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1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一帶一路」風雨中漸有所成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從龍科之亂看張忠謀示警台灣半導體之憂
◆  聯合報黑白集/漫不經心的政府
◆  經濟日報社論/「一帶一路」風雨中漸有所成





經濟日報社論/「一帶一路」風雨中漸有所成


2023-10-21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8日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新華社)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8日閉幕,適逢這項倡議屆滿十年,所以備受全球矚目,其功過也可初步檢討。

民國一○二年(2013年),中國大陸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成「一帶一路」倡議,隨後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這項全球性倡議與建設是以亞歐大陸為重點,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明,可說是一個開放性合作平台,為各國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產品。這次論壇聚集全球140多個國家、23個國家領導人與會,證明十年有成,除了經濟發展先進國家之外,全球各方多盼藉著這個平台繼續推動共同發展

十年來,中國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了3,000多個合作項目,拉動上兆美元投資,其中雖然有灌水、有弊端、有隱憂,但成果豐碩難以否定。尤其是在全球化遭遇逆風的背景下,各相關國家展現共同發展的心願,實有助於提升國際社會經濟全球化的預期。在目前不確定、不穩定的世界中,各國合作促進發展更加迫切,因而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多數國家發展需求

一帶一路倡議首先嘉惠中國。目前來自共建國家的商品在中國整體進口中占比已經接近一半,一大批中國企業國際市場獲得承包項目有效紓解產能過剩問題,讓中國對外開放對外合作獲益良多。其在結合後進國家助益地緣經濟發展上的外溢效應明顯而巨大,這也是中共當局竭力落實倡議根本緣由

中國透過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合作夥伴在鐵路、港口、金融、稅收、能源、綠色發展、綠色投資、減災、反腐敗、智庫、媒體、文化等20多個領域建立多邊對話合作平台,對中國的後續經濟外交效益十分可觀,在南方國家聯盟漸次成形國際環境之下,其重塑地緣政治格局深遠影響更不可小覷。

一帶一路所受批評與質疑之處不少,尤其造成一些國家的債務危機,不乏實際案例可循,但也必須認清,這些國家如果沒有財務困絀問題基礎建設何須仰仗一帶一路機制?何況舉債投資基礎建設有助於經濟發展,經歷一些磨難總是難免。至於一些國家在計畫過程和償債方式喪失國家自主性,期間的透明度不足、未達既定目標,乃至貪腐、人權、民主倒退、資源掠奪、新殖民主義質疑等問題不一而足,其實這是建設國必須自己承擔的

如果在全球推動基礎建設那麼簡單,為什麼國際上其他抗衡計畫,如「藍點網路」、「全球基礎設施與投資夥伴關係」、「全球門戶」、「重建更好世界」成果更差?可見一帶一路還是比較務實而能落實的。

美國等經濟先進國家對一帶一路多所批評,但多半出自見不得人好心態,多數批評太過誇大。其實,至民國一一○年(2021年)底為止,一帶一路出現爭議項目僅占5.3%,出現爭議的金額占10.4%,推動上大致瑕不掩瑜。但也不能否認,中國正與美國在全球政經秩序搶奪主導權中國經營一帶一路計畫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單一債權國,確實在利用手中的籌碼影響他國政策,從而擴大自身利益。這也是一些國家考慮是否持續參與一帶一路的隱憂。

經過十年操作,一帶一路已見成效,在和西方國家抗衡的目的,中國從中獲益不少,但也在全球形成了互聯互通國際化大流通格局,通過數千項實實在在的項目,改變一些國家的基建面貌,成為提振發展與緩和區域貧富差距平台更重要的是,一帶一路向世界展示了新的價值取向,即人類命運休戚與共而須相互扶持思維,這有別於西方國家主導世界秩序數百年所抱持的價值觀











聯合報黑白集/漫不經心的政府


2023-10-21 00:3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游淑慧踢爆陸委會的國慶晚宴出現的國旗背板出現「13道不對稱光芒」國旗。圖/取自游淑慧臉書


陸委會舉辦國慶晚宴,前頭一群高官一字排開很嗨地比讚,後面舞台主看板大型國旗的藍色青天上,畫的卻是「十三道光芒」的白日。被抓包後,陸委會查出是委外廠商疏失,廠商則稱是誤植錯誤圖檔,雙雙致歉。

既是國慶晚宴,又是陸委會主辦,卻用了錯誤的國旗徽誌,官員的漫不經心令人難以想像。當初十二道光芒的設計,是取自時辰及月份的時間運轉,視覺上也合乎對稱原則。問題是,網路上有人惡搞,廠商任意誤用,主事官員卻一無所覺,任由大家看笑話。

近日國家符號出錯的,還不只這樁。數位部舉辦跨國網路攻防演練,邀十八國代表來台,在圓山飯店的晚宴上,一道「麒麟龍膽魚」的英文菜單說明,竟把中華民國寫成「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此離譜的錯誤,引發與會大使的好奇,紛紛拍照留影,真把台灣的臉給丟光了。

這次錯誤,政府依例把責任丟給圓山飯店,認為「手民之誤」問題不在政府,所以由圓山飯店出面致歉了事,數位部則一副事不關己之狀。問題是,政府官員那麼愛擺排場,對於國家尊嚴國家符號卻滿不在乎難道民眾供養你們,就是為了看你們擺架子耍官威

國旗被變造,一無所覺國名被竄改,一推了事。蔡政府還有什麼事情會認真對待,覺得自己必須負責?












聯合報社論/從龍科之亂看張忠謀示警台灣半導體之憂


2023-10-21 00:3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積電宣布龍科三期喊卡,地方反應不一。圖為台積電位於龍科一期的先進封裝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積電舉行法說會,總裁魏哲家釋出半導體景氣可能觸底的消息。去年以來,全球景氣處於庫存過高、消費不振的陰霾,魏哲家的樂觀預估,對該公司和台灣經濟都是好消息。但此前數日,張忠謀以創辦人身分出席台積電運動會,除勉勵台積電再創奇蹟,也向各界示警:台灣半導體的優勢可能只剩二、三十年光景。

過去十年,張忠謀屢在關鍵時刻向政府和企業建言,除對台積電營運產生積極效果,對台灣經濟的影響也極深遠。蔡總統在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上任後,財經旗艦政策提出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包括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國防產業、新農業及循環經濟。該計畫一提出,產業界的質疑聲浪不小;原因是,其中與科技相關的「亞洲·矽谷」計畫,鎖定的是「物聯網產業」,我國產值最大半導體業竟不在蔡政府的施政優先目標中。

當年,張忠謀即對該計畫提出批評與建言。他認為,推動新事業是蔡政府的選項,但半導體產業不應被忽略,因為這是台灣少數在全球具競爭力的產業。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宣布退休前,張忠謀重申,政府在發展經濟中最重要的角色是要把基礎建設與法令做好反對蔡政府用政策主導產業發展,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當年,若非張忠謀多次直言批評產業政策失焦,讓蔡政府回過頭來重視半導體業發展環境,「護國神山」的招牌恐怕就不會有今天這麼光鮮明亮。

張忠謀的經濟思維,是主張「小政府」。他曾引用美國前總統雷根的就職演說:「政府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問題所在。」他認為,政府只要把投資環境做好並減少干預,一流的企業自然會想辦法做大做強。這個理念,在美中科技戰與地緣政治緊張的態勢下,出現空前挑戰。張忠謀在國一○八年(二○一九年)台積電運動會上預言,台積電將成為「地緣政治兵家必爭之地」,不幸言中。過去四年,歐美日各國開始推動半導體本地製造,即便張忠謀在 APEC 等國際會議上多次出聲反對,但仍難敵西方強權硬上弓。對此,張忠謀只能嘆息:半導體業已無全球化。

政府的手伸進產業,成為台灣半導體發展的最大變數。張忠謀認為,台灣半導體目前雖有絕佳優勢,但二、三十年後恐怕即非如此,這跟國家政策有關。在對外競爭上,張忠謀認為,外國公司會利用地緣政治的優勢來打敗台積電;他講的,就是美商英特爾。在對內發展上,張忠謀以民國四十四年至六十一年(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七二年)的美國為例,當時美國的投資環境和現在的台灣一樣好,但隨著環境變遷,已被台灣及亞洲國家取代。

當台積電成為各國「必爭之地」,蔡政府並未力阻相關的不合理安排,反而以台積電可去海外生產「民主晶片」而沾沾自喜。對內而言,台積電變成蔡政府的政治提款機,從捐贈疫苗、到投資設廠,處處可見綠營吃護國神山豆腐。最近台積電宣布放棄在龍潭科學園區投資,這項「被投資案」是去年底地方選舉時,當時的閣揆蘇貞昌聯手桃園市長鄭文燦炮製出來的利多,目的在拉抬鄭運鵬聲勢。事實上,龍科土地尚未完成徵收,政府就把台積電抬出來卡位,反使它成了民眾抗爭對象;台積電為維護形象,只能宣布退出。

惡劣的是,蘇貞昌、鄭文燦並不反省自己胡亂消費台積電,還藉此攻擊桃園人沒選對人。有這種政府,台積電等於被綁著手腳在跟國際大廠比拚。國家產業優勢流失,最怕的就是這種無知陷阱




國際刑事法院 難介入以哈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國際刑事法院 難介入以哈
◆  主政者應確保國家安全
◆  合力營造失智友善社區
◆  高層不重視 擋不住醫護離職潮
◆  國旗搞烏龍 陸委會層層失守
◆  護財政永續 修法規範特別預算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國際刑事法院 難介入以哈


2023-10-21 03:12  聯合報/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所教授兼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新北市)
季青漫畫


加薩走廊的加薩醫院遭炸,造成五百多人死亡,引發國際震驚,阿拉伯世界齊聲譴責以色列的暴行,惟以方則提出影像及錄音,反控是伊斯蘭組織所為。面對如此的各自表述,實有賴一個中立、客觀的國際組織介入,觀諸現況,實僅能依賴國際刑事法院的檢察官來調查。但若真要進行責任歸屬,卻存有諸多障礙。

根據羅馬規約所列的戰爭罪類型,其中即有故意攻擊平民及醫療機構之行為,而此規約所規範的對象,並非國家,而是實施具體行為的自然人;且依據羅馬規約,對於戰爭罪行的處罰,不僅是實際執行的基層士兵,也包括下令指揮的上層軍官甚至統治者。也因此,無論是哈瑪斯無差別的發射火箭或以色列的戰機轟炸,因都以平民為對象,無疑皆觸犯戰爭罪。

只是,根據羅馬規約而於荷蘭海牙成立國際刑事法院,對於以巴衝突,是否具有管轄權?

因以色列並非羅馬規約之成員國,且向來抗拒國際組織介入以巴衝突,自不可能由其要求國際刑事法院介入,致僅能由巴勒斯坦方為請求。而依據羅馬規約,非締約國仍可以特別協議之方式,自願接受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只是巴勒斯坦雖在民國七十七年(一九八八年)宣告獨立,卻未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多僅被認為是「政治實體」,成為巴勒斯坦自願接受管轄的障礙。如在民國九十八年(二○○九年),針對以色列對加薩走廊所採取代號「鑄鉛」之軍事報復行動,巴勒斯坦政府即向國際刑事法院控訴以色列軍方的戰爭罪行,卻因是否為國家的適格性而受阻礙。

惟在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第六十七/十九號決議,承認巴勒斯坦為「非會員觀察國」,國際刑事法院才因此接受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同意其對加薩走廊及約旦河西岸有關以巴衝突的戰爭犯罪之刑事管轄權。甚至在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本蘇達,還做出一份相當詳盡的調查報告,除對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有計畫屯墾及對加薩走廊軍事行動有所指摘外,也強調哈瑪斯以火箭攻擊以色列平民,亦屬戰爭罪行兩者皆應受國際刑事法院之管轄。故此次以巴衝突,國際刑事法院的檢察官自可依此前例介入調查並追究責任。

只是,法規的障礙雖已不存在,卻也難實踐。除了以巴衝突仍在持續,恐難進入加薩走廊調查外,衝突雙方、尤其以方的強硬態度亦增加實踐難度。如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本蘇達報告提出後,以色列重申以巴衝突屬國內事務,悍然拒絕任何外力干預。也因此,就算在此次衝突結束後,檢察官進入加薩調查戰爭犯行,甚至起訴相關人士,卻因無力逮捕到場,就只能是種宣示,暴露國際刑事法院的先天缺陷。












主政者應確保國家安全


2023-10-21 03:21  聯合報/ 張漢平/榮民(高雄市)
中國大陸外交部新聞司司長華春瑩。(路透)


以哈衝突持續發展,對全球的影響難以評估,就連美國總統拜登也在日前親訪以色列,表達對以國的支持,也期盼衝突能夠得到緩解。

其實就人道立場的觀點來看,戰爭所造成的家園殘破與傷亡,對一般平民百姓而言,都是人生中最殘忍悲痛的經歷。深信避免戰爭、遠離戰爭,或要如何設法讓無辜百姓平安脫離戰場,皆屬國際社會認同的普世價值。

針對這次以哈衝突,日前網路上出現一則很有意思且和中華民國有關的新聞,就是中國大陸外交部新聞司司長華春瑩在某社群平台提到,二戰時上海曾向兩萬名猶太難民提供庇護,更稱過去的悲劇不應重演在任何人身上,然此言論卻遭網友大酸,當年為兩萬名猶太難民提供庇護的是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共無關。無論如何,這算是有關我國人道救援的歷史佳話。

總之,我們從當前的「俄烏戰爭」和「以哈衝突」戰爭慘況,就應了解戰爭將造成令人無法承受的後果,甚至可能產生幾個世代、數百年的影響。台海目前也處於美中地緣政治交鋒之際,如何確保國家的安全、穩定與發展,應是主政者最重要的責任。













合力營造失智友善社區


2023-10-21 03:23  聯合報/ 陳乃菁/神經內科醫師(高雄市)
居家職能治療所為外籍看護上課,教導如何照顧家中失智症長輩。記者梅緣緣/攝影


為妥適照顧失智症患者,衛福部推動「失智友善社區」,但據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做的網友問卷調查,多未感受到社區對失智症的友善,也有民眾認為台灣對於失智識能不足。

由於大部分人還是希望在地老化,因此社區能否包容老人,特別是失智長輩,就相當關鍵。

只是,最近遇到一個案例:一位爺爺沒有迷路疑慮,而是情緒控管不好,時不時就看人不順眼。大樓管委會告知家屬:「爺爺老了,情緒暴躁,可能有點精神問題,或許不適合住在社區。」家屬很震驚:「可是,這是爺爺的房子啊。」爺爺是合法居住,總不能因脾氣暴躁就不讓他住吧。

管委會繼續勸說:「那要有人陪他,確認他不會傷害到別人。」家屬無奈的說:「我爸爸是有點退化,但應該未曾傷害任何人吧。」管委會說:「有一個這樣的老人在社區,房子不好賣啊。他以後會不會更嚴重呢?你們能否把爺爺帶走?或找個人來照顧呢」?

看著家屬不知如何是好的神情,我說:「能否跟管委會說『目前爺爺吃穿都不需要人幫忙,也能自己外出購物,只是情緒比較容易抓狂,所以現階段不會接受有人一起住的建議』。況且,人人都會因變老而退化,社會裡勢必有許多退化的老人家,現在開始讓社區居民增加對老人行為的理解,不也是好事嗎?例如讓居民知道常對爺爺微笑,多互相配合,就能軟化爺爺的硬脾氣」。

家屬嘆口氣:「我試著要跟他們說明老人的模樣,以及退化前期可能有的行為,結果沒有人要聽。我想,只有等他家也有這樣的長輩,才有機會改變想法。」又說:「以前覺得住高級社區很好,因為會對居民的素質有所要求來確保生活品質,只是沒想到家中長輩退化了,卻被說是對社區有害」。

我只能跟著嘆氣,答應若有可幫忙的地方一定會盡力。只是想想,大樓的設計往往是十幾戶甚至上百戶緊密相鄰,要讓長輩、特別是失智長輩能在地安老,還真是需要社區居民的共同諒解才行。

回想多年前剛開始推動失智社區據點的布建,曾協助長照界夥伴探詢大樓的一樓是否能出租來當據點,卻被以「失智長輩聚集可能讓房價不好」而拒絕了。那時我也很無奈,很想說:你我都會老,若每一個功能不好、情緒不佳的老人都被排斥,一罹患失智就被排擠,那社會上還有哪些空間能讓大家好好生活呢?

其實,愈來愈多人談起老年居住都會傾向入住大樓,因為有電梯可以方便進出、有管理員可以幫忙看門戶、有管委會可以協助管理,的確比單獨一人住透天厝來得方便點,只是入住大樓也有疑慮,可能遭遇群居生活中的人際互動問題。

高齡化浪潮猛烈,再沒幾年我們就會成為五分之一人口是老人的社會,大樓就是社會的縮影,因此大樓居民也會有類似的年齡分布,那麼何不現在就協助居民知道怎麼與長輩互動?眼前的長輩可能造成住戶的困擾,但也可能是最好的教材,幫助大家理解老人的行為,也能因為要協助他在地安老而做出改變,讓居住環境變得更高齡友善。當還沒有老病的住戶現在就開始努力讓社區成為高齡和失智友善的環境,很有可能將來受到助益的就是我們自己呢!












高層不重視 擋不住醫護離職潮


2023-10-21 03:22  聯合報/ 林美智/護理人員家屬(新北市)
護理師荒至今仍持續延燒,不少屆齡退休的護理人員,能逃就逃,立刻申請退休。本報資料照片


護理人員離職潮時有所聞,行政院日前核定每年投入一八○億元,希望七年內增加五到七萬名護理人力,但對於護理師公會全聯會全面加薪等訴求,衛福部回應護理人員無差別加薪及保障年薪七十萬,恐有公平性及財源疑慮,評估不宜。

請政府不要只在每年護士節辦理表揚大會說些冠冕堂皇的話,而忽略為國為民持守三年疫情、及長期被壓榨與被少數病人或家屬無理對待的護理人員們。

當一間間病房因人力緊縮無法開出,又當門診、開刀房、加護病房、麻醉、醫檢、放射、照服等工作人員也吹起離職潮,再看到一個醫療院所短期內開出近百個職缺,這就不是單一醫院的問題,而是國安問題。

相信多數護理人員當初是懷著滿腔熱血,也深知這行業分秒必爭,是極具挑戰的工作。但護理工作常得忍受病人或病患家屬無理且過度的要求,醫院暴力事件時有所聞。護理人員不被高層重視、乃至站在同一陣線,才是壓垮護理人員的最後一根稻草。

護理人員長期被教導「視病猶親」,那應是一種在對等且需被尊重下的自然體現,絕對不是長期處在一種被病人或家屬言語霸凌、甚至被過度要求服務的狀況下,還需長期忍氣吞聲的不對等工作環境中。

近期郵政單位因應即將面臨一波退休潮及因應大環境,提高各類新進人員的薪資,更讓長期在高壓醫院工作的人員,感到極度的不被重視與關愛。

醫療院所的工作人員,每天得面對攸關生命、分秒必爭且不特定人事物的突發狀況,需承受相當大的壓力。然而護理人員待遇卻無法相對應有效提升,且少有醫療院所首長挺身而出護航護理人員以獲取最基本的尊重,護理工作人員此起彼落的離職潮勢將持續上演。

呼籲官員及立委能正視這攸關你我的就醫權益與醫療保障課題,也期望國人能將心比心並多點體諒與包容。政府有責任教育國人,自小即具有正確的道德倫理與尊重彼此之觀念;媒體則有監督與善盡引領之義務;立法機關也應有全面檢討醫療院所人員進用與提高薪資的遠見;司法也要有勇氣成為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護者。惟有上下一心達成共識,才能化解這個國安危機。

最後,時代環境不同,請勿再以「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神話來要求所有人。請相關人員坐下來共同正視醫院護理職缺、畸形班表、護病比失衡、超時加班卻無加班費等各種問題。力求改善體制與待遇,才能真正解決問題,也才能迎戰即將到來,以人為本的長照人力需求。












國旗搞烏龍 陸委會層層失守


2023-10-21 03:15  聯合報/ 黃映溓/文史工作者(屏東市)
陸委會9日晚間舉辦的國慶晚宴上,舞台背景的國旗出現「13道光芒」,陸委會向外界致歉,並表示該背景是委託外部廠商設計製作。(圖/陸委會提供)


陸委會國慶晚宴現場秀出的超大國旗背板,竟然出現「十三道不對稱光芒」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堂堂中華民國陸委會「惡搞國旗」,令人錯愕且遺憾!

國旗出現十三道不對稱光芒,陸委會被抓包後推說是委託外部廠商設計,廠商則表示雖購買經授權圖檔,但未詳細審閱內容,才會導致誤植錯誤,已在第一時間向陸委會致歉,陸委會因未及時察覺圖檔有誤,也向外界表示歉意,並稱會深切檢討。

陸委會發生這樣的烏龍事件,實在是不可原諒,中華民國國旗制式圖騰行之有年,書籍、網路俯拾皆是,此次的嚴重疏失,至少有以下三個面向亟待正視:

其一,陸委會既是委外設計,第一線的承包廠商援引套用國旗圖騰,竟然完全不察,粗心大意,疏忽至此地步,導致出現嚴重謬誤。

其二,縱然廠商不察失誤,陸委會負責驗收的部門竟然行事草率,敷衍交差。

其三,陸委會職司編審、校對的專責會務人員,事後竟然完全沒有任何人察覺,任令國旗誤植憾事無法遏阻。綜觀以上,陸委會內外上下層層把關都凸槌,一錯再錯,凸顯陸委會的離譜至極。

國旗搞烏龍茲事體大,陸委會竟然發生這樣的荒唐事,令人匪夷所思。

國旗,應該是朝野對國家認同的最大公約數。即便可以不喜歡這個政府的所作所為,但是,絕對不能不喜歡我們所擁有的這個國家。擁護青天白日滿地紅這面中華民國國旗,不僅是國民的權力,更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民進黨政府上台後,陸委會早已放棄九二共識,不再推動兩岸交流庶務,甚至違反憲法全力配合蔡政府的兩岸「互不隸屬」兩國論意識形態,每天的工作就是為台獨進行宣傳;遇事只顧「罵中共」,放棄尋找促進兩岸和平交流的方法,更遑論要讓兩岸民眾互通往來,增進彼此情誼。陸委會的高官顯爵、封侯大吏們,眼下就只剩下一件重要任務:「罵大陸」。

國旗搞烏龍,恐怕是「司馬昭之心」,實在讓人無法排除「陰謀論」聯想。若連國旗都能惡搞,民進黨政府還有什麼事做不出來?寄望陸委會能為國人同胞發揮實質助益,增進兩岸關係,無疑是緣木求魚。陸委會官員們深居廟堂之上,尸位素餐,不如早日裁撤解散算了。












護財政永續 修法規範特別預算


2023-10-21 03:13  聯合報/ 王有康/退休大學副教授(台北市)


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總統大選,關於國家財政問題亦是民眾乃至幾位總統參選人關切的議題,例如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昨天即提出四大財政政見,批評蔡政府的稅政超收是假政績,實際上面臨國家財政分配不均、數字管理失靈、特別預算常態化、稅制改革、因應全球最低稅負制變革等問題,並提出財政紀律等四大方針。

當前我國採用特別預算的方式編列,是以發行公債來籌措財源,按照「公共債務法」的規定,特別預算的編列,不受債務法有關中央總預算和特別預算每年舉債額度不得超過總預算加特別預算十五%的限制。不過,特別預算在跨年度計畫執行期間,舉債累計加總還是不能超過執行期間總預算加特別預算合計數的十五%上限。

蔡政府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上任以來編列特別預算包括流域綜合治理計畫特別預算、新式戰機採購特別預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以及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和前瞻2.0

中央以特別預算方式補助地方改善地方基礎建設本無可厚非,但是預算法規定,特別預算只有在國防緊急設施或戰爭,國家經濟重大變故,重大災變,不定期或數年一次之重大政事,發生上述情形時,才可在總預算外以特別預算動支。

而前瞻計畫中的「改善停車問題」計畫、「公有危險建築補強重建」計畫與「提升道路品質」計畫等例行的工程,按往例係循正常預算程序,由各級政府在執行前一年度編定,並以經常門或資本門支應。再說,如果計畫因材料或工資物價上漲導致經費增加,根據預算法,應於執行年度辦理追加預算

根據預算法規定,各機關有原列計畫費用因增加業務量致增加經費,或是因應政事臨時需要必須增加計畫及經費時,經行政院核准可以動支第二預備金支應。修補道路計畫,建議應遵循預算法以動支第二預備金方式支應

前瞻計畫採用特別預算,排除預算法對普通預算的限制,這對於「深層海水取水工程」、「桃園都會區鐵路地下化」等計畫,因執行到完工橫跨數個年度而有其必要,但是一般預算即可執行的道路整修計畫以特別預算執行之,若開此例,預算法財政紀律恐將折損。

另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以舉債為主要資金來源,截至今年十月,中央政府債務將近六兆,將來必須還本付息,不得不慎。

基此,建議修訂預算法第八十三條,除了國防緊急設施或戰爭、國家經濟重大變故、重大災變,有關不定期或數年一次之重大政事外,增訂無法以追加預算編列或以第一、第二預備金動支的計畫,方能使用特別預算」,以避免過多一般計畫透過特別預算編列舉債,破壞國家財政永續性。



魏國彥/氣候在室外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魏國彥/氣候在室外
◆  周行一/花錢與花時間
◆  葉匡時/漫騎寶島,活出風格
◆  馬凱/一甲子鑄成大錯 今日反噬
◆  闕志克/內唐亞胡的抉擇
◆  林中斌/俄烏:戰況逆轉 終局可期







魏國彥/氣候在室外

2023-10-21 03:31  聯合報/ 魏國彥(作者曾任行政院環保署署長)
生活在人工製造的舒適圈中–鋼筋水泥、玻璃帷幕的大廈,讓我們無感於天候變化。本報資料照片


中秋節已過,隔鄰的桂花暗香浮動,但是我不太聞得到,因為我躲在房間裡,開著空調,看電視新聞:綠島、蘭嶼、恆春災情慘重,港口的船隻消失無蹤、老樹連根拔起,電力中斷,居民開著車燈作為夜間照明……這些都與我有關,也無關,我仍過著我一樣的生活。

已經十月了,竟然還有這麼嚴重的颱風,而窗外仍然這麼悶熱,冷氣一天廿四小時沒有停過。我突然明白,我們生活在人工製造的舒適圈中-鋼筋水泥、玻璃帷幕的大廈,讓我們無感於天候變化氣密窗封鎖強陣風,房子不搖、窗櫺不動,颱風對於我們是一個透過大窗、透過銀幕欣賞的景色。台中放颱風假,百貨公司爆滿、KTV訂不到位子、電影院排長龍。台北大都會的小青年還抱怨為什麼颱風不來,對很多人而言,颱風帶來歡樂與休息的機會。

鋼筋水泥和空調設備把我和大自然隔絕了。一月的時候我在客廳裡吃溫室草莓;天黑了,我進屋看電視;下雨了,我進房間;正是我們這些「好雅郎」用了更多的電,燃燒了更多化石燃料,排放了更多二氧化碳到空氣中;全球暖化,過了中秋還這麼熱,還「做大風颱」。我不怕,又不是我一個人的責任,擔心也沒用;我住在我的小確幸裡,我吹冷氣,電費還算便宜。

空調真是好,把冷氣留在室內,把熱氣排出屋外都市叢林成為熱島愈是全球暖化熱島現象愈激烈,城市裡的室內與室外兩種氣候正是我們當中最富裕的人住在最舒適的室內、耗費最多電力、開最豪華的車、飛最遠的城市、開最多重要的會議但沒有什麼效果,例如聯合國每年氣候峰會,一個多月後將在杜拜行禮如儀)。

就連氣候轉型也不是公平的。歐盟碳關稅調整,今年十月一日起開始試行,美國「氣候變遷法案」(Climate Change Act)也箭在弦上,牽動全球產業鏈。資源配置將重新洗牌,產線遷移,某些工廠將關閉,移往低碳排放地區使用核能發電國度,首波受到衝擊的是誰?是被辭退的工人,是他們嗷嗷待哺的家人,是廢墟般城鎮中的飯館與學校,是付不起房貸、房屋被銀行拍賣而流浪街頭的中年魯蛇」。氣候危機一方面低窪處家戶土石流沖毀村落;另方面,無聲地、絞肉機般地折磨一個個跟不上形勢變化國家城鎮,以及那裡的人與家庭。

杜甫的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古以來惡劣天氣折磨的就是底層民眾。上焉者,江樓上,紅爐對擁,暖酒入喉,遙看「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美則美矣,天寒地凍中的老翁有誰憐呢?

此刻全球暖化愈形嚴峻,世界上有很多窮苦人將因為全球氣候治理措施遭劫受難,如同氣候抗議青年代表瑞典女孩童貝里宣稱:「不公平及不正義已經是氣候危機核心問題」。室外氣候變遷,室內安全恰適;一牆之隔,貧富之間,「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