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4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美中貿易戰對台灣的影響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4371/web/

◆  聯合報社論/從加國遣返民運人士談《難民法》門檻
◆  聯合報黑白集/黃之鋒揭了女王新衣

◆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美中貿易戰對台灣的影響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美中貿易戰對台灣的影響


2019-09-04 00:1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中貿易戰尚未看到和解跡象,雙方持續加碼提高關稅,對於全球經貿衝擊也擴大。不過美中兩國也在其他領域較勁,拉攏合作對象或推動經濟結盟,對於台灣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我們不能因選邊站而損及經濟利益。
最近日韓兩國為了溯及二次大戰勞工官司,兩國翻臉衍生到貿易戰;雙方外長甚至不願在美國調停的場合同台握手,埸面非常尷尬。但是最近在中日韓三方外長會議,在中國大陸斡旋下,日韓雙方釋出善意願意談判來解決歧見,算是給足中國大陸面子,不過三方都有各自的盤算。
在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日本-歐盟自由貿易協定(FTA)及韓國-英國FTA相繼到位後,美日貿易協定更可能有所突破。中國大陸在區域經濟整合已落後,當然希望日韓兩國可以和解,以免影響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談判。RCEP談判已延宕多年,若是日韓翻臉,談判更不可能在今年年底完成。另外中國大陸也推動陷入僵局的中日韓FTA可以早日完成,以擴大FTA版圖來制衡美國。
日韓兩國則是著眼於與中國大陸建構FTA,有助於強化在大陸市場優勢。美中貿易戰迫使許多在大陸的美國企業,以及替美國企業代工的台灣企業紛紛撤離,但對於在大陸的日韓企業影響則較小。若是日韓可與中國大陸建構FTA,降低進入大陸市場障礙,反而有利於拓展內銷市場;另外FTA會調降關稅,相較大陸對美國提高關稅,更有利於日韓擴大出口利基,填補美國所留下的缺口。
特別是以日本立場而言,由於參與美國對中國大陸企業的抵制,美日貿易協定簽署在即;所以不希望使中國大陸認為已向美國傾斜,而必須強化和中國大陸的互動,以有效槓桿與美中兩大強權的關係。
美中貿易戰帶動台商回台生產,台灣今年1到7月對美國出口26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對中國大陸1到7月出口72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8%,顯示確實存在轉單效應。不過許多回流台商並未完全撤出中國大陸,在大陸仍保有生產據點所以現階段台灣出口地區比重的位移,是否為一短期現象仍有待觀察。另外不少回流台商是利用台灣既有資金擴充規模,資金並未回流台灣,也會限縮經濟效益。而且受到全球景氣下滑衝擊,今年1到7月台灣總出口1,86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3%。出口持續出現負成長,如何降低衝擊並挽回頹勢,對於台灣經濟至關重要。
另外,無論未來貿易戰結果為何,可以確定美中兩國將進入全面競爭階段,雙方產業分工會疏離,技術更加分道揚鑣,在各有龐大內需市場支撐下,形成所謂美規與中規兩大體系。美國早已展開打造美規並圍堵中規體系,擴大對中國標竿企業,例如華為的進出口限制措施。美國技術雖仍居於領先,但是中國在市埸及成本面保有優勢;各國不但面臨選邊站的壓力,也必須維持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
台灣企業過去在中國大陸主要以製造為主,在美中貿易戰持續升高下,許多台商開始轉移生產據點,大陸已經不再是首選的加工出口基地。另外台灣企業過去較為疏於經營大陸內需市場,未來在中國大陸與各國簽署FTA開放內需市場下,台灣企業在大陸市場的經營挑戰會更高。
美中貿易戰雖然帶動部分大陸的生產製程移轉台灣,但是資金並未明顯回流,而且台灣高階人才外流問題並未改善顯示台灣的經營環境已不具有優勢。政府絕不能沾沾自喜於台商回流的帳面數字,而應積極改善台灣吸引外資所面臨的問題。







聯合報黑白集/黃之鋒揭了女王新衣


2019-09-03 23:3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中)拜會時代力量立院黨團,立委黃國昌(右一)出面接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來台他呼籲蔡政府通過難民法》或下修港澳條例門檻給予受迫害的示威者中華民國公民身分,提供政治庇護。但蔡總統無意建立機制開門收人,僅強調比照國際社會,必要時基於人道協助在台港人。
民進黨反送中事件當成催票機,這是路人皆知的事。蔡英文忌憚遭中共指為「幕後黑手」,刻意表態保持距離,卻透過林佳龍的基金會邀黃之鋒來台助威黃之鋒趁蔡政府利用反送中之心機提出立難民法要求,未料卻讓民進黨底線走光休談政治庇護,只能暫時安置
從蘇揆說「相關法制已非常完備」,到綠委稱「事涉國籍法及難民定義」而面有難色,民進黨對政治庇護議題極力閃避綠營鼓吹逢中必反,社會敵意殃及香港。事實上,對申請難民庇護者,政府無力確保其中沒有中共潛伏;對國人都箝以國安五法了,還有寬待港人的道理嗎?
更關鍵的是,蔡政府的中華民國台灣是借殼上市,自己妾身不明,自無從定位大陸及港澳難民。若視作外國難民,有違它假藉的憲法;若依港澳條例給予公民身分,便回歸「一中憲法」,自棄陣地,兩者無一可行。蔡英文說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碰上黃之鋒就被戳破女王新衣
台港本非命運共同體,看似同聲反中,但一是爭選票,一是爭民主,利害相矛盾。對民進黨來說,示威者若不留在燃燒的香港,雙方還有何「共同價值」?








聯合報社論/從加國遣返民運人士談《難民法》門檻


2019-09-03 23:4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香港中學生和大學生響應反送中抗爭,在愛丁堡廣場集會。 (路透)

香港反送中示威越演越烈,警民衝突有失控之勢。在此之際,香港學運領袖黃之鋒要求民進黨政府制訂《難民》,對追求民主的港人伸出援手,使他們免受中共迫害。對此,先前積極聲援反送中的蔡政府卻顧右左而言他,閣揆蘇貞昌宣稱「現有法制足以運作」,蔡總統則稱將協助在港台商及在台港人因應變局,都避談難民法問題。
前後對照,蔡政府的前倨後恭,暴露了其偽善與投機。過去三個月,蔡總統不斷聲援反送中運動,主要是這場示威符合她的「反中」路線,又有助於其明年的大選造勢。當時,反送中運動就像天上掉下來的槍,免費供蔡英文打到飽。而如今,示威運動逐漸變得火爆而棘手,放眼看不到和平收場的機會;蔡政府此時的態度隨即轉向,不願面對必須收拾的殘局。這種專挑便宜與輕鬆的作風,不是偽善與投機是什麼
更別忘了,反送中運動的緣起,是因為港人陳同佳在台灣殘殺其女友後逃回香港,我方要求將他引渡回台審理。港府應我方之請著手修改《逃犯條例》,卻因同時納入「送中」的引渡條文,引爆了港人的怒火。換言之,我方本來想解決的港台「逃犯引渡」問題沒解決,現在又增生了「難民庇護」難題,反愈發棘手。試想,蔡政府連一個既知的香港逃犯都無法引渡,若形勢演變成台灣必須收留成千上萬的香港「政治難民」,這豈非諷刺至極
我國研議制訂《難民法》已十多年,不論藍綠執政,草案都曾送入立法院,卻始終未進入二三讀。其中原因不難理解:《難民法的立法初衷,是基於對人權的保障但在政治上,朝野政黨更關心的卻是各自的現實利害,而不是對外國難民的關懷,因此法案從未被排入優先法案」。直到這次,一些激進的香港青年看起來有此需要,但至此關鍵時刻,蔡政府卻反而退卻了。這點,顯示了民進黨葉公好龍的本色
稍早不同的藍綠難民法草案,都是針對外國難民而發,並未列入中國大陸及港澳居民在內。事實上,不論國民黨或民進黨,過去都曾主張把大陸和港澳人士納入,但最後都猶豫難決。也因此,大陸地區人士的問題就留給兩岸關係條例處理,港澳人士則依港澳條例十八條的緊急危害規定處理。但如此一來,也就成了「政治考量」優於「法制處理」的局面。
進一步看,以香港的反送中運動而論,示威者究竟應當成難民民運人士看待,外界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有港人遭到政治迫害而尋求我方協助,基於人道精神,政府當然應該積極協助。問題是,由誰來判斷其迫害的曲折與是非?再者,若當事人是因為暴力滋事而遭通緝逃亡,是否該被視為「難民」收容?我國又是否有義務提供庇護?這些,都在在需要釐清。
數日前加拿大遣返一名大陸民運人士楊偉的例子,或許可提供另一種的思考。楊偉在六四後散發傳單呼籲推翻中共政權遭逮捕入獄,後來他逃往泰國,被聯合國認定具難民身分,於民國92年(二○○三年)取得加拿大居留權定居多倫多。多年來他在當地一再犯下暴力事件,包括刺傷一名公車司機十多刀,加拿大政府因此決定將他遣返中國。儘管有人批評這是對政治犯的不人道待遇,但加國政府聲稱,這是為了維護「加國社會的公共安全」。楊偉集難民、民運人士、暴力犯三者於一身,對加拿大而言,確實是個難題。換作香港的情況,如果蔡政府準備大開善門,誰知道又會迎來什麼樣的「難民」或「民主鬥士」?
香港反送中的發展,逐漸脫離了最初的訴求與此平行發展的,是蔡政府的政治投機引渡殺人犯未遂,卻意外撿到槍而今面對失控的局面,卻不想要難民

【重磅快評】高鐵300萬太驚奇!陳明文一家歹戲拖棚

◆  【即時短評】高職升學率從3%飆到8成多 技職問題何解
◆  【重磅快評】高鐵300萬太驚奇!陳明文一家歹戲拖棚
◆  【即時短評】國民黨的鬼月還沒過?

◆  【即時短評】軍人尊嚴無法建立 為什麼?
◆  【即時短評】日本核災區食品問題 下任總統的必修課
◆  【即時短評】第三勢力結盟 是起義還是結夥?
◆  【重磅快評】管中閔的申誡 民進黨的遮羞布
◆  【重磅快評】難民法是揭開偽善與否的試煉
◆  【重磅快評】衛福部只給了中藥行安慰劑







【重磅快評】高鐵300萬太驚奇!陳明文一家歹戲拖棚


2019-09-04 17:45 聯合報  主筆室
陳明文辦公室表示,高鐵列車上的300萬元是陳明文資助其么兒的創業基金。圖/陳明文辦公室提供


高鐵昨天上午撿到裝了300萬現金的未上鎖登機箱,追查發現失主竟是民進黨立委陳明文,陳的次子說這是父親給創業基金,要讓他到菲律賓開珍珠奶茶店;不可思議的情節製造了漫天問號,以致有民眾到地檢署告發洗錢,更有議員賭上職務認為陳明文無法證明所言為真。  
300萬元確實不是小數目,這恐怕也是高鐵歷來拾獲金額最大的遺失物,加上主角是立委陳明文,以致這件事瞬間成了社會矚目的新聞;原本陳家是可以好好說明,但卻摻雜了情緒及政治操作,迅速升高新聞的熱度。
不知道是在何種情境下,陳明文把300萬元留在車上就逕自下車了,直到中午和兒子吃飯才「突然」想起錢遺落在高鐵上;陳的兒子趕到高鐵站領取,結果300萬元一文未少拿回。
陳家提出最初的版本顯然省略許多重要細節,例如裝這麼多錢的登機箱為何沒上鎖?有沒有人同行?高鐵拾獲登機箱是如何確認是陳明文的?是高鐵主動通知陳家?還是陳明文的兒子到高鐵站詢問才拿回?高鐵說是個人隱私不便透露,陳家也沒有交代,以致給外界有想像的空間
陳家沒有一次說明白, 自然有人就會猜測錢是那裡來的?有何用途?陳明文說是給兒子的創業基金,但一下子拿出300萬現金,又沒說怎麼湊的,讓人不聯想也難;今天陳明文辦公室發聲明說300萬現金均自銀行分次提領,金流正常,絕無違反洗錢法規,也非有心人影射的政治獻金;但300萬現金均自銀行分次提領,陳家如何分次提領,有沒有單次超過50萬元?銀行有沒有通報,恐怕要再說明
不巧,今天藍營有人爆料,陳明文申報的現金存款只有約240萬,根本不足300萬,這只登機箱內的300萬到底怎麼來的?陳家應再進一步解釋,難道陳明文名下存款在這次提領後已經「歸零」?而且還向人舉債60萬?
或許陳明文說這300萬是給兒子到菲律賓開珍奶店的創業基金不假,以行動響應蔡總新南向政策,顯然政治正確,但到菲律賓開奶開茶店要計畫兩年之久,而蔡總統一上任就提出新南向,如今都要選連任了,陳家才開始要錢進菲律賓,蔡總統會不會嫌陳家動作太慢了些?
高鐵300萬皮箱的新聞披露,陳明文的兒子不久就在臉書PO文「質疑300萬現金事件的人心思邪惡」,不僅流於情緒而且有政治操作之嫌,如果陳家把這些心思把拿來好好說明錢是怎麼湊的?提示一下銀行提款、通報記錄,交代何時要繳贈與稅,向外界清楚說明,也不會搞到如此難堪局面,歹戲只好拖棚囉。   







【即時短評】國民黨的鬼月還沒過?


2019-09-04 10:23 聯合報  記者林政忠╱即時報導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暫時按兵不動,卻掀起滔天巨浪,矛頭對準國民黨總統提名人韓國瑜,導致國民黨內各種傳聞滿天飛。本報系資料照片

農曆7月明明已經過了,但國民黨最近鬼影幢幢、繪聲繪影,還有人揚言要「抓鬼」,讓外界以為國民黨的「政治鬼月」還沒過,可能要到9月17日才算「鬼門關」。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暫時按兵不動,卻掀起滔天巨浪,矛頭對準國民黨總統提名人韓國瑜國民黨各種傳聞滿天飛,至少出現換瑜、備胎、棄保、郭當立法院長、韓郭配等五種版本,背後還有台北市長柯文哲、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等勢力交錯,比武俠小說還精彩。
儘管相關當事人否認,傳聞卻愈傳愈多、愈傳愈逼真。即使訊息三分真、七分假,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多次否認換瑜,但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狼煙處處、疑兵四伏,不僅達到混淆效果,還足以擾亂軍心,凸顯韓國瑜聲勢受挫、藍營信心不足的危機。
蔡英文總統聲望低迷之際,民進黨內也曾出現「換蔡」聲浪,隨著初選落幕,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承認敗選,傳聞逐漸煙消雲散;不論黨內是否認同蔡總統的領導風格,關鍵是蔡英文民調穩定成長,綠營支持者鐵板一塊,讓民進黨立委參選人看到信心,綠營已陸續整軍歸隊,對抗還在混亂中的藍營群雄。
藍綠形勢易位,國民黨滿手好牌打成一手鬼牌。韓國瑜彼時看似民調狂勝,初選過程卻讓兄弟心生芥蒂,就算韓國瑜原本是銅牆鐵壁,也抵不過內外夾攻的酸言酸語、萬箭穿心;國民黨原本就有斷不清的心結裂縫,如今再被見縫插針,藍營支持者各擁其主,裂縫愈來愈大,小石頭也可能壓倒大城牆,這些傳聞就達成目的。
諸多傳聞如假似真,至今只有一個輪廓比較清晰,就是郭台銘箭在弦上,可望在9月17日之前宣布獨立參選,甚至連「中秋起義」的良辰吉日都挑好,就等郭台銘「送月餅」號召起義。
不過,翻開農民曆就知道,農曆815中秋節這一天適宜開光、開市、動土」,但「納采、訂盟、架馬卻是犯忌。郭台銘揮軍起義,誰是盟軍、敵軍,將是最大考驗;917大限關閉「政治鬼門」,魑魅魍魎、牛鬼蛇神各就各位,下一階段將是真槍實戰的攻城掠地,勝者為神、敗者為鬼。








【即時短評】老樹見證當地發展 是很多人共同的記憶


2019-09-04 20:28 聯合報  記者何烱榮╱即時報導
員林百果山廣天宮廟埕1株百年老榕樹,今年8月16日清晨突然連根傾倒。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北斗鎮樹齡三百多年的大榕樹,是當地居民共同的成長記憶,被尊稱為「大榕公」。記者何烱榮/攝影
員林百果山廣天宮廟埕1株百年老榕樹,今年8月16日清晨突然連根傾倒。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108年(2019年)8月16日清晨5時多,連日下雨後發生四級地震,員林百果山廣天宮廟埕1株老榕樹,突然連根拔起傾倒,讓廟方和信眾不捨。事實上,老榕早就出現不正常的枯黃、落葉等褐根病害癥兆,只是沒人注意,彰化縣又少1株百年老樹
依據林務局民國94年(2005年)自然保育網,彰化縣政府曾透過各鄉鎮市公所調查百年老樹,當時記錄101株珍貴老樹,樹種有榕樹、茄苳、芒果、樟樹、朴樹、 木棉、刺桐、榔榆、龍眼、黑板樹、象牙樹、 雀榕、楓香等 13 種,以榕樹 56 株最多。
縣政除公告列管,加裝避雷針保護,還指定管理人負責維護管理,一度引起各界重視見證地方發展的老樹資產,不少機關和愛樹民眾陸續通報,全縣登錄的珍貴老樹曾增至124株。可惜這股愛樹護樹熱潮只有五分鐘熱度,不少老樹因人為原因、病害腐朽而消失,目前只剩61株
芬園鄉中崙村有1株樹齡達 310 歲臺灣櫸,在民國104年(2015年)8月8日強颱蘇迪勒風侵襲台灣,這台灣櫸應聲而倒。另外,還有花壇鄉三家春中溪二巷的刺桐夫妻樹、鹿港鎮海埔厝老刺桐、福興鄉秀厝百姓公廟老刺桐,早在民國100年(2011年)間相繼死亡,
根據縣府公告的百年珍貴老樹,以溪州鄉14株最多,彰化市只有1株茄苳,讓人遺憾的是員林、伸港、線西、福興、秀水、二林、芳苑和大城等8個市鎮鄉,竟然連1株百年老樹都沒有,彰化縣建縣已296年,老樹見證當地發展,是很多人共同的記憶,如何善待與保護老樹是嚴肅的課題,也是全民共同的責任
彰化縣政府公告列管的61株珍貴老樹分布圖。記者何烱榮/翻攝









【即時短評】高職升學率從3%飆到8成多 技職問題何解


2019-09-04 23:21 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即時報導
今年國際技能競賽台灣選手青年組拿下5金、5銀、5銅和23優勝,全球排名第四。圖/勞動部提供

技職教育本應務實致用」、為就業做準備,但受廣設大學教改影響,國內多數五專改制技職校院,和一般大學區隔漸模糊;高職生也拚命考科大,升學率從早期不到3%,飆升到最高8成多,但很多人進科大沒學到扎實技能,畢業即失業或學非所用。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頒獎表揚國際技能賽選手時,誇口政府透過高教深耕、前瞻計畫,5年投入405億元提升技職教育,聚焦培養技職生實作能力、縮短產學落差,也增加技能賽獎金、為國手媒合工作等,固然有助導正技職教育,但不是撒錢就能解決所有技職教育的問題
技職升學管道應更加重視實作能力、拓展技優學生出路,家長才會更願讓孩子念技職體系,技職學校也才不會在少子化衝擊下連番倒、更加式微。
教育部統計,30年前國內高職仍以就業為主,升學率還不到3%,當時全國只有台科大前身(台灣工業技術學院)一所技職校院,卻有多達70所專校,一般大學及學院不到40所。
隨產業結構調整、政府開放廣設大學,多數專校升格技術學院及科大,如今專校只剩12所,學院及大學多達141校。升學管道暢通,高職生也因此拚命考試,升學率前幾年飆到最高的8成35,教育部後來推出高職就業導向專班、青年就業儲蓄方案等鼓勵就業措施,高職畢業生升學率才微降到7成7,但仍只約1成6就業。
考試引導教學,許多高職因此忽略實作、加強學科,學生升學後,許多科大教授又沒實務經驗,也被要求發表論文,沒教給學生扎實技能,導致產學落差,影響技職生就業、升遷,家長就更不願讓孩子就讀技職體系,讓技職生淪為「次等公民」。
先高中、後高職的升學迷思,也因此難徹底扭轉,早期甚至有高職生走在街上,刻意把書包的校名用立可白塗掉,不讓人知道自己念矮人一截的高職。
不過,只會考試、升學、卻沒學到一技之長的乖乖牌,不保證就業會更好,勞動部最新統計,去年專科畢業生的起薪,還比大學生高;中研院長期追蹤研究發現,曾有高度偏差行為、輟學的青少年,成年後創業比率和收入,反而比低度偏差族群高,證明事在人為,不盲目考大學,在高職或五專學到一技之長,提前就業或創業,有時反而比浪費四年在大學鬼混,更早出頭。
如何透過加強實作、職訓、產學合作、提前就業,扭轉文憑至上的社會價值觀,才是技職教育改革最難、也最重要的課題。

去梯言/柯文哲的麥子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4371/web/

◆  邦交危機慢半拍 外交部成譴共部
◆  卡住高雄發展的攔路虎
◆  公教只能擦脂抹粉?
◆  生質能發電跳脫核能膠著
◆  這樣國民黨 難怪被民進黨吃定
◆  換瑜?國民黨的失敗公關
◆  漫畫/變色龍接班人
◆  去梯言/柯文哲的麥子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去梯言/柯文哲的麥子


2019-09-03 23:29 聯合報  公孫策
親民黨組織部主任張碩文表示,宋楚瑜確實曾思考找柯文哲接班,後來因為柯文哲自行組黨而打消念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柯文哲說出「如果郭不選,再來跟親民黨談」,他的總統路大概就到此為止了。
東晉時,桓溫北伐,一路打進了關中,駐軍灞上。隱居華陰山的王猛跑去見他,桓溫問:「我奉天子之命帶領十萬精兵北伐打到這裡,關中豪傑為什麼都沒有人響應?」
王猛說:「閣下進軍數千里,深入敵境,卻停在這個地方,不肯渡過灞水進攻長安,關中人民不曉得你心裡打的什麼算盤,所以不來迎接王師啊!」
桓溫一時語塞,無法回答。因為事實上,關中人民聽說桓溫大軍到來,很多人簞食壺漿前往勞軍。
桓溫為什麼遲疑不前?主要原因是軍糧不濟,然後看到關中平原的麥子將要成熟,想要收割麥子以後,繼續跟長安城的前秦對峙。次要原因則是攻城必然損兵折將,而他想的不是收復長安,而是帶著勝利光環回東晉篡位,所以儘量保持軍隊實力,期待前秦投降或求和。
但事不如人願,前秦將領苻雄苻堅的父親數次擊敗晉軍,然後將長安附近的麥田都割了—麥子還沒成熟,但就是不給桓溫收割。最後桓溫沒辦法,只好撤軍,他邀請王猛隨他回歸,王猛沒答應。後來王猛輔佐苻堅,統一北方,而桓溫圖謀篡位被謝安擋住。
桓溫最初領兵北伐時,肯定沒想過收割麥子的問題,可是一旦看到田裡將要成熟的麥子,才改變了戰略。對應到今天,郭台銘就是柯文哲的「麥子」—柯文哲去年此時還聲望如日中天,一副總統大位如在囊中的氣勢,可是今年七月中,態度開始變得游移不前,原因只有一個:郭台銘出現,或者明確的說,郭台銘可能脫離國民黨自行參選,讓柯文哲「看到了麥子」。
於是柯文哲組了台灣民眾黨,期待郭台銘選總統的得票,可以挹注台灣民眾黨的不分區立委。
但那是他一廂情願,因為郭台銘的戰略是「打趴韓國瑜」,一旦韓國瑜的民調跌落到第三,藍軍選民想當然會「棄保」。但試想,如果郭台銘說出「不分區立委政黨票請投台灣民眾黨」,藍軍選民還會棄保嗎?
所以說,柯文哲是割不到這塊「麥子」的了。台灣民眾黨想要立委席次,除非柯文哲自己選總統,可是他若捨連署而就親民黨的「免費門票」,總統也就別想了。
所以說,他的總統之路到此為止桓溫後來又兩度北伐,戰績一次比一次差







生質能發電跳脫核能膠著


2019-09-03 23:45 聯合報  華健/海洋大學 輪機工程系教授(基隆市)
長堤電廠曾使加州居於全球生質能發電的領先地位,掀起全球生質能發電風潮。 (美聯社)

韓國瑜市長日前提出三項能源政策願景,並稱有條件重啟核四,藍綠陣營再次展開激烈「論」戰。
在台灣,為了壓制對手,已將整體能源「辯」成了「非核即煤、非煤即核」的局面,同時不惜貶損甚至全盤否定爭議小得多,且具相當潛力的再生能源與能源效率。依政府的能源轉型目標,民國114年(二○二五年)之前,有兩成電力要發自再生能源,目前幾乎全賴太陽光電和海域為主的風電
隨著許多國家積極透過引進生質能取代燃煤發電,以改進空氣品質,生質能發電可望在未來持續成長。在台灣,主要源自植物的生質能源,不僅是百分之百的本土能源,且優越的生長條件,也可望確保來源穩定,彌補風與太陽能的間歇罩門。
目前全球生質能發電,以林木為主要燃料來源,其他包括農業殘料及經過分類的垃圾。從永續角度來看,生質能源可降低生命周期的空汙與溫排,同時避免對社會、環境及經濟造成衝擊,並對整體能源體系的去碳做出貢獻。
最近世界上許多建築師和營建業者,發現木建材既能符合永續且可再生並有美感。台灣擁有豐富林木資源,卻長期鍾情鋼筋混凝土;隨著木造大樓的科技進步和建築法鬆綁,全球多處陸續出現木造大樓,今年三月挪威十八樓高的米約薩塔正式啟用,成為全球最高木造大樓,值得留意。這棟大樓主要採縱橫多層次實木結構積材技術蓋成
樹木在生長期間吸收二氧化碳,當它做成建材,其中的二氧化碳也就固定到木材成品當中。一旦木建築壽限來到,木材多可回收成為新建材,所有儲存在木材當中的二氧化碳也就可永久不回到大氣。
積極減少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的使用,以同時降低空汙與碳排放並追求永續,在台灣已具高度共識。對於具優越生長條件的台灣而言,透過審慎、良好的經營,林木可生生不息,在能源與資源利用上扮演重要角色。而將木材導入生質能源不僅有利於樹木本身,對於偏鄉就業、休閒旅遊及森林生態本身,都可望帶來好處
由於推動生質能發電涉及林、農業政策甚至建築政策大方向的調整,而資源利用與保育二者相互角力,原本已是環境政治難題,預料在政府提出之初,必將引發熱議與反對。例如生物發電與森林砍伐的關係,便首須釐清。其他像是重新定位造林目的,使同時兼顧包括竹類在內的生產、水土保持、景觀及環境與生態友善,進而建立完整的人工林撫育、疏伐配套,提升林木品質。這首先在於找出亟需建立相關科學資訊的主要議題
此外,對於生質能發電的限制、障礙、陷阱、潛力與利益,也待深入了解。畢竟生質能源是最複雜,也最未受到青睞的再生能源,然若處理得宜,卻可望成為低碳經濟要角。利用深澳等除役電廠的既有場地與設施,建立示範性生質能發電廠,或許是讓台灣再生能源整體穩健成長的一步








公教只能擦脂抹粉?


2019-09-03 23:49 聯合報  張炎銘/退休人員(台中市)
台大校長管中閔被控擔任公職期間違法兼職寫稿遭彈劾,公懲會認定管違法兼職事證明確,判決申誡處分確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管中閔遭公懲會申誡,「違法兼職的理由卻只是在雜誌寫社論。不說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若按照同樣標準,學校教授爾後都不能匿名寫社論,則教授們學有專精的宏言讜論將減損不少,實是整個社會的損失。
個人在職時曾具名在報刊發表文章,雖不是兼職,但遭人檢舉,副首長除了當面告誡,還要人事室發文重申公務員服務法第四條第二項規定,即公務員未得長官許可,不得以私人或代表機關名義,任意發表有關職務之談話
個人當然不服氣。有關職務界線何在?本科、本組,還是本署、整個業界?長官有多人,從科長、組長、主秘、副首長、首長,要哪位長官同意,還是要層層同意?若要層層同意,則根本失了時效,而且奉准發表,報社還不見得採用呢,何必多此一舉?況且,我思我寫只是個人觀點,目的是讓一般民眾能夠更了解專業的不同想法,溝通專業與民眾,應該鼓勵,怎反要咎責?
個人當時相當失望,甚至悲憤,也多少促成後來提早退休。但在這期間,我遇到機關首長,他卻當面告訴我,他同意我發表的看法,並且鼓勵我繼續努力,總算有點安慰。機關內某人事主管告訴我,公務員服務法是聖人法,除非是聖人,否則要以公務員服務法咎責,輕而易舉
管中閔若以國發會主委身分具名批評政策與長官,有違反行政倫理之虞,但既已匿名寫社論,何來違反行政倫理?況且,真理愈辯愈明,若能讓民眾從不同角度思酌,掂掂政策優劣輕重,說不定主管機關能有更好決策品質
學界、業界與主管機關對相關法規與專業最熟悉,任何政策形成若能多方思辨才能周延,不管是以違法兼職或其他理由,封塞了學界或機關的聲音,尤其是反對的聲音,讓人民失去從不同角度思考的機會,實在可惜
公教人員難道只能幫政府擦脂抹粉?或許現行公務員服務法也該與時俱進、修一修了,只要對事不對人,專業論辯應該要能容忍







這樣國民黨 難怪被民進黨吃定


2019-09-03 23:35 聯合報  胡文琦/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前副主委(新北市)
108課綱的歷史引爭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坦白說,在寫這一篇短稿評論時,筆者的心情真的是五味雜陳、百感交集。一方面固然是因為民進黨權力慾熏心」的倒行逆施與窮凶惡極追殺中國國民黨,但另一方面令人難堪且應反求諸己的,也是中國國民黨自己根本不像「在野黨」,方令民進黨可以肆無忌憚的「任我行」。
愛之深責之切,身為黨員也是前發言人的筆者,不想舉太遠、太多的「實例」來糗「厲害了,我的黨」,只須以近期再明顯不過的一○八年課綱為例檢視
試問,對比一個「教育乃是百年大計」、「思想產生信仰、信仰產生力量的真正大事」,除了零星的黨籍立委跳出來批判內容不妥,根本變質為民進黨的免費文宣之外,屏除目前「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近乎令不出京城的「弱勢黨中央」外,在野的「執政縣市首長們」,你們都在想什麼?做什麼呢?
暫且不論民進黨就是透過這種溫水煮青蛙、蠶食鯨吞的方式來建立「所謂的天然獨」,徹底地從根刨掉在野黨「東山再起」的底氣不說;對比馬英九前總統執政時代的在野民進黨「六席縣市長」的「積極抵制」作為,沒想到目前席次高達「十五席的在野縣市首長們」,完全無視根本的政黨經營戰略錯誤,竟然只聚焦在「印花稅」。
誠然,印花稅當然非常重要,蘇揆也確是借刀殺人地削減目前暫居多數的藍營地方政府首長之權,但面對更為嚴峻的下一代觀念基本盤」,在野黨竟是如此「溫、良、恭、儉、讓」,說句不客氣的話,我要是民進黨,我當然會欺負你在野黨,因為不欺負你,還要欺負誰?
幫幫忙,筆者雖然又不討喜當烏鴉地得罪人了,唯真心期待能夠看到一個真正團結的中國國民黨外,更重要的是,還要是一個有理念堅持、中心想法和戰略頭腦的在野黨」,因為,做什麼就應該要像什麼,否則,人家除了「瞧不起」你外,就更要吃定你了啊。







邦交危機慢半拍 外交部成譴共部


2019-09-03 23:48 聯合報  曾紹毓/國會助理(投縣竹山)
據路透報導,索羅門群島最快本周就會宣布與中國大陸建交。圖為使館區外升起的索羅門群島國旗(右二)。 記者林伯東/攝影

近日我國太平洋友邦索羅門群島傳出外交生變,外交部仍一如過去的官方回應:外交部掌握資訊,兩國近期互動正常。然而索羅門群島邦交關係不穩情況,在今年五、六月就傳出索國議員施壓與台斷交及索國外交部長將在一百天內決定是否與我國斷交。請問這三個月外交部有沒有積極作為、做了什麼?尤其蔡總統說目前台美關係是有史以來最好,但對於邦交國,卻只能等著斷交?
索羅門群島若與我國斷交,與中共建交,那我國邦交國將降至十六國。然而索羅門群島邦交關係,在今年五月就陸續傳出不穩,《索羅門星報頭版報導兩位國會議員要求索羅門總理和中國建交的資訊,當時外交部表示少數議員主張難形成共識或政策,還表示台索關係穩健成長」。
到了六月初,《索羅門時報報導表示,索羅門群島外交部長,將在百日內決定是否轉向與我國的邦交。此時外交部的回應仍然表示,索國支持維持邦交者仍占多數。但從二位國會議員到外交部長的表態,請問這就是所謂的台索關係穩健成長?外交部仍然處之泰然,邦交關係卻已經亮紅燈。
三個月後的今日,外交警訊的報導已從索羅門當地報紙,轉為國際通訊社路透》,報導內容也從國會議員、外交部長的表態升級為明確的斷交警訊。然而外交部回應仍以不切實際的訪問、援助來印證兩國邦交正常、順利。難道外交部要到真正發生斷交了,才發聲明稿表示事前已掌握斷交資訊、深表遺憾,再出來譴責中共挖腳我們邦交國嗎?
這是明顯、有順序的外交警訊,然而外交部的回應仍然是以援助、訪問來印證雙邊關係穩固。請問外交部,過去哪個邦交國斷交不是在建設、訪問甚至軍事援助後斷交?我國外交人員在國外為了我國邦交與僑民處理問題很辛苦,但現今外交系統明顯出了問題。外交部處理外交警訊沒有標準程序與危機意識,但是對於斷交卻已形成一個標準程序有掌握、斷交、遺憾到譴責中共四階段。那外交系統除了成為斷交文宣部,還對外交危機做了什麼?







卡住高雄發展的攔路虎


2019-09-03 23:44 聯合報  沈豊桂/服務業(高雄市)
高雄市長韓國瑜參加「愛情摩天輪」招商說明會,並登上飯店頂樓,眺望經發局初步看中可建置愛情摩天輪的高雄港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雄港區發展,在過去十幾年來,無論中央或地方,不分藍綠大家都想開發經營。如今只因換了韓國瑜當市長,同樣的基地,卻成了仇恨的鏈結,成了「詐騙」標的。昨是今非,誰才是卡住高雄發展的攔路虎?
民國95年(二○○六年),陳其邁、葉菊蘭代理高雄市長期間,就提出了「高雄港區—廿二號碼頭水岸改造策略規畫」;陳菊入主高雄市政府之後,倡議的海洋首都、亞洲新灣區,也都跟高雄港區未來發展密不可分
馬英九當選總統之後,交通部高雄港務局民國100年(二○一一年)規畫了高雄港舊港區再發展整體發展規畫」;換了蔡英文當總統,交通部和高雄市政府合組高雄港務公司,在民國106年(二○一七年)間舉辦了「高雄港第三船渠大港橋、遊艇碼頭國際招商發表會」。港務公司在市港平台簡報時,大港橋工程規畫團隊甚至已經把摩天輪放進港區模擬動畫中,顯見中央早就有在高雄打造摩天輪的想法。
不分藍綠,無論中央或地方政府,沒有人反對在高雄舊港區碼頭或愛河口興建摩天輪、遊樂園的計畫構想
陳其邁、葉菊蘭,可以當時總統是陳水扁,行政院長是蘇貞昌,副院長是蔡英文陳菊,也可以;雖然,總統換成是國民黨的馬英九,行政院長是吳敦義。
韓國瑜呢?不好意思,不可以。總統府秘書長陳菊,什麼叫昨是今非?
菊系市府團隊與港務公司在民國106年(二○一七年)三月共同合資成立的「高雄港區土地開發公司土開公司)」,就是要開發高雄舊港區—十號、十六—十八號、廿一號碼頭這塊卅二公頃的土地當時邀集六家國營企業地主簽約組成亞洲新灣區聯盟」,透過媒體宣告港市合作」,十年內攜手開發高雄舊港區一三五公頃土地,創造五萬個工作機會、上千億產值。當時有誰批她詐騙?說大話?
韓國瑜提出愛情摩天輪投資案,經實地勘查並進行土地、法令、財務等綜合評估後,建議的開發基地中,高雄港四—八號碼頭、十六—十八號碼頭以及廿一號碼頭等三處空地,完全與交通部推動高雄舊港區轉型、打造親水遊憩商業區的開發願景相符。選定的區位是「特定文化休閒專用區」及「特定商業專用區」,更符合土地分區使用管制規定
只要不是綠營的自己人,就會被嗆說沒按程序走,沒有足夠空間可供規畫摩天輪開發基地,兩相比較,到底是誰在騙高雄人?誰才是卡住高雄發展的攔路虎?







換瑜?國民黨的失敗公關


2019-09-03 23:34 聯合報  馮國豪/崑山科大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兼任副教授(台南市)
「換瑜」之說甚囂塵上,處理方式不當,可能引發更大的危機。國民黨三日緊急舉辦記者會,表示將對相關媒體提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昨網路媒體報導說,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指派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私下拜會郭台銘,傳達盼郭能當國民黨的「備胎人選」,同時擔任吳的「密使」赴大陸見國台辦主任劉結一表達「韓會選不下去」的訊息。翌日媒體訪問王金平時,他也表示曾經聽說過。這些報導使「換瑜」之說更加甚囂塵上,國民黨處理方式不當,可能引發更大的危機。
如果從公關專業檢視,當危機事件發生時,必須要有五個動作:(1)行動與溝通並行、(2)立即回應、(3)判斷關係人、(4)控制發展、(5)承擔責任。筆者認為國民黨面對此一危機,並未做好以下四件事情
首先,事件發生當下,國民黨就應理解這個危機必須採取立即行動,以快速有效地回應:網路媒體報導出來當天就要邀請韓國瑜或韓辦人員共同舉行記者會,立即回應質疑,不能只是用一篇新聞稿草草交代,唯有與韓陣營共同召開記者會,才能展現共同處理危機的決心。
其次,在判斷關係人部分,國民黨要溝通的主要對象是韓國瑜而非媒體。國民黨以發新聞稿方式處理,就是認為主要溝通對象是媒體,但最重要關係人是韓國瑜,第一時間應該和韓國瑜與韓辦密切溝通,讓韓國瑜與韓辦清楚知道國民黨支持決心不變,可讓韓國瑜安心,且不致產生對國民黨的不滿。可惜,國民黨的誤判,後果就是韓國瑜在直播中說出「如果黨中央要換就是腦袋進水」的話,也讓外界加深國民黨不夠團結的負面印象。
再者,要有效控制未來發展狀況。國民黨與韓陣營在第一時間就必須針對這個危機提出更嚴厲的警告,例如針對類似的謠言提告,唯有以訟止謗才能展現決心,同時控制負面狀況不斷蔓延。
最後,當事人要擔起責任。例如在記者會中邀請當事人張顯耀出面,還原訪問北京時遇到劉結一的現場,同時強調如有不實報導提告。張顯耀回答不能模稜兩可,否則就是提供媒體更多解讀的模糊空間。
媒體爆料「換瑜」事件,對國民黨的凝聚力與選情,無疑是一個重大危機,而國民黨的一連串危機處理顯然不及格,亟需盡快修正,並做為之後類似事件參考。否則,國民黨繼續陷於「換瑜」之說的泥淖中,不用等民進黨出手,就先自毀、自爆和自溺了。

盛治仁/自律才有真自由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自律才有真自由
◆  方祖涵/炸雞漢堡的政治口味
◆  嚴震生/美國金恩議員為何未被掃地出門?

◆  黃介正/哪裡來的「芒果乾」?





盛治仁/自律才有真自由


2019-09-03 23:26 聯合報  盛治仁(雲品國際董事長)
彭于晏堪稱演員筋肉男的代表,從《翻滾吧!阿信》當體操運動員開始,一直進化。 圖/摘自彭于晏臉書

最近看到一部網路影片,趁機和孩子們探討自律這個議題。影片介紹彭于晏這位藝人,他從小是個小胖子,努力減重踏入演藝圈。初期並不特別走紅,角色多為暖男性格的配角。後來還歷經合約糾紛,一年沒有工作的挫折。但是他持續自我要求,不斷進步,終於達到了現在的地位。
他在拍電影的過程中,嚴格自我要求,幾乎每拍一部電影就學會一項新技能。例如在拍「翻滾吧!阿信」時,每天鍛鍊體操,堅持了八個月。拍攝「激戰」時,和真正的拳擊手練打三個月,練到體脂只有三%,還學會了格鬥、泰拳和鎖技。拍「我在墾丁天氣晴」時學會了衝浪;拍「海豚愛上貓」拿到了海豚訓練師資格。
在「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學了半年的工字伏虎拳和虎鶴雙形拳,拍攝時不用替身。拍攝「破風」時,拿到了專業賽車手證。在「湄公河行動」學了泰語、緬甸語和射擊,「危城」學會了雙刀。
我最早注意到他,是影片裡沒說的一部電影,他在拍聽障奧運主題的「聽說」時,也苦練學習了手語。其實當演員可以選擇不要那麼辛苦,只要在畫面上交代得過去就行,但是彭于晏的自律精神,讓他不斷成長進步,最後受益的還是自己
沒有人喜歡他律,讓別人決定自己該如何生活,但是如果又沒有能力自律,下場就會很慘。自律就是知道自己要什麼,而且能夠控制自己的惰性和本性,落實執行。過去聽過一個烏龜和毒蠍的故事。烏龜要渡河,毒蠍希望搭便車。烏龜說你一天到晚螫人,我不敢。毒蠍說我不會,如果螫了你,我也會淹死。游到一半,烏龜劇痛,臨死前問毒蠍你為什麼這麼做?毒蠍說,我控制不了自己。
我們也常這樣。有時候明明知道該做的事,卻怠惰不做。不該做的事,卻還是一直重複。自律的功夫不夠
比爾蓋茲即便已經如此成功,他每年都還會對自己做年終評估,看看有沒有達到自我設定的要求。他去年問自己的三個問題是:有沒有花足夠時間陪家人?有沒有學到新東西?有沒有開發新友誼,深化舊友誼?很多研究例如恆毅力Grit)」都指出,自律比智商更能預測一個人未來的學業表現、工作成就及身體健康
有人覺得自律或接受規範,就是失去了自由和自主權,其實恰恰相反。紅燈停下來,開車靠右邊,都是規範,不遵守就有危險,遵守了才有行動自由。一個人當然也有吸毒的自由,一旦上癮了,就被毒品宰制,哪裡還有自由和自主權?自主自律後,才有真自由每一個決定,都有必須承擔的後果
跟孩子們談這些,我也特別聲明不是在說教,也不表示我自己已經能做到了。事實上,我自評的自律成績是很差的。自律的功課需要一輩子不間斷的努力。不管是情緒、語言、反應、時間、錢財和身體健康等面向,都需要自律的管理。未來我們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現在就要開始做準備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