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0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投資非傳統型ETF的美麗與哀愁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1230/web/

◆  聯合報社論/醫院群聚演成社區感染,全台要繃緊神經
◆  聯合報黑白集/忠言不如搞笑馬克杯
◆  經濟日報社論/投資非傳統型ETF的美麗與哀愁





經濟日報社論/投資非傳統型ETF的美麗與哀愁


2021-01-20 00:33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記者蘇健忠╱攝影


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 Fund, 簡稱 ETF是目前最受投資人青睞的被動型投資金融商品,具有追蹤特定指數而在各交易所掛牌上市的特質;一方面具備傳統共同資金分散投資組合風險的優點,另一方面也擁有股票能即時買賣且流動性高的特性,同時交易相關成本也比股票和共同基金便宜,因此自民國 82 年(1993年)問世以來,迅速發展成為全球機構及散戶投資人重要的理財工具之一,也是美國有史以來發展最快速的金融商品

台灣於民國 92 年(2003年)也開發出第一檔 ETF(即元大台灣卓越 50 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簡稱「台灣50」) ,近年來除了傳統的股票 ETF,也發展出債券、匯率、商品、能源、槓桿型、反向型、期貨型甚至於 VIX(波動度指數)等 ETF。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資料,民國 109 年(2020年)共有 131 檔 ETF 在市場交易,成交金額約 2.8 兆元 ,就金融創新的角度觀之,ETF 百花齊放、商品多元,是美事一件,也代表台灣金融市場創新活力十足,跟得上世界金融市場發展趨勢及潮流,可喜可賀。

誠如上述,現在台灣 EFT 市場產品琳瑯滿目,基本上可以大致區分為傳統型 ETF例如台灣50、債券 ETF 等) ,以及非傳統型例如槓桿型、反向型、期貨型及 VIX 等)。傳統型 ETF 投資人除要面對追蹤標的的漲跌風險外,餘下就只有發行券商些許的追蹤誤差風險,投資責任清楚易辨,因此這類型商品幾乎沒有發生過投資糾紛。

然而,近期因為非傳統型 ETF 日益盛行,其樣態多元隱藏投資風險高,但其可能報酬也高,有些投資人趨之若鶩,惟投資人對該類商品的認識不足,因此投資糾紛紛沓而至。以槓桿型及反向型 ETF 為例,目前交易所掛牌交易的就高達33檔,基本上不管是槓桿型或反向型,都必須以相關的期貨契約來複製報酬,以每日追蹤標的指數報酬正向倍數或反向倍數,方能達到產品本身設計之槓桿倍數。因此,除了一般投資風險外,尚有因期貨正、逆價差可能影響追蹤誤差的風險,亦存在每日必須因動態調整複製投資組合(尤其是轉倉)所產生的額外交易成本,更須強調的是其追求的正、反向倍數報酬僅限於單日,長期報酬則常會偏離原型指數正、反倍數的表現,並不適合長期投資

簡言之,投資槓桿型(例如元大台灣50正2)及反向型(例如元大台灣50反1)等非傳型 ETF,如同間接投資如期貨等衍生性商品一樣,須承擔比投資於傳統型 ETF 相對更高的風險,這是投資非傳統型 ETF 必須面對的哀愁;當然,投資於這類非傳統型ETF的投資人也可能在方向正確時,獲得比傳統型 ETF 更高(倍數) 的報酬,這是投資非傳統型 ETFs 迷人(美麗)的地方。

日前才下市的元大原油正2,因投資人不了解商品屬性及風險,在極大溢價情況下仍勇於買進,後因負期貨油價的特殊事件產生,再加上主管機關基於保護投資人,而更改下市門檻,有些投資人因而損失不貲,進而引發投資糾紛。暫且不論主管機關當時作為是否恰當、發行商元大投信在整個過程之處置方式是否合宜,要強調的是:投資人必須評估自身的風險屬性,並且了解此種商品特質,才可以做出正確投資決策

最後,除了投資人要了解投資非傳統型 ETF 的美麗與哀愁外,也要呼籲主管機關,再次全面檢視基金下市條件,以及在特殊狀況下的延遲下市條件設定是否妥適,因為除了已下市的元大原油正2,尚有目前已近觸及下市條件的富邦 VIX ETF,在在都需要主管機構就制度面全面檢視,以免重蹈元大原油正2之覆轍。另外,投信公司在發行非傳統型 ETF 時,除了做好充分的資訊揭露及風險告知之外,亦必須多辦理投資講座,教育投資人了解非傳統型 ETF 的商品屬性及風險,如此,台灣金融市場才能在推動金融商品多元化的同時,也能落實保護投資人。









聯合報黑白集/忠言不如搞笑馬克杯


2021-01-20 00:54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Etsy、亞馬遜等網購平台,出現一批印有「我不要治療,只需去台灣」(i don't need THERAPY i just need to go to TAIWAN)字樣的馬克杯。 圖/截自Etsy網路平台


桃園醫院爆發群聚感染,府院黨忙著打烏鴉,召喚全民團結抗疫。適巧國際網購出現一只馬克杯,印著「i don't need THERAPY, i just need to go to TAIWAN」(我不需要治療,我只需要去台灣)。綠媒有如挖到神杯,立馬解讀為全球肯定台灣防疫有成,外國業者看中哈台商機賣到缺貨。不料真相揭曉,大家才知這是個搞笑商品,要買「北韓版」也是有的。

綠媒不知是「菜英文」,或是假大空,把購物網兩年全站銷量、商家正評,吹噓成「哈台杯」的商機口碑。國家通訊社接棒出擊,不少媒體跟進轉載神杯傳奇,假消息在網路廣傳。愛蹭聲量的綠委趕製山寨品,說神杯是國際看到台灣防疫成就的證明。

但大內宣再怎麼威,也不如新冠病毒攻破醫院驚人。六名醫護相繼染疫,這只神杯,成了台灣人笑不出來的諷世寓言

除了有「北韓姐妹版」,荒唐處更在於綠媒民代寧可造神追捧,卻不肯客觀看待楊志良吹哨示警。這些人還奉承主政者旨意,批鬥楊沒人性,意圖威嚇監督者噤聲

陳時中被喻為神壇上的指揮官,現又多個哈台神杯,雙標黨打造防疫神話,鞏固威權無所不用其極逆時中者先有彰化葉彥伯後有楊志良,皆因妄議國政遭萬箭穿心。吹哨者忠言,不如一只搞笑馬克杯,台灣政治疫情還真病得不輕。










聯合報社論/醫院群聚演成社區感染,全台要繃緊神經


2021-01-20 00:50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有6名醫護染疫,甚至已擴散到其家人,累計9人確診,為防院內感染持續擴大,陸軍六軍團33化學兵群派出約20名化學兵,到醫院現場進行消毒。記者陳夢茹/攝影


「北部某醫院」經衛福部長陳時中證實就是部立桃園醫院後,昨天又傳出護理師家屬等四人確診,迄今該院已有二醫四護、二家屬、一看護染疫作為衛福部的直屬醫院,桃醫竟發生院內群聚感染,暴露內部防疫隔離作業不夠嚴謹,亟待改善。更令人擔憂的,則是疫情已從「院內群聚」惡化為「社區傳染」,指揮中心必須加速行動,以免情勢失控。

目前桃醫的疫情,共有三條感染線索。第一條,是案八三八的染疫醫師將病毒傳給案八三九的護理師女友,及案八五二的護理師,和案八五六的醫師;第二條,是案八五六的醫師感染了同病房工作的案八六三、八六八兩名護理師;第三條,是案八六三的護理師將病毒傳播給其丈夫和女兒。此外,有一名外籍看護仍感染源不明。人們的最佳期待,是三條線的擴散到此為止,可以迅速控制截斷,但實際發展未必如此樂觀。

第一條線擴散得最長,是因為首位醫師在不知染疫的情況下,和院內其他醫護頻繁互動,彼此都疏於戒備。這樣的疏忽,與其責備醫護人員,不如先問院方的隔離動線和分艙分流規劃是否合理,執行是否嚴謹,是否遵照標準作業程序辦理。檢視這些醫護的互動狀況,院方的管理和分流似顯輕率,不同樓層的醫護互有接觸。例如,診治新冠患者的醫師,卻在一般科別的護理站駐留;他因不適接受採檢後即自行返家,院方也未要求他自主管理。此外,染疫護理師出現症狀後,是自行到藥房及附近診所拿藥看診,而不是回院應診,顯示專業敏感度不足。

桃醫是收治新冠患者的專門醫院,在內部管理上卻如此疏鬆,令人難以理解。更令人不解的,陳時中作為部立桃園醫院的上級主管,他處理這起院內感染不僅態度輕忽,更顯得意氣用事。其原因,或許是去年以來處理磐石艦、寶瓶星號郵輪等事件台灣均安然過關,民間甚至流傳「病毒怕台灣」的說法,政府因而有恃無恐。包括綠營群起圍剿前署長楊志良的「開除說」,蔡總統致函醫院指責外界的批評「不理性」,充滿政治運作色彩目的在轉移社會焦點,而不是就事論事解決問題的做法

最明顯的現象之一,指揮中心習慣於在每天的記者會上宣布:接觸者「採檢均為陰性」。剛開始或許確乎如此,但漸漸地,似乎變成一種緩兵之計。這次桃醫的院內感染便是如此,一開始,指揮中心輕鬆宣布接觸者採檢「均為陰性」;事實上,後來陸續染疫的醫護都是一採為陰,事隔數日出現症狀再追採,才發現染疫

仔細檢視,首位醫師從接觸患者到出現症狀,約為一周的時間,至確診則為九日。其他醫護人員的染疫紀錄,大抵也是這樣的步調。因此,首度採檢為陰,極可能還在潛伏期,因而呈偽陰性。對於這種偽陰現象,指揮中心當然必須加倍謹慎,輔以二採才能做出結論。否則,若率爾讓潛伏期的染疫者回家,只會讓他們不知不覺中將病毒散播給家人或接觸者,就像案八六三護理師傳染給家人那樣。

針對桃醫的院內感染,陳時中已宣布在院內設置「前進指揮所」,進行院內空間的淨空及隔離。如此嚴陣以對的部署,是正確的決定,至少可以避免走向封院。

比較棘手的是,有醫護人員家屬受到感染,表示病毒已經進入社區,這一環的控制可能不像桃醫內部那麼容易。在這種時刻,政府除了謙卑面對真相,誠實追蹤,民眾也要全力配合,此外別無他途。

【專家之眼】解讀大陸今年經濟成長樂觀中的三項隱憂

◆  【專家之眼】解讀大陸今年經濟成長樂觀中的三項隱憂

◆  【專家之眼】現代貨幣理論恐躍主流 台灣須防備後座力
◆  【專家之眼】抗中「美」夢碎?美國商界與中共超前部署
◆  【專家之眼】遠洋巡護救援理所當然 絕非莫名其妙
◆  【專家之眼】拜登就定位 美中台關係應列最優先項目







【專家之眼】解讀大陸今年經濟成長樂觀中的三項隱憂


2021-01-20 18:01 聯 合報 /   李志強/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
大陸國家統計局在18日公佈去年GDP成長率為2.3%,較原先預期的2.1%為佳。新華社


大陸國家統計局在1月18日公佈了民國 109 年(2020年) GDP 成長率為 2.3%,較原先預期的2.1%為佳,雖然創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新低紀錄,但在全球都受到新冠疫情衝擊下,表現已經大大優於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其中第一季至第四季成長率分別為 -6.8%、3.2%、4.9%和6.5%,呈現逐季轉好的態勢

民國 108 年(2019年)大陸 GDP 成長率為 6.0%,由此看來,第四季的經濟增長已經完全恢復常態。在去年低基期的基礎下,加上疫苗問世將紓緩疫情的樂觀預期,外界估計今年大陸 GDP 成長率將達到8%。

不過,仔細觀察去年的成長動力和結構,可以察覺今年的變數仍相當多,從統計數據來解讀,大陸經濟成長有以下三項隱憂:

一是消費依舊低迷。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 4.7%,但消費金額衰退 3.9%,主要是因為疫情前期衝擊較大,防疫措施的限制人流以及消費信心低落對很多服務業造成很大影響,尤其是旅遊、餐飲和住宿方面的支出下降幅度最大;12月更因疫情在部分地區再度爆發,消費成長率較11月回落0.4個百分點。

民眾縮減支出充分反映在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的變動上,由1月的5.38%一直下降至11月的-0.5%,為2009年10月以來首次負成長,12月終於轉為0.2%,但已出現通貨緊縮的壓力。

大陸消費率(消費金額/GDP)約為40%,和大部分國家的60%相較雖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但收入結構的扭曲問題一直讓消費率上升緩慢,除非今年開始的需求側改革能有效改善所得分配,收入從國有部門往民間部門傾斜,否則消費短期內不易大幅成長。

二是自發性的民間投資尚未恢復。去年投資成長2.9%,其中跟隨政策方向的國有控股企業增長5.3%,對景氣敏感的民間投資只成長1.0%,兩者的整體占比分別約為44%和56%。由於國企的生產效率普遍較民企低約20%,疫情下的「國進民退」可能會損及經濟效益。

分領域看,提供眾多就業機會的製造業投資衰退2.2%,基礎設施投資小幅成長0.9%;寬鬆的貨幣環境進一步推升居高不下的房價,百城新房價格全年漲幅為3.46%,導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7.0%,商品房銷售額也上升8.7%。

另外,疫情久久不退導致家庭和企業急需資金週轉,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資料顯示,已穩定四年的整體負債比(債務餘額/GDP)從2019年第四季的257.6%上升至2020年第二季的280.3%,大幅增加了22.7個百分點,其中家庭部門由55.2%增加至59.1%,企業部門149.4%升高到162.5%,不但增加了大陸的金融風險,也壓縮了今年的舉債空間,使消費及投資的成長動能減弱。

三是貿易順差不易再快速成長。以美元計算,去年大陸出口成長3.6%,進口則下降1.1%,貿易順差為5,350.3億美元,大增26.93%,是歷史上的第二高記錄,減緩了消費衰退造成的景氣惡化。

貿易順差暴增的原因有二,一是疫情改變了全球民眾的生活型態,不少日常活動都轉為透過網路進行,包括在家工作、線上學習、視訊會議、網路購物等,大舉增加了全球對大陸各類居家消費以及電子商品的需求,而各種防疫物資特別是呼吸機、醫療器材等出口成長也相當快。

其次是許多國家疫情的失控導致生產能力受創,全球出口市場產生了明顯的替代效應,不少訂單轉到大陸廠商手上,同時外國供給能力的不足也降低了大陸的進口金額。

不過,考慮到全球疫苗普及後疫情衝擊將逐漸消退,對防疫物資和電子商品的需求下降,各國生產能力也慢慢修復,今年大陸的貿易順差恐怕難以維持去年的高速增長。

【重磅快評】豬標章出包 陳吉仲拔老實恕 林聰賢沒事?

◆  【重磅快評】豬標章出包 陳吉仲拔老實恕 林聰賢沒事?
◆  【重磅快評】你累了嗎?防疫「難波萬」讓醫護真想哭






【重磅快評】豬標章出包 陳吉仲拔老實恕 林聰賢沒事?


2021-01-20 12:13  聯合報 /   主筆室
陳吉仲(中)上月才與中央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右)前往摩斯漢堡頒發第一張台灣豬標章,上周五又宣布從畜產會收回標章發放業務。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農委會上周五宣布從中央畜產會收回台灣豬標章發放業務,由農委會自行管理、審核畜產會昨天舉行董事會,畜產會執行長王忠恕一如預料遭拔官,畜產會的豬標章業務因為出包連連被農委會接管,但最該負責的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卻沒事,這是哪門子的道理

事實上,王忠恕被拔官並不是因為豬標章出包,而是說了讓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不開心的實話。動不動就喜歡把「百分之百」掛在嘴邊的陳吉仲,過去一直強調掛上台灣豬標章就百分之百國產豬,結果接連爆發貼有台灣豬標章卻販賣進口肉的鬍鬚張、家樂福事件,因為王忠恕一席「豬標章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國產豬,否則會造成廠商困擾」,讓陳吉仲一怒移走老實「」。

但隨著畜產會也被爆出,為了達成農委會定下的豬標章數量KPI,畜產會給廠商的豬標章申請產地切結書上從「生產、販售豬肉及製品為國內飼養豬隻」,多標上「『多』為國內飼養豬隻」,讓更多廠商符合標準。陳吉仲後來也在立委逼問下,承認因為香腸腸衣必須由國外進口,因此主原料是國產豬即可拿到豬標章。陳吉仲等於呼應了王忠恕之前的說法,既是如此,為何還要拔王忠恕的官?還是真應了外界傳聞的是陳吉仲想安插自己的人馬?

且如果農委會認為畜產會做不好才要收回豬標章業務,不是董事長更該負責嗎?之前林聰賢可是風光跟著陳吉仲到處貼豬標章,還自爆家樂福遭撤銷標章,惹來家樂福大動作反擊是自己要求撤銷,讓農委會顏面無光。其後更爆發肉多多事件,明明肉多多已經申請下架豬標章,卻還被放在豬標章的網站地圖,如此嚴重的失誤,還引發了豬標章退貼潮,為什麼董事長可以繼續領高薪安坐其位?

現在農委會接管了豬標章業務,但翻開農產品標章管理辦法,現行農產品各式標章中根本就沒有台灣豬標章這項,也就是王忠恕當初所講的,台灣豬標章只是一個計畫,並沒有法源,更沒有權力開罰。且更重要的是,農委會權責只管產地,以豬肉為例,毛豬一旦出了屠宰場,進到市場、賣場、餐廳,就屬於衛福部的業務,也有相關的法源可以管理,偏偏農委會撈過界,管起賣場標示,把自己當成衛福部,搞得天下大亂。看來,雖然陳吉仲移走了老實「恕」,但老實「恕」的話卻不斷地在應驗。

話說回來,畜產會今天會因為豬標章搞到天怒人怨,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為了替陳吉仲的大話收拾爛攤子,看來最有事的不是別人,就是陳吉仲本人。













【重磅快評】你累了嗎?防疫「難波萬」讓醫護真想哭


2021-01-20 09:13  聯合報 /   主筆室
醫護人員從去年初開始備戰,一年上班三百天,還不算每天循例加班,負荷極為沉重。記者邱德祥/攝影


台灣的鄰國日本疫情惡化嚴重,日本媒體形容原因是「防疫疲憊」,意思接近對嚴重疫情無感,晚上照樣出門飲酒嬉樂,「中就中了,有什麼了不起」,對可能染疫的不在乎,所有防疫宣導形同廢話,等同對新冠肺炎放棄防守。

印度是疫情第二嚴重的國家,之所以惡化嚴重,同樣是「防疫疲憊」,原先預定一天三十萬人次的疫苗注射,竟然因為文書作業錯誤,只注射了十萬人次出頭,讓防疫進度完全失控;連帶後續疫苗生產進度也亂了套。

台灣自認識防疫全球「難波萬」疫情一年多下來,是否也有防疫疲憊情形?有多個層面該觀察,民眾對指揮中心的話還聽得進去嗎?指揮中心不透露、不便講、別再問…的高倨態度,庶民能接受嗎?每天例行記者會的樸克聲調應對,現況是民眾看了就轉台。

最沒曝光的是醫療資源調度。如果沒有部立桃園醫院醫護人員的群聚感染,進而牽出醫護人員已瀕臨累死邊緣,誰會想到指揮中心的「難波萬」其實經不起檢視;醫護人員從去年初開始就是抱著命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上三百天班,還不算每天循例加班,上到小孩不認識爸爸、媽媽,指揮中心解決醫護人力問題了嗎?不能只是感謝、或反擊媒體「不公平」的辯解可紓解。

部立桃園醫院的群聚感染,其實至多第二天台灣各界早就知道是那家醫院,指揮中心仍如此「護蓋」不公布,真的很好笑。疫情透明是文明國家起碼的素養,台灣的不透明,媒體不准問,真讓人不知今夕何夕?指揮中心壟斷防疫資訊,難道不是另類防疫疲憊」?

不是苛責指揮中心把關做好,只是做好把關的同時,請瞭基層實在轉不過來,大家都有家庭要顧,大官講漂亮話的同時,文書的上下流暢容易,請別讓基層「防疫疲憊」。

台灣「難波萬」請自我檢討,如果只是壓榨基層醫護人員,這樣的「難波萬」不好吧!


去梯言/十六萬條美國人命向誰討?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1145/web/

◆  拜登若無法提振經濟 川普主義將重新再起
◆  一封被台灣忽視的拜登投書
◆  去梯言/十六萬條美國人命向誰討?
◆  學生不愁學費 比加外套重要
◆  政院哏圖迷航記
◆  聚眾鬥毆不起訴?加強蒐證提高定罪率
◆  漫畫/前瞻預算 補助業者
◆  西寧艦觸灘 國軍戰力也觸灘?
◆  別糾結 建立人道封院SOP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去梯言/十六萬條美國人命向誰討?


2021-01-20 01:28  聯合報 /   公孫策


川普今天要離開白宮,他不願參加拜登的就職典禮心意已決,可是他想要一個風光離別儀式的心願,卻可能無法如願。

自雷根總統以來的慣例,國防部皆會在總統任期結束前舉辦歡送儀式,這次川普的幕僚也為他設計了包括紅毯、護旗隊、軍樂隊和二十一響禮砲等的歡送儀式,但是已有報導稱「國防部可能不會為川普舉行送別儀式」。

從本月六日暴民侵入國會大廈以來,川普的氣勢猶如溜滑梯般急墜,包括副總統潘斯以及參院共和黨同志紛紛跟川普畫清界線,甚至可能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共和黨參議員會對川普彈劾案投下贊成票,如今又再加上國防部不甩他

川普起初還能責詈參院黨鞭、對潘斯撂重話,但是很快就不再盛氣凌人,最近幾天甚至可以氣餒形容情形有點像南北朝南梁武帝蕭衍的終局場面

蕭衍面對軍閥侯景的叛變,最初輕蔑的說:「侯景算什麼咖?我折斷馬鞭就能鞭撻他。」後來京城建康被圍,卻等不到各地援兵到達就陷落了。侯景帶著五百精兵去見蕭衍,蕭衍神情泰然問侯景:「你是哪裡人啊,竟敢作亂!你的老婆孩子還在北方嗎?」

侯景聞言,汗流浹背,緊張得答不出話來。左右代答:「臣景的妻兒都被殺了,只有自己一人歸順陛下。」

接下去的氣勢消長互見。蕭衍:「你過江時有多少兵馬?」侯景:「千人。」蕭衍:「攻城時多少?」侯景:「十萬。」「現在呢?」「率土之內,莫非己有。」對話到這裡,侯景已經抬頭挺胸,蕭衍則完全氣餒。

川普跟蕭衍的故事情節當然不一樣,可是川普對共和黨人的氣勢消退,過程卻非常相似。而更相似的是,當年南梁各地方軍為什麼遲遲不發兵向建康?兩個原因:一是想要等蕭衍死了才出兵討伐侯景,取代皇帝;二是蕭衍晚期施政大失人心,諸侯不發救兵不怕人民唾棄。

這部分就跟美國共和黨諸侯」的心思一樣了。一旦通過彈劾川普,可以斷絕川普卷土重來之路,同時也因為川普是背著防疫不力的罪狀下台美國空有最進步國家之名,如果能跟英、法、德三國的平均百萬人確診數、確診病患死亡率一樣,以美國人口計算,可以少死十六萬人這十六萬條人命終將算在川普帳上,這也是共和黨人要跟川普畫清界線的一大原因












拜登若無法提振經濟 川普主義將重新再起


2021-01-20 01:24  聯合報 /   戴東清/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嘉縣大林)
川普(左)儘管拒絕認輸,仍將在20日搬離白宮,讓新主人拜登(右)入住。 法新社


川普主義的主要內涵在於美國利益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將工作帶回美國。在此指導原則下,美國不再承擔維護世界秩序的角色,因為那被視為不符合美國利益。凡是被認定不符美國利益者,不論敵友都在華盛頓的討伐之列因此川普不僅對北京發動貿易戰,也對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夥伴要求重啟談判,更要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日韓盟邦必須支付更多軍費,以分攤防衛責任

此種看似不按過去牌理出牌的川普主義,卻在國內得到非常大的支持,甚至出現為數不少極端支持者川粉。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如此嚴重之下,川普都還能夠獲得七千四百多萬選民的支持,若是疫情不嚴重,勝選豈有懸念,這恐怕也是他對敗選心有不甘的根本原因。儘管激進川粉在美國國會召開確認拜登當選資格會議時攻入國會,讓部分支持者與川普作出了切割,使川普主義稍微褪色,不過這並不代表美國國內的政治與對外政策就會回歸原有軌道。

美國學者 Marcia Pally 指出,美國的基尼係數即不公平指數)是西方國家最高的八十五點一,與不公平指數很高之國家智利八十一點四、印度八十一點三、印尼八十二點八、哈薩克八十六點七屬於同等級收入最高的廿%擁有全國八十四%財富,最低的四十%僅占○點三%的財富。這樣的數字豈能不讓居住在鐵鏽帶、高中以下學歷且工作朝不保夕的白人,將所有希望寄望在主張能把工作帶回美國的川普身上。

何況川普在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上任前所提出重要政策,如退出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建美墨邊境高牆、要各國將從美國偷走的工作還回來,大都在其四年內實現。此種說到做到的個人特質,更讓支持者相信只要再給他四年,就能使其面對全球化競爭的不利局面得以翻轉這也反映在美國眾議院選舉共和黨席次增加十席,幾乎要掌握參議院多數席次若非川普最後致電喬治亞州務卿的談話內容曝光,共和黨可能仍然掌控參院

經濟因素向來決定美國選舉走向,拜登上台後若不能在兩年內讓後新冠肺炎疫情的美國經濟重新展現動力,期中選舉可能會讓沒有川普的川普主義捲土重來,進而使共和黨重新掌握參眾兩院,屆時也將使拜登政不出白宮。這也是為何拜登上任後施政重心將放在如何振興經濟等內政上,尤其是要讓川普支持者相信,他能夠創造更多新的工作機會,讓生活在鐵鏽帶的選民有新盼望,以降低川普主義的影響力。

經貿全球化的結果,必然導致產業結構調整,勞力密集製造業流向成本低的國家是必然的趨勢。原本從事製造業的民眾,若未能在政府政策引導下找到新的工作契機,必然心中不滿

此種不滿情緒發酵後,在民主國家就是透過選票改選政府(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的美國),威權國家就是透過抗議或暴力手段推翻政府阿拉伯之春)。拜登上台後若不能舒緩美國底層的不滿情緒,已褪色的川普主義極可能重新展現活力,全球政經局勢也將進入新一波的盤整階段。












一封被台灣忽視的拜登投書


2021-01-20 01:27  聯合報 /   吳建國/退休大使(新北市)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美聯社


去年十月廿二日,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拜登以為我們家庭更繁榮的未來為題,投書聯合報系的世界日報,強調他願意與中國合作而非對抗,願意與華人聯手,更重視台灣的防疫成功經驗,願深化和台灣合作共享繁榮。這封投書好像除了聯合報外,並未受到台灣其他報紙和電視的重視。

當時我就覺得「哎呀,真可惜!我國外交部應該藉此機會,至少訓令駐美代表處,在第一時間禮貌回應拜登,感謝他對台灣的肯定及重視。」

這是外交工作的基本功,絕不能在友邦大選中選邊,必須兩邊押注交好只是台灣當時的氛圍對川普赤裸裸的一邊倒支持,似乎政府和民間少人覺得拜登有機會勝選

這事再加上蔡總統去年五二○就職典禮製作友邦祝賀影片中刪掉民主黨國會議員賀詞,大選敏感時刻我駐美代表處不慎轉載白宮第一夫人梅蘭妮亞推文,都顯示蔡政府的外交及國安團隊在處理敏感問題上不合格、不成熟、不專業

當民進黨全黨上下都認為傾全力「反中、抗中」的川普政府是台灣的保護傘、防護罩,自然帶動公部門的官員、民代全都不假思索扈從川普,綠媒、網軍又整日帶風向,把支持川普打贏大選,變成政治正確指標,全世界這樣「義氣」相挺川普的,只有澳洲和台灣澳洲已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台灣很多人依舊癡迷

十一月三日大選結果出來,美國的歐洲盟邦有很快致電祝賀的,也有暫時按兵不動,想等計票紛爭澄清時再議的,只有台灣一缸子人和川普「統一戰線」,咬定是拜登陣營作票,「偷走」了川普的總統桂冠。

在台北,居然有中央民代為川普票數輸給拜登哭喊「絕不放棄」,還有團體舉辦「挺川滅共」遊行,讓人不禁失笑有些台灣人的智商是不是被門夾壞了?

當美國法院、主流媒體、共和黨政治人物都說查不出選舉舞弊證據,選舉人團也認證選舉結果由拜登勝出,台灣依然有人附和這是「左派」陰謀,聯手A了美國總統寶座,如果不是今年元月六日川粉攻進國會大廈,引起全球與大多數美國人譴責暴民跨越民主紅線,川普的可信度一夕崩盤,相信台灣的挺川普運動,還會添加柴火,持續燃燒

清醒吧,台灣的川粉們,我們不過是美國和中國博弈的棋子,別哪天被人當成「后翼棄兵」賣了,還幫人數鈔票。











學生不愁學費 比加外套重要


2021-01-20 01:29  聯合報 /   吳成豐/靜宜大學終身特聘教授(台中市)
行政院哏圖「政府給你靠」要學生安心加外套,卻讓學生拿來造句。圖/擷取自行政院臉書


國人們生活在一個是非模糊的現實迷思環境中,施政者要負相當大的責任。一個「黎明與西施」的啓示,請掌權者好好咀嚼。

行政院一張「學生安心加外套,政府給你靠」的哏圖,叫人吃驚!圖片中的男主角行政院長蘇貞昌的微笑表情,與他在立法院國會殿堂答詢立委的模樣,判若兩人,此事姑且不深探討。叫人吃驚的重點是「政府給你靠」的字眼。

如果「政府給你靠」的許諾,由「學生安心加外套」換成是「讓你不愁學費」或「讓你學好外文」等,似乎才是廟堂上大人要做的事。

適巧與該哏圖同時出現的一則報載訊息是「大學校長提案訂調漲學費公式」。國人皆知台灣少子化背後因素與家庭經濟收入多寡有關,而且,家長們的實際困境是,台灣念私立大學學士班的孩子約六十四點三萬餘人,占就讀大學總人數的六成九,念公立的孩子共廿八點八萬多人,占三成一取自教育部統計處一○八學年度資料)。

試想,全台三分之二的孩子就讀私立大學,每學期單學雜費約五萬元(加上不只此金額的生活費),幾近公立大學兩倍。為何政府不去做補助每位就讀私立大學孩子學費的事,從根本結構上讓絕大多數的家長們減輕負擔呢?教育部不至於不清楚,如全台公私立大學均調漲學費,最受傷的還是近七成廣大家長群們的荷包及生活品質。

另一嚴重教育扎根問題,很多公立小學老師坦承,英文教學在全台公立小學的績效不佳,最大原因是欠缺師資台灣學生英文能力在亞洲各國中排名後段班,英文能力是孩子們無邊界學習及全球競爭少阻礙的利器,教育部不知嗎

扎根的外文能力及舒緩家長們培育子女經濟負荷的大事,才是公部門眼下殫精竭慮的要務。孩子穿外套那是學生或家長們或學校能輕易解決的事,何須行政院長拋頭露面呢?

台中市的國家歌劇院是台灣中部地區國人們的福音,因為,眼見世界一流的硬體建築,耳聽世界水平的音樂等表演藝術,這是大有為政府給予國人學習人文素養與性靈成長的平台與機會。

提供國人成長的平台與機會,是倫理施政的一大作為,是政府管理倫理的表徵。也才能使人們生活在倫理的大環境中,同時也學會去做倫理的事,走出那是非模糊的迷思環境。這才是「倫理生活化,生活倫理化」的境界,這個名詞英文叫「Living Ethics」,是執政者真正要戮力的事。

Living Ethics」的英文發音,請反覆多念幾次,各位朋友們會發現與「黎明與西施」的中文發音類似。如此便於記憶,也有利台灣掌權者時刻喚醒自己利國利民的責任,那麼,哏圖上的微笑也可以省卻了













政院哏圖迷航記


2021-01-20 01:33  聯合報 /   鍾佑煖/上班族(台中市)


政院哏圖再掀波瀾,一張以閣揆為主角的創意迷因引發正反兩面評價。有人認為該宣導正中下懷,讓家長可自主的為孩子添加保暖衣物,但反對者認為政府哏圖的文案設計似乎把老師推向學生的對立面,加大師生之間的隔閡。

筆者認為,此事件分為兩大層面。第一是關於宣導政令的時機與管道,尤其是運用網路聲量來營造個人聲量的適切性。本來應該由教育部發信函致各級學校的行政公文,好意提醒教職員彈性讓學生添加保暖衣物,卻大剌剌以院長個人肖像的方式出現在其 FB 粉專上,「越俎代庖 」的行為讓不少學校及教職員反應不及,反而造成了被人捅一刀的相對剝奪感。

第二,則是哏圖的功能性。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曾表示 ,「迷因工程目的主要是打擊網軍在網路上亂帶風向的問題,並指稱他的團隊可以在一小時之內就導正網軍針對某個議題帶來的負面效果。不過以網路的現實生態來論,不論是所謂的哏圖或是短小的抖音視頻,卻因訴諸視覺與直覺的內容,很容易被去脈絡化的各自解讀;又或者因為過於強調哏圖產製的時效性及渲染性,反而讓真正的議題消失或扭曲。

小編們過於強調哏圖的「」(要幽默、還要吸引人),將閣揆個人圖像當成商品標章似的促銷,反而攪亂了文案該傳達的訴求,之前的哏圖牛肉麵已有前車之鑑,而現今的「政府給你靠更將府院的核心價值推入了混亂的局面,只能說迷因時代,有圖有亂象」,而政府早已自亂陣腳。












聚眾鬥毆不起訴?加強蒐證提高定罪率


2021-01-20 01:32  聯合報 /   許福生/警察大學警察政策所教授、中華警政研究學會秘書長(台北市)


聯合報報導,「聚眾鬥毆八成不起訴 警嘆舊思維」,然卻有認為「把新法想得太美好 檢促加強蒐證」。為有效壓制於街頭、夜店、KTV等場所聚眾鬥毆情形,一○九年一月十五日修正公布刑法第一四九條及第一五○條。首先將「公然聚眾」一詞修正為「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人以上」,明確定義場所及人數,且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有「聚集」之行為。其次,對攜帶凶器、危險物品施行以及在往來交通馬路上追逐鬥毆之行為加重處罰。

但警政署統計新法施行以來有八成案件不起訴,最主要是實務上仍有不少檢察官採舊法公然聚眾為構成要件,而非新法三人以上」,且認為沒有主觀上有妨害秩序故意」,標準狹隘,對聚眾鬥毆缺乏嚇阻力,因而警政署函文法務部,建議轉知各地檢署揚棄舊法實務見解,妥為適用法律

各地檢署討論後,認為「不起訴處分理由最主要還是被告等不是基於妨害秩序目的聚集(如只是去唱歌),僅係後來其中部分成員有偶發性衝突,此部分與妨害秩序罪構成要件不符」。例如甲等五人與乙等二人在 KTV 走廊間,因嗆聲「看三小」發生口角,二人中一人持彈簧刀作勢攻擊對方,遭對方五人壓制施暴。由於行為人聚集目的是去唱歌歡樂,只因偶發性衝突而施暴,故聚集時欠缺對將實施強暴脅迫有所認識,應為不起訴之處分。

地檢署對此案件看法,目前法院也有持相同見解換言之,司法實務已逐漸認為要構成刑法第一五○條,除行為人需有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人以上實施強暴脅迫之行為外,於聚集時即需對將實施強暴脅迫有所認識方可

司法實務之所以這樣認定,乃是認為「刑法第一五○條係規定在刑法妨害秩序罪章,自立法體系觀之,本罪所保護法益,自係社會安寧秩序與公眾免於恐懼自由,而刑法第一五○條第一項後段對於首謀及下手實施強暴、脅迫者,法定刑為六月以上五年以下之有期徒刑,且無選科其他主刑之空間。故刑法第一五○條第一項後段適用,自不宜過寬,而應以聚集實行強暴、脅迫行為客觀上確已造成社會安寧秩序危害,或致使公眾因而恐懼不安,且行為人主觀上亦對此行為結果存有故意為其要件」。

面對此見解,為了落實當初修法意旨,行政機關除應提醒司法官應注意新修正法律適用外,檢警仍應再分工合作,透過偵查技巧證明嫌犯主觀上此對互毆行為結果存有故意」,可預見互毆發生而不違反本意,以客觀鬥毆事實「緊扣」知情要準備互毆等該部分證據,加強蒐證妨害秩序聚集目的,以提高聚眾鬥毆起訴定罪率,光否則嘆舊思維也是於事無補。











西寧艦觸灘 國軍戰力也觸灘?


2021-01-20 01:32  聯合報 /   趙興鵬/前聯勤留守署政戰主任(台北市)


海軍康定級西寧艦日前還沒出左營軍港,即在港內發生觸灘事件,只好折回泊地修理,艦艇也暫失戰備能力

近年來,政府對國軍投資不少心力,無論是從川普政府購入的軍事裝備,或是自行砸大錢開發的軍武,都相當可觀,蔡英文總統也不時至各個基地視察關懷,對國軍寄以希望。

但令人憂慮的是,國軍總是間隔一段不長時間,即發生令人想像不到意外事故,去年一年即發生好幾起國軍重大安全事件。例如,黑鷹直升機墜毀參謀總長沈一鳴等八人罹難、海軍陸戰隊膠艇翻覆造成兩人死亡、航空旅戰搜直升機重落地正副駕駛殉職、金防部 M41D 戰車翻覆連長殉職、F-5E 戰機墜海飛官殉職、F-16 戰機外海失聯等。

如此高的事故頻率,不能一句裝備老舊,即可輕鬆帶過,這裡面必定出了問題,而答案終於在十五日蔡總統視察陸軍五四工兵群時,年輕的官兵被安排擁在蔡英文身邊追著,演出一場齊喊總統我愛妳!」馬屁文化中揭曉

軍中的馬屁文化在民進黨陳水扁執政視察憲兵部隊一句「你是我的巧克力」聞名中外,當時部隊長順利晉升少將,既有前例可循,「總統!我愛妳!」又有何不可

至於戰力問題如何,已經不重要,軍艦開著能在港內觸灘,也就不是一件新鮮事,只能說,是國軍繼「你是我的巧克力」之後,給蔡英文「總統!我愛妳!」,表達一下,究竟升官重要還是戰力重要當然升官重要只是我們擔心,在兩岸戰力我消彼長下,西寧艦觸灘,是否也旁證了中華民國國軍戰力正在觸灘中












別糾結 建立人道封院SOP


2021-01-20 01:32  聯合報 /   陳冠廷/研究生(新北市)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事件走進社區,不禁要問「政府怎麼了?」

封院絕對有效而且最有效控制病原體傳播範圍,那為何醫護體系至今仍不斷批評葉金川?因為當時的封院雖然有效讓感染控制在院內,卻有許多困在醫院中的人是後來才感染的。

因此,如同消費券一樣,封院也是民進黨的心病。陳時中為避免「封院」及號稱避免獵巫,就拚命遮掩,「某北部醫院」從一開始全院採撿並停收急診病患,到後來縮減採撿規模,甚至十八日宣布恢復接收救護車病患。沒能及時做好控管和建立斷點,終於從院內本土案例演變為社區傳染

希望政府能戰勝心魔,不再執著糾結「醫院傳染」、「醫院群聚」等名詞,公衛的宏觀角度並融入醫療的人性關懷,建立人道的封院 SOP

劉兆玄/面具與口罩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劉兆玄/面具與口罩
◆  賴英照/性別歧視的舊法新解
◆  葉銀華/氣候變遷與企業有關?







劉兆玄/面具與口罩


2021-01-21 03:56  聯合報 /   劉兆玄(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西方人,尤其是菁英分子的西方人,通常都戴著一個面具。這個面具的用途十分奧妙,它示之於外的是民主、自由、人權,是他們所創造的普世價值和規範(Norm);隱之於內的是霸權、剝奪他族的自由人權,甚至屠殺的黑暗歷史。其實面具後面不完全是歷史,也包括仍在進行的黑暗行為,所以這個面具絕不可摘下。戴著它,行起事來便義正辭嚴;戴著它,「雙重標準」才好使。


這種國內行民主,國際行霸權的新帝國主義,在普世價值的面具下遂能內外逢源,長期占領文明話語權的制高點


直到川普當選了美國總統,他的「川普主義」為西方摘下了這個戴了兩百多年的面具。


川普的追隨者和反對者同時感到震驚,中下層「鄉民」們有「終於可以口心如一」的快感,菁英分子則感到「不可說的秘密」遭揭的恐慌,一時之間,不分左、右,有識之士一致用盡各種方法,想要重新戴回這個面具。


川普的橫空出世絕非因為他提出了什麼偉大主張,而在於他觸及了兩種美國白人心底最深處的恐懼


基層的美國白人恐懼廿一世紀中葉時美國的非白人口即將超過白人,美國將不再是白人的美國。


菁英分子則恐懼在廿一世紀中葉時,中國的綜合國力將超越美國,美國將不再是世界第一強國。


巨大的顛覆力量往往來自恐懼;另一方面,民粹的政客常能利用恐懼,快速得到最大的政治凝聚力,成為新的政治領袖。


川普便是這個人他有兩個重要的政策:一,以各種手段甚至不惜在邊境建長城以抑止移民,他要傳遞的信息是「白人優先」;二,以各種手段甚至不惜發動貿易戰對付中國,他喊出的口號是「美國第一」。在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這兩個政策正好將前述兩種恐懼的美國人凝聚成為他的鐵粉,很多人甚至將他奉為救世主。


民國 109 年(二○二○年)川普競選連任總統失敗,但他得的票數高達七千四百多萬,是歷史第二高,要不是疫情惡化,川普極可能再次當選。川普的選票主要來自兩個族群白人男性、未受高等教育者以及極右派的宗教教徒加上收入優渥的非都市居民大致而言,前者憂懼白人優勢不再,而後者憂懼美國國力不再第一


就在總統選戰的這一年中,新冠肺炎病毒失控,這是影響選情的另一要素。許多個人自由至上的美國人堅持不戴口罩,不遵守社交距離,以致最富強之國,空有優等的公衛、醫療和醫院容量,卻陷入全球最嚴重的災情,無論是確診數或死亡人數皆居全球第一。


這群人相當大比例地與川普的支持者重疊,他們不願重戴偽善的面具,也不肯戴上有礙個人自由口罩,真做到了「不自由毋寧死」。


急著想要把面具重新戴回的菁英分子們,儘管知道不容易,但是他們起碼樂意戴上口罩;在疫情中,口罩是一種規範,這其中或許有一些潛意識的反射吧


於是這次美國選戰中,只要看群眾戴不戴口罩便知是誰的場子了。


不戴面具也不肯戴口罩的「鄉民」們不顧疫情方興未艾,他們抱著白人優先的川普主義依然勇往直前;至於菁英的有識之士,面具一去難復返,疫情中他們猶戴口罩半遮面,疫情過後將何所去?足費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