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3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中國製造2025對台灣的影響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0612/web/

.聯合報社論/監察院自甘淪為拔管集團的附隨組織
.聯合報黑白集/不苟同的權利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中國製造2025對台灣的影響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中國製造2025對台灣的影響


2018-08-23 00:4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大陸工信部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報告2018上半年工業與通訊發展情況,首度對「中國製造2025」計畫隻字未提。(中新社提供) 中央社


「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大陸推動成為製造強國的主軸政策,也是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目標是在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2035年成為世界中等製造強國,2049年則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中國大陸傾全國之力推動「中國製造2025」,將引導外資投向新一代資訊技術、機器人、節能汽車、新材料及生物醫藥等十大重點領域,並鼓勵外商在中國大陸設立全球研發中心,加強促成陸資與外國企業技術合作;涵蓋範圍與政策工具之廣,前所未有。其中「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中多項與台灣目前發展的半導體、智慧製造及生技醫藥等「5+2創新產業計畫」重疊,對台灣形成很大的競爭壓力。
所以政府必須盤點目前在各領域兩岸競合情況,了解雙方優劣勢,對於我方仍居於領先的項目,必須積極擴大政策力道,以繼續保有優勢;對於中國大陸已經領先的部分,也應評估雙方差距原因,建構如何追趕突破的策略。
中國大陸在今年2月公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即所謂對台31條,將逐步給予台灣企業與台灣人才與大陸企業與人才相同的待遇。其中第1項即是台商參與「中國製造2025」計畫,基本上台灣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下的項目,凡是涉及到投資、租稅、設立區域總部及研發中心等,均可與陸資企業享有同樣待遇,另外也可公平參加政府採購。而且除了中央支持政策外,地方也紛紛推出配套措施,顯見中國大陸積極吸引台灣參與「中國製造2025」的企圖心
雖然中國大陸鼓勵台灣參與「中國製造2025」的措施包山包海,但是未來是否能夠落實,仍不無疑問。然而目前幾乎所有中國大陸針對台灣的優惠措施,都必須在中國大陸才能適用,所以未來無論是大陸台商的參與,或是經由台灣投入的資金及人才,都有可能會降低與台灣的聯結。
「中國製造2025」也對其他國家造成競爭壓力,各國一方面針對「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項目,研析彼此落差,以進一步調整其產業政策;台灣必須掌握各國產業政策變化,以做為參考。
另一方面,各國也會利用貿易措施抑制「中國製造2025」的發展,例如美國最近引用301條款,許多對中國加徵關稅的項目,即是衝著「中國製造2025」主要項目而來,未來的發展及影響也必須有效掌握。
隨著美中貿易戰愈演愈烈,美國除了針對「中國製造2025」重點項目,提高中國大陸進口關稅外,限制中國大陸對美投資是另一項重點。中國大陸過去憑藉資金優勢,不斷在海外透過合資及併購方式,擴大其產業版圖,並藉此取得先進技術;各國早已覺得芒刺在背,紛紛加強在此方面的審核。今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外國投資風險評估現代化法案」(FIRRMA),目的在加強對外國投資、併購敏感科技企業的管控,主要也是針對中國大陸
所以隨著中國大陸在海外併購受到嚴格審核,以及在美國反制「中國製造2025」的相關措施下,將促使中國大陸加強海外人才挖角,並加強自主創新。特別是台灣在電子資訊產業仍較中國大陸具有優勢,台灣已成為中國大陸首要挖角的目標。近年來許多台灣企業面臨高階人才流失的問題,此會成為未來台灣產業發展最大的瓶頸。
兩岸官方齟齬不斷,目前處於絕緣體的情形,但「中國製造2025」的影響卻持續擴大。特別是對於大陸台商布局變化、台灣資金與人才外流所衍生的問題、台灣創新產業的發展,以及兩岸產業重新洗牌後的新競爭型態,政府不能再視而不見,均應有長期的規劃及因應。







聯合報黑白集/不苟同的權利


2018-08-22 23:5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薩爾瓦多與我斷交,蔡英文總統(右)嚴正表達立場,並呼籲大家團結,不要被挑撥分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薩爾瓦多與我斷交,蔡總統譴責中共所為已超乎各政黨的底線,呼籲大家團結,不要被挑撥分化。蔡英文說得對,台灣不能被「分化」;但人民也有拒絕團結在錯誤政策下的權利,會使台灣「弱化」的政策根本不值得支持
中共的打壓當然令人反感,但蔡政府一意孤行的兩岸政策,也要負極大責任根據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已有四成六的民眾接受政府在「兩岸同屬一中」原則下與對岸談判,這顯示多數民眾不支持蔡英文目前的兩岸路線但政府卻每天在那裡硬碰硬,揮霍我們的外交資產和經濟前景
團結」是一項神聖的號召,但蔡政府的所做所為,已經漸漸撐不起這支神聖的大旗執政者平時打擊在野黨毫不手軟,剝奪特定族群的權益而沾沾自喜,塗銷多數民眾的歷史記憶和價值觀引以為快,損害善良百姓的經濟生活而不以為意在這種情況下,蔡英文要藉斷交的委屈呼喚全民團結,能得到多少共鳴
事實上,民眾對斷交的「悲憤」仍然是存在的,只是摻雜了許多迷惘。人們迷惘的是:這個不珍惜「中華民國」的政府,真的在乎斷交嗎?這個執政黨的兩岸作為,不就是在等著收割「中共打壓」的果實嗎?那麼,這個政府的悲憤,值得民眾悲憤嗎?更大的問題是,這個政府要把台灣帶向哪裡?
看穿這些政治的真假虛實,民眾就應明白,我們擁有不與民進黨共悲憤的權利,我們更擁有不苟同的權利







聯合報社論/監察院自甘淪為拔管集團的附隨組織


2018-08-22 23:5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新監委高涌誠、張武修調查台大校長遴選案,並糾正教育部和台灣大學遭質疑。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提名的新監委高涌誠、張武修調查台大校長遴選案,同時糾正了教育部和台灣大學。這個結果,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實際上對教育部只是高舉輕放;但對遴選爭議中的兼職和利益迴避問題,則幾乎在附和當初教育部「跨部會小組」的見解。監察院儼然已成了「拔管集團」的附隨組織
檢視監委的約詢名單,即不難發現調查此案的心態偏頗其約詢對象,包括教育部、法務部、證期局官員,和台大相關人員。此外,還訪談了台大校務會議代表一名、遴選委員二名、校長候選人三名。所有校務代表、遴委和校長候選人,全部都是「匿名受訪更大的問題是,約詢對象中,獨缺當事人管中閔
監委高涌誠說,約詢管中閔「沒有意義」,因為他就是「當事人」。這個理由,匪夷所思。若要尋求公正裁斷,當然應聽取當事人的說法,這是程序正義的第一步。若說約詢當事人「沒有意義」,卻「匿名訪問」遴選時的其他競爭對手,還把其證詞作為糾正參考;這就好比候選人遭指控賄選,檢方不傳被指控者,反而要他的競選對手來作證,而且是匿名作證。這種作法是在追求事實真相嗎?公正性又在哪裡?
在先前監委彈劾吳茂昆違法兼職及圖利的案子裡,大力為吳茂昆「有兼職,未必有圖利」辯護的六位新監委,其中一位正是此次糾正案的主查者張武修當初這些監委認為吳茂昆「未必圖利」,所持理由,就是吳茂昆本人的證詞但到了查管中閔,卻不約詢就下定論,這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
比較監察院的糾正理由與教育部對台大校長遴選案件的「法律研析意見」,在是否違法兼職和利益迴避兩大爭點上,監察院和教育部顯得「有志一同」唯一差別是,教育部認定管中閔擔任台灣大獨董、審計委員會和薪酬委員會委員均屬違法兼職而監院則認定管中閔擔任獨董符合規定,僅後兩者為違法兼職
但問題來了。監委既曾約詢證期局官員,即應知管中閔出任台灣大審計及薪酬委員,都是因為獨董身分而來既然獨董身分合法,豈有另兩項委員身分不合法的道理?且放大來看,糾正文聲稱,全台大教授合法兼職比率不到二成;若真的如此,受影響的上市公司將不知凡幾。但面對金管會證期局之失職,監委卻未有隻字片語的糾正,這又是一大矛盾
台大校長遴選案中,無論是違法兼職,或者利益迴避等爭議,過去輿論早就反覆討論但主張管中閔是違法兼職或未利益迴避者,始終無法解釋的問題,皆在「是否依法明定」的質疑。監委在糾正案甚至擴大打擊面,除自行「推斷」管中閔擔任獨董之薪酬,又認定「兼職收入高於本職薪俸」不合理,「核有違失」,根本是藉泛道德論來掩飾其法律面的薄弱。
其實,本案更關鍵的問題是:教育部到底有沒有權力「不聘任」管中閔擔任台大校長?對此,監委在糾正案裡並未明言,但高涌誠卻以個人意見表示,教育部要求台大「重啟遴選程序」的決議並沒有錯,「只是台大和遴選會議拒絕承認重大瑕疵」顯然,這又是一個監察院與教育部巧妙結合的結果
主查監委說,此案只有糾正而無彈劾台大行政人員,是「基於尊重學術自由下的大學自治」,彷彿給了台大天大的恩惠,又多麼尊重大學自治事實上,監委若真尊重大學自治,該查的是政治之手一路從府院和國會都伸進台大校長遴選,該查的是教育部「不聘任」的法源依據,該查的是所謂「跨部會小組」究竟到底依據哪條法律成立,而不是把矛頭指向被迫害的台大和管中閔
在記者會上,張武修痛斥「台大愧對國人」但有這樣為政治黑手護航的監委,監察院才真正是愧對國人

【重磅快評】眾叛親離 川普張惶失措

.【重磅快評】眾叛親離 川普張惶失措
.【重磅快評】小英團結心法:捅刀喊團結,青史盡成灰

.【即時短評】與其怨Uber搶生意 小黃不如自我提升
.【即時短評】罵民進黨執政無能 但國民黨有再起嗎?
.【即時短評】網紅外交搞暢銷 犧牲台灣拚長銷
.【即時短評】深澳電廠燒煤OK 蒸汽火車一年跑十天不准
.【重磅快評】台薩斷交 謝長廷捅這一刀圖什麼?
.【重磅快評】薩爾瓦多斷交 走味的苦咖啡
.【重磅快評】台薩斷交 小英只會喊打壓讓我更堅定?
.【即時短評】蠻橫打壓盡失人心 遙不可及兩岸一家親
.【重磅快評】上任斷三個 吳釗燮已成為斷交部長
.【重磅快評】水深火熱也要遊日本
.【重磅快評】陳師孟用三個幹字演繹「民進黨式正義」?
.【即時短評】選舉支票滿天飛 政策買票債留子孫







【重磅快評】眾叛親離 川普張惶失措


2018-08-23 15:10 聯合報  主筆室
川普否認否認使用競選資金作為封口費。歐新社


同一天,相隔兩分鐘,爆出川普私人律師柯恩認罪,以及前競選經理麥納福特陪審團認定有罪,兩案併發,川普的反應,只能以張惶失措來形容。
當天,他在機場被記者堵訪,大家都問他柯恩的事,但他只敢回答麥納福特,說他是很好的人,很遺憾看到被定罪,言下之意,是在跟麥納福特說:「別擔心,要守住,我來處理」
之前麥納福特被起訴,審判期間,川普刻意與他畫清界線,說自己與他很不熟,是別人介紹他擔任競選經理(即台灣的競選總幹事)「他只在競選團隊做過幾個月」,言下之意是,他與自己無關。
但是等到穆勒調查他確有犯罪事實,涉及洗錢與介入烏克蘭選舉,而大陪審團認定他有罪後,川普就急了,因為在法官真正判刑前,穆勒可以與麥納福特談條件,只要他招出川普與俄羅斯勾結的不法情事,他就可以獲得法官輕判,這本來就是檢察官慣用的手法。
麥納福特知道多少,外界不得而知,但川普與他的手下們的確擔心,以至於川普等於暗示麥納福特:「你只要不與穆勒合作,不當汙點證人,我可以特赦你」。
總統當然有特赦權力,但是過去總統不敢隨便用,一是干涉司法權,二是特赦對象,往往與總統有特殊關係,如金主等,怕引發爭議,所以通常都是在任期終了前,才敢發布特赦名單。
川普不管這些,第一年終了時,就實施特赦權,其中包括新墨西哥州濫抓非法移民的警長等,但是要運用在「涉己事務」,特赦像麥納福特這樣的人,勢必引發爭議。
真正麻煩的是柯恩,柯恩的律師當晚去遍所有談話性節目,宣稱他的當事人願意與穆勒談論「通俄門」問題,並已準備好把他所瞭解到關於川普的一切告訴穆勒,他還說柯恩不會接受川普的特赦。
川普隔了一天,經過內部研商,覺得要對柯恩的事回應,於是選擇對自己友好、不會讓他下不了台的福斯電視台,接受專訪,但是卻在專訪中,自己等於承認了罪行。
川普專訪中反覆強調,對這兩位宣稱與他有染的女子的封口費,不是出自於競選經費,而是來自於自己的口袋,以此來避免「競選資金」的相關規定,但問題是,柯恩所付出的封口費,是以競選捐助的名義,而這兩筆(13萬與15萬美元)都沒有申報,即使川普後來以私人身分墊付,仍然違法。
川普在專訪中也強調,他是「後來」才知道柯恩已經付出封口費的,但根據檢方搜到柯恩與川普的2016年九月的談話錄音,川普在投票前就已知情,因此坐實了「為了當選、用錢擺平」的動機,以及競選資金法的罪名。
柯恩長期以來是川普最信任的人,他曾經說願意為川普擋子彈,這樣的人現在都與川普反目,上周紐時揭露,白宮律師麥甘恩為自保,也與穆勒有三十小時的私下應訊談話,加上麥納福特,以及更早以前被起訴,可能與穆勒合作的國安顧問佛林。
這些人都是知道川普秘密的親信,現在眾叛親離,川普怎麼能不慌張。





【重磅快評】小英團結心法:捅刀喊團結,青史盡成灰


2018-08-23 13:09 聯合報  主筆室
蔡英文總統呼籲國內政黨團結對外,堅守「中華民國(台灣)」底線。記者曾學仁/攝影


八二三戰役一甲子,蔡英文總統缺席了儘管主持紀念儀式的國防部長嚴德發,引用于右任「不容青史盡成灰」之句,強調先人捨身捍衛金門歷史不容或忘,但蔡英文還是只願在臉書勉強露臉

民進黨也許根本不樂見金門存在象徵的兩岸連結;但金門不存,防線直逼台灣西岸沙灘,台灣能否安全走過這一甲子?而如果無視前線軍民的英勇犧牲,至少應知道,台灣子弟也光榮地參與了這場奠定日後台灣生存發基礎的重要保台戰役。
但小英缺席八二三戰役六十周年紀念,據說一個不成理由的理由是,為避免日前陸委會阻擾金門通水典禮的尷尬
蔡英文的尷尬不難想像。當時,金門不甩陸委會以「大局為重」的要求,儀式照辦水照通。現在,英文雖然才為中共挖走薩爾瓦多邦交而高喊團結,自己卻很難以「大局為重」了。
陸委會拿著金門的民生需求來反制對岸,形同扼住金門咽喉,只一句輕薄的「大局為重」,如何團結已經為台灣生存犧牲超過一個甲子的金門?
更不用說,犧牲一甲子後,多少保台老兵,卻被蔡英文的年改粗暴推上「世代正義」的祭壇。
小英缺席八二三戰役六十周年紀念,如果還有其他原因,也許同樣是為避免這個尷尬吧!
但問題還在於小英的團結心法:捅了刀再喊團結,喊完團結續追殺,間或大義凜然地加上一句「大局為重」
上次,布吉納法索斷交,蔡英文痛罵在野黨不知團結;但大砍公教年金、追殺在野政黨的戰爭還在進行,如何團結朝野?兩岸政策錯誤,縱容「務實台獨」,推動去中國化,教人要以什麼樣的「大局」為重?
這次,薩爾瓦多斷交,蔡英文再度高喊團結,甚至抬出了「括號台灣」的中華民國然後,接著就傳出促轉會推動立法,將對二二八和白色恐怖「加害者」究責,全面展開人事清查「除垢」
以真相、和解為名,掩飾報復正義和清除異己的問題,暫且不談。如果,對抗中共滲透,兩蔣以降皆可被打成「加害者」;那麼,對抗中國打壓,蔡英文要以什麼姿態、拿什麼來團結國人?
民進黨要讓青史盡成灰。今日金門的和平鐘聲,只映照著小英團結國人的心法:一方面無視歷史時代背景,踐踏憲政民主法治;另一方面捅了刀喊團結,喊完團結繼續追殺。

聯合筆記/斷交潮中的新詞

.823砲戰/八二三軍民奮戰 換一甲子和平
.823砲戰/彈如雨下 撿砲彈皮 不忘八二三
.823砲戰/戰火記憶難抹 珍惜台海寧靜
.法規綁手綁腳 觀光絆腳石
.美漠視拉美 我失外交優勢
.聯合筆記/斷交潮中的新詞
.延禧攻略 你我做不到的厚黑學
.星二代上社會學 「你的玩笑不是你的玩笑」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斷交潮中的新詞


2018-08-23 00:24 聯合報  林河名
我與薩爾瓦多斷交,台北天母使館特區前,本來懸掛於中華民國國旗旁的薩爾瓦多國旗只剩空旗桿。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周一深夜才風塵僕僕「拚外交」返國,隔天上午就傳來我與薩爾瓦多關係生變,我國隨即與薩國斷絕外交關係。蔡總統任內已斷交五國,薩國也是近四個月來第三個斷交國。斷交潮聲接連襲來,無情拍打台海兩岸。
我與薩斷交後,中國外交部人士隨即表示,台灣在非洲最後一個友邦史瓦帝尼很快就會轉向北京我國前外長歐鴻鍊也示警,薩爾瓦多遭突破後,瓜地馬拉、宏都拉斯恐發生斷交骨牌效應
邦交國相繼失守,國人憤慨者有之,卻也有人認為不必大驚小怪,例如,前立委林濁水就認為,「發生骨牌效應又如何?」台灣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地球人斷交都挺住了,現在和剩下的百分之一斷交就垮了?也有綠營支持者呼籲政府放棄邦交國數字的迷思,就算最後「零邦交」,實際影響也不大。
對岸持續強奪我邦交國,反覆操作同樣手法,邊際效用確實可能遞減,對台灣民眾心理影響有限,反而徒添惡感。我與布吉納法索斷交之際,蔡總統猶痛批「中國蠻橫」、「我們不會再忍讓」,這次與薩斷交,蔡的反應已不若五月時強烈,轉而指責「中國對台灣打壓手段不會停止,企圖影響台灣政局和選舉結果」。可見,對岸擺出「能拔就拔」的狠勁,我方也有「見招拆招」的準備。
兩岸如今成為「零和」遊戲,許多人都直指是民、共兩黨對「九二共識」認知歧異;而兩岸關係愈僵持,外交戰場也愈慘烈。但值得觀察的是,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近來轉向相挺台北市長柯文哲,理由是柯雖說了「兩岸一家親」,卻也從未認同九二共識、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如果此說成立,而柯文哲能被對岸接受,不也證明「九二共識」並非唯一癥結能否相互理解,可能更為關鍵
其實,在蔡總統回應與薩斷交的談話裡,也可看到一絲新意。她強調「中華民國(台灣)」是現狀,也是底線對照上次斷交聲明通篇只稱台灣,未提中華民國,這次終於講出「中華民國」;即使「括號台灣」的巧妙連結仍引人揣測,但使用「中華民國」,重回她就職演說的兩岸政策主軸,仍可視為展現善意的一種信號。
兩岸僵局已久,而今識盡愁滋味,已不必為賦新詞強說愁但在斷交潮中,卻浮現「中華民國(台灣)」的新詞。面對中國打壓,蔡總統已多次重申,「台灣」不會低頭。新詞欲說還休,卻也暗示對岸:真要不計後果地打壓「中華民國」?

沈呂巡/「八二三」六十年的外交啟示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沈呂巡/「八二三」六十年的外交啟示
.黃介正/強權博弈一甲子後的台海
.薛承泰/八二三的最後記憶
.趙春山/當那杯咖啡「變味」的時候

.陳立恆/台灣走出去,也需要一個好「禮」由
.方祖涵/波利泰尼的網球夢
.盛治仁/好好張開眼睛,迎接AI新世界
.李清志/享受寧靜與孤獨的旅行
.王正方/政治要為體育服務
.周行一/試著寫一篇論文吧!
.林中斌/美國選舉:多數服從少數

.王健壯/兩岸都該踩一下煞車
.葉銀華/促進股東行動主義
.洪蘭/誠信崩解 再多美德也換不回
.王文華/要當老闆?先打電玩!
.盛治仁/當了父親,更能體會父親的愛
.馬凱/川普畫虎 可比雷根?
.施振榮/台灣產業發展新策略

.黃介正/難如登天 易如反掌
.趙春山/台美軍事交流的政治意涵
.嚴震生/川普,同性戀?不,是同性社交!
.陳亮恭/正是時候定義老
.方祖涵/數據時代的新規則






沈呂巡/「八二三」六十年的外交啟示


2018-08-23 00:24 聯合報  沈呂巡(作者為前任駐美代表)
多位當年參加823砲戰的老兵到基隆的紀念碑追思。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發生在民國四十七年八月到十月的「八二三」砲戰,至今年整整六十年。重溫當年史實,可以使我們對目前的兩岸關係與美國角色有更深層的思考。
「八二三」之際,中華民國與美國仍有邦交,雙方簽有共同防禦條約以保台澎,美國國會也早通過具拘束力的「台灣決議案」可保外島,我仍是聯合國會員國且據安理會席位,美國對我提供的軍事及外交支援不可謂不豐厚。即令如此,細審當年史料,仍可以發覺台美(當年稱「中美」)之間政策差距之大,我方若沒有堅定也務實的領導,與國軍英勇的獨立作戰,則今天我防衛前線恐怕已退至台灣本島的西岸沙灘。
當年八月初,台美雙方已經發覺中共有蠢動跡象,美國高層也頻頻開會討論對策,但艾森豪總統不認為外島對台灣防衛有太大軍事價值,倒是杜勒斯國務卿以外島若不守,將對我民心士氣打擊太大,故而美國仍積極因應,多由杜氏主導全局,就和戰兩手,併行準備

砲戰前夕,國務院即電令美駐波蘭大使,速洽中共駐波蘭大使王炳南恢復華沙會談,該會談是當年美共間的唯一溝通窗口。廿五日,華府電令太平洋美軍司令全面備戰,調動艦隊奔赴台海,最令人觸目驚心的是指令中稱,戰役初期可能只用到傳統武器,但要「準備使用原子武器」,而此點不得告知台北當局。
杜勒斯的首要政策仍是要兩岸停火罷兵,承諾互不使用武力,而我方如不撤離金馬,至少大量裁減駐軍。中共不但反對停火棄武,且一再指責美國干涉內政,非法占領台灣。但中共避免跟美軍交鋒,美國雖大力軍援我方,但除顧問團人員外,也未派一兵一卒進入戰場。
但西方盟邦對美國政策多有異見,以為對我過分支持,不值得為一二小島觸發大戰。美國檔案顯示,十月十日我國慶日正午,杜卿召我大使葉公超至國務院,未見一語賀我國慶,只作了半小時的近似獨白,抱怨若非美國堅持及遊說,加拿大、英、法、比、荷、德、紐等國恐皆不以美國政策為然,若干國家並有意承認中共,將之納入聯合國以解決問題杜氏要葉呈報蔣中正總統,謂願赴台商議
杜氏隨於廿一至廿三日訪台,與蔣四次長談,氣氛均不佳,雙方互有辯論。杜攜一份九點說帖,幾乎全是我國家前途的負面分析,另五點要求,促我聲明願締結停戰協議,不主動強力重返大陸,外島減駐軍,停止對大陸突擊等,但也期我政府為「中國真正偉大的守護者」以號召大陸及海內外人心。蔣當場託詞須研究,而當日下午著外長黃少谷召美國大使莊萊德作初步回應,幾乎痛罵杜之說帖,謂等於接受兩個中國,將動搖我國本,無異自殺等語
蔣要求杜助我摧毀共軍砲兵主力,杜氏似故意稱除用原子武器外別無他法,雙方討論而在蔣瞭解核武殺傷力後,也主張不用。杜則事後交代美軍方,在蔣做出外島減軍承諾後,提供我十二門八吋巨砲十月廿三日中美發表聯合聲明,也是美方提供底稿,我方斟酌再三最重要的一段話就是:恢復大陸人民的自由是中華民國政府的神聖使命……,而達成之法是實行三民主義,而「非使用武力」。
當年在大陸仍甚落後而美國最挺我之際,外交幕後曲折尚且如此,今天就多憑美國國會大半無拘束力的決議案,我們就可以全靠美國而不經營兩岸關係嗎?如果歷史重演,我們願見美國又「準備」在台海使用核武嗎?

名家觀點/新興市場貨幣的變因與憂慮

名家觀點/新興市場貨幣的變因與憂慮


2018-08-23 00:44 經濟日報  吳孟道(本文由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口述)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對聯準會(Fed)的政策發表談話,同時指責中國和歐盟操縱匯率,再度引爆話題。觀察今年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新興市場5月以來,包括阿根廷披索、中國大陸的人民幣,相繼出現重挫行情,人民幣美元匯價還在不久前向整數關卡迫近,情勢相當危急,人民銀行也因此推出罕見的穩定措施,力求維持匯價的穩定
日前輪到土耳其里拉上演重貶戲碼,新興市場的大幅貶值走勢接踵而至,整個金融市場也因此瀰漫著恐慌的氛圍,令人不禁想起,去年間就不斷的傳出「十年一次的金融風暴,將在2018年出現」的警語,是否真的即將捲土重來。另一場以新興市場的主的金融風暴是否又要襲來,今年底前都會持續受到市場的關注。
如果以之前亞洲金融風暴的情況來對照,目前的情形,真有那麼一點風暴來襲的味道,值得提高警覺。亞洲金融風暴當時的「重災區」,全是亞洲的新興市場,包括泰國、菲律賓、印尼及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沒有一個逃的過,台灣在那個時候也一度被點名,風雨欲來之勢,許多人應該都還記憶猶新。
進一步分析當時的情況,這些國家有著最大的共同結構性問題,包括外債很多、外匯存底不足,經常帳也處於赤字狀態在此情況下,傳染效應自然相當顯著,一個國家重感冒,其他鄰國就會跟著打噴嚏,從泰國開始一路延燒下來今日阿根廷、土耳其的背景,確實與亞洲金融風暴時的東南亞國家非常類似,值得我們提高警覺
舉借大量美元外債的新興市場,如果貨幣持續弱化,將拉升企業成本壓力,這時候國內經濟情勢若不如想像中穩健,Fed又維持激進的升息步調,恐將導致資金自新興市場撤逃,促使國際金融市場問題惡化。
所幸台灣與目前問題嚴重的阿根廷、土耳其等新興市場國家,往來較不密切,即使真有問題出現,感染傳染病的機會應不大,何況我們的體質相對健康。
但這也不代表就可以高枕無憂,因為目前最令市場關注的,是身為新興市場「龍頭」的人民幣匯率表現,現在觀察的焦點在於人民幣美元匯價能不能「保7」,如果真的貶破了,外界會認為人民銀行在防守上力不從心,恐將加強市場拋售力道,進一步引發新興市場資金的逃亡潮。
人民幣上一次頻頻破底出現在2015年間,當時市場同樣一片看壞聲,認為美元匯價貶破7元幾無懸念,最後結果貶至6.9元。巧合的是,這次人民銀行同樣想守住相同的價位,不久前人民幣匯價貶破6.8元時,人行出了手,繼2015年「811」匯改以來,再度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為20%,也收到止貶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發動貿易戰以來,被攻擊的國家貨幣走勢都相當弱勢,加上美國聯準會(Fed)9月將啟動今年以來第三次升息,人民幣後市受到國際變數的干擾仍不容輕忽。


吳孟道

現為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博士,專長領域為總體計量、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兩岸經貿與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