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9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科學園區遍地開花的先決條件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1178/web/

◆  聯合報社論/攬功諉過,蘇貞昌自我催眠的政績
◆  聯合報黑白集/綠營洗白楊志良
◆  經濟日報社論/科學園區遍地開花的先決條






經濟日報社論/科學園區遍地開花的先決條件


2021-01-19 00:2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長蘇貞昌10日宣布,高鐵南延屏東且將保留延伸機會,且將於屏東高鐵特定區設置科學園區。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長蘇貞昌指示科技部,研議在屏東和嘉義籌設科學園區,未來這兩園區落實啟用後,西部除雙北與基隆外均擁有科學園區。依照行政院的宣示,這將串起西部的科技廊道,我們樂見台灣科學園區的成功經驗向外擴散,但在這計畫落實前,必須提醒政府要謹慎規畫與投入資源,避免重蹈過往工業區築巢引鳳的缺失。

新竹科學園區已成立40年,從竹科的命名就可看出台灣產業變遷的軌跡。最初竹科全名是「新竹科學工業園區」,隨著科技業的群聚發展,之後刪掉「工業」二字,定名為新竹科學園區。竹科成立時的目標就是要引進台灣當年還沒有或剛起步的科技產業,一開始官員擔心竹科只是複製加工出口區的模式,難以成功,因此從規畫、推動到落實,竹科採用了不同於過往工業區推動的模式。

竹科的成功讓之後的南科與中科有了依循的方向,各縣市也陸續成立科學園區,此次閣揆宣示要在嘉義與屏東兩縣成立科學園區,恰恰是目前西部尚缺科學園區的兩個縣市,首先會讓人質疑,這是否為蔡政府布局民國 111 年(2022)地方大選的政策利多。第二個令人擔心的是,雖然屏科計畫之前已見諸在「大南方發展計畫」中,但該計畫僅經過國發會在去年十餘場次的跨部會討論,在尚未見到詳盡計畫前,閣揆就拋出了政策方向,難免讓人覺得這是先射箭再畫靶。

蘇院長宣布要成立屏東科學園區的理由之一是,高鐵已通車到屏東,這個理由實嫌薄弱用同樣的邏輯來看,嘉義已有高鐵多年,但迄今仍沒有科學園區,可見高鐵絕非推動科學園區的必備條件。從美國東西兩大科技廊道發展的經驗來看,產業鏈、人才與優良的基礎建設和法規環境,是科技廊道成功的關鍵,竹科的成長也是複製類似模式,有領頭的產業、清華與交大等一流大學的支持,加上法規的鬆綁,讓竹科發展至今天的規模。

如今在科技業已成台灣的代表性產業後,從中央到地方都希望多複製幾個竹科,但實際上的成效卻未必如政府的預期。舉例來說,當初科技部南投中興新村成立高等研究園區,希望藉由中科發展的外溢效應,帶動南投首座科學園區,但目前來看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十年來的發展並不成功,被批評為蚊子園區後遭縮小開發規模,朝向降編的方向推動。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的交通便利,開車至高鐵站僅40分鐘,跟南科到台南高鐵站的時間相當,顯見交通並非科學園區成敗的關鍵因素。

從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迄今仍未成功的經驗來看,我們要提醒政府在推動嘉義與屏東科學園區時,不能「為科學園區而科學園區」,更不能只在選舉考量下倉促推動並投入資源。

從前年開始,因美中貿易戰帶來的台商返台投資及外商在台投資潮,都讓國內主要工業區一地難求,政府期望設立新的科學園區引導廠商進駐,廠商考量群聚與供應鏈等因素,未必會選擇新興科學園區,此外,科學園區成立需要相當時間,當前投資台灣熱潮正處在高峰,政府應考慮將現有的資源投放在協助目前就找不到設廠或擴廠的企業找到落腳處,才是面對這股投資熱潮時的優先施政選項。

在台積電與竹科的成功案例帶動下,政府與企業希望有更多的「台積電」與「竹科」,但複製這兩者的經驗不是再成立一個科學園區就能獲得成功,而是應該從產業鏈的發展、人才的培育、法規的鬆綁與水電等基礎投資環境的優化四個面向著手,遍地開花的科學園區未必能快速複製竹科經驗,反而會落入資源錯置的施政陷阱中。











聯合報黑白集/綠營洗白楊志良


2021-01-19 01:09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楊志良說話常不經修飾,素有「楊大砲」之稱,但也容易遭到斷章取義。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北部某醫院」發生院內感染,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一番犀利建議,被掐頭去尾成了「開除說」,引來綠營砲火。蔡英文、蘇貞昌、綠營民代、親綠名嘴一擁而上,對他口誅筆伐,「冷血」、「倚老賣老」等難聽的說詞盡出。彷彿堵住楊志良的嘴,就能堵住防疫缺口

楊志良的發言,主旨在強調醫院的防疫程序、醫護人員警覺心及資訊透明之必要,並非否定所有醫護人員。然而,綠營卻刻意把風向帶成楊志良「仇醫」,要大家「體諒醫護人員」。難道檢討醫院防疫作為、批評特定醫護人員不當,就是不體諒醫護人員?

說穿了,把楊志良當成撻伐對象,有轉移焦點的作用這家醫院爆發院內感染,又是衛福部直屬醫院,指揮中心難辭其咎而楊志良是前朝衛生署長,由他承擔砲火,影射藍營扯後腿」,最能讓民眾的憤怒轉向

問題是,連日有醫護人員染疫,甚至可能導致社區感染,這樣的破口不需要補起來嗎?在這種情況下,楊志良要求嚴格執行院內防疫,其實還更理性。楊志良當然不是「先知」,但在醫言醫,都必須根據科學與專業輿論對他從潑糞到溢美,「洗白」楊志良的,恰恰是綠營自己。

保護好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才是對他們最好的感謝過多的政治操作,只會遭惡意反噬












聯合報社論/攬功諉過,蘇貞昌自我催眠的政績


2021-01-19 01:07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蘇貞昌要求各校不准禁止學生增添禦寒衣物。圖/擷取自蘇貞昌臉書


教育部函令中小學不得限制學生在制服外加添禦寒衣物,行政院長蘇貞昌馬上攬為自己的政績,並發表哏圖宣傳安心加外套,政府給你靠」,對學校提出多項訓令此舉立刻惹怒中小學教師,認為政府不尊重教師專業,將他們當成必須受規訓、矯治者,把教師推到學生對立面。這張哏圖,除顯示蘇貞昌攬功吹噓成性,也說明他對專業毫無尊重。

保護學生禦寒是校方的職責,由教育部下令已嫌過分,而今竟是堂堂行政院長拿來自我標榜居功,真是咄咄怪事。「政府給你靠」的語氣,已幾近幫派老大;其潛台詞是,學生若被教師欺負」,可以找政府代為教訓。當然,蘇貞昌可以把問題推給「小編」,說他們措詞不當;但如果不是上級喜歡,為何小編每次做出來都是這調調?

蘇貞昌的「自我感覺良好」,已到了難以壓抑的地步。上周他才細數自己就職兩周年六大政績」,從阻擋非洲豬瘟開始,到同婚專法、到新冠防疫隔離、禁止口罩出口、發行三倍券等;他口頭沒提卻列入政績小冊裡的,還有擴大開放美豬牛」。這些「政績」之中,包含了多少民怨,他都不放在眼裡;他的功勳,都是在自我催眠中編織起來的

蘇貞昌堆砌政績的方式有三:一是怒飆屬下,包括給地方政府難堪;二是對百姓嚴管嚴罰,包括不時出動查水表恫嚇;三是製造哏圖自我吹噓,包括尋找代罪羔羊。如此製造出來的「政績」,仔細檢視,充滿了官威與浮誇,卻不太找得到專業的痕跡。這就是蘇氏政績的實況。

舉例而言,為對付非洲豬瘟,蘇揆上任第一天就到桃園機場怒飆防疫官員,藉此立威。「怒飆」,幾已成為他個人的正字標記。他在立法院為萊豬辯護,也裝模作樣公然對在野黨立委拍桌反嗆,完全不顧閣揆儀節。然而,表面再怎麼威風凜凜,也掩不住決策內裡空洞的真相。今年開放萊豬進口首日,他故技重施再到機場大秀「豬肉儀表板」;但沒幾天就被發現幾個部會的資訊無法同步呈現在儀表板上,這場秀就破功了。包括台灣豬標章的政出多門,弄得業者身陷泥淖而消費者仍無從分辨,證明決策思維混亂,執行荒腔走板。這樣,也能自詡是政績?

蘇揆把「防疫有成」當成自己的政績,則掠奪了醫護人員的努力,也抹殺台灣民眾的公衛意識。如果沒有專業的醫護人員,沒有盡心的基層疫調工作者,沒有主動戴口罩、排隊買口罩、遵守十四天居家隔離規定的溫良公民,光憑蘇貞昌一個人在那裡吶喊,防疫成果會從天上掉下來嗎?何況,過去一年的「口罩之亂」、「三倍券之亂」,乃至「小明們」有家歸不得之苦,眼前的防疫旅館不足之亂,哪一件不是人民付出了時間、精神和人道的煎熬蘇貞昌把人民的付出都當成自己的無本生意,不嫌冷酷

一個每天都要張貼自己政績的人,大概不會曉得什麼叫平常心。因此,只要有人膽敢質疑政府,「查水表」、「打假」的公權力馬上配合檢肅;因此,閣揆要不斷干預警局首長調動,以確保警政體系的忠貞不二;因此,如果有媒體不斷批評,就能出動 NCC 將之排除。蔡政府能迅速變成「一言堂」,才是蘇揆該列為他政績的優先排行。

反萊豬的民怨正在燃燒,蘇揆卻在細數自己政績,這真是奇特的自我催眠景象。蘇貞昌把自己看得那麼大,他眼裡的百姓卻那麼渺小,這才是他打造政績的最大奧祕,就像他為了區區禦寒衣物去貶損教師一樣。

【專家之眼】現代貨幣理論恐躍主流 台灣須防備後座力

◆  【專家之眼】現代貨幣理論恐躍主流 台灣須防備後座力
◆  【專家之眼】抗中「美」夢碎?美國商界與中共超前部署

◆  【專家之眼】遠洋巡護救援理所當然 絕非莫名其妙
◆  【專家之眼】拜登就定位 美中台關係應列最優先項目






【專家之眼】現代貨幣理論恐躍主流 台灣須防備後座力


2021-01-19 17:51  聯合報 /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拜登日前在德拉瓦州宣布規模1.9兆美元的經濟紓困方案,受到全球關注。美聯社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就職前,宣布規模高達1.9兆美元的刺激方案。新政府列舉包山包海的龐大支出,顯現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參與民主黨總統初選倡導的「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tary Theory,簡稱 MMT),或已躍為拜登政府的財政政策方向

傳統經濟理論認為,政府支出應追求預算平衡或有盈餘,故應落實財政紀律,若過度舉債,將大幅增加利息支出,引發通貨膨脹、排擠私部門經濟資源,使國家財政陷入危機,且形成債留子孫之世代不公平現象。

過去被視為異端的現代貨幣理論,近年來在左派政治人物的推波助瀾下,開始受到重視。主要觀點是,擁有發行主權貨幣的國家,可以不管赤字,透過舉債解決社會問題(提供平價醫療、貧民補助與低廉的大學學費等),國家只要大量印鈔票,就可將財政赤字貨幣化

新冠疫情爆發,許多國家經濟重挫,許多企業面臨倒閉、產生數以百萬計的失業人口,生活難以為繼。各國紛紛祭出紓困方案,以美國為例,民國 97 年(2008年)金融海嘯歐巴馬推出 8,500 億美元紓困法案;川普去年三月先推出 2 兆美元紓困方案,去年底又釋出 9,000 億美元方案;拜登即將推出「美國拯救計畫」(American Rescue Plan) 的刺激方案,規模高達 1.9 兆美元,包含 4,150 億美元用於對抗疫情和疫苗接種、約 1 兆美元直接發給民眾、4,400 億美元幫助社區及中小企業等。

觀察其內容,每人可領補助加碼 1,400 美元,加上去年通過的 600 美元,等於每人可領 2,000 美元;失業救濟金從目前的每周 300 美元提高至 400 美元,且期限延長至9月;補助百萬受創小企業。另外,也將推減免1萬美元學貸,以及最低工資大漲逾一倍等帶有社會福利的措施,如此慷慨的作法,就隱含現代貨幣理論色彩。

同時美國聯準會(Fed)首次實施無限量量化寬鬆(QE)政策,資產負債表早已超越 7 兆美元。Fed 主席鮑爾日前表示,由於美國經濟距離通膨與就業目標尚遠,目前討論減少購債仍舊過早。易言之,Fed仍將持續推動寬鬆貨幣政策和超低利率。

由於拜登選前就提及許多社會福利政策與經濟政策,例如:推動歐巴馬時代的健保方案、7,000億美元買美國貨、4年2兆美元的環保能源相關支出與提升全國基礎建設,都須編列龐大預算。倘要一一落實相關政見,財政赤字貨幣化將是優先選擇。

對於現代貨幣理論可能的效益經濟學家莫衷一是,反對者認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MMT 宛如毒品,過度放任赤字惡化,將引發通膨並危及美元地位,連 Fed 主席鮑爾也曾提出批評所謂「對於那些可以用自己貨幣借款的國家而言,赤字無關緊要」是錯誤的想法。

反之,支持者則認為,美國透過石油計價機制與金融全球化讓美元具有霸權地位,美元地位難以撼動,美國永遠不會破產,且根據日本與美國 QE 的經驗,亦未引發通膨問題。即使鮑爾曾公開反對,Fed 事實上就是在施行財政赤字貨幣化

這場經濟學的重大實驗結果,有待時間證明成效。而台灣無法像美國等國家擁有優勢地位,得以財政赤字貨幣化,惟仍須防備其衍生的後座力。










【專家之眼】抗中「美」夢碎?美國商界與中共超前部署


2021-01-19 15:36  聯合報 /   楊穎超/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近日發布「預防優先次序調查」引發關注,圖為王毅2年前在外交關係協會發表講話。圖/本報資料照片


當台灣還沉湎於美國朝野對抗中共有共識的大夢時,美國商界與中共的超前部署恐怕早已開始了。蔡政府可以警惕是否有人在帶風向,使美中台關係發生變化。

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近日發布「預防優先次序調查」(Preventive Priorities Survey)報告,列出民國 110 年(2021年)全球30個潛在衝突點,台灣竟首度進入美國需要採取預防手段的最優先級別,屬於該級別裡中等(Moderate)可能發生衝突風險與對美利益衝擊最高的地區。

這個調查神奇的地方,是中等優先預防級別的地區,包括中共與印度間的邊界衝突,而南海可能發生的自由航行爭端,也從去年的最優先級別下降到此,發生衝突可能性更降為低等。換言之,該智庫認為,台海衝突是印太地區僅次於北韓,美國最該優先預防解決的問題

台灣地位變得那麼重要,應該是好事吧?但比較該報告對印太周邊地區其他衝突的列等,似乎是在說,拜登政府上台後,中共與美國將會在有可能爆發直接衝突的南海地區,有意識的迴避衝突,而中共與印度,也能相互克制,反倒是台灣有機會製造麻煩。

這與蔡總統近年來著力對美塑造出的形象背道而馳:她已在公開場合多次提到「面對兩岸關係,我們不會冒進」、「我們會持續努力,也願意跟對岸展開對話」,這根本比不上川普與印度政府之前對中共的公開叫陣,但現在看來,美國智庫專家不買她的帳,很值得宣傳「台美關係40年最佳」的蔡政府警惕。

我們也許該考慮到,該份報告可能認為大國間的權力均衡,相互克制,而兩岸權力過度不對等,中共自然可以放手來做。只是台灣背後有美國,這一直是中共忍耐不動手的重要基礎,如果拜登與中共仍是理智的,但台海危機卻急遽升高,問題出在哪裡?答案應該是呼之欲出了。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是參考這份報告的美國決策官員,會怎麼做?

或有論者認為,這只是一個美國智庫報告,上綱到要警惕台美關係是否太過?我們要知道,外交關係協會不是美國等閒組織,雖然號稱是一個跨黨派智庫,但它其實代表的是美國東部財團的利益。從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其委員會成員除了產生過15個以上的國務卿、8名以上的中情局長外,它也擁有外交事務期刊Foreign Affairs),這是預判美國外交政策走向必讀的刊物,例如由肯楠George F. Kennan )撰寫,建構美國冷戰大戰略的”The Sources of Soviet Conduct”、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的”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都是先在此發表,再形成舉國討論風向,可見其在美國言論市場的份量。

那麼,為何說這恐怕是美國商界與中共的超前部署呢?關於此類訊息,外界只注意到前日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寫信給美國星巴克公司董事會名譽主席舒茲,希望星巴克能為中美經貿合作和兩國關係發展作出積極努力的消息,卻沒放太多關心在中共與美國金融巨擘們的合作

長期以來,美國投行、資產管理和信用卡公司均渴望擴大對中國大陸的業務,卻有礙於該類業務受到中共高度管制,擴展行動常常躑躅不前,直到去年1月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共才首次同意向美國開放金融大門。而要到11月,摩根大通(JP Morgan)才提升其在中國大陸合資企業持股比例至71%,高盛(Goldman Sachs)則隨即在12月宣布將收購中國合資證券公司高盛高華全數股權,這項交易擬於今年完成一旦獲准,會使高盛成為首家全資持股中國合資證券公司的外商銀行

非常巧合的,這兩家公司都是外交關係協會的企業會員、重要出資者Founders),協會高層領導也有在兩家公司任職交流的紀錄

把這些交流事件串在一起,我們很難不去聯想到這是中共佈局美東財經界配合的結果。怎麼扭轉美國智庫帶起的風向,要請蔡政府官員多努力了。

【重磅快評】陳吉仲沒有大小眼 只是分藍綠?

◆  【重磅快評】陳吉仲沒有大小眼 只是分藍綠?









【重磅快評】陳吉仲沒有大小眼 只是分藍綠?


2021-01-19 18:12  聯合報 /   主筆室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召集相關部會舉行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會議,他在會中指出雲林縣雖明令禁止廚餘養豬,但還是查獲7家次違法。記者杜建重/攝影


陳吉仲有大小眼?雲林縣長張麗善向媒體吐苦水,指農委會不僅大小眼,農業政策、農業補助更跳過縣政府,農委會成民進黨立委的輔選工具;陳吉仲是先回應補助沒分藍綠,批張是「政治干預農業」,繼而在非洲豬瘟應變會議點名雲林縣雖禁廚餘養豬,但還是查獲7家次廚餘養豬,陳吉仲這些言行看來,倒像是「農業干預政治」。

張麗善日前受訪指出,農委會的收購政策皆透過特定民進黨立委、合作社,收購特定農民的農產品,縣府請中央補助二億元改建西螺果菜市場沒下文,但綠委劉建國一出面就拿到一點五億元經費;雲林縣是最大養豬縣,每天屠宰兩千三百頭豬,比屏東、台南多,遑論嘉義縣一天只屠宰三百頭,但農委會卻給嘉義縣廿億元預算建肉品市場,張麗善形容陳吉仲像是「綠委辦公室主任」。

張麗善的指控有無道理,陳吉仲不拿具體例證、數字說明,反而用政治言語回應,隨興指稱張麗善是政治干預農業,還說他做到藍綠立委都罵他,就是成功了;陳吉仲的說法不僅毫無說服力,還得勞駕雲林兩位綠委來反擊,果然,蘇治芬、劉建國加入戰局,蘇消遣張「協調也是一種政治能力.....光是抱怨是無濟於事」;劉指張把肉品市場改造計畫夾帶在數個計畫中一併申請養豬業百億基金,結果在立法院遭藍委杯葛。

看起來,綠委是稍稍替陳吉仲出了一口氣,但蘇治芬、劉建國的說法不無疑點,如果陳吉仲補助不分藍綠,張麗善不僅是農業縣縣長,更是養豬最大縣的縣長,每天屠宰頭數是嘉義縣的七、八倍,萊豬進口衝擊台灣豬,肉品市場改建不考慮雲林而選嘉義,這是什麼政策邏輯?

再者,這本來就是中央該做的事,既編列預算,還要縣長去協調才能得到補助?難道要向民進黨輸誠才能做事?再說,雲林有兩位資深的民進黨立委,難道只是擺飾?民進黨在立法院獨大,縱使藍委杯葛,又能奈民進黨如何?                    

綠委替陳吉仲出氣,陳吉仲則乘勝追擊,今天在非洲豬瘟應變會議直接點名雲林縣查獲7家次廚餘養豬,時間點太接近,難免予人聯想;只是,雲林縣查獲7家次廚餘養豬是事實,但這也是落實稽查的結果,不是嗎?而且縣府裁罰、輔導並進,也依規定向中央核備,何可指摘?

陳吉仲也許忘了,為了防範非洲豬瘟,張麗善上任後就率全國之先宣布禁止廚餘養豬,就是怕含有病毒的豬肉製品混入廚餘讓疫情擴散,當時代理農委會主委的陳吉仲還誇讚雲林縣採取更嚴格標準的防疫措施,言猶在耳,此際雲林縣持續查緝廚餘養豬,何錯之有?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考好的祕訣:讓愛迫降


◆  跨域整合 防疫體系應升級
◆  疫情控制/民眾知的權利 須等部長口誤?
◆  提升軍人武德 導正馬屁歪風
◆  中美「咖啡大戲」 台灣能看懂?
◆  太陽花更審 有政治沒擔當
◆  來自香蕉共和國的太陽花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考好的祕訣:讓愛迫降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考好的祕訣:讓愛迫降


2021-01-19 01:42  聯合報 /   張俊哲(作者為台大教授、出版中心主任)
12.8萬人報名的大學學測,將於22、23日登場。本報資料照片


學測將至,過去兩個月已有不少的應試寶典出現在報章雜誌和網站。面對這個幾天後即將登場的大考,如果你問我還有什麼可讓人考好的寶典,我會說:有的!第一,保持身體健康,不要染上新冠肺炎;第二,調整好心情,真的想上大學!

或許會有不少的考生質疑上述的建議,心想這算哪門子的祕訣?不用說我也知道!誰想被新冠肺炎感染?還有,都領了准考證,誰不想考好學測?針對防疫的建議,我完全可以理解,在此只容我再嘮叨,千萬不要讓百密一疏發生在自己身上。然而針對第二項的建議,也容我再問一下:你的心情真的調整好了嗎?抱著「年紀到了就上」的心態,和懷著「真的很想上」的心情,應試的結果恐怕差別很大。至少就我的經驗,真的差很大。

新生專題或各式邀約的演講,我從不避諱告訴同學,在讀高中時,有三大問題困擾著自己:(一)高一時不知為何要念高一;(二)高二時不知為何要念高二;(三)高三時不知為何要念高三。因此,我雖被教育考好大學很重要,但對於考好大學幾乎沒有動力。每天我和大部分的同學一樣,規規矩矩騎腳踏車上學,進教室上課,放學也乖乖地再去補習。看似正常學習,但就是提不起勁讀書。任憑父母師長一再強調考上好大學和熱門科系的好處,我也未曾反駁,但誇張的是,我似乎連反駁的勁都沒有。

很幸運地,事情有了轉機。在考前兩個月,學校允許高三畢業生在家裡自習,我因此改騎車到離家不遠的大學讀書。由於不是強迫上學,騎車心情好了些;在大學圖書館讀書,也不再感到那麼有壓迫感。書讀累了,還可自動下課,到旁邊的小湖小憩,餵著一群誕生不久的小吳郭魚吃麵包,感受牠們活潑的生命力。大約兩周後,我發覺自己竟然喜歡「到校上學」,雖然此校非畢業的高中母校。我發自內心告訴自己:念大學好像真的不錯,應該好好準備,考上它!這也是我能在最後兩個月回魂衝刺,考上台大的主因否則,依我的模擬考成績,很可能連大學都上不了

當然,考前一周和考前兩個月的「翻盤」策略不能相提並論。然而,如果你目前除了緊張、焦慮、鬱悶以外幾乎沒有任何應試的動力,建議不妨到附近的大學走走,感受剛放寒假的校園寧靜。如果手機還跟著您,先忍住不要查系所相關資料,尤其不要查長輩所建議的。不妨拋開世俗的價值觀,想像一下自己有興趣的科系。萬一找不到任何讓自己應試的強烈動機,也不要慌,調整心情到「愛考試」的狀態,把學測當成是願意主動應試的一次挑戰。

最後容我告訴你只要你願意上大學,而且願意在讀大學期間真誠地追求真理,重新認識自己,開發潛能,那將會是你人生最棒的一段青春歲月。總之,最後這幾天讓「愛上大學」或「愛考試」的感覺迫降,你很可能會考得更好!











來自香蕉共和國的太陽花


2021-01-19 01:40  聯合報 /   林基興/ 大學教授(新北市)


一月六日,川粉攻占美國國會,共和黨前總統小布希譴責「這是『香蕉共和國』才會發生的選舉爭議,不是我們這個民主共和國」(香蕉共和國原指美國後院依賴出口香蕉等經濟作物的拉美貪汙腐敗國家)。

同為共和黨,加州前州長阿諾批其如希特勒的納粹分子,他呼籲全民團結並支持拜登。至於當權的副總統潘斯與參院領袖麥康諾也中流砥柱:即使川粉高喊吊死潘斯,但他向暴徒喊話「你們沒有贏,暴力永遠不會贏。當我們重啟會議時,世界會再見證我們民主的力量和復原力。」麥康諾則說「這些人破壞民主失敗了,我們會回到崗位履行憲法職責。」此四人不但沒黨同伐異,還在關鍵時刻以國為重。

相對地,民國 103 年(二○一四年)三月太陽花運動強占立法院,又食髓知味地想攻下行政院,其理由包括要求民主程序、反對服貿。為何民進黨或同夥不但不要其遵守民主規則,還為其護航?

華爾街日報四月專文台灣自甘落後〉(Taiwan Leaves Itself  Behind)指「抗拒自由貿易與抗拒經濟改革的後果將愈來愈明顯」。林飛帆滿口公民不服從」,但這需尊重法律而不用暴力,並願受法律制裁對川粉衝國會,林飛帆說不能和太陽花相提並論,但他曾喊你們若攻進總統府,我給你掌聲,並加入你們。」去年立院強行通過美豬進口,若民眾攻占立院政院,林飛帆鼓掌嗎

其實,民國 98 年(二○○九年),前總統陳水扁貪汙案判決時,《經濟學人專文談台灣是否為香蕉共和國貪腐或迫害)。

因此,台灣是香蕉共和國嗎?

西哲柏拉圖著書理想國》,提倡哲學家國王」,具備真知識的哲學家才適合治國,就如航海和治病非所有人有資格的專業,統治也該交專業的哲學家,他知道正義和至善的真義,能促進人民的和諧民主的弊端來自過度追求自由,則易於失序亂政;民主要求多數統治,但常基於凡俗之見;他對多數決沒信心,因眾人往往遭少數人催眠般地操控。試問林飛帆沒玩弄民主嗎

古希臘詭辯家普羅泰格拉斯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見仁見智);每件事有正反兩面、可褒可貶。難怪律師可受僱於攻防任一方?舌燦生花的林飛帆可以暴力奪院而同時強喊民主

今年一月九日,《經濟學人譽為川普時代最重要書的民主國家如何死亡》指出,民主的腐蝕難以察覺,諸如麥卡錫等煽動者會崛起,對民主的重大考驗不是這種人能否崛起,而是政治領袖是否努力防止他們抓得權力民主須建立在法治之上。但民進黨不只沒譴責太陽花,更為其站崗帶路、赦罪。最經典的當數總統府稱太陽花學運為「深化民主的里程碑」。在此英法德等全球民主國家同聲譴責攻占美國國會之際,民進黨怎好意思開口?

總之,太陽花運動來自香蕉共和國






Taiwan Leaves Itself Behind

Ratifying a pact with China is the first step to diversified trade.

Trucks transport containers at the port in Kaohsiung, Taiwan.

BLOOMBERG NEWS

Updated Aug. 5, 2014 9:08 pm ET

Taiwan's leaders have warned for years that economic isolation will damage the nation's competitiveness. Now their worst fears may be coming true,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resisting freer trade and economic reform are becoming clear.

Later this year China and South Korea plan to finalize a free-trade agreement that will give most South Korean products zero-tariff entry into the mainland. That's a problem for Taiwan because both countries count China as their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and their exporters compete head-to-head. Between 50% and 80% of Taiwan's exports—from petrochemicals to steel, textiles to machinery—overlap with South Korea's.

If the deal goes through as expected, roughly 2% to 5% of all of Taiwan's exports to China could be replaced by South Korean products,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Businesses with thin profit margins such as makers of flat panels and machinery are at risk of being priced out of the mainland market.

Meanwhile, Taiwan's latest trade pact with China signed last year sits in limbo after the student-led "sunflower movement" stymied its ratification by the legislature this spring. Protesters stoked anxieties that Taiwan is in danger of being swallowed up by China as its businesses become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the mainland.

Trucks transport containers at the port in Kaohsiung, Taiwan. Bloomberg News

It's certainly true that the two economies are deeply intertwined; 80% of Taiwan's foreign investment and 40% of its exports go to the mainland. However, placing obstacles in the way of trade and investment won't solve the problem.

Since China is an integral part of global supply chains, Taiwan only hurts itself if it preserves barriers to cross-Strait trade. Beijing has also signalled it will lobby against Taiwan's participation in multilateral pacts such as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if Taipei doesn't first liberalize with China. So the road to less reliance on China paradoxically runs through Beijing.

Taiwan has made some progress on bilateral trade. But pacts with Singapore and New Zealand over the past year, while welcome, govern less than $30 billion in annual two-way exchange. A South Korea-China FTA threatens up to $49 billion of Taiwan's exports,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Ratifying the cross-Strait services pact now in limbo would pave the way for a goods trade agreement. It would also show that Taipei has the ability to ratify and implement trade accords it has signed.

In the meantime, Taipei has started to liberalize the domestic economy in line with reforms required by TPP. That deal currently involves 12 nations and 40% of the world's output. Neither Taiwan nor South Korea currently participates in the negotiations, but both have expressed interest in joining.

Here, too, Seoul has the advantage, having already signed a free-trade agreement with the U.S. with an eye on many of the stringent TPP requirements. If Taiwan rewrites outdated regulations and rolls back restrictions on investment, it can promote domestic competitiveness and signal that Taipei is serious about joining the TPP.

But first Taiwan's lawmakers have a chance to use a special legislative session this week to pass a bill promised to protesters to monitor cross-Strait treaties, and then ratify the cross-Strait services trade pact. As trade barriers among Taiwan's neighbors fall, failing to do so will further isolate the island.






華爾街日報:台灣自甘落後

最新更新:2014/08/06 18:05

中央社台北6日電)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加速進行,中國大陸與南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即將完成,而台灣卻停滯不進,具有影響力的華爾街日報以「台灣自甘落後」為題的評論,對台灣發出警訊。

華爾街日報(WSJ)日前刊登「台灣自甘落後」(Taiwan Leaves Itself Behind)評論,副標題為通過與中國大陸的協議是多元貿易的第一步。這篇評論全文如下:

「台灣領導人多年來警告經濟孤立有害國家競爭力,現在,他們最擔心的情況可能已經成真;而抗拒更自由貿易與經濟改革的後果,會越來越明顯可見。

大陸與南韓今年稍晚打算敲定的自由貿易協定,將賦予大多數南韓產品零關稅進入大陸的優惠。由於台灣與南韓都將大陸視為最大貿易夥伴,出口商彼此激烈競爭,如果陸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會對台灣帶來問題。

台灣出口商品,從石化、鋼鐵、紡織到機具,5成到8成與南韓出口商品重疊。

根據經濟部,若陸韓照預定簽訂協定,台灣對大陸的出口,約有2%至5%會被南韓商品取代。而平板與機具商等利潤微薄的企業,將會在價格戰中敗下陣,被踢出大陸市場。

與此同時,台灣去年與大陸最新的服務貿易協議卻受到學生領導的「太陽花運動」影響,導致法案卡在立法院而停滯不前。

示威民眾憂心,簽訂服貿之後,企業可能越來越仰賴大陸,台灣有被大陸吞併之虞。

台灣與大陸兩個經濟體緊密相繫,是無庸置疑的事實。台灣對外投資中,有8成是對大陸投資,出口商品中,也有4成前進大陸,但設立貿易與投資障礙不會解決這種問題。

既然大陸是全球供應鏈不可分割的1部分,台灣繼續施行兩岸貿易壁壘,只會傷到自己。北京也說過,台北若不先對大陸自由化,將杯葛台灣在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等多邊協定的參與;弔詭地,台灣想不那麼仰賴大陸,還得先穿透北京。

台灣在多邊貿易方面已有些許進展,過去1年與新加坡和紐西蘭簽訂協定,這些協定雖受歡迎,但相關貿易額1年卻不到300億美元。而根據經濟部,陸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將威脅到高達490億美元的台灣出口。

通過目前陷入僵局的服貿協議,將為貨貿協議鋪路,也將顯示台北有能力通過與落實已簽訂的貿易協議。

與此同時,台灣也開始放寬國內經濟,以符合 TPP 的改革要求。TPP 目前有12國參與,占全球4成產出。台灣或南韓目前都未參與協商,但都有意加入。

南韓已和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也有利他們加入 TPP。如果台灣改寫過時的規定,放寬投資限制,不僅能增進國內競爭力,還能顯示台北對加入 TPP 是很認真。

台灣的立法委員有機會利用本週特別會期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接著讓服貿過關。在鄰國陸續解除貿易障礙的同時,如果台灣不能跟進,將會更趨孤立。」1030806















太陽花更審 有政治沒擔當


2021-01-19 01:31  聯合報 /   林清汶/世新大學法律系兼任副教授(台北市)
漫畫/季青


民國 103 年(二○一四年)太陽花事件「攻占行政院」案,再度翻轉,魏揚等七人煽惑他人犯罪,二審推翻一審無罪判決,改判二至四月徒刑,經上訴最高法院卻撤銷二審原判決,發回高等法院更審。

最高法院認定抵抗權是為了保衛與回復民主憲政秩序,由憲法賦予正當性與合法性,須在「不法情況極公開」時方可行使的最後手段,人民行使抵抗權,得阻卻違法;公民不服從言論自由的特殊表達形式,若所欲保全的整體法益是即將或剛開始遭破壞的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時,法院可類推適用緊急避難阻卻違法。但檢方起訴的是攻占行政院的行為,並非起訴反服貿言論;公民不服從不是法律概念,而是社會學概念,其特色為「非暴力、甘願受罰」,行使目的是要保護憲法,而不是用以反抗政府權力,本案不能適用抵抗權。

最高法院如認為適法何不自為審判,還要發回下級法院更審?無非表示最高法院欠缺擔當;況其所引用之法理如公民不服從運動、緊急避難等概念更與現實脫節。太陽花群眾所面對者乃警察依法令執行公務,群眾脫序暴動何來主張緊急避難?那以後警察面對逞凶之暴徒,暴徒也可主張緊急避難? 緊急避難之要件,是雙方都屬正當行為始可謂之。

又所謂「公民不服從」尚不見於任何法條,亦未獲得社會一般共識,卻用來作為判決理由,法官自為造法乃至為可議。那試問,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萊豬事件,倘群眾抗議標舉公民不服從運動衝進總統府,是否可以比照辦理?事實上法官審理過程如認有爭議,仍可暫停審理聲請釋憲,最高法院亦得為之。

最近美國群眾暴動闖入國會,警察以霹靂嚴峻手段制裁暴民令人深思;其侵入者尚僅係代表民意之機構國會,而非國務院;準總統拜登第一時間隨即譴責此已非示威,而是暴動、叛亂。而當年太陽花群眾除占領立法院,更攻入行政院破壞公物、竊吃太陽餅等非法脫序行徑,執法員警當下有辦法平和勸離嗎?在混亂現場員警如無法採取有效反制,恐各個生命受威脅無法自保。

在太陽花事件中,警察並未使用致命性武器,多半是自衛性質如警棍、鐵絲網圍籬等待之,而其保衛對象為公署。設如有朝一日抗爭現場移到法院、總統府,最高法院法官又該如何詮釋?無非要警察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如此將助長日後群眾運動加劇抗爭,產生執法上消極不作為;警察執法乃基於公益性保障及社會法益之存續。

台灣論司法改革,司法首先要贏得民眾信任。近來司法院編列大筆經費行銷國民法官制度,但部分眾所矚目之判決卻顯與現實認知脫節。本件判決涉入諸多政治性言詞,適用法律未嚴守法律分際,自與一般民眾對司法改革期待遙遙相隔












中美「咖啡大戲」 台灣能看懂?


2021-01-19 01:40  聯合報 /   王嘉域/企管顧問業(台中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寫信給星巴克創辦人舒茲,希望他能為「推動中美兩國的合作積極努力。」北京主動釋出善意,破冰和解的誠意十足。為何點名星巴克,除了它在中國有超過四千七百家門市,還有創辦人舒茲在美國民主黨頗有分量,加上他與習近平、江澤民都有互動交情,這齣中國領導人的「請託」信,讓外界頗玩味,鄰國們也在看熱鬧的新戲登場,但是位處利害關鍵位置的台灣,是否洞悉門道也看懂了下一步。

暫不論舒茲能否依習近平「書信」內容,遊說新總統拜登及國會,從歷史研判北京出手的「快狠準」觀察,幾個美台關係與經貿議題的微妙變化,我方必須密切掌握最新的美中台關鍵演變。

一、台灣開放萊豬進口後,美國遲未鬆口與台灣洽談雙邊貿易協定 BTA。台灣完全鬆綁美豬美牛進口後,蔡英文總統曾表示:會加速與美國簽定 BTA。只是,現在洽簽的機會也很渺茫。再回顧過去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 FTA、TPP 協議都談得不順利,川普決定省略其縮寫,把往後的協商全改用 BTA 名稱,也算符合川普個人認定的經貿關係,即為雙邊洽談的意義(內容可與過去的 FTA 同),單純換名稱罷了。川普任內都沒簽 BTA,繼任的拜登總統還同意嗎?

二、台灣開放萊豬後卻換來美國對台灣輪胎產品課徵高達五十二至九十八%的反傾銷關稅。美國公布這嚇死台廠的重大裁罰,時間點就在川普卸任前僅剩廿天的倒數期,此訊號是否告訴外界「川規拜不隨」?美國這項反傾銷調查,台灣正新橡膠課徵五十二點四二%最低、南港輪胎九十八點四四%最高;加權平均後,建大工業、華豐橡膠和泰豐輪胎三家的反傾銷稅率均為八十八點八二%,結論是台灣輪胎廠的反傾銷稅率世界最高,也對台廠出口美國造成重大衝擊。

三、早從民國 101 年(二○一二年),舒茲在各種國際場合便向中國政府與各領導人示好。民國 104 年(二○一五年)習近平訪問美國,西雅圖的歡迎晚宴上,賓主是用星巴克咖啡舉杯互祝,舒茲更表達感謝習近平對星巴克企業的照顧。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舒茲會見上海市委前書記韓正,也感謝對星巴克在中國創新和成長(拓點)的支持;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舒茲在北京清華大學演講時表示:「我們在中國經營星巴克,不是作為一家美國公司;實際上是一家中國公司在這裡經營。」舒茲「親中」友好表現,幾乎可用已經「中國化」來形容他。

習近平給星巴克創辦人的「請託」信,除為中國經濟「錢途」向美國遞出橄欖枝,弦外之音告訴全世界:中國願意開市場大門歡迎外資合作。中國這一波磁吸效應有多強、多大成效、有待觀察。眼看北京透過咖啡經濟力將與美國修復關係,台灣須思考新的台美互動策略。但台美間經濟實力懸殊,美國若再以 BTA 索求,須在市場開放的前提下,台灣將淪為美方予取予求的極卑微者。更何況我們的籌碼已很少了,這盤棋還能如何走下去,政府高層不妨體察一下:舒茲在台灣賣的咖啡,味道是否和對岸不同。












提升軍人武德 導正馬屁歪風


2021-01-19 01:39  聯合報 /   施志勝/榮民(新北市)


許多 LINE 群組傳來蔡總統日前視導陸軍五四工兵群影片的一幕,提示語寫著「如果沒有開音效,還以為這是北韓民眾歌頌『偉大領導人』的視頻呢!」有人回應「比民國 95 年(二○○六年)憲兵對陳水扁拍馬屁說『你是我的巧克力』還超過。」「那場景,看起來像是馬戲團在耍猴戲。」等云。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國軍的馬屁文化其來有自,但是拍馬屁拍最過火的莫如民進黨兩次執政時期,一些在綠朝為官的國軍退役或現役將領,為了拉近與民進黨的關係,逢迎拍馬事件層出不窮。而且,每當民進黨執政者受到社會民眾抗議時,大多選擇到國軍部隊去取暖;最顯著的例子是陳水扁於「紅衫軍圍城事件」,面對倒扁危機,到憲兵學校感受「你是我的巧克力」的溫馨;以及蔡英文執政初期,受到反年改團體的抗爭時,除了在衙門、官邸設置層層拒馬外,能走得出去的大概就是到營區去,因為那邊是最安全,而為官者都樂於效勞,以示忠誠。

國軍的本務,頭等大事就是要積極的建軍備戰。上級的視導或督察除了一些計畫內、定期性的之外,長官應該盡量避免去干擾到下級的正常訓練與任務遂行;總統更應該做為表率。每年計畫內的「漢光演習」視導,藉以檢驗三軍各部隊操練成果,是重要的戰力展示作為,實屬必要;平常的視導宜以重點式、象徵性為輔。總統如果經常視導國軍部隊,下級莫不卯足全力準備,搞得人仰馬翻,遑論正常操課與作息。

以此次視導五四工兵群為例,從接待過程的場面可以看得出來是刻意的安排,他們為了迎接總統的蒞臨,花了多少時間來排練,那些「一想到你啊,就讓我快樂…」歌詞是否官兵發自內心的真情表現,不無疑問。

陸軍工兵部隊對國家社會的貢獻,成效卓著,是一支有優良傳統的後勤支援勁旅。筆者卅三年前曾供職於陸軍五二工兵群,深深感受到工兵部隊勤訓精練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兵種特性。如今看到五四工兵群的官兵這場拍馬屁的戲碼,堂堂國軍儼然成了「逢英拍馬,遇官啾咪戲班子,怎不令人搖頭三嘆!

國防部有責任對外說明,這種「逢迎拍馬」的行為允當與否?類此情事,該表揚?抑或杜絕,以提升軍人武德,導正軍風!












疫情控制/民眾知的權利 須等部長口誤?


2021-01-19 01:33  聯合報 /   張添松/社會志工(台北市)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在記者會上不小心說出「北部某醫院」的名稱,記者提問後,他乾脆公布該群聚醫院就是部立桃園醫院。對此,我們不禁要問:

公布的標準到底是什麽?難道只有部長口誤了才能公布嗎?這是哪門子的公開透明原則?

陳部長說,這家醫院的名字盤旋在腦海中已一個禮拜了,然而,同樣的疑惑憂心不也一直困擾民眾嗎?部長說,既然大家會猜疑就公布,請問真的可以這樣嗎?

上禮拜不是說公布發生群聚感染醫療院所的名字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嗎?難道現在大家就不恐慌了?

既然現在可以公布,那為何不早說?時空環境又哪裡不同了?難道只有大官凸槌犯錯時,政府才會還給民眾知的權利?這對疫情控制有利嗎?我真的很懷疑!









跨域整合 防疫體系應升級


2021-01-19 01:32  聯合報 /   楊永年/成功大學科技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台南市)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已達五人,指揮官陳時中昨宣布,已派員進駐院內,成立「前進指揮所」,夜裡醫院大樓仍燈火通明。記者鄭超文/攝影


部立桃園醫院爆發院內新冠肺炎感染,這幾天再爆新增四名醫護染疫,引發院內與社區群聚感染的惶恐與疑慮。加上國際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讓我們不得不提高警覺並嚴陣以待。雖然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在過去一年的表現優異,也發揮了極強的防疫功能,然而從最近國際與國內疫情發展趨勢,有必要讓防疫體系升級,以發揮更強大的功能。

一、指揮官已顯疲累:目前指揮中心指揮官由衛福部長擔任,除仍須處理衛福部相關業務,指揮官必須擔負所有防疫成效的責任,包括參與防疫相關會議,以及進行重要防疫決策,工作壓力相當大。或許因為如此,最近部長在指揮中心露面時,呈現疲倦。部長並公開說明,出現輕微感冒、咳嗽與發燒現象,雖解釋已經採檢陰性。但因防疫政策擔負的責任的壓力,導致身體過度勞累,而這又和下個因素有關。

二、防疫是跨域工作:防疫工作要做得好,有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營利組織(含學校、醫院)、社區等。背後涉及複雜的跨域(含跨部會、跨層級、跨領域)的水平與垂直分工與整合工作,這非衛福部所能單獨主導或處理,防疫功能就可能受限。防疫和經濟、內政、交通、兩岸、教育、外交、勞動、農業、國防、財政、通訊傳播等部會都有關聯,僅由衛福部進行跨域(部會)協調整合,可能力有未逮。

回應前述問題,最好的方法是讓防疫工作回歸並升級防救災體系運作,才可能有解。因為依災害防救法的精神,生物病原(傳染病)災害,衛福部固然是主管機關,卻也是政府防救災體系運作範圍。再依災防法與行政院官網公布的救災體系運作圖示與說明,行政院才是防救災體系運作的主體。

以目前的防救災體系,係由行政院(長)主導(主責),同時有直屬的災害防救辦公室(幕僚單位);行政院(長)可以隨時召開災害防救會報(院長為召集人),以及災害防救委員會(副院長為召集人),以徵詢跨部會與跨領域的專長。而且,行政院可動員資源的深度與廣度,遠高於衛福部主導的「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例如以往災害(如颱風)來臨時,經常有總統或行政院長坐鎮「災害應變中心」;但這種情景似乎沒有出現在這次的防疫運作。

在實作上,升級後的防疫體系運作和目前衛福部主導的防疫模式,很容易接軌或相容。因為衛福部仍可持續目前的運作模式,同時透過由行政院啟動防疫體系進行「納編」,可以立即減輕或分擔衛福部跨部會、跨層級政府協調整合的壓力,也比較能夠啟動或動員更龐大的防疫資源。我們期待防疫危機能順利化解,而讓防疫體系升級由行政院主導或支持,可能是較佳的模式。

賴英照/性別歧視的舊法新解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賴英照/性別歧視的舊法新解
◆  葉銀華/氣候變遷與企業有關?






賴英照/性別歧視的舊法新解


2021-01-19 01:43  聯合報 /   賴英照(作者為中原大學兼任講座教授)


美國有三名員工因為同性戀和跨性別的原因被解僱。他們指控僱主違反民權法禁止性別歧視的規定。

解僱同性戀的員工是不是性別歧視?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去年六月宣判的 Bostock 案認為是。僱主不得以性傾向的理由解僱員工。紐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的評論,都以「驚訝」形容這個判決。驚訝之一,是保守的法院做出自由的判決驚訝之二,是執筆的大法官竟是川普提名的葛薩奇

葛薩奇篤信史卡利亞的文本主義。他公開稱頌史氏是法界雄獅,並坦言聽到史氏辭世的消息時哭了。他當時正在滑雪,因為淚眼模糊看不清雪道,而無法滑下山。堅定的保守派,寫出如此自由的判決,自然令人驚訝同是川普提名的寇華諾,則和保守派的阿里托分別提出不同意見書

有趣的是,判決和不同意見書都表明使用文本主義的方法,也就是法條的意涵,應以法律制定之時,公眾對法律的理解為準法官不能以判決擅自增添、刪減或更新法律的內涵。儘管宣示的方法相同,但雙方對性別歧視的意涵,卻有南轅北轍的看法。

判決認為,解僱行為只要和員工的性傾向相關,就是性別歧視。男、女兩位員工都喜歡男生,僱主不解僱女性員工,只解僱男性員工,雖然是因為員工的性傾向,但和員工的性別密切相關,法律上就是性別歧視。

不同意見書則指出,民權法制定於民國 53 年(一九六四年),不論依當時通用的字典對性別的定義,或相關州法和聯邦法的規定,以及半世紀以來的法院判決,都可以證明,立法之時社會對性別歧視的理解,是指對女性或男性的歧視而言。依文本主義的方法,性別歧視不包括對同性戀或跨性別的歧視

不同意見書進一步指出,如果僱主提供的表格劃設三個欄位:同性戀、跨性別、異性戀,請應徵者在欄位上打勾。僱主雖然拒絕僱用在同性戀和跨性別欄位上打勾的人,但只知道應徵人的性傾向,而不知其性別,如何構成性別歧視

判決則認為,應徵者必須先知道自己的性別,才能在性傾向的欄位上打勾。性傾向如何和性別分離?判決強調,法條文義才是決定的關鍵性別歧視的文義,可以涵蓋性傾向的歧視

不同意見書指出,國會依文字的通常意涵制定法律,人民依文字的通常意涵理解並遵守法律,這是法治的根本。當法律的文字意義和立法之時的社會通常理解不一致時,應以通常理解為準。本案判決是依「性別歧視」的文字意義,以民國 109 年(二○二○年)的社會主流價值,更新民國 53 年(一九六四年)公眾對法律內容的理解。判決打著文本主義的旗號,卻使用文本主義反對的解釋方法,根本就是一艘海盜船。

寇華納,性傾向的歧視必須禁止,但依權力分立的憲法意旨,必須由國會修法。事實上,國會多次試圖修法均未完成。這種情形固然顯示修法曠日廢時,但法院不能因此而代行立法權,以判決更新法律的意涵。

文本主義將法條的意義,固定在立法之時的社會理解,除非立法機關修法,法院不能因為社會觀念的改變,就以判決更新法律的內容。守成的保守派在這個基礎上和文本主義相結合。但保守與自由有時只是一線之隔。反對歧視同性戀的大法官,有些堅守法條保守的原意,有些則藉著法條文字的彈性,跳上文本主義的海盜船,航向自由這一回,羅勃茲院長也在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