是,從南到北國民黨區域立委的選情都被「帶衰」,不少老將因此中箭落馬;而不知如何自處的吳斯懷只能深藏,始終無法發揮任何助選的作用。
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大選,國民黨因為怯戰及「換柱」風波而遭到選民遺棄。這次大選,藍軍選情雖因鋼鐵韓粉的熱情支持而略見起色,卻因吳敦義的領導失能及不分區提名的自私,讓中間選民心灰意冷。這點,不僅吳敦義要負最大責任,整個中央黨部和放任不分區爛名單通過的中常會都要負起責任,包括那些在關鍵時刻不嚴厲制止主席濫權的高層人士都難辭其咎。這個黨,有坐視災厄降臨而不出聲示警的可怕本能,彷彿只要自己能躲過一劫即可,這還像個有為的政治團體嗎?
廿年來,民進黨全力在民間經營,並與社運團體結盟,打下他們深耕台灣基礎。反觀國民黨,多少大老名下都擁有一個基金會,但除了聯誼或舉辦演說,他們做了什麼關懷台灣、連結社會的工作?做了什麼培育人才、發展論述的播種及耕耘?這次大選,國民黨栽在民進黨的抹紅及「亡國感」宣傳下,年輕世代的「反中」意識幾乎全被綠營收編入伍。這支反中大軍,除了一百萬的首投族,甚至向上擴散至三、四十歲的族群。然而,國民黨對這樣的認同板塊位移毫無所覺卻只能重複申述對年輕世代逐漸失效的九二共識」。這種疏懶的態度,怎麼可能說服新世代選民?當反中的「世代對立」越來越嚴重,藍軍的基本盤又怎麼不日漸崩毀?
接連兩次大選,泛藍的得票相加都小於綠營,包括親民黨和新黨都泡沫化,可以看出台灣「綠大於藍」的版圖已漸成形。要破解這個局面,只有國民黨革新自救,徹頭徹尾改變形象與戰鬥力才行。這包括:吳敦義必須立即退場、大老要明快退居二線、中壯世代應積極布局接班、漫長無效的組織及決策流程要簡化,老舊的兩岸論述要設法更新。一個無法呼應社會節拍的政黨,難以贏取民心;國民黨必須向下扎根,才有向上成長的可能。
(《二○二○大選系列之 二

【重磅快評】九二共識要進化 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呢?

◆  【重磅快評】九二共識要進化 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呢?
◆  【即時短評】要怎麼痛 國民黨才能真心改革?
◆  【即時短評】農業補貼雖可恥 但對選票有用

◆  【即時短評】綠再掌國會新龍頭 能展泱泱大黨風範?
◆  【即時短評】監督難使力 國會恐再暴衝
◆  【即時短評】民進黨贏了 年輕人,你贏了嗎
◆  【即時短評】再次完全執政 民進黨如何當泱泱大黨?
◆  【即時短評】小英故鄉藍綠大亂鬥 賭爛票是警訊
◆  【即時短評】未呼應身障者改裝車需求 交通部為德不卒
◆  【即時短評】想要怎樣的4年?珍惜作主的這1天
◆  【重磅快評】92可被出征 「下架民進黨」也可被滲透
◆  【重磅快評】武漢非典型肺炎很陌生 台灣能貢獻什麼?
◆  【重磅快評】王立強兜售邱義仁,選前「共諜」還有戲?
◆  【重磅快評】王立強兜售邱義仁,選前「共諜」還有戲?
◆  【即時短評】大撒幣+小確幸=選票?
◆  【重磅快評】從反滲透法一把尺到陳師孟霸凌司法
◆  【重磅快評】共諜鬧劇再攻防?蔡政府獲利難了結
◆  【重磅快評】別打著「事實查核」的招牌當韓黑、英粉
◆  【重磅快評】謝長廷棒賽說連三失誤,嫌蔡英文票太多?
◆  【即時短評】謝長廷的「沙西米刀」 切割出來的事實
◆  【重磅快評】韓國瑜沒說錯 謝長廷不可能秒變純潔
◆  【重磅快評】公開審視空難環節 才是最好的追念與撫慰
◆  【重磅快評】黑鷹折翼那個單位能說真相?
◆  【重磅快評】哀榮折翼黑鷹 團結不是逃避檢討的藉口









【重磅快評】九二共識要進化 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呢?


2020-01-13 17:23 聯合報  主筆室
民進黨陣營批民眾黨在扯民進黨後腿,對此柯文哲聽到相當驚訝的問,民進黨都過半了還不滿足? 記者楊凱竣/攝影


台北市長柯文哲領軍的台灣民眾黨在這次大選初試啼聲,政黨票拿下158萬餘票,一舉攻下5席立委,柯文哲已取得民國113年(2024)大選的門票,但在超越藍綠的大戰略之下,他必須有效整合第三勢力,時力固然要拉攏,但抗綠仍是主調,如果藍軍不思振作,綠白爭鋒恐是未來政局的主旋律。 
民眾黨拿下5席立委其實比柯文哲選前的預期稍好,他曾表示如果他投入總統選舉,民眾黨的立委席次是10席起跳,但選前他最悲觀的預測是連5席都有困難,結果不分區排第五的蔡壁如順利擠入榜內,將在立院黨團實際執行柯的意志,意義自是非凡。     
說實在,在民進黨單獨過半的情況下,民眾黨拿10席或5席,意義差別不大,5席雖少,但仍有發揮空間,柯文哲雖說「不關鍵少數」,但精確一點地來說,柯文哲這台民國113年(2024)大選拼裝車還是上路了,柯定調示範作用」、「影子內閣即是車上裝載的沉重行李
開完票後,柯文哲昨夜搭機出訪進行城市交流,他特別提到未來兩岸關係如何調整,雙方都需要智慧,雖是「不是答案的答案」,但刻意提高高度的用意明顯;此外,他強力回擊綠營批民眾黨是大選的攪局者、戰犯的說法,柯半酸半怒說民進黨都過半了還不滿足,況且許淑華會贏?那不可能啦云云,調侃意味濃,未來四年柯文哲對綠營不假辭色,必然不會少於過去的一年。 
蔡壁如如願進入立法院,讓柯文哲吃下最大的一顆定心丸,被問到民眾黨未來的目標,蔡壁如很精準傳達柯的想法:要往第一大黨目標前進,最終目的是要取得政權;蔡壁如沒有當總召,但卻是黨團運作軸心,民眾黨將有政黨補助,不再事事仰賴募款,後年的地方選舉則是民眾黨全面打陸戰的重要選舉實戰。
蔡壁如貫徹柯文哲的意志,接下來要啟動國會助理海選,並開始部署民國111年(2022年)的地方選舉,這次選舉民眾黨在新竹市得票率最高,政黨票拿到15.3%,蔡壁如不避諱有柯文哲家鄉效應,思考民國111年(2022年)推派人參選新竹市長,民眾黨在不少縣市都超越時代力量,在民眾普遍不滿藍綠兩大政黨的情況下,民眾黨確實有整合第三勢力的條件與空間
看到蔡英文狂奪817萬路之選票,擅長政治精算的柯文哲或許不再後悔缺席民國109年(2020)這場硬戰,但民國113年(2024)機會不再,他勢必不缺席,民眾黨順利成為第三大黨,從政黨票的分配來看,第三勢力有空間發展,國民黨這次輸在兩岸政策論述,柯文哲深烙兩岸一家親,蔡英文雖順利連任,但台灣的困局並未消解,國民黨此刻正忙研發九二共識進化版,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又豈能停滯?











【即時短評】農業補貼雖可恥 但對選票有用


2020-01-13 11:08 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即時報導
「花生之亂」讓雲林立委選戰成焦點,去年底多位雲林花生農民北上陳情,質疑農委會收購花生政策「話唬爛」。本報資料照片


民國107年(2018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潰敗,農委會被視為「戰犯」之一。總統大選大翻轉,雲林以南立委選舉綠營全壘打,農委會全力輔選功不可沒。只要民代提出要求,不論是否合理,農委會就補貼,慷全民之慨。成為民代選舉彰顯政績的助攻代表,選舉結果證明,農業端不出政策牛肉靠補貼,雖可恥、但有用
政府一直將台灣農業當作老苦窮的代表。從老農津貼福利式的補助,到農地、種苗、資材、農藥肥料、貸款、保險、獎學金,以及各式各樣的農產品收購。從農會、合作社場、農民,還有外銷運費、包裝、海外行銷費用,無一不補
既然台灣農業環境與生產樣態如政府宣傳的這麼好、都賺大錢,我國應該是世界農業強國,人人何不搶著做?因為散財童子當久了,就弱化了農業本質農民甜頭嘗到後,不論品質好壞,好的、高價的自己賣;壞的、差的、賣不出去的就是政府的責任。
不論農產品的等級與品質,政府硬是把價格撐住,只能漲不能跌,不然就是用納稅人的錢收購做「土壤改良」。從公糧收購無上限,到毛豬、台灣鯛、文旦柚、高麗菜、花生、芭樂、鳳梨、香蕉、火龍果等農產品都是如此。對農業生產者來說,哪裡還需要思考如何好好照顧各項農產品,達到一定的商業品質?對納稅人來說,可有公平正義可言?
民國102年(2013年)8月21日,時任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受訪時表示,政府花錢、農民感受不到成效,每年包括老農津貼逾500億元、休耕補助110億元、保價收購100億元、化學肥料補助40億元、水利會會員補貼30億元,農委會真正能運用的預算只有300億;認為補助排擠農業建設
到民國109年(2020年),陳吉仲已貴為農委會主委,今年歲出預算編列1,339億8,927萬4,000元,比108年度預算1,227億1,222萬3,000元,增加112億7,705萬1,000元,增幅9.19%打著改革大旗,但六年多前他批評的各項補貼不僅多數都存在,選舉年還加碼
說穿了,農業建設、調整體質,不是優先選項,選票才是













【即時短評】要怎麼痛 國民黨才能真心改革?


2020-01-13 12:42 聯合報  記者蔡佩芳/台北即時報導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右二)與副手張善政(左二)敗選,開票夜在競選總部感謝支持者。 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大敗,黨內檢討聲浪如海嘯襲來,但綜合各種檢討聲音,卻讓人感到似曾相識。
民國105年(2016年)1月16日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國民黨寫下「歷史上的大挫敗」。黨內年輕世代組成的「草協」開出改革第一槍,要求公開辯論國民黨兩岸議題在內未來定位的議題 ,重新建立以中華民國核心價值、以台灣為主體的政黨主張與論述青壯世代組成的五六七聯盟、中興菁英聯盟則籌組「開放聯盟青壯參政平台」再造國民黨
四年,近30位黨內青壯派議員、幕僚成立「+1」團隊,在黨中央門口開砲,要求推動黨內世代交替工程
民國105年(2016年)2月3日,中常會提出這次總統、立委大選名為「輔選工作檢討」的第一份敗選檢討報告,歸納五個敗選原因:執政未獲認同;兩岸論述因民進黨拿香跟拜,無法凸顯兩黨品牌差異;黨內矛盾不團結,導致支持者失望;網路經營不夠深化和多元,議題論述未能有效爭取支持;缺乏長期培植人才,本黨理念與願景無法贏得多數青年認同。
四年,同樣的問題卻再次重演,兩岸論述、培植青年沒有成果,黨內矛盾更是圍繞黨主席吳敦義為中心,爆發各種衝突。
民國105年(2016年)的敗選,至少還有吳敦義在選後第3天,出面表達「義不容辭」承擔黨的責任;而現在是選後第2天,國民黨青壯派寄望出面推動黨改革的中生代還在靜默,有沒有人勇於主動承擔,是個問號,還是要等黨內千呼萬喚才出來?
國民黨的問題一直都很清楚,即使不用檢討,人人心中也都有答案,但四年來,國民黨改革腳步卻不進反退,黨內不論大老還是中生代,改革誠意讓大家都打問號

聯合筆記/難以拒絕美國的台灣新總統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8897/web/

◆  世代差異…一場「反動」的選舉
◆  民進黨能一黨獨大?要看2022
◆  護主權>拚經濟 國民黨打掉重練吧
◆  民主防衛、對中強硬的新政權誕生
◆  九二共識不敵抗中保台 下個世代要什麼?
◆  深入青年 引領民意 北京可為鑑
◆  漫畫/臥底網軍
◆  聯合筆記/難以拒絕美國的台灣新總統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難以拒絕美國的台灣新總統


2020-01-12 23:36 聯合報  郭崇倫
蔡英文總統(前)11日在勝選演講中說,「兩岸都有責任致力於確保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圖為蔡總統發表勝選感言並向選民揮手致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就在台灣開票的晚上,華爾街日報的獨家消息指出,美國與中國大陸協議將來要舉行半年一次的對話協商,來處理經濟改革與其他爭議,這個協商是與第二階段經貿協商分開來的,由財長米努勤副總理劉鶴為對口
雖然川普不願意承認,但這個對話是仿效之前自小布希開始,延續到歐巴馬任內的戰略經貿對話,川普上台後「凡歐巴馬必反」而遭到廢棄,現在又覺得有需要,用對話機制來處理美中之間層出不窮的紛爭與問題。
而當晚稍後,美國國務卿龐培歐專電祝賀「蔡博士」連任,他說,美國感謝「蔡總統」在與美國發展堅實的夥伴關係方面所發揮的領導力,並讚揚她面對壓力之下仍承諾維護兩岸穩定。
這兩件事有什麼關係?直白的來說,後者是美國支持蔡英文連任的最高峰,但是前者則暗示著美國願意與北京合作,不讓台灣問題失控。
無庸置疑的,這場總統選舉中,美國是堅定的站在民進黨的蔡英文這邊,以至於傳統親美的國民黨被認定為反美,候選人韓國瑜也不敢到美國訪問,生怕被美國人暗算。
美國也許不會居功,自認對蔡的選情有助益,要求有所回報,但是蔡英文破紀錄的八一七萬票,加上立法院民進黨掌握過半多數,卻會讓華府認為,民進黨政府對國內政經情況有完全掌控,因此只要蔡英文下定決心,都可以貫徹實施,就像反滲透法,雖有爭議,只消層峰政治決心一下,所向披靡。
但小至美豬、美牛進口,大至兩岸關係,美國有美國的利益,台灣有台灣的利益,如果美國提出難以接受的要求時,台灣怎麼辦?
美國目前正對中國調整政策,經貿問題已簽訂第一階段協議,川普生怕十一月美國大選前夜長夢多,特別恢復對話機制來處理紛爭,目前雖是經貿為主,但是安全與政治議題勢必加入,過去小布希、歐巴馬如此,川普也不會例外。
台灣雖然不願意自己成為對話機制中的議題之一,但北京肯定會提;經過多年的經驗,北京知道通往台北的道路,經過華府是最快的,美國也會擔心兩岸長久沒有對話,連因應危機的機制都付諸闕如,是非常危險的。
隨著美中關係的變化,蔡總統與她的新國安團隊必須要考慮新的變化,化被動為主動,蔡總統在勝選演講中提到「兩岸都有責任致力於確保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是個值得肯定的表述。
蔡英文有台灣人民的負託,可用民主為擋箭牌,勇敢的對中國大陸說不,但是卻很難拒絕美國的要求,尤其是選後的政治優勢,讓她無法推託,這是隨著勝利帶來的苦果。












世代差異…一場「反動」的選舉


2020-01-12 23:38 聯合報  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台北市)
大選落幕,第三勢力重新洗牌,台灣民眾黨躍升成為立法院第三大黨。圖為台灣民眾黨選前造勢晚會,黨主席柯文哲(中)沿路與支持者爭相擊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選結果出來後,兒子在網路群組裡觀察了一陣子,出來問我:「你看這次選舉是不是受到中共的影響?」這問題讓我茅塞頓開,因為這句話在選前選後的意義差別很大。看這個問題,可以發現這次我們所經歷的是一場反動的選舉
我知道在台灣「反動」這個詞承載了許多特殊的涵義,不過由於多年前吳介民教授翻譯過赫胥曼的反動的修辭」一書,所以在知識界許多人知道「反動」來自英文reaction,它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指出事件中除了主動的行動與被動的承受之外,還有行動所造成的反動
選前其實就可以觀察到不少反動式的政治訴求,從台灣的反對一國兩制,到香港的「反送中」都是建立在針對可能改變現狀的行動所產生的回應,行動的來源都是中國的北京政府。選前快速通過的「反滲透法」,更是依據恐共的假設,擔心中共政權會以滲透方式改變台灣民主。
事後來看,這些反動式的選舉訴求很可能是蔡英文總統大勝的重要原因。蔡總統在執政前兩年的主動改革並沒被台灣人民接受,甚至讓「討厭民進黨」成為全台最大黨。民國107年(二○一八年)縣市長選舉敗選後,她的解釋是社會沒有跟上太快的改革腳步,一年多後台灣人民快步趕上,還是另有原因,應該不難看出。
蔡總統執政後失去了一部分原本的民進黨支持者,包括追究她博士學歷的深綠、不滿她讓步燃煤發電的環保中綠,以及因觀光客減少而收入受損的淺綠,然而蔡總統增加的得票卻遠超過民進黨。泛綠的其他政黨也不足以說明差額,比較合理的解釋是不支持民進黨的選民將票投給了蔡英文。
選舉是將許多不同的價值壓縮在對於兩三位總統候選人的選擇。我提出反動的選舉論調,一方面是想讓大家參考,做為理解為何選舉出現令許多人意外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想表達我主觀上認為,台灣的選舉不應該被中共影響的想法。我很欣慰的是,這些想法是選後網路上一些年輕人的討論給我的啟發。
經過了這場反動的選舉,勝選的蔡總統會如何繼續四年執政,其實並不清楚,希望「顧主權」不是推出更多箝制國人的政策或法律。北京方面應該已經知道,到台北的最近距離不是經由香港,或許會改道東京或華府,我期待蔡政府能有對應的方案。
我和兒子討論之後,我鼓勵他寫一篇文章投書報紙,他一臉狐疑的看著我,不僅是因為他沒做過這種事,更因為他幾乎不看報紙,因此只好我來寫。我這步入老年的人愛說三道四,或許是這次選舉出現世代差異的原因之一,說多了年輕人更不想聽。我會把這篇文章拿給兒子看,不過年輕人的未來還是在他們自己身上。










民進黨能一黨獨大?要看2022


2020-01-12 23:51 聯合報  胡祖慶/東海大學政治系主任(台中市)
民進黨再度完全執政。圖為大選開票夜,蔡英文與賴清德在競選總部前感謝民眾。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隨著選舉結果出爐,民進黨能否成為長期執政的優勢政黨引發討論。揆諸台灣民主化進程和法國經驗,下述三點值得注意。
第一,台灣和法國同屬兩極化政黨生態,敵對陣營的選民基礎相對穩定,因此都不曾出現像美國那樣執政超過一個世代的優勢政黨。以法國第五共和為例,戴高樂派有過一次較長時間的連續執政。它出現在民國47-63年(一九五八到一九七四),歷經三任總統,為時十六年。
民國91-96年(二○○二到○七年),席哈克和沙克奇連續贏得總統選舉。期間戴高樂派執政十年,略等於民國70-82年(一九八一到一九九三)社會黨扣除一次左右共治的連續執政紀錄。考量到民國91年(二○○二年)以前法國總統任期七年,相關紀錄並不算長。
相較於法國,台灣政黨輪替頻率還要高些。民國85年(一九九六年)以來,不曾有政黨連續贏得三次總統選舉。抑有甚者,被輪替的卸任總統都有些狼狽。考量到摻雜其間的地方選舉,藍綠主要政黨連續勝選次數更是絕無僅有。
第二,何以如此?如同法國,台灣選民的懲罰性投票模式至關重要。游離選民大規模轉向導致民國96年(二○○七年)以後法國沒有任何執政黨能夠成功連任。同個時間,「討厭民進黨」和「討厭國民黨」輪流成為台灣第一大黨。準此,這次選舉結果或許不能視為形塑優勢政黨的「政黨重組」,而是另一次的「政黨解組」。
第三,這不意味國民黨能夠坐等民進黨失誤來恢復執政地位。重點在於過去五十年當中,法國左右兩派主要政黨的桂冠多次易手。例如,民國62-106年(一九七三到二○一七年)穩居左派主要政黨的社會黨已經被現任總統馬克宏創立的前進黨取代。民國84-106年(一九九五到二○一七年),戴高樂派是右派主要政黨。民國106年(二○一七年),它在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當中落後給民族陣線。自此,戴高樂派的主要政黨地位始終受到質疑。
這次選舉,民眾黨和時代力量,甚至基進黨都有相對亮眼的表現。稍有不慎,國民黨將陷入類似法國戴高樂派的尷尬處境。在這方面,民國111年(二○二二年)台北市長改選是個關鍵,它的結果或將決定台灣會不會出現長期執政的優勢政黨,以及會不會有新的主要政黨。











護主權>拚經濟 國民黨打掉重練吧


2020-01-13 00:07 聯合報  翁履中/德州山姆休斯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總統和立委選舉不理想,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宣布將在本周中常會請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選舉結果揭曉,蔡英文總統以超過八百萬的高票贏得連任,而民進黨在立法院也繼續掌握過半優勢。總統得票創新高,關鍵在於選民對捍衛台灣主權有共識,雖然並不滿意政府的施政表現,但在香港反送中事件的影響下,激發了選民硬起來守護家園的情緒,也讓國民黨必須重新檢討,以和為貴的兩岸論述真的還有機會獲得信任嗎?大敗之後,國民黨又該如何才能真正打掉重練?
理論上來說,當人民認為國家的經濟表現不佳,主張經濟優先的候選人應該會受到選民青睞。不過,假設選民都會根據經濟評價來做出決定,其實忽略了人民也會思考,國家是不是還面臨著比賺錢更迫切的危機,以及候選人個人形象帶給選民的信賴程度
這次大選的結果,充分顯示讓多數台灣人民最感同身受的議題,不是台灣經濟不夠好,而是源自於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亡國威脅。當國民黨和韓國瑜都一再強調兩岸政策必須以和為貴,面對中國的威脅,絕大多數不曾經歷戰爭恐懼的台灣民眾,感受不到政治人物提出台灣與中國應該和平相處的好意,反而認定想與對岸和平交流,不願嗆聲中國,就是為了換取經濟利益的親中舔共行徑,而大加撻伐。再者,韓國瑜接地氣的個人特質,雖然吸引到大量庶民的追隨,但支持者往往把自己欣賞的政治人物過分神格化,密不透風的同溫層,也替韓國瑜引來不少中立選民的強烈反感。
兩岸和平的主張沒辦法獲選民認同,國民黨要重新站起來,當務之急就是要重新整理兩岸論述。即使九二共識的原始內涵再怎麼合理,經過多次選舉的妖名化,加上難以擺脫與一國兩制間的連結,要用理性的敘述方式讓民眾更加理解,甚至願意支持,恐怕是過度樂觀。
國民黨內熟悉兩岸事務的專家不少,不過,缺少與年輕世代的思維相互激盪,使得選戰中只能一再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卻提不出吸引新世代選民支持的說法。雖然維持兩岸和平是不分藍綠的共識,但民進黨深知戰爭代價高,中國不會輕啟戰端,所以對中國的態度收放自如,軟硬兼施;反觀國民黨,即使知道中國用兵謹慎,但是官僚和學者專家的保守態度,讓國民黨一點都不願意在自認是強項的兩岸關係上冒進,導致兩岸論述綁手綁腳,進退失據。
除了需要新的論述,國民黨的兩岸政策要找回選民信任,更需要新的接班面孔。黨內青壯派有改革形象的蔣萬安、江啟臣、羅智強等政治人物,必須擺脫過去論資排輩的傳統思維,大膽扛起帶領國民黨從灰燼中重生的責任。而資深的國民黨政治人物,就算有心,也自認還有能力,都要認清自己在民眾心中早有既定印象的現實,放手退居二線,為新生代抬轎。只有檯面上的領導重任都交到青壯改革世代手中,才可能讓年輕人相信國民黨是真心打掉重練,進而願意給國民黨一個機會。
大選結果證明,台灣民眾把護主權看得比拚經濟重要。國民黨輸在對中國硬不起來,對年輕世代又軟不下身。政黨互有競爭的民主才能讓台灣更進步,以台灣選民對政黨表現的要求程度來說,只要真心改革,國民黨要重新站起來或許不用太久。











民主防衛、對中強硬的新政權誕生


2020-01-13 00:13 聯合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新北市)
蔡英文總統以超過800萬得票數連任成功,締造台灣總統大選史上最高得票數紀錄,支持者在蔡英文競選總部外興奮地搖旗歡呼。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大選,蔡英文得票超過歷屆民選總統;英德配支持率五十七點一%高於國政配的卅八點六%。比較選前民調,英德、國政配皆被低估,而宋余配則被高估。原先沒有表態中間選民最後更多投票傾向韓國瑜,且泛藍陣營在韓、宋間做出棄保選擇此次大選具多層次政治意涵
首先,現任總統掌握優勢連任成功成為慣例。回顧前六次總統大選,從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到此次蔡英文不僅連任成功,且是民選總統以來最高票。
其次,地方選舉失利未必影響中央層次選舉。回顧台灣選舉歷史,民國95年(二○○六年)民進黨輸掉地方選舉、民國97年(○八年)也失去總統寶座;民國103年(二○一四年)國民黨輸掉地方選舉,民國105年(一六年)也失去總統大位;然民國107年(二○一八年)民進黨輸掉地方大選,民國109年(二○年)總統選舉反而逆勢成長。
民國107年(二○一八年)民進黨在地方選戰中導入「大陸因素」,試圖邊緣化、標籤化國民黨及拉高國家認同衝突效應,可謂失敗。今年總統大選性質不同於地方選舉,反中牌、主權牌及國安牌在大選中持續發揮影響。「九二共識」曾在民國97、101年(○八年、一二年)大選中使國民黨贏取總統寶座,但民國105、109年(一六年、二○年)大選則無法發揮影響力。
復次,在中央層級大選中操作「反中牌」比地方選舉更具政治效應。民進黨當局去年整年從年初提出「四個必須、三道防護網」、反對「兩制台灣方案」;六月支持香港反送中運動、七月修訂「國安五法」、提出「中共代理人法」;八月批判大陸暫停陸客自由行及參與金馬獎;九月批判因大陸打壓喪失兩邦交國;十一月批判「廿六條措施」分化台灣社會,及運用澳洲投誠中共間諜疑案,重拾擱置的「中共代理人法」而以《反滲透法》型態出現,從選舉造勢、議題設定到立法確立,建立「保台抗中」聯盟,拉抬聲勢,產生選票極大化效應。
最後,危機處理回歸中間路線,排除激進路線的政治風險。選前蔡英文競選辦公室發言人提出「統一叛國論」、「兩岸兩國論」、「待時機變更國號論」,實屬激進主權論述與兩岸路線。蔡英文立即回應回歸中間路線,連續強調「中華民國」,澄清不會把不同政治主張視為叛國,也沒有修改國號的問題。
儘管民進黨執政產生諸多憲政與治理困境,包括監委約談法官、檢察官,以監察權干涉司法權;降低新聞自由、第四權欠缺自主性;建立網軍攻擊外交官;總統下令立院黨團盡速通過《反滲透法》,以行政權干涉立法權;蔡總統博士論文及學位引發國家領導人「誠信」爭論。上述因素並沒有降低蔡支持度而成為其執政「攔路虎」。此恰顯示一個宣稱建立民主防衛機制、對中更為強硬路線的新政權誕生,兩岸關係恐陷入更為敵對僵持困局。












九二共識不敵抗中保台 下個世代要什麼?


2020-01-13 00:16 聯合報  田方倫/中國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台北市)
總統和立委選舉雙輸,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前右2)率副主席兼祕書長曾永權(前左)等一級主管,鞠躬向支持者表達感謝及歉意。 (中央社)

半年多來的選戰激情,中國國民黨在總統、立委大選成績不盡理想,身為國民黨的年輕世代有責任跟義務面對下個世代年輕人,我們必須檢視中國國民黨兩岸政策、路線,有沒有能力跟著人民的心一起走下去。
當民進黨這次選舉喊出了一句「抗中保台」的時候,中國國民黨的論述是什麼?過去在黨中央及好幾次中常會中,青年世代的代表提了又提,「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這塊保命符,是不是該檢討了?結果卻是「前輩們」好漢敘述當年勇的回到民國81年(一九九二年),去跟年輕人們分享會談時的當下情境。
但是當國民黨不願意面對時,宋楚瑜卻是在這次的兩岸論述上就提出,卅年前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即便大聲疾呼堅決「反對一國兩制」,「九二共識」這塊牌子已經過時不能再用了。而反觀國民黨,卻依然把這個神主牌抱在懷裡跟寶貝一般,絲毫不重新檢討這條路是否依然正確。
民主進步黨可以漸漸藏起他們的「台獨黨綱」,用「抗中保台」來調整路線,中華民國台灣來往中間靠攏,難道國民黨沒有勇氣去做論述調整嗎
反共過去是國民黨立場,過去中共執政造成大陸同胞生活困苦,這樣的政治號召力在大陸崛起的今天已經難以施展,面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民黨若堅持反攻大陸統一中國,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政治笑話。
我們有責任義務面對下個世代年輕人,讓中國國民黨走到下一個廿年、四十年,必須檢視中國國民黨、檢視兩岸政策路線,能不能跟著人民的心一起走下去。











深入青年 引領民意 北京可為鑑


2020-01-13 00:18 聯合報  杜川東/陸生(台北市)
蔡英文總統(前)高票連任,得票數創下民選總統史上新高。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109年(二○二○)選舉國民黨大敗,北京也接連感受到香港、台灣的深刻衝擊。
對於敗選檢討,最簡單的批評就是,國民黨距離民意太遠,於是改變的辦法也就是跟上主流民意。
似曾相識,民國101年(二○一二年)同樣是蔡英文選舉,選前,是否承認「九二共識」的壓力撲面而來,蔡英文最終落敗。選後,有評論指如果不能面對「九二共識」,民進黨很難執政。當時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黨部舉辦「華山會議」,還請來蘇起辯論,檢討民進黨的兩岸政策。隨後,謝長廷訪陸,陳菊、賴清德等民進黨縣市長全部登陸訪問。直到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大選,蔡英文仍對「九二共識」心有餘悸,採取模糊表態。而今九二共識卻被操作成一國兩制」,民意變化何其大
民國103年(二○一四年),對兩岸簽署服貿的支持遠大於反對,反對者一開始的口號也只是「反對黑箱服貿」,拿程序當藉口,隨後有人衝入議場,完全反轉民意,最終變成「反對服貿」。
可見民意常常改變,改變更常常只是結果。有為的政黨不該只隨從民意,更應該引領民意,應該深入民眾,深入青年。
如今在香港議題上無力應對,在年輕人中失去支持的國民黨。不如回看歷史,民國元年(一九一一年),一批青年如何在黃花崗英勇起義,留下感人的《與妻訣別書》。民國11年(一九二二年),僅僅控制廣東的國民黨,又是如何支持香港海員大罷工,掀起運動的高潮。
北京亦可為鑑

趙春山/因應兩岸形勢,發球權在誰手中?(解讀大選系列 2)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趙春山/因應兩岸形勢,發球權在誰手中?(解讀大選系列 2)

◆  王健壯/台灣從此將進入威權民粹年代(解讀大選系列 1)
◆  陳亮恭/東京大飯店
◆  王正方/下一代的事怎可以不管?
◆  洪蘭/邊改考卷邊煮飯的鬱卒
◆  周行一/投資人應很關心地緣政治風險
◆  嚴震生/新的一年 新的論文
◆  馬凱/滄海桑田卅年兩岸驚夢

◆  盛治仁/了解自己、理解別人的最好方式
◆  楊志良/寧可骯髒勝選 不可乾淨敗選
◆  方祖涵/棒球名人堂的全票通過危機
◆  趙春山/盼兩岸關係回頭是岸
◆  薛承泰/成見、偏見、歧視









趙春山/因應兩岸形勢,發球權在誰手中?(解讀大選系列 2)


2020-01-13 00:31 聯合報  趙春山(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連任總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二合一」選舉落幕,不僅蔡英文總統以壓倒性多數勝選連任,民進黨也在立法院取得過半席位。面對「九合一」選後,台灣政治生態再度改變,兩岸關係何去何從?這是選後備受各方關注的議題。
從民國105年(二○一六年)民進黨重獲執政地位後,兩岸關係每況愈下,已從馬政府時期的兩岸和解,倒退至目前兩岸「冷和」和「冷對抗」的狀態,不排除未來雙方有直接對抗的可能。蔡總統當然理解,處理兩岸關係是一個十分棘手的議題,所以她在勝選感言和國際記者會上,花了相當多篇幅,陳述她的兩岸政策。重點是「不挑釁、不冒進」,堅持「守主權、護民主」的立場,願以「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重啟兩岸良性互動關係。
我認為這些都是蔡總統兩岸政策的基本理念,已見諸於她多次的相關談話當中。當落實到政府的大陸工作時,蔡採取的策略是「以靜制動」、「俟機而動」。過去如此,未來也不會有太多改變。只是,因為現在擁有八百多萬選民的背書,她此刻說的話,聽來就有「軟中帶硬」的味道。
雖然外界認為蔡英文敢向對岸說不」,是她這次勝選的關鍵所在維持現狀仍是台灣的主流民意。蔡無意也無力改變現狀,但卻必須因應她所面對的現狀改變。
首先,民進黨雖因利用香港「反送中」運動,成功炒作「芒果乾」,為這場選戰累積了足夠的糧草;但人散曲未終,「選舉資產」在選後卻成為執政者,促進台灣內部團結的「政治負債」。《紐約時報在投票前就評論,選舉已造成台灣社會的兩極分化。如毛澤東說的「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蔡總統選後必須「先安內、再攘外」,做好療傷止痛的工作。
其次,蔡英文的連任當非北京所樂見,但國台辦的回應卻是舊調重彈,顯示中共老神在在,對台工作仍是按表操課。選舉對中共對台政策的影響,只限於戰術層次,其「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對台戰略目標不會改變。中共會在選後加強對台「極限施壓」,力度更大,範圍也更廣。諸如外交孤立、經濟制裁、軍事威嚇和文宣作戰等,都是可能運用的手段。
最後,蔡英文去年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時曾說,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是有史以來最強的。這句話從美國官方祝賀蔡勝選的態度和用語,得到了驗證。中美針對台灣此次大選進行的角力,美國顯然占了上風。美國智庫做的研究報告早已預期,蔡英文會贏得這埸選舉。美國會強調對台灣的軍事和外交支持;而中共在激怒之下,也會以香港和台灣為標的,測試川普反擊中共行動的意願。知名國際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把中美緊張關係,列為今年第三大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台灣難以置身事外。由於川普的政策充滿不可預測性,這將使台灣的處境變得非常困難。
美國官方選前即公開表示,樂見兩岸展開和平對話,但民共陷入九二共識的文字之爭,重啟對話必須建立新的互信基礎,只有美國才有能力從中協調。形勢比人強,兩岸關係的發球權不在台灣手上。蔡總統只能就「可操之在我」部分,儘速建立一套危機管理的應變機制,避免台灣淪至「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