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0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匯率操作 化暗為明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2102/web/

◆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怕韓郭朱柯? 她連民意都沒在怕!
◆  聯合報黑白集/假作真時真亦假
◆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匯率操作 化暗為明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匯率操作 化暗為明


2019-07-10 00:1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過去兩個月,我國中央銀行的匯率操作可說是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央行對匯率的干預不再像過去遮遮掩掩,而是大方地公布及說明了對新台幣匯率走勢的干預,展現有別以往的匯率政策宣示
央行今年5月間採取新台幣阻貶操作,原因是當時受到美中貿易戰升溫的衝擊,新台幣對美元一路走貶,為維持市場秩序,央行遂進場調節。隨後,央行又於6月阻升新台幣,原因是市場預期在大阪所舉行的G20峰會,美中兩國元首將會釋出善意,同時,歐洲央行與美國聯準會(Fed)將持續採行寬鬆貨幣政策,使得市場風向大調頭。
這段期間央行對於新台幣匯率一來一往的阻貶與阻升動作,反映出當前央行的匯率目標是與基本面聯結,降低市場預期心理帶來的衝擊,讓匯率在某一區間浮動
我們有三點理由支持央行這種開明及透明的作風。第一,央行這回的操作,回歸匯率的本質,擺脫長期以來外界對於央行只是阻升不阻貶的印象。過去在外匯市場上,大家多認定央行為了協助出口,加上台積電等大企業主張新台幣應該貶值,以應對韓元貶值為三星助攻的優勢,包括學界與市場普遍認為,央行政策上採取的是阻升不阻貶、弱化新台幣的操作原則。
對於市場的質疑,央行通常以一句「尊重市場機能」來回應,頂多再說明匯率政策會兼顧出口與進口,就此輕輕帶過;由於央行的行事向來莫測高深,以致市場各有解讀。但這回央行主動公布二次正反方向的干預操作,凸顯央行注重的是匯率的動態穩定,兼顧市場買賣雙方利益,原則是匯率應該反映經濟基本面,意即當基本面並未出現變化時,匯率就不該大幅波動。
第二,央行透過前瞻式指引來延伸貨幣政策央行的操作應否透明化,在全球央行史上歷經了三個階段變化。最早是在民國29年(1940年)代,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總裁諾曼所提出的貨幣政策溝通原則是「永不解釋,永不道歉」;當時的央行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因而對各界的懷疑總是不屑一顧。到了民主化時代,Fed前主席葛林斯班的名言是:「你如果知道我在說什麼,那麼你一定是誤會了我的意思。」這時的央行風格則是保持貨幣政策的模糊
然而在民國97年(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後,Fed一改過去的策略,強調必須清楚地溝通貨幣政策,才能使金融市場穩定。例如Fed宣示,當失業率小於6.5%,即停止降息。由於這樣的政策方向說明是往前看,屬於一種前瞻式的政策說明,也因為明白地說出何時不再降息,因而成為一項政策指引,讓市場明確瞭解Fed的想法,不致產生相反的市場解讀
我國央行顯然正改變過去的觀念,朝向以清楚、透明的方式來溝通政策,如此將有助於市場正確解讀央行的意向
第三是規避美國將我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美國評定他國是否為匯率操縱國的三項條件之一,即是不得單邊干預匯率,例如若是央行只買進美元、賣出新台幣,這種目的在於刺激出口、刻意弱化新台幣的單邊干預,即會觸犯美國所認定匯率操縱國的標準;我國央行明示為穩定市場而採取的雙向干預,應可避開美國以此為藉口、再次將我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最後,央行表示,匯率要反映經濟基本面,並公布了央行干預的方向及理由。但我們仍要指出,如何認定及反映經濟基本面並不容易,新台幣匯率的走向不僅要考慮我國自身的經濟基本面,還必須顧及交易對手國如美國與中國的基本面,甚至是競爭國如韓國的基本面。因應未來的新台幣匯率波動,央行操作時考量的除了資金面的衝擊,更可能是源自各方基本面的改變,央行正可藉由此次公開及透明化的操作說明,進一步順勢規劃,沙盤推演未來面臨變局時各項貨幣政策前瞻式指引的運作。








聯合報黑白集/假作真時真亦假


2019-07-10 00:2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總統蔡英文(左二)在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儀式上,送花給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左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選前促轉會捲土重來,舉辦「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公告儀式」,美麗島事件再成焦點,受難者代表陳菊接受蔡總統獻花,強調「不該背負罪名離開世界」。她忘了,廿九年前李登輝就任總統當天特赦美麗島事件九人,宣告罪刑無效視同未犯罪,否則何來政壇南霸天。
陳菊因李登輝特赦得以參選,如今位居一人之下,又接受蔡英文判決撤銷,不僅證明「美麗島事件一再被民進黨消費,也凸顯轉型正義為執政者服務的荒謬同案施明德、呂秀蓮等人缺席,他們的無罪不只是身分,更是尊嚴,豈容當權者濫用
蔡英文忙於修補深綠關係,促轉會刻意張羅除罪儀式。三千人名單從匪諜到台獨,號稱跨世代見證國民黨威權統治,卻以早被特赦無罪可除的美麗島事件為重點,對照執政大員是當年受難者與辯護律師,這儀式為平反或邀功不言自明。
不曾替陳菊辯護的蘇貞昌說,是她的力量讓年輕律師敢告訴軍法官「不能亂判,否則人民會用選票另作審判」,上世紀肅殺年代竟有如此為總統大選應景的台詞,演技令人咋舌。他助攻辣台妹,託借中國威脅,致力國安修法再現戒嚴,從扶助被害人獲利變成加害人,如此因果實為台灣民主最大諷刺。
蔡英文預告加緊「轉型正義」,政治檔案條例檢討機密等級,把該還原的真相盡可能還原。且看她和東廠如何「盡可能」裁剪被權力禁錮的歷史,將重製的「真實」鍛造成選戰彈藥。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怕韓郭朱柯? 她連民意都沒在怕!


2019-07-10 00:1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總統蔡英文(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109年(二○二○)總統大選終於有一點集體製造的綜藝「笑果」了,藍綠參選人玩起「誰怕誰」的嗆聲「比大」遊戲。國民黨朱立倫郭台銘韓國瑜都說「蔡英文最怕我」,蔡英文總統則笑回「他們比較怕我」。選舉語言,再添茶餘談資。但在聽起來很像一群小孩「我比你大」、「我比你更大」的拌嘴聲中,選舉娛樂化的背後,卻是一場政治精算多方牽制,棄保灌票耳語充斥的複雜賽局
這的確是一場我國總統直選以來最複雜的賽局,其中也充滿負面選舉惡例。根據目前各種民調,在這場變幻詭譎的賽局裡,藍綠對決或藍綠白三腳督,都可能導致不同方向的選票流動。在初選中犯規絆倒賴清德的蔡英文,不一定能坐穩江山藍營初選橫掃群雄的勝利者,也未必能直取天下。同樣,在藍綠對決中可能獲勝的參選人,闖進藍綠白三腳督戰場卻不無可能被殲滅;相反的,在三腳督選戰中可能通吃的參選者,卻有可能通不過藍綠對決的考驗。
這正是政治精算下多方牽制,並且初選灌票、棄保耳語四起的原因。但眼前朱、郭、韓紛紛嗆聲比大,蔡也不甘示弱,反脣相稽,不管是根據事實評估,或是自我拉抬聲勢,甚或是半夜吹哨壯膽,其實皆人之常情,也是選舉常態。
不過,藍營諸將爭相自詡為蔡英文的「最怕」,聽在柯文哲耳裡,不知會是心生欽羨,或者只有「七月半鴨子,不知死活」之嘆?因為似乎只有柯文哲「老實說」,六月初就表示:「人家說今天小英怎麼打賴清德,以後就怎麼打你,我聽了好害怕!」
柯文哲講話直白,也不太會自謙;他的「害怕」,不是沒道理。賴清德聲勢正盛時,蔡英文就說「民調蔡英文不會輸啦」,而賴的下場果然讓人心驚。柯文哲亦有冷暖自知的遭遇。九合一選後,挫敗的蔡英文降貴紆尊,親赴北門「蔡柯會」謙卑求和;柯文哲這要中央補助,那要法令解套,只見蔡英文稱諾答是,回去還叫行政院長統統埋單。時隔半年,柯文哲為雙子星案被卡,怒嗆蔡英文「難道要我去官邸拜訪?」該案立刻就因「國安疑慮」遭到駁回。形勢變化之快,面對蔡英文,柯文哲如何不害怕」?
如果只看政績,人民在九合一選舉給蔡政府的教訓,無可置疑。但如果想到蔡政府怎樣用「轉型正義」追殺在野黨、怎樣廣設東廠西廠、怎樣從卡管拔管到公審、怎樣沒收人民公投權利、怎樣不惜傷害民進黨價值打趴賴清德;尤其再想到「國安五法」修法不夠,還要加碼「中共代理人」修法,甚至連農產品輸陸都籠罩在中資意圖影響選舉的陰影下,老實說,朱立倫、韓國瑜、郭台銘,真的不「害怕」嗎?
尤其,不說現在蔡英文「撿到槍」,只要看到國民黨的群雄內亂,還有支持者勢不兩立的爭擾,民進黨沒大笑出聲,已算給國民黨留面子了。朱立倫、韓國瑜、郭台銘,誰是蔡英文的「最怕」,尚未可知;但國民黨不能團結,才應該是韓、郭、朱共同的「最怕」!
不論是藍綠對決或藍綠白三腳督,人民的選票都將作最後的裁決。所以,比誰大?民意最大誰怕誰?蔡、韓、郭、朱、柯,都應該怕民意
然而,在政治人物眼裡,「民意經常是用來操弄的,而不是應該敬畏的。尤其蔡政府雖在九合一選舉遭到民意反撲,卻仍然相信「撿到槍」就可以掃射民意,「轉型正義」也可以糊弄民意,「國安疑慮」更可以恐嚇民意,然後政策賄選還可以收買民意蔡英文當然不怕韓、郭、朱、柯,因為她連民意都沒在怕
老子說:「民不畏威,則大威至。」如果統治者讓人民不得安居,阻斷人民生路,當人民不再畏懼統治者的恫嚇威壓時,則統治者將遭民意大威吞噬!老子的提醒,蔡英文應三復斯言!

【重磅快評】郭台銘說敬愛陳青天 民進黨這回謹慎多了

◆  【重磅快評】郭台銘說敬愛陳青天 民進黨這回謹慎多了
◆  【重磅快評】初選定時炸彈倒數中 國民黨慎防八德事變
◆  【重磅快評】選舉不是談戀愛 小心拿未來的自己當祭品
◆  【即時短評】白橘合作?先問問柯文哲為什麼要合
◆  【重磅快評】讓中華民國消失 算不算危害國安?

◆  【即時短評】軍購應避免把自己陷進大國對撞的絞肉機
◆  【即時短評】一場結束於謊言中的長榮空服員罷工
◆  【即時短評】藍營老愛搞棄保 內鬥從來沒贏家
◆  【即時短評】蔡英文訪美出口轉內銷 只剩外行人看熱鬧
◆  【重磅快評】新南向幫印尼登革熱防治是拚外交?
◆  【即時短評】民進黨國安五加一 每逢選舉必打恐中牌








【重磅快評】郭台銘說敬愛陳青天 民進黨這回謹慎多了


2019-07-10 18:28 聯合報  主筆室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郭台銘今天到宜蘭縣三星鄉的陳定南紀念園區參訪,在陳定南雕像前獻花祝禱,鞠躬致敬。記者羅建旺/攝影

國民黨初選民調今天進入第三天,韓郭朱三強之爭越來越激烈,火花四射,在韓國瑜說首投方素敏之後,引起綠營側目,紛紛為韓考據一番;郭台銘今天說他懷念陳定南,綠營是否也要找人研究真偽? 
國民黨全民調初選讓綠營不再是這場競逐的旁觀者,偶爾也可指點、插播,惹得藍營戰將氣撲撲,讓國民黨這場初選也顯得特別熱鬧,益形複雜;其實,國民黨戰將也沒有自我設限,為了求勝,觸腳也伸入綠營,自不能怪民進黨也來湊這場初選的熱鬧。      
韓國瑜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他生平第一次投票是投給「民進黨立委候選人方素敏」,此語一出,馬上有綠營支持者質疑他的說法,指韓國瑜22歲那年是民國68年(1979年),但民進黨是民國75年(1986年)才成立,22歲韓國瑜如何投給7年後才成立的民進黨候選人?
韓國瑜有點模糊的記憶讓民進黨彷彿撿到槍,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馬上出來扣韓國瑜帽子,指韓沒必要消費白色恐怖受害者家屬,但在韓國瑜後來更正說法「那就是黨外時期的方素敏」,反使陳其邁的暖男形象受挫;嚴格來說,韓國瑜只是表述一個青年首投的心路歷程,並沒有失分
今天郭台銘就更勁爆了,他跑到到宜蘭縣三星鄉陳定南紀念園區參訪,除了在陳定南雕像前獻花,還說了「敬愛的陳青天」,大談兩人昔日佛光山的偶遇,短短30分鐘讓他有幸瞻仰陳定南的民主素養,還說他很懷念陳定南,如果陳還在當法務部長,像民進黨的選舉,國民黨的初選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云云。
照理說,如果陳定南現在還當法務部長,對民進黨及國民黨的初選也不會有什麼影響才是,郭台銘拿陳定南來說說國、民兩黨,頂多是抒發他心中的不滿;再者,賴清德也是從陳定南紀念園區出發爭取民進黨提名,郭向陳定南獻花,用意不言自明。 
只是,民進黨的人格者成了國民黨總統初選候選人的偶像,對民進黨來說,這是何等重大之事,如果韓國瑜說首投方素都不免被綠營指為消費白色恐怖,那郭台銘拿陳青天來說嘴,民進黨人又豈能視而不見?
只是,一天下來不見有民進黨人跳出來指責郭台銘,說真的,郭台銘還是要感謝韓國瑜先說了首投方素敏那一段陳年往事,有了方素敏的前例,民進黨這回謹慎多了。








【重磅快評】初選定時炸彈倒數中 國民黨慎防八德事變


2019-07-10 17:57 聯合報  主筆室
有韓粉相約本月15日國民黨總統初選民調出爐那天要到台北包圍國民黨中央黨部。本報資料照

郭董又在廟門前生氣了,上次在佛光山罵記者,這回在禪院砲打黨中央等著被民進黨殲殺」。郭董一腔憂國血氣,擔心「義和團事件」再起,不知黨主席吳敦義可有感受到,一周前公道伯「初選恐難善了」預言,兩者警意遙相呼應。再不然看看趁此時出爐的柯宋配,吳主席也該聞到初選民調滲出的血腥味了吧。
民進黨基層積極發動「有魚點魚,沒魚吃菜」,在藍營初選民調中助攻韓國瑜,據說是因「草包不住火」,但「真金不怕火煉」,辣台妹當然要挑軟柿子打。王金平憂心綠營操作民調影響初選,以「換柱」殷鑑籲請黨中央正視,「放任不為,必然自毀長城!」但吳敦義僅回應「請王院長擔任民調督導」,王指吳轉移焦點無濟於事,民調問題讓兩人比候選人早一步絕裂,埋下初選後分裂火種。
郭董在民調舉行前也抱怨黨中央不處理綠營干擾問題,連日打出告急搶救廣告,不斷強調「蔡英文最怕我」,意圖破解綠營策略。不少藍營人士確實憂心重演換柱,但另一種意見認為,韓國瑜底氣非洪秀柱可比。究竟綠營灌票影響多大,誰也說不準,偏偏黨中央民調期間,還有其它插花民調出台,揭示郭韓相差九趴,似有帶風向之嫌,黨中央視若未睹,郭董難免氣急攻心。
郭台銘說,不希望「義和團事件」再度發生,如果國民黨這次不能三贏,正好中了蔡英文養套殺策略。若國民黨無法三贏,接下去財務有問題,年輕人也不加入國民黨。他還向中常會喊話趕緊想辦法,要大家效法高雄市副議長陸淑美,「開武昌起義第一槍」,「否則乾脆坐以待斃算了」,字字句句都在提醒「亡黨在即」,透露出近似攤牌的決絕。
郭董說的義和團所指為何,初選中沒人敢說破,所以藍營大概也不會有人追隨陸淑美開槍。倒是藍綠都很關心,下週初選結果掀鍋蓋後,可有太陽登高呼群起義。
退出初選的王金平,跟著初選節奏跑基層,勤開政策直播,日前在菜市場幹部座談時,脫口說出「發動連署時,要記得相挺」。此話一出驚動藍綠,公道伯馬上改口「即使連署100萬張,那也是連署而已,會不會用上是另外一回事」。不過還是惹毛吳敦義,回嗆「不要說因為要選什麼,沒被提名,然後就要脫黨,這就是不合人性基本的忠貞」。
國民黨初選,就像是在自家製造定時炸彈,過多算計有如不斷填裝火藥般,分裂危機隨初選進程擴大,看不出黨中央有何完美收場的對策。下週初選結束,先前那些針對民調的抨擊是否轉換成起義檄文,或者「被作掉」的疑慮成真,致使群眾包圍黨中央八德大樓,無論那種分裂狀況,國民黨都是被討伐的對象,吳敦義還來得急拆解定時炸彈嗎?









【重磅快評】選舉不是談戀愛 小心拿未來的自己當祭品


2019-07-10 14:47 聯合報  主筆室
國民黨七日舉行凱道大會師,總統大選初選候選人齊聚台上, 高喊下架蔡政府。本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總統初選民調,黨中央擔心同志互打,緊急呼籲團結。不過韓郭朱等陣營都有激情支持者成立「非X不投」粉絲團,自稱認人不認黨,揚言如果己方的偶像沒出線,明年一月十一日就根本不去投票:「我又不是國民黨,它死活與我何干?」
從歷史角度看,政黨與其他團體一樣,必定有壽命極限。國民黨死不死,確實與多數人無關。民主體制之下,部分選民沒興趣投票,也很正常。
然而,選舉不是談戀愛,如果找不到屬意對象,大可選擇過一人日子。政治世界卻比較像「強迫結婚」,沒有寧缺勿濫,即使不去投票,旁人的選擇仍將成為你的未來。就算不想搭理政治,這個「奧客」還是會悍然闖進你家大門頤指氣使。
所以真正「應該」不投票的,是徹底政治冷感,對任何一方當家完全沒有意見的人。如果對政治議題懷抱理念與看法,就必須體會,天下事未必盡如人意,即使無緣和王子或公主成為眷屬,還是得找個較可接受的次要選項。否則,就會被迫和最無法忍受的對象送作堆,不存在當單身貴族的空間。
你贊成打破兩岸冰封,還是覺得必須盡可能保持彼此距離?你贊成保留核電作為能源選項,還是覺得該用一切手段邁入廢核?你贊成進一步加強取締「中共代理人」,還是覺得國安五法有濫權問題?你贊成讓蔡總統決定所有的大法官與監察委員,還是覺得現在「英系人馬」的作為就已經夠難忍受?
如果對上述任何一個題目有答案,閣下就不該是不去投票的那個人。因為嘔氣初選而放棄大選,乍看似乎快意恩仇,其實唯一能夠換得的代價,不過是拿未來的自己當祭品罷了。










【即時短評】白橘合作?先問問柯文哲為什麼要合


2019-07-10 12:49 聯合報  記者李光儀╱即時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午接受媒體聯訪結束後,兩手往旁邊滑動高喊我要游出去了。記者徐兆玄/攝影

民國109年(2020)總統大選,號稱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詭譎多變的一役,今天又傳出親民黨有意促成橘白合作」。由於親民黨可自行提名總統人選,透過合作提名柯文哲,柯文哲就可跳過連署這關,直取總統大位。
這樣的構想,看來言之成理,操作起來卻會有很大的問題。大凡政治上的合作要能成局,必定是「兩利」局面才有可能。橘白合作,對親民黨的好處顯而易見,最主要是拉抬親民黨的立委選情。若柯文哲批上橘袍,不僅立委可望跨越門檻,親民黨還可能從泡沫化邊緣,一躍成為第三大黨。
不過,對柯文哲來說,除了「不用連署」之外,這個合作卻看不到實質好處。而且即使是「不用連署」,也未必是什麼真的好處,過去以無黨籍身分參選者,莫不以連署當成其展現實力和組織動員的手段,對柯文哲來說,有連署未必不好,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民調探尋,更何況,取得28萬的連署門檻,對柯文哲來說應該不成問題。
柯文哲看不到好處,但顯而易見的壞處是,從實力上看,親民黨和柯文哲有一段不小的差距,「柯文哲拉抬親民黨」的另一面,就是「親民黨把柯文哲往下拉」,在零和戰局的總統大選裡,對柯文哲的影響為何,相信不難判斷。而柯文哲若被親民黨提名參選總統,或是搭配競選,自然也得概括承擔親民黨過去的包袱,對柯文哲而言,恐怕是不可承受之重。
當然,對柯文哲而言,參選總統是「幫助愈多愈好」,若能有跨黨派的支持,自然再三歡迎不過,因為這樣他才能凸顯自己「超越藍綠」、「打破藍綠」的格局。但如果有一個幫助」,是讓他雖然打破藍綠,卻把自己困在另一個比藍綠還小的框架裡,除非真的走投無路,否則柯文哲如此操作的機會不高。因此,既然走投無路,又何必一定要選?除非柯文哲真的打算成為「親民黨主席」。
親民黨和柯文哲的考量不同步,主要來自看待二合一選戰的態度不同。親民黨需要的是一隻母雞,拉抬立委選情,總統選不選得上不重要;柯文哲想的,是如何自己當選總統的機率極大化。親民黨想提名柯文哲,恐怕得先證明自己能幫柯文哲的總統路加分,否則只是自己紙上談兵而已。









【重磅快評】讓中華民國消失 算不算危害國安?


2019-07-10 11:23 聯合報  主筆室

民進黨近來諸多立法、修法,都打著「國家安全」的理由。外界一再提出質疑,認為國家安全的定義實在太過抽象,但民進黨充耳不聞,還是執意操作,甚至不惜違背民主、法治和人權的原則。所謂的國家安全有多空泛,舉幾個例子就一目了然。
所謂國家安全國家」,依據憲法,指的當然是中華民國換句話說,危及中華民國的存在,當然就危及國家安全。第一個例子,是近來宜蘭市和美國洛克維爾市締結為姊妹市。但總統府給的賀函,蔡英文總統的中文署名直接以「台灣總統」落款,「中華民國」被消失了。
蔡英文是國家元首,此舉當然有重大政治意義,可是總統府輕描淡寫,一面說不是正式公文,另一方面說這「並不為過」,要外界不要政治化。但一個國家元首,連自己的國名都搞不清楚,還有什麼更嚴重的?總統帶頭讓國家消失,這不是國安問題,什麼又是國安問題
另一個例子,是不少獨派人士長期主張更改國號,「去中華民國」,很顯然,這也是一種消滅中華民國的主張,請問,這是否也危害國安更進一步看,中共把台獨當成武力犯台的理由之一,台灣獨立如果異味兩岸開戰,那這樣的主張,豈非更危害國家安全?民進黨要不要禁止?
民國84年(1995年)李登輝以總統身分訪美,並在康乃爾大學發表了「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演說,隨即遭致對岸強烈反應,台海因此戰雲密布,戰爭一觸即發,前線官兵終日提心吊膽,曾經經歷過的人,應該都還記憶猶新。如果國家安全是藉口,那李登輝是不是該被入罪
當然,這些例子,並不意味蔡英文絕對不能自稱台灣總統」,更不意味應該禁絕台獨主張,或說總統不應該走出去。但是一旦上綱到「國家安全」層次,反而變得處處有問題,處處都可治罪了。這是民進黨想要的結果嗎?
退一萬步言,即便民進黨真的信守承諾,不會把相關修法當成「文字獄」,但這些法案通過,勢必都會給未來的執政者對付言論不同於己者的武器可以拿來對付統派,當然也可拿來對付獨派民進黨為了一時的政治利益,做出這些修法,無論如何,都應該受到譴責


去梯言/管中閔的借鏡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2102/web/

◆  國民黨初選 黨員封口綠灌票
◆  買M1A2戰車 錢真花在刀口?
◆  三峽大壩安全?台灣水庫大壩呢?
◆  去梯言/管中閔的借鏡
◆  現代大禹治水 治不了政治口水
◆  機長餐加料…空服員,別鬧了
◆  打得過蔡英文?國民黨要團結端好菜
◆  堅持中華民國 中道誠不可得?
◆  漫畫/送中變送終,自己找的?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去梯言/管中閔的借鏡


2019-07-10 00:05 聯合報  公孫策
公懲會2日公開審理管中閔案,管中閔(右二)出庭表示,他已遭受一年多的政治迫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公審」管中閔,誠為繼當年傅斯年校長在省議會被「氣死」之後,台大又一次遭到羞辱。
管中閔「出庭」的聲明表示,他已經遭受了一年多的政治迫害,希望他是遭受這種政治迫害的最後一人。恕我直言,管校長如此反應其實看輕了自己—把事件變成他個人的事,而不是凸顯「東廠魔掌伸入最高學府」。
東漢時,虞詡擔任司隸校尉,彈劾中常侍皇帝寵信的宦官張防,九次受到上諭譴責(其實是宦官代筆),三次下獄受刑。獄吏勸虞詡「自殺算了,免得受苦受辱」,虞詡說:「我寧願伏刑人之刀死於市上,也要讓遠近的人都知道。」虞詡當然是受到政治迫害,而他的硬頸態度則產生了好結果張防遭到罷黜,虞詡當天釋放,後來更歷任要職
蔡政府從卡管到拔管的行動,著實令人看不下去,最終折損三位教育部長,現在還要賠上監察院和公懲會。在這個過程中,管中閔的抗壓性直可比擬虞詡。然而,虞詡是基於司隸校尉的職責所在治安與監察而卯上當權宦官,因此那是人對人層次,但管中閔不一樣,當權者侵犯大學自主、折辱台大校長,那是制度和執政心態的層次,如今卻「矮化」成個人榮辱!
歷史證明,政治迫害絕無可能有所謂最後一人」,虞詡之後,東漢有黨錮之禍,明朝有閹黨迫害東林黨。以後者為例,監察御史左光斗彈劾魏忠賢,遭誣陷下獄,酷刑折磨,「五日一審,受拶、夾、棍等刑,不能跪起,平臥堂下受訊」,左光斗的學生史可法買通獄卒入牢探視,被左光斗一陣痛罵:「你這個蠢才!我已經完了,國家就靠你們,你如此輕易涉險,被閹黨逮到的話,國家怎麼辦!」—左光斗跟虞詡一樣是彈劾權奸,可是他不把事情看做一己之事,而是國家之事這,才是管中閔應該效法的借鏡
監察院彈劾管中閔,然後由公懲會接手,管的律師說那是「機關算盡」,但其實是「機關用盡」—已經沒有其他機關可以利用了。但是,絕不要低估蔡英文的決心,公懲會現階段不會使上太多力氣,以避免被說成「東廠再起」,因而影響到蔡英文的選情,而會在選後才真正開動但若蔡英文連任失敗,從明年一月十二日到五月廿日,公懲會肯定加速拔管作業,而那將是蔡英文的最後一役








國民黨初選 黨員封口綠灌票


2019-07-10 00:23 聯合報  黃瑞明/靜宜大學法律系教授(台中市)
國民黨參加總統初選的5人,在民調起跑前一天參加「反鐵籠公投」活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委託的民調機構從本月八日開始進行為期一周的全民調。這樣的總統提名方式看似博採周諮,卻隱含致命性災難:泛綠支持者會灌票給較弱的一名候選人。吳敦義與國民黨高層早已預見,卻坐視不管。
這一套遴選機制在全世界應該絕無僅有民主的運作本來可以因地制宜,不必全盤照抄西方國家。但是,話說回來,民主不是台灣的發明,國民黨為什麼硬要標新立異?
以正在遴選新首相的英國(現代民主制度的母國)來說,擁有決定權的只有保守黨員。梅伊因為脫歐案辭職,其後有意問鼎者眾。下議院保守黨議員先舉行五輪祕密投票,讓得票最低的陸續出局。碩果僅存的兩人再交由黨員投票:前任與現任外交部長強生與杭特。前者的全民調居高不下,黨員如何投票,卻在未定之天。保守黨員人數只占英國的零點二%,憑什麼把首相決定權交給他們?(國會並未改選,所以選民無從參與)這是很多人的質疑。儘管如此,保守黨不曾考慮採取全民調來決定兩人輸贏,強生個人也不曾如此要求。
再以德國來說,總理候選人的決定更不民主。現任梅克爾因為難民問題引發的民怨不止,所以決定不再出馬。由誰來代表執政的基民黨呢?梅克爾先找來一個小邦邦長當黨秘書長。這位簡稱AKK的女士自始就被黨內當成儲君人選,所以梅克爾辭去主席後,各界就預見她會繼任。沒想到中途殺出梅克爾的強勁死敵(早已離開政壇),一,○○一名黨代表最後在去年大會上以些微票數通過AKK擔任主席。此人的政治手腕不甚高明,但除非局勢變動太大,按照基民黨的醬缸文化,下回的黨代表大會還是挺她的總理候選人資格。簡單說來梅克爾一人決定繼任者。很多德國人不滿,也無可奈何。
按理說來,政黨是獨立法人,當然可以透過前述模式交由黨員或黨代表決定角逐國家領導人的候選人,這是政黨自治。但在民粹壓力下甚至完全放棄讓黨員參與投票。然而,所謂的全民調,其實就是由幾千名接到電話者決定,數十萬名黨員反而被封口了!如果考慮到被詢問者不少是泛綠支持者,其中的荒謬更明顯:全民調就是徹頭徹尾的他治
確定角逐者共有五人,因為是民調最高者出線,所以不少國民黨支持者接到電話時必然會有棄保思維。這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國民黨可以採取兩輪民調,讓支持者在第一輪盡情表達己意。數周後的第二輪再讓民調最高的兩人相互廝殺,勝出的必然會有過半數的支持度。如今的規則只有一輪,最高支持度可能與次高的只相距幾個百分點,這樣的結果很容易造成一方不服輸。我們只能祈禱。







三峽大壩安全?台灣水庫大壩呢?


2019-07-10 00:52 聯合報  陳振川/台灣大學土木系特聘教授(台北市)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發出的三峽大壩衛星照片。 (環球時報)

中國大陸三峽大壩壩體變形扭曲問題,引發潰堤疑慮。以三峽大壩之重要性,在壩體必定設置監測系統,因此大壩安全現況可利用長期監測資料及壩體結構安全檢測,對外說明解惑。
確實,以圖片中顯見之變形,勢必造成剛性大壩壩體混凝土產生相當大應變,乃至開裂滲水,進而擴大導致潰堤,這個逐次崩潰的模式,也常會短期間崩破,因此大壩主管機關勢難掩蓋事實。但大陸官方闢謠指出,大壩處於「彈性狀態」,各項指標均在設計允許範圍。
所謂彈性狀態之說法,是有爭議的三峽大壩和台灣翡翠拱壩、德基拱壩均是由黏彈性的混凝土建造,依混凝土受到長期水壓作用下,除彈性變形外,也會產生不可恢復的潛變變形,會隨時間增加不會停止,變形量可為彈性變形二至五倍,因此要掌握大壩結構安全也要掌握隨時間增加之變形量所以三峽大壩也應掌握混凝土潛變引起的長期變形,納入解析說明
翡翠水庫在興建時就已經先構建相當完整的監測系統,並由台北市翡管局長期維護管理,而大壩也依法令規定進行體檢依據本人於民國八十一與一○六年對翡翠水庫大壩壩體長期變位分析研究,排除地震短期及基礎滑移之另外考量,大壩安全應該可長期持續觀測的變形就是由大氣溫度、水位及混凝土潛變所疊加而成的壩體變位。
依據翡管局監測資料及本人進行結構三維歷時分析,顯示大壩變位現況是安全無虞。在大壩中線之拱頂一七二點五公尺高處,在過去卅多年均在朝上游三公分及下游五公分間來回移動,受每年乾旱雨季蓄水及四季溫度影響而來回八公分,其中含有約二公分是受長期水壓而持續增加而往下游移動之混凝土潛變變形。釐清這些變形關係就可了解大壩內部受力的狀況,確保結構混凝土在平時均應是承受拱壓力而不會開裂。
遺憾的是,除了近期更新一些監測設備,對於安全監測卻廿年沒有進步。以現在的技術,已可達到廿四小時預測分析比較及預警之做法(而非仍採傳統數值每天取樣比較方式)。若是善用這卅年來蒐集之珍貴天候、水文、水位及變形資料,經由機械學習及AI發展應用,必然可建立一套領先世界的智慧安全管理系統。使大壩萬一有特殊狀況時能於第一時間判定情況,通報市長、相關機關,及早啟動緊急應變計畫來確保大壩及下游民眾之及早撤離應變,這是翡翠水庫管理局應該做到的。
同時,也建議主管機關應該將相關資訊整理公開於網站,就不會發生像三峽大壩安全問題的爭議、信任及人民恐慌問題
此外,台灣大壩設計規範並未界定使用年限,混凝土結構依工程界慣例認定就是五十年翡翠水庫再十八年就五十年,德基水庫再五年就已經五十年,怎麼決定是否能繼續使用呢?況且,建造水庫要十餘年時間,好的壩址難求,民眾只要喝水卻反對蓋水庫,如何能夠延長這些年壽已高的水庫是政府應該面對的挑戰,也就是要盡量延長使用壽命
此時,這些大壩有系統的長期監測分析資料,就是用來做關鍵性決策的依據氣候變遷時代,建議水利署要對尚未安裝監測系統之大壩進行改善,一方面做為安全監測,一方面做為預測未來及延長使用年限之依據。此次三峽大壩安全問題,我們應該藉以反省及學習







現代大禹治水 治不了政治口水


2019-07-10 00:42 聯合報  張炎銘/ 退休人員(台中市)
「第一屆海峽兩岸大禹誕辰祭祀典禮」,日前在四川省綿陽市舉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農曆六月六日第一屆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暨民國108年(二○一九年)大禹誕辰祭祀典禮在四川綿陽市舉行。在台灣這雖不是件矚目大新聞,卻是四川打造對台交流新品牌,也是海峽兩岸最隆重的一次祭祀大禹活動,讓我這位水利老兵特別注意。
奇怪的是,我國水利節卻是陽曆六月六日。據我身邊資料,是西元民國29年(一九四○年)時,中國工程師學會在大陸成都舉行年會,考證大禹的誕辰為陽曆六月六日,因而決定這一天為工程師節;繼而於民國36年(一九四七年)六月六日,重慶市舉行工程師年會時,水利專家又訂為水利節
台灣祭祀大禹的禹帝宮或水仙宮也有十多座,有些還是數百年古蹟,但宮廟祭祀大禹的生日卻是農曆十月十日,若連大禹的生日都有多種,如何交流?水利界及歷史界實在該覺汗顏。
姑不論大禹生日,後代紀念他,主要取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犧牲精神。不過我認識不少水利前輩,奉獻水利超過四、五十年,每年汛期,不眠不休防汛值勤何止三日?而禹治水,採用「疏導」而奏效,現在一有水災,仍有民眾「何不學大禹」呼聲,讓人不得不為鯀叫屈。現在防洪,禹的疏導、鯀的堤防圍堵都只不過是其中一種手段,而各種方法用盡,超過設計標準豪大雨仍不免積淹水,民眾若想「永不淹水」,乃不明白各種工程投資都有其極限
現代水利科技勝過大禹時期何止千倍,而水利人員犧牲奉獻精神也絕不輸大禹,但因社會及經濟發展,都市擴張及土地不當利用才是洪災主因。有些地方明眼人一看就知「不適人居」,但因歷史與社會因素,政府反而必須窮盡方法來保護,例如頭前溪中的舊港島或淡水河口社子島,專業工程經濟常不敵無限上綱的「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選舉口號
大禹何其有幸,治水有功當上皇帝,但數千年後仍不免水患;台灣水利界孜孜矻矻防洪治水,但若民眾不了解治水極限,輕忽各種工程的維護管理,則每年汛期,現代大禹仍難免挨罵!









堅持中華民國 中道誠不可得?


2019-07-10 00:10 聯合報  吳展良/台大歷史系教授(台北市)
堅持「中華民國」體制是台灣目前最該走的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天的台灣與大陸,所應走的路是中道,但實際上所走的,卻往往偏一邊,令人長嘆息。或偏於獨,或偏於「不面對問題的統」。或偏於太左,或偏於太右;或偏於專制,或偏於自由化的空想。總是難於接近中道
或說台灣今天的情況本來就很危險而不正常,中共對台又非常強勢進逼,所謂的正常反應,恰恰應該有所偏,而非看不到問題的所謂「中正平和」之道。這個說法很有道理,而我們正應該在台灣有著被中共併吞的高度危險之前提下,討論所宜採取的中道。
走獨的路、紅的路、只談經濟或只談自由民主的路,其實今天都有加速被併吞的危險所以台灣今天最該走的,是堅持中華民國體制並具有高度危機意識的道路。獨與紅之容易被中共併吞,論者已多。只重視經濟或自由民主,固然可以在經濟與政治上鞏固台灣,但前者會因太依靠大陸,後者會因為太西化而遠離大陸,同樣容易造成被併吞的後果。
堅持中華民國體制,並不為年輕的天然獨世代所喜,然而這是台灣的最佳選擇奔向最大的自由民主與獨立自主,可能是年輕世代視為當然的普世價值或天理,然而只如此是不夠的。台灣與大陸的體制有很深的矛盾,雙方幅員與實力又很懸殊,台灣只堅持做自己,並不就能解決問題。
中國近現代以來,政治與社會上最大的驅動力就是「民族主義」。甲午戰敗、台灣割讓給日本,是歷史上中國民族主義的起點。中國至今未統一,對於崛起中的中國而言,則是這個恥辱的延續。台獨、天然獨與美國、日本的介入,都不斷刺激著中國人最強烈的情緒,這樣下去,兩岸關係當然不會有好結果。
只有堅持「中華民國」體制,並帶著高度的危機意識,才能在兩岸的矛盾中,取得中道。台灣絕大多數的人民,本來就繼承了中華文化與「中華民國」體制。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高度發展自由民主法治與公民社會,又不至於刺激兩岸關係。既具有自己的特色,也不失與大陸同宗同源、原本一家的聯繫。兩岸關係詭譎,帶著高度的危機意識,才不會遭到「溫水煮青蛙」,最後隨人宰制的命運。如此既能自主自強又能和平共進,對兩岸都大有益處。大選在即,盼望台灣的候選人,都能正視這必要的中道。

王正方/認真守法執法,才有真正的民主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正方/認真守法執法,才有真正的民主
◆  洪蘭/感恩與吃苦
◆  劉憶如/由這一波美中貿易戰起落談匯率

◆  周行一/中美貿易戰給我們的啟發
◆  馬凱/50年 從輝煌到迷航
◆  林中斌/在野群英 華倫竄起 志剋川普
◆  林祖嘉/G20之後的美中經貿關係
◆  方祖涵/雙主場的家庭噩夢
◆  劉維公/國家地理雜誌vs.冰與火之歌
◆  趙春山/川習會 一場競合到零和的遊戲







王正方/認真守法執法,才有真正的民主


2019-07-09 23:59 聯合報  王正方(電影導演)
香港反送中開出港版太陽花,抗議民眾一度衝進立法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反對修訂逃犯條例草案反送中遊行,規模不小,過程和平。香港行政首長向民眾致歉,暫緩審議草案,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後再行商議。
反對者得到當局讓步,但策動遊行的泛人權陣線等不罷手,要求香港首長下台,繼續包圍警察總局、攻占了香港立法會
一個星期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承認修訂「逃犯條例」工作完全失敗,已停止修例,修訂工作已「壽終正寢」。
西方媒體熱中報導各次香港遊行,攻占立法會做了全程報導:許多人戴著頭盔、口罩,猛力砸立法會的多面玻璃窗,堅厚的玻璃窗被一一擊破。上千人衝進立法會大會議廳,他們漫無目的地在廳內任意破壞、噴漆塗鴉;一面英國殖民香港的大旗幟鋪在講台上三小時後香港警察出動,放催淚彈驅走會議廳的入侵者及其他聚集在外的群眾
不少西方電視觀眾,認為這是典型的暴力破壞vandalism活動,令人遺憾;這次香港的和平抗爭遊行,獲得許多民眾的響應,「逃犯條例草案」不會通過執行了,為什麼要自行失控,以「暴力破壞」鬧劇收場?
西方記者指出:衝入立法會大會議廳的人群,無組織、無人領導,在會場內任意破壞,互相爭論;這是一項突發的衝動行為?有評論者指出:若在歐美入侵國會、破壞公物的罪行很重,治安單位會以真槍實彈來對付,然後嚴刑懲治首犯。不相信的的話,你來個攻打英國西敏寺國家議會試試。
據傳,曾有香港民權人士來台,向太陽花運動人士學習取經;可謂問道於盲!太陽花運動時,上千人群占據立法院會議大廳廿三天,在裡面舉行「轟趴」,懦弱的執政當局、執法單位沒有任何行動。然後又攻入行政院,在辦公大樓內隨興破壞;警力拘捕入侵者,卻被指控是「警察暴力」。政黨輪替後,行政院長宣布不追究入侵行政院的眾現行犯,因為他們的行動符合了多數民意
這種台灣式的民主與法治,千萬學不得
民主必須建立在認真「守法、執法」的基礎上。未經許可私自闖入民宅,是全世界公認的犯法行為,更何況聚眾入侵破壞政府辦公大樓、議會廳。制定的法律人人必須遵守,怎麼可以用「符合多數民意」之說,就任其違法亂幹?
多數民意可以成為法令,但要先通過程序修法,法令未修改前,必須遵守原定法規,違法者應嚴行執法懲罰之然後民主方能確保
今後只要「符合多數民意」,就可以入侵立法院開「轟趴」,攻打行政院不受法律制裁?還沒有人嘗試。坊間傳言:法院都是執政黨開的;辦藍不辦綠、或辦綠不辦藍?亞洲的民主櫥窗,只可遠觀,細看之下它是一齣齣拙劣惡心的選舉連續劇
台灣的民主只有選舉但求獲得足夠的選票,勝選就是一切其他都可以隨機應變、因時因地制宜;什麼守法、執法。政治理念、價值觀、前途、願景…;一律是競選衛生紙,選過就丟。請投我一票,讓我當選爽個半死。民主墮落如斯,醜陋哇!
拿出英國旗幟來揮舞,他們與爭民主無關,奴才只盼著能再抱著英國主子的大腿好賺錢。在台灣某政黨的造勢場合上,也常見有人揮舞日本國旗;思念殖民之情殷切
英國和日本又回來殖民?見不到了。