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挺半導體前進印度 須防後座力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家屬、醫師被迫扮死神,善終修法不宜拖
◆  聯合報黑白集/臨退政治貼皮術
◆  經濟日報社論/挺半導體前進印度 須防後座力







經濟日報社論/挺半導體前進印度 須防後座力


2024-03-16 01:12  經濟日報/ 社論
半導體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由於全球地緣政治的變化,美國積極尋找中國以外替代地點,進行半導體供應鏈的外包,其中又以印度最為積極,近日印度宣布最大的半導體投資案,就是力積電參與百億晶圓廠,繼替蘋果代工手機之後,印度又要涉足半導體,勢必對台灣構成威脅。

印度政府於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公布半導體發展計畫後,開始鼓勵外資及本土大型企業投資半導體,當局承諾,為任何獲批准的計畫承擔半數成本,起初設定的補貼上限為100億美元,莫迪政府展現出大雄心。

其實印度早在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代,就試圖發展自主的半導體產業鏈,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印度政府出資成立半導體製造公司 SCL,迅速升級至0.8微米,技術與同一時期的台積電(2330)、聯電(2303)差距不大,但在政府補助不足、對手迅速崛起等重重因素下功敗垂成,並在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轉型為研發機構

水電基礎建設半導體產業發展來說極其重要,但讓半導體業者詬病的是,過去印度沒有政府支持,基礎設施也並不理想,缺電更是普遍現象。然而現在除了強勢政策激勵配合之外,印度的優勢還包括龐大市場需求,印度半導體市場在民國一一O-一一五年(2021-2026年)間的累計消費量將達到3,000億美元,有望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市場

尤其現在印度與國際大廠合作,有望縮短印度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學習曲線單位生產成本會隨著工廠生產經驗提升大幅下降

至於人才,過去印度人才培養多集中在數學軟體方面,但近年開始大量培養工程專業,預計每年會有超過50萬的學生畢業,而且還自海外挖角高階領導人才,譬如有「印度張忠謀」之稱的塔克爾Randhir Thakur )。他曾經擔任英特爾晶圓製造業務IFSIntel Foundry Service)總裁,IFS 就是英特爾用來和台積電、三星比拚的晶圓代工業務,之前還在美國應用材料擔任執行副總裁,可說半導體供應鏈上下游從設備、晶片製造到設計都涉獵過

經過總理莫迪親自勸說,塔克爾民國一O九年(2020年)被塔塔集團網羅回國發展,以海歸資深半導體大老之姿,掌舵成立新公司塔塔電子,他在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曾和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一起見過莫迪,討論如何在印度發展半導體業。

印度政府今年2月底宣布,將同時投資三家半導體工廠,總金額高達152億美元,三家工廠都將在100天內開始建廠,印度期待通過建設這三家半導體工廠,創造2萬個高科技職位6萬個間接工作崗位

除了兩家半導體封裝組裝廠之外,投資最大的就是塔塔電子與台灣的力積電合作,在莫迪的故鄉古吉拉特邦,打造印度第一座12吋晶圓廠,計畫製造用於電動汽車、通信、國防產業等的28奈米半導體,預計在明年底推出第一批國產晶片,每月可望生產5萬片晶圓。

據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透露,這個投資案是受蔡總統請託而去的,採取台灣晶圓代工業海外授權的模式,不參與投資,不必負擔該廠盈虧與折舊,未來只收技轉權利金,由於這是三家新廠中投資規模最大的。大家關心的是,台灣協助印度興建晶圓廠,會不會授人以柄,將來回過頭與台灣競爭?過去力積電赴中國大陸與合肥市政府合作設立晶合國際代工生產驅動IC面板用晶片,但晶合壯大後反回頭搶了力積電訂單,適足以為戒。

以目前印度積極搶進國際市場的態勢,台灣是要小心的,去年塔塔收購蘋果供應商緯創(3231)的印度工廠,該集團在南印度經營國內最大智慧手機組裝廠建廠成本超過7億美元,成為首家打入蘋果供應鏈的印度企業、iPhone 第四大代工廠,成為前車之鑑。

這次還是蔡政府基於台印邦誼,開放10萬名印度勞工,又鼓勵台灣半導體廠技術轉移,最後印度未必能夠取代台灣獨占高階晶片市場,但是侵占中低階晶片市場,卻是一定的。














聯合報黑白集/臨退政治貼皮術


2024-03-16 02:46  聯合報/ 黑白集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應邀與蔡英文總統在總統府一邊吃牛肉麵、一邊展開國政議題對話,柯文哲受訪表示,主要是希望建立政黨良性溝通平台。記者潘俊宏/攝影


任期僅剩兩個月的蔡總統,突邀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對話,兩人共進牛肉麵,並就勞保、國防、社安、黨政溝通等議題交換意見。臨到要交棒,蔡英文才想到「朝野對話」,也真有遠見。朝野當然要對話,但這回整整遲了八年,足以錯過所有的意義。

這場「蔡柯會」,被網友譏為「待退仔」和「無業仔」的會晤,未免太酸;但某種程度上,倒也傳神。柯文哲最近聲量陷入低谷,亟需舞台亮相的鎂光燈增光;蔡英文面臨權力交接的空窗,突然想到自己有些政治缺口必須裝修。也因此,「蔡柯會」安排起來,就比「蔡朱會」容易得多。

柯文哲雖賺到鎂光燈,卻沒賺到讚譽。從總統府提供的畫面,他不時面露喜色,對蔡英文畢恭畢敬。但在各項對話議題上,他卻未提出特殊見解或建議,只是泛泛申論,甚至只附和及肯定蔡英文的說法。由此看來,柯文哲事前準備不周,最後只能扮演陪襯的角色,未能展現在野黨應有的立場。

蔡總統任內仗著完全執政,一路輾壓,八年來未曾試圖與在野黨溝通。如今卸任在即,才想到朝野對話,這純粹是一種「政治貼皮術」,旨在遮掩自己的缺失,卻看不出真誠朝野對談不是擺攤設宴,不是擺樣子給民眾看,而是要對國家的深刻歧見和難題尋求共識。否則,貼皮的政治能有幾天風光?












聯合報社論/家屬、醫師被迫扮死神,善終修法不宜拖


2024-03-16 03:16  聯合報/ 社論
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實施4年僅逾4萬人簽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五年前,隨著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權利法》誕生,台灣民眾終於擁有「自主善終」的權利。但由於定義嚴格,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率偏低,以及未考量兩千多名植物人處境等因素,以致產生無意識病人「斷食善終」是否「被善終」的法律、道德及醫學倫理爭議。近日一名八十歲老母將照顧半世紀的腦麻兒悶死被依「家暴殺人」起訴,更為「善終」議題增添沉思空間。

台中醫院的畢柳鶯醫師曾協助一五六名患者執行「斷食善終」,其中包括八十八名無意識插管病人。可見,社會對於「善終」觀念已逐漸改變,斷食善終甚至可能是許多不堪長照壓力家庭的另類「救命藥」。但人命關天仍是社會根深蒂固的觀念,要改變「生命規則」,必須先思索各種可能的道德風險

斷食善終引發的爭議,須先釐清的,就是它與安寧緩和醫療自主善終消極安樂死積極安樂死以及加工自殺之間有何差異。簡言之,目前最具爭議的積極安樂死及加工自殺,是透過投藥等加工方式縮短他人生命;但安寧緩和醫療及自主善終,則要求以「不干涉、不加工」方式,讓病人自然死亡。

根據《病主法》,病人若符合罹病末期、處於不可逆轉之昏迷狀況、永久植物人狀態、極重度失智等,且已預立醫療決定,醫師即得依其意願終止、撤除或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餵養。亦即,目前在台灣已可自行決定是否採取包括斷食、斷水在內的自主善終,但仍須由醫師把最後一關背書。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其一,是很難、也不宜以「違法安樂死或自主善終」的二分法,對無意識病患斷食善終做一刀切的歸類,故而有一法律模糊地帶尚待釐清;其二,目前並無法律或醫學規範要求斷食善終應如何進行,但現實上,至少已有八十八條人命-儘管他們已無意識且病情已不可逆,消逝在法律灰色地帶。這也說明,現行《病主法》的生命規則,已無法契合當前社會需要。

另一方面,「斷食善終」也未如其字面意義那般完美無瑕,如何認定「自主」,仍是首先必須突破的門檻。例如,在病患尚有意識時雖未預立官方認可的醫療決定,卻已告知家屬或載入遺囑、私人紀錄,表明有自主善終之意。然而,現行法律要求預立醫療決定須先自費諮商並至官方登錄在案,致使他們被拒於善終門外,這顯然不合情理。

隨著「與其無尊嚴活、不如一死解脫」的觀念愈來愈普及,其背後,涵蓋了重病者不堪病痛及不忍拖垮全家,和家屬心力交瘁或不忍至親再受無意義醫療折磨等因素。在這種情況下,現行病主法並無「代理善終」之規定,《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也僅允許靠醫療延長瀕死過程的病患家屬能代理善終,即顯得不敷所需。因此,多年來社會不時傳出照護者「弒親」後尋短的悲劇,這恐怕必須重新思考啟動修法解決。

日本法院日前就醫師大久保愉一協助漸凍症患者求死案作出判決,認定大久保愉一接受患者委託投藥殺害,判處十八年有期徒刑。可見,生命權與自主善終權的拔河,在任何國家都是備受爭議話題。由此看,何謂善終、如何善終,仍有許多亟待思考的角度及需要跨越的門檻。

在台灣,當何時死亡已可交由「」來定奪,這個「人」是否僅限於意識清楚前的自己,或非要有官方紀錄才行?行政及立法機關都應盡速研議是否修法,而不是讓醫師及家屬被迫潛入「地下」扮演死神,還要承受法律責任與道德非議折磨。



我對當前國安與國防的經驗與沉思/秉黃埔精神 確立建軍目標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瘋買00940與AI神話
◆  盼憲法法庭 締造良師興國的未來
◆  查在地協力者 不如精準訂戰略
◆  我對當前國安與國防的經驗與沉思/秉黃埔精神 確立建軍目標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我對當前國安與國防經驗與沉思/秉黃埔精神 確立建軍目標


2024-03-16 03:35  聯合報/ 丁渝洲/國安會祕書長


我對建軍的意見
建軍是準備打未來的戰爭,因此建軍是一項極困難複雜長期工程建軍目標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安全。由於中共解放軍進步太快,可以確定的是,今後的作戰必然跟以往傳統的三棲犯台作戰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科技在未來作戰中的作用,將會愈來愈重要。

尤其在敵大我小、國力又相差懸殊劣勢狀況下,我國應以更嚴謹積極的態度,依據敵軍的發展、作戰環境等等因素,經充分研討達成共識後,確立我國正確的建軍目標,並完成整體的建軍規畫,才能清楚知道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武器裝備並擬定優先順序,把有限的國防預算用在刀口上,以建立一支現代化、量小質精、能面對未來挑戰的部隊。內閣即將改組,請領導者慎選具備高度戰略素養的國防部長。

備戰才能避戰
備戰是為了準備因應隨時可能發生的戰爭。對於前段總統選舉期間,一些高層政治人物經常說「備戰才能避戰」,這句話在邏輯上是對的,但此言脫離現實。以我們現在的國防實力縱然盡己所能完成備戰,但真能產生嚇阻作用嗎?據美方專業單位多次兵推,都顯示我方勝算不大,有一段期間大家討論的焦點,反而是台灣究竟能撐多久?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曾指出「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如今再加上金廈水域的不幸事件,更使兩岸緊張關係持續升高。在此險惡狀態下,除積極備戰外,政治上妥善處理更能達到避戰目的,因為明智政治手段將使對方「師出無名」或者降低兩岸敵對態度最上策則是運用政治智慧為國家人民創造和平安全環境,所以從政治上解決爭端方是根本之道,總之要想避戰,政治上謀略與軍事戰備同等重要,不可偏廢。

若不幸發生戰爭,國防部應負責作戰指導,而國安會應協助總統做出最明智的終戰指導,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宜盡早作研究及準備,以因應各種可能發生的戰況。

正確認識城鎮戰和巷戰
最近從媒體報導上看到,美方正積極強化台灣的城鎮作戰能力。首先,當台灣進行城鎮作戰時,大家不願提的情況是,我軍的機場港口以及固定的重要軍事設施大多都已被摧毀!換言之,我們已失去空優海優,台灣已成為一座孤島,是在這種極不利戰略態勢下作戰。

其次要考量的是是否有條件進行這種城鎮戰。巷戰是一種近身戰鬥,我軍基層官士兵戰技訓練是否比敵更精實?城鎮對外的交通補給水電等需求是否能得到有效的供給與支援?同時,作戰是在台灣本土,我們有無用心經營未來的戰場?另外,當有形戰力若居於劣勢,軍民的戰鬥意志也就是精神戰力,能否彌補有形戰力之不足?總之,我國距離這些作戰條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進行城鎮戰要有明確目標,一是透過城鎮作戰消耗敵軍戰力、拉長作戰時間,以拖垮敵軍贏得最後勝利;二是以城鎮戰、巷戰爭取時間以待有利的外援,期能扭轉戰局,轉敗為勝。

俄烏戰爭已越二年仍在進行中,雖然在美國及北約等國家有力的支援下,仍造成烏國軍民的重大傷亡,數以百萬計的難民流離失所,以及硬體建設嚴重破壞。烏克蘭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卻還看不到一點勝利與和平曙光,烏國總統澤倫斯基究竟是烏國的英雄或罪人,留待烏國歷史來公斷。

未來台海一旦爆發戰爭,我國處境恐比烏克蘭的狀況更加嚴重,國軍雖應充分準備城鎮戰,但該不該進行這種作戰、如何打這種近戰,可能付出重大犧牲的代價,需由國家領導者及高階軍事指揮官慎重考量。

讓官兵知道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賴清德先生即將接任中華民國的總統,希望他能親自出席今年六月十六日黃埔百年校慶,因為這不僅是國軍大事,也是國家大事黃埔建校後,因戰亂數度遷移校址;其後政府來台後在鳳山復校黃埔精神始終一脈相傳,愛國愛民。特別是對國家統一抗戰勝利以及七十多年來維護台澎金馬安全都做出重大貢獻因此黃埔軍校中華民國國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期盼賴準總統能在這個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時機,除了肯定國軍犧牲奉獻,更要讓現役官兵以及百萬後備軍人明確知道,他們是為何而戰、為誰而戰。這是非常重要又嚴肅的問題,切莫輕忽!同時也要強調軍隊中立化、國家化,不要讓軍人捲入政治紛爭。

使軍人成為光榮的志業
軍人因任務關係國家安危,行動自由受到相當限制,尤其在金馬等外島地區的駐防,就連年節返家都很困難;再加上有限的待遇,使很多軍人家庭得不到妥善的照顧。最讓軍人感到不平的是,軍人長期以來受到莫須有的羞辱,外界甚至以極其惡劣的言辭傷害軍人的尊嚴。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底,馬政府於年關之前立委質詢要求下,竟然毫無抗壓力,把依法所編的退休軍公教年終慰問金取消,這種沒有擔當維護軍公教人員權益,造成非常不良的後果。再加上少子化趨勢,使年輕人從軍意願大為降低,導致現在部隊編制嚴重缺員,甚至連軍事學校招生困難重重,這種狀況不論對未來的建軍或當前的備戰,都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誠如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所言:「我們國家的年輕人將來是否願意為國奮戰,將取決於我們現在如何善待、感激從前為了國家奮戰的老兵們。」現在該是大家重新認識軍人對國家的重要性,肯定軍人獻身精神的時刻,同時國軍官兵更要自尊自律自強,讓軍人成為光榮的志業。

統與獨的思考
追求中國統一中共建政以來始終不變國家目標,自毛澤東以降的歷屆領導人都堅定的認為,不論誰將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就是中華民族罪人,而目前主政的習近平主席在統的問題上更有強烈的使命感。由於賴清德先生不僅有明確的台獨主張,也有強烈的企圖心,在這種緊張對立狀況下,極易擦槍走火,兩岸雙方都應格外慎重。主客觀等各種因素觀察,當前絕非解決統與獨的適當時機

從現實狀況來看兩岸關係,就地理環境而言,兩岸僅以百餘公里的海峽相隔,如此接近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更重要的是,雙方都是炎黃子孫同文同種同根同源,再加上婚嫁來台陸配已近四十萬人,而台灣到大陸經商求學台籍人士及家眷已超過百萬人再就經濟而言,去年台灣更從大陸賺取高達一千五百億美金貿易順差,以上這些種種剪不斷密切關係不容否認的。

結語
中華民族一八四○年鴉片戰爭以來受盡列强屈辱,好不容易兩岸人民今天過上富足又有尊嚴的生活,希望雙方都應珍惜今日的成就,彼此伸出友誼之手,表達相互的善意交流合作,在未來的時間長河中,隨著大勢之所趨,自然會完成有利於兩岸人民利益的整合。

再過三個月就是黃埔建校百年紀念日代表日本向我國投降的岡村寧次大將曾說:「打敗日本的,不是中國的軍隊,也不是武器裝備,而是黃埔精神!」在此祝福培養我的母校,校運昌隆,更期盼我黃埔精神能永遠保衛國家的安全福祉












瘋買00940與AI神話


2024-03-16 03:38  聯合報/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桃園市)


最近 AI 人工智慧運用的神話論,以及 00940 這支幾乎全民參與的 ETF,百花齊放,聚焦動力強大,無人可及。

AI人工智慧的運用歷程不算新,但 ChatGPT 軟體的致命性殺手功能,臨門一腳的讓一些人工智慧「硬體」看俏,如輝達、超微,到台積電的晶片技藝連同這些科技公司的股價,漲到無人可及,推波著使用者和股民帶往無限可能美麗烏托邦

高股息 ETF,如 00940 的募集,隨著 AI 科技股的爆衝獲利;外加財經消息中,各種置入性寫手或網紅們,照三餐描述「快樂賺股息」的嗨景,央行總裁說的羊群效應,這半年消費者早就在股價紅字、輿論氣泡、以及太多「低價買、小資首選、無壓力領息」等訊息中任人擺布

不買 ETF 對不起良心?再不用 AI 會失去職場競爭力?我們要如何看待、如何用人性的角度,去思考這波科技和金錢的浪潮?

首先,AI 技術蟄伏了這些年,累積過往人工辨識、大數據運算、雲端存取,到元宇宙空間等每個時期的科技片段,晶片和強大計算能力 GPU 的加速應用,但這些「收集」的母體,是我們每天靠人腦所輸入和貢獻的「元資料」,當前的 AI 能飛快將資料整理出來,這些硬體超級電腦晶片助力,但人們所輸入的「人工指令」才是重點。所以,科技環境給了人類很好的工具,但如何判斷、取決、審視,整個「素養」流程,還在起步。

AI 寫出的文案多很相近,畫的海報仿真卻失於真實感,靠 AI 剪出的影片,搜刮的素材過多類似,輸出後的成品雖快速,卻流於匠氣,缺少靈氣。至於各種影視上看到的 AI 主播,挑剔的觀眾,還是會碎唸主播體態不夠自然,「假假的」。

因此,大量科技消息與教育環境所催化的 AI 願景,對於對文字、圖像、知識等都還沒建立完整概念的學生群來說,實在是一門很重要的「識讀」過程。若只讓學生會用指令,就迅速創出成品的快躍,卻分辨不出成品的好壞,慢慢的 AI 大數據都是被這樣「看似好但沒什麼人味」的資料給占據,會不會逐漸降低人們的判斷或品味?

從眾的 ETF,更是一股冒動卻無法自拔的「投資螺旋」,當我們 ETF 成長率世界第一時,大部分的錢都聚集在幾個高股息 ETF,而這些高股息持股占比又是少數公司,風險根本沒分散,瘋 ETF 所偏食的幾個類型股,就像 AI 只採用一樣的思維或指令,未來的 AI 成果是好是壞,或是大家都會從 ETF 賺錢?有待商榷,市場保佑。













盼憲法法庭 締造良師興國的未來


2024-03-16 03:38  聯合報/ 董保城/東吳大學法學院講座教授、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兼任教授(台北市)


日前憲法法庭公開審理公立中小學代理教師職前年資提敘採計案,因涉及教師財產權中央地方教育權限等是否合憲的爭議,指定本人擔任專家學者提供鑑定意見。由於近日發生多起校園師生管教衝突事件,本案審判結果攸關中小學生人格健全發展。特謹掇數語,供大法官卓參。

教育現場和任何職場一樣,都需要臨時性補充性及支援性彈性人力,這類人力資源當以「不久任」為原則,理論上不應擔任行政類需要擔負重責大任的職位。然而在當今教育現場代理教師接任行政、導師比比皆是,每六位教師即有一位代理教師。且因少子化、司法院釋字第七八三號解釋宣告年金改革退休所得逐年遞減至原月薪六折為合憲,致資深教師延緩退休,使校園內教師年齡結構呈現高度老化,導致「老的不敢退,新的進不來」。如此趨勢已不可逆轉,代理教師久任已成為常態,再加上課綱變動政策因素,控留員額、遇缺不補,代理教師一詞已名實不符甚至被濫用,有同工不同酬、甚至工多酬少陷入結構性弱勢困境

如此畸形教育現場人力結構導致教師異動頻仍,當孩子好不容易信任、喜愛老師時,教師卻要面臨「老師,你會不會回來?」的追問,而無法給出一個發自內心真誠承諾。教師無從久任,進而無法熟知教育現場、學生個性,教育心理學巨擘張春興教授認為「良師」須身兼傳授知識的「經師」及陶冶學生品格之「人師」,特別在資訊科技發達的現在,經師易遇,人師更難遭無從實踐良師興國,對於中小學學子享有憲法第廿一條受教權人格發展權,造成重大負面影響

大法官審理此案,面臨兩難:若全部合憲,容忍被濫用之代理教師制度的沉痾繼續惡化;若全部違憲,必須由立法院制定中央地方一致性詳細規定,各該教育主管機關喪失訂定補充規定的權限,將無法兼顧地方辦學的特色與彈性。憲法第一六七條就從事教育久於其職而成績優良者,國家應予以獎勵或補助,因此對於久任型代理教師薪資提敘,大法官應從憲法保障孩童受教權,並參酌憲法第一六七條規範意旨,就代理教師久任與否,作為違憲及合憲之決定。

附帶一言,縱使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財政收支劃分法自八十八年以來未修過,六都升格後人均預算更顯不公,應盡速修法,否則本案問題只是冰山一角;近日報載在野黨立委就公務人員退休所得提案逐年下降所得替代率自一一三年起不再適用,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如能比照辦理,或可減少教師延緩退休情形,增加代理教師成為正式教師的機會。大法官若能透過此次憲法判決撥亂反正確立國家應善待久任、熟知學子的教師,學子之受教權獲得確保、人格發展更臻健全,促成生機蓬勃教育體系,讓優秀的人民選擇教師為職業並視為志業,國家才有未來












查在地協力者 不如精準訂戰略


2024-03-16 03:35  聯合報/ 王亮/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台北市)


日前,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在立法院要求國防部長邱國正對認知作戰「在地協力者」的定義作出界定,邱部長當場表示「任何訊息言論對我方不利,對對方有利,初步認定為在地協力者」,此言一出,遂引發有關「言論自由」的議論。

講到言論自由,第一個讓人想到的國家就是美國。美國是自由民主先驅國家非常重視言論自由,還將言論自由列在憲法第一修正案,在此舉其最高法院兩個判例來闡述。第一個判例是越戰反戰者涉及國家安全的案子。案由是有一年輕人,穿著印有粗魯反越戰徵兵口號的夾克,被逮捕定罪;惟嗣經最高法院判定此種反戰言論,不應限制其言論自由。第二個判例,則是一家報社因評論司法案件而被法官認定影響公平審判,而對報社發出「禁口令」,但最後被最高法院判決撤銷,認為本案「言論自由重於公平審判」。

美國最高法院對言論自由涉及國家安全案件,採「明顯而立即危險」原則,即言論必須達到對國家安全產生明顯而立即危險地步,才能夠考慮限制言論自由,真正在審理時應該是更嚴謹的。言論自由是普世價值,我國的法理亦應如此,邱部長辨識「在地協力者」的原則,尚不夠嚴謹;沈委員具留美法律專業,對言論自由重要性應也知之甚詳

根據民調,台灣人民認知自己是台灣人的占六十一點七%;認知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占卅%;認知自己是中國人的占二點四九%。另根據遠見民意研究調查,在政治認知上,五十九點六%的民眾支持維持現狀;廿五點二%贊成台灣獨立;八點五%支持統一。在這種情況下中共要打認知戰、要推進和平統一都是不容易的。

但重點是,統一中國大陸必會去完成的使命。我方有此認知,就必須蒐集情報,了解中共「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和平統一進程」、「反外部勢力干預」、決策者的個性與意志,以及王毅所謂的「一中全家福」等具體企圖這些都不是衛星、雷達等科技可以偵察到的,相關單位須具備「廣泛的專業」、「靈活度」及「國際觀」才能從各個不同角度看到情勢的真相,並精準地訂定總體戰略,找出解方,讓全民放心睡得著



王正方/誰是俄烏戰爭的受益者?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正方/誰是俄烏戰爭的受益者?
◆  馬凱/打破少子化魔咒國家 怎麼做?
◆  洪蘭/感恩擁有的 不羨慕沒有的
◆  陳冲/繁花卅年 繁華卅年
◆  廖元豪/綠色認知戰 要靠調查權遏止
◆  林中斌/俄烏戰局 意外與前景






王正方/誰是俄烏戰爭的受益者?


2024-03-16 03:38  聯合報/ 王正方(作者為電影導演)


俄烏戰爭進入第三年,局面膠著

烏克蘭呼籲:彈藥、武器等極為匱缺,歐美各國承諾的軍備和經濟援助,還沒有一半到位,導致戰況不利。

德國退休將軍 Harald Kujat,曾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軍事委員會主席,最近在演說中說:「烏克蘭去年反攻失敗,已不能做大規模陸地進攻…他們需要錢、武器、彈藥,更缺少士兵,彈藥軍備無法取代訓練有素的戰士…貪腐情況嚴重…」

觀察家指出,比率甚高的歐美軍援武器裝備,被當地官員轉手以高價賣出,自飽私囊。俄烏兩國均不肯宣布開戰以來的士兵傷亡數字,根據 BBC 的說法: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十一月底,俄軍死亡人數達三萬八千二百多人。俄羅斯國防部宣布,截至去年年底,烏克蘭軍隊陣亡人數為卅八萬三千餘人。烏克蘭軍事單位嚴詞否認此數字,稱烏軍只有三萬多人戰死,二者差距非常大。真相如何,難以釐清。

觀看一場烏克蘭藝人赴前線勞軍的電視播放,鏡頭拍攝載歌載舞之餘,轉到現場觀眾,他們多是中年男子個個面容嚴肅表情木然。有報導稱,烏克蘭徵召士兵困難,有不少五十多歲的男子入伍受訓,投身戰場。是否烏克蘭的適齡戰士已所餘不多了?

俄羅斯再度發出動員令,補充數以萬計的新兵,見不到任何停火的跡象,俄總統普亭說「準備好了再打十年」。這場戰爭已持續兩年多,美國凍結、沒收俄羅斯政府及寡頭富豪的海外大量財產,禁運制裁項目達數千個,怎麼普亭大人依舊信心滿滿,作出長期作戰打算

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俄羅斯的經濟成長為三點六%,遠遠超越大多數歐洲發達國家;美國經濟成長是二點六%。對俄制裁,並未造成該國的經濟衰敗。

Harald Kujat 將軍說:「烏克蘭若得到充足的西方支援,仍無法單獨打敗俄羅斯…俄羅斯也不具備完全占領烏克蘭的實力…必須通過談判結束戰爭。先前在土耳其的和談,幾乎簽約,美國為主西方反對停戰,協議破裂…若發生核子戰爭,將是歐洲的巨大災難…」

法總統馬克宏表示「西方派地面部隊到烏克蘭尚無共識,但不排除此選項」,美國、德國、波蘭、捷克、西班牙、北約秘書長等,立即表示不同意。

據 Harald Kujat 將軍的情報,美國已制定長期俄烏戰爭計畫,分四階段:戰鬥、重建、復原、改革;放棄收復失土,以十年為期完成之。未來是由美國支持和控制的烏克蘭政權,與占領烏克蘭東部領土的俄羅斯,打打談談分疆而治年復一年

俄烏之戰已徹底摧毀了烏克蘭,大大削弱歐盟各國經濟美國軍工等企業賺到盤滿缽滿仗繼續打,很符合「美國第一」的國策。美利堅老大荷包充足,一呼百諾,霸權永續,這場戰爭的受益者是誰?

主導世界話語權的西方媒體經常宣稱「台灣即將成為第二個烏克蘭」,我們不願意見到這種未來。但果真如此,受益者又會是誰呢?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你要是不坐在餐桌上,那你就在菜單上。」季辛吉先生曰:「做美國的敵人很危險,但是做美國盟友更致命。」

切莫忘記這二位名人的警句。 



黃正忠/如果世界是太平的

◆  黃正忠/如果世界是太平的
◆  彭金隆/閒聊「人生七十古來稀」
◆  陳國樑/雞鳴狗盜的我國零基預算









黃正忠/如果世界是太平的


2024-03-16 03:36  聯合報/ 黃正忠(作者為安侯永續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ESG(環境、社會、治理)領域大爆發,成了上市櫃公司監理法規新要求、全球供應鏈管理中的新趨勢,更是諸多金融投資商品的金招牌,好似人盡皆知,引來淘金潮然而,抗拒者仍是主流、嘲諷者亦不在少數。多數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並未確實理解其大爆發背後原委

多數人並不了解,世界穩定發展可能性愈來愈低發展受限制條件愈來愈嚴峻,環境破壞生態失衡更加惡化,社會不安定衝突矛盾加速醞釀中。並非危言聳聽,如果世界是太平的,ESG 絕對沒有發展的必要,然其大爆發其來有自,全球消費與生產不可持續的壓力,已是真議題。

如果世界是太平的,我們不需要因應氣候變遷、節能減碳及淨零、石油經濟可以一如往昔繼續發展。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十二月均溫已經較一八八○年工業化前暖化超過一點六五度C,不改變暖化會持續快速惡化,只有加大力道、讓石油經濟退場,才有機會控制極端氣候所帶來的各種衝擊。要行動得付出巨額成本,但不行動得付出更高代價。氣候變遷帶來世界的不太平危機四伏。

如果世界是太平的,地球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何必推動循環經濟與資源生產力。每年元月初全球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會公布地球所孕育與提供資源該年度完全耗竭預測日期,稱為 Earth Overshoot Day,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地球資源浩劫日期是八月二號,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則提前一周七月廿四號。包括台灣在內的所有工業化國家在資源耗竭日這天之後都沒有挨餓,就表示世界其他發展中及低度開發的國家,有更多人挨餓。我們現在就需要一點七五個地球才能養活八十億人口資源耗竭日這一天愈提前,世界穩定、安全就愈受到威脅。世界的不太平,讓我們必須加大力道具體實踐循環經濟、資源再生

如果世界是太平的,不需要積極推動人權保障、性別平等、族群融合、縮小貧富落差、職場條件改善與供應鏈管理的永續性。可是偏偏全球的商業模式一直以來都是利潤極大化成本極小化,因此各種以創造利潤為名商業模式,造成各種汙染、供應鏈剝削、現代奴役、強迫勞動、低薪歧視的事實層出不窮。正因為世界的不太平,聯合國才推出十七個永續發展目標,這其實就是十七個可能沒有明天的大麻煩,每一個麻煩的惡化,都會對我們的社會帶來災難化衝擊

如果世界是太平的,為什麼會發生不可預期卻會大肆傳染新冠疫災?會變種的病毒,代表病毒來自大自然,也需要大自然某個成分來對抗他,而這個成分來自生態系中的某一個物種。我們慶幸新冠疫災期間生技公司找到有效的疫苗與藥物,如果找不到問題就大了。正因為此,全世界生態系破壞與物種滅絕,正是下一個疫災來臨最大的風險。世界的不太平,趨使我們必須加大力道進行生態保育與物種多樣性的保護

ESG 很偉大嗎?不過是世界的不太平我們的自救行動而已。說穿了,自私一點想活命,ESG 不反而得多做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